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导师教师介绍-钱铭怡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20-04-12


姓  名:
    钱铭怡
职  称:
    教授 博导
研究领域:
    变态心理学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联系电话:
    86-10-62751093
通信地址:
    北京大学哲学楼 100871
电子邮件:
    qmy@pku.edu.cn

    个人简历
    研究兴趣
    发表论著

博士,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钱铭怡教授的教育和学习经历包括:

教育经历
学位  时间  专业  单位
理学博士  1992-1996  临床心理学  北京大学
理学硕士  1982-1984  变态心理学  北京大学
理学学士  1978-1982  心理学  北京大学

国外学习经历
时间  职位  单位
2008.11-12  访问学者  德国Freud Institute
2007.08-09  访问学者  德国Freud Institute
2001.06-07  访问学者  澳大利亚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1999.07-07  访问学者  德国Heidelberg University
1998.08-09  访问学者  美国Miami University
1995-1996  访问学者  英国Royal Holloway and Bedford New College of London University
1987-1988  访问学者  荷兰Lieden University

钱铭怡教授获得的奖励包括:
时间  名称
   国际奖励
2008  WCP Fellowship fo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psychotherapy, the World Council for Psychotherapy.
2006  Awarded for th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psychotherapy in Asia, Asian Federation for Psychotherapy.
2004  Awarded for th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psychotherapy in Asia, Asian Federation for Psychotherapy.
   教学奖项
2016  北京市师德先锋,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中国教育工会北京市委员会
2016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获优秀教材奖,北京大学
2014  变态心理学课程获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主持人),教育部
2013  2012-2013年度教学优秀奖,北京大学
2013  主编的《变态心理学》被评为教育部“十二五”立项教材,教育部
2011  正大奖教金,北京大学
2009  北京市优秀教师,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财政局,中国教育工会北京市委员会
2006  主编的《变态心理学》被评为教育部“十一五”立项教材,教育部
2006  “变态心理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教育部
2006  中国工商银行教师奖,北京大学
2005  “变态心理学”被评为精品课程,北京大学
   政府奖励
2013  统战先进个人,北京大学党委
2010  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大学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大学党委
2008  参与录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编制的11集抗震心理援助录像集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抗震救灾特别奖,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
2003  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协
2003  北京大学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大学
   学会奖项
2018  中国心理学会会士,中国心理学会。
2017  陈仲庚奖-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科研卓越贡献奖,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2015  心理卫生工作突出贡献奖,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三十周年奖
2012  中国心理治疗突出贡献奖,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委员会
2010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七届优秀工作者,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2006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优秀工作者,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其他奖励
2013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012年度优秀论文杨森奖三等奖
1992  北京大学光华安泰青年科研成果奖
1991  北京大学第二届青年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钱铭怡教授在学会的任职情况包括:
起止日期  学术团体名称
2003-至今  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German-Chinese Academy of Psychotherapy)执委
1996-2003  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German-Chinese Academy of Psychotherapy)副主席
1999-2016  亚洲心理治疗联盟(Asian Federation for Psychotherapy)副主席
1999-2017  世界心理治疗学会(The World Council of Psychotherapy)副主席
1996-1999  世界心理治疗学会(The World Council of Psychotherapy)执委会委员
2014-2018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2006-2010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
1995-2019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1989-1994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 秘书长
2001-至今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
1996-2001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
2014-2017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2007-2013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工作组组长
2001-2013  中国心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
2016-2017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2015-2015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4-2014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2013-2013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1-2012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分会副会长
2010-2010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分会会长
2001-2009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7-2005  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2010-至今  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2001-2009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

钱铭怡教授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包括:

主持或参加的的科研项目
基金起止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号, 基金来源, 金额 (本人承担部分), 角色 (主持, 参加)
2017-202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基于侵入式/非侵入式脑机交互的混合智能关键技术与系统,课题负责人:李远清,项目号2017YFB1002503 ,子课题:脑机协同混合智能关键技术、平台装置及应用,经费89600元,参加。
2016-20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民心理卫生素养及其提升机制与对策,课题负责人:江光荣,项目号:16ZDA232;子课题:心理卫生素养的提升途径与机制,经费5万元,子课题负责人。
2015-20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际和谐心理健康促进技术研究,课题负责人:侯志瑾,项目号:15ZDB139;子课题:人际和谐的促进技术研究,经费6万元,子课题负责人。
2016-20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1571127(申请代码C2103),注意偏向对社交焦虑的症状维持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75.84万元,项目主持人。
2015-2018  北京市科委2015年度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居民心理健康测评工具及促进技术研究课题:人际和谐心理健康促进技术研究,课题负责人: 樊富珉,子课题:社交技能训练,子课题负责人,按时完成。
2012-20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1170991/C090103,社交焦虑个体的评价恐惧及认知机制研究。50万元,项目主持人。按时完成。
2012-2013  聚光科技基金:北大-聚光科技童心康复项目,24.4840万元,项目负责人按时完成。
2011-2012  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壹基金北大童心康复项目, 122万元,项目负责人按时完成。
2010-2012  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资助号:2009BAI77B04, 我国若干重点职业人群压力和职业枯竭的评估、预警与干预示范研究。参 加。
2010-2014  科技部973项目:攻击与亲和行为的机理和异常-多学科多层次交叉研究,课题编号:2010CB833903,参加子课题:人类攻击与亲和行为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子课题负责人:韩世辉。30万元,主要参加者。按时完成。
2010-2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0970899/C090103, 中国大学生羞耻情绪认知调节及其有效性研究,25万元,项目主持人,按期完成。
2009-2010  上海李连杰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壹基金北大童心康复项目,112万元,项目负责人。按时完成。
2008-2008  北京大学985项目基金:北京大学—西华大学彭州震后心理援助项目,22万元,项目负责人。按时完成。
2008-2008  共青团重庆市委,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及香港仇浩然先生共同发起的“童心复康行动”四川省及重庆市地震灾区 心理援助服务项目:11.2万元,项目负责人。按时完成。
2007-2009  北京市科委软科学课题:心理创伤对服刑人员羞耻感、记忆和人格的影响及干预. 项目号:Z000608100007110,11万,主要参加者。按时完成。
2007-2010  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开放课题基金,课题号:200705:中国文化下双重关系方面伦理问题的独特性,3万元,课题主持人。2012完成。
2007-2008  中国科协软科学课题:精神卫生(心理治疗)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研究:项目号:2007DCY112,子课题:编号kd2007.04:我国心理治 疗专业技术人员的预测和规划研究;和子课题:编号kd2007.10:心理治疗人力资源培养和配置的政策与保障研究。2.8万,子课题负责人。按时完成。
2006-2008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研究》子课题“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管理监督现状及对策研究”:批准号:05JZD00031,项目负责人:西南师范大学 黄希庭教授。10万元,子课题负责人。按时完成
2006-2006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2006年中德合作科研项目(PPP),留金出(2006)3139号,留学资格证书编号:2006103647。
2006-2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0570608, 中国大学生自我认知与羞耻感的关系及临床应用研究,21万元,项目主持人,按期完成。
2005-200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科技协作项目:不同压力下不同放松技术和不同提升自信方法效果的比较研究,5.6万 元,项目主持人,按期完成。
2005-2005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批准号:20050001010, 羞耻感、自我认知及思维方式的跨文化研究,5万元,项目主持 人。按期完成。
2005-2006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批准号:799ss05062,体育与心理健康研究,0.6万元,项目主持人,按期完成。
2004-2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0370483, 社交焦虑恐惧症注意偏好理论机制及矫正方案的研究,18万元,项目主持人。按期完成。
2003-2005  教育部重点课题:批准号:DBA030084,青少年网络及电脑游戏成瘾的调查、模型建立及初步干预,3万元,项目主持人。按期完成。
2001-2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1-2003):批准号:30070263, 青少年社交焦虑的羞耻感模型与应用研究,15万元,项目主持人。按期完成。
2000-2000  Assessing eating-, and body-related disorder among adolescent Girl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0):2万元,中方主持人, 与澳大利亚Dr. G. Huon博士合作)
2000-2002  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2000-2002):羞耻感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心理问题之间相互关系模型的研究,6万元,项目主持人,按期完成。
1997-1999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 羞耻感的文化差异,2万元,项目主持人。
1995-1996  中英友好奖学金:赴英国访问学者,按期完成任务回国。
1997-1998  日本精神健康冈本纪念财团基金(1997-1998):运用森田疗法原理结合放松想象技术指导高考生减轻高考焦虑,2万元,项目主持人 ,按期完成。
1994-1995  日本精神健康冈本纪念财团基金(1994-1995): 森田疗法对心脏神经症病人的集体治疗,2万元,项目主持人,按期完成。
1993-1994  日本精神健康冈本纪念财团基金(1993-1994): 森田疗法对癌症病人的集体治疗,2万元,项目主持人,按期完成。
1991-1992  日本精神健康冈本纪念财团基金(1991-1992):森田疗法对大学生失眠者的集体治疗,2万元,项目主持人,按期完成。
1990-199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8970329,临床行为倾向的人格特质分析及放松效果,10万元,项目主要成员,按期完成。
1987-198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3860030 中国人的人格心理特征及其与精神障碍的关系,8万元,项目主要成员,按期完成。

英文论著

Muyu Lin, Stefan G. Hofmann, Mingyi Qian*, Shelly Kind & Hongyu Yu (2016). Attention allocation in social anxiety during a speech task. Cognition and Emotion.30(6),1-15.

Kishimoto Tomoko, Tobias Krieger, Thomas Berger, Mingyi Qian*, Yin Yang(2016). Internet-bas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social anxiety with and without guidance compared to a waiting list in China: A propensity score study. 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 85(5)255-322.

Mek Wong, Mingyi Qian* (2016).The role of shame in emotional eat. Eating Behaviors, 23, 41-47.

Deng, J., Qian M. *, Gan Y. *, Hu S., Gao J. Huang Z., Zhang L. (2016). Emerging practices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in China: Ethical dilemmas in dual relationship. Ethics and Behavior,26(1),63-86.

Nisha Yao*, Hongyu Yu,Mingyi Qian*, Songwei Li(2015). Does Attention Redirection Contribute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Attention Bias Modification on Social Anxiety?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36,52-62 .

Mingyi Qian,Ruiyun Chen, Hong Chen, Sherlyn, Hu, Jie Zhong, Ping Yao, Chunli Yi (2012).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services in more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regions in China: A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of practitioners and current service delive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Psychiatry,58(5), 536-543

Mingyi Qian, Jun Gao, Ping Yao(2009). Professional Ethical Issu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Ethical Standards in Counsel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in China. Ethics & Behavior, 19 (4): 290-309.

Huang, Z., Wang, M., Zhong, J., Qian, M. (通讯作者),Tao, R. The 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 Inventory (CIAI): Developing a measure of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for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in press.

Zhong J, Qian M, Yao P, Xu K(2008). Accountability in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The Improvement in Mainland China. J Hall & E Altmaier (Eds).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ability in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Zhong J., Wang A., Qian M., Zhang, L., Gao, J., Yang, J., Li, B., Chen, P. (2007). Sham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Anxiety Symptoms in Chinese and United State Nonclinical Samples: A Cross-cultural Study. Depression and anxiety. (published online on Wiley InterScience)

Qian, M. (2007).Shame researches in China. World Cultural Psychiatry Research Review. 2( 4), 133-136.

Xinghua Liu, Mingyi Qian (通讯作者) , Xiaolin Zhou, Aimin Wang (2006). Repeating the stimulus exposure to investigate what happens after initial selective attention to threatening picture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2006, 40:1007-1016.

Qian, M., Wang, A. (2006). The development of behavioral therapy an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in P. R. China. Japanese 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2006, 31 (2 ), 111-125.

Qian, M., Ye, D., Zhong, J., Xu, K., Zhang, L., Huang, Z., Dong, W., Liu, X., Zhang, X., Zhang, Z., Wang, C., Nie, J (2005). Behavioural,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responses to SARS: differences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in Beijing and Suzhou. Stress and Health, 2005, 21(2),87-98.

Qian, M. (2004). Psych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ention on SARS influence in mainland China. In G. Shankar (ed). Psychotherapy, Yoga and traditional therapies of East and West. New Delhi , India : Jagdamba Publishing Company, 2004, 110-115.

Qian, M. (2004). Psychotherapy in China. In G. Shankar (ed). Psychotherapy, Yoga and traditional therapies of East and West. New Delhi , India : Jagdamba Publishing Company, 2004, 5-12.

Qian, M. (2003). Psychotherapy in China. Psychotherapy, 2003, 1, 25-27 (in Russian ).

Zhang, Z. & Qian, M. (2003). The Impact of Shame-Proneness and Stress on Individual\\\'s Memory of Affect Words. 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Chinese Societies, 2003, 4(2), 215–230.

Qian,M., Wang, A., Chen, Z. (2002). A comparison of classmate and self-evaluation of dysphoric and nondysphoric Chinese students. Cognition and Emotion, 2002, 16(4), 565-576.

Andrews, B., Qian, M., & Valentine, J.D. (2002). Predicting depressive symptoms with a new measure of shame: The Experience of Shame Scale.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02, 41, 29-42.

Qian M. (2002). Psychotherapy in Asia: China. In Alfred Pritz (ed.)Globalized psychotherapy. Facultas Verlags-und Buchhandels AG, Vienna , Austria , 2002,465-479.

Qian, M., Smith, C.W., Chen, Z., Xia, G. (2002). Psychotherapy in China : A review of its history and contemporary direc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2002, Vol.30(4), 49-68.

Xia, G., Qian, M. (2001). The relationship of parenting style to self-reported mental health among two subcultures of Chinese. Journal of Adolescents. 2001,24(2),251-260.

Qian, M., Taijiquan (2000). human mental activity and health (chapter 4), in K.T. Kaku (ed.). Meditation as health promotion: A lifestyle modification approach, Eburon Publishers, Delft , Holland , 2000, 50-64.

Qian, M., Kang, C., Xue, Z., et al. (2000). Morita group therapy for cardiac neurotic patients. Journal of Morita Therapy, 2000,11(1), 224-228.

中文论著

温旭, 牟惊雷, 杨楠, 颜笑,孙浩令, & 钱铭怡.(2018).心理咨询师对使用微信的伦理边界与关系的行为和态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32(03), 177-184.

周晨琛, 郭小迪, 黎玮轩, 张伊汀, 刘梦林, 宋亚男, & 钱铭怡. (2018).《精神卫生法》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影响初探——对北京高校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的访谈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32(03), 220-226.

王一丹, 王雅琦, 于笑晗, 蒋婧琪, 贾艳杰, 马亚静, & 钱铭怡. (2018).高校心理咨询中自伤自杀相关保密突破议题的初步访谈.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32(03), 227-232.

朱蓉蓉, 王衎, 白建磊, 沈颖雪, 李俊, & 钱铭怡. (2018).学校心理咨询师在双重关系和保密原则上的态度和决策.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32(03), 185-190.

林令瑜,钱铭怡*,王浩宇,庄淑婕(2017).国内心理咨询一对一督导的伦理实践情况调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31(1),25-29

王浩宇,缑梦克,钱铭怡*,孙雯婷,庄淑婕,杨晶晶,米田悦,刘天舒,杨剑兰(2017).北京心理咨询师知情同意使用现状的访谈.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31(1),58-63

赵晨颖,岸本鹏子,刘源清,唐亚彬,肖丹,殷云路,钱铭怡* (2015).咨询师与非咨询师对网络心理咨询伦理规范的态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9(12), 887-894

陈慧菁,陈瑞云,杨寅,钱铭怡*(2013). 激惹程度、特质愤怒对反事实思维产生的影响.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7(9), 715-716

姚泥沙,李松蔚,钱铭怡*,余红玉,林沐雨,王小玲,杨鹏 (2013). 高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面孔的情绪启动效应. 心理科学,36(5), 1106-1109

张妩,王觅,钱铭怡*,王衎(2014).心理咨询师突破保密的态度和决策.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8(1), 35-39

官锐园,钱铭怡(2014).人际反应指数量表(IRI)应用于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8(3),493-495.

余红玉,李松蔚,钱铭怡*(2013). 社交焦虑者的自我聚焦注意特点.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7(2),147-150

刘军,丁欣放,钱铭怡*,钟杰(2013).临床心理学研究生精神科见习培训效果调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7(5),350-356

林洁瀛,钱铭怡*(2012). 与未成年人相关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保密原则.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3), 409-412

姚泥沙,李松蔚,钱铭怡*,余红玉,王小玲,林沐雨,赵欣(2012). 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面孔的解释偏差. 心理科学,35(6), 1294-1297

Rodriguez,Marcus.,林洁瀛,钱铭怡*,杨晓燕(2011).心理治疗师与少年父母对保密原则的态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5(9),655-657.

钱铭怡(2011).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研究:国外发展及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5(12),881-883

邓晶, 钱铭怡*(2011).咨询师对双重关系伦理行为的情感态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5(12), 897-903

高隽,钱铭怡*,王文余(2011).羞耻和一般负性情绪的认知调策略.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6),807-809

杨寅,钱铭怡*,李松蔚,徐凯文,王雨吟(2011).地震后不同生活改变受灾民众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和抑郁症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5(2),113-115.

李松蔚,余红玉,钱铭怡*,高隽,王雨吟,邓晶(2011). 震后不同地区初中生的抑郁水平及创伤后症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1),77-80.

高隽,王觅,邓晶,钱铭怡*,刘晓辉(2010). 创伤后成长量表在经历汶川地震初中生中的修订与初步应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4(2):126-130.

邓天,高隽,钱铭怡*,张智丰,王涛斌(2010). 汶川地震的自传体记忆:回忆视角与情绪体验. 心理科学. 33(5),1262-1265.

王雨吟,高隽,林沐雨,钱铭怡*,李松蔚,邓晶,王涛斌,刘晓辉,何琴(2010).地震对重灾区与一般灾区高中生的心理冲击.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4(6),467-468.

李松蔚,徐凯文,钱铭怡*(2010).高低PTSD症状个体的定向遗忘效应.心理科学,33(4),952-954.

杨凡,林沐雨,钱铭怡*(2010). 地震后青少年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关系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8(5),614-617.

陈瑞云,钱铭怡*,张黎黎,张智峰(2010).不同机构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人员状况及工作特点调查.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8(5),667-670.

张智丰,易春丽,钱铭怡(通讯作者),钟杰(2009).医疗与教育领域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管理情况比较.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6),773-776.

王觅,高隽,汪智艳,张智丰,钱铭怡(通讯作者)(2009).不同场认知风格个体的羞耻与悲伤记忆差异.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5),570-574.

张智丰,高隽,钱铭怡(通讯作者),王爱民,张黎黎,汪智艳(2009). 羞耻性自传体记忆:基于自我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北京大学学报,45(5),897-905.

杨凡,钱铭怡(通讯作者)(2009).美国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保密、保密的局限及相关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10),543-548.

高隽,钱铭怡(通讯作者)(2009).羞耻情绪的两面性:功能与病理作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6),451-456.

汪智艳,张黎黎,高隽,钱铭怡(通讯作者)(2009).中美大学生羞耻体验的异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3(2),127-130.

秦漠,钱铭怡(通讯作者),陈红,钟杰,姚萍,徐凯文,易春丽,张智丰,王易平(2008). 国内心理治疗和咨询专业人员及工作状况调查. 心理科学, 31(5):1233-1237.

张爱莲,钱铭怡(通讯作者),姚萍(2008). 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教师与医生的专业伦理意识比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2(5):362-367.

钱铭怡,陈红,秦漠,钟杰,姚萍,徐凯文,易春丽,张智丰,王易平(2008). 国内六大区心理治疗和咨询管理状况的调查. 心理科学, 31(2): 441-446.

钱铭怡,王雨吟,姚萍,张黎黎,聂晶,何仲恺,吴斌,李杰(2007).影响体育运动坚持性的相关心理因素,体育科学,27(8),25-30.

钱铭怡,王慈欣,刘兴华(2006)社交焦虑个体对于不同威胁信息的注意偏向,心理科学,2006,29(6),1296-1299.

钱铭怡,章晓云,黄峥,张智丰,聂晶:大学生网络关系依赖量表(IRDI)的初步编制。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6),802-807.

钱铭怡、钟杰、徐凯文、李波、蒋昕 (2005). 大学生社交焦虑量表的编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 19 ( 1 ), 53-56 .

钱铭怡、陈曦、钟杰 (2004). 社交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差.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 12 ( 4 ), 424 - 427.

钱铭怡、王易平、章晓云、朱松 (2003). 15 年来中国女性择偶标准的变化.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 40 ( 5 ), 121 - 128.

钱铭怡、叶冬梅、董葳、黄峥、张黎黎、刘兴华、章晓云、张哲宇、钟杰、王慈欣、聂晶 (2003). 不同时期北京人对 SARS 的应对行为、认知评价和情绪状态的变化.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 17 ( 8 ), 515 - 520.

陈仲庚主编、杨华渝、钱铭怡副主编 (2003).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分卷. 见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 12.

钱铭怡、王登峰主编 (2003). 心理调试,齐战非典. 北京大学出版社.

钱铭怡、刘嘉、张哲宇 (2003). 羞耻易感性差异及对羞耻的应付. 心理学报, 2003 , 35 ( 3 ), 387 - 392.

钱铭怡 (2002). 借鉴国外经验 , 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 2002 , 23 ( 8 ), 18 - 20.钱铭怡、刘鑫 (2002). 北京女大学生节食状况及进食障碍状况的初步调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 , 16 ( 11 ), 753 - 757.

钱铭怡、马悦 (2002). 北京市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 , 16 ( 12 ), 848 - 852 .

钱铭怡、马悦 (2002). 北京市大学生对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工作的认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 , 16 ( 10 ), 659 - 662.

钱铭怡、戚健俐 (2002). 大学生羞耻和内疚的对比研究. 心理学报, 2002 , 34 ( 6 ), 626 - 633.

钱铭怡 (2002). 认知治疗. 见沈渔邨主编:精神病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 627 - 630.

钱铭怡、刘兴华、朱荣春 (2001). 大学生羞耻感的现象学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 , 15 ( 2 ), 73 - 75 .

钱铭怡 (2001). 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在中国的发展. 见中国心理学会编:当代中国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 2001 , 174 - 179.

钱铭怡、张光健、罗珊红、张莘 (2000). 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 CSRI )的编制. 心理学报, 2000 , 32 ( 1 ), 99 - 104.

钱铭怡、 B. Andrews 、朱荣春、王爱民 (2000). 大学生羞耻量表的修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 , 14 ( 4 ), 217 - 221.

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张莘 (2000).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 EPQ - RSC )的修订. 心理学报, 2000 , 32 ( 3 ), 317 - 323.
 

相关话题/北京大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导师教师介绍-刘兴华
    姓  名: 刘兴华 职  称: 研究员 博导 研究领域: 临床心理学 正念 通信地址: 北京大学哲学楼225房间 电子邮件: xinghua_liu@pku.edu.cn 个人简历 研究兴趣 发表论著长聘副教授,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2006年获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20-04-12
  •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导师教师介绍-王垒
    姓  名: 王垒 职  称: 教授 博导 研究领域: 管理心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经济心理学 人格-社会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联系电话: +86-10-62757551 通信地址: 北京大学王克桢楼 100080 电子邮件: leiwang@pku.edu.cn 个人简历 研究兴趣 发表论著王垒,北京大学心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20-04-12
  •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导师教师介绍-陆昌勤
    姓  名: 陆昌勤 职  称: 研究员 博导 研究领域: 管理心理学 职业健康心理学 职业心理学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联系电话: (010) 62750065 通信地址: 北京大学王克桢楼 邮编 100080 电子邮件: lucq@pku.edu.cn 个人简历 研究兴趣 发表论著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20-04-12
  •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导师教师介绍-王莉
    王莉姓  名: 王莉 职  称: 副教授 研究领域: 儿童社会性发展 联系电话: (010) 62761169 通信地址: 北京大学哲学楼 100871 电子邮件: liwang@pku.edu.cn 个人简历 研究兴趣 发表论著教育经历:学士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1995 年硕士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20-04-12
  •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导师教师介绍-陈立翰
    陈立翰姓  名: 陈立翰 职  称: 副教授 研究领域: 跨感觉通道信息整合 认知神经科学 通信地址: 北京大学王克桢楼 100080 电子邮件: CLH AT pku.edu.cn 个人主页: http://www.multisensorylab.com/ 个人简历 研究兴趣 发表论著个人简历1999在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20-04-12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方敏
    方敏地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电话:86-传真:86-Email:fm@pku.edu.cn接待学生日周四12:00——15:00教育背景1996-1999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1993-1996经济学硕士四川大学经济系1989-1993经济学学士四川大学经济系工作经历1999.7至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2009.10-2010.10:加州伯克利大学访问学者2003.3-2003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2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董志勇
    董志勇地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邮编100871电话:(办)传真:Email:dzy@pku.edu.cn教育背景中国人民大学,应用数学学士(BSc.)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Mphil.)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PhD.)工作经历1992-1996中国人民大学助教1996-1998英国剑桥大学全日制研究生1998-2000中国人民大学讲师,先后任校团委副书记、党办校办副主任,学校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2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郝煜
    郝煜地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00871)经济学院423电话:传真:Email:maxhao1003@pku.edu.cn接待学生日周三下午2点到4点教育背景:  2002年-2006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学士  2006年-2008年,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国际关系和太平洋研究硕士(MPIA)  2008年-2013年,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学博士工作经历:  2017-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2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郭研
    郭研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经济学院100871电话:86-传真:86-Email:guoyan@pku.edu.cn接待学生日星期五上午10:00-12:00;下午1:00-2:00教育背景1987,9-1991,7: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1991,9-1994,7: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硕士学位。1996,9-1999,7: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19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2
  •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黄桂田
    黄桂田地址:北京100871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电话:86-传真:86-Email:huanggt@pku.edu.c教育背景1981年9月~1985年7月,华中师范大学(本科)1987年9月~1990年7月,华中师范大学(硕士)1994年9月~1997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工作经历1985年7月~1994年7月,华中师范大学任教。1997年7月~1999年7月,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