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硕士导师和研究方向简介(7)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24



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数据技术和智能信息处理。大数据环境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特别是智能信息处理、云计算、语义网以及社会网络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以网络科技信息为代表的开源情报与以科技论文为代表的文献数据都呈现出了急剧增长与持续爆发背景下,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理论方法体系实现文献情报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知识计算与数据挖掘、知识网络自动描绘与大数据情报服务构建,例如领域研究新颖的技术方法、有效的技术工具以及技术方法的演化发展脉络等知识识别与发现,对于科技创新、行业经济发展方向都起着重要的情报知识支撑作用。特别在大数据分布式存储、高性能智能计算、语义标注、知识组织、智能检索、知识可视化等技术方向上,在未来面向知识服务、情报决策研究、产业技术分析与预测等服务领域的实践与应用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肩负着产业经济发展与重大科技创新的核心引擎的重大使命。该研究方向侧重于研究大数据汇集与分析、大数据存储与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科技论文的解决方案知识挖掘、知识组织体系建设、新媒体应用技术等研究与应用。

2、指导老师:常志军,男,1981年2月生,2006年毕业于中国民用航空大学,获学士学位,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分子影像。现任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大数据高级工程师,情报学专业大数据情报分析方法与技术方向硕士生导师。

曾就职搜狐、中国搜索、Opera、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对大数据平台建设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形成了从数据收割、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搜索引擎、流处理等基础数据处理环节到用户画像、知识图谱、智能推荐等高级业务应用环节的有效数据治理体系。

目前,正在推进基于大数据计算的知识发现服务平台建设和全网科技数据采集相关的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数据平台建设与智能分析技术。进入大数据时代,随着数据量的巨大增长,传统技术受到极大挑战,在海量数据处理需求的催生下,分布式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期。该研究方向旨在利用大数据技术为信息处理加速,打造出更准确、更智能化的数据服务。研究新颖的技术方法、有效的技术工具以及技术方法的演化发展脉络,对于科技创新、行业经济发展方向都起着重要的情报知识支撑作用。特别在大数据分布式存储、集群并行计算、实体关系抽取、知识图谱、智能检索、高速缓存等技术方向上,在未来面向知识服务、情报决策研究、产业技术分析与预测等服务领域的实践与应用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方向侧重于研究大数据平台建设、汇集与分析、大数据存储与数据分析技术等的研究与应用。

科学研究及成果均集中于大数据领域,代表著作:《大数据:从基础理论到最佳实践》(合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1

3、指导老师:姜恩波,男,硕士,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网络信息系统建设;数字图书馆技术与系统的研发等。参加了中国科学院“九五”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发表论文10余篇。2004年,被评为“成都分院十佳优秀青年”;2005年,被授予院ARP项目“核心团队最佳技术顾问”称号。

信息资源的组织是图书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信息只有从无序组织成有序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网络的普及,传统图书馆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如何更加高效的进行各类资源的采集与组织,已经成为图书情报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有关信息资源组织的理论与实践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资源组织基础理论;信息资源组织关键技术;信息资源组织发展模式。本方向研究的重点是:传统图书馆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包括印本、电子出版物、网络信息等多种类型的信息资源进行高效的采集和整理,实质有序化,并构建一个从组织到服务的信息环境。关键研究点包括信息组织原理、关键技术;信息资源描述与揭示;信息资源的聚合;语义网络;信息资源的可视化。

4、指导老师:胡正银,男。2001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系,获工学学士(应用化学)和理学学士(计算机软件)双学位;200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情报学专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15年毕业中国科学院大学文献情报中心情报学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情报计量学理论与实践;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公共政策学院技术预测与评估中心做访问学者。

现任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副研究员、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科学数据与知识管理实验室执行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数据情报分析方法与技术研究、科技大数据知识挖掘与知识发现研究。在SCI、SSCI、EI、CSSCI等期刊及相关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是《Scientometrics》、《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等期刊特邀审稿专家,参与编写专著2部,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项。目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专项“成渝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课题“成渝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体系架构与平台运营模式研究”;中国科学院“十三五”信息化专项“面向干细胞领域知识发现的科研信息化应用”;中国科学院“十三五”文献情报能力建设专项“基于科技大数据的知识发现研究与应用”。

联系邮箱:huzy@clas.ac.cn

研究方向5:智能情报方法与技术

指导老师:韩涛,男,2002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获自动化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获系统工程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获情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情报分析与知识产品研发中心部门副主任,情报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16年获评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现主要从事智能情报方法与技术研究,研究内容和兴趣包括:(1)科技领域知识体系智能构建研究,(2)科技热点前沿智能识别与预警研究,(3)科技情报智能服务助手研究。研究目标是让机器在认知上更加智能、形态上更加拟人,在科技情报研究和服务中具备领域专家和情报专家的知识认知能力、风险预警能力、趋势前瞻能力、决策支撑能力。

已开展多年科技情报分析技术研究和实践。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科学结构特征及其演化动力学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主持和参与了中国科学院多项知识创新项目。重点研究了复杂网络、链路预测、演化动力学等复杂性科学与科学计量学、情报学的交叉融合,持续研究了科学结构、技术结构以及演变,出版系列专著。相关研究在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ASIS&T) 、Global TechMining Conference、Joint Conference on Digital Library (JCDL)等国际会议上宣讲。

主持或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技部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8部。指导1名硕士研究生。

 

相关话题/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