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硕士导师和研究方向简介(6)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24



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采用定性和定量(科学计量学和文献计量学等)相结合的方法,围绕特定的科学研究领域,重点比较研究国际学科布局与优先发展领域、学科前沿热点与变化趋势、学科发展战略、科技政策和发展战略、科研管理机制、研究机构的竞争力等的研究。同时,探索基于网络的情报研究和分析方法

15.指导老师:陈方,女,1979年5月出生,200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获化学工程与工艺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应用化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战略情报部主任,副研究员,情报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技术与生物产业信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2011年入选为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现主要从事科技战略与创新政策、生物科技及相关领域战略情报研究工作,承担和参与了中国科学院及相关部委、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委托的多项战略情报研究与分析任务,组织和参与的战略情报研究工作多次得到院局领导、院内外科学家和科技管理者的好评,策划和组织完成的多份科技领域情报分析报告得到科技界和产业界的关注。

科学研究及成果主要集中在生物科技及相关领域的国际发展态势与趋势研究,科学计量与科技评价方法、技术和工具研究与应用等领域。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译著1部,参与编写、编译著作10余部。近年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生物领域前沿交叉技术发展趋势研究,大数据与前沿信息技术在情报分析中的应用探索等方向。

16.指导老师:唐川,男,副研究员。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外语系,获文学学士(科技英语)和工学学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位;201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情报学专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传播学院从事访问学者研究,研究方向为社会网络分析。现任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战略情报部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文献情报中心情报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主持和参与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情报支撑服务、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中国科学院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国家网信办颠覆性技术研究、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成都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等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与会议发表文章26篇,参与编写专著10部。

目前主要从事信息科技与信息化领域的情报研究工作,涉及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大数据、集成电路等方向的战略情报、学科情报、产业情报,研究方法和理论涉及科学计量、知识图谱、专利分析、网络信息挖掘等,注重对信息科技与信息化领域的长期跟踪与剖析。研究目标主要是通过结合情报学、图书馆学、计算机科学及相关技术,探索和分析信息科技与信息化领域的发展趋势、竞争态势、关键问题等,从而为政府政策、科研创新、企业发展等提供决策依据。

17.指导老师:郑颖,女,博士,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副研究馆员,“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主要从事战略情报研究和知识服务工作,负责和参与了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四川省科技厅、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等部门委托的20余项情报和信息服务系统的研究工作,共发表论文20余篇,撰写研究报告30余篇。

随着信息的快速增长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需求从简单的文献信息转向对能够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的索取,而知识存储的分散化和无序化,严重制约了人们获取所需知识的能力。为了优化知识获取途径,需要超越知识的外在呈现形式,对其内容做精细的分析与组织。因此,知识组织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已成为当今情报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本研究涉及情报学、图书馆学及计算机科学,着重于网络环境下新情报服务理论和方法的分析和探讨;知识组织和管理的原理、知识挖掘与集成工具、知识发现与分析技术、知识服务理论与模式,以及知识服务系统的建设与综合应用的研究。

18.指导老师:陈伟,男,1981年生,中共党员,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2000-2006年在武汉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工学硕士学位。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开展访问研究。2007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工作,现任战略情报中心副主任,先进能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团队负责人。201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2018年成为中国科学院欧美同学会会员。

长期从事先进能源科技学科发展战略研究,能源科技政策研究,科技创新规划咨询研究以及情报分析理论、方法与技术研究。目前正在主持多项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能力建设专项,主要关注于知识资源集成管理方法与技术、数据分析和知识发现方法与技术研究。

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高端智库试点重大项目、国家能源局战略研究课题、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高层次战略决策咨询研究项目30余项。近年来多次参加国际专业学术会议,并在会上作学术交流报告,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参与出版13部专著/译著,撰写多份咨询报告被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采用。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湖北省科技信息成果二等奖、国家能源局能源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研究方向2:科学计量学与应用

研究方向:科学计量学与应用

科学计量学是应用数理统计和计算技术等数学方法对科学活动的投入(如科研人员、研究经费)、产出(如论文数量、专利、被引数量)、过程(如信息传播、交流网络的形成)和政策保障(战略、规划)进行定量分析,以揭示科研活动的发展规律、评估科研活动成效、描述科学活动特点的应用学科,即包括了数值数据的计量,也包括了事实数据的计量。科学计量学是文献计量学、信息计量学与科学学相互交叉和融合的产物。科学计量的研究结果可以修正定性分析数据的偏差,为相关领域科技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提供相对客观的依据,是目前情报学、科学学研究中非常活跃的领域。现在科学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和特定学科领域的战略情报研究结合的非常紧密,情报研究和分析的实践中也进一步推动和发展了科学计量学的理论方法。

1、指导老师:李泽霞,女,1977年生。200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软件专业,获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获硕士学位,专业方向为数据库与数据挖掘。200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获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起至今一直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情报研究部工作,从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方面的战略情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情报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实践经验。期间于2016年6月1日至2016年7月31日期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荷兰联合国大学创新技术研究所(UNU-MERIT)进行访问学习。现任空间光电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团队负责人,副研究员。累计发表情报研究相关的论文17篇,其中核心论文9篇;以主要完成人发表译(专)著3部。以课题负责人身份承担中国科学院和地方委托的课题总计10余项。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Frontiers in Research Metrics and Analytics、《图书情报工作》、《科技管理研究》、《现代图书情报技术》、《科学观察》等期刊。

2、指导老师:陈云伟,男,1978年生。200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起至今一直在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情报研究部工作,期间: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担任《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编辑;2006年7月聘为助理研究员,从事工业生物技术领域战略情报研究工作;2009年2月至8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做访问学者;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在职博士学习,情报学专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12年7月聘为副研究员,从事生物科技战略情报研究工作;2016年4月起担任情报研究部副主任。

累计发表核心期刊论文近50篇,其中SCI/SCI收录论文2篇;发表会议论文近20篇,其中英文国际议论文9篇;参加国际会议7次,其中5次大会报告,1次板报交流。以课题负责人身份承担国家、中国科学院和四川省等项目总计8项,累计科研经费人民币750余万元。作为主研人员,承担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等项目总计1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700余万元。获得科技和学术奖励8项。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Scientometrics、《图书情报工作》、《图书情报知识》、《情报科学》、《情报杂志》、《情报资料工作》等期刊,并在ISSI会议、COLLNET会议上进行大会报告交流。

3、指导老师:马廷灿,男,38岁,200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2006年以来,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从事战略情报研究、知识产权情报研究、科学计量与评价研究等工作。2010年晋升为副研究员,同年获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专员执业资格。2011年评为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工作创新服务优秀个人”。2014年获聘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情报学专业)。2016年晋升为研究馆员。2017年7月起,担任武汉文献情报中心战略情报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科学计量与评价研究。

曾主持或参与完成30多项研究课题,包括:我国区域基础研究特点与竞争力对比分析研究(国家社科基金)、“863计划”科技产出及其影响评估(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国际同行评估专家质量控制研究、服务于863先进制造领域专家组的机器人专利分析、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专项任务等。目前正在开展的主要研究课题包括:基于复杂关联数据分析的科技领军人才识别及其成长模式研究(国家自科基金)、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评估支撑研究(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学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影响力统计分析(中国科学院)、若干技术领域全球资源检索(国际知名企业)等。

近年来,在《Scientometrics》、《科学通报》、《图书情报工作》、《中国科学基金》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0余篇,是《科学通报》、《中国科学基金》、《科技导报》、《科学观察》等期刊的审稿专家。

研究方向为科学计量与评价研究,即:致力于应用数理统计和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开发、利用各种定量统计分析指标和方法,对科学活动相关的投入、产出和过程等海量数据进行深入挖掘,提供及时、权威、高质量的统计数据和计算分析,支撑国家、区域、机构等科技创新和管理决策的战略情报需求。具体研究方向包括:(1)专利信息分析与专利质量评价研究;(2)新型文献计量方法与指标研究;(3)科学评价研究,例如区域、机构等科研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评价等。

 

研究方向3:知识产权分析与研究

指导老师:王学昭,女,1978年生。200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2008-2009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进行材料学领域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起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情报研究部工作,现任情报分析与知识产品研发中心主任,副研究员。承担负责中国科学院和地方委托的情报课题10余项,发表情报研究相关的论文10余篇,以主要完成人出版专著1部。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Scientometrics、Chinese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图书情报工作》等期刊。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情报分析

以专利文献为工作切入点,开展服务研发决策及科研项目全过程的知识产权情报分析。围绕重大项目立项前、实施中、结题后各阶段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需求,探索问题导向的知识产权情报分析思路和方法、研究揭示技术发展、技术演化、技术关联、技术竞争、技术转化等问题的解决方案。重点开展技术热点识别、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的知识转移研究、专利分析方法探索(专利技术功效分析、专利价值分析、专利布局分析、专利组合分析等)等研究。

 

研究方向4:大数据情报分析方法与技术

1、指导老师:钱力,男,1981年1月生,副研究馆员,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信息系统部副主任,主持工作。2008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获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201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博士学位。先后承担科技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等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已经开展的“科技论文的研究设计过程的语义知识识别”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预期成效,并形成了一套知识发现与技术挖掘、知识组织与存储的方法体系。目前,正在主持“一三五”突破项目“分布式大数据知识资源体系的技术支撑及服务平台建设”、“多平台移动服务体系建设”等。
相关话题/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