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硕士导师和研究方向简介(2)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24


3、指导老师:陈朝晖,男,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馆员、科学文化传播中心主任。曾长期在中心从事信息服务工作,主要工作和研究领域有:国际联机检索、光盘检索、电子原文传递、个性化信息推送、学科信息导航、虚拟参考咨询、科技查新服务以及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组织管理方面等,曾组织参与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建设多个项目的研发和服务的实施工作和文献情报中心研究生信息交流学习室、学习共享空间的建设项目工作;现从事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服务与研究工作,目前参与主持中国科学院科普基地建设、文献情报中心文化创意案例研究和特色科学文化传播网络资源组织机制及网络传播服务研究等项目,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发表论文20余篇。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字时代的来临,图书馆也进入了复合图书馆的形态。印本资源订购大幅下降,网络电子资源所占比重日益上升,到馆读者数量急剧减少,网络在线的用户增加,用户需求和信息行为也日益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从而使图书馆传统读者服务工作正在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根据环境和趋势的变化去不断开拓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如何探索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的用户信息服务是全球图书馆界面临的崭新课题。该研究方向着重研究和探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网络数字化环境下新的信息服务理论、技术和方法;用户形态和需求的变化;图书馆新型服务模式的设计;新型图书馆物理空间组织和功能研究;用户研究与服务效果分析;基于开放共享的图书馆集成联合服务机制建设;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战略规划;图书馆在科学文化传播方面的作用与实践;图书馆如何在科技、经济、文化、社会的融合过程中发挥资源和服务平台的有效作用等。

4、指导老师:贾苹,女,研究馆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首席联盟官;全国科学院联盟文献情报分会理事会秘书长;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区域信息服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心学位委员会委员。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用户服务协调组成员。

长期从事科技文献信息服务,开展文献信息服务、区域信息服务方面的研究。从事文献保障服务规模化、规范化建设;参与中德数字信息服务项目,作为“跨域信息服务子项目”的中方负责人,组织完成中德合作项目China Direct的建设,实现跨域信息服务合作。近年来,组织开展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地方科技发展的文献情报服务:努力推进全国科学院联盟文献情报分会的建设和文献情报服务共享合作;组织面向地方政府、高新技术园区和企业的科技信息服务,通过建立区域产业情报中心,面向企业创新和区域发展提供文献情报服务;初步形成区域信息服务的网络和模式。在服务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面向科技创新全价值链、根据信息环境和用户需求的变化趋势,拓展图书馆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建立有效的服务机制等方面开展研究和实践。承担国家、院级、中心等多项研究与建设项目:《区域创新与产业升级服务网络建设》、《支撑科研成果转化的双创信息服务网络和机制建设》、《省级科学院文献情报共享平台建设》;负责《产业技术情报分析方法体系与框架研究—以非粮生物质领域为例》项目,开展面向产业技术的分析框架与方法研究;承担《NSTL支撑国家三大战略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探索面向国家三大战略的文献信息与情报服务。在实践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经验,发表论文近30 篇。

根据信息环境和用户需求的变化趋势,探索网络化、数字化、开放的信息环境下的用户信息服务、拓展图书馆用户服务内容和模式,是图书馆的重要任务。本研究方向着重研究和探讨新信息环境下的信息服务方法和实践;用户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变化;用户服务体系建设;探索面向区域经济建设和地方科技发展的信息服务方法、机制和体系建设等。

5、指导老师:吴鸣,女,化学专业理学硕士,研究馆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学科咨询服务部主任。曾长期从事化学领域科学研究,担任化学领域研究员、课题组长及硕士研究生导师,承担多项省部级项目,获得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次赴美国等国家参加国际学术交流。2006年至今,致力于化学学科信息咨询服务、学科资源分析和学科情报服务实践,以及学科化服务规划与组织。在相关学科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和会议论文三十余篇,获得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学术年会一、二、三等奖。目前承担有NSTL科技重大专项情报跟踪服务项目、研究所情报分析可持续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从嵌入科研过程的视角,探索e-science环境下,科研用户信息需求与信息利用行为的特点,研究科研团队对科学数据等科研知识发布、传承及共享的模式,跟踪网络环境下国际上信息服务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实践,探究拓展图书馆为科研一线提供个性化、学科化、知识化的服务模式和机制,更好地为用户的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6、指导老师:郑菲,女,1994年天津大学材料系本科毕业,副研究馆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科技查新专业委员会委员。2006年9月至2007年3月,美国匹兹堡大学图书馆访问学者。一直从事科技文献计算机检索、科技查新工作,曾参与建立中国科学院国际联机检索网,负责中国科学院查新检索联合服务工作组工作,建立全院查新检索联合服务机制,参与查新检索服务平台与引证检索自动化系统开发,参与全国科技查新技术规范的制定工作。目前正在开展面向区域的信息服务和产业技术信息服务研究,曾主持过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高端人才基础情况评估研究》课题,负责科技部农业前沿技术、食品产业科技、生物质能源产业、动物种业等多个战略研究项目的技术态势分析子课题,并参与新疆“两校一院”、省科院等区域服务体系建设、战略规划等项目。目前在研项目有:我国农业与食品领域优势团队研究、新兴产业高端人才研究等。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产业技术情报、科技查新与科技评价、精准检索与服务等,发表论著30余篇。

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中,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区域发展中延伸图书馆的服务,根据需求以产业技术分析为核心,面向科技园区决策层、企业研发、技术中介服务等对象,发挥图书馆从文献服务到知识服务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成为图书馆服务的新领域。研究方向重点关注面向区域经济发展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技术信息服务内容、方法、模式,国内外相关机构的服务策略、服务产品与服务影响,面向战略决策的产业技术高端人才与技术的评价等。

7、指导老师:顾立平,男,教授,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技信息政策研究咨询与服务中心执行副主任,长期从事面向国家、院、馆的政策建议,长期从事文献情报出版领域的政策研究与服务,包括:科学数据权益、开放获取政策、知识产权与著作权、新信息交流环境下的创新服务发展与政策等。作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和期刊出版领域引进优秀人才计划择优支持人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指向性引进人才,参与和完成多项对上政策建议,如:《公共资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实施开放共享的政策建议》等;目前兼任中国机构知识库推进工作组秘书、中国arXiv服务工作组秘书,以及Global Open Access Research Platform执行者,并且负责策划执行政策活动,如:中国开放获取推介周(自2012年起,每年10月)、中国机构知识库学术研讨会(自2013年起)、每年面向业界组织培训班(自2014年起)等。曾留学德国与奥地利,曾在“国立”台湾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曾在香港城市大学担任高级副研究员、曾在飞资得企业担任行销部经理,经历涵括海内外学界、业界和商界。已出版《型人导论:网络用户信息行为与差异化服务策略》、《前瞻导论:形塑未来与推动政策》等学术著作5部,发表《数据级别计量-概念辨析与实践进展》、《Creating and using Personas for library service in the Web 2.0 era》等学术论文80余篇。学术理念和工作信念是:好做事(态度)、做好事(方向)、做事好(目标)。

研究方向简介:信息用户与服务研究既是文献情报出版事业发展的根本,也是推动领域学术发展进步的轴心,更是科技信息政策的基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本研究方向虽然日益分工细化,但整体水平和入门要求不断拔高,目前行内领军人物的特征:掌握两门以上外语,网上阅读和讨论(及时获得和交流行业信息);熟练计算机软硬件,进行信息管理和数据挖掘(整理信息和找出规律);热爱数理统计理论,进行数据分析(判断信息价值真伪);具备社会科学研究经验(对科学的直觉)与熟读若干哲学原典(对知识的直觉)等。当前,国际前沿发展迅速,而随着我国社会变迁对知识服务产生新的需求和变化,导致本研究方向也不断产生新的课题和挑战,令人振奋和值得为之努力。

8、指导老师:徐慧芳,女;2000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工学硕士学位;2012.2-8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图书馆做访问学者。现任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副研究馆员,图书馆与知识学习中心部门主任,阵地服务协调组及科学文化传播协调组组长,图书馆学专业硕士导师。兼任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委员会委员,IFLA文献传递与资源共享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介绍:用户研究与信息服务方向,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向,该方向聚焦于数字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特点与信息行为特征研究,并建立基于用户需求与行为特点的图书馆服务体系与服务模式;特别是聚焦于新科研范式下,基于科研人员在知识发现、获取、交互、协作、传播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对图书馆传统服务转型优化、新型学术交流服务、专题资源组织与服务、数据管理与服务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并结合专业图书馆,特别是中科院图书馆体系特点,积极推进上述新型服务方向的实证研究与服务实践。

9、指导老师:陆颖,男,34岁,200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与模具系,获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材料加工系,获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材料加工系,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学科咨询服务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副研究馆员,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会员,中科院文献情报系统学科协调组成员,2015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优秀党员称号,2016年四川省图书情报优秀学术研究成果三等奖,2017年团队获四川省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现主要从事学科情报服务研究、学科领域知识组织与环境构建相关研究工作,多次组织参与中科院、四川省科技咨询报告的撰写工作,多次获得院、重庆市等省部级领导批示与表扬,也得到了院内外科学家和科技管理者的好评。主持完成中科院西部之光-博士项目、青年促进会项目、中科院先进材料领域院所协同项目、石墨烯学科领域资源中心建设、中科院群组平台协同项目、中科院一线情报协同项目等15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与编写专业书籍2部。

有代表性学术论文论著:陆颖(第一作者),西部新材料信息环境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现代情报,2013;陆颖(第一作者),提升科研团组情报分析能力的学科化服务机制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陆颖(第一作者),国外文献情报机构参与市场服务的研究与启示,情报杂志,2014;陆颖(第一作者),基于科学数据的嵌入课题组学科服务策略探索,图书情报工作,2015;陆颖(第一作者),基于SCI 论文的学科领域研究发展态势与国际地位分析——以我国天文学领域为例,知识管理论坛,2015;陆颖(第一作者),基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学科服务研究,现代情报,2016。

研究方向: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科情报研究,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发展,以及大数据快速应用,面向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科技咨询服务与用户行为发生巨大变化,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利用计量学、统计学、数据分析等方法,实现对学科信息的二次加工与分析,支撑科研单位在科研决策、科研过程以及成果转化中的相关工作,探索和研究服务对策,创新学科服务的发展模式。本研究方向主要以科技信息(包括科技论文、专利、科研数据、市场信息等)为数据基础,利用文献计量学、数据分析工具、数据统计学等方法,开展学科前沿分析、学科战略布局分析、知识产权服务以及科研数据的再组织和数据挖掘与关联工作,服务服务科研全链条,融入科研过程,进而探究拓展为科研一线提供个性化、学科化、知识化的服务模式和机制,更好地为用户的科学决策、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相关话题/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