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0-2012年间全球表面温度升高0.8度,并在可预测的未来仍呈上升趋势(IPCC)。温度改变很有可能通过改变植物的优势度而改变群落内植物的物种组成, 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Maclean and Wilson 2011, PNAS;Wang et al. 2012, Ecology; Shi et al. 2016, Nature Communications)。然而,迄今为止,在增温背景下优势植物是否可以继续维持其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及其机理仍然不清楚。
基于2006年汪诗平研究员在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海北站建立的增温放牧试验平台,近期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高寒生态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汪诗平研究员课题组,利用15N双标记技术,追踪到长期增温条件下优势植物可通过增加有机氮的吸收维持其在群落中的优势,从而从植物物种共存的角度揭示了高寒草甸植物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策略,为模拟变暖背景下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该研究成果最近以“Plant organic N uptake maintains species dominance under long-term warming”为题,在该领域主流刊物Plant and Soil上以封面文章予以发表(图1-3)( 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104-018-3836-x )。汪诗平研究组姜丽丽副研究员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科技部重点研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图1. 作为封面文章对该增温放牧试验平台进行了介绍
图2. 植物氮吸收与植物相对生物量关系(a),植物有机氮吸收与植物总氮吸收关系(b)
图3. 增温和放牧对植物三种氮形态吸收速率的影响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Plant and Soil封面文章:长期增温背景下植物通过提高有机氮吸收维持其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6-02
相关话题/植物 生态
Nature Geoscience:土地利用变化导致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快速增加
陆地生态系统通过其碳汇功能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减缓气候变暖;而陆地碳汇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十分敏感。陆地碳汇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子,是目前全球碳循环研究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表明1998-2012年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的变暖速率较之以往明显减缓;与此同期,全球植被生产力的增速有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JGR: 气候干旱促进高山垫状植物与其他物种的互利关系
植物种间的竞争与互利关系是调控物种和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响应的重要机制,相关认识有助于科学评估全球变化下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及生态系统的恢复力。根据胁迫梯度假说(SGH),随着环境胁迫程度增加,物种间的互利作用增强而竞争作用减弱。但是,这一假说是否也普遍适用于高海拔干旱/半干旱地区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因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北京基因组所开发完成植物RNA编辑体数据库PED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生命与健康大数据中心开发了国际上首个植物RNA编辑体数据库—PED(Plant Editosome Database)。该库基于人工审编整合多种植物RNA编辑因子和大量RNA编辑事件等信息。研究成果以“Plant editosome database: a curat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禾本科黍亚科植物小穗植硅体形态分类及应用研究取得进展
2020年2月20日,国际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SCI, IF: 4.106)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团队葛勇博士等撰写的学术论文“Phytoliths in Inflorescence Bracts: Preliminary Re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技术演化与生态适应——小兴安岭南麓“新石器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新石器化(Neolithisation),即旧石器时代或中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转变的历程,其研究长期以来备受学术界的关注。近日,国际专业考古学期刊《古物》(Antiquit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杨石霞副研究员、岳健平博士研究生联合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有骞研究员的合作研究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青藏高原新生代生态演变研究取得进展
近年来,特别是自2017年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启动以来,古生物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发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开展紧密合作,于藏北渐新统地层中发现的大量保存精美的高度多样化的动植物化石更是首次呈现了高原隆升前古近纪生态系统的整体面貌。近日,古脊椎所邓涛等在《科学通报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珠江三角洲地区发现直接测年最早的水稻大植物遗存
稻作的起源与传播一直是考古学界关注的热点,然而关于水稻向南传播的路径和时间节点尚有诸多疑问和缺环。考古学和遗传学的证据表明,岭南地区的稻作农业来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但是水稻进入岭南各个地区的时间和路径等尚有不同的说法。多位****研究表明,渔猎采集经济在岭南史前生活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水稻和稻作农业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孔子鸟类形态-生态多样性的新发现
近期《林奈动物学报》(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古脊椎所王敏,周忠和完成的题为“A new confuciusornithid (Aves: Pygostylia)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incr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古脊椎所首次发现恐龙化石保存1亿多年前禾本植物起源信息
注重学科交叉,拓展研究方向,一直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宗旨之一。吴妍、尤海鲁和李小强三位研究人员经过近四年的努力,近日取得重要研究成果,从一亿多年前早白垩纪晚期发现的鸭嘴龙类恐龙(马鬃龙)牙齿周边保存的一种特殊结构中,成功提取到植物表皮和植硅体残留物。经过深入分析和对比研究,揭示这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中国生态系统光谱观测网络六站点仪器安装与调试运行成功
4月下旬至5月初,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刘良云团队顺利完成了中国生态系统光谱观测网络(ChinaSpec)6个站点的系统建设、年度标定与安装调试工作。 中国生态系统光谱观测网络(ChinaSpec,https://chinaspec.nju.edu.cn/)是在现有地面CO2通量监测站点基础上, ...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