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HTML
--> --> -->锆钛酸镧铅(PLZT)陶瓷是一种典型的具有高的光学透过率以及优异的铁电、压电、电光等多种效应的透明铁电陶瓷材料[7-10]. 但是这种材料和锆钛酸铅(PZT)压电陶瓷一样, 主要成分是氧化铅(PbO), 对人类和生态环境危害严重. 此外, 当前制备透明铁电陶瓷的工艺相对复杂[11-14], 限制了其工业化应用. 因此开发和研究无铅透明铁电陶瓷, 实现器件的无铅化以及常规化制备是一项紧迫且具有重大社会经济意义的课题. 当前铌酸钾钠(KNbO3-NaNbO3, KNN)基无铅压电陶瓷由于具有优异的压电性能和高的居里温度而成为替代铅基陶瓷的理想材料[15,16].
在对KNN基陶瓷进行掺杂改性的研究中, 发现La掺杂后KNN陶瓷样品透明度良好. 在La掺杂KNN基陶瓷体系中, La3+(离子半径1.06 ?)进入到KNN陶瓷钙钛矿结构(ABO3)中的A位, 取代Na+ (离子半径1.39 ?)和K+ (离子半径1.64 ?), 形成铌酸镧(LaNbO4)[17,18], 从而与铌酸钾(KNbO3)和铌酸钠(NaNbO3)形成新的系统. 而LaNbO4是一种稀土铌酸盐, 室温下为单斜结构, 具有铁弹性, 在形状记忆效应方面具有十分独特的应用价值[18,19]. 本文利用La3+掺杂, 采用传统陶瓷制备工艺制备出透明度良好的陶瓷体, 在此基础上, 对其相结构、透过率和电学性能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材料表征利用德国Bruker公司的D8 Advance X射线粉末衍射仪测定陶瓷样品的相组成及晶体结构, 利用日本电子公司生产的JSM-638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陶瓷样品的微观形貌进行分析表征, 用日本岛津公司的UV-3600紫外可见近红外光光谱仪测试样品的透过率, 利用美国安捷伦公司生产的Agilent 4294A精密阻抗分析仪来测试样品介电性能, 采用德国aix-ACCT公司生产的TF Analyzer 2000 FE-Module铁电分析仪测试样品的铁电性能, 使用南京民盛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耐压测试仪MS2671A对样品进行极化处理, 用江苏联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YE2730A型准静态测量仪测试样品的压电常数, 使用美国安捷伦公司生产的Agilent 4294A精密阻抗分析仪测量陶瓷样品的谐振频率fr和反联谐振频率fa, 并根据IEEE标准, 用谐振法和反谐振法测量kp. 计算公式如下:
3.1.晶体结构分析
图1为KNLTN-Lax陶瓷的X射线衍射(XRD)图谱. 对于纯的KNLTN陶瓷, 其主晶相为正交相结构. 从XRD图谱可以看出La3+掺杂明显改变了陶瓷的相结构. 陶瓷样品在45o左右的衍射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其分峰形状由前高后低变为前低后高, 然后分峰情况逐渐减弱, 表明晶体结构的对称性不断提高, 样品的主晶相由正交相过渡到四方相, 然后逐渐变为赝立方相[20]. 此外随着La3+掺杂量的增加, 逐渐产生了第二相, 经分析确定第二相为α-LaNb5O14 (PDF#310664). Zhang和Zhao[21]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此杂相. α-LaNb5O14是由于La3+过量, 然后与Nb5+进一步反应生成的[18,21]. α-LaNb5O14属于稀土铌酸盐类化合物, 具有正交相结构, 是一种亚稳相[18]. 从XRD图谱还可以得出, 随La3+掺杂量的增加, 晶体结构的对称性不断提高, 而对称性的提高有助于削弱各向异性,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陶瓷的透明度.
图 1 KNLTN-Lax陶瓷的XRD图谱Figure1. XRD patterns of KNLTN-Lax ceramics.
利用GwBasic软件结合XRD数据计算陶瓷样品的晶胞参数. 表1列出了KNLTN-Lax陶瓷样品的晶胞参数. 从表1可以明显地看出, 掺杂量较小时, 样品晶体结构的对称性是不断提高的, 其中掺杂量为0.015时对称性最高, 接近立方相. 但当掺杂量为0.02时, 由于晶格畸变以及第二相的增加影响了陶瓷晶体结构的对称性.
| KNLTN-Lax | a/? | 标准差 | b/? | 标准差 | c/? | 标准差 |
| x = 0 | 4.00134 | 0.00327 | 3.92609 | 0.00424 | 3.96078 | 0.02185 |
| x = 0.01 | 3.96785 | 0.00707 | 3.96785 | 0.00707 | 3.89268 | 0.07532 |
| x = 0.015 | 3.96225 | 0.00393 | 3.96225 | 0.00393 | 3.96067 | 0.04487 |
| x = 0.02 | 3.96368 | 0.00229 | 3.96368 | 0.00229 | 4.01192 | 0.02727 |
表1KNLTN-Lax陶瓷的晶胞参数
Table1.Lattice parameters of KNLTN-Lax ceramics.
2
3.2.微观形貌分析
图2为KNLTN-Lax陶瓷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 可以明显看出La3+掺杂可以有效抑制晶粒尺寸. 掺杂量为0.01和0.015的样品, 晶粒尺寸普遍都在1 μm以下. 随着La3+掺杂量继续增加, 晶粒出现团簇现象, 晶界变得模糊, 类似的实验现象也同样出现在KNN-LaAlO3体系中[22]. 根据丁达尔效应原理, 微粒尺寸越小对光的散射截面越小, 越有利于光线通过[23]. 因此足够小的晶粒尺寸能够提高陶瓷的透明度. 此外还可以看出掺杂量为0.015的陶瓷样品较为致密, 气孔较少.
图 2 KNLTN-Lax陶瓷的SEM图Figure2. SEM images of KNLTN-Lax ceramics.
图3为KNLTN-Lax陶瓷的密度以及相对密度和组分变化之间的关系图.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定了陶瓷样品的密度, 利用XRD测出的晶胞参数, 结合(2)式和(3)式可计算出陶瓷样品的理论密度和相对密度:
图 3 KNLTN-Lax陶瓷的密度和相对密度Figure3. Density and relative density of KNLTN-Lax ceramics.
2
3.3.光学性质分析
图4为KNLTN-Lax陶瓷的透过率, 可以看出, La3+掺杂显著提高了陶瓷样品的透过率, 对于x = 0.02的陶瓷样品, 其在可见光范围透过率达到50%, 相比于未掺杂的样品(透过率为22.34%)提高了122%. 在红外光附近的透过率则接近60%, 相比于未掺杂的样品(透过率为27.78%)提高了116%. 这是由于随着La3+掺杂量的增加, 陶瓷样品晶体结构的立方化程度提高, 削弱了各向异性, 从而大幅提高了样品透过率. 图5为KNLTN-Lax陶瓷样品的数码照片. 样品厚度均为0.25 mm, 从图5可以清晰地对比各组分样品的透明度. 与铅基透明铁电陶瓷比较, KNLTN-Lax陶瓷的透过率仍有待提高.
图 4 KNLTN-Lax陶瓷的透过率Figure4. Optical transmittance of KNLTN-Lax ceramics.
图 5 KNLTN-Lax陶瓷的数码照片Figure5. Digital pictures of KNLTN-Lax ceramics.
2
3.4.电学性能分析
图6为KNLTN-Lax陶瓷在室温下, 10 Hz频率下测试出的电滞回线. 从图6可以看出La3+掺杂后, 陶瓷样品电滞回线矩形度逐渐下降, 表明La3+掺杂削弱了陶瓷的铁电性, 这是由于La3+掺杂造成晶体结构的对称性增加, 但同时从图6可以确定掺杂后的陶瓷样品仍具有铁电体特征. La3+掺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透明性, 但是同时也弱化了KNN的铁电性能. 对于压电陶瓷而言, 其电学性能源于结构的不对称性. 但对称的结构更有利于获得较高的透明度, 因此需要均衡二者之间关系.
图 6 室温下KNLTN-Lax陶瓷的电滞回线Figure6. P-E hysteresis loops of KNLTN-Lax ceramics in room temperature.
图7给出了KNLTN-Lax陶瓷样品的介电常数在不同测试频率下随温度的变化. 所有组分的陶瓷样品在测试温度区间范围内均具有2个介电峰. 分别对应着正交→四方结构的铁电-铁电相变和四方→立方结构的铁电-顺电相变[20]. 对于同一测试频率下的陶瓷样品, 随着La3+掺杂量的增加, 陶瓷样品的介电峰不断宽化, 表现出弥散相变的特征, 同时介电峰值不断减小, 居里温度不断下降. 而对于单个组分的陶瓷样品, 其介电峰随频率的增加不断宽化, 且峰值下降, 表现出频率色散的特征. 图7所反映的弥散相变和频率弥散均为典型的铁电弛豫现象[24].
图 7 KNLTN-Lax陶瓷的介电常数在不同测试频率下随温度的变化Figure7.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dielectric constant for KNLTN-Lax ceramics measured at different frequency.
对于弛豫性铁电体, 其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非居里-外斯行为, 即在高于Tmax的温度区间内, 介电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不符合居里-外斯定律[25,26].
居里-外斯定律用来描述典型铁电体的介电常数εr在居里温度Tc以上时与温度T之间的几何关系:
此外另一个参数


另外Uchino和Nomura[27]提出一个经验公式来描述呈现弥散相变铁电体的相变的弛豫度, 表示为
通过推导弥散性指数γ, 对本体系的弛豫相变现象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目前常用的计算弥散性指数γ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对介电常数的倒数1000/εr大于Tm的部分做切线, 切线与介电常数倒数的交点对应的温度就是Tcw, 即介电常数εr开始符合居里-外斯定律的起始温度(图8). 在Tcw和Tm的温度范围内对(6)式两边同取对数后作曲线(图9), 作图得出曲线的斜率即为弥散性指数γ. 各组分对应的数值列于表2中.
| x | 0 | 0.01 | 0.015 | 0.02 |
| Tcw | 433 | 443 | 440 | 437 |
| Tm | 427 | 421 | 408 | 403 |
| ΔTm | 6 | 22 | 32 | 34 |
| γ | 1.424 | 1.624 | 1.714 | 1.918 |
表2KNLTN-Lax陶瓷在10 kHz下的Tcw, Tm, ΔTm和γ的数值
Table2.The parameters Tcw, Tm, ΔTm and γ for the ceramics at 10 kHz.
图 8 10 kHz下KNLTN-Lax陶瓷的介电常数倒数与温度的关系Figure8. Inverse dielectric constant (1/εr)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at 10 kHz for KNLTN-Lax ceramics.
图 9 KNLTN-Lax陶瓷的log(1/ε–1/εm)与log(T–Tm)的关系Figure9. Plot of log(1/ε–1/εm) as a function of log(T–Tm) for KNLTN-Lax ceramics.
从图9以及表2可以看出, 对于这一体系的陶瓷, 随着掺杂量的增加, 陶瓷的弥散性指数逐渐增大, 说明陶瓷材料的弛豫度不断增大.
在掺杂量x = 0.02时, 弥散性指数达到1.918, 已接近理想弛豫铁电体状态对应的弥散性指数值2.
图10为KNLTN-Lax陶瓷的压电常数d33和机电耦合系数kp随x的变化. 从图10可以看出, d33和kp随La3+掺杂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 掺杂量x = 0.01时, 压电性能最好, d33达到110 pC/N, kp达0.267, 相比于未掺杂的样品分别提高了32.53%和33.50%. 这是由于陶瓷结构由正交相向四方相结构转变, 在两相共存的状态有利于压电性能的提高. 随着掺杂量的进一步提高, 压电性能下降, 这是由于陶瓷结构的对称性提高, 弱化了压电性能.
图 10 KNLTN-Lax陶瓷的压电常数、机电耦合系数随x的变化Figure10. The d33 and kp of KNLTN-Lax ceramics as a function of x.
感谢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徐志军教授和烟台大学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初瑞清教授的大力支持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