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极性反铁磁体Fe<sub>2</sub>Mo<sub>3</sub>O<sub>8</sub>的太赫兹发射谱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摘要:极性材料中, 电子受激发跃迁会改变材料的电极化矢量, 受到飞秒脉冲激光的激发时, 瞬态变化的电极化矢量会向外辐射电磁波, 产生太赫兹波段的发射谱. 在磁有序体系中, 受到相干激发的自旋波在进动弛豫的过程中, 会辐射相同频率的电磁波. 研究这些材料的太赫兹发射谱, 不仅有助于理解材料的铁电有序和磁有序的动力学过程, 也为寻找新的太赫兹源提供参考. 我们对极性反铁磁体Fe2Mo3O8的太赫兹发射谱进行了研究, 在800 nm 飞秒激光的泵浦下, 材料中的电子发生跨越能隙的激发, 对电极化矢量产生超快调制, 观察到0.1—3.5 THz的宽带太赫兹激发谱, 太赫兹电场方向沿材料的固有电极化方向. 在进入磁有序后, 观测到两个新的单频太赫兹震荡, 分别位于1.25和2.70 THz, 分别对应Fe2Mo3O8的两个反铁磁自旋波.
关键词: Fe2Mo3O8/
极性反铁磁体/
太赫兹发射谱

English Abstract


--> --> -->
光谱学是测量物质性质的重要实验技术. 光谱实验中在红外与微波之间, 名为太赫兹的区域曾经长期存在着一段空白区, 其主要原因是受限于太赫兹的产生和探测技术上的困难. 而这一频率范围的研究在物理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物质中分子的振动, 晶格和自旋的集体激发, 甚至超导能隙等都涉及这一能量尺度. 近30年来, 人们发现许多材料在飞秒激光的激发下能够辐射相当强度的太赫兹区域电磁波. 这些基于飞秒激光的相干太赫兹源以及对应的探测技术得到蓬勃发展, 引起基础科学工作者的关注, 展现出应用前景. 而在寻找太赫兹源的过程中, 太赫兹发射谱也逐渐成为一种探测物质性质的新实验技术, 它直接反映材料的低能动力学过程, 能够为研究晶格对称性, 光生载流子运动, 磁振子运动等诸多物理问题提供关键信息[13].
多铁性材料是指同时具有电极化有序和磁有序的材料, 有些多铁性材料中, 磁与电之间存在强烈的耦合效应. 这些磁电耦合材料具有神奇的性质, 例如受电场调控的磁化强度以及受磁场调控的电极化强度等. 磁电耦合材料在制作新型信息器件方面具有备受期待的应用前景, 对于其中电极化与自旋的超快动力学研究, 是凝聚态物理的前沿课题之一. 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研究光与磁电有序之间的动力学耦合作用, 尤其是应用飞秒脉冲激光及强场太赫兹脉冲对磁电耦合材料进行超快调控[4]. 本文的工作中, 我们使用飞秒激光泵浦极性反铁磁体Fe2Mo3O8, 测量到频率范围为0.1—3.5 THz发射谱, 太赫兹辐射的电场方向沿样品的电极化方向, 并分析发射太赫兹的起源. 在磁相变温度以下, 材料的电磁振子与磁振子也被相干激发, 在太赫兹时域谱线上表现出周期性振荡信号.
极性磁体Fe2Mo3O8的晶格结构具有极性对称群P63mc, 破缺中心反演对称, 自发电极化方向沿c方向. 降温至$T_{\rm N}$ = 60 K以下时, 形成长程磁有序, 如图1所示, 磁矩方向均沿c方向排列, 位于氧四边体中的铁与氧八面体中的铁具有不同大小的磁矩, 因此每个铁氧层具有亚铁磁性, 而相邻层间磁矩相反, 整体表现为反铁磁性. Fe2Mo3O8近年来因具有显著的磁电效应而受到广泛关注[5-7], 尤其是在太赫兹光谱中表现出多种奇异的性质, 如电磁振子[8]、双折射[9]、 二向色性[10]、 磁振子极化激元[11]等.
图 1 Fe2Mo3O8晶体的晶格结构与磁结构
Figure1. Crystal structure and magnetic structure of Fe2Mo3O8

我们采用气相输运方法生长高质量Fe2Mo3O8单晶[12,13], 从中挑选ab面和ac切面的1—2 mm大小的样品, 通过磁化率测量表征了样品的反铁磁相变温度[11]. 为确定材料对800 nm光的吸收, 使用布鲁克公司的80 V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量了样品ab面的80—22000 cm–1的反射谱, 通过Kramers-Kronig变换关系得到样品的光电导率等光学常数.
测量Fe2Mo3O8太赫兹发射谱的实验光路图如图2(a)所示, 图中绿色区域充入氮气, 以避免空气中水汽吸收对太赫兹谱的干扰. 所用飞秒激光来自于光谱物理公司生产的钛蓝宝石激光放大器系统, 中心频率为800 nm, 脉冲宽度100 fs, 重复频率1 kHz. 用分束片将激光分为两束, 功率较高的一束作为泵浦光, 由透镜L2聚焦在样品上激发出太赫兹辐射. 样品发射的太赫兹波由离轴抛物面镜收集并聚焦在ZnTe电光晶体上. 另一束较弱的激光作为采样光, 经过时间延迟线后通过透镜L1同样聚焦在电光晶体上, 并与太赫兹波在晶体中重合, 对太赫兹进行电光采样. 受到太赫兹电场的影响, 电光晶体的折射率椭球发生改变, 进而改变穿过样品的采样光的偏振方向. 利用平衡探测测量采样光的偏振变化量, 正比于太赫兹的电场强度. 光路中的硅片用于阻挡穿过样品的泵浦光, 对太赫兹波则有很高的透射率. 本实验中, Fe2Mo3O8对800 nm的泵浦光不透明, 也可以不放置硅片. 进行太赫兹发射谱测量时样品放置在牛津仪器生产的低温恒温器中, 测量温度为10—300 K. 泵浦光垂直入射样品, 如图2(b)所示. 测量ac面的样品时, 设置a轴方向为水平方向, c轴方向为竖直方向. 泵浦光的偏振方向则可以通过1/2波片调节.
图 2 太赫兹发射谱测量实验示意图 (a) 实验光路图; (b) 泵浦光激发太赫兹的示意图
Figure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measurement of the THz emission spectrum: (a) optical path of the experiment system; (b)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THz emission from optical pump.

图3所示为Fe2Mo3O8太赫兹发射谱的测量结果. 首先测量泵浦光入射ac面的情况, Fe2Mo3O8属于第一类多铁性材料, 在磁相变温度TN以上已经破缺中心反演对称性, 在各个温度都可以观测到较强的太赫兹信号. 图3(a)为60 K时产生的太赫兹电场的时域谱线, 对时域谱线进行傅里叶变换可以得到太赫兹的频谱, 图3(b)所示为0.1—3.5 THz的宽带辐射. 从时域谱线上可以看到, 在主信号峰之后2 ps的位置出现一个小信号峰, 另外在两个峰之间的谱线也不是单调光滑的曲线. 由于这些额外信号的存在, 图3(b)中得到的频域谱线不是一条光滑的曲线, 而是具有若干个起伏. 继续降温到相变温度以下的10 K, 如图3(c)所示, 时域信号主峰值有所增强, 而杂项信号反而减弱. 最为明显的是, 在主信号峰之后可以看到一系列周期性振荡信号, 表明出现了孤立频率的电磁波辐射. 振荡的主要频率为2.7 THz. 根据之前太赫兹时域光谱的报道[8], Fe2Mo3O8中的反铁磁自旋波激发在太赫兹区间有两支, 分别为1.25 THz和2.7 THz, 其中1.25 THz的自旋波只有当太赫兹电场偏振方向垂直于c方向时才能观测到, 而与太赫兹磁场方向无关, 属于电场响应的特殊磁振子, 即电磁振子(electromagnon). 而2.7 THz的自旋波只有当太赫兹磁场偏振方向垂直c方向时才能观测到, 而与太赫兹电场方向无关, 属于对磁场响应的普通磁振子(magnon). 2.7 THz与材料的磁振子能量对应, 表明自旋波受到了相干激发. 相干激发自旋波的方式可能有两种, 首先泵浦光激发的宽带太赫兹辐射包含2.7 THz的成分, 这部分太赫兹辐射可以相干激发自旋波[14]. 另一方面, 飞秒激光直接泵浦自旋也有多种方式可以激发自旋波, 例如光激发导致的自旋重排以及超快退磁效应等. 图3(d)中显示了傅里叶变换得到的频谱, 可以看到在2.7 THz处主要表现为吸收导致的低谷, 因此可以认为是自旋吸收了太赫兹导致的自旋波激发.
图 3 太赫兹发射谱测量结果 (a) ac面样品60 K的太赫兹发射谱的时域谱线; (b) (a)图中时域谱线的傅里叶变换; (c) ac面样品10 K 的太赫兹发射谱的时域谱线; (d) (c)图中时域谱线的傅里叶变换; (e) ab 面样品60 K 的太赫兹发射谱的时域谱线; (f) (e)图中时域谱线的傅里叶变换; (g) ab面样品10 K的太赫兹发射谱的时域谱线; (h) (g)图中时域谱线的傅里叶变换;
Figure3. THz emission spectra : (a) Time domain spectrum of ac plane at 60 K; (b)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um of (a); (c) time domain spectrum of ac plane at 10 K; (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um of (c); (e) time domain spectrum of ab plane at 60 K; (f)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um of (e); (g) time domain spectrum of ab plane at 10 K; (h)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um of (g).

与2.7 THz处的明显吸收谷不同, 1.25 THz的信号非常微弱. 但是由于Fe2Mo3O8存在很强的磁电耦合效应, 电磁振子与电磁波的耦合强度应当强于磁振子与电磁波的耦合, 因此1.25 THz处应该观测到更强的振荡. 我们理解这一现象应当与产生的太赫兹波的偏振方向有关. 电磁振子是对电场响应的自旋波激发, 电磁波能有效激发电磁振子的条件是电磁波的电场方向垂直于c方向[8]. 而普通磁振子是对磁场响应的自旋波, 它被电磁波激发的条件是, 电磁波的磁场方向垂直于自旋方向. 由此可知, 在ac面泵浦光激发的太赫兹电场的偏振方向主要沿晶体c轴方向, 因此电场与自旋方向重合, 而磁场与自旋方向垂直, 因此与电磁振子的耦合极弱, 而与磁振子耦合较强. 对ab面的太赫兹发射谱测量可以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
图3(e)(h)显示ab面的太赫兹发射谱测量结果. 在60 K测到的太赫兹信号十分微弱, 如图3(e)所示, 时域信号的峰值比ac面小了一个量级. ab面信号微弱的现象与前面的分析一致, 因为在ab面偏振为c方向的太赫兹沿样品表面传播, 而系统只能测量到波矢方向沿c方向, 偏振方向在ab面内的太赫兹波. ab面测到的频谱如图3(f)所示, 强度和频域范围都远小于ac面. 降温到10 K, 信号强度有所增加, 同时观测到显著的1.25 THz周期性振荡信号, 对应Fe2Mo3O8中的电磁振子, 如图3(g)所示. 图3(h)是其对应的傅里叶变换频域谱, 在1.25 THz出现很强吸收. 而由于频谱范围较窄, 在2.7 THz处已经没有谱重, 因此无法观测到磁振子的太赫兹信号.
为了分析宽带太赫兹的产生机制, 改变泵浦光的功率, 观测不同通量下太赫兹时域谱线的峰值大小, ac面的时域信号峰值随泵浦光功率的变化如图4(a)所示. 太赫兹电场峰值强度与泵浦光通量表现出很好的线性关系, 表明样品在光泵浦下辐射太赫兹的过程属于二阶非线性过程, 我们随后基于二阶过程对太赫兹辐射的产生机理进行分析.
图 4 (a) 太赫兹时域信号峰值随泵浦光功率的变化; (b) 傅里叶变换光谱仪测得的Fe2Mo3O8的电导率谱
Figure4. (a) Fluence dependence of the THz intensity; (b) Optical conductivity of Fe2Mo3O8 measured by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meter.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 可以对Fe2Mo3O8辐射太赫兹的机理进行分析. 许多材料在受到飞秒激光照射时能够激发出太赫兹辐射, 其中存在多种机制, 用公式表示为
$ { E}_{\rm THz}\propto\frac{\partial^{2}{ P}}{\partial t^{2}}+\frac{\partial{ J}}{\partial t}+\frac{\partial}{\partial t}(\nabla\times{ M}), $
右边三项对应不同的太赫兹产生机制, 其中P, J, M 分别为非线性极化, 光生电流和磁化强度.
非线性极化产生太赫兹电场的一种常见方法是通过二阶非线性光学过程中的光整流效应[15], 这是一种差频过程, 表示为
$ P^{(2)}_{i}(\varOmega)\propto\sum\limits_{j,k}\chi^{(2)}_{ijk}(\varOmega,\omega+\varOmega,-\omega)E_{j}(\omega+\varOmega)E^{\ast}_{k}(\omega), $
其中$ \chi^{(2)}_{ijk} $为二阶极化率张量, $ \omega $为基频光频率, $\varOmega$在差频过程中是两束光的频率差, 在光整流过程中则是同一束光不同成分之间的频率差, 由激光脉宽决定. 当激光脉宽为百飞秒时, 产生的差频信号就在太赫兹范围. 从(2)式中可以看到, 二阶电极化信号的强度正比于二阶极化率张量, 而二阶极化率张量需要遵守样品结构的空间对称性. Fe2Mo3O8的晶格对称群为P63mc, 相应的二阶极化率张量非零分量为: $ \chi^{(2)}_{ccc} $, $ \chi^{(2)}_{caa} $ = $ \chi^{(2)}_{aca} $, 其中$ \chi^{(2)}_{caa} $$ \chi^{(2)}_{aca} $具有相同的值. 而在我们的测量中, 无论泵浦光的偏振方向沿哪个方向, 产生太赫兹电场的主要分量都沿c轴方向, 且观测到相似的太赫兹时域谱线, 因此判断产生太赫兹的机制不是光整流效应. 另外, 光整流效应通常是在较大能隙的绝缘体材料中, 泵浦光能量低于材料能隙. 为确定800 nm的光子是否激发电子跨越能隙跃迁, 我们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量了样品在很宽能量范围的反射率谱, 通过Kramers-Kronig变换关系得到光电导率. 如图4(b)所示为光电导率实部$ \sigma_1 $的频谱, 可以看到800 nm的激光光子能量大于Fe2Mo3O8的能隙, 会产生跨越能隙的电子激发.
在砷化镓等半导体材料中, 脉冲激光的跨能隙激发会产生光生载流子, 如果外加偏压电场驱动这些载流子运动直至弛豫, 这些瞬态变化的光电流也会产生太赫兹辐射${ E}_{\rm THz}\propto\partial{ J}/\partial t$, 太赫兹电场的偏振方向与外加电场的方向一致[16]. 这种光生电流产生太赫兹辐射的方法, 需要外加电场以驱动光生载流子运动. 但是近年来, 也发现在中心反演对称破缺的材料中, 不需要外加电场也能够产生光电流, 例如移位电流(shift current)[17]. 目前Fe2Mo3O8并没有关于光电流的实验报道, 要验证是否有来自于光电流贡献的太赫兹辐射, 需要在光泵浦下直接测量电流, 以及进行外置偏压依赖的实验测量. 更为可能的起源是来自于电子受激跃迁对材料中固有的自发电极化强度的超快调控[18-20]. 在非中心反演对称的极性材料中, 由于正负离子在空间上的分离, 导致形成一个个电偶极矩${ p}$, 并累积成宏观的自发性电极化${ P}_{\rm s} = np$(n为单位体积内电偶极矩数目). 在受到脉冲激光激发时, 一部分电子被从价带激发到导带, 这部分电子不再贡献电偶极矩, 由此导致电极化强度的瞬间下降${ P}_{\rm s} = (n-m)p$. 类似于铁磁体中的自旋重排效应, 这一过程为非热过程, 具有超快的时间尺度, 从而产生太赫兹电场${ E}_{\rm THz}\propto\partial^2{ P}/\partial t^2$.
TN以下, 观测到的周期性振荡信号则是来自于相干激发的自旋波. 前面对电极化矢量调制产生的太赫兹波的电磁场能够相干地激发自旋波, 这些自旋按照一致的相位进动, 并不断向外辐射与自己频率相同的太赫兹波, 即表现为主信号峰之后, 电场强度的周期性振荡信号[14].
实验中使用的样品为片状单晶, 厚度在0.5 mm以上. 但是根据红外光谱的测量结果, 可以估算出800 nm的光在Fe2Mo3O8的穿透深度只有150 nm. 也就是说, 激光只激发了样品的表层, 也只有这一薄层在发射太赫兹, 其余部分反而是在吸收太赫兹, 幸好Fe2Mo3O8对于太赫兹具有较好的透射率. 但是要想获得理想的太赫兹发射样品, 还需要寻找方法将样品制作成薄片乃至高质量的薄膜.
由800 nm飞秒激光对极性磁体Fe2Mo3O8进行泵浦, 测量其太赫兹发射谱. 测量到频率范围为0.1—3.5 THz的太赫兹脉冲. 激发出的太赫兹强度不明显依赖于泵浦光的偏振方向, 而太赫兹的电场方向沿样品c轴方向. 太赫兹辐射的可能来源为飞秒激光对样品电极化强度的超快调制. 在低温进入磁有序后, 时域谱线上观测到周期性振荡的单频太赫兹信号, 这些信号来自于被相干激发的反铁磁自旋波. 这些实验结果有助于理解多铁性材料的超快动力学性质, 以及寻找用脉冲激光对多铁性材料进行超快控制的方法, 也为寻找新的有效太赫兹源提供参考.
相关话题/材料 信号 测量 激光 辐射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宽带隙钙钛矿材料及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
    摘要: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电池在近几年获得了巨大进展.目前单结钙钛矿太阳电池转化效率已经达到25.2%.经过带隙调整得到的1.63eV及以上的宽带隙钙钛矿太阳电池是制备多结叠层太阳电池中顶部吸收层的最佳材料.除高效叠层太阳电池外,宽带隙钙钛矿在光伏建筑一体化以及光解水制氢等领域中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基于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测量青岛市大气水汽垂直柱浓度及垂直分布
    摘要:本文研究了多轴差分吸收光谱技术(MAX-DOAS)在可见蓝光波段(434.0—451.5nm)对大气水汽垂直柱浓度和垂直廓线的反演方法.首先,针对水汽吸收峰较窄且较密的问题,采用和仪器狭缝函数卷积的方法获取适用于MAX-DOAS的水汽吸收参考截面,并采用修正系数法校正了水汽饱和吸收效应在此波段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论材料非晶形成中的焓与熵: 竞争亦或协同?
    摘要:液固Gibbs自由能差是决定材料非晶转变的热力学关键因素,但该参量在预测非晶转变和指导非晶成分设计方面仍有一些基本问题有待解决.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作为Gibbs能差的两个核心要素,焓与熵,二者在决定和控制非晶转变中关系并不明确.基于课题组系列研究结果,本文就焓与熵在材料非晶转变中的协同性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基于混合编码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的简单协议
    摘要: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移除了所有测量设备的漏洞,极大地提高了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实际安全性,然而,该协议的安全密钥率相比于其他量子密钥分发协议来说仍然是较低的.目前,利用高维编码来提升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的性能已经在理论和实验上都得到证明,最近有人提出了基于高维编码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协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二维材料热传导研究进展
    摘要:以石墨烯和氮化硼为代表的二维材料为研究低维体系热传导及其相关界面热阻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近年的研究表明,二维材料热导率有着丰富的物理图像,如长度效应、维度效应、同位素效应及各向异性等.本文详细综述近十年来二维材料在热传导方面的研究进展.首先简述二维材料热传导测量技术的原理及发展,如热桥法、电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阵列结构下的低频信号合成方法研究
    摘要:基于高频天线产生低频电磁波信号,实现多波段信号对目标的照射,不仅有可能减小低频天线尺寸,而且可能成为提高雷达目标探测性能的一种途径.本文将多普勒效应与阵列天线结构相结合,基于对阵列中各辐射单元的信号时序、相位和间距等参数的控制,提出了一种在目标区产生低频信号的方法.本文给出了阵列参数的选择原则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二次谐波: 材料表征、信号调控及增强
    摘要: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transitionmetaldichalcogenides,TMDCs)由于可实现从间接带隙到直接带隙半导体的转变,能带宽度涵盖可见光到红外波段,及二维限域所带来的优异光电特性,在集成光子以及光电器件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最近随着二维材料基础非线性光学研究的深入,二维TM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二维纳米材料及其衍生物在激光防护领域中的应用
    摘要:为了实现同步防护脉冲激光和连续波或准连续波激光的攻击,人们在过去几十年间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研发高性能光限幅材料.石墨烯、过渡金属硫化物、黑磷等二维纳米材料拥有许多优异独特的性质,激发了全世界的广泛研究兴趣.本文简要回顾了基于石墨烯、黑磷、过渡金属硫化物和钙钛矿等最具代表性的二维材料及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基于二维材料的全光器件
    摘要:近年通信技术的飞跃,对光学设备的紧凑性、响应速度、工作带宽和控制效率提出新的挑战.石墨烯的发现,使得二维材料飞速发展,不断涌现出一系列新材料,如MXene、黑磷、过渡金属硫化物等.这些新型二维材料有着出色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强光-物质交互作用、超宽的工作带宽.利用其热光效应、非线性效应并结合光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低维半导体材料在非线性光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摘要:自从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发明以来,研究人员将目光集中到激光这种普通光源达不到的强光上,由此发现了非线性光学材料以及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相关特性—饱和吸收、反饱和吸收和非线性折射等,并将其运用到光电子器件、光开关器件和光通信当中.同时,随着工业生产对于器件集成度需求的提升,以普通三维材料为基础的器件已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