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二维材料WTe<sub>2</sub>用于气体传感器的性能研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摘要: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由于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载流子迁移率以及快速响应等特性, 在高性能气体传感器应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本文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研究了CO, CO2, NH3, NO, NO2气体分子在单层WTe2表面的吸附构型、吸附能、电荷转移、电学及磁学特性. 结果表明, N基气体分子的吸附能小于C基气体分子的吸附能, 说明WTe2对N基气体分子的吸附更敏感. 电荷分析结果表明, NH3气体分子吸附在WTe2表面时表现为给电子体, 而其他四种气体分子都表现为得电子体. 能带结构方面, 与CO, CO2, NH3气体分子相比, 磁性气体分子NO和NO2的吸附在费米能级附近引入了杂质能带, 杂质能带主要来源于O原子和N原子的p轨道. 此外, NO和NO2气体分子分别诱导了0.99 μB和0.80 μB的磁矩. 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实验上制备基于WTe2的超灵敏气体传感器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气体传感器

English Abstract


--> --> -->
检测污染环境的气体分子, 对环境污染监测、农业和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意义[1], 这促使科学家们开发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响应、高选择性、高可靠性、快速回收等优点的新型纳米材料. 二维层状纳米材料由于大的比表面积[2-8]、高的载流子迁移率[9-12]和低功耗, 是构建纳米尺度传感器的理想材料[13]. 自石墨烯发现以来[14], 基于石墨烯的气体传感器得到了广泛的研究[15,16], 但石墨烯固有的零带隙特性限制了气体传感器的响应灵敏度.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 TMDs)由于具有适中的带隙和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 是制备超灵敏气体传感器的理想半导体材料[17-19]. 例如, MoS2具有高比表面积、优异的选择性、快速响应等突出优点[20-24], 是一种灵敏度和选择性更高的气敏材料. 实验研究表明, 单层和多层MoS2纳米片对环境气体分子非常敏感, 特别是对NO, NO2和NH3气体分子[25-27].
WTe2有着与MoS2相似的电学特性, 具有相当高的载流子迁移率, 能够提供较好的响应速度, 具有良好的传感性能, 这促使我们进一步探索WTe2材料在超灵敏气体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最近研究报道通过溶液相的快速化学转化方法成功制备出单层或多层WTe2薄膜[28], 该合成技术可以精确控制薄膜原子层数, 这使得大规模合成单层WTe2成为可能. 迄今为止, 关于WTe2的气体传感器的研究还未有报道. 因此, 本文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计算, 研究了CO, CO2, NH3, NO, NO2气体分子在单层WTe2上的吸附性能. 首先考虑了气体分子吸附在WTe2表面可能的吸附位点, 通过比较吸附能确定其最佳的吸附构型. 然后进行了差分电荷密度计算, 从电荷转移的角度解释了气体分子吸附在WTe2表面的吸附机理. 最后研究了气体吸附对单层WTe2电学性能和磁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WTe2在超灵敏气体传感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使用基于DFT的计算软件包VASP(vienna ab initio simulation package)[29,30]进行计算. 利用投影缀加波(projector augmented-wave potentials, PAW)方法描述电子与离子的相互作用[31,32]. 采用Perdew-Burke-Ernzerhof (PBE)的广义梯度近似函数(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 GGA)来描述电子交换关联能[33]. 选取Grimme[34]和Bu?ko等[35]提出的DFT-D2方法来修正气体分子与WTe2单分子层之间的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力. 真空层取15 ?, 来避免周期性边界结构中层与层之间的相互作用. 为了避免相邻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计算模型选取4 × 4的单层WTe2超胞, 确保相邻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12 ?[20,36]. 平面波的截断能设定为500 eV, 选取9 × 9 × 1的k点网格矢进行几何优化和自洽计算. 当作用在所有原子上的力小于0.01 eV/?时, 认为迭代收敛, 计算成功. 采用Bader分析计算单层WTe2与吸附气体分子之间的电荷转移[37]. 其中, 对磁性分子NO和NO2的吸附计算均考虑了自旋极化.
首先, 为了确保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计算单层WTe2的晶格常数, 结构优化后的单层WTe2晶格常数为3.55 ?, 这与以前的研究结果一致[38-41]. 对于每个吸附的气体分子, 考虑了四个不同的吸附位点来获得最稳定的吸附模型(如图1(a)所示): 1) H位点: 六边形中心的上方; 2) Tw位点: W原子的上方; 3) Tt位点: Te原子的上方; 4) B位点: W和Te原子键之间的上方. CO, CO2, NH3,NO和NO2气体分子吸附在WTe2表面的最稳定构型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 对于CO, CO2, NH3和NO2分子, 最稳定的吸附位置均位于H位点. 对于CO气体分子在WTe2表面的吸附, CO的分子键倾斜于WTe2表面, 其中C原子靠近WTe2表面并且位于六元环的中心位置, 吸附距离为3.13 ?. 当CO2吸附在WTe2表面时, C原子位于六元环的中心位置, 两个碳氧键几乎平行于WTe2表面, 其中一个O原子靠近WTe2表面, 吸附距离为3.22 ?. 由于这两种碳基气体分子具有惰性化学活性, 并且吸附距离大于3 ?, 因此, 碳基气体分子与WTe2表面的作用力属于弱范德华相互作用力. 对于NH3气体分子在WTe2表面的吸附, N原子靠近WTe2表面并且位于六元环的中心, 三个H原子分别指向六元环中相邻近的W原子, 吸附距离为2.79 ?. 同时, NO2吸附在WTe2表面后, 两个O原子相比于N原子更靠近WTe2表面, 其中一个O原子位于Te原子的正上方, 而N原子位于六元环的中心位置, 吸附距离为2.76 ?. 然而, NO气体分子在WTe2表面的吸附位于W和Te原子键之间的上方(B位点), NO的分子键倾斜于WTe2表面, 其中N原子靠近WTe2表面, 吸附距离为2.66 ?. 计算结果表明, N基气体分子的吸附距离明显小于CO和CO2气体分子的吸附距离, 所有气体分子在WTe2表面的吸附均表现为物理吸附.
图 1 (a) 四个不同的吸附位点示意图; (b) CO, (c) CO2, (d) NH3, (e) NO和(f) NO2吸附在单层WTe2表面最稳定构型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吸附距离d的定义如 (b) 所示
Figure1. (a) Schematic diagram of four different adsorption sites; the top view and side view of the most favorable configurations of monolayer WTe2 with (b) CO, (c) CO2, (d) NH3, (e) NO, and (f) NO2 adsorption; the definition of adsorption distance d is shown in (b).

我们进行了吸附能的计算, 来预测不同气体分子在WTe2表面的吸附强度. 吸附能定义为
${E_{\rm{a}}} = {E_{{\rm{total}}}} - \left( {{E_{{\rm{WT}}{{\rm{e}}_2}}} + {E_{{\rm{gas}}}}} \right),$
其中${E_{{\rm{total}}}}$是分子吸附在WTe2表面体系的总能量, ${{E_{{\rm{WT}}{{\rm{e}}_2}}}}$为单层WTe2的能量, ${{E_{{\rm{gas}}}}}$为气体分子的能量. 根据这一定义, Ea为负值时表明吸附过程为放热反应, 其中Ea的绝对数值越大表明吸附强度越强. 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 CO气体分子吸附在WTe2表面的吸附强度最低, 其吸附能的大小为–0.117 eV, 而NO2气体分子吸附在WTe2表面的吸附强度最高(–0.366 eV). CO2, NO和NH3气体分子吸附在WTe2表面的吸附能大小分别为–0.175, –0.238, –0.225 eV. 结果表明, N基气体分子在WTe2表面的吸附能明显小于CO和CO2在WTe2表面的吸附能, 这与图2中的吸附距离有着很好的关联性, 一般来说, 气体分子在WTe2表面的吸附距离越小, 其对应的吸附能也越小. 这说明WTe2对N基气体分子的吸附更为敏感, 与基于二硫化钼和石墨烯的气敏传感器的研究结果相似[36,42]. 同时, 与以往石墨烯的研究结果相比(CO, NH3, NO和NO2气体分子在石墨烯表面的吸附能分别为0.014, 0.031, 0.029, 0.067 eV)[42], WTe2表面气体分子的吸附能绝对值远大于石墨烯表面气体分子的吸附能, 这表明WTe2的气体吸附性能明显优于石墨烯.
图 2 CO, CO2, NH3, NO, NO2气体分子与单层WTe2之间的吸附距离和吸附能
Figure2. Adsorption distance and adsorption energy for CO, CO2, NH3, NO, and NO2 on WTe2 monolayer.

为了深入了解电荷密度的重新分布, 以及吸附气体分子与WTe2之间的相互作用, 计算了差分电荷密度(如图3所示), 差分电荷密度定义为
图 3 (a) CO, (b) CO2, (c) NH3, (d) NO和 (e) NO2气体分子与单层WTe2之间的差分电荷密度. 等值面取6.0 × 10–4 e/?3, 电子积累(损耗)分别用黄色(蓝色)表示, 同时标注了电荷转移的方向(用箭头表示)和电荷转移量
Figure3. The charge difference between WTe2 monolayer and gas molecules for (a) CO, (b) CO2, (c) NH3, (d) NO and (e) NO2. The isosurface is taken as 6.0 × 10–4 e/?3. The electron accumulation (depletion) is indicated by yellow (blue) color. The direction (indicated by an arrow) and value of the charge transfer are shown.

$\Delta \rho = {\rho _{{\rm{gas}}/{\rm{WT}}{{\rm{e}}_2}}} - {\rho _{{\rm{gas}}}} - {\rho _{{\rm{WT}}{{\rm{e}}_2}}},$
其中${\rho _{{\rm{gas}}/{\rm{WT}}{{\rm{e}}_2}}}$, ${\rho _{{\rm{gas}}}}$${\rho _{{\rm{WT}}{{\rm{e}}_2}}}$分别代表气体分子吸附在WTe2表面体系、孤立的气体分子和本征单层WTe2的电荷密度. 同时采用Bader分析方法计算了CO, CO2, NH3, NO, NO2气体分子与WTe2之间的电荷转移量, 进一步评估WTe2表面吸附气体分子后的电荷转移. 计算结果表明(如图3(a)图3(b)所示), 当CO和CO2吸附在WTe2表面时, 从WTe2转移到CO和CO2气体分子上的电荷量较小(分别为0.027 e和0.036 e), 这说明WTe2与C基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 然而, 对于N基气体分子在WTe2表面的吸附, 可以观察到NH3, NO和NO2气体分子和WTe2之间的电荷转移量明显增加(分别为0.013 e, 0.107 e和0.376 e, 如图3(c)图3(e)所示), 这表明N基气体分子与WTe2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强, 其中NO2气体分子吸附在WTe2表面后的电荷转移量最高. 图3所示的电荷转移量与图2所示的吸附能(吸附强度)显示出明显的关联性, 即电荷转移量越大, 相应的吸附体系的吸附强度越强(吸附能越小), 这与MoS2气体传感器的研究结果相似[36]. 因此, 从电荷转移的角度, 可以进一步理解气体分子吸附在单层WTe2表面的作用机理.
此外, 从图3中可以进一步看出, 对于大多数气体分子(CO, CO2, NO, NO2)在WTe2表面的吸附, 电荷均从WTe2表面转移到气体分子上, 表现为得电子体, 而NH3气体分子吸附后, 电荷从NH3气体分子转移到WTe2表面, 表现为给电子体. 这种现象类似于气体分子吸附在石墨烯和MoS2表面的情况[36,42]. 对于n型WTe2来说, 导带中已经存在一些电子. 当CO, CO2, NO, NO2气体分子吸附在WTe2表面, 电子从WTe2转移到气体分子上, 会导致WTe2的电阻增大, 因而电流减小. 综上, 气体分子吸附在WTe2表面后的电荷转移引起WTe2体系电阻的变化, 同时电荷转移量反映出WTe2对不同气体分子的吸附性能, 这进一步解释了WTe2吸附N基气体分子具有较低的吸附能.
接下来研究气体吸附对单层WTe2电学性能的影响. 首先计算本征单层WTe2的能带结构, 其带隙为1.05 eV, 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38-41]. 能带结构的计算结果如图4所示. 当CO和CO2气体分子吸附在WTe2表面时, WTe2的价带和导带没有明显的变化(如图4(a)图4 (c)所示), 表明CO和CO2气体分子与WTe2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 这与它们高的吸附能(低的吸附强度)相对应. 并且由图5(a)图5(b)的分态密度可知, 能带结构图中的杂质能带主要由O原子和C原子的p轨道组成. 而当NH3气体分子吸附在WTe2表面后, 从图4(d)可知, 在费米能级下方的–3和–8 eV处形成了杂质能带, 结合分态密度图(图5(c))可知, 这些杂质能带主要由N原子的p轨道所贡献. 虽然CO, CO2和NH3这三种气体分子吸附在WTe2表面后, 在能带结构中引入了杂质能带, 但未改变费米能级附近的能带结构, 带隙仍为1.05 eV, 这表明CO, CO2和NH3气体分子在WTe2表面的吸附没有影响WTe2的电子结构.
图 4 (a) 本征WTe2的能带结构图; (b) CO, (c) CO2和 (d) NH3吸附在单层WTe2表面的能带结构图; (e), (f) NO和 (g), (h) NO2吸附在单层WTe2表面的能带结构图. 其中蓝线和红线分别表示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的能带结构, 橄榄色的点线表示吸附气体分子的投影能带结构
Figure4. (a) The band structure of pristine WTe2; band structure of (b) CO, (c) CO2 and (d) NH3 adsorbed on WTe2 monolayer; band structure of (e), (f) NO and (g), (h) NO2 adsorbed on WTe2 monolayer, the blue and red lines represent the band structure of spin-up and spin-down, respectively. The olive dots represent the projected band structure of the adsorbed gas molecules.

图 5 (a) CO, (b) CO2, (c) NH3, (d) NO和 (e) NO2分别吸附在单层WTe2上的分态密度图; (f) NO和 (g) NO2吸附在WTe2表面的自旋密度分布图
Figure5. The density state of (a) CO, (b) CO2, (c) NH3, (d) NO and (e) NO2 adsorbed on WTe2 monolayer, respectively. The spin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f) NO and (g) NO2 adsorbed on WTe2 monolayer

另一方面, 当磁性气体分子NO和NO2吸附在WTe2表面后, 我们在费米能级附近观察到一些杂质能带(如图4(e)图4(f)所示), 表明WTe2与NO和NO2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强. 具体来说, NO气体分子在WTe2表面吸附后, 在费米能级附近的–0.15 和0.15 eV处引入两条自旋向上的杂质能带, 并且在0.54 eV处引入一条自旋向下的杂质能带(见图4(e)4(f)). 从图5(d)的分态密度图可知, 这些新增的杂质能带主要来源于N原子的p轨道和O原子的p轨道. NO2气体分子的吸附在费米能级上方的0.08 eV处引入一条自旋向下的杂质能带(图4(h)), 这主要是由N原子和O原子的p轨道贡献的(图5(e)). 同时, NO2气体分子在WTe2表面吸附后, 能带结构中的费米能级向价带顶移动, 表明形成了空穴掺杂, 如图4(g)4(f)所示. 此外, NO和NO2气体分子在WTe2表面吸附可以分别诱导0.99 μB和0.80 μB的磁矩, 并且从自旋密度分布图可以看出(图5(f)5(g)), 自旋极化电子主要位于NO和NO2气体分子上. 综上, 磁性气体分子NO和NO2吸附在WTe2表面后, 在费米能级附近引入了杂质能带, 并且NO和NO2气体分子的吸附使体系具有了磁矩.
通过DFT计算, 研究了不同气体分子(CO, CO2,NH3, NO, NO2)吸附在单层WTe2表面的吸附模型、吸附能、电荷转移以及电子结构. 研究结果表明, 所有的气体分子在WTe2表面的吸附均表现为物理吸附, CO和CO2吸附在WTe2表面的吸附能大于NH3, NO和NO2吸附在WTe2表面的吸附能, 说明WTe2对N基气体分子的检测更加敏感. 差分电荷密度结果表明, CO, CO2, NO, NO2气体分子吸附在WTe2表面时, 电荷从WTe2转移到气体分子上, 表现为得电子体. NH3吸附在WTe2表面时, 电荷从气体分子转移到WTe2表面, 表现为给电子体. 电子结构方面, 与本征WTe2相比, CO, CO2和NH3气体分子吸附在WTe2表面时, WTe2费米能级附近的价带和导带没有明显的变化. 磁性气体分子NO和NO2吸附在WTe2表面时, 在费米能级附近引入了杂质能带, 杂质能带主要是由N原子和O原子的p轨道贡献的. 此外, NO和NO2气体分子吸附在WTe2表面时, 分别产生了0.99 μB和0.80 μB的磁矩, 自旋极化电子主要局域在NO和NO2气体分子上. 本文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气体分子吸附在单层WTe2表面的电荷转移机理, 而且表明WTe2可以作为一种优越的气体传感材料, 为实验上制备基于WTe2的高灵敏气体传感器提供了理论指导.
感谢南京工业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的计算支持.
相关话题/计算 电子 传感器 结构 气体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对称纳米棒三聚体结构的Fano共振特性研究
    摘要: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理论研究了由中间短棒和两侧长棒构成的对称金纳米棒三聚体结构的光学性质,分析了结构参数和介电环境对其Fano共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中间短棒长度、三棒整体尺寸或短棒两侧介质折射率的减小,Fano共振谷蓝移;棒间距的增大同样导致Fano共振谷蓝移,但边棒长度的变化对Fa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Au纳米颗粒负载WO<sub>3</sub>纳米花复合结构的二甲苯气敏性能
    摘要:本文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了Au纳米颗粒负载的WO3纳米花材料,并运用XRD,SEM,TEM等手段对其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详细研究了其对二甲苯的气敏性能.首先对Au的浓度和气敏元件的工作温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0.4μlAu纳米颗粒负载的WO3对二甲苯的灵敏度最高,最佳工作温度为250℃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非金属原子边缘修饰InSe纳米带的磁电子学特性及应变调控
    摘要: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Se边用H饱和、In边用各种非金属元素X(X=H,B,N,P,F和Cl)端接的锯齿型InSe纳米带(H-ZN(7)-X)的几何结构、磁电子特性及应变效应.计算的形成能和Forcite退火模拟表明H-ZN(7)-X具有稳定的几何结构.F和Cl端接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分形结构稀疏孔径阵列的成像性能
    摘要:根据分形的自相似性理论提出一种分形稀疏孔径阵列结构.该阵列是以Golay-3为分形结构单元,按自相似方式扩展构成的一种多层分形阵列结构.采用无量纲约化参数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给出光瞳函数和调制传递函数解析表达式.通过数值计算分形结构在不同填充因子和不同外层旋转角下的调制传递函数、实际截止频率和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Fe, Co, Ni掺杂GaSb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摘要:运用第一性原理LDA+U方法(考虑了交换关联项的HubbardU修正的局域密度近似方法)研究了过渡族金属X(X=Fe,Co,Ni)掺杂GaSb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X掺杂均能提升GaSb半导体材料对红外光区光子的吸收幅度,并能有效提高GaSb材料的光催化性能;过渡金属X在GaSb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电子的非广延分布对等离子体鞘层中二次电子发射的影响
    摘要:采用一维流体模型研究了非广延分布电子对等离子体鞘层中二次电子发射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非广延分布电子对考虑二次电子发射的等离子体鞘层玻姆判据、器壁电势、器壁二次电子临界发射系数以及等离子体鞘层中二次电子密度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当电子分布偏离麦克斯韦分布(q=1,广延分布)时,非广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碳纳米管与氮化硼纳米管内铝纳米线的形成及其复合结构抗压特性的模拟研究
    摘要: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分别对管内充以铝原子碳纳米管(CNT)与氮化硼纳米管(BNNT)进行了结构性能研究.优化结果显示:(5,5)CNT和BNNT内均能形成一束一维铝纳米线(AlNW);(10,10)管内形成的是多束AlNW,其中(10,10)CNT内形成的是11束高度轴对称一维AlNW,而(10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Ga, Ge, As掺杂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sub>2</sub>CoSiO<sub>4</sub>的电化学特性和电子结构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摘要:由于硅酸盐类正极材料Li2CoSiO4具有较高的理论放电容量而受到广泛关注,但其较高的放电平台使得现有电解液无法满足使用要求而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本文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结合Hubbard修正的广义梯度近似(GGA+U),系统地研究了Ga,Ge和As掺杂对L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矩形纳米狭缝超表面结构的近场增强聚焦调控
    摘要:为了实现对入射光的近场亚波长增强聚焦,设计了一种由内部矩形纳米狭缝圆环阵列和外部多圆环狭缝构成的超表面结构,得到了该结构激发的表面等离激元电场表达式,并从物理机理上解释了该结构中心聚焦及增强聚焦的原理.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仿真研究了该超表面结构在不同偏振态入射光下的激发场聚焦特性.根据理论推导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
  • 镍层间掺杂多层石墨烯的电子结构及光吸收特性研究
    摘要: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分析镍原子层间掺杂对多层石墨烯电子结构和光吸收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掺杂镍原子后的石墨烯电子结构发生了改变,双层和三层石墨烯的带隙均可打开,最大带隙为0.604eV;镍原子掺杂后的石墨烯d轨道电子的态密度在费米能级处产生尖峰效应,体系等离子能量增强;介电常数虚部和消光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