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基于“产业—企业—空间”的沈阳市经济韧性特征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关皓明,1,2,3, 杨青山,1,2,3, 浩飞龙1,2, 冯章献1,2 1.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春 130024
2.东北师范大学长白山地理过程与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024
3.东北师范大学城镇化和区域发展研究中心,长春 130024

Economic resilience characteristics of Shenyang city based on a perspective of industry-enterprise-space

GUAN Haoming,1,2,3, YANG Qingshan,1,2,3, HAO Feilong1,2, FENG Zhangxian1,2 1.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Geographical Processes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in Changbai Mountains, Ministry of Educatio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China
3. Center of Urban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China

通讯作者: 杨青山(1963-), 男, 辽宁葫芦岛人,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经济地理、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E-mail: yangqs027@nenu.edu.cn

收稿日期:2019-08-14修回日期:2020-10-31网络出版日期:2021-02-25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11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3074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1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1153


Received:2019-08-14Revised:2020-10-31Online:2021-02-25
Fund supported: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2001117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1630749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1771126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1801153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关皓明(1988-), 男, 辽宁沈阳人, 博士, 讲师, 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发展、区域经济韧性研究。E-mail: guanhm410@nenu.edu.cn






摘要
新常态背景下,东北地区与其他区域相比经济下行明显,适应能力较差,即区域经济韧性较弱。产业和企业是区域宏观经济的中微观载体,有助于揭示区域宏观经济韧性的中微观特征,却鲜少有研究。本文从宏观经济增量、中观产业增量及结构变化和微观企业空间动态,分析了1978年以来沈阳市经济韧性的特征。研究发现:① 在全国经济周期影响下,沈阳市经济韧性的变化呈现出“弱—强—弱”的周期性特征,主要是受第二产业韧性的波动变化影响。以支柱产业演替为代表的新老路径产业的韧性变化差异明显,其中老路径产业中机械产业韧性的“强—弱”变化对第二产业的韧性变化影响较大,其韧性减弱主要是由自身竞争力不足造成的。② 在全国经济“增速换挡”放缓的影响下,企业存活率的结果表明,老路径产业企业的韧性强于新路径产业企业的韧性;除食品产业外,其余产业老企业的韧性都强于新企业的韧性。另外初步发现,老路径产业和新路径产业中的电子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新进入企业表现出对中心城区的“空间”路径依赖性,“空间集聚”对企业存活存在正向积极作用。
关键词: 区域经济韧性;产业结构;企业动态;空间分布;老工业城市

Abstract
In the era of China's New Normal, compared with other regions in China, the Northeast region has been in obvious economic downturn featured by its weak adaption, or in other words, weak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study on how middle or micro economic sectors, particularly industries and enterprises could shape the resilience level of regional macro economy. This paper, therefore, tries to fill this gap by analyzing the multi-level characteristics of Shenyang's economic resilience since 1978, with regard to its economic growth,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enterprise spatial dynamics. We found that affected by China's development status, resilience level of Shenyang's economy shows a weak-strong-weak cycle, driven by the fluctuation of its secondary industry.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resilience level of old and new paths in Shenyang. In particular, due to its low competitiveness, the resilience level of mechanical industry in old paths has weakened and imposed greater impacts on secondary industry. Meanwhile, the survival rate of old and new enterprises indicates that the resilience level of old paths enterprises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the new paths ones under the context of national economy slowing down; except for enterprises in food industry, the resilience level of old enterprises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the new ones. Moreover, this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new enterprises of technology-intensive industry such as the old paths and the electronic industry in new paths show a spatial path dependence of city center, and spatial agglomeration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enterprises' survival.
Keywords: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industrial structure;enterprise dynamics;spatial distribution;old industrial cities


PDF (2983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关皓明, 杨青山, 浩飞龙, 冯章献. 基于“产业—企业—空间”的沈阳市经济韧性特征. 地理学报[J], 2021, 76(2): 415-427 doi:10.11821/dlxb202102012
GUAN Haoming, YANG Qingshan, HAO Feilong, FENG Zhangxian. Economic resilience characteristics of Shenyang city based on a perspective of industry-enterprise-space. Acta Geographica Sinica[J], 2021, 76(2): 415-427 doi:10.11821/dlxb202102012


1 引言

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2014年以来经济进入新常态模式[1]。在全国经济“增速换挡”的背景下,东北地区经济再次失速,与其他区域之间出现了显著分化[2]。以“万亿俱乐部城市”为例,2018年全国万亿元城市扩容到16个,东北四大城市集体缺席。2014年以来,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振兴扶持政策,旨在帮助东北地区克服经济增速下滑,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但在外部经济下行和长期体制性、结构性问题的压力下,社会经济脆弱性明显,实现全面振兴仍困难重重[3]。尽管有大量的相关文献,但从区域经济韧性角度思考以上议题仍较缺乏[4,5,6]

区域经济韧性是近年来经济地理学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议题[7,8,9,10],致力于研究“为什么有些区域能够抵御并消解危机(① 危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短期的突然冲击,如世界(国家)经济危机、城市重要产业(企业)退出或迁出等;另一种是长期缓慢的持续性干扰,被喻为“慢性燃烧”(slow burn),如能源枯竭、人口老龄化等。)而适应性地走上发展之路,而有些区域则无法适应新的变化而逐步走向衰退的问题”[11,12]。经济地理学界对区域经济韧性的理解主要有三种:一种将关注点聚焦于危机对区域的长期或短期影响,强调区域的承受力和恢复力的适应过程[13,14];另一种跳出危机研究本身,强调区域谋求新增长路径(新产业)进行社会经济结构重构的能力[15];还有一种强调特定语境下区域经济演化的过程[16]。综上观点可知,区域缓冲(吸收)扰动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新增长路径保持长期发展的适应能力对于区域经济发展都很重要[17]。区域经济是众多产业和企业的集合,产业和企业是宏观经济的中微观载体,宏观经济增量、中观产业增量及结构变化和微观企业空间动态,可为从长期变化尺度和短期冲击尺度刻画上述区域经济韧性的能力,提供新的论证视角。同时,中观产业的韧性、微观企业的韧性研究也有助于揭示区域宏观经济韧性的中微观特征和机制[18]

在综合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产业—企业—空间”分析区域经济韧性特征的研究思路,以东北重要的中心城市沈阳市为研究对象,剖析1978年以来沈阳市经济韧性的特征,以期为认知以沈阳市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演化过程提供新的视角。本文将回答几个问题:一是长期尺度视角下,沈阳市宏观经济和中观产业的韧性如何?具有怎样的特征?中观产业的韧性如何影响宏观经济韧性?二是短期冲击影响下,沈阳市微观企业动态以及“空间”表现如何?表现出怎样的韧性特征?

2 文献综述与研究思路

自Holling 1973年将“韧性”(resilience)概念从工程力学引入到生态系统修复研究以来,该概念内涵和研究范围不断扩大到心理学、灾害学、经济学和地理学等学科领域[19,20]。Reggiani首次把韧性概念引入到区域研究领域,认为区域经济韧性指社会经济系统遭受冲击后的恢复能力[21]。但上述工程韧性(engineering resilience)、生态韧性(ecological resilience)的均衡思维,受到了演化经济地理****的批判,他们强调韧性应被视为系统回应扰动而激发的一种变化、适应和改变,提出非均衡思维的演化韧性(evolutionary resilience)更符合区域经济系统复杂动态变化的特征,更具理论说服力[22]

关于区域经济韧性研究,对韧性认知的深度逐步提升,但尚未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统一的分析框架,目前大致存在3种观点,实证研究主要是基于以下3种观点开展区域经济韧性的测度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一种观点是以Martin为代表,将区域经济韧性定义为区域在受到市场、竞争、环境等冲击影响其发展路径的抵抗能力以及从冲击中恢复到原发展路径的能力或调整自身结构适应新的外部环境的再组织能力、创造新的发展路径的能力[23]。以上4个维度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区域经济韧性的研究内容,已有定量研究多采用此观点,通常主要测度抵抗和恢复两个维度。测度方法主要采用核心变量法(例如GDP、就业人数等),或将2008年金融危机作为短期突然冲击扰动[24,25,26,27],或将国家经济周期性的兴衰作为长期缓慢的持续性扰动[28,29],量化评价区域经济韧性的大小。后者采用核心变量的经济周期模型法可以体现区域长期发展中的经济韧性变化,有利于长期尺度下的区域经济韧性比较和研究特定区域的经济韧性变化。相对而言,研究某个区域的经济韧性变化更具有现实需要。另一种观点以Boschma为代表,将区域经济韧性拓展为区域谋求新增长路径(新产业)进行社会经济结构重构的能力。实证研究中以新产业的数量多少来量化区域经济韧性的大小,并采用空间计量的方法从产业多样化、技术关联、知识网络、制度结构、外部经济联系等方面探究区域创造新产业的动因[30,31,32]。这种观点有利于对区域经济韧性的量化、区域经济韧性的比较以及揭示区域新产业形成的内在机制,但缺乏对于区域已经出现的新产业其发展适应能力的关注,特别是对于某个区域而言,新产业形成和发展能否抵消旧产业衰落带来的消极影响是推动区域长期不断增长的关键[33]。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区域经济韧性是特定语境下区域经济演化的过程。Simmie等将适应性循环模型(Adaptive Cycle Model)引入到区域经济韧性研究,根据适应周期内的韧性变化将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分为开发(exploitation)、维持(conservation)、释放(release)和重组(reorganisation)4个阶段[34]。胡晓辉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制度演化的区域经济韧性的分析框架[5]。这种观点有助于从长期尺度解释区域经济韧性差异的原因,但却很难对区域经济韧性进行量化。

总体来看,关于区域经济韧性的理论研究进展放缓,实证研究逐渐增多。由于Martin等提出的方法操作性强,且有利于分析区域长期发展中的经济韧性变化,实证研究多以此为主,但采用的数据多停留在宏观经济和中观第二、第三产业层面。区域经济是众多产业和企业的集合,已有文献指出产业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韧性的最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多样性和支柱产业的种类,多样化的产业结构能有效分散风险,不同支柱产业面对风险也有不同的敏感度[35]。因此不同种类的支柱产业组合以及以支柱产业演替为代表的新老增长路径将影响着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化路径,中观产业层面的支柱产业的韧性变化也有助于从长期尺度揭示区域经济韧性的中观特征。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企业在市场中的进入、兴盛、衰败、退出的动态构成了中观产业以及宏观经济的结果。其中兴盛和衰败反映的是企业经营的“好与坏”,通过产值、利润规模的变化可以从长期尺度反映区域企业的韧性特征,进入和退出反映的是企业的“生与死”,通过企业存活率、退出率、进入率等从短期冲击尺度反映区域企业的韧性特征。由于企业异质性会对企业动态产生影响,因此不同年龄、不同规模、不同产业、不同所有制结构的企业韧性特征也会不同。另外企业动态具有空间属性,企业空间集聚也会对企业的进入、退出和存活造成影响,如关于企业空间动态的演化理论框架认为区域的企业进入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即区域中某个产业的现有企业越多,该产业的企业诞生率也越高[36,37]

基于此,本文从宏观经济增量、中观二三产业以及以支柱产业为代表的新老路径产业增量和结构变化,揭示长期变化尺度下区域经济韧性的宏观、中观特征;从不同年龄微观企业的存活率差异,揭示短期冲击尺度下区域经济韧性的微观特征;根据企业空间动态,探讨企业进入对于“空间”的路径依赖,并尝试探讨“空间”在企业存活中的作用。

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1 宏观经济与中观二三产业的韧性测度

本文采用Martin等的经济周期模型法[28]测度改革开放以来沈阳市宏观经济和中观二三产业的韧性强弱。根据中国GDP增长率的变化以及考虑到2008年出台的“四万亿”经济刺激政策,采用“谷—谷”法[38]划分全国经济增长周期的收缩期和扩张期,结果如下:5个收缩期包括1978—1981年(Ⅰ阶段)、1984—1990年(Ⅲ阶段)、1992—1999年(Ⅴ阶段)、2007—2011年(Ⅶ阶段)和2011—2017年(Ⅷ阶段),3个扩张期包括1981—1984年(Ⅱ阶段)、1990—1992年(Ⅳ阶段)和1999—2007年(Ⅵ阶段)。其中“抵抗(Resis)”和“恢复(Recov)”分别体现收缩期和扩张期的韧性强弱。具体公式如下:

?Gut+k期望=gNt+kGut
Resisu=?Gu收缩期实际-?Gu收缩期期望?Gu收缩期期望
Recovu=?Gu扩张期实际-?Gu扩张期期望?Gu扩张期期望
式中: gNt+k表示收缩期(扩张期)全国经济或产业的增长率; Gut表示某城市初期t的产出。Resisu为正表示某城市抵抗能力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即韧性较强,而负值表示韧性较弱。RecovuResisu同理。数据选取当年价格的GDP和二三产业的增加值。

3.2 中观新老路径产业的韧性测度

本文采用关皓明等[4]的方法,以支柱产业来衡量城市的新老路径产业。具体确定原则为:①《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于1984年首次发布,至今历经4次修订,受数据统计口径和行业分类变化的限制,支柱产业从制造业两位数行业中选取,相关行业进行合并处理(② 部分两位数制造业整合方法与结果,将农副食品加工业(饲料工业)和食品制造业整合成食品产业,将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武器弹药制造业整合成机械产业,将汽车制造业与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整合成交通产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简称非金属产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简称电气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简称电子产业。),采用郑新立的方法[39],将1985年以来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过7%的行业界定为支柱产业。② 在3.1部分划分收缩期和扩张期的基础上,将在Ⅲ~Ⅷ阶段每个阶段内都至少有1年符合支柱产业标准的行业界定为老支柱产业,其产业组合界定为老路径产业;将在1985—1990年(Ⅲ阶段)以外的阶段内,新出现的至少有1年符合支柱产业标准的行业界定为新支柱产业,其产业组合界定为新路径产业。最终确定沈阳市老路径产业包括机械、交通和电气,新路径产业包括食品、非金属和电子。

基于上述结果,借助偏离—份额法,构建指数u,测度新老路径产业的韧性。具体公式如下:

G=i=1n(eit-ei0)=N+P+D
N=inei0EtE0-1
P=i=1nei0EitEi0-1-EtE0-1
D=i=1nei0eitei0-1-EitEi0-1
u=GN
式中:GNPD分别表示城市在收缩期(扩张期)内新老路径产业的实际增长份额、按全国制造业增长率所应增长份额、结构偏离份额、竞争力偏离份额;ei为城市i行业的工业总产值;EiE分别为全国i行业工业总产值和制造业工业总产值;0为基期(年),t为末期(年);u表示城市新、老路径产业的韧性,当u > 1,城市新、老路径产业增长率大于全国制造业平均水平,则韧性较强;当u < 1,则韧性较弱。P为正(负),说明国家相应行业结构素质较好(较差),促进(抑制)了城市新、老路径产业增长;D为正(负),说明城市新、老路径产业与全国相应行业的平均水平相比,具有竞争优(劣)势。数据采用当年价格的工业总产值,部分年份采用工业总营业收入代替。

3.3 微观企业的韧性测度

2014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模式,四大区域板块中,东北经济首先下滑,再次低于全国水平。因此本文将2014年以来的全国经济“增速换挡”放缓作为短期突然冲击扰动,采用企业存活率衡量企业的韧性。具体方法为:一是将2013年及以前成立且在2013年在位的企业定义为老企业,2014—2017年成立的企业定义为新企业;二是从企业成立年份—所属新老路径产业—所属空间3个维度测算新老企业在2017年的存活率,其中老企业的存活率是2017年在位的老企业数与2013年在位的老企业数的比值,新企业的存活率是2017年在位的新企业数与2014—2017年成立的新企业数的比值。

工业企业数据库中退出的企业意味着不符合数据库的筛选标准,被称为企业失败可能更准确,本文采用企业的成立时间、经营状态由存续(在营、开业、在册)向吊销、注销、迁出等的变更,界定新进入企业、退出企业和存活企业。另外存在经营范围为“处理企业内部事务、财产租赁、物业管理”等无生产的存续企业,根据经营范围变更的时间,确定企业退出的时间。企业所属空间是指,将企业地址转换成经纬度坐标,根据城市环线将研究区(10区、1县级市、2县)的企业分布空间划分为二环内、二环—三环、三环—四环、四环—辽宁中部环线、辽宁中部环线外共5个圈层,近似代表老城区、中心区、近郊区和远郊区(图1a)。

图1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2013—2017年沈阳市新老路径产业企业空间分布情况

Fig. 1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ew and old paths enterprises in Shenyang during 2013-2017



3.4 微观企业的空间动态

在测度不同圈层空间的新老企业存活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企业动态的空间表现,即从新企业的进入探究企业表现对“空间”的路径依赖,从新老企业退出的空间表现探究“空间”对企业存活的作用,继而挖掘“空间集聚”对企业韧性差异的影响。具体方法为:① 根据6个产业各自以2013年在位企业的Kernel密度估算结果,识别出企业空间分布的集聚区域,② 在此基础上从2014—2017年新进入企业是否集中在集聚区域来判断该产业企业对“空间”的路径依赖程度,③ 观察退出的新老企业距离集聚区域的远近程度来判断“空间集聚”对企业存活是否存在积极作用。

3.5 数据来源

经济和产业数据主要来源于1986—201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1986—1991年的《沈阳经济统计年鉴》、1992—1994年的《沈阳年鉴》以及1995—2018年的《沈阳统计年鉴》。企业数据来源于天眼查网站(https://www.tianyancha.com/),该网站提供了企业名称、企业类型、注册地址、行业类别、经营状态、注册资本、成立时间、变更记录、经营范围等信息。企业数据获取时间为2017年11月20日,选取新老路径产业中注册资本在1000万及以上、市场主体类型为国有公司、私营企业、台港澳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4种类型的企业为研究对象,最终得到1308家企业及其空间点信息(图1b),其中2013年在位企业968家,2014—2017年成立企业340家。

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1 宏观经济和中观二三产业的韧性特征

1978年以来,沈阳市宏观经济的韧性变化与适应性循环模型中的区域经济韧性变化[4]高度一致(图2),同样呈现出适应性循环的周期性特征。进一步地,从产业层面沈阳市第二、三产业的韧性变化过程揭示上述宏观经济韧性变化特征的主要原因。从图2可知,沈阳市第三产业韧性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90年以前韧性较强但逐渐下降,之后则韧性较弱;沈阳市第二产业韧性变化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特征,其中1984—1999年期间韧性较弱,1999—2011年期间韧性增强,而伴随着中国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韧性大幅度减弱。总体来看,第二产业的韧性变化反映出第二产业波动式的“扩张—收缩”增长特征,即在扩张期表现出更强的扩张力,在收缩期表现出更强的收缩力。另外,三产与二产比值的变化反映出全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稳定,而沈阳市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则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图3),进一步表明沈阳市产业结构服务化进程主要是由工业化进程放缓造成的,而非主动调整的结果。

图2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1978—2017年沈阳市经济和二三产业的韧性变化

Fig. 2The resilience level of GDP and the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in Shenyang during 1978-2017



图3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1978—2017年全国和沈阳市三产与二产比值变化

Fig. 3The ratios of tertiary industry to secondary industry in China and in Shenyang during 1978-2017



4.2 中观新老路径产业的韧性特征

上述结果表明沈阳市第二产业的韧性是影响宏观经济韧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此部分重点分析沈阳市制造业内部6个主要产业的韧性变化特征(图4)。1985年以来,老路径产业中的机械、电气和新路径产业中的食品、非金属产业的韧性变化具有相似性,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特征,1985—1999年期间韧性较弱,1999—2011年期间韧性大幅度增强,2011—2017年,韧性大幅度减弱。老路径产业中的交通制造业,相对其他两个产业,韧性变化幅度较小,尤其是2011—2017年期间仍保持较强的韧性;新路径产业中的电子产业的韧性较弱且变化幅度大,尤其是经历20世纪90年代以通信和计算机制造为主的阶段进入21世纪以集成电路为重点的竞争阶段,沈阳与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东部城市和与武汉、郑州、长沙、成都、西安等中西部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40]

图4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1985—2017年沈阳市新老路径产业的韧性变化

Fig. 4The resilience level of the old and new paths in Shenyang during 1985-2017



根据结构偏离份额和竞争力偏离份额(表1)可知,自身竞争力是影响上述6个产业韧性变化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机械、电气、食品、非金属等产业韧性的周期性减弱主要是由自身竞争力不足造成的,其中机械、食品产业受全国相应产业的结构素质的周期性变化影响也相对较大。

Tab. 1
表1
表11985—2017年沈阳市新老路径产业多时段结构与竞争力偏离份额
Tab. 1The shift-share of structure and competitiveness of new and old paths industries in Shenyang in different periods (1985-2017)
1985—1990年
(Ⅲ)
1990—1992年
(Ⅳ)
1992—1999年
(Ⅴ)
1999—2007年
(Ⅵ)
2007—2011年
(Ⅶ)
2011—2017年
(Ⅷ)
老路径产业D-0.36、0.09、
-0.82
-2.32、-3.74
-1.21
-0.49、-1.71
-1.56
0.91、0.88
0.85
0.03、-2.44
0.49
-0.84、0.16
-1.01
P-0.64、-1.09、
-0.18
1.32、4.74
0.21
-0.51、0.71
0.56
0.09、0.12
0.15
0.97、1.44
0.51
-0.16、0.84
0.01
新路径产业D-0.69、-1.27
-0.71
-0.44、-1.86
-2.40
-1.22、-0.90
0.46
1.13、1.13
-1.40
0.69、0.64
4.76
-1.02、-1.07
-1.29
P-0.31、0.27
-0.29
-0.56、0.86
1.40
0.22、-0.10
0.54
-0.13、-0.13
0.40
0.31、0.36
-3.76
0.02、0.07
0.29
注:数值为标准化后的结果,老路径产业顺序为机械、交通、电气,新路径产业顺序为食品、非金属、电子。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4.3 微观企业的韧性特征

根据1998年“三年国企改革”、2002年沈阳市“东搬西建”战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等关键年份,将老企业成立时间进一步划分为2001年之前、2002—2007年、2008—2013年3个阶段,新老企业在2017年的存活率结果如表2所示。① 从沈阳市企业成立年份维度来看,2014—2017年成立的新企业的存活率低于2013年之前成立的老企业的存活率,表明沈阳市老企业相比于新企业在面对经济下行时表现出更强的韧性特征。另外,3个阶段老企业的存活率与已有实证研究关于企业存活率随存活时间增加而下降的结论相符[41],但存活率水平差别较小。② 从企业所属空间维度的存活率表明,各空间范围内老企业的韧性相差较小,而新企业的韧性相差较大;二环内新老企业的韧性均最弱,这主要是受城市“退二进三”发展策略的影响;除二环—三环外,其他环线空间范围内,老企业的韧性均强于新企业的韧性,其中新企业的韧性呈现出随着离内环越远而下降的趋势;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开发区,区内的新企业比其他空间表现出更强的韧性特征。③ 从企业所属产业维度的存活率表明,老路径产业的企业的韧性整体上要强于新路径产业的企业的韧性;除食品产业外,其他5个产业新企业的韧性均低于老企业的韧性,其中新路径产业中非金属、电子等产业新老企业之间的韧性差别较大。

Tab. 2
表2
表2沈阳市不同“成立年份—产业—空间”的企业在2017年的存活率情况
Tab. 2The survival rate of enterprises categorized in year-industry-space of Shenyang in 2017
成立年份2001年前成立在2013年在位2002—2007年
成立在2013年
在位
2008—2013年
成立在2013年
在位
2014—2017年
成立
0.9120.9260.9280.788
所属空间沈阳经济技术
开发区
二环内二环—三环三环—四环四环—辽宁
中部环线
辽宁中部
环线外
2013年在位的老企业0.9290.7730.8660.9520.9610.913
2014—2017年成立的新企业0.9450.1670.9110.8470.8150.489
所属产业机械交通电气食品非金属电子
2013年在位的老企业0.9380.9070.9320.8820.9460.860
2014—2017年成立的新企业0.8500.8680.8680.8850.5280.667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4.4 微观企业的空间动态特征

6个产业的企业动态的空间表现如图5所示,从企业空间集聚的格局来看,老路径产业和新路径产业中电子产业的企业在空间上呈现“单中心”或“双中心”的集聚格局,食品产业和非金属产业的企业在空间上总体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形式;其中老路径产业和新路径产业中的电子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的空间集聚程度更高,对中心城区的依赖性更强,与张晓平等关于北京的研究结论一致[42];劳动密集型的食品产业和资源密集型的非金属产业对中心城区的依赖性较弱,其中食品产业在郊县分布较为均匀,非金属产业在郊县分布较为集中。从新企业进入来看,老路径产业和电子产业的企业相比于食品、非金属产业表现出对“空间”的路径依赖性,尤其是交通、电子产业表现出更强的“空间”路径依赖,其中电子产业“主中心”集聚新企业的能力在减弱,“次中心”相应能力在增强。从各自产业内新老企业的退出分布比较发现,除食品产业外,其余5个产业退出的新企业相比于退出的老企业则主要发生在非集聚区域且更加远离集聚区域,而食品产业则与之相反,这与各自产业新老企业的存活率大小结果相一致;比较产业间新老企业的退出分布,初步观察并没有发现与产业间新企业存活率大小、老企业存活率大小相一致的结果。因此,上述结果初步表明“空间集聚”对企业存活存在正向积极作用。

图5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52013年和2014—2017年沈阳市新老路径产业企业核密度空间分布和空间动态

Fig. 5The spatial density distribution and spatial dynamics of Shenyang's new and old paths enterprises in 2013 and during 2014-2017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本文基于构建的“产业—企业—空间”的区域经济韧性的研究思路,刻画了沈阳市经济韧性的特征。主要结论如下:

(1)1978年以来,在全国经济增长周期影响下,沈阳市宏观经济韧性的变化呈现出“弱—强—弱”的周期性波动变化特征,主要是受中观第二产业的韧性大幅度“强—弱”波动变化影响,也导致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缺乏稳定性。

(2)以支柱产业演替为代表的新老路径产业的韧性变化差异明显,交通产业的韧性较强且变化幅度较小,电子产业的韧性较弱且变化幅度大,机械、电气、食品、非金属产业的韧性呈现大幅度的“强—弱”波动变化特征,其中老路径产业中机械产业的韧性变化对第二产业的韧性变化影响较大,其韧性减弱除了受全国相应产业的结构素质周期性变化的影响外,更主要是由自身竞争力不足造成的。

(3)在全国经济“增速换挡”放缓的影响下,企业存活率的结果表明,老路径产业企业的韧性强于新路径产业企业的韧性;除食品产业外,其余产业老企业的韧性都强于新企业的韧性。另外实证结果初步表明,老路径产业和新路径产业中的电子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新进入企业表现出对中心城区的“空间”路径依赖性,“空间集聚”对企业存活存在正向积极作用。

5.2 讨论

上述研究结论对于沈阳老工业城市的经济发展也具有如下指导意义:① 第二产业的生产效率提高速度快于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增速易出现较大波动,未来需注重二、三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通过“提二进三”,即在制造业高端化的基础上推进服务业高端化,防止出现经济失速,更好地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② 以支柱产业为代表的新老路径产业表明,沈阳市产业结构演变过程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长期以来,机械产业增速的波动对装备制造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影响较大,未来需通过提升创新能力、创造核心竞争力来引导装备制造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升级;相比于以电子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缓慢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表明,沈阳市在谋求新增长路径时表现出对“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依赖性,农副食品加工业由粗加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深加工和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是未来需要突破的方向。③ 进一步提升空间集聚对于装备制造业企业抵抗风险的正向效应,特别是提升各类国家级“区”的竞争力、创新能力和增长稳定性,进而推动产业稳步发展。④ 以沈阳市为代表的东北地区产业协调发展,急需处理好提振原有产业与壮大新兴产业之间的关系[43]。沈阳市经济韧性变化的重要教训在于新兴产业成长缓慢,未来需选择有条件的智能装备制造等为突破口,围绕平台优化与创新、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人才资源等方面精准化施策,聚势发展新兴产业,提升沈阳市要素集聚能力和发挥引领带动东北经济的核心作用。

目前区域经济韧性研究作为国内外的新兴议题,尚处在不断完善的阶段。本文的分析还存在局限性,特别是受数据获取的限制,关于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研究不足,尤其是以下3个方面:① 宏观经济、中观产业、微观企业的韧性之间的传导机制。② 企业动态中,企业规模、所有制结构等异质性对企业动态的影响差异以及企业进入、退出与企业存活之间的关联机制[44,45]。③ 定量测度企业动态的“空间”表现方式和程度,深入挖掘“空间”在企业动态中的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Lu Dadao. Moderate-speed grow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35(10):1207-1219.

[本文引用: 1]

[ 陆大道. 中速增长: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地理科学, 2015,35(10):1207-1219.]

[本文引用: 1]

Sheng Lei, Quan Heng. The situation of regional growth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geographical pattern of China's new normal
Fudan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8,60(3):135-145.

[本文引用: 1]

[ 盛垒, 权衡. 区域经济分化态势与经济新常态地理格局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60(3):135-145.]

[本文引用: 1]

Fan Jie, Liu Hanchu, Wang Yafei, et al. "The Northeast China Phenomenon" and prejudgment on economic revitaliz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A primary research on stable factors to impact national spatial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pattern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36(10):1445-1456.

[本文引用: 1]

[ 樊杰, 刘汉初, 王亚飞, . 东北现象再解析和东北振兴预判研究: 对影响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变化稳定因素的初探
地理科学, 2016,36(10):1445-1456.]

[本文引用: 1]

Guan Haoming, Zhang Pingyu, Liu Wenxin, et al.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process of China's old industrial cities based on evolutionary resilience theory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8,73(4):771-783.

[本文引用: 3]

[ 关皓明, 张平宇, 刘文新, . 基于演化弹性理论的中国老工业城市经济转型过程比较
地理学报, 2018,73(4):771-783.]

[本文引用: 3]

Hu Xiaohui, Zhang Wenzhong. Institutional evolu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A comparison of two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in China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8,37(7):1308-1319.

[本文引用: 2]

[ 胡晓辉, 张文忠. 制度演化与区域经济弹性: 两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比较
地理研究, 2018,37(7):1308-1319.]

[本文引用: 2]

Li Liangang, Zhang Pingyu, Guan Haoming, et al.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Shift-Share method in Liaoning old industrial base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9,38(7):1807-1819.

[本文引用: 1]

[ 李连刚, 张平宇, 关皓明, . 基于Shift-Share的辽宁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弹性特征分析
地理研究, 2019,38(7):1807-1819.]

[本文引用: 1]

Hassink R. Regional resilience: A promising concept to explain differences in regional economic adaptability?
Cambridge Journal of Regions, Economy and Society, 2010,3(1):45-58.

[本文引用: 1]

Pendall R, Foster K A, Cowell M. Resilience and regions: Build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metaphor
Cambridge Journal of Regions, Economy and Society, 2010,3(1):71-84.

[本文引用: 1]

Bristow G, Healy A. Regional resilience: An agency perspective
Regional Studies, 2014,48(5):923-935.

[本文引用: 1]

Fr?hlich K, Hassink R. Regional resilience: A stretched concept?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18,26(9):1763-1778.

[本文引用: 1]

Mackinnon D, Cumbers A, Pike A, et al. Evolution in economic geography: Institutions, political economy, and adaptation
Economic Geography, 2009,85(2):129-150.

[本文引用: 1]

Hu Xiaohui. Review and prospect of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research
Foreign Economies and Management, 2012,34(8):64-72.

[本文引用: 1]

[ 胡晓辉. 区域经济弹性研究述评及未来展望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2,34(8):64-72.]

[本文引用: 1]

Christopherson S, Michie J, Tyler P. Regional resilienc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
Cambridge Journal of Regions, Economy and Society, 2010,3(1):3-10.

[本文引用: 1]

Martin R.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hysteresis and recessionary shocks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12,12(1):1-32.

[本文引用: 1]

Boschma R. Towards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n regional resilience
Regional Studies, 2015,49(5):733-751.

[本文引用: 1]

Hu X H. From coal-mining to coal-chemicals? Unpacking new path creation in an old industrial region in transitional China
Growth and Change, 2017,48(2):233-245.

[本文引用: 1]

Guan Haoming. An evolutionary resilience approach o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al evolution mechanism of the old industrial city of Shenyang, China
[D]. Changchun: 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icultural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8.

[本文引用: 1]

[ 关皓明. 基于演化弹性理论的沈阳老工业城市产业结构演变机理研究
[D]. 长春: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8.]

[本文引用: 1]

Wang Chen, Guo Yiqiong. Resilience and resistance of local industry to economic crisis: A case study of China's IT industry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8,37(7):1297-1307.

[本文引用: 1]

[ 王琛, 郭一琼. 地方产业抵御经济危机的弹性影响因素: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
地理研究, 2018,37(7):1297-1307.]

[本文引用: 1]

Holling C S. Resilience and stability of ecological systems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1973,4(1):1-23.

[本文引用: 1]

Shao Yiwen, Xu Jiang. Understanding urban resilience: A conceptual analysis based on integrated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review
Urban Planning International, 2015,30(2):48-54.

[本文引用: 1]

[ 邵亦文, 徐江. 城市韧性: 基于国际文献综述的概念解析
国际城市规划, 2015,30(2):48-54.]

[本文引用: 1]

Reggiani A, de Graaff T, Nijkamp P. Resilience: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spatial economic systems
Networks and Spatial Economics, 2002,2(2):211-229.

[本文引用: 1]

Chen Mengyuan. An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review of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Theories and practices based on the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7,36(11):1435-1444.

[本文引用: 1]

[ 陈梦远. 国际区域经济韧性研究进展: 基于演化论的理论分析框架介绍
地理科学进展, 2017,36(11):1435-1444.]

[本文引用: 1]

Martin R, Sunley P. On the no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Conceptualization and explan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14,15(1):1-42.

[本文引用: 1]

Brakman S, Garretsen H, van Marrewijk C. Regional resilience across Europe: On urbanisation and the initial impact of the Great Recession. Cambridge Journal of Regions,
Economy and Society, 2015,8(2):225-240.

[本文引用: 1]

Li L G, Zhang P Y, Li X, et al.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of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Liaoning Province
Sustainability, 2019,11(3):723-736.

[本文引用: 1]

Tan J T, Kevin L, Qiu F D, et al.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Resistance and recoverability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during economic crises in Northeast China
Sustainability, 2017,9(12):2136-2150.

[本文引用: 1]

Xu Yuanyuan, Wang Che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in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A case study of Zhejiang and Jiangsu provinces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7,36(8):986-994.

[本文引用: 1]

[ 徐媛媛, 王琛. 金融危机背景下区域经济弹性的影响因素: 以浙江省和江苏省为例
地理科学进展, 2017,36(8):986-994.]

[本文引用: 1]

Martin R, Sunley P, Gardiner B, et al. How regions react to recessions: Resilience and the role of economic structure
Regional Studies, 2016,50(4):561-585.

[本文引用: 2]

Guan H M, Liu W X, Zhang P Y, et al. Analyz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evolution of old industrial cities using evolutionary resilience theory: A case study in Shenyang of 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8,28(3):516-528.

[本文引用: 1]

Boschma R, Minondo A, Navarro M. The emergence of new industries at the regional level in Spain: A proximity approach based on product relatedness
Economic Geography, 2012,89(1):29-51.

[本文引用: 1]

Xiao J, Boschma R, Andersson M. Resilience in the European Union: The effect of the 2008 crisis on the ability of regions in Europe to develop new industrial specializations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18,27(1):15-47.

[本文引用: 1]

He Canfei, Tong Yao, Zhou Yi. Evolution of export product space in China: Path-dependent or path-breaking?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71(6):970-983.

[本文引用: 1]

[ 贺灿飞, 董瑶, 周沂. 中国对外贸易产品空间路径演化
地理学报, 2016,71(6):970-983.]

[本文引用: 1]

Jin Fengjun, Chen Linlin, Yang Yu, et al. The classification and growth pattern of industrial bases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8,73(6):1049-1064.

[本文引用: 1]

[ 金凤君, 陈琳琳, 杨宇, . 中国工业基地的甄别与演化模式
地理学报, 2018,73(6):1049-1064.]

[本文引用: 1]

Simmie J, Martin R. The economic resilience of regions: Towards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Cambridge Journal of Regions,
Economy and Society, 2010,3(1):27-43.

[本文引用: 1]

Sun Jiuwen, Sun Xiangyu. Research progress of regional economic resilience and exploration of its application in China
Economic Geography, 2017,37(10):1-9.

[本文引用: 1]

[ 孙久文, 孙翔宇. 区域经济韧性研究进展和在中国应用的探索
经济地理, 2017,37(10):1-9.]

[本文引用: 1]

Shi Jin, He Canfei. Research progress in spatial dynamics of firms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4,33(10):1342-1353.

[本文引用: 1]

[ 史进, 贺灿飞. 企业空间动态研究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 2014,33(10):1342-1353.]

[本文引用: 1]

Shao Yihang, Li Zeyang. Spatial agglomeration, firm dynamics and economic growth: An analysis based on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2017(2):5-23.

[本文引用: 1]

[ 邵宜航, 李泽扬. 空间集聚、企业动态与经济增长: 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分析
中国工业经济, 2017(2):5-23.]

[本文引用: 1]

Ma Haiying, Wang Liyong. Research on effects of cycle stability and employment absorption of China's tertiary industry
China Soft Science, 2009(7):144-150.

[本文引用: 1]

[ 马海英, 王立勇. 我国第三产业周期稳定效应与就业吸纳效应研究
中国软科学, 2009(7):144-150.]

[本文引用: 1]

Zheng Xinli. Strategy for the Revitalization of China's Pillar Industries. Beijing: China Planning Press, 1995.
[本文引用: 1]

[ 郑新立. 中国支柱产业振兴方略.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5.]
[本文引用: 1]

Gao Boyang. The geography of the pillar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China
Economic Geography, 2012,32(3):82-88.

[本文引用: 1]

[ 高菠阳. 中国重点工业行业空间变化特征
经济地理, 2012,32(3):82-88.]

[本文引用: 1]

He Canfei. Geographical Research of Transitional Economy in China. Beijing: Economic Science Press, 2017.
[本文引用: 1]

[ 贺灿飞. 转型经济地理研究.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7.]
[本文引用: 1]

Zhang Xiaoping, Sun Lei. Manufacture restructuring and main determinants in Beijing metropolitan are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67(10):1308-1316.

[本文引用: 1]

[ 张晓平, 孙磊. 北京市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子分析
地理学报, 2012,67(10):1308-1316.]

[本文引用: 1]

Jin Fengjun. Key for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ortheast economy in China: Transformative innov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 2019,37(12):25-31.

[本文引用: 1]

[ 金凤君. 变革性创新是东北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科技导报, 2019,37(12):25-31.]

[本文引用: 1]

Li Yunxiong, Ren Yonghuan, He Canfei. Interdependencies in the dynamics of regional firm entry and exit in China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6,35(3):349-357.

[本文引用: 1]

[ 李蕴雄, 任永欢, 贺灿飞. 中国的地区企业进入与退出关联研究
地理科学进展, 2016,35(3):349-357.]

[本文引用: 1]

Gao Jinlong, Yuan Feng, Chen Wen. Economic transition and restructuring of manufacturing spaces in urban China: The evidence from Nanjing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7,36(6):1014-1028.

[本文引用: 1]

[ 高金龙, 袁丰, 陈雯. 转型期城市制造业空间重构过程与机理: 以南京市为例
地理研究, 2017,36(6):1014-1028.]

[本文引用: 1]

相关话题/空间 区域经济 经济 城市 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