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network of China: A study based on the Chinese companies in the Fortune Global 500 list
ZHAOXinzheng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7-10-30
修回日期:2019-03-11
网络出版日期:2019-04-25
版权声明:2019《地理学报》编辑部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
-->
展开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0
PDF (1306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1 引言
全球化和信息化共同推动了城市研究领域“网络范式”的出现。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Hall、Friedmann和Sassen为代表的****分别从综合控制、资本与技术控制、高端生产性服务控制视角对世界城市的属性及分类进行了研究[1,2,3,4],掀起了世界城市体系研究的浪潮;90年代,Castells提出了“流动空间理论”[5],将世界城市视为“流动空间的节点和枢纽”,提出了基于关系视角的世界城市研究框架[6];2000年以来,以英国拉夫堡大学全球化与世界城市(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GaWC)研究小组为代表的一批****将“流动空间”理论与全球城市及世界城市理论相结合,利用企业间关系数据对城市网络开展了大量实证研究,形成了城市研究领域的“网络范式”[7,8,9]。为反映城市间关联关系,****们在企业联系数据之外基于跨国移民联系[10]、科研与创新合作联系[11]、航空[12,13]和电信基础设施联系[14]、商业新闻联系[15]、非政府组织间联系[16]等多源数据,奠定了城市网络研究的多视角基础。伴随着研究技术的发展,城市网络研究视角和数据源还在进一步丰富,基于铁路[17,18,19,20]、公路[21,22]等基础设施的客流联系数据、反映海运联系的海运线路和集装箱数据[23,24,25]、反映城市间信息联系的社交网络平台互动[26]及网络迁徙数据[27,28]、反映城市间创新联系的产学研关系数据[29]相继被城市网络研究者所使用,基于企业网络视角研究城市网络的****也在通过不断的扩充企业类型和数量来获取更全面的数据[30,31]。尽管研究视角和研究数据越来越多元化,但是由于城市网络的根本是城市间经济联系,而企业是城市间网络的关键作用者[32],因此企业组织视角依然是多视角城市网络研究的主流学派[33]。从城市网络研究内容来看,构建能够广泛应用的企业—城市网络转译模型是企业组织视角下城市网络研究的难点[6]。城市连锁网络模型[34]是目前最具影响力的模型,但是该模型的一些基本假设有待完善,如Rozenblat指出企业内部的联系并非像连锁网络模型所假设的那样普遍存在于任意两分支机构之间[35];Alderson和Beckfiled在研究中强调企业内部的纵向联系,并基于企业的所有权关系提出了Alderson-Beckfiled模型[36,37],其利用全行业跨国公司数据对世界城市网络进行分析的思路与中国全面工业化的国情更加符合,因此成为国内****们较为推崇的模型;Neal等指出企业—城市网络转换的的本质是2-模网络向1-模网络的转换[38];刘行健等分析指出上述转换过程存在一定的信息损失,采用企业—城市的2-模基础网络进行分析可能是一种更合理的选择[39];Hennemann等在综合考虑企业联系地理特征和企业层级性特征基础上,依据中心城市在网络中的关键作用提出一种替代性的分区核心算法[40]以便更好地实现企业—城市网络的转译,赵渺希等在运用分区核心算法时提出优先对单一公司进行遍历计算的改进方法[41],进一步规避了企业—城市网络转换中的信息损失。此外,Rozenblat在基于企业网络计算城市间联系时考虑了城市内部企业集聚的影响[42];王成等则从汽车生产网络联系入手,构建了基于企业间联系的城市网络[43]。自2012年在美国地理学会年会(AAG)上组织了“GaWC连锁网络模型功能、应用与批评”专题讨论以来,企业—城市网络转译模型的改进研究受到了城市网络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从城市网络研究对象来看,城市(群)跨尺度网络功能联系是城市网络研究的新方向。劳动分工的深化导致城市经济辐射范围逐步超越了传统的腹地范围,城市与不同尺度区域内其他城市之间的联系使其具有了全球、国家、区域和地方等多重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城市多尺度区域功能联系之间并非完全独立关系,已有研究表明城市内部互动会增加城市的对外联系权重,同时在全球尺度占据网络中心位置的城市会对地方产生较强的乘数效应[42]。由于城市的多尺度功能体现了城市在不同尺度区域中的竞争优势,研究城市跨尺度网络功能间的关联关系将有助于明晰城市集聚经济以及城市在不同尺度区域内竞争优势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更好地揭示城市网络的组织规律。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伴随着劳动分工的深化,城市群逐渐被视为参与全球竞争的基本单元,并在引领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被寄予厚望。由于城市群的竞争力来源包括内部集聚经济效应的增强和外部网络联系的提升两个途径,且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因此,关注城市群之间的复杂网络联系及其与城市群集聚效应之间的互动关系除了有助于认识城市网络组织规律外,还有助于弄清城市群竞争力的来源。
现有研究多围绕城市的网络地位[44]以及城市群内部城市网络组织特征[45,46]展开,对于城市群之间的网络联系及其与城市群内部集聚效应之间的互动关注尚待补充,无法回答“城市群网络联系有什么样的特征”“城市群建设对城市网络的影响”以及“城市群网络联系对城市群竞争力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将每个城市群视为一个独立的空间单元,加强城市群网络联系及其跨尺度网络功能关联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在世界城市和流动空间理论的引导下,城市体系研究领域出现了“网络研究范式”,企业组织视角成为了网络研究的主流视角。就研究内容来说,构建能够普遍接受的企业—城市网络的转译模型是企业组织视角下城市网络研究的理论难点;就研究对象来说,关注城市(群)多尺度网络功能联系之间的关联关系则是该研究新的方向。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首先通过企业功能的标准化分类和对跨国公司高管的访谈,构建了一个新的企业—城市网络转译模型,并采用2015年进入财富500强榜单的中国企业在大陆的子公司数据库构建了城市间关联矩阵;随后借助网络分析方法和GIS空间统计分析方法,探索了城市(群)在多尺度区域内的联系特征及其多尺度网络功能之间的关联关系,为理解城市网络空间组织与演化规律和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提供了支撑。
2 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2015年进入财富500强榜单的中国企业作为基础数据,通过网络查询完善分支机构和主营业务信息,删除了大量加油站、门市部等办事处性质的分支机构,并将所有分支机构所在地归并到地级及以上城市。考虑到鸿海集团、仁宝电脑等企业虽然总部在台湾,但有相当大一部分业务在大陆,因此将其在大陆的子公司纳入计算范围。共有分布在31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4591条总部和分支机构(分属102家企业集团)被纳入统计范围,同时选取20个城市群作为研究区域,20个城市群范围的界定采用方创琳所提出的标准[47]。2.1 企业集团内部联系的界定
改进企业—城市网络转译模型需要先对企业网络关系进行梳理和总结。企业网络联系包括企业内部组织联系和企业间业务性联系,企业间的业务性联系数据往往具有保密性强、复杂性高、变动性大的特征,而企业内部组织联系数据通常更加容易获取并且相对稳定。在股权控制和功能分工两大核心动力的推动下,企业内部形成了两类联系,一是“自上而下的管控型联系”(垂直联系),二是“跨部门的协作型联系”(水平联系)。企业集团内部子公司之间的联系与此相近,尤其是伴随着分工的细化,企业集团内部的功能部门出现了企业化经营特征,集团内部子公司间的联系可用企业内部组织关系来近似模拟。经典的企业组织结构包括“U”型、“M”型以及矩阵型等多种模式[48],复杂的企业组织模式是基于企业网络视角研究城市网络面临的巨大挑战,将企业集团各子公司与多样化企业功能部门进行类比,并通过标准化分类和半结构式访谈来确定集团内部子公司间网络联系是城市网络研究的关键。Defever提出将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划分为研发、生产、销售、商务、总部以及办事处6种类型[49],该分类方法既具有普适性又能比较明确地反映企业功能分工,相比连锁网络模型仅笼统的将其分为总部、区域性总部和不同等级的办事机构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因此可以将其作为对多样化企业功能部门进行统一分类的基础。考虑到企业组织结构的层级性以及地理空间特征,在参考Defever所提出的功能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时,本文做了进一步的细化并按照其功能的重要性进行了赋值(表1)。为了更加客观地确定不同功能部门之间的实际联系,本文共访谈了30位大型企业集团管理人员,并总结出了企业集团各分支机构间的联系规律,形成了功能联系判断矩阵(表2)。
Tab. 1
表1
表1企业功能分类及赋值情况表
Tab. 1Function classification
分类代码:分类名称(赋值) | 分类代码:分类名称(赋值) |
---|---|
X1:集团总部型企业(5分) | X7:面向板块业务的商务服务型企业(3分) |
X2:面向集团总部的商务服务型企业(4分) | X8:区域性市场总部型企业(3分) |
X3:综合型研发总部企业(4分) | X9:地方性市场部企业(2分) |
X4:板块业务总部型企业(4分) | X10:通用零部件生产企业(2分) |
X5:市场总部型企业(4分) | X11:专用零部件生产企业(2分) |
X6:面向板块业务的研发企业(3分) |
新窗口打开
Tab. 2
表2
表2功能联系判断矩阵①
Tab. 2The connection matrix
X1 | X2 | X3 | X4 | X5 | X6 | X7 | X8 | X9 | X10 | X11 | |
---|---|---|---|---|---|---|---|---|---|---|---|
X1 | 0 | 1 | 1 | 1 | 0 | 0 | 0 | 0 | 0 | 0 | 0 |
X2 | 1 | 1 | 1 | 1 | 0 | 0 | 0 | 0 | 0 | 0 | 0 |
X3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0 | 0 | 1 |
X4 | 1 | 1 | 1 | 1 | 0/1 | 0/1 | 0/1 | 0 | 0 | 1 | 0/1 |
X5 | 0 | 0 | 1 | 0/1 | 0 | 0/1 | 0/1 | 0/1 | 0 | 0 | 0 |
X6 | 0 | 0 | 1 | 0/1 | 0/1 | 0/1 | 0/1 | 0/1 | 0 | 0 | 1 |
X7 | 0 | 0 | 1 | 0/1 | 0/1 | 0/1 | 0/1 | 0/1 | 0 | 0 | 0 |
X8 | 0 | 0 | 1 | 0 | 0/1 | 0/1 | 0/1 | 0/1 | 0/0/1 | 0 | 0 |
X9 | 0 | 0 | 0 | 0 | 0 | 0 | 0 | 0/0/1 | 0 | 0 | 0 |
X10 | 0 | 0 | 0 | 1 | 0 | 0 | 0 | 0 | 0 | 0 | 0/1 |
X11 | 0 | 0 | 1 | 0/1 | 0 | 1 | 0 | 0 | 0 | 0/1 | 0/1 |
新窗口打开
2.2 城市间网络关联强度测算
总体来看,企业集团子公司之间的联系可以分为四大类型:① 垂直联系I(遍在性)存在于X1和X2之间、X1和X3之间、X1和X4之间;② 垂直联系II(条件性)存在于X4和X5之间、X4和X6之间、X4和X7之间、X4和X10之间、X4和X11之间、X5和X8之间、X8和X9之间;③ 水平联系I(遍在性)存在于X2和X2之间、X2和X3之间、X2和X4之间、X3和X3之间、X3和X4之间、X3和X5之间、X3和X6之间、X3和X7之间、X3和X8之间、X4和X4之间;④ 水平联系II(条件性)存在于X5和X6之间、X5和X7之间、X6和X6之间、X6和X7之间、X6和X8之间、X6和X11之间、X7和X7之间、X7和X8之间、X8和X8之间、X10和X11之间、X11和X11之间。完成对企业集团内部联系的界定后,可通过以下的方法来测算城市—城市间的关联矩阵。具体步骤为:
(1)计算基于公司k形成的城市i与城市j间的连通值:
式中:
(2)计算城市i与城市j之间的总体连通值:
按照上述思路,通过计算机程序构建了311个城市间的关联矩阵,并借助UCINET的矩阵运算模块对同一个城市群内的城市进行归并,获得20个城市群间的关联矩阵。
2.3 模型论证
对企业组织结构真实性的模拟是企业组织视角下城市网络研究不断发展的核心动力。经典的Alderson-Beckfiled模型和连锁网络模型在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模拟时都采用较为简单的处理方法:前者采用一个三级树状结构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模拟[37](图1a),该方法较好地反映了企业集团内部的资本控制关系,但是忽略了企业集团内部的分工协作关系(如面向同一业务的商务服务型企业,虽然与市场总部型企业之间不一定有资本控制关系,但两者之间的协作性联系是无可争议的);后者采用完备网络来模拟企业组织结构(图1b),该方法假定企业集团内部任何两个子公司之间均存在联系,从而忽略了企业内部的分工及层级特征,夸大了企业内部联系(如将零部件生产企业与面向集团总部的商务服务性企业之间,这种几乎不存在的联系也视为有效联系)[41]。之后的分区核心算法[40]虽然考虑了企业联系的区域特征,但是在判定同一区域内两个企业是否存在连接关系时,仅将其中一方位于最大区位价值所在城市作为判断企业之间存在的条件,并未考虑两个企业之间业务联系的真实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区域性总部所在城市的连接值,虽然赵渺希等后来采用对企业优先遍历的方法对分区核心算法进行了改进[41],也无法完全避免该问题。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典型企业—城市网络转译模型逻辑图
-->Fig. 1Logic diagram of three enterprise-city translation model
-->
本文提出的转译方法适用于“企业—企业”网络向“城市—城市”网络转换。通过对企业功能的标准化分类以及对企业组织关系的严格甄别,本文提出的转译方法有效避免了垂直网络模型带来的过度简单化问题,也避免了连锁网络模型带来的冗余联系问题;尤其是该方法考虑了企业集团内部业务的板块化分割以及特定业务的地理分区特征,将企业联系分为遍在性和条件性联系(图1c中的虚线部分)后,首先利用计算机程序对单个企业逐一遍历,然后再进行叠加计算,从而减少了2-模网络向1-模网络转变中的信息损失。由于该方法的核心是企业功能联系判断矩阵(表2),该矩阵对企业集团内部联系的界定既不像连锁网络模型所假定的那样广泛,也不像Alderson-Beckfiled模型那样仅考虑资本控制关系,因此命名为“折衷网络模型”。
3 测度指标
3.1 网络中心性指标
网络中心性指标包括点的中心度和图的中心势,中心度能够反映网络中节点的权利地位及空间联系特征,中心势能够反映网络结构向中心节点集中的倾向度,基于城市关联矩阵和城市群关联矩阵,可得到多个反映城市(群)网络中心性指数(表3)。Tab. 3
表3
表3城市(群)中心性指数计算公式
Tab. 3Calculation formula of centrality index
公式 | 备注 | ||
---|---|---|---|
中心性 | 城市 层面 | ||
城市 群层面 |
新窗口打开
3.2 网络分派指数
网络分派指数(E-I指数)用来反映一个网络中小团体网络特征是否明显,① 当E-I指数接近于1时,反映出区域内城市网络密度明显低于区域外部城市网络密度,区域外联系占主导,区内联系是网络洼地;② E-I指数接近于-1时,反映出区域内城市网络密度明显高于区域外城市网络密度,区域内联系占主导,该区域倾向于从总体城市网络中独立出来;③ 当E-I指数接近于0时,反映出区域内外城市网络联系密度相近,区内网络联系与总体网络融为一体。通过对城市群以及省级行政范围内城市网络E-I指数的计算,可以来反映城市网络中特定区域所形成的“边界效应”是否明显”。式中:eRCi为区域对外联系总量;iRCi为区域内部联系总量;ρEL为区域外部联系网络密度;ρIL为区域内部联系网络密度;n为网络节点数量;k为区域内网络节点数量。
3.3 区域性功能指标
城市在不同尺度区域网络中的中心度指数可以反映其在多尺度区域中的地位和功能。按照来源区域对城市或城市群的网络中心度进行分解,可以得到一组反映城市或城市群在多尺度区域网络中功能的指标(表4)。需说明的是,城市的自容中心度和城市群的自容中心度分别反映了城市集聚效应和城市群集聚经济效应,自容中心度越高,城市和城市群的集聚经济效应越强,自容中心度越低,城市和城市群的集聚经济效应越弱。Tab. 4
表4
表4城市(群)多尺度区域网络功能系数计算公式
Tab. 4Calculation formula of decompose index of centrality
计算公式 | 备注 | ||
---|---|---|---|
城市层面 | 城市群层面 | ||
中心度 | Si为自容中心度;Pi为省域中心度;Ai为城市群中心度;Ni为国家中心度;Spi为自容功能系数;Ppi为省域功能系数;Api为城市群功能系数;Npi为国家功能系数;Ii为城市群自容中心度; | ||
功能 系数 |
新窗口打开
3.4 跨尺度功能关联指数
为了研究城市(群)在不同尺度区域内承担的不同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本文采用城市(群)在不同尺度区域功能(中心度)之间的相关系数来反映城市(群)各区域功能之间的互动关联效应。式中:Rxy代表城市的功能X和功能Y之间的关联效应;
4 城市网络联系特征分析
4.1 网络总体特征分析
城市网络总体连通性较差、向心集中性强,发育不够完备。城市总体网络中包含31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或行政单位,占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或行政单位总数量的92%,网络覆盖面非常广;单值网络(按照网络联系强度是否为0的标准将网络联系强度进行二值化处理后形成的网络)密度为0.22,表明网络节点间的直接连通性较低;根据单值网络计算,总体网络中心势为0.78,表明网络具有典型的向心特征;根据多值网络计算,总体网络中心势为0.03,表明网络内核心城市与网络中心城市之间的联系为弱联系。单值网络中心势则高达0.78,多值网络中心势仅有0.03,反映出中国的城市网络具有明显的向心特征,同时核心城市与网络中心城市之间的联系较弱。城市网络连接具有明显的行政中心指向、沿海指向和资源指向。① 各节点城市在城市网络中的地位非均衡特征明显,各城市网络中心度的标准差(17598)是其平均值(5422)的3.25倍。② 行政中心指向特征明显。一是北京在全国城市网络中的首位度为1.38,表明北京不仅是政治中心,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二是从中心度排名前40位的城市的结构特征来看,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以及26个省会城市(南宁和台北除外)均名列其中,占据了75%的比例,同时除了深圳以外,计划单列市的排名均低于所在省份省会城市的排名;行政地位与城市网络地位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③ 沿海集聚和资源集聚特征在城市网络研究中表现的极为明显。此外,中心度排名前60位的城市中还有13个沿海城市和9个资源型城市(表5)。
Tab. 5
表5
表52015年中心度排名前60位城市
Tab. 5Top 60 cities of centrality in 2015
城市-排序 | 中心度 | 城市-排序 | 中心度 | 城市-排序 | 中心度 | 城市-排序 | 中心度 | 城市-排序 | 中心度 |
---|---|---|---|---|---|---|---|---|---|
北京-1 | 329475 | 太原-13 | 34547 | 呼和浩特-25 | 20562 | 晋城-37 | 8666 | 保定-49 | 4395 |
上海-2 | 137782 | 石家庄-14 | 33371 | 合肥-26 | 20524 | 厦门-38 | 7244 | 连云港-50 | 4181 |
深圳-3 | 56482 | 重庆-15 | 30034 | 南昌-27 | 19094 | 宜昌-39 | 7184 | 鄂尔多斯-51 | 4137 |
天津-4 | 55617 | 郑州-16 | 29597 | 海口-28 | 18691 | 沧州-40 | 6096 | 榆林-52 | 3887 |
西安-5 | 48777 | 长春-17 | 28344 | 哈尔滨-29 | 17951 | 珠海-41 | 5600 | 烟台-53 | 3863 |
武汉-6 | 48522 | 济南-18 | 28028 | 西宁-30 | 15566 | 常州-42 | 5436 | 泉州-54 | 3848 |
南京-7 | 48442 | 长沙-19 | 27429 | 银川-31 | 15370 | 日照-43 | 5396 | 扬州-55 | 3705 |
香港-8 | 46807 | 福州-20 | 25741 | 唐山-32 | 13728 | 鞍山-44 | 5391 | 邢台-56 | 3649 |
成都-9 | 44546 | 昆明-21 | 25402 | 青岛-33 | 13200 | 洛阳-45 | 5247 | 盘锦-57 | 3647 |
广州-10 | 43193 | 乌鲁木齐-22 | 23394 | 大连-34 | 11675 | 廊坊-46 | 4692 | 佛山-58 | 3621 |
杭州-11 | 42714 | 兰州-23 | 21040 | 宁波-35 | 10148 | 邯郸-47 | 4581 | 淄博-59 | 3614 |
沈阳-12 | 36839 | 贵阳-24 | 20822 | 苏州-36 | 9502 | 酒泉-48 | 4478 | 大庆-60 | 3556 |
新窗口打开
城市网络结构扁平化特征明显。节点城市自容中心指数偏低,近60%的城市自容中心度为0,自容中心度超过15%的城市仅有5个,分别为滨州市(17%)、长治市(19%)、晋城市(20%)和唐山市(21%),鞍山市(22%)居首位。相反,城市的国家功能指数普遍较高,311个城市的国家功能指数均超过50%,236个城市的国家功能指数超过80%,278个城市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家中心城市具有直接联系,表明中国城市网络是以少数中心城市为中心的扁平网络结构。
城市群网络存在权力分散化、地位分层化和联系外部化的特征。① 城市群网络权力分散。按照单值网络来看,城市群网络属于中心势为0的完备网络,是典型的权力分散型网络;按照多值网络来看,城市群网络的中心势也仅为0.22,反映出网络的向心集聚能力非常弱,网络权力分散特征明显。② 城市群之间的网络地位分化特征明显。基于城市群网络中心度计算的变异系数高达0.98,且排名第1的城市群中心度是排名第2位的城市群中心度的1.66倍、是排名第20位城市群中心度的95倍,城市群的网络地位存在明显差异;中心度排名前5位的城市群均为国家级城市群,其中心度平均值远高于区域性城市群(5倍)和地方性城市群(7倍),可见国家级城市群、区域性城市群和地方性城市群之间存在明显的层级分化(表6)。③ 城市群网络联系对外依赖度高。各城市群的俱乐部功能指数均占有绝对优势,国家功能指数和自容功能指数普遍较低,多数城市群的国家功能指数高于自容功能指数,表明城市群的经济联系最重要的来源为其他城市群城市,其次为非城市群城市,最后才是城市群内部的其他城市(表6)。
Tab. 6
表6
表62015年城市群总体中心度与跨尺度功能指数
Tab. 6Centralityandmulti-scaleregionalfunctionindexofurbanagglomeration in 2015
城市 群代码 | 中心度 (排名) | 自容功 能指数 | 俱乐部 功能指数 | 国家功能 指数 | 城市 群代码 | 中心度 (排名) | 自容功 能指数 | 俱乐部 功能指数 | 国家 功能指数 |
---|---|---|---|---|---|---|---|---|---|
UA1 | 84110(5) | 4.97 | 91.01 | 8.99 | UA11 | 38008(13) | 3.11 | 91.07 | 8.93 |
UA2 | 27466(16) | 1.71 | 89.26 | 10.74 | UA12 | 70570(6) | 7.03 | 90.41 | 9.59 |
UA3 | 57291(9) | 13.97 | 89.88 | 10.12 | UA13 | 18238(19) | 1.62 | 90.61 | 9.39 |
UA4 | 4787(20) | 0.94 | 95.38 | 4.62 | UA14 | 24725(18) | 2.14 | 92.89 | 7.11 |
UA5 | 62181(8) | 8.7 | 91.57 | 8.43 | UA15 | 69325(7) | 5.61 | 90 | 10 |
UA6 | 47146(10) | 3.47 | 90.83 | 9.17 | UA16 | 26880(17) | 2.18 | 92.09 | 7.91 |
UA7 | 37140(14) | 6.34 | 89.89 | 10.11 | UA17 | 125649(4) | 11.43 | 90.54 | 9.46 |
UA8 | 33331(15) | 2.05 | 93.32 | 6.68 | UA18 | 274965(2) | 7.04 | 88.27 | 11.73 |
UA9 | 41778(11) | 12.89 | 82.61 | 17.39 | UA19 | 40408(12) | 5.84 | 91.02 | 8.98 |
UA10 | 455386(1) | 33.92 | 92.81 | 7.19 | UA20 | 133552(3) | 10.35 | 87.29 | 12.71 |
新窗口打开
4.2 网络中的边界效应分析
省级层面:所有省级行政单位(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和4个直辖市)的E-I指数显著且接近-1,显示出各省内部的城市之间均形成了联系较为紧密的小团体网络结构,从而证实了省域边界效应的存在(表7)。深入分析表明,广东、四川、安徽、广西、云南和黑龙江6省的E-I指数绝对值偏低,究其原因可分为两类:前3个省份因受到外部的香港、上海、重庆等强中心城市辐射的影响,导致省级行政边界的约束作用被削弱;后3个省份则是由于内部缺乏强有力的中心城市带动导致省级行政边界的约束作用被削弱。Tab. 7
表7
表72015年省域分派指数表
Tab. 7E-I index of provinces in 2015
省域 | E-I指数 | 省域 | E-I指数 | 省域 | E-I指数 | 省域 | E-I指数 | 省域 | E-I指数 |
---|---|---|---|---|---|---|---|---|---|
山东 | -0.90** | 福建 | -0.96** | 黑龙江 | -0.85** | 云南 | -0.83** | 江西 | -0.97** |
河南 | -0.91** | 广西 | -0.85** | 甘肃 | -0.92** | 江苏 | -0.97** | 湖南 | -0.98** |
吉林 | -0.99** | 陕西 | -0.99** | 贵州 | -0.93** | 湖北 | -0.97** | 西藏 | - |
新疆 | -0.95** | 内蒙古 | -0.96** | 辽宁 | -0.92** | 浙江 | -0.98** | ||
广东 | -0.89** | 青海 | -0.99** | 山西 | -0.99** | 四川 | -0.84** | ||
安徽 | -0.73** | 宁夏 | -0.97** | 海南 | -0.99** | 河北 | -0.99** |
新窗口打开
城市群层面(表8),除了滇中、北部湾、兰西、宁夏和天山北坡等5个城市群因城市数量过少统计结果无意义外,其余15个城市群的E-I指数均显著接近于-1,表明城市群边界效应明显,即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更容易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团体网络。进一步的分析显示,海峡西岸城市群、江淮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及成渝城市群的E-I指数绝对值偏低,其缘由是:① 一方面海峡西岸城市群和江淮城市群内部都缺乏强有力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另一方面两城市群周边的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都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此消彼长导致两城市群的边界效应被削弱,城市群内部网络联系较为松散;② 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均为跨省(市)的城市群,行政区经济的运行导致省域边界效应明显,而城市群的边界效应则被削弱。
Tab. 8
表8
表82015年城市群分派指数表
Tab. 8E-I index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2015
城市群 | E-I指数 | 城市群 | E-I指数 | 城市群 | E-I指数 | 城市群 | E-I指数 | 城市群 | E-I指数 |
---|---|---|---|---|---|---|---|---|---|
UA1 | -0.91** | UA5 | -0.98** | UA9 | -1.00** | UA13 | - | UA17 | -0.88* |
UA2 | - | UA6 | -0.93* | UA10 | -1.00** | UA14 | -0.97** | UA18 | -0.98** |
UA3 | -0.99** | UA7 | -0.99** | UA11 | - | UA15 | -0.94** | UA19 | -0.97* |
UA4 | - | UA8 | -0.91** | UA12 | -0.96* | UA16 | - | UA20 | -0.97** |
新窗口打开
俱乐部层面,城市群俱乐部的E-I指数(-0.76)显著为负且接近-1,表明城市群俱乐部的边界效应存在。进一步分析显示,城市群俱乐部功能指数普遍较高,平均值达到90.54%,最高值(UA4北部湾城市群)为95.38%,最低值(UA9晋中城市群)为82.61%,表明城市群的经济联系主要来源于城市群自身及其与其他城市群之间的联系;为更清楚地反映城市群俱乐部对城市群联系的贡献,本文从俱乐部指数中去除了自容中心指数部分,从而得出反映城市群与其他城市群之间的联系占城市群总体中心度比重的净俱乐部指数,该指数平均值为83%,最低值也高达59%,反映出城市群具有较高的对外联系依赖特征,城市群俱乐部是城市群获取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尺度区域边界效应具有不同的现实意义。城市网络中省域内城市间联系较为密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省级行政边界的刚性约束导致了区域经济活动以省域为单位来组织和开展,即所谓的行政区经济现象[51]导致省域边界效应的出现。城市网络中各城市群内城市之间联系较为密切的原因是由于城市群内部集聚的各种专业化城市和多样化城市给城市之间的分工与联系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即城市群经济现象[52]导致了城市群边界效应的出现。上述结论与陈伟等[21]等基于多元交通数据分析中国城市网络得出的结论一致。此外,城市群俱乐部内城市之间联系较为密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俱乐部内各城市在经济政策、经济组织模式等方面所形成的邻近关系促进了城市之间的联系,即存在一种俱乐部经济导致俱乐部边界效应的现象。
综上所述,省域行政区经济、城市群经济和俱乐部经济效应分别是省域边界效应、城市群边界效应和俱乐部边界效应产生的背后原因,多重区域边界效应也验证了省域行政区经济、城市群经济和俱乐部经济的存在。此外,上述分析表明出边界效应的强弱还受到区域内外中心城市规模和数量的影响,这也证实省域行政区经济、城市群经济和俱乐部经济与中心城市的规模和数量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4.3 网络节点跨尺度功能分异特征分析
对城市中心度和区域性功能指数进行对数变换,按“平均值+标准差”方法进行筛选,可对城市功能进行分类(表9)。Tab. 9
表9
表9基于网络连接的城市功能分类表
Tab. 9Classification of urban function based on network connection
综合功能发展型(I) | 基本功能均衡发展型(II) | 单一基本功能发展型(III) | ||||||||||
---|---|---|---|---|---|---|---|---|---|---|---|---|
北京 | 香港 | 太原 | 呼和浩特 | 济南 | 长沙 | III-1 | 西宁 | 银川 | 厦门 | 沧州 | ||
上海 | 南京 | 石家庄 | 兰州 | 沈阳 | 海口 | III-2 | 盐城 | 常州 | 洛阳 | 吉林 | ||
天津 | 深圳 | 唐山 | 福州 | 合肥 | 南昌 | 邯郸 | 咸阳 | 扬州 | 十堰 | 襄阳 | ||
西安 | 苏州 | 郑州 | 乌鲁木齐 | 宁波 | 宜昌 | 邢台 | 佛山 | 珠海 | 延安 | 晋中 | ||
武汉 | 杭州 | 长春 | 重庆 | 青岛 | 贵阳 | 镇江 | 淮安 | 日照 | 张家口 | 滨州 | ||
广州 | 成都 | 晋城 | 哈尔滨 | 大连 | 昆明 | 朔州 | 惠州 | 上饶 | 渭南 | 鹰潭 | ||
大同 | 长治 | 鞍山 | 廊坊 | 中山 | 南通 | 鄂尔多斯 | 榆林 |
新窗口打开
I类为综合功能发展型,是指城市除了在代表城市基本功能的省域功能或国家功能方面具有优势外,还在代表城市非基本功能的自容功能方面拥有优势。该类型城市以超级大城市和区域型中心城市为主,包含少数基础雄厚的资源型城市如晋城、大同、长治和鞍山等。II类为基本功能均衡发展型,是指城市在国家功能和省域功能两项基本功能方面同时具有优势,但是在自容功能方面优势不足,该类城市以中西部地区的一般省会城市为主。III类为单一基本功能发展型,具体包括国家功能主导型(III-1)和省域功能主导型(III-2)两个子类,前者仅在国家功能方面具有优势的城市,包括西宁、银川、厦门和沧州4个城市;后者仅在省域功能方面具有优势的城市,包括盐城等29个城市。总体来看,城市在多尺度网络中的功能分化明显,大城市和区域型中心城市比中小城市拥有更加完备和均衡的功能体系。
沿海三大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其他城市群的优势功能尚待跟进。按照“平均值+标准差”的标准对城市群进行筛选,发现3个城市群在俱乐部中心度和国家中心度方面有具有突出的优势(包括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而在自容中心度方面仅有两个城市群具有突出优势(包括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其他城市群在3个尺度的区域性功能方面均没有表现出任何突出优势。这表明在中国的城市群战略引导下,仅有少数国家级城市群的辐射带动功能超越了传统的腹地范围,包括成渝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两个国家级城市群在内的多数城市群尚区域功能优势尚需强化,突出优势仍是未来城市群战略实施的重点任务。
4.4 网络节点跨尺度区域功能关联性分析
城市跨尺度区域功能关联效应显著且存在等级和区域分异。城市跨尺度功能关联指数均非常显著且在0.9左右(表10),表明城市不同尺度区域功能之间确实存在正向关联效应。该分析结果验证了Rozenblat的假设,即城市内部互动所形成的集聚经济效应有利于增强城市对外联系权重,同时居中心地位、在国家或区域尺度承担一定功能的大城市会对城市内部集聚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乘数效应[42]。进一步分析发现,以大城市为主的综合功能发展型城市(I类城市)关联指数最高且非常显著,以中西部一般省会城市为主的基本功能均衡发展型城市(II类城市)仅有Rsn指数显著为正,以少数欠发达地区省会城市和一般城市为主的单一基本功能发展型城市(III类城市)仅有Rsp指数显著为正。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城市Rsn和Rsp指数在四大板块区域均居于首位,中部地区城市和西部地区城市的Rsn和Rsp指数分别位居次席。反映出东部地区城市集聚经济能力与其对外功能之间的关联关系最为密切,中部地区城市的集聚能力与其在国家层面的地位密切相关,西部地区城市的集聚能力与其在省内的地位关系更密切。Tab. 10
表10
表10跨尺度城市关联指数
Tab. 10Correlation index between multi-scale regional function
区域 | 全部城市 | I类城市 | II类城市 | III类城市 | 东部城市 | 中部城市 | 西部城市 | 东北城市 |
---|---|---|---|---|---|---|---|---|
0.920** | 0.956** | 0.798** | 0.185 | 0.948** | 0.800** | 0.760** | 0.610** | |
0.876** | 0.875** | 0.297 | 0.502** | 0.885** | 0.677** | 0.838** | 0.456** | |
区域 | UA1 | UA3 | UA5 | UA6 | UA7 | UA8 | UA9 | UA10 |
0.96** | 0.99** | 0.89** | 0.99** | 0.56 | 0.99* | 0.90* | 0.99** | |
0.86** | 0.81* | 0.88** | 0.99** | 0.74 | 0.97** | 0.78 | 0.93** | |
区域 | UA12 | UA14 | UA15 | UA17 | UA18 | UA19 | UA20 | |
0.15 | 0.98** | 0.56* | 0.90** | 0.98** | 0.99** | 0.93** | ||
0.23 | 0.95** | 0.56* | 0.84** | 0.88** | 0.92** | 0.71** |
新窗口打开
从城市群来看,城市群跨尺度功能关联指数均非常显著且接近于0.9(Rig为0.93**,Rie指数为0.85**),表明城市群较强的自我经济集聚能力有助于增强其对其他城市群以及城市群以外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同时城市群与其他城市群及城市群以外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有助于城市群内部自我集聚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地,通过对各城市群Rsn和Rsa指数的对比发现,多数城市群内的Rsn指数高于Rsa指数,表明虽然城市自身的集聚能力与其城市群功能之间也存在显著的正向互动作用,但是城市自身集聚能力与其在国家尺度的功能之间关联性更强。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本文基于2015年世界财富500强中的102家中国企业数据,根据企业组织特征构建了反映企业—城市间关联的折衷网络模型,借助网络分析等多种方法分析了中国地级城市间和典型城市群之间的网络联系特征,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企业组织关系细化是企业—城市网络转译模型优化的重要突破口。对于企业集团内部子公司之间联系的辨识精度不够是现有城市网络研究文献存在的共性问题。本研究通过对企业组织关系的规范界定和有效甄别提出的折衷网络转译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上述问题,并采用对单一企业逐个遍历计算后再进行叠加的方法规避了模型转译过程中的信息损失问题。与传统的企业—城市网络转译模型获得的城市间关联数据相比,采用折衷网络转译模型所获得的城市间关联数据更接近于真实情况。
(2)充分发挥沿海区位、行政中心和资源优势,制定和实施针对性、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是提升城市网络地位的有效途径。网络节点的非均衡特征表明网络中城市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而区位、行政和资源优势是影响城市网络地位的关键因素;省域边界效应提醒我们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应该充分考虑和利用省域单位作为区域经济组织重要空间单元这一基本事实;城市跨尺度关联网络效应及其表现出来的等级与区域差异为不同等级和地域城市提升其在网络中的地位提供了差异化的路径。对于中小城市尤其是西部地区城市来说,提升自身的集聚经济效应是增强其在省域城市网络中影响力的重要突破点;对于占据区域中心地位的城市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行政中心城市来说,发挥其区域性中心区位优势是提升其在国家城市网络中地位的有效途径;对于具有多尺度区域功能的综合性大城市尤其是东部地区大城市来说,将其在国家城市网络中的优势转变为城市集聚经济效应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
(3)积极增强城市群集聚能力,逐步突出城市群优势功能是未来城市群战略实施的重点任务。城市群边界效应和城市群俱乐部边界效应表明,城市群战略具有增强城市群内部集聚经济效应和促进城市群之间联系的双重效果,因此跻身城市群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通常具有积极的意义。权力分散的城市群网络为各城市群的独立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但是沿海三大城市群之外其他城市群既缺乏集聚优势也缺乏区域功能优势的客观现实给城市群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考虑到城市群内部集聚经济与城市群跨尺度区域功能之间的关联效应,采用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思路来增强城市群的集聚能力或突出城市群的区域功能优势。对于集聚功能偏弱(自容指数小于5%或自容指数介于5%和10%之间但低于国家功能指数)的成渝、滇中、海峡西岸、江淮、兰西、黔中、天山北坡、呼包鄂、辽中南、山东半岛、长三角以及中原城市群来说,其首要任务是要通过积极加强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制定功能互补的产业政策体系等举措,吸引全产业链在城市群内进行整体布局,增强城市群集聚能力;对于具有一定集聚功能(自容指数超过10%或自容指数介于5%和10%之间但高于国家功能指数)的关中、哈长、晋中、京津冀、长江中游以及珠三角城市群来说,可通过进一步发挥其对全国的辐射能力来提升城市群整体竞争力。
5.2 展望
本文构建的折衷网络模型丰富了城市网络研究视角和数据源,从城市和城市群联系两个尺度对城市(群)网络进行的剖析以及对跨尺度区域功能关联关系的研究丰富了城市网络研究内容。论文还存在一定不足:首先,由于暂时没有完整的获取到所有企业的设立时间信息,本文只分析了2015年单个年份的城市网络特征,没有对网络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跟踪分析;其次,由于进入财富500强的中国企业多为“国字”号企业,而“国字”号企业的布局受行政因素的影响较大,导致城市网络连接中出现了行政指向(首都及省会城市地位较高)以及网络发育受行政区经济影响的现象,因此本文研究结果呈现出一定的“行政干预特色”,下一步将通过财富500强内中国和非中国企业之间的对比,来展示下“全球化”和“地方化”力量对中国城市网络格局塑造的差别;最后,城市跨尺度功能关联效应的等级和区域差异受城市的产业政策、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对于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限于篇幅无法对其展开详细的论述,这也将是未来继续研究的重要方向。致谢:感谢两位审稿专家专业、细致的修改建议,感谢加拿大莱斯布里奇大学余立博士和西北大学刘建红、张健老师在论文修改过程中给予的帮助!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 | |
[2] | . , |
[3] | . , |
[4] | . , |
[5] | . , This first book in Castells' groundbreaking trilogy, with a substantial new preface, highlight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ynamics of the information age and shows how the network society has now fully risen on a global scale. The new preface demonstrates the network society has now fully risen on a global scale. It is a groundbreaking volume on the impact of the age of information on all aspects of society. It includes coverage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net-economy. It describes the accelerating pace of innovation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t is based on research in the USA, Asia, Latin America, and Europe. |
[6] | . , 世界城市研究是城市研究领域的重点领域之一,主流****们的研究方法与思路在不同时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研究的主要视角可划分为"有属性无关系"的世界城市研究、网络社会视角的世界城市研究、全球背景下的世界城市网络理论与方法研究三个阶段。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世界级城市发展高端化的重要标志,众多学科的交融为世界城市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目前对世界城市的研究已从多个城市的综合属性比较走向世界城市网络研究。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世界城市网络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连锁网络模型方法,为世界城市之间联系的重要推手(跨国企业)构建了由企业联系到城市联系的桥梁,成为基于企业视角的世界城市网络理论与方法的基石。世界城市网络理论与方法在城市体系研究中有着重要的运用价值,主要表现在:(1)由属性走向关系——从侧重城市属性信息到城市之间如何联系的转变;(2)由等级走向网络——从侧重城市的等级排序与竞争到城市体系的连接方向与互补的转变;(3)由封闭系统走向开放系统——从侧重考察范围内城市体系如何组织到更大范围内甚至全球的城市开放体系的转变;(4)在分析方法上从侧重统计比较到以点和线为一体的网络分析方法的转变。 . , 世界城市研究是城市研究领域的重点领域之一,主流****们的研究方法与思路在不同时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研究的主要视角可划分为"有属性无关系"的世界城市研究、网络社会视角的世界城市研究、全球背景下的世界城市网络理论与方法研究三个阶段。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世界级城市发展高端化的重要标志,众多学科的交融为世界城市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目前对世界城市的研究已从多个城市的综合属性比较走向世界城市网络研究。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世界城市网络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连锁网络模型方法,为世界城市之间联系的重要推手(跨国企业)构建了由企业联系到城市联系的桥梁,成为基于企业视角的世界城市网络理论与方法的基石。世界城市网络理论与方法在城市体系研究中有着重要的运用价值,主要表现在:(1)由属性走向关系——从侧重城市属性信息到城市之间如何联系的转变;(2)由等级走向网络——从侧重城市的等级排序与竞争到城市体系的连接方向与互补的转变;(3)由封闭系统走向开放系统——从侧重考察范围内城市体系如何组织到更大范围内甚至全球的城市开放体系的转变;(4)在分析方法上从侧重统计比较到以点和线为一体的网络分析方法的转变。 |
[7] | . , |
[8] | . , |
[9] | //Taylor P J, Derudder B, Saey P, et al. Cities in Globalization. , |
[10] | . , An Achilles heel of world city research is the lack of available data that quantifies the changing positions of cities in the world city system and hierarchy. This paper begins to address this poverty of data by showing that appropriate data can be identified and analysed to study relations between world cities. The paper contains three distinct sections which deal with the practicalities of the generation, collection and storage of relational data. First, the necessity of standardization, to make comparisons between world cities' relations credible, is advanced. Secondly, three different measurement methodologies (of increasing power, but with specific functions) are advanced (surrogate, labour and organizational), and illustrated through three pieces of research, to specify a world city's external relations. Thirdly, both practical ways of organizing research to obtain relational data, and a World Wide Web initiative designed to store and make available data across the globe, are outlined. |
[11] | . , |
[12] | . , |
[13] | .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air transport network of China (ATNC) since 1930. Based on the network analysis results, the ATNC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connectivity based on (1) rising alpha, beta and gamma indices, (2) declining diameter and centre index and (3) decreasing average path length and increasing clustering coefficient. The network centralization index reveals a fluctuation phase before 1952, a pre-1980 centralization phase before the economic reform era, a centralization phase after the mid-1990s deregulation, and a decentralization phase between. The k-core decomposition method helps identify the evolution of core network and hierarchy of the ATNC over time. The spatial development model characterizes its structure change in six stages: (1) scattered development, (2) trunk line connection, (3) circular linkage, (4) hub formation, (5) a complex network structure, and (6) emerging multi-airport systems. (C) 2014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14] | . , 从互联网骨干网络拓扑结构入手,对中国互联网进行了初步的地理学分析,着重考察了基于这种新的信息基础设施架构之上的中国城市体系格局.结果表明:一个由信息网络城市组成的城市网络已在中国浮现,北京、上海和广州之间的互联网骨干连接构成了我国长距离电子通信的核心层次.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重构城市的竞争优势,而地理区位因素仍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 从互联网骨干网络拓扑结构入手,对中国互联网进行了初步的地理学分析,着重考察了基于这种新的信息基础设施架构之上的中国城市体系格局.结果表明:一个由信息网络城市组成的城市网络已在中国浮现,北京、上海和广州之间的互联网骨干连接构成了我国长距离电子通信的核心层次.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重构城市的竞争优势,而地理区位因素仍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15] | . , Abstract This is a plea for global-scale analyses of social change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study of the hypothesis that there is a world city hierarchy. Data deficiencies (state-centrism and attribute bias) and theoretical limitations in conceptualizing how a world city hierarchy might develop are highlighted and suggestions for overcoming these problems are presented. Empirically, this involves a pilot study of US world cities using geographical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business section of city newspapers to explore inter-city relations. Theoretically,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static conception of hierarchy be replaced by the more modest idea of hierarchical tendencies within a broader space-time context. Combining these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proposals, a research programme for a global study is outlined and readers are invited to consider how it might be implemented. |
[16] | . , Recent research on the geography of NGOs in Global Civil Society yearbooks has emphasized a north-west European bias. This has been taken to imply that global civil society is but a pale geographical shadow of the power concentrations in global economy and governance. Using an interlocking network model and data on 74 global NGOs with offices across 178 cities, NGO connectivity values for cities show that there is a ‘global South’, especially sub-Saharan African, geographical bias. Nairobi is the most connected world city with respect to NGO activities. This marked contrast to recent received wisdom implies a diffuse network power relationship. To the extent that global NGOs reveal the new geography of global civil society in a space of flows, these results support a positive interpretation for NGOs contributing to an emancipatory global agenda.Loughborough University where he co-directs the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GaWC) Study Group and Network (70http://www.lboro.ac.uk/gawc71). An adjunct professor at the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Studies (Virginia Tech), he is currently visiting the University of Ghent as the holder of the International Francqui Chair. His latest book is World City Network: A Global Urban Analysis (Routledge). The Metropolitan Institute at Virginia Tech, 1021 Prince Street, Suite 100, Alexandria, VA 22314, USA.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where he co-directs the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GaWC) Study Group and Network (70http://www.lboro.ac.uk/gawc71). An adjunct professor at the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Studies (Virginia Tech), he is currently visiting the University of Ghent as the holder of the International Francqui Chair. His latest book is World City Network: A Global Urban Analysis (Routledge). The Metropolitan Institute at Virginia Tech, 1021 Prince Street, Suite 100, Alexandria, VA 22314, USA. The Metropolitan Institute at Virginia Tech, 1021 Prince Street, Suite 100, Alexandria, VA 22314, USA. |
[17] | . , 在流动空间的视角下,高速铁路交通客流成为城市区域功能联系的重要表征,本研究选取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出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乘客群体问卷访谈式的实证调查,从微观个体的角度研究城际高铁所表征下的跨城流动空间。研究发现:①北京与天津城区同属城际流动密集区,郊区县市为流动稀疏区,城际高铁流具有显著的空间极化性;京—津中心城区是最主要的空间联系带,京滨、京(津)武走廊流则构成次级联系带,京津跨城流动呈现出轴辐式空间格局。②旅游、购物等休闲活动对跨城流动具有较明显的增强作用,而从跨城活动的时空迁移来看,城际高铁某种程度上缩短了时空距离,但对居住地点和工作空间的迁移改变有限。③京津跨城流动的频次并不很高,通勤者跨城周期为1周左右,现阶段城铁交通主要为商务出行流和休闲旅游流,这反映了高铁作为流动空间物质基础的构成特征;出行人群以男性、高学历、较高职业地位和商务出行为主,且商务出行的跨城流动频次更高,对出行时间更敏感,这反映了高铁跨城流动空间具备一定的精英空间特征。④以城际高铁交通出行表征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北京和天津的跨城流动空间暗含一定的不对称性,这体现在京津两地的到发客流分布不均、商务出差客流的比重差异以及不同站点在居住、工作、休闲等跨城功能联系方向上的不均衡等。 . , 在流动空间的视角下,高速铁路交通客流成为城市区域功能联系的重要表征,本研究选取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出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乘客群体问卷访谈式的实证调查,从微观个体的角度研究城际高铁所表征下的跨城流动空间。研究发现:①北京与天津城区同属城际流动密集区,郊区县市为流动稀疏区,城际高铁流具有显著的空间极化性;京—津中心城区是最主要的空间联系带,京滨、京(津)武走廊流则构成次级联系带,京津跨城流动呈现出轴辐式空间格局。②旅游、购物等休闲活动对跨城流动具有较明显的增强作用,而从跨城活动的时空迁移来看,城际高铁某种程度上缩短了时空距离,但对居住地点和工作空间的迁移改变有限。③京津跨城流动的频次并不很高,通勤者跨城周期为1周左右,现阶段城铁交通主要为商务出行流和休闲旅游流,这反映了高铁作为流动空间物质基础的构成特征;出行人群以男性、高学历、较高职业地位和商务出行为主,且商务出行的跨城流动频次更高,对出行时间更敏感,这反映了高铁跨城流动空间具备一定的精英空间特征。④以城际高铁交通出行表征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北京和天津的跨城流动空间暗含一定的不对称性,这体现在京津两地的到发客流分布不均、商务出差客流的比重差异以及不同站点在居住、工作、休闲等跨城功能联系方向上的不均衡等。 |
[18] | . , 城市网络是近年来城市与区域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基于2003-2013年间8个横截面的中国铁路客运班列数据,采用加权度中心性和社区结构模型,探讨高速铁路建设对城市等级和集聚性空间格局及演化的影响。研究表明:1基于铁路客运组织的城市等级结构呈现出位序—规模分布的特征和集聚性,且三大地带和各社区内城市也呈现出明显的位序—规模分布,随着高速铁路网络的扩展,加权度中心性的集聚性更明显,并逐步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层级结构和社区结构。2城市等级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东中西地带性、廊道效应和经济、人口的耦合性,即基于铁路客运班列的城市等级结构与基于属性数据(人口/GDP)的结果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城市社区结构与中国高速铁路网络、城市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随着高速铁路的建设,东中西三大地带间城市等级的差异呈扩大态势,但各社区间城市等级的差异呈缩小态势,部分社区核心城市已形成。 . , 城市网络是近年来城市与区域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基于2003-2013年间8个横截面的中国铁路客运班列数据,采用加权度中心性和社区结构模型,探讨高速铁路建设对城市等级和集聚性空间格局及演化的影响。研究表明:1基于铁路客运组织的城市等级结构呈现出位序—规模分布的特征和集聚性,且三大地带和各社区内城市也呈现出明显的位序—规模分布,随着高速铁路网络的扩展,加权度中心性的集聚性更明显,并逐步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层级结构和社区结构。2城市等级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东中西地带性、廊道效应和经济、人口的耦合性,即基于铁路客运班列的城市等级结构与基于属性数据(人口/GDP)的结果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城市社区结构与中国高速铁路网络、城市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随着高速铁路的建设,东中西三大地带间城市等级的差异呈扩大态势,但各社区间城市等级的差异呈缩小态势,部分社区核心城市已形成。 |
[19] | . , . , |
[20] | . , . , |
[21] | . , . , |
[22] | . , 以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指标,1986年、1994年、2005年为时间断面,探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公路网络中主要节点城市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规律,并结合公路货运特征(货运量区位商)分析了各节点可达性水平对其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期内,可达性空间格局总体变动不大,其值以上海、苏州、嘉兴为中心向外围呈不规则环状增高;公路网络的逐步完善极大地提高了区域内主要城市间的可达性,但不同阶段可达性演化特征不同,第二阶段(1994 ̄2005年)可达性提升较之第一阶段(1986 ̄1994年)更为显著;可达性值变化幅度与初始值有关,可达性值变率在第一阶段由北往南逐渐降低,而在第二阶段呈多极格局;随路网的不断完善,可达性水平由中心向外围呈圈层式优化;多数城市可达性状况优于平均水平,各节点城市相对可达性在第一阶段变化不大,但分布趋向于不均衡,第二阶段改变较大并趋于均衡分布;各节点城市可达性对其发展的影响可分为良好支撑、相对制约和基本适应三种类型。 . , 以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指标,1986年、1994年、2005年为时间断面,探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公路网络中主要节点城市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规律,并结合公路货运特征(货运量区位商)分析了各节点可达性水平对其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期内,可达性空间格局总体变动不大,其值以上海、苏州、嘉兴为中心向外围呈不规则环状增高;公路网络的逐步完善极大地提高了区域内主要城市间的可达性,但不同阶段可达性演化特征不同,第二阶段(1994 ̄2005年)可达性提升较之第一阶段(1986 ̄1994年)更为显著;可达性值变化幅度与初始值有关,可达性值变率在第一阶段由北往南逐渐降低,而在第二阶段呈多极格局;随路网的不断完善,可达性水平由中心向外围呈圈层式优化;多数城市可达性状况优于平均水平,各节点城市相对可达性在第一阶段变化不大,但分布趋向于不均衡,第二阶段改变较大并趋于均衡分布;各节点城市可达性对其发展的影响可分为良好支撑、相对制约和基本适应三种类型。 |
[23] | . ,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evolution model of the coastal container port system at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levels. Firstly, a theoretical analysis about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coastal container port system in view of combination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is given, in which the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on overlapping hinterland or carrier among the interrelated container ports in a region are equally stressed. On one hand, with the formation of competition, the interrelated ports are divided into hierarchies of the scale and functional structure. On the other hand, with the emergence of cooperation, the interrelated ports merge into an organic whole. Secondly, in the light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ndlocked connection and the change of maritime space,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a four-phase model that illustrates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coastal container port system and the rationale behind such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is model, there are new dimensions of port structure, port operation, port hierarchies, and hinterland delineations at various phases. Thirdly, based on the empirical study of China's experience, the paper holds that there have been three development stages of the coastal container port system of China, that is, the birth of container ports (1972-1978),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of container port system (1979-1995), and the fundamental formation of container port system (since 1996). . ,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evolution model of the coastal container port system at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levels. Firstly, a theoretical analysis about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coastal container port system in view of combination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is given, in which the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on overlapping hinterland or carrier among the interrelated container ports in a region are equally stressed. On one hand, with the formation of competition, the interrelated ports are divided into hierarchies of the scale and functional structure. On the other hand, with the emergence of cooperation, the interrelated ports merge into an organic whole. Secondly, in the light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ndlocked connection and the change of maritime space,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a four-phase model that illustrates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coastal container port system and the rationale behind such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is model, there are new dimensions of port structure, port operation, port hierarchies, and hinterland delineations at various phases. Thirdly, based on the empirical study of China's experience, the paper holds that there have been three development stages of the coastal container port system of China, that is, the birth of container ports (1972-1978),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of container port system (1979-1995), and the fundamental formation of container port system (since 1996). |
[24] | . , Marine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is an important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model and impacted the evolution of world ports system. Now it is developing quickly in China and became a key factor to develop national economy. Research on the organization networks of marine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became the importan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geography. Based on history research of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in foreign countries and China, the author discussed the theory in detailed about liner ship transportation and spatial organization model of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鈥擧ub and Spoke System. Then the author chose 70 container shipping liner companies,360 ports(including 45 Chinese ports and 315 international ports)and the container shipping data at 1-7 on October in 2004 as the studying objects, and designed the spatial analysis model. Then the author took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line, schedule, spatial relation and region system as studying aspect, and analyzed China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networks, and summarized these conclusions: (1)Hong Kong port and Shanghai port have the most strong ability to organize marine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Shenzhen port, Ningbo port, Qingdao port, Xiamen port, Tianjin port and Dalian port have stronger organization ability;the ability of other ports to organize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is very weak. (2)Different port has different main organization region. The northern ports and eastern ports in China have strong transportation relation with Japan and Korea, southern ports have stronger transportation relation with North America, Europe and Southeast Asia, which show China have stronge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 with those regions. (3)There have six region organization systems of Hub and Spoke in China, including Dalian system, Tianjin system, Qingdao system, the eastern China system, the southern China system, Southeast of Fujian system, whose hub ports are Dalian port, Tianjin port, Qingdao port, Shanghai port, Shenzhen-Xianggang port which promote Chinese economy. These six organization systems formatted the basic networks of marine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in China which is alike with its regional economic framework. (4)Chinese ports were belong to thre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ystems of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including Busan, Osaka-Kobe and Singapore system which constructed East Asia and Southeast Asi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ystems of marine container,and whose hub ports including Busan port,Osaka port, Kobe port and Singapore port which control the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flow in China. . , Marine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is an important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model and impacted the evolution of world ports system. Now it is developing quickly in China and became a key factor to develop national economy. Research on the organization networks of marine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became the importan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geography. Based on history research of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in foreign countries and China, the author discussed the theory in detailed about liner ship transportation and spatial organization model of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鈥擧ub and Spoke System. Then the author chose 70 container shipping liner companies,360 ports(including 45 Chinese ports and 315 international ports)and the container shipping data at 1-7 on October in 2004 as the studying objects, and designed the spatial analysis model. Then the author took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line, schedule, spatial relation and region system as studying aspect, and analyzed China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networks, and summarized these conclusions: (1)Hong Kong port and Shanghai port have the most strong ability to organize marine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Shenzhen port, Ningbo port, Qingdao port, Xiamen port, Tianjin port and Dalian port have stronger organization ability;the ability of other ports to organize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is very weak. (2)Different port has different main organization region. The northern ports and eastern ports in China have strong transportation relation with Japan and Korea, southern ports have stronger transportation relation with North America, Europe and Southeast Asia, which show China have stronge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 with those regions. (3)There have six region organization systems of Hub and Spoke in China, including Dalian system, Tianjin system, Qingdao system, the eastern China system, the southern China system, Southeast of Fujian system, whose hub ports are Dalian port, Tianjin port, Qingdao port, Shanghai port, Shenzhen-Xianggang port which promote Chinese economy. These six organization systems formatted the basic networks of marine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in China which is alike with its regional economic framework. (4)Chinese ports were belong to thre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ystems of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including Busan, Osaka-Kobe and Singapore system which constructed East Asia and Southeast Asi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ystems of marine container,and whose hub ports including Busan port,Osaka port, Kobe port and Singapore port which control the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flow in China. |
[25] | . , 自1997年以来,两岸集装箱港口体系在"间接通航"、"试点直航"以及"全面直航"特殊政策的影响下,先后经历了直航萌芽期、直航发展期及直航成熟期三个阶段。以国家交通部发布的台湾海峡两岸集装箱海上运输航线为主干数据,基于复杂网络的分析视角,利用网络分析软件GEPHI和GIS技术,对直航背景下海峡两岸集装箱港口体系空间联系格局、中心性空间分异和区域集散效应的演化特征进行定量测度,并进一步探究两岸集装箱港口体系空间结构演化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1两岸集装箱港口体系空间结构总体呈现"特定转运港集中—枢纽港集中—区域网络化发展"的三阶段演变过程,主要表现为航线联系范围的扩大和干线权重的减弱,中心性功能在枢纽港弱化、在次级港口增强,以及新兴小型港口呈现"小世界"区域集聚的现象,体现了重要的复杂网络特性。2两岸直航前,港口区域集聚性主要分布于珠三角及环渤海地区,两岸直航后,区域集聚现象主要分布于珠三角地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3两岸航运网络的空间演化机制受制度、市场及技术三方面因素共同驱动,特殊的通航政策是港口体系形成、演化的重要社会制度环境,两岸经贸联系和ECFA的全面推进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中国沿海四大经济区主要港口与台湾港口间的航运联系,而基于技术革新的港口竞争机制影响了两岸航运企业的航线配置。 . , 自1997年以来,两岸集装箱港口体系在"间接通航"、"试点直航"以及"全面直航"特殊政策的影响下,先后经历了直航萌芽期、直航发展期及直航成熟期三个阶段。以国家交通部发布的台湾海峡两岸集装箱海上运输航线为主干数据,基于复杂网络的分析视角,利用网络分析软件GEPHI和GIS技术,对直航背景下海峡两岸集装箱港口体系空间联系格局、中心性空间分异和区域集散效应的演化特征进行定量测度,并进一步探究两岸集装箱港口体系空间结构演化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1两岸集装箱港口体系空间结构总体呈现"特定转运港集中—枢纽港集中—区域网络化发展"的三阶段演变过程,主要表现为航线联系范围的扩大和干线权重的减弱,中心性功能在枢纽港弱化、在次级港口增强,以及新兴小型港口呈现"小世界"区域集聚的现象,体现了重要的复杂网络特性。2两岸直航前,港口区域集聚性主要分布于珠三角及环渤海地区,两岸直航后,区域集聚现象主要分布于珠三角地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3两岸航运网络的空间演化机制受制度、市场及技术三方面因素共同驱动,特殊的通航政策是港口体系形成、演化的重要社会制度环境,两岸经贸联系和ECFA的全面推进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中国沿海四大经济区主要港口与台湾港口间的航运联系,而基于技术革新的港口竞争机制影响了两岸航运企业的航线配置。 |
[26] | . , . , |
[27] | . ,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数据已越来越成为表征居民地理行为的重要载体,用户迁移、社交网络、移动通信等地理行为大数据成为城市联系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百度迁徙"大数据通过LBS技术,全程、动态、即时和直观地记录了城市之间的人口日常流动轨迹。通过采集"百度迁徙"数据库中2015年一季度(2月7日至5月16日)国内369个城市之间的逐日的人口流动数据,分"季度平均、春运期间(春节前)、春运期间(春节后)、劳动节、周末和工作日"6个时间段,从人流集散层级、人流集散网络体系的分层集聚、人口日常流动空间格局及其与"胡焕庸线"之间的关系等角度分析各时间段的城市之间的人口日常流动相关特征与空间格局。研究发现,"百度迁徙"大数据清晰地显示了春运期间中部和沿海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格局。人流集散中心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4大城市群中,并与其城市等级有较强的一致性。人口日常流动集散体系呈明显的分层集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和乌鲁木齐5大集散体系在各时间段基本得到体现,而华中、东北、西南和福建沿海等地区并未出现高层级集散城市和高等级集散体系,与这些区域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不相匹配。"胡焕庸线"能较好地反映国家层面的城市之间人口日常流动格局,反映了地理环境对城市间人口日常流动的深刻影响。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强度是体现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城市等级和网络结构等的重要指标,此项研究可为形成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和促进区域平衡发展提供参考。 . ,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数据已越来越成为表征居民地理行为的重要载体,用户迁移、社交网络、移动通信等地理行为大数据成为城市联系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百度迁徙"大数据通过LBS技术,全程、动态、即时和直观地记录了城市之间的人口日常流动轨迹。通过采集"百度迁徙"数据库中2015年一季度(2月7日至5月16日)国内369个城市之间的逐日的人口流动数据,分"季度平均、春运期间(春节前)、春运期间(春节后)、劳动节、周末和工作日"6个时间段,从人流集散层级、人流集散网络体系的分层集聚、人口日常流动空间格局及其与"胡焕庸线"之间的关系等角度分析各时间段的城市之间的人口日常流动相关特征与空间格局。研究发现,"百度迁徙"大数据清晰地显示了春运期间中部和沿海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格局。人流集散中心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4大城市群中,并与其城市等级有较强的一致性。人口日常流动集散体系呈明显的分层集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和乌鲁木齐5大集散体系在各时间段基本得到体现,而华中、东北、西南和福建沿海等地区并未出现高层级集散城市和高等级集散体系,与这些区域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不相匹配。"胡焕庸线"能较好地反映国家层面的城市之间人口日常流动格局,反映了地理环境对城市间人口日常流动的深刻影响。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强度是体现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城市等级和网络结构等的重要指标,此项研究可为形成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和促进区域平衡发展提供参考。 |
[28] | . , 转变中心性和控制力是近年来城市网络研究的重要方法。本文首先从网络拓扑结构角度讨论递归理论用于城市网络研究的条件性;其次,基于百度迁徙数据构建城市网络,利用复杂网络方法、改进后的转变中心性和控制力方法对城市网络进行测度。结论指出:(1)递归理论用于城市网络分析有其特定的数据结构要求,其适用于树形结构、而不适用于局部存在完整图的网络结构的测度;(2)基于人口省际流动的中国城市网络存在小世界现象,人口流动空间格局在全国和区域尺度下均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国家城市化发展战略与重要交通设施对人口流动网络产生框架性的导向作用。哈尔滨—北京—西安—成都—大理一线是关联结构与强度空间差异的明显界限。(3)转变中心性与控制力更能揭示中国城市网络节点的属性特征,和辨识资源流通对网络城市产生的不同影响与空间效应。城市网络中既包括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等以高中心性高控制力为特征的典型城市,也包括武汉、太原、贵阳、福州等高中心性低控制力的枢纽城市,和兰州、银川等低中心性高控制力的门户城市。因此,转变中心性和控制力概念对加深城市复杂多样化内涵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 , 转变中心性和控制力是近年来城市网络研究的重要方法。本文首先从网络拓扑结构角度讨论递归理论用于城市网络研究的条件性;其次,基于百度迁徙数据构建城市网络,利用复杂网络方法、改进后的转变中心性和控制力方法对城市网络进行测度。结论指出:(1)递归理论用于城市网络分析有其特定的数据结构要求,其适用于树形结构、而不适用于局部存在完整图的网络结构的测度;(2)基于人口省际流动的中国城市网络存在小世界现象,人口流动空间格局在全国和区域尺度下均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国家城市化发展战略与重要交通设施对人口流动网络产生框架性的导向作用。哈尔滨—北京—西安—成都—大理一线是关联结构与强度空间差异的明显界限。(3)转变中心性与控制力更能揭示中国城市网络节点的属性特征,和辨识资源流通对网络城市产生的不同影响与空间效应。城市网络中既包括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等以高中心性高控制力为特征的典型城市,也包括武汉、太原、贵阳、福州等高中心性低控制力的枢纽城市,和兰州、银川等低中心性高控制力的门户城市。因此,转变中心性和控制力概念对加深城市复杂多样化内涵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
[29] | . , |
[30] | . , 公司内部网络研究是当前城市经济网络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2005、2010 年长三角A股上市公司企业网络数据库,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位序—规模分析法等,分析了2005、2010 年长三角城市网络空间结构演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 长三角上市公司总部沿沪宁—沪杭—杭甬Z字形轴线集聚,从一主(上海)二副(杭州、南京)三中心向一主(上海)三副(杭州、苏州、南京)四中心空间结构演变;苏州超过南京成为第三大企业总部集聚中心。② 长三角城市网络核心—边缘结构整体延续,Z字形轴线城市维持核心地位,具备强大的网络权力与威望。③ 长三角城市网络除等级扩散、邻近扩散等特征之外,还具有明显的行政地域性。主要体现在省会南京、杭州分别成为江苏、浙江省内外上市公司子公司的重要据点;尤其是南京凭借省会优势,中心度仍然高于总部职能较强的苏州。④ 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跨行政地域性的联系有所加强,特别是上海、苏南向苏中、苏北的扩散明显;浙西南仍是网络相对封闭、孤立的地带,中心度相对较低。⑤ 行政等级和区划,市场容量等是长三角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到上海高速公路时间距离、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的影响在统计上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 , 公司内部网络研究是当前城市经济网络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2005、2010 年长三角A股上市公司企业网络数据库,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位序—规模分析法等,分析了2005、2010 年长三角城市网络空间结构演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 长三角上市公司总部沿沪宁—沪杭—杭甬Z字形轴线集聚,从一主(上海)二副(杭州、南京)三中心向一主(上海)三副(杭州、苏州、南京)四中心空间结构演变;苏州超过南京成为第三大企业总部集聚中心。② 长三角城市网络核心—边缘结构整体延续,Z字形轴线城市维持核心地位,具备强大的网络权力与威望。③ 长三角城市网络除等级扩散、邻近扩散等特征之外,还具有明显的行政地域性。主要体现在省会南京、杭州分别成为江苏、浙江省内外上市公司子公司的重要据点;尤其是南京凭借省会优势,中心度仍然高于总部职能较强的苏州。④ 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跨行政地域性的联系有所加强,特别是上海、苏南向苏中、苏北的扩散明显;浙西南仍是网络相对封闭、孤立的地带,中心度相对较低。⑤ 行政等级和区划,市场容量等是长三角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到上海高速公路时间距离、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的影响在统计上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
[31] | . , |
[32] | . , |
[33] | . , |
[34] | . , World cities are generally deemed to form an urban system or city network but these are never explicitly specified in the literature. In this paper the world city network is identified as an unusual form of network with three levels of structure: cities as the nodes, the world economy as the supranodal network level, and 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 firms forming a critical subnodal level. The latter create an interlocking network through their global location strategies for placing offices. Hence, it is the 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 firms operating through cities who are the prime actors in world city network formation. This process is formally specified in terms of four intercity relational matrices芒聙聰elemental, proportional, distance, and asymmetric. Through this specification it becomes possible to apply standard techniques of network analysis to world cities for the first time. In a short conclusion the relevance of this world city network specification for both theory and policy-practice is briefly discussed. |
[35] | //Taylor P J, Derudder B, Saey P, et al. Cities in Globalization. , |
[36] | . , Globalization has renewed interest in the place and role of cit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Recent literature proposes that the fate of cities (and their resident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tied to their position in international flows of investment and trade. Data on the branch locations of the world’s 500 largest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in 2000 are subjected to two broad types of network analytic techniques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world city system.” First, 3,692 cities are analyzed in terms of three measures of point centrality. Second, blockmodeling techniques are employed to generalize further about the positions and roles played by cities in the system. These techniques are used to trace out the structure of the world city system, locate cities in the context of a global urban hierarchy, and explore the degree to which this diverges from a simple one‐to‐one matching of cities onto nation‐states in the world system. |
[37] | . , |
[38] | . , Taylor's interlocking specification of the world city network has offered researchers a theoretically informed way to measure the world city network using readily available firm location data. However, the number and size of firms that are viewed as linking cities to one another impose a form of structural determinism on the world city network. Specifically, when a relatively small number of firms is used to define a network among a relatively large set of cities, or when only larger firms are used, this approach is unable to reveal a wide range of structures features that may actually be present in the world city network it is intended to measure. Through a series of examples, I demonstrate how specific features of firm location data predetermine the structure, number and size of cliques, and density of world city networks derived using the interlocking approach. Concluding comments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structural determinism by focusing on the case of the commonly used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data set 11, offer some suggestions concerning how the interlocking approach can be employed while avoiding structural determinism, and identify some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mapping the world city network.El modelo interconexi0106n cerrada (interlocking) de la red mundial de ciudades (world city network) desarrollado por Taylor (2001) ha proporcionado a los investigadores un marco te0106rico para medir dicha red con datos f0103cilmente disponibles acerca de la localizaci0106n de empresas. Sin embargo, el n0102mero y tama01±o de las empresas que son consideradas como 090004vinculadoras090005 (de ciudades) imponen una forma de determinismo estructural sobre la red. En concreto, cuando un n0102mero relativamente peque01±o de firmas es utilizado para definir la red entre un conjunto relativamente grande de ciudades, o, cuando s0106lo se utilizan las empresas m0103s grandes, este enfoque (interlocking) no es capaz de identificar o medir una amplia gama de caracter0102sticas estructurales presentes potencialmente en la red de ciudades mundiales. A trav0108s de una serie de ejemplos, el autor demuestra c0106mo varias caracter0102sticas espec0102ficas de los datos de localizaci0106n de las empresas predeterminan la estructura, n0102mero y tama01±o de los cliques y la densidad de las redes de ciudades mundiales resultantes de la aplicaci0106n de modelos de interlocking. Luego el autor presenta las implicancias del determinismo estructural mencionado, centr0103ndose en el caso la base de datos de uso com0102n GaWC # 11. Finalmente el articulo ofrece algunas sugerencias sobre c0106mo el enfoque de interlocking puede ser empleado sin caer en un determinismo estructural, y se identifican algunos enfoques alternativos para el mapeo de la red mundial de ciudades.0306°0201080704082001070409é07070400¨040700020401020301030409è04·0206030406040205010205000208°0406060105030405030301°030303030506020702040604010002040102020104020002040507040308è0700é0001020207é0705030201030601070402010002040200040809è000503050601060701020601000004§03040606è0302é0000020604000002040409è000207040202°060205010205000406040301°é0705020802è§0403¨03è§06010002020104020002010101é0307040604è010003040603040401000004§03020402020002040604010002040102020104020002040507040308040309030004020606020306è03020205040204050000020409010208000304040205090400¨0301°é0705040700020401è060302°070406040205010205000308020103050400¨02¤§0205010205000406040301°é0705030906020306010109040700020401è060302¤§040604020104020002040507040308é0706030309070402è0406030201030601010003è030503050204¤02040703020903020300é050503030502060801000202¤§è0203020707010002040102020104020002040507040308é0800è0701020207é0705040604040309030004040901020601000002é0006è070701000004060302080304060403030801060102080603000607040203080103020703040604¤020102060205010205000202020105030301°030303040604040901030809040901020601é0404020508020606020306010206é07060207040406040403090300040000010301°é0705020802è§0403¨030704020103060205000400±0306°020108040604è0700é00010302010306010304¨020404020702010002040102020104020002040507040308040604020406020207000002030800020604070402é0006è0707030706è0400020107030607é07070400¨040604GaWC0704080205¨0406030202020208020100020401020201040200020704090301°030303é0706040604110100090201040200020205010205000301°030303è03¨è03020102060403090300040206060203060302010306010406040202000400¨07040202010902°±0202000400¨è0406030201030601020702010501é0107020503040309030004020606020306è0302030506020702010000010207020302è0303070402è0707è0002è0406020800010000010207020504é00090400¨040604030201030601030906040304020809010002040102020104020002040507040308020706000002 |
[39] | . , No abstract is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
[40] | . , |
[41] | . , A network perspective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n organizational paradigm for understanding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s. Based on a critical overview of existing empirical models for estimating intercity networks based on firm linkages, this study extends the recently proposed regional corporate city model algorithm by proposing a new method for approximating urban networks based on the locational strategies of firms. The new method considers both regional and hierarchical network features and avoids the information loss associated with the conversion from two-mode firm-city networks to one-mode city-city networks. In addition, networks estimated by using the method proposed herein are suitable when employing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Finally, this method is empirically validated by examining intercity firm networks formed by 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s firms in China鈥檚 two largest metropolitan areas, namely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Pearl River Delta. The presented empirical analysis suggests two main findings. First, in contrast to conventional methods (e.g., the interlocking city network model), our new method produces regional and hierarchical urban networks that more closely resemble reality. Second, the new method allows us to us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o assess betweenness and closeness centralities. However, regardless of the model applied, the validity of any method that measures urban networks depends on the soundness of its underlying assumptions about how network actors (firms, in our case) interact. |
[42] | . , |
[43] | . , 网络中心性和网络权力是城市节点的两个重要网络结构特征,现有研究往往缺乏对二者联系和差别的足够重视。从拓扑结构角度,解析城市网络中心性和网络权力的基本内涵,基于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分别表征城市网络中心性和网络权力存在的不足,引入递推中心性和递推权力的概念,利用200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供需链接配套关系数据构建城市关联网络,讨论网络节点分布、链接关系等拓扑结构特征,识别各项中心性和权力指标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①汽车零部件供需链接的城市网络具备低密度、多中心、"富人俱乐部"的特征;②上海、长春、北京、重庆、十堰为最高等级的网络中心城市,分别锁定中国6大汽车产业带的对应地区;③长三角、京津地区、山东、广西、湖北三省及川渝地区为6大网络权力城市集中区,长三角地区网络权力最为突出;④递推中心性、递推权力在测度城市网络中心性和网络权力方面,具有更高的区分性和精准度;5城市网络存在由"高中心性—高权力"的核心城市到"低中心性—低权力"的裙带城市的一维分布特征,这与空间距离阻尼对城市链接有无的影响程度的衰减有关;同时也存在二者关系非匹配的"高中心性—低权力"的中心集束城市和"低中心性—高权力"的权力门户城市。 . , 网络中心性和网络权力是城市节点的两个重要网络结构特征,现有研究往往缺乏对二者联系和差别的足够重视。从拓扑结构角度,解析城市网络中心性和网络权力的基本内涵,基于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分别表征城市网络中心性和网络权力存在的不足,引入递推中心性和递推权力的概念,利用200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供需链接配套关系数据构建城市关联网络,讨论网络节点分布、链接关系等拓扑结构特征,识别各项中心性和权力指标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①汽车零部件供需链接的城市网络具备低密度、多中心、"富人俱乐部"的特征;②上海、长春、北京、重庆、十堰为最高等级的网络中心城市,分别锁定中国6大汽车产业带的对应地区;③长三角、京津地区、山东、广西、湖北三省及川渝地区为6大网络权力城市集中区,长三角地区网络权力最为突出;④递推中心性、递推权力在测度城市网络中心性和网络权力方面,具有更高的区分性和精准度;5城市网络存在由"高中心性—高权力"的核心城市到"低中心性—低权力"的裙带城市的一维分布特征,这与空间距离阻尼对城市链接有无的影响程度的衰减有关;同时也存在二者关系非匹配的"高中心性—低权力"的中心集束城市和"低中心性—高权力"的权力门户城市。 |
[44] | . , |
[45] | . , |
[46] | . , @article{7047092, author = {Liu, Xingjian and Derudder, Ben and Wu, Kang}, issn = {0034-3404}, journal = {REGIONAL STUDIES}, keyword = {Urban form,Transportation flows,China,Polycentric urban region,Urban network}, language = {eng}, title = {Measuring polycentric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an intercity transportation network perspective}, url = {http://dx.doi.org/10.1080/00343404.2015.1004535}, year = {2016}, } |
[47] | . , Urban agglomerations are an inevitable outcome of China’s new nation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reaching relatively advanced stages of development over the past 30 years. In the early... |
[48] | |
[49] | . , |
[50] | . , 正 今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日益增强。现在,一些地区从经济互利互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少新颖的区域概念,如“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等。这些概念的提出,反映了地区经济的日益活跃和跨行政区划的经济联动诉求,给人很多启发。然而,如何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界定我国大陆的社会经济区域,不仅有全局意义,关系到各种社会资源的整体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布局,而且对不同经济区域的经济规划、产业布局有直接影响,同时也对包括市场结构、消费结构、商业联系等在内的经济活动有直接影响。 经济区域划分既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方便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和区域政策的分析。借鉴国际经 . , 正 今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日益增强。现在,一些地区从经济互利互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少新颖的区域概念,如“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等。这些概念的提出,反映了地区经济的日益活跃和跨行政区划的经济联动诉求,给人很多启发。然而,如何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界定我国大陆的社会经济区域,不仅有全局意义,关系到各种社会资源的整体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布局,而且对不同经济区域的经济规划、产业布局有直接影响,同时也对包括市场结构、消费结构、商业联系等在内的经济活动有直接影响。 经济区域划分既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方便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和区域政策的分析。借鉴国际经 |
[51] | . , . , |
[52] | . , 认为城市群存在的基础是一种不同于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的集聚经济,即城市群经济。城市群经济是区域尺度下一种新的集聚经济类型,是由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复合而成的板块经济,是由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相互作用而成的集成经济。基于企业经济来源的分析,发现城市群经济不仅源于城市群规模经济和城市群整体范围效应,而且源于城市群交易经济和城市群学习经济。 . , 认为城市群存在的基础是一种不同于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的集聚经济,即城市群经济。城市群经济是区域尺度下一种新的集聚经济类型,是由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复合而成的板块经济,是由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相互作用而成的集成经济。基于企业经济来源的分析,发现城市群经济不仅源于城市群规模经济和城市群整体范围效应,而且源于城市群交易经济和城市群学习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