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国际地理学新发展: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国际地理联合会2018年区域会议述评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cdn.bootcss.com/mathjax/2.7.2-beta.0/MathJax.js?config=TeX-AMS-MML_HTMLorMML"></script> <script type='text/x-mathjax-config'> MathJax.Hub.Config({ extensions: ["tex2jax.js"], jax: ["input/TeX", "output/HTML-CSS"], tex2jax: {inlineMath: [ ['$','$'], ["\\(","\\)"] ],displayMath: [ ['$$','$$'], ["\\[","\\]"] ],processEscapes: true}, "HTML-CSS": { availableFonts: ["TeX"] }, TeX: {equationNumbers: {autoNumber: ["none"], useLabelIds: true}}, "HTML-CSS": {linebreaks: {automatic: true}}, SVG: {linebreaks: {automatic: true}} }); </script> 王涵1,2,, 赵文武1,2,, 刘月1,2, 刘焱序1,2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5
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陆地表层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北京 100875

New developments in international geography: Appreciating Differences-A review of the 2018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 Regional Conference

WANGHan1,2,, ZHAOWenwu1,2,, LIUYue1,2, LIUYanxu1,2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Resource Ecology, Faculty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2. Institute of Land Surface Syste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aculty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通讯作者:通讯作者:赵文武(1976-), 男, 山东曹县人, 博士, 教授, 主要从事土地利用与生态过程、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性等方面的研究。E-mail: zhaoww@bnu.edu.cn
收稿日期:2019-02-12
修回日期:2019-03-11
网络出版日期:2019-04-25
版权声明:2019《地理学报》编辑部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604704)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王涵(1997-), 女, 山东泰安人, 硕士生, 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生态过程。E-mail: 18864831658@163.com



展开

摘要
2018年8月6-10日,国际地理联合会2018年区域会议在加拿大魁北克城召开。会议围绕“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主题展开,吸引了全球1500余名专家****汇聚魁北克城,研讨国际地理学的最新进展。当前国际地理学的发展倡导尊重差异的地理教育理念,强调在变化与差异中实现社会—自然系统的耦合,注重地理信息科学的创新学术价值,聚焦全球化与区域性的融合发展。对中国****的启示主要为:把握地理学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发展基于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理论和方法;创新地理教育以推动全球差异化、多元化的发展。作为国际地理联合会执委会和委员代表工作会议的重要成果,选举产生了新的执委成员,傅伯杰院士正式任职国际地理联合会副主席。

关键词:国际地理联合会;差异;多样化;地理学;地理学发展
Abstract
The 2018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 Regional Conference was held on August 6 to 10, in Quebec City, Canada. "Appreciating Difference" is the theme of the conference. This session is the largest conference in Canada's geography-related conferences, attracting more than 1,500 experts and scholars around the world to gather in Quebec City to discuss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geography.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geography advocates the concept of geography education that respects differences, emphasizes the coupling of social-natural systems in change and difference, pays attention to the innovative academic value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focuses on the integration of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 enlightenment to Chinese scholar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Grasp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geographical diversity; developing comprehensive theories and methods based o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reshaping geography education to promote global differenti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As an important result of the working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 and its members' representatives, a new member of the executive committee was elected, and academician Bojie Fu? was formally appointed vice chairman of the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

Keywords: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diversity;diversification;geography;geographic development

-->0
PDF (757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王涵, 赵文武, 刘月, 刘焱序. 国际地理学新发展: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国际地理联合会2018年区域会议述评[J]. 地理学报, 2019, 74(4): 831-835 https://doi.org/
WANG Han, ZHAO Wenwu, LIU Yue, LIU Yanxu. New developments in international geography: Appreciating Differences-A review of the 2018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 Regional Conference[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9, 74(4): 831-835 https://doi.org/

1 会议简介

2018年8月6-10日,国际地理联合会(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 IGU)2018年区域会议在加拿大魁北克成功举办。本届会议组织了270多个专题分会场、1300多个口头报告和100多个海报展示,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1500多名专家****参会,是加拿大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地理学会议。会议期间,召开了IGU执委会和IGU所属委员会代表工作会议,正式宣布新当选的IGU执委成员名单。其中,来自中国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西班牙的Rubén Lois-Gonzalez教授新当选IGU副主席,意大利的Elena Dell'agnese教授、澳大利亚的Iain Hay教授连任IGU副主席,印度的Rambabu Singh教授当选IGU秘书长。
本届会议围绕“尊重差异、包容多样”(Appreciating Difference)主题,鼓励对当代世界的景观、人类和知识的多样性及其差异所带来的挑战进行讨论。会议聚焦于9个核心问题:① 自然—文化二元的桥接(Bridging Nature-Cultural dualisms);② 多种语言、多元文化政治实体的社会动态(Social dynamics within multilingual or multicultural political entities);③ 原住民与殖民历史影响(Native communities and the legacy of colonialism);④ 21世纪的南北对话(North-South dialogues in the 21st century);⑤ 全球化时代的地区和地区主义(Regions and regionalism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⑥ 批判地理学和多元本体论(Critical geography and multiple ontologies);⑦ 区域/全球尺度下环境、气候变化的差异影响、成本与政治(Differing impacts, costs and politics of environmental and climatic change at regional and global scales);⑧ 边界、民族国家和后民族主义——多尺度人类迁徙再分析(Borders, Nation States and Postnationalism-reconsidering human migrations at multiple scales of analysis);⑨ 语言如何架构地理学和地理交流(How language structures geography and geographical communication)。

2 大会主题报告与特邀报告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政治、经济和环境的统一与差异并行不悖,差异是具有巨大潜力、有研究价值的资源。地理学方法论的精髓在于把握区域的差异性及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1]。大会围绕“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主题设置了4个大会报告和8个特邀报告。其中,大会主题报告分别为:①“尊重差异:来自本土河流的视角”;②“土地、水资源与社区的对话”;③“欣赏差异性与一致性共存的南非地理学——基于社会—生态视角”;④“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学五十年发展的见证”。主题报告基于不同区域案例,从不同侧面探讨了地理学发展中的一致性与差异性问题。大会特邀报告围绕“地理学:拯救世界的神秘力量”“努那维克—变化中的土地”“城市的未来:当地理学融入自然、艺术和经济”“全球化、边境与边疆:历史地理观点”“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科学”“魁北克地名中的本土语言”“地中海流域委员会的经验分享”和“地理教育的力量”等地理学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分别设置。特邀报告深度聚焦大会主题,从世界不同区域的案例出发、基于人地关系、未来发展等地理学视角探讨前沿热点问题,提倡欣赏、尊重、认识并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充分反映了地理学的多元化、包容性和区域性特征。

3 重要学术观点

3.1 倡导尊重差异的地理教育理念

地理教育是培养具有全球责任感和全人类意识公民的必修课程[2]。当前,地理学家们越来越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和政治发展问题,但在探索地理学教育如何赋予年轻人发展自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提高公民意识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围绕“拯救世界:地理学的神秘力量”这一主题,Sarah Witham Bednarz教授提出地理教育应聚焦于塑造学生空间思维和地理思维以对个人产生积极影响,需要重点关注空间思维如何解决性别不平等、基于个人发展视角的地理教育课程体系优化、地理思维与社交媒体—地理空间技术的融合等问题。Clare Brooks教授在题为“地理教育的力量”报告中,指出地理知识在青年教育中具有重大意义,而如何发挥其作用是地理学教育者亟待思考的问题。2016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地理大会上宣布的“国际地理教育宪章”[2]和2015年在莫斯科召开的IGU区域会议上发布的“地理教育研究宣言”[3]具有里程碑意义,阐明了年轻人具有获得高质量地理教育的权利。但不同国家地理教育的地位和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地理学家和地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是如何共同努力向所有人传播“强大的”地理学知识。

3.2 在变化与差异中实现自然—社会系统的耦合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不同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在一定区域范畴所组成地域系统的科学[4],其研究内容是地球表层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途径是耦合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5]。本届会议既有对“水、土、气、生”等自然要素的研究,也从经济变革、地缘政治、文化演变等不同侧面对社会系统进行了探讨。人类活动的强烈干预推动着地球系统演化进入了“人类世”新纪元[6],而环境变化下的人类社会系统也在经历深刻的变革。议题“城市的未来:当地理学融入自然、艺术和经济”讨论了从树木、植被灭失到城市自然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反映了气候变化和物种入侵等全球变化对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产生巨大的威胁。通过促进生态系统的结构多样性和绿色空间之间的连通性来应对全球变化带来的压力,可以增加城市和城郊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恢复能力,从而提高相应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Jér?me Dupras教授的报告展示了地理工具和方法如何成为建设可持续城市和社区的“催化剂”。为了使生态恢复从理论转向应用,景观规划技术进一步融合经济手段、公民参与和艺术设计等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自然—社会系统耦合与可持续发展,傅伯杰院士于2017年10月倡议成立了国际地理联合会“面向未来地球的地理学:人地系统耦合与可持续发展”(Geography for Future Earth: Coupled Human-Earth Systems for Sustainability)专业委员会,并在本次会议上组织了“人地系统耦合与可持续发展”专场,研讨了“格局—过程—服务—可持续性”人地系统耦合研究新框架。“格局—过程—服务—可持续性”研究范式是在探讨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辨析生态系统服务/景观服务的权衡协同机制及其与景观/区域可持续性的关系下形成的新范式[7]。基于“格局—过程—服务—可持续性”范式,发展人地系统耦合的动态研究,以促进社会—生态系统与其生物物理环境的协调统一和可持续发 展[8]。围绕“全球化、边界与边疆:历史地理观点”这一议题,****们探讨时空因素在全球化和边疆理论中的重要作用,并强调必须认识到历史地理环境的重要性。在当前全球化浪潮和对安全更高要求下,边界不再仅仅是主权和国家历史的象征。边界可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动态性[9]。在这种情况下,亟需明晰边疆演变与全球化变化力量之间存在的关系。

3.3 地理信息科学的学术价值和差异协调

地理信息系统(GIS)以数字化的形式收集、存储、分析空间信息,是地理学家表达世界的一种方式,被列为“改变世界的十大地理思想”之一[10]。长期以来,地理学家一直在讨论地理信息系统的学术价值及其在地理学科的重要位置。近期的GIS发展更趋向于计算机科学,并且在地理学以外的许多学科中都得以应用。地理信息科学(GIScience)围绕着解决GIS的一系列基础科学问题[11],如数据的获取、地理信息的集成和分布式计算、数据库建设、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的表达等,主要研究地理信息的采集、显示、存储、管理、应用,以及地理信息流的产生、传输和转化规律[12]。Michael F Goodchild教授围绕“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科学”这一主题,解读了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科学之间的差异、地理学对地理信息科学的重要性,以及地理信息科学对地理学的重要性。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重视地理信息科学的创新学术价值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3.4 全球化与区域性的融合发展

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区域范围引发大规模的城市演变和社会转型,进而不可避免地对本土的居民、文化和环境等带来压力和挑战。“努纳维克—变化中的土地”大会报告介绍了位于魁北克省55°N以北的因纽特人领土——努纳维克正在经历的重大变化。Michel Allard教授发现在过去的30年里,该地区气候升温超过2 ℃,导致苔原地区的灌木扩张、不连续地带的永久冻土退化以及生态系统的重大变化;加之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已经建立了两个重要镍矿区,区域社会经济发生着重大变革。气候变化和全球化引起的改变正在重塑努纳维克的物理和人文景观。与会者提倡应顺应全球化发展主流,贴合当地社会发展需求和区域条件,结合区域发展动态,开展因地制宜的本土化管理,推动实现区域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4 会议启示

4.1 把握地理学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由于自然环境、语言、传统、社会制度、对自然与经济文化的认同、文化实践和文化形式等方面的差异,地理学研究呈现多样化的内容。如果固守学术上的地理知识并以此为基础来判断所有的地理知识,将差异标准化,将会把地理学与更为广阔的潜在发展机会隔离开来[13,14]。当前,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驱动下,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深刻认识差异并综合考虑研究领域中不同的发展倾向,系统构建多尺度、多因素、多对象等多元化的研究体系,对于地理科学的研究和教学至关重要,有助于推动实现全球合作和可持续发展。

4.2 发展基于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理论和方法

地理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的特点[15]。发展地理学综合性研究理论和方法,是破解地理学空心化问题的关键途径,是建立地理学核心理论的重要任务[16]。地理****要结合科学发展的大趋势和其他学科的前沿问题,加强理论思维和方法论研究。要在交叉学科的系统研究中坚守自己的阵地,并继续通过应用实践为社会做贡献。在地理学研究中,学科交叉强调以多样性、复合性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促进科学研究实现多领域、多学科的渗透与交融。地理****应深入挖掘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构建学科融合的复合式理论体系和方法论,适应全球变化和区域特色,助推地理学快速发展。

4.3 创新地理教育以推动全球差异化、多元化的发展

当今世界,资源、环境、人口、发展等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尖锐,而地理学是不同基础学科中最能综合地、直接地应对这些问题的学科[13]。地理教育致力于塑造学习者积极的国际世界观,认识物理环境和环境中文化群体的多样性,使学生能够批判性地分析世界。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和政治发展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当今世界年轻人追求平等、包容和自我控制的权利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的结果。地理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但在探索地理教育如何赋予年轻人发展自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提高公民意识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还需对以下问题做出思考:地理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帮助学生增强社会参与度?通过课程和教学材料,地理教育者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推动创造一个欣赏、尊重和应用差异的社会环境?地理理论、技能和实践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哪些教学策略帮助年轻人学以致用?在当前变化环境下地理****需重新思考地理教育,创新教学理论和方法,以推动全球差异化、多元化的发展。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Lu Dadao.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research on global change in China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66(2): 147-1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8477.2003.09.048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10年来中国地理学研究领域发 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大规模地参与了全球变化研究。本文阐述了全球变化的主要研究议题及地理****可能起到的作用,认为中国长期高速经济增长引起的环境 变化比大气层增温的影响大得多,一系列与此有关的重大区域性问题应该得到地理****的广泛重视。文中还指出了地理****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值得注意的倾向。
[陆大道. 中国地理学的发展与全球变化研究
. 地理学报, 2011, 66(2): 147-15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8477.2003.09.048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10年来中国地理学研究领域发 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大规模地参与了全球变化研究。本文阐述了全球变化的主要研究议题及地理****可能起到的作用,认为中国长期高速经济增长引起的环境 变化比大气层增温的影响大得多,一系列与此有关的重大区域性问题应该得到地理****的广泛重视。文中还指出了地理****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值得注意的倾向。
[2]Commission on Geographical Education(IGU-CGE). 2016 International Charter on Geography Education
. Beijing: 33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 2016.
https://doi.org/10.1080/10382046.2017.1272849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2017). The 2016 International Charter on Geographical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 Geographical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Vol. 26, No. 1, pp. 1-2. doi: 10.1080/10382046.2017.1272849
[3]Commission on Geographical Education(IGU-CGE). International Declaration on Research in Geography Education
. Moscow: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Union Regional Conference, 2015.
[本文引用: 1]
[4]Lu Dadao.The methodology of human-economic geography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1, 30(3): 387-396.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030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论述了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方法论和人-地系统的特征,倡导开展“人-地系统动力学研究”。阐明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的方法沦及其特点,将有利于这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学术界特别是自然科学范畴内对人文-经济地理学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在资源环境研究中的地位逐步形成共识,促进地球表层领域内资源-环境(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的形成。针对少数****的偏见,强调并分析了人文-经济地卵学中的不确定性及其科学性。
[陆大道. 人文—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论及其特点
. 地理研究, 2011, 30(3): 387-396.]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030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论述了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方法论和人-地系统的特征,倡导开展“人-地系统动力学研究”。阐明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的方法沦及其特点,将有利于这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学术界特别是自然科学范畴内对人文-经济地理学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在资源环境研究中的地位逐步形成共识,促进地球表层领域内资源-环境(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框架的形成。针对少数****的偏见,强调并分析了人文-经济地卵学中的不确定性及其科学性。
[5]Fu Bojie, Leng Shuying, Song Changqing.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asks of geography in the new era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35(8): 939-945.
https://doi.org/10.1016/S0168-9002(97)00311-2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地理学是“探索自然规律,昭示人文精华”的一门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特点。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地理学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计划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已经成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起源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并结合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未来地球”研究计划,代表了新时期地理学发展的方向。当代地理学研究方法已经从勘察、观测、记录、制图等传统的研究方法向空间统计、对地观测、GIS、室内外模拟、建模、决策系统等现代科学方法转变,逐渐走向综合性、定量化;随着地理学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更加综合,地理学研究议题变得更为综合和多元,吸引了更为广泛的学科参与,地理学视角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重视,概念和工具所属的学科边界正变得模糊。新时期的地理学正在走向地理科学。中国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个理想的地理科学试验场所,中国地理科学未来的发展需要以综合的角度加深对人地复杂系统全面而综合的理解,需要加强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全面提升中国地理科学国际化水平,普遍提高先进技术解析地理现象的能力,系统实现地理科学的社会服务价值,促进中国从地理学大国走向地理学强国。
[傅伯杰, 冷疏影, 宋长青. 新时期地理学的特征与任务
. 地理科学, 2015, 35(8): 939-945.]
https://doi.org/10.1016/S0168-9002(97)00311-2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地理学是“探索自然规律,昭示人文精华”的一门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特点。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地理学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计划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已经成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起源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并结合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未来地球”研究计划,代表了新时期地理学发展的方向。当代地理学研究方法已经从勘察、观测、记录、制图等传统的研究方法向空间统计、对地观测、GIS、室内外模拟、建模、决策系统等现代科学方法转变,逐渐走向综合性、定量化;随着地理学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更加综合,地理学研究议题变得更为综合和多元,吸引了更为广泛的学科参与,地理学视角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重视,概念和工具所属的学科边界正变得模糊。新时期的地理学正在走向地理科学。中国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个理想的地理科学试验场所,中国地理科学未来的发展需要以综合的角度加深对人地复杂系统全面而综合的理解,需要加强全球性问题的研究,全面提升中国地理科学国际化水平,普遍提高先进技术解析地理现象的能力,系统实现地理科学的社会服务价值,促进中国从地理学大国走向地理学强国。
[6]Crutzen P J.Geology of mankind
. Nature, 2002, 415(6867): 23.
https://doi.org/10.1038/415023a [本文引用: 1]
[7]Zhao Wenwu, Wang Yaping.Literature analysis of landscape ecology studies in mainland China from 1981 to 2015
.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6, 36(23): 7886-7896.
https://doi.org/10.5846/stxb201604240775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在我国大陆地区,景观生态学已走过35周年,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已经正式成立20周年。以“景观生态学”为主题词,检索得到1981--2015年我国大陆地区景观生态学****发表的相关文献,对文献数量、文献期刊分布、文献所属研究机构、文献内容和文献国际影响力5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关于我国大陆地区景观生态学研究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几点认识。(1)我国大陆地区景观生态学研究按发表文献数量状况可划分为3个阶段:1981--1989年,景观生态相关研究较少,学科处于引进、吸收的初始阶段;1990--2006年,文献数量迅猛增长,我国大陆地区景观生态学学科发展成熟并壮大;2007年至今,景观生态学研究平稳发展,在思索中寻求创新。(2)我国大陆地区景观生态学研究文献发表刊物以生态、农业、资源与环境、地理测绘和园林领域刊物为主,刊物影响因子差别明显,景观生态学专业期刊在我国大陆地区有所欠缺。(3)景观生态学研究机构主要为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为代表的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和以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各研究机构发挥所处地理环境优势和自身学科特色,对不同类型景观展开深入研究。(4)我国大陆地区景观生态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学科理论与技术方法、景观格局一生态过程一尺度的相互作用机制、景观生态学的部门应用等,其研究主题包括城市、农业、湿地、园林、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景观可持续等众多方面,其研究范式正经历着从“格局.过程.尺度”向“格局.过程.服务.可持续性”的变化过程。(5)就英文文献的发文量和被引频次而言,我国大陆地区景观生态学研究是国际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17
[赵文武, 王亚萍. 1981-2015年我国大陆地区景观生态学研究文献分析
. 生态学报, 2016, 36(23): 7886-7896.]
https://doi.org/10.5846/stxb201604240775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在我国大陆地区,景观生态学已走过35周年,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已经正式成立20周年。以“景观生态学”为主题词,检索得到1981--2015年我国大陆地区景观生态学****发表的相关文献,对文献数量、文献期刊分布、文献所属研究机构、文献内容和文献国际影响力5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关于我国大陆地区景观生态学研究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几点认识。(1)我国大陆地区景观生态学研究按发表文献数量状况可划分为3个阶段:1981--1989年,景观生态相关研究较少,学科处于引进、吸收的初始阶段;1990--2006年,文献数量迅猛增长,我国大陆地区景观生态学学科发展成熟并壮大;2007年至今,景观生态学研究平稳发展,在思索中寻求创新。(2)我国大陆地区景观生态学研究文献发表刊物以生态、农业、资源与环境、地理测绘和园林领域刊物为主,刊物影响因子差别明显,景观生态学专业期刊在我国大陆地区有所欠缺。(3)景观生态学研究机构主要为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为代表的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和以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各研究机构发挥所处地理环境优势和自身学科特色,对不同类型景观展开深入研究。(4)我国大陆地区景观生态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学科理论与技术方法、景观格局一生态过程一尺度的相互作用机制、景观生态学的部门应用等,其研究主题包括城市、农业、湿地、园林、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景观可持续等众多方面,其研究范式正经历着从“格局.过程.尺度”向“格局.过程.服务.可持续性”的变化过程。(5)就英文文献的发文量和被引频次而言,我国大陆地区景观生态学研究是国际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17
[8]Fu B J, Wei Y P.Keeping fit in the dynamics of coupled natural and human systems
. Current Opinion i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2018, 33: a1-a4.
https://doi.org/10.1016/j.cosust.2018.07.003URL [本文引用: 1]
[9]Widdis R W.Crossing an Intellectual and Geographic Border
. Social Science History, 2010: 445-497.
https://doi.org/10.1017/S0145553200011408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The Canadian-American borderlands have been configured and reconfigured by dynamic flows of trade, investment, migration, family connection, cooperation, and community across the border. One can view this and other borderlands as a dynamic spatiotemporal network with flows, gateways, corridors, and places or as a matrix: a complex web of interactions and dependencies that can in many places at different times be seen to be embedded in unequal economic relations. This article focuses specifically on migration flows in the Canadian-American borderlands during the turn-of-the-twentieth-century period. Flows of people during this period integrated communities on both sides of the border, but such movements varied among the regions that make up the borderland zone. The article uses Canadian and American border-crossing records to show that Canada-U.S. migration must be viewed in relation to patterns of regional transborder development.
[10]Hanson S.Ten Geographic Idea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New Brunswich: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97: 1-225. [本文引用: 1]
[11]Goodchild M F. Twenty years of progress: GIScience in 2010
. Journal of 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10(1): 3-20.
URL [本文引用: 1]
[12]Chen Shupeng.Geo-information Science.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7: 12-20. [本文引用: 1]

[陈述彭. 地球信息科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12-20.] [本文引用: 1]
[13]Cai Yunlong.Living with diversity: Review of 29th IGC
. Human Geography, 2001, 16(5): 5-10.
URL [本文引用: 2]

[蔡运龙. 多样化的生存与发展: 从第29届国际地理大会看地理学趋势
. 人文地理, 2001, 16(5): 5-10.]
URL [本文引用: 2]
[14]David H.Geographical Knowledges Under Globalization. Seoul,
Korea: Guest Speaker Presentation 29th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Congress, 2000.
[本文引用: 1]
[15]Fu Bojie.Geography: From knowledge, science to decision making support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 72(11): 1923-1932.
[本文引用: 1]

[傅伯杰. 地理学:从知识、科学到决策
. 地理学报, 2017, 72(11): 1923-1932.]
[本文引用: 1]
[16]Fu Bojie.The integrated studies of geography: Coupling of patterns and processes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69(8): 1052-1059.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800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地理学是一门以综合性和区域性见长的学科。地理学的综合性通过要素多样化来体现,区域性则表现为区域分异或区域差异。地理学综合研究是对地球表层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人地关系的研究,帮助我们认识地球表层系统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趋势,把握其变化的脉搏。格局是认识世界的表观,过程是理解事物变化的机理,基于长期的野外观测和综合调查以及模型模拟,对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地理格局与过程进行耦合研究,是从机理上理解与解决地理学综合研究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文章结合在黄土高原地区的相关研究案例,探讨了将格局与过程耦合研究的地理学综合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傅伯杰. 地理学综合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格局与过程耦合
. 地理学报, 2014, 69(8): 1052-1059.]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800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地理学是一门以综合性和区域性见长的学科。地理学的综合性通过要素多样化来体现,区域性则表现为区域分异或区域差异。地理学综合研究是对地球表层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人地关系的研究,帮助我们认识地球表层系统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趋势,把握其变化的脉搏。格局是认识世界的表观,过程是理解事物变化的机理,基于长期的野外观测和综合调查以及模型模拟,对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地理格局与过程进行耦合研究,是从机理上理解与解决地理学综合研究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文章结合在黄土高原地区的相关研究案例,探讨了将格局与过程耦合研究的地理学综合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相关话题/地理 学科 生态学 系统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