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清代满城历史地理研究》评介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武超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武汉 430079
版权声明:2019《地理学报》编辑部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展开


-->0
PDF (424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武超. 《清代满城历史地理研究》评介[J]. 地理学报, 2019, 74(2): 408-408 https://doi.org/
满城是位于畿辅、直省与新疆等地,曾驻扎有满洲八旗官兵的特殊的城市空间,满城在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城池形制、驻防布局等方面均有着众多值得研究的内容。知识产权出版社于2017年4月出版的《清代满城历史地理研究》便是****朱永杰对于这一课题长期研究的成果。
该著作共22万字,分为八章。第一章对满城的具体数量进行了考证,得出在畿辅地区有满城1座,直省地区有满城15座,新疆地区有6座;第二章重点分析了各地满城的军事管理状况,并对不同区域间的军事实力进行对比;其后的四章从城池的整体形制、内部设施分布、空间规划思想等多个角度对满城的内部空间进行了完整的还原;第七与第八章则选取了两座极具代表性的满城——太原满城与密云满城进行详细分析。纵览全书,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称道。
(1)研究角度新颖。目前关于满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军政方面,以探索其军事驻防的功能为主。而本书则将视野进一步扩大,将满城视为清代城市的一部分,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作者采用了剖面分析法对满城进行详实的复原,其利用历史资料,确定并复原了满城的数量、分布以及结构,通过复原满城时空发展结构图,真实而全面地展示满城的历史地理风貌。这一新的研究角度进一步拓宽了清代满城的研究领域,也丰富了清代历史城市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的整体构建。
(2)微观与宏观研究相结合。之前涉及到满城布局的研究著作,多对单座城市进行论述,很少将各地的满城作为整体进行研究。本书则将全国广泛分布的22座满城视为一个整体,分析其在形制与内部结构等方面的共同点。通过对于众多满城内部结构的分析,作者认为满城的空间布局体现了一定的规划思想与原则,主要的规划思想为五行相胜思想与儒家思想,体现出的规划原则有中心布局、街巷分割、方块居住、对称布局以及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整体研究的同时,作者也选择了太原满城与密云满城这两座极具代表性的满城进行个案研究。这样的研究方案既探讨了典型满城的具体情况,又将众多的满城综合分析,研究区域满城和全国满城的发展规律,从微观与宏观的角度进行全面分析。这样不仅可以对典型满城的特点进行很好的把握,也有助于归纳出满城各分支内容发展的一般规律。
(3)资料翔实,图表丰富。历史研究主要以史料作为依托,历史城市地理的研究也不例外,为了尽可能完整地还原清代满城的地理布局,作者在研究中广泛搜集、引用了各类历史文献资料。这些资料既包括《清实录》《满洲实录》和《大清会典》之类的官方史料与各地的志书,也包括文人官僚的满汉文奏疏以及档案、笔记、文集、谱牒、杂史等间接资料。作者还借鉴了反映满族社会生活的调查报告,辅以实地考察,掌握尽可能多的资料,做到尽可能完整地还原满城的历史风貌。在还原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满城布局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用文字将这一纷繁复杂的变化进行呈现往往极为困难,作者为了可以更直观、更准确地反映满城布局的各要素,《清代满城历史地理研究》中共收录了72幅图表。这些图表可以使相对抽象的满城空间布局更为具体化,更有利于对满城整体空间结构特点进行总结。如对满城形制进行分析时,作者便列出了满城位置、规模以及城垣相关建置对照表、建有固定城墙的满城与其他城市相对位置关系统计表、直省满城周长对比分析图、满城城垣形制对照表、城关相关建置对照图等诸多图表。根据满城形制的诸多图表,作者对于满城城垣的建置、质地、形状等特点更易进行总结与评析。同时各地的满城平面布局图合理的分布于各章之间,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于满城布局变化的了解也更为直观。
虽然本书在整体编排与用语规范上仍存在一些不足,但瑕不掩瑜。作为第一部从历史地理学角度研究清代满城的著作,本书着力于从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的角度对满城的时空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实属清代城市地理研究中的佳作。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相关话题/城市 地理 满城 历史地理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