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 use spatial equilibri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and demand matching: A case study of Jiangsu Province
YANG Qingke,1, WANG Lei,2, LI Yongle1, QIN Xianhong3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20-03-23修回日期:2021-01-14网络出版日期:2021-05-25
基金资助: |
Received:2020-03-23Revised:2021-01-14Online:2021-05-25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杨清可,男,山东滕州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区域规划与土地利用。E-mail: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PDF (11070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杨清可, 王磊, 李永乐, 秦贤宏. 供需匹配视角下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的理论分析与状态评价——以江苏省为例. 资源科学[J], 2021, 43(5): 932-943 doi:10.18402/resci.2021.05.07
YANG Qingke, WANG Lei, LI Yongle, QIN Xianhong.
1 引言
中国快速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中,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演化剧烈,已步入以生态环境限制与资源保障乏力为特点的人地关系矛盾凸显期[1,2]。土地利用空间均衡是国土空间开发战略与主体功能区规划有序推进的保证,也是践行绿色开发、协调发展理念的必由之路[3,4,5]。土地资源供给能力有限,与人口集聚、经济分布、建设用地开发等产生的需求错位配置,造成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失衡[6,7,8]。而已有文献对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的研究很少,相关内容和成果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①空间均衡内涵界定。从唯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向实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生态良好的“三维”目标且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空间开发模式转变,从协调土地开发强度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视角深化对空间均衡内涵与模式的理解[9,10,11]。其中,樊杰等[10,12]从评价区域发展效益以及在三维目标框架下提出两种空间均衡模型:一是考虑人均GDP与民生质量方面的经济发展本身的立体空间均衡模型;二是考虑区域发展条件的客观差异,实现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指标构成的综合发展状态的均衡。陈雯等[13]则提出依据自然本底条件与发展基础的差异,经由空间开发供给与保护需求相匹配,地区间优势互补、协调分工等途径实现空间均衡发展。以上空间均衡模型的建立有效指导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制定与实施。②空间均衡分异规律。借助“3S”与空间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从土地开发效率评价、土地利用的生态约束、合理开发强度的确定等方面分析城市集约开发与空间均衡的格局特征[14,15]。同时,构建土地开发均衡指数,评价全国、区域、省等多尺度的均衡状态演变[5,7,11]。③空间均衡态势分析。阐释多种发展要素在区域间流动的合理方式,以实现人均效益均等化作为空间均衡变化的判断标准[12],分析生产要素的资源势与势差,按照比较优势进行空间均衡配置[16]。上述研究从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考虑深化了对空间均衡的认识,在经济学视角上,社会经济活动依照要素供给的比较优势进行区际流动和优化分工[17,18],也可视为土地规模、开发强度与供给能力相互适应而达到协调状态,但因为影响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状态因子的复杂性,使得绝对均衡不存在于实际开发活动,学界进行研究的所谓均衡多是相对均衡[19,20]。在当前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的背景下,开展供需匹配视角下土地利用的空间均衡状态评价研究,为区域土地可持续发展利用提供借鉴,丰富宏观及中观层面国土空间利用程度评价的研究。江苏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地区,对建设用地需求旺盛,但用地供给能力不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因此,基于供需匹配视角下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的理论分析,以江苏省为例,明确空间均衡的评价思路与模型方法,探究土地资源供需的空间匹配状态,以期为理解并合理评价土地利用过程、制定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2 理论分析
根据土地利用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在特定时间截面上的组合态势所决定的人地系统的格局状态来界定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内涵[21,22],不同土地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的匹配组合形成了区域土地利用空间均衡与失衡状态(图1)。当土地供给能力高于需求强度时,即该区域开发供给能力较高,本该承载高密度人口分布与高强度经济活动,但因诸多条件制约而未得到充分利用,有效开发不足,导致土地供给能力与空间需求不相匹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居民生活与经济生产活动引致的水、土资源损耗与生态环境安全胁迫,但也迟滞了经济社会进步与人口有序流动,可视为土地空间资源的过度浪费[23,24]。当土地利用需求强度高于供给能力时,超越土地资源供给的保障能力与生态环境约束限度,就会出现掠夺式开发,随之引起自然灾害频发、生态安全破坏、环境质量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人地关系矛盾激化。高强度的生产生活活动损耗了过多的生态环境资源,实质上亦可视为土地空间资源的过度浪费[25]。以上两种情况均应视为土地利用的空间失衡,而当保障土地开发的空间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协调匹配,达到“空间帕累托效率”状态良性耦合时,视为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处于空间均衡状态。图1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1土地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的空间耦合
Figure 1Spatial coupling of land supply capacity and demand
土地资源作为人类经济活动重要的空间载体,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每个地区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差异,取决于土地资源的供给能力。土地利用空间均衡也可理解为经济社会活动分布与空间区位供给能力的协调。因此,开展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的理论分析,土地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随开发成本和数量的变动而发生变化,具体的演化规律如下:
(1)图2a中,土地供给能力曲线(S)与土地需求强度曲线(D)随着土地资源开发成本(P)与开发数量(Q)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理论上,每个地区土地开发容量或者承载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土地供给能力曲线向上倾斜,逼近开发容量阈值。一般来说,如果土地资源保障能力、经济发展强度与集聚人口能力增高时,土地利用空间需求强度随之增加,需求曲线由D1向右向上移动至D2,空间开发需要付出的价格由P1上升至P2。单位面积土地空间开发成本陡然上升,往往体现在社会环境成本和经济增长的环境负效应的上升,社会经济活动没有按照开发供给的比较优势在空间上进行优化分工与资源配置,开发与保护规模、程度超过土地资源的供给容量,就会出现空间失衡,此时Q2表示需求增加后土地过度开发的空间失衡点。
图2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2土地利用空间供给与需求关系演变分析
Figure 2Chang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supply and demand
(2)对于图2a中土地需求强度增加导致的土地开发空间失衡,可以通过提高土地与水等资源要素保障条件,加强灾害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放松生态保护与环境质量的约束作用,就有可能降低生态重要性程度,增强开发供给能力,支撑经济持续发展、人口空间集聚等产生的土地利用需求。此时图2b中土地供给曲线由S1向右向下移动至S2位置,虽然开发数量上升至Q2,但开发成本却由P1下降至P2,能够调节土地利用过程的空间失衡状态,获得更大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
(3)如果土地需求强度降低,空间开发不足,图2c中的需求曲线由D1向左向下移动至D2,开发成本降至P2,数量从Q1降低至Q2时,此时S曲线变化较为平缓,表明只需稍微提高土地开发价格或者付出较低的开发成本,土地资源的开发收益就会迅速增长。这种土地空间需求不足,资源开发过疏,导致经济发展不充分。如果一个地区忽视供给增加而浪费资源,产业发展缓慢,对外来人口吸引能力下降,使得经济发展不振。土地资源的开发广度与强度低于供给能力,尤其是一些土地供给能力较强、应承担高强度开发活动的地区,却因需求不足、局部供给能力受限而没得到应有程度的开发,空间失衡状态同样会出现,此时Q2表示需求降低后土地开发需求不足的点。这种情况虽然减少了经济产出和环境损耗,但也可导致经济增长滞后,不利于土地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动态调节。
(4)针对图2c中土地需求强度不足的情况,也会表现出土地利用空间失衡状态。此种情形下,可通过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推进人口城镇化、促进建设用地合理开发等方式增强经济发展程度,提升空间开发需求;或者通过生态环境建设与灾害治理,降低基础条件的约束作用,也可增强土地资源的供给能力。最终需求曲线由D2向左向上移至D1(图2d),土地供给和需求的空间均衡点再次回归至Q1,协调土地资源空间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以获得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3 研究方法、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方法
3.1.1 指标体系构建供需匹配视角下空间均衡应以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区域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状态可以采用土地供给能力和土地需求强度之间的关系来评定。其中,土地供给能力是受空间向心和离心要素共同作用,主要由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决定,参考2019年4月自然资源部发布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中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方法来确定土地供给能力;土地供给能力的引导要素由土地资源保障、水资源保障来表征,供给能力的限制要素由生态条件、环境质量与灾害约束来表征。对于土地需求强度的测算,则根据土地开发、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等情况来确定,选用土地开发广度、人口集聚密度、经济开发力度等指标来表征。基于此,构建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
Table 1
表1
表1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的评价指标体系
Table 1
目标层 | 要素层 | 指标层 | 权重 | 作用方向 |
---|---|---|---|---|
土地供给能力指数(SAI) | 土地资源保障指数(LRI) | 建设用地布局匹配度 | 0.023 | + |
人均耕地生产能力 | 0.047 | + | ||
耕地开发利用程度 | 0.038 | + | ||
水资源保障指数(WRI) | 水资源丰度 | 0.011 | + | |
可利用水资源潜力 | 0.073 | + | ||
农业用水与耕地匹配程度 | 0.028 | + | ||
生活和工业用水与城镇工矿用地匹配程度 | 0.032 | + | ||
生态条件指数(ECI) | 土地退化指数 | 0.024 | - | |
生态用地面积变化指数 | 0.082 | - |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0.025 | - | ||
环境质量指数(EQI) | 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比重 | 0.036 | - | |
劣V类水体比例 | 0.029 | - | ||
灾害约束指数(NDI) | 地震危险性 | 0.019 | - | |
活动断裂状态 | 0.023 | - | ||
地质灾害危险性 | 0.033 | - | ||
土地需求强度指数(LDI) | 土地开发广度(LBI) | 建设用地占区域面积比重 | 0.183 | + |
人口集聚密度(PDI) | 单位面积人口分布数量 | 0.135 | + | |
经济开发力度(ELI) | 单位面积GDP产值 | 0.076 | + | |
非农产业比重 | 0.083 | +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3.1.2 评价模型构建
运用归一化方法统一处理上述指标数据,利用AHP-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表1),通过加权求和的方法分别测算土地供给能力和土地需求强度所属的各个要素的指数值。参考已有成果[11,13,21],对土地供给能力的引导要素采用指数函数,对限制要素采用对数函数,测算土地供给能力指数(SAI)。同时,采用算术平均法和几何平均法相结合的方式测算土地需求强度指数(LDI):
采用最小平方法(Least Squares)模拟土地需求强度指数与土地资源保障指数、水资源保障指数、生态条件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灾害约束指数之间关系,开展土地供给能力与土地需求强度的回归分析,判断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T检验结果分析土地供给能力要素与土地需求强度的相关性,阐述供给能力要素指数对需求强度的作用程度。同时,运用ArcGIS10.2软件中自然断点法(Natural Breaks),并结合方差分析,保证组内差别小于组间差别,将土地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分别划分为3类,空间上两两相互匹配组合形成不同的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类型(表2),判断土地利用的空间均衡状态。
Table 2
表2
表2基于组合类型的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类型划分
Table 2
组合类型 | 低土地供给能力 | 中土地供给能力 | 高土地供给能力 |
---|---|---|---|
低土地需求强度 | 低层次空间均衡 | 需求不足类型 | 需求不足类型 |
中土地需求强度 | 过度开发类型 | 中层次空间均衡 | 需求不足类型 |
高土地需求强度 | 过度开发类型 | 过度开发类型 | 高层次空间均衡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3.2 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江苏省面积10.72万km2,省域经济竞争力居全国前列,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和长三角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兼有扛起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使命。但是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土地扩张较快,至2015年,建设用地总面积为2.27万km2,土地开发强度高达21.18%,土地供需矛盾尖锐,开发过度与需求不足问题同时存在,文章聚焦这些问题开展研究工作。以2015年末行政区划为基准,在空间上进一步将省内13个地级市细分为65个评价单元,包括县、县级市和市辖区(以下简称“县市区”)。评价单元的土地利用类型与面积数据来源于2015年度江苏省土地变更调查二级(一级)分类面积汇总表;自然灾害矢量数据来源于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4 结果与分析
4.1 土地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评价
以2015年为时间节点对江苏省各县市土地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的解释因子指数进行测算,并利用公式(1)与(2)得到土地供给能力指数(SAI)与土地需求强度指数(LDI),空间特征为:(1)江苏土地供给能力指数均值为0.571,处于较高水平,呈现中部高、南北低的格局(图3a)。其中,大丰、盱眙、金湖、射阳等4县区供给能力较高,均值为0.744,占江苏土地总面积、GDP和人口的比重分别为8.96%、2.06%和3.23%。上述地区位于苏北,地形地貌等基础条件优良,自然灾害与环境约束较小,可供开发的土地面积广大,开发成本处于可控范围,土地利用供给能力较高。相应地,溧阳、泰兴、姜堰等20个县市土地供给能力较低,均值仅有0.467,占江苏土地总面积、GDP和人口的比重分别为32.81%、52.47%和48.87%。经济发展与人口集聚水平较高,土地开发强度较大,但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水平不高,限制了该类型区供给能力的提高。处于中间水平的地区为响水、仪征、洪泽等41个县市,均值为0.593,占江苏土地总面积、GDP和人口的比例分别为58.22%、45.48%和47.90%,是全省土地供给空间类型的分布主体。
图3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3江苏各市县土地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评价
Figure 3Evaluation of land supply capacity and demand intensity in Jiangsu Province
(2)江苏土地需求强度指数均值为0.255,省内南北空间分明显,呈现苏南>苏中>苏北的结构特征(图3b)。其中,苏州市区、无锡市区、南通市区等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建设用地开发比重高,是承载人口城镇化的重要地区,需求强度指数最高,均值高达0.536,占全省GDP、人口的比重分别为33.78%和25.70%,大幅高于13.32%的土地面积比重。涟水、丰县、睢宁等32个县市的需求强度较低,平均仅有0.168,占土地面积比重高达53.21%,GDP与人口占全省比重仅为19.90%和32.56%。此类型区主要分布在苏北,基本上与生产力布局一致,土地资源利用粗放,承载经济发展与人口分布能力不高,而且常住人口净流出,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低谷区,土地需求强度较低;其余如如皋、仪征、姜堰等22个县市的需求强度处于中等水平,占土地总面积、GDP和人口的比重分别为33.47%、46.33%和41.74%,主要分布在苏中、苏南等地区。
4.2 相关关系模拟分析
对土地供给能力和土地需求强度的相关关系模拟分析表明(图4),总体上两者具有相当程度的对应关系。随着土地需求强度的增加,土地供给能力也随之增大,而且单位供给能力所承载的人口集聚、经济发展等产生的需求也越大。同时,均有一定数量的样本点分布于回归曲线两侧,偏离程度较大,表明部分县市的土地利用处于空间失衡状态。图4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4土地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的相关关系
Figure 4Correlation between land supply capacity and demand intensity
采用截面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对土地需求强度与土地资源保障指数、水资源保障指数、生态条件指数、环境质量指数和灾害约束指数等各供给要素指数进行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各要素对土地需求强度的解释程度高达65.1%,通过F统计量检验,模拟效果理想(表3)。回归结果系数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土地资源保障指数与水资源保障指数对土地需求强度的影响具有明显正向相关关系,表明基础资源要素对土地开发需求的保障至关重要。在0.10的显著性水平下,环境质量指数与土地开发的需求强度之间负向相关关系显著,说明在严峻的环保形势下,环境质量条件对经济发展中用地开发具有制约作用。结果也显示,生态条件指数和灾害约束指数虽然与土地开发需求存在负向相关关系,抑制人口集聚与经济发展对用地的需求,但是系数值没有通过T检验,表明由于环境政策制定与生态红线划定等因素,该地区的土地开发未能克服生态条件和自然灾害带来的制约,符合当下环境规制对土地开发造成约束的实际情况。因此,土地开发应尊重自然规律,规避自然本底因素引发的限制作用。土地需求强度与各要素指数的方程如下:
Table 3
表3
表3土地需求强度与供给能力指数的回归结果
Table 3
变量 | 系数 | 标准差 | t-统计量 | 概率 |
---|---|---|---|---|
Constant | -0.187 | 0.142 | -1.323 | 0.191 |
土地资源保障指数(LRI) | 0.700 | 0.096 | 7.311 | 0.000 |
水资源保障指数(WRI) | 0.061 | 0.130 | 0.471 | 0.000 |
生态条件指数(ECI) | -0.025 | 0.140 | -0.178 | 0.860 |
环境质量指数(EQI) | -0.148 | 0.076 | 1.939 | 0.076 |
灾害约束指数(NDI) | -0.017 | 0.055 | -0.300 | 0.765 |
R2 | 0.651 | Std. Deviation | 0.883 | |
Adjusted R2 | 0.513 | Durbin-Watson stat | 1.883 | |
S.E. of the Estimate | 0.083 | F-statistic | 14.48 | |
Sum squared resi | 0.906 | Prob(F-statistic) | 0.000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在分析土地需求强度指数的基础上,通过最小二乘法分别对土地开发广度、人口集聚密度、经济开发力度等需求要素与土地资源保障、水资源保障、生态条件、环境质量和灾害约束等各供给要素指数进行回归模拟。结果表明:首先,各指标对土地开发广度的解释程度为68.6%,通过了F统计量检验。同时,根据t统计结果,检验结果较为显著。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土地资源保障指数与土地开发广度之间具有正向相关,在参与回归模拟的各供给要素指数中对土地空间开发的作用强度最大,表明土地自然基础条件为建设用地空间开发提供支撑。其次,对人口空间集聚的解释程度仅有47.4%,虽然各因变量对结果的解释程度有限,但仍在0.01显著性水平下,识别出水资源保障指数与环境质量指数为关键影响因子。从中可以看出水资源丰度成为影响外来人口集聚的引导因素,而环境质量逐渐成为制约人口流动的约束因素。最后,对经济开发力度影响较大的因素为土地、水等资源保障条件,在0.05水平下显著,而生态条件指数、环境质量指数和灾害约束指数虽然在回归关系上与因变量呈负向相关关系,但没有通过t统计量检验,说明随着技术进步和资金投入,土地开发能够有效克服因自然本底条件带来的限制作用(表4)。与各要素指数的方程如下:
Table 4
表4
表4各需求要素与供给能力指数的回归结果
Table 4
变量 | 土地开发广度(LBI) | 人口集聚密度(PDI) | 经济开发力度(ELI) | |||||
---|---|---|---|---|---|---|---|---|
系数 | 标准差 | 系数 | 标准差 | 系数 | 标准差 | |||
Constant | -0.162* | 0.159 | -0.157** | 0.157 | -0.244** | 0.163 | ||
土地资源保障指数(LRI) | 0.862*** | 0.107 | 0.670* | 0.106 | 0.575** | 0.110 | ||
水资源保障指数(WRI) | 0.163* | 0.146 | 0.016*** | 0.144 | 0.353** | 0.149 | ||
生态条件指数(ECI) | -0.024** | 0.158 | -0.064 | 0.156 | -0.007 | 0.161 | ||
环境质量指数(EQI) | -0.067 | 0.086 | -0.157*** | 0.085 | -0.008 | 0.088 | ||
灾害约束指数(NDI) | -0.050* | 0.062 | -0.041* | 0.061 | -0.045 | 0.063 | ||
R2 | 0.686 | 0.474 | 0.487 | |||||
Adjusted R2 | 0.551 | 0.429 | 0.444 | |||||
S.E. of the Estimate | 0.093 | 0.092 | 0.095 | |||||
Sum squared resi | 1.238 | 0.952 | 1.046 | |||||
Std. Deviation | 0.895 | 0.839 | 0.892 | |||||
Durbin-Watson stat | 1.958 | 1.762 | 2.053 | |||||
F-statistic | 16.730 | 10.621 | 11.213 | |||||
Prob(F-statistic) | 0.000 | 0.000 | 0.000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4.3 空间均衡状态评价
根据江苏土地供给能力与土地需求强度之间组合特点,划分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的状态类型(图5)。总体上,部分县市的土地利用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处于不同层次上的均衡状态,但多数地区仍然存在需求不足或过度开发的情况。图5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5江苏省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类型划分
Figure 5Classification of spatial equilibrium types of land use in Jiangsu Province
(1)土地利用需求不足类型地区共计32个县市区,是区域划分的主体类型,集中分布在苏北、苏中的南通诸县市、苏南的溧水与高淳,占土地总面积的51.10%,但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生活活动密度较低,GDP、常住人口与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仅占全省的20.89%、31.61%和24.09%(表5),表明该类型区土地开发没有充分借助资源环境条件,成为支撑经济发展和集聚人口的有利因素。同时,土地开发广度不足、人口分布密度过疏,造成空间资源低效利用,未能发挥土地供给能力,对协调社会经济进步与生态环境保护造成负面影响。破解这一问题的方式正是从2009年启动的江苏沿海发展战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增强地区造血功能;承载上海与苏南地区产业转移,升级与改造原有产业,实现地区产业转型与升级。在优化开发苏南地区的同时,重点发展苏北、苏中部分区县,实现土地开发的空间均衡。
Table 5
表5
表5江苏省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基本情况
Table 5
类型 | 面积比重/% | GDP比重/% | 常住人口比重/% | 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 类型区数量/个 |
---|---|---|---|---|---|
需求不足类型 | 51.10 | 20.89 | 31.61 | 24.09 | 32 |
低层次空间均衡 | 5.44 | 2.19 | 4.46 | 2.05 | 4 |
中层次空间均衡 | 11.37 | 10.89 | 11.05 | 11.59 | 12 |
高层次空间均衡 | 1.64 | 5.81 | 2.96 | 2.79 | 2 |
过度开发类型 | 30.44 | 60.22 | 49.93 | 59.48 | 15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2)过度开发类型区集中在南京市区、苏州市区、无锡市区等苏南的中心区,其余部分零星分布在苏北,均是中心城区,占土地总面积的30.44%,而GDP、承载人口与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比重分别为60.22%、49.93%和59.48%(表5)。虽然这些地区具有优质的土地开发条件和较低的用地成本,但是作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先行区,受规模效应、技术进步、资源禀赋等的影响,开发需求强度较高,已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和土地供给能力的上限。随着区域开发进程推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结构不断变化,城镇化规模和质量有所差异,公众需求结构、人地协调思维意识也不相同。产业同构、重复建设、过度竞争等因素,导致土地资源空间配置效率难以提高、生产要素过度拥挤、产业效率的不断损失等系列难题。尤其是多数地区处于工业化中期,难以实现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双赢,影响了人地协调和空间均衡,土地利用的空间失衡成为常态。
(3)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的地区仅有18个县市,土地面积比重为18.46%。同时,GDP、常住人口与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为18.89%、18.47%和16.44%,土地开发供给与需求基本上达到动态平衡(表5)。其中,低层次均衡区为丰县、赣榆、灌南、睢宁4县,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之间协调度低,未来应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效益,避免空间失衡,促进低水平空间均衡类型向高水平空间均衡类型演进。中层次空间均衡区位于海安、海门、姜堰等苏中与苏南地区,共12个县市区,土地供给能力可满足经济活动、人口集聚等需求,土地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处于中等协调水平。未来国土空间开发方向应是在协调人地关系的基础上适度提高经济开发力度和人口承载密度,增强水、土地等资源要素的保障条件,优化生态安全格局,规避自然灾害因素的约束,维持国土空间开发中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江苏省内仅有太仓、昆山两市为高层次空间均衡类型区,土地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水平保持高水平协调状态,今后应不断推进产业升级与转型,优化土地利用中“三生空间”比重,促进区域土地合理开发。
5 结论
借鉴经济学知识,开展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的理论分析,探究土地资源空间供需匹配态势随开发价格与数量变动的演化。依据土地利用空间供需在特定时间截面上的组合态势决定其空间均衡或失衡状态。基于此,以江苏为例开展实证分析,通过土地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的空间匹配与关联关系,开展空间均衡状态的评估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总体上,江苏省土地供给能力水平较高,指数均值为0.571,呈现中部高、南北低的空间格局;土地需求强度指数均值仅有0.255,地区南北之间分异明显,呈现苏南>苏中>苏北的结构特征。
(2)土地、水资源保障指数对于需求强度有正向促进作用,而环境质量指数呈负向相关,限制土地资源的空间开发。土地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在空间上匹配耦合,形成土地利用需求不足、过度开发、空间均衡等多种类型区并存的格局。
(3)土地需求不足类型区较多,构成区域主体,集中分布在苏北、苏中的南通诸县市,该类型区土地开发广度不足、人口分布密度过疏,空间资源低效利用,未能发挥土地供给优势。过度开发类型区集中在南京市区、苏州市区、无锡市区等核心区,土地利用的需求强度高,超过了空间供给能力的上限。造成上述两种类型区土地利用空间失衡的原因是长期工业化倾向的资源环境市场配置和政府引导方式,忽视环境污染治理成本,水、土地等要素的低成本供给。
因此,未来应构建包括经济要素、人口布局、建设用地合理配置规则,协调水、土资源保障条件,强化生态安全保护与环境质量管控,协调土地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实现土地利用由空间失衡向均衡状态的转变。
本文着重从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的理论分析、相关关系模拟与均衡状态评价等三方面开展探讨,但选取的评价指标多为地区内部要素,在当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实施背景下,江苏省土地开发需求并非均由本地供给,即土地利用空间均衡应在更大区域尺度上统筹供需要素的匹配关系,推进区域、区际间经济发展、生态保护、资源支撑等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下一步可从要素空间流动视角下优化评价指标,丰富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理论和实证研究。同时,制定人口、土地、环境容量等多要素空间配置规则,建构平衡、管控和引导方式相结合的框架保障体系,完善产业分区准入、环境区间治理等差别化的引导制度,探索维持土地利用空间动态均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未来研究方向还应基于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状态的评价,识别影响不同类型区域空间均衡状态的关键因子,强化矢量数据处理方法与计量模型的应用,开展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状态的影响机理研究。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N]. ,
[本文引用: 1]
[N].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2]
[J].
[本文引用: 2]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2]
[J].
[本文引用: 2]
[J]. ,
DOI:10.1016/j.landusepol.2016.09.007URL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2]
[J].
[本文引用: 2]
[J]. ,
DOI:10.13249/j.cnki.sgs.2017.01.010 [本文引用: 3]
以沿海生态地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例,运用组合类型方法测度空间均衡状态,得出以下结论:①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开发强度呈现中部和东翼高、西翼低的空间格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呈现由东翼向西翼递减的空间格局;② 开发不足型、均衡型、过度开发型区域并存,东翼多为均衡型区域,中部和西翼多为过度开发区域,西翼偏北地区多为开发不足区域;③ 区域本底条件、区域发展阶段、产业集聚状态、空间集约程度、管控制度设计、区际关系结构等是影响空间均衡的重要因素。
[J].
[本文引用: 3]
[J]. .
[本文引用: 2]
[J].
[本文引用: 2]
[J]. ,
DOI:10.11821/xb201010006 [本文引用: 2]
从收入增长和生态改善的空间均衡角度来看,区域发展空间失衡是空间开发状态与其区位供给能力不相匹配,空间的经济社会活动没有按照开发供给的比较优势进行地区分工配置。当区域开发规模及程度超过其可能的供给容量视为开发过度;若没有充分利用供给容量,则为开发不足。以江苏省县(县级市) 单元为例,采用开发强度与反映空间供给能力的生态重要性指数、环境敏感性指数、规模集聚指数、资源保障指数、运输经济指数的相关关系以及协调度,可以判断和评价空间失衡的状态。同时,资源环境价格市场不完善,政府调控要素导向不合理以及开发导向的财税和政绩考核体系等安排,都是导致空间失衡的制度原因。
[J].
[本文引用: 2]
[J]. ,
DOI:10.1016/S0264-2751(00)00005-6URL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DOI:10.1007/s101090300107URL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2]
[J].
[本文引用: 2]
[D]. ,
[本文引用: 1]
[D]. ,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DOI:10.1016/j.biombioe.2015.07.024URL [本文引用: 1]
[D]. ,
[本文引用: 1]
[D]. ,
[本文引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