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居民视角下民族社区旅游化的空间演变过程及特征——以肇兴侗寨为例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李小永,, 赵振斌,, 李佳乐, 张熠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西安 710119

Spatial evol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ization in ethnic commun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idents:A case of the Zhaoxing Dong Village

LI Xiaoyong,, ZHAO Zhenbin,, LI Jiale, ZHANG Yi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119, China

通讯作者: 赵振斌,男,陕西洛南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人文地理和社区旅游。E-mail: zhaozhb@snnu.edu.cn

收稿日期:2020-07-14修回日期:2020-09-20网络出版日期:2021-05-25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22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8TS054
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型英才培养项目.WMYC20171088


Received:2020-07-14Revised:2020-09-20Online:2021-05-25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李小永,女,河南安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开发与景观保育。E-mail: 413379550@qq.com






摘要
从空间角度揭示旅游化的演变过程和特征可为深刻理解社区现象或问题提供参考。本文选取肇兴侗寨为案例地,通过2013年、2018年2次实地调查,采用参与式制图和半结构访谈获取一手数据,运用景观价值理论和质性空间分析方法,通过居民视角的景观价值变化探索社区旅游化在空间上的演变过程与特征。研究发现:①肇兴侗寨社区旅游化的过程包括社区生活功能主导、社区生活功能与旅游功能趋衡两个阶段。旅游化使得社区空间的观赏性和商业性增强,对居民生活的服务性和社会支持功能有所减弱;②社区旅游化表现出非均衡性的空间特征,标志性景观的旅游化程度高,旅游发展重点区域从鼓楼转变为侗族大歌演艺中心;③居民视角的旅游化过程是一个社区生活不断为旅游发展让步,旅游功能空间演变为强势空间,而社区生活功能空间逐渐变为边缘空间甚至消失的过程。居民视角社区旅游化的空间演变研究为全面深入认识旅游化现象提供来自社区内部的观点,为社区变迁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社区旅游化;空间演变过程;居民;景观价值理论;质性空间分析法;肇兴侗寨

Abstract
Revealing the evolution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ce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understanding community phenomena or problems. This study took the Zhaoxing Dong Village as a case, and using two field surveys in 2013 and 2018, participatory mapping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s well as landscape value theory and qualitative and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 to explore the spatial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ization in the community through the change of landscape val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id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tourismization process of the Zhaoxing Dong village included two stages: the dominance of community life functions, and the balance of community life functions and tourism functions. Tourism rendered the community space more aesthetic and commercialized, and weakened the functions of service and social support for residents; (2) The community tourismization showed unbalance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The characteristic landscape has a high degree of tourismization. The key area of tourism development has changed from the Drum Tower to the Dong performing arts center. (3) The tourismization proc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idents is a process in which the community life constantly gives way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e functional space of tourism evolves into a dominant space, and the life functional space gradually becomes a marginalized space or even disappearing. The study on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community tourism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idents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insight into the phenomen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from within the community and provides new ideas for the study of community change.
Keywords:community tourismization;spatial evolution process;residents;landscape value theory;qualitative and spatial analysis;Zhaoxing Dong Village


PDF (25042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李小永, 赵振斌, 李佳乐, 张熠. 居民视角下民族社区旅游化的空间演变过程及特征——以肇兴侗寨为例. 资源科学[J], 2021, 43(5): 1051-1064 doi:10.18402/resci.2021.05.17
LI Xiaoyong, ZHAO Zhenbin, LI Jiale, ZHANG Yi. Spatial evol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ization in ethnic commun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idents:A case of the Zhaoxing Dong Village. RESOURCES SCIENCE[J], 2021, 43(5): 1051-1064 doi:10.18402/resci.2021.05.17


1 引言

民族旅游开发使得传统社区空间具有双重性质,既是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间也是游客的旅游消费空间[1,2]。为同时满足居民和游客的需求,社区功能也变得多元化,从单一的社区生活功能到兼具社区生活与旅游的复合型功能[3]。旅游开发影响下社区功能逐渐向旅游服务转变的过程称为社区的旅游化[4,5]。旅游化是衡量旅游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6],揭示旅游化的演变过程可为评判社区旅游发展状况、理解旅游开发导致的社会现象或问题提供科学参考。社区是一个包含多层面要素的社会文化系统[4],具有明显的空间结构[7],旅游开发也总是依托社区空间进行,并随时间发生分异变化,这使得旅游化现象具有显著的空间特征。认识这种空间特征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方面空间作为经济和社会的投影,是了解旅游影响的重要载体[8],认识空间特征可为深刻认识旅游化现象提供途径;另一方面,空间特征的认识可以形成基于位置的评价信息,使旅游规划管理决策具有针对性。因此,有必要从空间角度认识旅游化的演变过程和特征。

旅游化(Tourismization)的研究源于西方****对旅游影响的关注。“旅游化”一词是加拿大****Young[9]在研究旅游发展对乡村景观的影响时创造的,他还使用旅游化的概念模型解释了旅游化进程与乡村景观变化的关系。随后,Jansen-Verbeke[10]在探讨旅游活动对文化资源的影响时系统阐述了旅游化这一概念,并强调对旅游化进行空间分析,以便制定资源和游客管理策略[11]。已有旅游化研究成果主要关注了旅游化的影响、测度与演变过程等方面[12]。旅游化的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会造成旅游地物质空间的变化,也会对当地居民的环境心理造成影响。一方面,旅游化导致社区功能置换,诱发传统村镇景观变迁,使得生活景观日渐衰退[13],旅游化过程中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存在着乡土风貌危机、文化胁迫危机和秩序失衡危机[14]。另一方面,旅游化使得社区空间不断向游客开放,社区居民在与游客的互动中重塑其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15],旅游化促使人们更关心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注重改善地区的环境管理和规划[9]。社区变化具有社会建构性[16],旅游化虽然表现为社区社会及环境改变为景观、吸引物与消费场地的过程[17],但实质是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变化的体验主体,改变对社区认识[18],并逐渐适应社区环境变化,从而实现身份转变的过程。所以,从居民主体视角切入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刻认识社区旅游化的演变过程。

旅游影响下城镇或乡村的空间格局演变是旅游地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们研究发现,网络化是旅游目的地空间演化的基本规律[19],旅游地网络呈现空间分层集聚性[20],在旅游化发展过程中乡村重构特征显著,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互转化,土地利用功能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特征[21,22]。乡村旅游化的空间演变与A级景区息息相关[23],景区周边不同乡村旅游化程度存在空间差异,基本遵循距离衰减规律,离核心旅游景区越近的村落旅游化程度越高[24],村落到核心景区的距离、景区的游客规模及逗留时长等,都是影响村落旅游化程度差异的主要因素[25]。从产业角度来看,景区周边社区的旅游化过程也是以核心景区或村落为中心不断向周边城镇、乡村等拓展形成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过程[20]。在旅游化过程中,旅游社区的用地结构在空间上表现为“同心圆+扇形”模式[26],旅游商服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土地利用方式从耕地、林地、草地向住宅用地尤其是第二居所用地转移[27]。总之,已有成果多是基于遥感数据和GIS技术与方法,采用土地利用状况如类型、面积、变化等客观测量指标,使用定量与空间分析结合的方法从外部视角对旅游影响下城镇或乡村物质空间形态的关注,对旅游影响下社区内部空间功能的具体演变过程解释不足,不利于对旅游化现象的深入认识。环境心理学中的景观价值研究可为从空间角度分析社区内部的旅游化演变过程提供思路。景观价值是居民对社区环境的功能评价[28],具有属性(类型)和空间双重特征,广泛应用于环境评价的相关研究[29,30]中。借鉴景观价值理论相关研究成果,利用景观价值变化,反映社区功能变化,为从空间角度分析民族社区旅游化过程及特征提供新思路。基于此,本文选取典型民族旅游目的地“侗乡第一寨”——肇兴侗寨为案例地,通过分析景观价值变化,从居民主体性视角揭示社区旅游化的空间演变过程和特征,为加深认识旅游化现象提供来自社区内部的观点,为了解旅游影响下的社区变迁提供参考。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区概况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东南部,距黎平县城60 km左右。肇兴侗寨位于山间盆地之中,呈船形展开,占地面积为18万m2,寨内分为“仁、义、礼、智、信”5个团,相应地有鼓楼、风雨桥和戏台各5座。本文选择肇兴侗寨作为案例地,是由于:①肇兴侗寨是典型的民族社区,它是全国最大最古老的侗族自然寨,享有“千年肇洞”和“侗乡第一寨”之美誉,目前社区内的原住民仍为主要人口构成群体。②肇兴侗寨旅游开发时间较长,发展脉络清晰,且开始规模旅游开发,社区发生显著变化的时间节点明确。肇兴侗寨的旅游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侗族大歌在巴黎金秋艺术节夺得艺术类金奖,肇兴侗寨开始引起世人关注;2005年黎平县政府出台了《肇兴景区重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开始对景区进行投资开发,但是由于投资规模较小,这一时期的肇兴景区发展缓慢。2013年1月成立肇兴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景区形成了由镇政府、旅游公司、景区管委会共同管理的局面。在《肇兴镇总体规划(2013—2030)》的指导下,肇兴侗寨从2014年起正式进入规模开发阶段,2014—2017年政府先后完成了近10亿元的项目融资,对肇兴侗寨进行全方位的升级改造,相继完成修建人工湖和提升改造侗族文化展示中心等大型项目;2014年12月贵广高速和从江高铁站分别运营通车,为肇兴旅游发展提供便利条件;期间多方投资主体涌入肇兴,社区内修建开业多家民宿客栈、大型酒店等。2014年肇兴景区开始实行售票经营,当年购票人数6.1万。201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黔东南分会场在肇兴侗寨惊艳亮相,为肇兴侗寨带来前所未有的营销机遇。在春晚效应的带动下,游客量显著增加,2018年的购票人数达28.8万多,门票总收入1765万。2014—2018年的规模旅游开发和快速地游客量增长,促使肇兴侗寨的物质景观发生显著变化,相应地也会使得景观价值产生变化[31],这些变化都为研究社区旅游化的过程和特征提供基础。③肇兴侗寨地处西部多民族聚居地,对其旅游化的研究对于西部民族社区的旅游开发与管理具有借鉴意义。具体研究区域见图1

图1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研究区域

Figure 1The study area



2.2 数据获取

为了获取旅游影响下的社区景观价值变化数据,课题组选择肇兴侗寨进行规模开发的开始之年2013年(代表规模开发前的状况)和规模开发后且受春晚效应显著影响的2018年进行了两次调研,每次调研均有10余名研究生参加。第一次调研于2013年7月中旬到8月初进行,为期15天,调研时社区内升级改造工程还未开始;第二次调研于2018年6月中下旬进行,共计11天,两次调研合计26天。两次调研内容一致,均采用参与式制图与半结构访谈结合的方法,调研对象为社区居民(包括在侗寨生活5年以上的外来经营者),在社区街道、休闲场所等地进行便利抽样。调研工具包括肇兴侗寨卫星影像(比例尺1:750)、半结构问卷和带有注记的不干胶贴片。调研过程包括预调研和正式调研,预调研主要是初步了解社区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调研方案,为正式调研作准备。访谈的核心问题为:寨子里对您来说重要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当调查对象表述重要的地方时,要求其在卫星影像上用不干胶贴片标注,数量不限;记录调查对象所表达的关于重要地方的原因陈述和其社会人口统计信息,每个访谈时长约为20~30分钟。为了保证样本覆盖的全面性,针对年龄较大不能用普通话交流的居民群体,两次调研课题组均邀请了当地居民为侗语向导辅助进行访谈。为了深入了解案例社区情况,每次调研都对肇兴侗寨村镇政府、旅游管理公司的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并获取了丰富的文本资料。2013年和2018年调研分别获得有效问卷和填图190套和299套。调研过程中发现社区居民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热情朴实,参与性好,为数据获取提供可靠保证。对两次调研样本的基本特征进行统计得到表1

Table 1
表1
表1样本基本特征
Table 1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pondents
特征分类2013年2018年
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
性别6534.214548.5
12565.815451.5
年龄/岁18以下157.972.3
18~295327.96722.4
30~447338.412341.1
45~592915.37525.1
60及以上2010.5279.1
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5629.410635.5
初中8243.211237.5
高中4021.14414.6
大专及以上126.33712.4
家庭年收入
/万元
≤15528.94214.1
1~38444.29632.1
4~63317.410234.1
≥7189.55919.7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表1可知,男性和中壮年样本比例在2018年都有所增加,原因是旅游发展使得中壮年男性外出打工者减少,参与旅游就业者增加。2018年学历为大专以上和家庭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样本比例都比2013年增加了约1倍,一定程度上说明旅游的经济效应明显,吸引较高学历人才回乡创业就业,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2.3 数据分析方法和过程

2.3.1 景观价值编码与分类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是一种由系统化资料搜集与分析而构建某一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32],其重要内容是对资料编码。本文采用扎根理论对调研对象所描述的重要地方的原因进行逐级编码,从中提炼出居民对社区功能的评价即景观价值类型[33]

在扎根理论方法的指导下将两次调研内容混合编码,当编码进行到文本总量的约1/2时出现理论饱和,此时进行主题归纳,形成景观价值类目。将全部访谈文本按照既成类目进行开放性编码的频数统计,2013年和2018年分别得到开放性编码1909个和2024个。经过归纳总结,可将社区功能概括为7种景观价值,依次为休闲娱乐价值(558/552,558、552分别为2013年和2018年该价值开放性编码数量,下同)、民族文化价值(482/602)、生活保障价值(347/215)、社会交往价值(252/253)、地方认同价值(125/158)、旅游观赏价值(124/187)和旅游经济价值(21/57)。所得的7种景观价值皆是肇兴侗寨社区居民从自身经历出发,根据功能性和象征性需求对社区功能的表达[34]。具体编码结果及地点描述(即释义)见表2

Table 1
表2
表2景观价值编码结果及释义表
Table 1Results of coding and place description
价值类型价值内容编码举例地点描述
1.休闲娱乐价值1.1休闲娱乐乘凉、聊天、烤火、打牌下棋、跳广场舞、娱乐场所使人放松身体、心情愉悦的地方
2.民族文化价值2.1文化展演展示侗族文化的场所、看表演、我们是搞表演的、唱侗族大歌体现当地特色,展示民族传统文化的地方
2.2民族象征鼓楼是民族标志性建筑、风雨桥是特色、侗族必须有鼓楼
2.3节庆活动庆祝谷雨节、办芦笙节、过节都在这里
3.生活保障价值3.1购物/用水打水取水、买菜、洗衣服洗菜能够满足日常需求,保证生活正常运转的地方
3.2管理服务办事都要去政府、提钱取钱的地方、去医院、办证件、靠政府啊
3.3学校教育孩子在那读书、学习的地方、接送孩子
3.4交通服务出行关键、修建停车场、以前是泥巴路现在是水泥路、方便老百姓停车
3.5粮食保障种地种菜、有田就有吃的、种田务农
4.社会交往价值4.1集会议事开会、议事、寨老通知事情、商量大事与他人交际沟通,促进感情的地方
4.2人际交往红白喜事都在这办、吃饭聚餐、去鼓楼聚一聚
5.地方认同价值5.1归属感我是礼团人、家就是温暖、属于信团表达居民与社区的关联,可以满足精神和情感需求的地方
5.2儿时记忆小时候玩的地方、童年回忆的地方
5.3精神信仰风水好,能保佑平安、神圣的信仰、祭祀
6.旅游观赏价值6.1风景优美看肇兴全景夜景、人工湖环境很好,有空去看看、鼓楼是肇兴的主要观赏点风景优美,可以提供审美享受的地方
6.2吸引游客能够吸引游客、来旅游的人就是来看这(风雨桥)的、老外经常在那看
7.旅游经济价值7.1做生意开饭店、忙店里生意、自己开的店吗能够提供收入或就业机会的地方
7.2上班在这里打工、在这里搞卫生、旅馆打工
7.3出租房屋出租可以赚好多钱、做门面房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民族旅游开发是推动社区的经济、政治、社会、心理等多要素协同发展、整体推进的社会建构过程[35],旅游开发过程中,民族旅游社区具有社区与景区双重空间性质,既承载着满足居民生活、购物、日常活动、交流情感的社区生活功能[36],也承载着满足旅游者观光游览、消费体验的旅游功能。根据肇兴侗寨社区7种景观价值的内涵差异(表2),参考已有旅游社区景观价值[37]研究成果,以景观价值指代的社区功能是否直接与旅游相关[13]为依据,可将其分为2大类,一类是社区生活功能,包括休闲娱乐价值、生活保障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和地方认同价值,另一类是旅游功能,包括民族文化价值、旅游观赏价值和旅游经济价值。

2.3.2 社区空间旅游化指数

为了认识侗寨社区旅游化的空间演变特征,度量其空间旅游化程度,构建空间旅游化指数(Spatial Tourismization Index,STI),社区空间旅游化的程度与旅游功能的相对重要性和集中程度有关。当研究区域某一位置的旅游功能相对重要,同时又分布集中,则这一位置的旅游化程度高。在空间上,所有指标基于核密度估计产生的栅格数据计算,社区空间旅游化指数用公式表示为:

STI=TFCF×TF

式中:STI表示空间旅游化指数,STI值越大则旅游化程度越高;TF表示某栅格旅游功能(Tourism Function)的核密度值;CF表示某栅格社区功能(Community Function)的核密度值。

核密度分析是将测量得到的空间点数据生成连续表面,以识别空间点的分布范围与聚集程度。在使用景观价值进行空间旅游化的核密度计算前,需要将质性数据空间化,具体操作是:将访谈资料扎根理论编码后得到的景观价值类型分别编号(如休闲娱乐价值编号为1);按照价值类型与问卷中访谈内容的归属关系,标记点与访谈内容的归属关系,在ArcGIS里对点属性进行二次赋值:在与访谈内容对应点数据的属性表中添加景观价值编号,当内容包含多个景观价值时则相应添加编号。点属性二次赋值是实现质性数据空间化分析的关键步骤,将经过点属性二次赋值后的空间数据点称为价值点,价值点数与景观价值的开放性编码数对应。经过点属性二次赋值,使用ArcGIS10.4生成核密度图。景观价值核密度图为质性数据空间可视化后的结果,因此图上同时包含内容信息和空间信息,社区空间一个位置核密度值越高,则表明此处该种功能越集中。参考已有研究[31],确定输出栅格大小为20 m,搜索半径为80 m。

3 结果与分析

本文采用质性分析与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社区旅游化的空间演变过程与特征进行分析,从社区生活功能和旅游功能两个方面认识旅游化的过程。

3.1 社区生活功能变化

将社区生活功能(1.休闲娱乐价值,3.生活保障价值,4.社会交往价值,5.地方认同价值)景观价值各二级类目的开放性编码数量除以社区功能全部开放性编码数量,得到各个二级类目的频率,表示其在整体社区功能中的相对重要性(图2)。

图2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规模旅游开发前后社区生活功能结构变化

Figure 2Changes of community life functions before and after large-scale tourism development



图2数据统计得到,2013年社区生活功能的总频率为67.2%,2018年为58.2%,共下降了9.0%。其中,休闲娱乐价值2018年的频率较2013年减少了1.9%。生活保障价值频率变化最大,2018年的总频率比2013年下降了7.6%,但是二级类目变化存在差异,除学校教育的频率上升了0.2%外,其他3个二级类目的频率均有所下降,变动最大的为购物/用水的频率从6.0%降低到了1.2%。地方认同价值中归属感和儿时记忆的频率共增加了1.4%,精神信仰的频率下降了0.2%,总体来看地方认同价值是频率增加的景观价值类型。景观价值频率即重要性的变化在空间上亦有体现,将4种景观价值进行空间可视化,得到规模开发前与后社区生活功能的空间变化图(图3),结合表2图2中各个景观价值的内容和频率,通过对比2013年和2018年同一景观价值类型的空间分布,分析社区生活功能的空间变化。

图3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规模旅游开发前后社区生活功能的空间变化

Figure 3Spatial changes of community life functions before and after large-scale tourism development



图3a和图3b显示,鼓楼、风雨桥始终是休闲娱乐价值核密度高值区,人工湖成为2018年新增的休闲娱乐中心。由于肇兴侗寨位于山间盆地之中,夏天尤其闷热,因此聚集在鼓楼风雨桥下乘凉聊天、打牌下棋一直是居民主要的休闲方式。2014年政府修建人工湖后,居民也去这里散步、跳广场舞。人工湖本是为增加社区旅游吸引力修建的人工景观,同时成为居民的重要休闲娱乐场所,体现旅游发展与社区生活的共生关系。

生活保障价值的频率大幅下降,这一结果反映在空间上(图3c和图3d),其空间分布表现出日趋破碎化的特点,破碎化说明空间关联的弱化或中断,空间运行效率降低[38]。破碎化空间形态的形成是由于:①水井的重要性下降。2013年及以前居民需要去水井打水满足日常生活;之后旅游发展使得用水量增加,社区改造了自来水,水井的功能性作用急剧下降,购物/用水的比例下降4.8%,图3d鼓楼附近水井处的高值区消失;②政府外迁。规模旅游开发前,居民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强调政府在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作用;为全力打造景区,2018年时镇政府主体已搬至距离侗寨社区1.5 km的新办公场地,管理服务比例下降3.9%,政府在社区内的作用减弱,图3d上肇兴镇人大这一高值区消失。另外,肇兴镇中心小学和初级中学一直都是高值区,说明学校教育始终是社区生活保障的重要方面,调研中居民反映小学中学原来在社区中心位置即现在侗族大歌演艺中心处,为修建表演场地2011年政府将学校迁出社区主体空间。社区西部独?河周边2013年及以前为农田,2014年改建为人工湖,此处的粮食保障功能消失。

图3e和图3f可以看到,5座鼓楼在规模旅游开发前后均为社会交往价值的高值区,表明社会交往价值是社区生活功能中相对稳定的方面。鼓楼作为肇兴侗寨的公共空间,既是社区的权力中心,为居民提供集会议事的地方;又是居民聚餐约会、办红白喜事的人际活动场所。鼓楼在社会交往空间的中心地位表明了侗寨社区的向心性,是社区居民对其宗族强烈的认定和依附感的表现[39]。居民把日常生活带入公共空间,促进了族群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对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具有推动作用,目前来看旅游发展对其影响较小。

从2013年(图3g)到2018年(图3h),地方认同价值的空间分布范围向社区西部拓展且连续性增强,高值区一直在鼓楼处。社区有居民的家和亲人,见证其成长经历,保留美好记忆,而所有这些关系或活动的发生均需以空间为载体,以景观为媒介。景观是一种融合了地方感和记忆的文化建构[40],是居民与社区产生情感联结的重要媒介。规模旅游开发使社区物质景观发生显著变化,生活景观的消逝激发了居民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强化了社区认同感,归属感和儿时记忆的频率有所上升。

社区生活功能的4种景观价值中除地方认同价值的频率有所增加外,其余3种景观价值频率皆有所下降。规模旅游开发以前,鼓楼一直是社区生活功能的集中分布地,在社区空间中具有绝对的中心地位,体现族群社会成员因共同的地缘和紧密的日常生活为基础形成的社会性和民族性[41]。随着旅游发展的不断推进,以人工湖为代表的现代人造旅游景观的出现,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方式,促使其活动空间发生变化,人工湖分散了鼓楼的休闲中心作用;政府、学校等提供生活服务的场所外迁,弱化为社区的边缘空间;可以提供粮食保障的农田直接从社区空间消失;旅游化过程中居民之间的社会交往也受到影响,社区物理景观的显著变化减少了居民与社区的情感联结媒介,刺激居民对空间认知的变化。总体而言,虽然旅游发展使得社区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在旅游化过程中有限的社区空间演变为居民与游客的共享空间,且社区空间功能日益向服务游客为主转变,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空间不断受到挤压,社区空间对居民生活的服务性和社会支持功能有所减弱,对传统民族社区社会形态带来冲击,鼓楼在社区生活功能中的绝对中心地位受到影响,呈现下降趋势。

3.2 旅游功能变化

居民视角的民族文化价值、旅游观赏价值和旅游经济价值可为游客提供观赏、体验、商业服务等旅游功能,经过价值相对重要性统计与核密度制图,分别得到图4图5

图4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规模旅游开发前后旅游功能结构变化

Figure 4Changes of tourism functions before and after large-scale tourism development



图5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5规模开发前后旅游功能的空间变化

Figure 5Spatial changes of tourism functions before and after large-scale tourism development



图4数据统计得到,2013年旅游功能的总占比为32.8%,2018年为41.8%,共增加了9.0%。民族文化价值中民族象征的频率上升了5.1%,是增幅最大的二级类目,文化展演的频率增加了1.1%,但是节庆活动的频率下降了1.7%。风景优美和吸引游客的频率都有所增加,旅游观赏价值的总频率由6.5%增至9.2%。旅游经济价值的频率从1.1%增加到2.8%,最大的变化在于2018年统计时新增加了出租房屋这个二级类目,其频率从0上升为0.6%,做生意和上班的频率也都有所上升。将旅游功能3种景观价值进行空间可视化,得到规模开发前与后旅游功能的空间变化图(图5)。

通过图5a和5b的对比可知,民族文化价值的核密度高值区从社区东部向中部拓展,在保持以鼓楼为高值区的基础上,2018年(图5b)侗族大歌演艺中心成为最高值区,侗族文化展示中心成为次高值区。侗族大歌演艺中心成为最高值区,与社区对侗族大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台化开发有关。2018年文化展演和民族象征的比例上升,文化展演的内容中新增加了“跟着寨老学歌”“教表演学表演”等内容,表明民族元素的旅游开发激发了社区居民的文化自我意识,使他们产生了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豪感,学歌学表演等行为体现社区居民在旅游开发中主动参与文化生产[42],这也推动了民族文化价值空间在社区空间上的集聚和突显。鼓楼是侗族的象征和标志性景观,具备很高的民族文化价值,所以一直是高值区。

图5c上2013年旅游观赏价值的空间分布在鼓楼和虎形山形成高值区。图5d上2018年其分布范围更集中于社区主体空间内,人工湖成为最高值区,观景台处也形成高值区。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居民对社区景观的欣赏偏好从民族传统景观和自然景观转向了现代人造旅游景观。人工湖和观景台都是受旅游凝视驱使,迎合旅游需求而人为改造自然的结果,是消费主义逻辑的产物。在旅游化过程中地方景观更多地印刻上人为打造的痕迹,社区居民对本地的乡土文化产生怀疑、离弃乃至反叛的态度,乡村的独特文化逐渐消逝[43]

2013年(图5e)旅游经济价值仅在主街和义团鼓楼两处零星分布;2018年(图5f)其分布范围明显变大,临街临河特征明显,社区的商业属性增强。为了满足旅游住宿需求,近几年社区内修建开业多家民宿酒店。从旅游公司获取的数据显示,2017年肇兴镇统计在册的宾馆民宿有90家,其中大多数由社区居民的家改造而成,由居民自营或者出租经营,房屋出租这一类目的频率从0上升为0.6%。旅游开发前,家对于居民而言是一个饱含着归属感、安全感、成就感、幸福感等的重要情感空间[44],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变为可以获取经济利益的商业服务空间。一般地,临街临河房屋的商业价值更高,居民通过出租房屋年收入可达十几万,而家所处地理位置相对较差的居民则无法获得此项收入,通过对比,他们心中不平衡感逐渐增多,而这种比较利益引起的社区居民相对剥夺感是导致民族社区景观失真的重要推力[45]。总之,随着社区旅游发展,旅游功能空间表现出拓展的趋势,侗族大歌演艺中心和人工湖成为地位高于鼓楼的旅游功能中心,社区空间的观赏性和商业性增强。

通过对景观价值变化反映的社区生活功能和旅游功能变化的分析,可将肇兴侗寨旅游化的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社区生活功能主导阶段(20世纪80年代—2013年),社区生活功能的频率(67.2%)与旅游功能的频率(32.8%)比值接近2:1,此时社区生活功能占据社区功能的主导地位,鼓楼在社区空间中具有绝对中心地位;第二阶段为社区生活与旅游功能趋衡阶段(2014—2018年),经历了规模旅游开发后,社区生活功能频率为58.2%,旅游功能频率为41.8%,两种社区功能逐渐趋向平衡,旅游功能空间范围变大,现代旅游景观人工湖和侗族大歌演艺中心对鼓楼在社区空间的绝对中心地位带来挑战。总之,旅游化使得社区生活功能逐渐削弱,社区空间对居民生活的服务性和社会支持功能有所减弱;而旅游功能不断强化,社区空间的观赏性和商业性增强。

3.3 社区旅游化的空间特征

为了分析旅游化的空间特征,使用STI计算并制图得到规模开发前与后社区空间旅游化指数图(图6),旅游化高值区说明该处旅游功能的相对重要性高且旅游功能的集中程度高,表示该处旅游发展水平高,为社区旅游发展的重点地区。

图6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6规模旅游开发前后社区空间旅游化指数图

Figure 6Tourismization index of community space before and after large-scale tourism development



图6a可知,2013年旅游化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鼓楼处,鼓楼是侗寨标志性旅游景观,具备较高的民族文化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结合上边图5a和图5c可知这两种景观价值的高值区均在鼓楼,说明鼓楼的旅游功能集中程度高,加上鼓楼本身的旅游功能相对重要性高,因此在鼓楼处形成旅游化高值区。总体来看,规模旅游开发前,社区内具备旅游功能的空间较少且分散,旅游发展此时处于依靠原生态景观吸引游客的阶段,鼓楼为社区旅游发展重点区域。经过5年时间的规模旅游开发,图6b显示2018年旅游化空间范围变大,最高值区为侗族大歌演艺中心,鼓楼成为次高值区域,社区中西部的侗族文化展示中心、人工湖、观景台的旅游化程度均有所提高。居民的家转变为商服空间是促使旅游化空间范围变大的重要因素;侗族大歌演艺中心在空间上为社区的地理中心,每天有两场演出,是动态展示侗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吸引游客带动就业,具备较高的民族文化价值、旅游观赏价值和旅游经济价值,图5b上侗族大歌演艺中心为民族文化价值的最高值区,旅游功能的相对重要性高和集中程度高使得侗族大歌演艺中心成为旅游化的高值区,也成为社区旅游发展的重点区域。侗族文化展示中心、人工湖、观景台都是为了旅游发展专门修建的旅游景观,旅游化程度也相对较高。

总体来看,肇兴侗寨经历规模旅游开发以前(图6a)和以后(图6b),社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旅游化,社区旅游化空间基本沿着侗寨的商业大街对称分布;旅游化水平呈现非均衡的特点,在标志性景观处形成高值区;随着旅游化进程推进,社区旅游化空间范围变大,旅游发展重点区域从鼓楼转变为侗族大歌演艺中心,旅游化改变了社区的发展格局,重构了社区空间秩序。旅游化空间非均衡性特征的形成,一方面与社区内景观资源的基础条件有关,鼓楼、风雨桥、侗族文化展示中心等标志性景观作为展示侗族文化的重要资源,其负载的高旅游功能和空间位置决定了旅游化空间的基本分布格局;另一方面,在政府规划和旅游开发的强势影响下,加上居民受经济利益的引导对社区空间认知和实践的变化,使得社区空间因旅游发展呈现出非均衡的特征。总之,在资源基础、旅游开发、经济利益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侗寨社区形成了非均衡性的旅游化空间特征。

通过对居民视角下民族社区旅游化的空间演变过程和特征分析可以发现,对于肇兴侗寨这一由传统社区发展而来的民族旅游社区而言,在其旅游化过程中必然面临着居民生活与游客消费对社区有限空间的竞争,这种空间竞争通过社区生活功能与旅游功能在空间上的共存和置换而实现,民族社区公共空间如鼓楼成为多功能集中与共存的地方,而部分旅游景观空间会直接置换生活保障空间,改变空间性质,如人工湖对农田的置换。空间竞争反映不同人群关于地方的权力博弈[46],其结果是社区空间秩序重构,可以提供旅游功能,适于观景的区域演化为权力、资本操控的“强势空间”,为居民提供生活服务和保障功能的区域则弱化为“边缘空间”甚至消失。因此,居民视角的社区旅游化过程也是社区空间在多种力量作用下的建构、解构与重构,社区生活不断为旅游发展让步妥协的过程。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本文基于对社区旅游研究的持续关注和对案例社区的长期观察,从实证和历时性角度出发,利用景观价值变化数据,使用质性分析与空间分析结合的方法从社区居民主体视角研究社区旅游化的空间演变过程和特征。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分别对景观价值反映的社区生活功能和旅游功能的频率和空间变化进行分析,发现规模旅游开发使得肇兴侗寨两种社区功能的重要性从社区生活功能占据主导地位逐渐变为二者趋近平衡,且旅游功能的空间范围不断变大,为了旅游发展而修建的现代旅游景观人工湖和侗族大歌演艺中心,对鼓楼在社区空间的绝对中心地位带来挑战。肇兴侗寨社区旅游化的过程包括社区生活功能主导、社区生活功能与旅游功能趋衡两个阶段。旅游化使得社区生活功能逐渐削弱,社区对居民生活的服务性和社会支持功能有所减弱;而旅游功能不断强化,社区的观赏性和商业性增强。

(2)通过构建的STI分析了侗寨社区规模旅游开发前后社区旅游化的空间特征,发现在资源基础、旅游开发、经济利益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社区旅游化表现出非均衡性的空间特征,标志性景观的旅游化程度高,旅游发展重点区域从鼓楼转变为侗族大歌演艺中心;旅游化改变了社区发展格局,引导社区从东部向中西部发展。

(3)经过对肇兴侗寨社区旅游化的空间演变过程与特征分析,发现居民视角的社区旅游化过程是社区空间在多种力量作用下建构、解构与重构,社区生活不断为旅游发展让步妥协的过程,旅游功能空间演变为强势空间,而社区生活功能空间逐渐变为边缘空间甚至消失。

4.2 讨论

社区旅游化是民族社区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已有研究表明,旅游化过程会引发社区的空间秩序重构[21],社区的旅游功能空间变为强势空间,而社区生活功能空间逐渐变为边缘空间甚至消失这一现象在旅游影响下的民族村寨社会空间演化过程中具有普遍性[47,48],本文的发现与已有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与已有社区旅游化空间演变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借鉴了环境心理学的景观价值理论,从社区居民的视角出发,由内而外、自下至上地探索了社区内部主体对旅游化空间过程与特征的认识,补充了对社区空间变化过程研究重物质形态而忽略社会认知研究的不足,与已有从外部视角研究社区旅游化空间演变的研究成果互为补充,为全面深入地认识社区的旅游化现象提供理论参考,为社区变迁及空间演变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同时拓展了景观价值理论的适用范围。

对于肇兴侗寨这类由传统社区发展而来的民族旅游社区而言,在旅游化过程中普遍面临着社区生活功能空间与旅游空间的竞争问题,社会破坏理论(Social Disruption Theory)认为经历迅速发展的社区通常会进入一个普遍的危机时期,这种危机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尤其当社区中的非旅游空间转换为旅游空间时,会引发居民的消极态度[49]。这一理论对肇兴侗寨显然适用,虽然只经过了5年的规模旅游开发,但是侗寨社区景观已然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旅游化过程中存在着诸如社区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背离,利益分配不均导致部分居民对旅游发展持消极态度等问题。因此,为了实现民族社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科学规划社区,平衡社区生活功能与旅游功能之间的关系,最大程度保持民族村寨的生活性,提高社区旅游吸引力;同时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提升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的参与感,减少社区生活功能空间逐渐边缘化的负面影响。在实践层面,对社区旅游化现象的空间分析揭示了社区变化的方向和强度,明确社区旅游发展重点,为社区规划和管理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空间显性信息,增强了理论研究的应用性。

本文的局限性在于文中提出的将7种景观价值划分为2种社区功能的方法,是为了深刻理解旅游化现象所采取的“叩其两端而竭焉”的方法,是将复杂问题抽象化的尝试,这可以帮助厘清社区功能的具体变化过程和特征。然而,在实际的社区发展过程中,旅游化是个持续推进的动态过程,一些景观价值处于社区生活功能与旅游功能的连续变化带中,将其严格归属为某一种功能,对于全面认识复杂的社区变迁过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景观价值变化持续追踪民族社区的旅游化过程将是以后的研究方向。另外,为了提高数据的科学性,第2次调研采用增加样本量的方法尽量弥补因2次调研群体不完全一致产生的差距,后续研究可采用固定样本群体的方法进行调研。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王鹏飞, 王瑞璠. 行动者网络理论与农村空间商品化: 以北京市麻峪房村乡村旅游为例
[J]. 地理学报, 2017, 72(8): 1408-1418.

DOI:10.11821/dlxb201708006 [本文引用: 1]
乡村旅游作为农村空间商品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增加农民收入、阻止农村衰退、振兴农村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以北京市昌平区麻峪房村的乡村旅游为例,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农村空间商品化的形成与演变,并讨论农户在此过程中的参与。麻峪房村在从农民生活空间转变为城市居民消费空间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区旅游局、乡旅游公司为关键行动者,并吸纳了多个人类和非人类行动者所构成的行动者网络。在网络形成的过程中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程度逐渐提高,由此推动了麻峪房村农村空间商品化的发展。麻峪房村演变为城市居民消费空间后,由于行动者网络发生变化使农村空间商品化发生变化,导致麻峪房村农村空间商品化程度降低。同时新的行动者网络中的各行动者的不对等性明显,各行动者之间存在很多异议,使该网络趋于僵化、丧失活力,不足以支撑麻峪房村乡村旅游继续发展。在麻峪房村农村空间商品化的形成过程中,农户的院落区位、年龄与原有工作等对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的意愿产生不同的影响。当农村地区行动者网络中的关键行动者与行动者利益共通且紧密联系时,其空间商品化就得到强化,反之亦然。
[Wang P F, Wang R F. Actor network theory and commodification in rural space: A case study of Mayufang Village in Beijing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 72(8): 1408-1418.]

[本文引用: 1]

朱跃, 杨兴柱, 杨周, . 主体功能视角下皖南旅游区乡村多功能演化特征与影响机制
[J]. 地理科学, 2021, 41(5): 815-823.

[本文引用: 1]

[Zhu Y, Yang X Z, Yang Z, et 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rural multifunctionality in south Anhui tourism area based on major function-oriented zones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21, 41(5): 815-823.]

[本文引用: 1]

廖梓维, 张补宏, 吴志才. 潮州古城旅游社区主客活动秩序研究
[J]. 人文地理, 2020, 35(3): 151-160.

[本文引用: 1]

[Liao Z W, Zhang B H, Wu Z C. A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host-guest activities order in the Ancient City of Chaozhou
[J]. Human Geography, 2020, 35(3): 151-160.]

[本文引用: 1]

孙诗靓, 马波. 旅游社区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
[J]. 旅游科学, 2007, 21(2): 29-32.

[本文引用: 2]

[Sun S L, Ma B. Research of the basic issues concerning tourism communities
[J]. Tourism Science, 2007, 21(2): 29-32.]

[本文引用: 2]

钟沈军. 旅游化是新时代发展的重要动力
[J]. 旅游学刊, 2018, 33(10): 3-5.

[本文引用: 1]

[Zhong S J. Tourismization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ra
[J]. Tourism Tribune, 2018, 33(10): 3-5.]

[本文引用: 1]

成英文.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国部分城市旅游化水平评价
[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9, 19(33): 336-341.

[本文引用: 1]

[Cheng Y W. Evaluation of tourism function of China’s key cities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J].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2019, 19(33): 336-341.]

[本文引用: 1]

黄越, 赵振斌. 旅游社区居民感知景观变化及空间结构: 以丽江市束河古镇为例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6): 1029-1042.

[本文引用: 1]

[Huang Y, Zhao Z B. Residents’ perception and spatial structure of landscape change in tourism communities: A case study of Shuhe Old Town in Lijiang
[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8, 33(6): 1029-1042.]

[本文引用: 1]

黄剑锋, 陆林. 空间生产视角下的旅游地空间研究范式转型: 基于空间涌现性的空间研究新范式
[J]. 地理科学, 2015, 35(1): 47-55.

DOI:10.13249/j.cnki.sgs.2015.01.47 [本文引用: 1]
面对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实践背景和地理学“文化转向”、社会学“空间转向”的理论背景,空间生产为旅游地空间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视角,推动着旅游地空间研究范式的转型。在认识旅游地空间系统性的基础上,界定了空间涌现性的概念,提出了空间生产视角下的旅游地空间研究新范式。这一新范式主要表现在:① 新的空间研究视角,厘清旅游地空间生产研究的理论逻辑和学科理路;② 新的空间观,树立以内涵复杂性、尺度嵌套性、过程非守恒性为核心特征的新的旅游地涌现空间观,实现空间认识从要素到系统、从简单环境系统到过程系统再到复杂耦合系统的转变;③ 新的空间研究路径,更加注重社会空间、微观解构、尺度转换;④ 新的空间研究框架,遵循“过程-格局-机制”的研究路线,建立复杂系统涌现空间研究框架,开展多尺度、多类型旅游地空间生产的系统研究。空间生产视角下的旅游地空间研究范式转型,将有助于拓展旅游地理学研究视角和范式,增强旅游地理学对中国旅游发展实践的响应和指导。
[Huang J F, Lu L. The paradigm transformation of space in tourism destination from perspective of production of space: A new paradigm of space based on emergence of space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35(1): 47-55.]

[本文引用: 1]

Young B. Touristization of traditional Maltese fishing-farming villages: A general model
[J]. Tourism Management, 1983, 4(1): 35-41.

DOI:10.1016/0261-5177(83)90048-1URL [本文引用: 2]

Jansen-Verbeke M. Tourismification of historical cities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8, 25(4): 739-742.

DOI:10.1016/S0160-7383(98)00015-2URL [本文引用: 1]

Jansen-Verbeke M. Urban Tourism: Managing Resources and Visitors
[M].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1997.

[本文引用: 1]

刘睿. 国内外旅游化研究综述
[J]. 旅游学刊, 2015, 30(2): 110-117.

[本文引用: 1]

[Liu R. A review on overseas and Chinese studies on tourismification
[J]. Tourism Tribune, 2015, 30(2): 110-117.]

[本文引用: 1]

吴志才, 张凌媛, 郑钟强, . 旅游场域中潮州古城旅游社区的空间生产研究: 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视角
[J]. 旅游学刊, 2019, 34(12): 86-97.

[本文引用: 2]

[Wu Z C, Zhang L Y, Zheng Z Q, et al.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within the field of tourism: A case study of the tourism community of Chaozhou Ancient City
[J]. Tourism Tribune, 2019, 34(12): 86-97.]

[本文引用: 2]

华章, 周武忠.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乡村旅游社区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 以无锡市鸿山街道大坊桥旅游社区为例
[J]. 江苏社会科学, 2021, (2): 1-9.

[本文引用: 1]

[Hua Z, Zhou W Z. Research on spatial evolution and governance of rural tourism community based on spatial production theory: A case study of Dafangqiao tourism community in Hongshan Street, Wuxi City
[J].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2021, (2): 1-9.]

[本文引用: 1]

Seng O C. State-civil society relations and tourism: Singaporeanizing tourists, touristifying Singapore
[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in Southeast Asia, 2005, 20(2): 249-272.

DOI:10.1355/SJ20-2FURL [本文引用: 1]

胡晓亮, 李红波, 张小林, . 发达地区乡村空间商品化的过程与机制解析: 以苏州市西巷村为例
[J]. 地理科学进展, 2021, 40(1): 171-182.

DOI:10.18306/dlkxjz.2021.01.016 [本文引用: 1]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国乡村经历着剧烈的转型与重构,乡村地区的建筑民居、生态景观、文化遗产等物质与非物质空间要素的潜在价值逐步显化,乡村空间商品化的态势逐渐显现。论文以苏州市吴中区西巷自然村为案例,采用田野调查、非结构化访谈等方式,开展发达地区乡村空间商品化的过程与机制研究。研究发现:乡村空间商品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乡村空间本身逐渐成为商品被“销售”,进而获取一定利润的过程,该过程的空间内涵体现在空间表征与空间实践2个层面。从空间表征来看,西巷村空间商品化由乡村空间中农产品的商品化扩展到乡村空间本身的商品化,并且伴随着由单一的农业生产空间向生产与消费相结合的多功能空间转变,更加注重营销空间品质与体验等非实体产品。从空间实践来看,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西巷村空间商品化是由村庄内外部多元异质主体的一系列实践推动,各行动者能获取共同利益是其得以联结形成网络的基础条件,网络中非人类行动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需要得到充分重视。
[Hu X L, Li H B, Zhang X L, et al.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the commodification of rural space in developed areas: A case study of Xixiang Village in Suzhou City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21, 40(1): 171-182.]

[本文引用: 1]

Wang N. Tourism and Modernity: A Sociological Analysis[M]. Oxford: Pergamon Press, 2000.
[本文引用: 1]

汤国荣, 章锦河, 孙晋坤, . 旅游地民居景观形态演变中的旅游地方化建构: 基于地方口述史的哈尼蘑菇房案例
[J]. 热带地理, 2016, 36(4): 556-563.

[本文引用: 1]

[Tang G R, Zhang J H, Sun J K, et al.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landscape in tourism destination morphology evolution of tourism loca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Hani Mushroom Houses based on local oral history
[J]. Tropical Geography, 2016, 36(4): 556-563.]

[本文引用: 1]

马慧强, 高苹, 赵德宇, . 旅游目的地网络演化的空间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野三坡旅游地为例
[J]. 资源科学, 2018, 40(9): 1890-1900.

[本文引用: 1]

[Ma H Q, Gao P, Zhao D Y, et al. Study on the spatial process of tourism destination network evolu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 case study of Yesanpo tourism destination
[J]. Resources Science, 2018, 40(9): 1890-1900.]

[本文引用: 1]

高苹, 席建超. 旅游目的地网络空间结构及其复杂性研究: 野三坡旅游地案例实证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 33(1): 85-98.

[本文引用: 2]

[Gao P, Xi J C.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structure and complex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destination network: A case study of Yesanpo tourism destination
[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8, 33(1): 85-98.]

[本文引用: 2]

吴清, 冯嘉晓, 陈刚, . 山岳型乡村旅游地“三生”空间演变及优化: 德庆金林水乡的案例实证
[J]. 生态学报, 2020, 40(16): 5560-5570.

[本文引用: 2]

[Wu Q, Feng J X, Chen G, et al. The spatial evolu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Production-Living-Ecology space in mountainous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s: A case study of Jinlin Watery Area in Deqing County, Guangdong Province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20, 40(16): 5560-5570.]

[本文引用: 2]

张涵, 李阳兵. 城郊土地利用功能演变: 以贵州省惠水县乡村旅游度假区好花红村为例
[J]. 地理科学进展, 2020, 39(12): 1999-2012.

DOI:10.18306/dlkxjz.2020.12.004 [本文引用: 1]
论文以贵州省惠水县乡村旅游度假区好花红村为典型案例,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实地调查访问数据,分析了2006—2019年好花红村土地利用功能演变规律,探讨了土地利用功能转型助推乡村振兴的作用。结果表明:① 好花红村土地利用功能受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由传统单一的农业生产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和生态保育功能转变为复合型观光休闲功能和经济发展功能,增加了经济效益的同时保证了生态效益,土地利用功能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和复合化特征;② 研究区不同演变阶段的演变模式存在显著差异,经历了单一农业生产功能阶段、多元功能转型过渡阶段、多功能复合转型阶段,土地利用功能演变有以农为主、乡村旅游为辅,农旅结合、农业逐步退缩,以乡村旅游为主、整体转型3种模式;③ 自然条件是土地利用功能变化的基础动力,经营主体变化是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的内在动力,区域发展政策是驱动土地利用功能多元化的根本动力,旅游市场“规模化”需求是驱动乡村功能和土地利用功能转化的重要推动力,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驱动土地利用功能演变。
[Zhang H, Li Y B. Change of land-use functions in suburbs: A case study of Haohuahong Village in a rural tourist resort of Huishui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20, 39(12): 1999-2012.]

[本文引用: 1]

陈严武, 韦福安. 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的空间关系及协同发展: 以广西为例
[J]. 旅游学刊, 2020, 35(3): 113-126.

[本文引用: 1]

[Chen Y W, Wei F A. Spatial relations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villages and A-level scenic spots in Guangxi
[J]. Tourism Tribune, 2020, 35(3): 113-126.]

[本文引用: 1]

席建超, 王新歌, 孔钦钦, . 旅游地乡村聚落演变与土地利用模式: 野三坡旅游区三个旅游村落案例研究
[J]. 地理学报, 2014, 69(4): 531-540.

DOI:10.11821/dlxb201404009 [本文引用: 1]
旅游村落在旅游地系统演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逐步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重要的乡村发展类型。研究采取参与式农村评估(PRA)、GIS 空间分析和Google earth 高清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以野三坡旅游区3 个旅游乡村聚落为例,从土地利用和空间形态变迁两个维度,分析了旅游业诱导下旅游地乡村聚落的空间演变规律。研究发现,因区位条件的差异,乡村聚落土地利用模式演变呈现出“核心—边缘”的差异,距离核心景区越近的村落,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越高,旅游功能愈加完善,村落风貌格局变化愈大。其中,苟各庄村用地容积率由0.17 提高到0.44,但村落原真性破坏最严重,原真性指数为仅为0.048,是3 个村子最低的,其旅游功能也最完善;刘家河村落土地扩张规模最大,建设用地由173564 m<sup>2</sup>扩展到341128 m<sup>2</sup>,增幅达到96.54%,村落的原真性相对保持稳定,为0.566,旅游功能相对完整;上庄村是原真性保持最好的村落,原真性指数则高达0.942,但是其建设用地规模和用地强度则最低,但其旅游功能也最单一。显然,在具体空间形态上,3 个村落也表现为“现代城镇”—“半城镇化”—“传统村落”的过渡特征,并对应形成“就地重建型”、“飞地开发型”、“原地利用型”3 种空间重构模式。乡村聚落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基本空间单元,这3 个乡村聚落发展模式隐含着旅游地传统乡村聚落“旅游化”空间演变的阶段形态,这种空间模式在国内旅游地乡村聚落演变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Xi J C, Wang X G, Kong Q Q, et al. Spatial morphology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duced by touris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villages in Yesanpo tourism area,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69(4): 531-540.]

[本文引用: 1]

Wang X G, Xi J C, Yang D Y, et al.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rural touristization and its determinants in China: A geo-detector-based case study of Yesanpo scenic area
[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6, 7(6): 464-471.

DOI:10.5814/j.issn.1674-764x.2016.06.006URL [本文引用: 1]

吴丽敏, 黄震方, 曹芳东, . 旅游城镇化背景下古镇用地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 以周庄为例
[J]. 地理研究, 2015, 34(3): 587-598.

DOI:10.11821/dlyj201503016 [本文引用: 1]
在旅游城镇化背景下,古镇用地的城镇化尤其是用地格局的演变特征与驱动机制问题,是古镇旅游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综合运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GIS空间分析和田野调查等技术与方法,对周庄旅游古镇2002-2012年用地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 十年间土地转移量明显增多,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了农林地转化成旅游与公管服务等建设用地的进程;② 除农林地与水域外,其余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均为正,旅游用地、公管与公服用地和工业用地的动态度较大;③ 旅游引导下的古镇用地类型在空间上呈现出以古镇景区为核心,不断向周边外围拓展的演变态势,用地结构表现为&#x0201c;同心圆+扇形&#x0201d;模式;④ 在自然地理环境约束、政府行为与政策引导、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社会生产方式转变等内外双重驱动下共同导致了用地格局的空间转换。加强古镇用地格局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有助于处理好古镇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引导古镇旅游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Wu L M, Huang Z F, Cao F D, et al. Land use pattern evolution and its driving mechanism of an ancient tow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Zhouzhuang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3): 587-598.]

[本文引用: 1]

高苹, 席建超, 刘盛和. 旅游城镇化空间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重庆市黄水镇案例实证
[J]. 人文地理, 2020, 35(1): 104-113.

[本文引用: 1]

[Gao P, Xi J C, Liu S H. Study on the spatial process and dynamic mechanism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Huangshui Town in Chongqing City, China
[J]. Human Geography, 2020, 35(1): 104-113.]

[本文引用: 1]

Biedenwega K, Williams K, Cerveny L, et al. Is recreation a landscape value? Exploring underlying values in landscape values mapping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9, 185:24-27.

DOI:10.1016/j.landurbplan.2018.12.005 [本文引用: 1]
Landscape values mapping (LVM) is a participatory process used to gather public input for park and forest management. Respondents assign landscape values or ecosystem benefits to places on a map using a typology that usually includes the value "recreation." Whereas other landscape values in the typology reflect personal guiding principles and enduring beliefs, recreation represents a diverse set of human behaviors influenced by their values and beliefs. For a more accurate comparison to other mapped values, and to better inform land managers of the underlying factors determining people's preferences, it is important to deconstruct the values that people draw upon when mapping recreation. In this study, we compare maps that included and excluded "recreation" in the values options. In the absence of recreation, other values surfaced variably by individual, providing insight to its complexity and suggesting that LVM exercises that incorporate recreation may not be eliciting underlying, and often conflicting, values.

Mu?oz L, Hausner V, Brown G, et al. Identifying spatial overlap in the values of local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ourists to protected areas
[J]. Tourism Management, 2019, 71:259-271.

DOI:10.1016/j.tourman.2018.07.015URL [本文引用: 1]

李小永, 张铖, 赵振斌, . 社区旅游开发项目的景观价值相容性研究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 34(11): 196-201.

[本文引用: 1]

[Li X Y, Zhang C, Zhao Z B, et al. Landscape value compatibility of community tourism development projects
[J].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20, 34(11): 196-201.]

[本文引用: 1]

刘阳, 赵振斌, 李小永. 基于PPGIS的乡村旅游社区景观价值变化研究: 以丽江束河古镇为例
[J]. 地理科学, 2021, 41(2): 328-339.

DOI:10.13249/j.cnki.sgs.2021.02.016 [本文引用: 2]
景观价值是人对环境的主观感知和效用评价,景观价值变化的研究能够帮助理解旅游社区的社会现象。以丽江束河古镇为例,采用参与式制图与半结构化访谈方法调查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前后的感知景观价值,最终获取的有效问卷与填图为293份,提取空间数据点658个。通过对访谈结果进行编码和归纳得到旅游开发前后各7种景观价值类型。采用质性分析和空间分析的混合研究路径,揭示旅游开发前后景观价值类型及空间构成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 旅游开发前后案例社区景观价值的重要性发生了变化,旅游开发后出现了新的景观价值类型;② 景观价值在空间上呈集聚状分布,旅游开发使得景观价值分布的景观节点类型愈加丰富,并形成了新的分布集聚区域;③ 从景观价值的空间复合分布来看,案例社区可以区分出基础价值空间和主体价值空间,旅游开发对2种空间都有改变作用。旅游开发使得研究区价值空间发生变化,出现空间置换、文化空间异化和传统价值空间的消失与社区的娱乐化现象;④ PPGIS与质性分析的结合,为社区居民表达诉求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为规划管理者理解社区复杂话语和社会现象提供了新的途径。
[Liu Y, Zhao Z B, Li X Y. Landscape value in rural community based on PPGIS: A case study on Shuhe Old Town of Lijiang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21, 41(2): 328-339.]

[本文引用: 2]

谢彦君. 旅游研究方法[M].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8: 285-288.
[本文引用: 1]

[Xie Y J. Methodology of tourism research[M]. Beijing: China Tourism Press, 2018: 285-288.]
[本文引用: 1]

Moore S A, Brown G, Kobryn H, et al. Identifying conflict potential in a coastal and marine environment using participatory mapping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7, 197:706-718.

DOI:10.1016/j.jenvman.2016.12.026URL [本文引用: 1]

??astná M, Vaishar A. Values of rural landscape: The case study Chlum u T?eboně (Bohemia)
[J]. Land Use Policy, 2020, 97:104699.

DOI:10.1016/j.landusepol.2020.104699URL [本文引用: 1]

郭文, 黄震方. 乡村旅游开发背景下社区权能发展研究: 基于对云南傣族园和雨崩社区两种典型案例的调查
[J]. 旅游学刊, 2011, 26(12): 83-92.

[本文引用: 1]

[Guo W, Huang Z F.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power and functi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wo typical cases in Daizu Garden and Yubeng Community, Yunnan Province
[J]. Tourism Tribune, 2011, 26(12): 83-92.]

[本文引用: 1]

Cerveny L K, Biedenweg K, McLain R. Mapping meaningful places on Washington s Olympic Peninsula: Towar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landscape values
[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7, 60:643-664.

DOI:10.1007/s00267-017-0900-xPMID:28608035 [本文引用: 1]
Landscape values mapping has been widely employed as a for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GIS (PPGIS) in natural resource planning and decision-making to capture the complex array of values, uses,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people and landscapes. A landscape values typology has been commonly employed in the mapping of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values in a variety of management settings and scales. We explore how people attribute meanings and assign values to special places on the Olympic Peninsula (Washington, USA) using both a landscape values typology and qualitative responses about residents' place-relationships. Using geographically referenced social values data collected in community meetings (n?=?169), we identify high-frequency landscape values and examine how well the landscape values are reflected in open-ended descriptions of place-relations. We also explore the various interpretations of 14 landscape values used in the study. In particular, we investigate any overlapping meanings or blurriness among landscape values and reveal potentially emergent landscape values from the qualitative data. The results provide insights on the use of landscape values mapping typologies for practitioners and researchers engaged in the mapping of social values for PPGIS.

黄燕, 赵振斌, 张铖, . 旅游社区价值空间构成与人群差异
[J]. 旅游学刊, 2016, 31(9): 80-90.

[本文引用: 1]

[Huang Y, Zhao Z B, Zhang C, et al. Spatial constitution and group differences in landscape values in the tourism community
[J]. Tourism Tribune, 2016, 31(9): 80-90.]

[本文引用: 1]

朱佩娟, 贺清云, 朱翔, . 论城市空间破碎化研究
[J]. 地理研究, 2018, 37(3): 480-494.

DOI:10.11821/dlyj201803003 [本文引用: 1]
空间破碎化是城市空间演进的客观现象,表现为城市空间单元碎化、空间分割加强、空间联系弱化和空间整体功能下降,具有空间形态的封闭性、空间联系的阻隔性和空间功能的失配性等特征,是城市品质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是城市空间格局与过程分析的新内容。“空间破碎化”是对“景观破碎化”的拓展和深化,有助于从更为综合整体的空间视角研究城市。“空间破碎化”研究应遵循“格局过程刻画→形成机理分析→调控模式设计”的分析框架,围绕城市空间破碎化的概念、特征、测度、机理、动态模拟和调控模式等内容,采用景观指数、空间句法、多智能体情景模拟和地学信息图谱集成的方法进行多学科融贯的综合分析,可为制定城市发展政策、促进城市发展转型、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撑。
[Zhu P J, He Q Y, Zhu X, et al. Research on urban space fragmentation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8, 37(3): 480-494.]

[本文引用: 1]

赵晓梅. 族群互动影响的侗族鼓楼建筑形式与空间表征研究
[J]. 建筑学报, 2019(S1): 53-58.

[本文引用: 1]

[Zhao X M, Study on the architectural forms and spati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Dong Nationality Drum Towers influenced by ethnic interactions
[J].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9(S1): 53-58.]

[本文引用: 1]

Ken T. Landscape and Memory: Cultural Landscapes, Intangible Values and Some Thoughts on Asia
[C]. Quebec: 16th ICOMOS General Assembly a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2008.

[本文引用: 1]

李亚娟, 陈田, 王开泳, . 国内外民族社区研究综述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10): 1520-1534.

[本文引用: 1]

[Li Y J, Chen T, Wang K Y, et al. Review of ethnic community research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3, 32(10): 1520-1534.]

[本文引用: 1]

安传艳, 翟洲燕, 李同昇. 近10年来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特征及对中国的启示: 基于Elsevier Science Direct收录文献的分析
[J]. 资源科学, 2020, 42(5): 956-968.

[本文引用: 1]

[An C Y, Zhai Z Y, Li T S.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rural tourism in recent 10 years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China
[J]. Resources Science, 2020, 42(5): 956-968.]

[本文引用: 1]

Cole S. Tourism, Culture and Development
[M]. Bristol: 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 2007.

[本文引用: 1]

张建荣, 赵振斌, 褚玉杰, . 家之物品、情感与意义: 以火灾后的贵州温泉苗寨为例
[J]. 人文地理, 2018, 33(5): 55-62.

[本文引用: 1]

[Zhang J R, Zhao Z B, Chu Y J, et al. Materials, emotions and meanings of home: A fired Miao Village in Guizhou Province
[J]. Human Geography, 2018, 33(5): 55-62.]

[本文引用: 1]

陈丽坤. 城镇化进程下民族旅游社区景观商品化研究: 以西双版纳近郊傣楼景观为例
[J]. 旅游学刊, 2015, 30(11): 51-62.

[本文引用: 1]

[Chen L K. Commoditization of ethnic tourism community landscapes under urba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Xishuangbanna inner suburban Dai vernacular houses
[J]. Tourism Tribune, 2015, 30(11): 51-62.]

[本文引用: 1]

高艳, 赵振斌. 民族旅游社区空间的竞争性: 基于地方意义的视角
[J]. 资源科学, 2016, 38(7): 1287-1296.

[本文引用: 1]

[Gao Y, Zhao Z B. Space competition in the national tourism community and place meaning
[J]. Resources Science, 2016, 38(7): 1287-1296.]

[本文引用: 1]

陈景, 孙九霞. 民族旅游村落景观化过程研究
[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 41(1): 22-30.

[本文引用: 1]

[Chen J, Sun J X. Study on the landscape process of ethnic tourism villages
[J].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2020, 41(1): 22-30.]

[本文引用: 1]

杨洋, 蔡溢, 周秋文, . 旅游影响下民族村寨社会空间演化过程与机理研究: 以贵州西江苗寨为例
[J]. 世界地理研究, 2020, 29(1): 192-201.

[本文引用: 1]

[Yang Y, Cai Y, Zhou Q W, et al. Study on the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social space evolution in ethnic villages under the tourism impact: Case from Xijiang Miao Villages China
[J]. World Regional Studies, 2020, 29(1): 192-201.]

[本文引用: 1]

McKercher B, Wang D, Park E. Social impacts as a function of place change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5, 50(1): 52-66.

DOI:10.1016/j.annals.2014.11.002URL [本文引用: 1]

相关话题/旅游 空间 社区 过程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