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regional embodied energy flows and energy efficiency redundancy in China
GUO Shan1, HAN Mengyao,2,3, YANG Yupu4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20-06-4修回日期:2020-12-22网络出版日期:2021-04-25
基金资助: |
Received:2020-06-4Revised:2020-12-22Online:2021-04-25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郭珊,女,河北石家庄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生态经济学。E-mail: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PDF (1667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郭珊, 韩梦瑶, 杨玉浦. 中国省际隐含能源流动及能效冗余解析. 资源科学[J], 2021, 43(4): 733-744 doi:10.18402/resci.2021.04.08
GUO Shan, HAN Mengyao, YANG Yupu.
1 引言
中国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不均,供需缺口巨大,各区域能源开采与能源消费的不对称对中国能源供需均衡提出了巨大挑战[1,2]。考虑到区域能源禀赋的不同,中国能源的生产、消费、供应空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了巨大的扩展[3]。已有研究大多从直接能源供应的角度刻画整体能源供给趋势[4],然而,伴随商品流动的隐含能源流动,在平衡中国总体能源压力,尤其是在解决区域协调发展、大都市的能源供应紧张等问题方面,逐渐展现出巨大潜力。从能源供需角度,大部分能源从中国西北、中部和北部流向东南沿海地区[5]。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向东南沿海地区集聚,中国能源强度呈现东南低、西北高的态势[6],而且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上升快于中部和西部地区[7]。值得注意的是,跨区域能源流动满足各地能源需求的流动机制相对复杂[8]:一方面,不同区域的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区域间能源流动的供需差别;另一方面,不同区域的发展增速差距决定了不同地区对能源需求总量的差异。从中国省域能源供需的视角,揭示隐藏在经济活动中的能源供需流动的内在规律,探究中国区域间不同能源主体供给与需求的合理对接,对于中国缓解能源压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9]。
隐含能源(Embodied energy)的概念始于1980年,主要用于分析产品和服务生产过程中直接和间接消耗的能源总量[10]。为探讨能源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相对关系,隐含能源逐渐从能源代价(Energy cost)及能值(Emergy)等概念中衍生出来,形成了包括投入产出法、过程分析法在内的诸多研究方法。部分研究以过程分析法为出发点,结合有限过程的末端能源利用量,从“摇篮到坟墓”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着手,对隐含能源利用开展末端化的估算。相较而言,投入产出法则以能源生产、消费主体的网络关联为关注点,开展不同区域之间的网络关联研究[11,12,13],更多侧重分析系统内部不同结构之间的耦合机制[14,15,16]。通过隐含能源流动测算,可以将各省的能源使用分为直接能源利用与完全能源需求,其中直接能源利用指的是区域内直接利用的能源总量,完全能源需求指的是区域内各部门最终需求的能源总量[17,18]。
具体来看,基于单区域投入产出的隐含能源研究大多针对某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省市[19],侧重于分析各行业之间的隐含能源关联[20,21]。由于不同区域关联程度的紧密性不断增强,多个区域之间的内在关联同样得到广泛分析[22,23,24]。多区域关联分析主要基于引力模型的基本原理[25],是投入产出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被应用于多种资源要素的跨区域影响效应分析[26,27]。此外,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编制为中国各省市之间的隐含能源流动分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28,29,30,31],成为中国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分析工具[32,33,34]。
截至目前,已有研究以区域关联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了多个国家/地区之间的能源利用关联分析[35,36,37]。也有研究提出,全球范围内伴随商品贸易的隐含能源流动量达到了直接能源利用总量的1/3以上,对全球不同区域发展的影响越发重要[38,39]。以中国对外贸易为研究对象,已有研究分析了中国与全球多区域间的能源供需均衡[40,41,42,43]。另外,部分研究对中国国内区域间贸易中的隐含能源开展分析并指出,2007年隐含在国内贸易中的能源使用量较2002年增加了近两倍,亟待更深入、系统的分析[44]。
具体到中国各区域之间的隐含能源分析,已有研究综合考虑人均能源量、能源强度和能源贸易对中国各省市间能源流动进行分析,将各省市分为能源消费型、能源出口型等[45]。同时,有****对区域间隐含能源流动开展研究发现,中国能源投入整体呈现出从北向南、从东向西移动;由于西北、中部、西南和东北是中国隐含能源净输出区域,东部、南部、北部沿海地区与京津是中国隐含能源净输入区域,中国逐渐呈现消费重心向东南移动、输出重心向东北移动的趋势[46,47]。也有研究从耦合的角度着手,分析了典型经济区的资源环境影响及其与能源利用相关的资源环境效应[48,49,50]。
值得注意的是,能源利用所形成的生产与消费布局存在着明显的空间非对称性,与不同省市间的能源供需结构具有重要关联。随着时间推移,不同省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及能源供需模式呈现出不同的态势[51,52,53]。在中国隐含能源流动不均衡的背景下,贸易作为一种机制,有助于将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能源消费压力转移到其他区域,实现隐含能源的供需平衡。然而,低效的隐含能源流动有可能会导致经济发展水平及能源效率相对较低区域的能源问题进一步加剧,造成全国能效水平降低,形成伴随隐含能源流动的能效冗余。尽管已有研究通过模拟经济内部的商品流转,逐步开展了隐含能源随商品贸易的流动研究,但上述研究大多着重于区域发展及供需流动之间的相关模式分析,从隐含能源流动角度切入的中国不同省份之间的流动模式、流动效率及能效冗余等相关分析亟待开展。
为了填补隐含能源流动以及冗余领域研究的不足,本文力求对比2007年和2015年中国省际隐含能源流动关联,识别不同区域间协调发展及隐含能源流动模式,从中国省域能源供需的视角测算中国各省份间能源流动的效率及冗余,刻画主要省市间的能源供需平衡及区域发展模式,提出面向不同地域省市的区域协调发展及降低能效冗余的途径,结合各省市的能源利用及流转特征提供可行的能源配置与利用建议,力求为中国各省份间能源高效配置利用、降低全供应链能效冗余提供量化支撑。
2 方法与数据
2.1 隐含能源强度测算
根据Costanza的模型及扩展,能源利用的物质均衡可以表达为:式中:
式中:
用矩阵D代表直接能源利用,矩阵E代表单元产出强度,矩阵Z代表中间产品投入,矩阵
对于经济体中的所有部门,隐含能源强度矩阵E可以反映单位最终需求中的隐含能源利用量,强度越高,效率越低,具体公式可表示为:
式中:I代表单位矩阵,A代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2.2 完全能源需求测算
直接能源利用(DEU)指区域内的直接能源使用,完全能源需求(EEU)指区域内最终需求中的能源使用。基于隐含强度矩阵,DEU和EEU可以表示为:式中:
作为最终使用中的能源流入(EEI)及流出(EEE),可以分别表示为:
通过比较EEI和EEE的差额,可以得到区域间最终使用的能源均衡(EEB)。
作为最终使用中的能源消费(EEC)及投资驱动(EEV)可以分别表示为:
式中:
2.3 隐含能源能效冗余测算
结合隐含流动效率,本文引入能效冗余概念,用于刻画隐含能源流动中,从能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供给到其他地区的隐含能源流动。对比能源强度及效率,现有研究通常用单位GDP的能源使用量计算得到直接能源强度。本文采用Leontief逆矩阵计算得到隐含能源强度,用于反映各地区单位生产活动中的隐含能源利用量,能源效率即为能源强度的倒数。通过对比分省域能源流动效率,测度省际能源流动中的能效冗余,有助于识别中国隐含能源流动格局中的低效能源流向,针对性地改善低能效省份的能源效率,进而降低全供应链的能效冗余。结合隐含能源强度及隐含能源流动关联,能效冗余量(δ)可以由如下公式计算得到:式中:
2.4 数据来源以及区域划分
本文主要数据包括中国各省市的直接能源利用数据、GDP数据、常住人口数据和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28,29,30,31],各省能源消费的实物量数据通过《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的“附录4”(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换算为各省能源消费的能量数据。结合中国历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情况,本文选取2007年和2015年作为重点研究年份。由于统计数据的限制,本文涉及的中国省区市仅包括30个省区市,未包含西藏、香港、澳门、台湾。此外,为了研究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及能源消费特征,将中国各省市划分为7个区域(华北、华东、华中、华南、东北、西南、西北)(① 中国各省市区域划分如下: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华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华中(河南、湖北、湖南)、华南(广东、广西、海南)、西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本文的分析结果基于各省份的能源利用及投入产出数据,对各省区的隐含能源流动及能效冗余情况进行深入研讨。3 结果与分析
3.1 中国省域能源强度及效率分析
总体来看,能源强度在一定程度上用于反映货币价值和能源使用之间的内在联系,其与能源效率呈现倒数关系,是衡量能源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如图1所示,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省市的能源强度相对较低,即能源利用效率处于较高水平。在2007年和2015年,上海的能源强度分别为1805.79 kJ/元及1092.48 kJ/元,北京的能源强度分别为1817.34 kJ/元及1095.55 kJ/元。而青海、新疆等省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始终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在2007及2015年,青海的能源强度分别为6183.44 kJ/元及4295.00 kJ/元,新疆的能源强度分别为4505.17 kJ/元及4242.80 kJ/元。图1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12007年和2015年中国各省份隐含能源强度对比
Figure 1Comparison of China’s provincial embodied energy intensities, 2007 and 2015
从各省能源强度变化趋势来看,湖北、贵州的能源强度在2007—2015年间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为53.70%、55.37%;新疆、海南的能源强度下降幅度相对较小,分别为5.82%、23.35%。通过对比各省份能源强度可以发现,2007年全国有11个省份能源强度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多数省份能源利用效率比全国平均能源利用效率低;2015年,山东、湖北、湖南、吉林的能源利用效率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变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国能源整体利用效率有所提升。
结合隐含能源强度及流向,可以对比中国主要省份之间的隐含能源效率情况。中国各省份隐含能源利用效率对比如表1所示。总体来看,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的隐含能源供应省份主要集中在河北、内蒙古、山西、辽宁、四川等地区。中国各省份之间的隐含能源流动效率提升主要得益于各省隐含能源强度的降低,其中江苏、河南、湖北、浙江、重庆、安徽的隐含能源效率提升对总体流动效率提升的贡献相对较高。以2015年为基准年份,降低河北、山西、辽宁、安徽、四川、贵州、宁夏等省份5%的隐含能源强度,可分别降低45.91 PJ、35.86 PJ、43.47 PJ、48.09 PJ、29.45 PJ、13.82 PJ的能源消费量。
Table 1
表1
表12007年和2015年中国各省份隐含能源利用效率对比
Table 1
类别 | 2007年 | 2015年 | |
---|---|---|---|
隐含能源供应 | 效率高 | 江苏、浙江、安徽 | 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湖北 |
效率低 | 河北、内蒙古、辽宁、山东、湖北、湖南、重庆、四川、陕西 | 河北、山西、辽宁、安徽、四川、贵州、宁夏 | |
隐含能源需求 | 效率高 | 北京、天津、上海、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海南 | 北京、天津、吉林、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海南 |
效率低 | 山西、吉林,黑龙江、河南、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 内蒙古、黑龙江、河南、重庆、云南、陕西、青海、新疆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3.2 中国省际隐含能源流向及流量分析
将直接能源利用引入不同省份的贸易关联,可以测算中国不同省份之间的隐含能源流动趋势。从净流量变化来看,中国区域间隐含能源流动多是流入经济发达、生活水平较高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等。近些年,中国部分省市在隐含能源净流动格局中发生了较大转变。2007年—2015年间,河北净流出量从571.80 PJ减少至186.67 PJ,北京净流入量从88.61 PJ减少至17.91 PJ,福建净流入量从94.44 PJ减少至11.71 PJ,上述省市在隐含能源流动中的重要性有所下降。相反地,山东净流出量从178.53 PJ增加至266.44 PJ,辽宁净流出量从286.59 PJ增加至473.20 PJ,广东净流入量从289.10 PJ增加至1276.56 PJ,黑龙江从87.49 PJ增加至312.15 PJ,上述省市在隐含能源省际流动方面展现出更加重要的地位。此外,部分省市在隐含能源供需格局中发生隐含能源流向变化。其中,重庆从净流出(200.74 PJ)转为净流入(326.47 PJ),甘肃从净流入(28.03 PJ)转为净流出(100.91 PJ),宁夏从净流入(31.78 PJ)转为净流出(187.74 PJ)。中国主要的省际间隐含能源净流动情况如表2所示。其中,主要省际间的隐含能源流向及流量呈现出较大的差异。2007年,河北到天津的净流动量为92.46 PJ、浙江到上海的净流动量为88.43 PJ、内蒙古到天津的净流动量为76.28 PJ、浙江到广东的净流动量为66.09 PJ、江苏到上海的净流动量为51.55 PJ,中国隐含能源流动的主要省份集中在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2015年,江苏到广东的净流动量为174.58 PJ、浙江到重庆的净流动量为85.02 PJ、山东到河南的净流动量为74.52 PJ、浙江到广东的净流动量为68.69 PJ、山西到天津的净流动量为59.43 PJ,中国隐含能源流动的主要省份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及西部地区。
Table 2
表2
表22007年和2015年中国主要省际隐含能源净流动情况
Table 2
2007年 | 2015年 | ||||
---|---|---|---|---|---|
排名 | 流向 | 流量/PJ | 排名 | 流向 | 流量/PJ |
1 | 河北→天津 | 92.46 | 1 | 江苏→广东 | 174.58 |
2 | 浙江→上海 | 88.43 | 2 | 浙江→重庆 | 85.02 |
3 | 内蒙古→天津 | 76.28 | 3 | 山东→河南 | 74.52 |
4 | 浙江→广东 | 66.09 | 4 | 浙江→广东 | 68.69 |
5 | 江苏→上海 | 51.55 | 5 | 山西→天津 | 59.43 |
6 | 湖南→广东 | 46.04 | 6 | 山西→内蒙古 | 56.45 |
7 | 江苏→河南 | 45.87 | 7 | 河北→黑龙江 | 40.64 |
8 | 河北→黑龙江 | 40.39 | 8 | 江苏→北京 | 36.26 |
9 | 内蒙古→吉林 | 38.08 | 9 | 山东→安徽 | 36.24 |
10 | 内蒙古→北京 | 29.05 | 10 | 江苏→上海 | 35.59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对比来看,跨区域能源流动驱动可以进一步分为消费驱动和投资驱动两类。中国各省份能源消费与投资驱动对比如表3所示。其中,消费驱动的能源需求占比较高的地区为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且消费驱动占比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具体来看,北京、上海等直辖市的消费驱动占比约为60%,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的消费驱动占比也高于50%。该类省市的经济发展程度高,以能源消费为主的驱动模式不断增强。相反,投资驱动的能源需求占比较高的地区为天津、河北、山西等地区,同样也呈现了投资驱动占比不断增强的趋势。其中,天津、内蒙古、吉林、陕西等地区的投资驱动占比逐渐超过60%,而辽宁、广西、山西、山东等省份的投资驱动占比也大多高于50%。对比来看,该类省市的经济增长主要由资源开采加工业带动,其能源需求更侧重依赖投资驱动。
Table 3
表3
表32007年和2015年中国各省份能源消费与投资驱动对比
Table 3
类型 | 2007年 | 2015年 |
---|---|---|
能源消费驱动为主 | 北京、上海、湖南、广东、海南、重庆、四川、贵州 |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 |
能源投资驱动为主 | 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河南、广西、云南、陕西、青海 | 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福建、山东、河南、广西、海南、云南、陕西、青海 |
能源消费驱动≈能源投资驱动 | 内蒙古、安徽、江西、山东、湖北、甘肃、宁夏、新疆 | 黑龙江、安徽、江西、湖北、重庆、四川、贵州、甘肃、宁夏、新疆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3.3 省域直接能源利用与完全能源需求分析
整体来看,中国能源利用总量整体分布呈现东高西低的状况,从2007年的93481.71 PJ增加至2015年的131095.19 PJ,增加了近40.24%。其中,河北、辽宁等省份的直接能源利用量相对较高,2015年分别为8614.79 PJ、6349.95 PJ,海南、青海省份的直接能源利用量较低,2015年分别达到了567.97 PJ、1211.55 PJ。从变化趋势来看,全国各省市均处于上升阶段,新疆、青海等地区的直接能源利用量上升速度较快,年均增长率达到11.45%、8.87%,北京、上海等地区的上升速度较慢,年均仅增长1.09%、2.06%。完全能源需求综合考虑了能源供需关联过程中用于满足最终需求的能源利用总量。结合隐含能源流动量,可以分析中国各省份的完全能源需求情况。总体来看,全国完全能源需求总量从76777.26 PJ增长至109901.01 PJ,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但整体比直接能源利用量略低。其中,山东、广东、河南等省份的完全能源需求量较大,2015年分别达到了8029.91 PJ、7935.07 PJ、6582.02 PJ。而海南、青海、宁夏等省份的完全能源需求量较小,2015年仅为610.48 PJ、989.16 PJ、883.85 PJ。从变化趋势来看,新疆、重庆、海南的完全能源需求总量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年均增长分别为13.77%、11.05%、10.97%。
中国各省份直接能源利用与完全能源需求的相对关系变化趋势如表4所示。总体来看,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江苏、山东等地区的本地直接能源利用量与完全能源需求量的差值呈现了扩大的趋势。其中,北京完全能源需求量超出直接能源利用量的缺口显著扩大,从2007年的214.27 PJ增加至2015年的705.30 PJ。
Table 4
表4
表42007年和2015年中国各省份直接能源利用与完全能源需求对比
Table 4
类型 | 2007年 | 2015年 |
---|---|---|
直接能源利用>完全能源需求 | 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江苏、山东、河南、广东 | 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江苏、福建、山东、宁夏 |
直接能源利用<完全能源需求 | 北京、天津、吉林、黑龙江、上海、浙江、安徽、江西、广西、四川、云南、青海 | 北京、天津、吉林、上海、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陕西 |
直接能源利用≈完全能源需求 | 福建、湖北、湖南、海南、重庆、贵州、陕西、甘肃、宁夏、新疆 | 黑龙江、浙江、江西、广东、贵州、甘肃、青海、新疆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对比中国各省市的直接能源利用与完全能源需求,中国不同省份可以大致分为3类:第一类省份包括北京、上海等直辖市,该类地区的特征为本地完全能源需求大于本地能源直接使用量,需要通过大量产品的调入和进口来满足,其经济结构偏向轻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大多从其他省市调入大量产品来满足自身需求;第二类省份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江苏、山东等地区,该类省份的特征为本地完全能源需求量小于本地能源直接使用量,其中河北省、山东省的两者差额最大,分别达到了3148.53 PJ、3090.63 PJ;第三类省份浮动范围较小,主要包括贵州、甘肃、新疆等地区,该类省份特征为本地完全能源需求量与直接能源使用量基本维持平衡,差额在5%范围内浮动,直接能源使用和完全能源需求之间的差距并不显著。
3.4 中国区域内外的能效冗余对比分析
结合隐含能源流动趋势及效率,可以进一步分析不同区域间的能效冗余。中国区域内外能效冗余度对比分析见表5。整体来看,中国能源流动冗余度从2007年的14.28%降低至2015年的11.93%,整体隐含能源流动效率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分区域来看,不同地区隐含能源流动的冗余量和冗余度及其变化趋势有所差异。其中,东北地区的隐含能源流入与流出中冗余量均呈现上升趋势,但冗余度呈现下降趋势。华中地区的隐含能源流出中冗余量与冗余度均出现下降趋势。华南地区的隐含能源流入中冗余量呈现上升趋势。华东地区的隐含能源流出和流入中冗余量均呈现了上升趋势。华北地区的隐含能源流入与流出的冗余量均呈现了上升的趋势。西南地区的隐含能源流出和流入中冗余量均呈现了上升趋势。西北地区的隐含能源流入中冗余度有所降低,但隐含能源流出的冗余度呈现了上升趋势,其能源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Table 5
表5
表52007年和2015年中国各区域内外能效冗余度对比
Table 5
区域 | 区域外部流出冗余 | 区域外部流入冗余 | 区域内部冗余 | |||||||||||
---|---|---|---|---|---|---|---|---|---|---|---|---|---|---|
冗余量/PJ | 冗余度/% | 冗余量/PJ | 冗余度/% | 冗余量/PJ | 冗余度/% | |||||||||
2007 | 2015 | 2007 | 2015 | 2007 | 2015 | 2007 | 2015 | 2007 | 2015 | 2007 | 2015 | |||
华北 | 488.70 | 895.38 | 22.72 | 30.94 | 222.12 | 273.15 | 11.90 | 7.77 | 179.45 | 209.49 | 29.10 | 34.90 | ||
东北 | 192.39 | 364.73 | 19.14 | 17.95 | 117.04 | 246.14 | 13.45 | 11.00 | 81.39 | 23.00 | 19.53 | 16.83 | ||
华东 | 14.12 | 37.47 | 0.63 | 0.55 | 506.21 | 569.89 | 19.77 | 19.76 | 4.90 | 8.81 | 0.51 | 0.68 | ||
华中 | 169.57 | 57.56 | 12.95 | 2.58 | 140.28 | 292.85 | 12.23 | 11.36 | 10.15 | 3.29 | 13.01 | 1.42 | ||
华南 | 0.00 | 0.00 | 0.00 | 0.00 | 195.15 | 336.22 | 15.07 | 12.72 | 0.00 | 0.00 | 0.00 | 0.00 | ||
西南 | 305.95 | 330.17 | 26.89 | 15.96 | 78.52 | 263.28 | 8.85 | 11.19 | 61.57 | 48.39 | 25.23 | 17.29 | ||
西北 | 193.54 | 492.21 | 23.09 | 37.54 | 104.96 | 195.98 | 10.86 | 9.48 | 25.20 | 34.07 | 32.97 | 39.43 | ||
合计 | 1364.27 | 2177.51 | 14.22 | 11.91 | 1364.27 | 2177.51 | 14.22 | 11.91 | 362.67 | 327.06 | 14.50 | 12.01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从区域内部层面来看,华北地区主要能源流向为:由山西、内蒙古、河北供给天津、北京,区域内隐含能源流动冗余量从179.45 PJ提高到209.49 PJ,其中山西向河北、内蒙古、天津的低效流动呈现增加趋势;东北地区主要能源流向为:辽宁供给吉林、黑龙江,区域内隐含能源流动冗余量及冗余度均呈现下降趋势;华东地区主要能源流向为:由浙江、江苏、安徽供给上海,区域内隐含能源流动中冗余量略有升高;华南地区主要能源流向为:广西、海南供给广东,区域内隐含能源流动中冗余量基本为0;西南地区主要能源流动为:四川、贵州供给重庆以及重庆供给云南,区域内隐含能源流动冗余量与冗余度均呈现下降趋势,且区域内重庆向云南的低效流动大幅下降。
表6显示了中国各省份隐含能源流动及能效冗余模式。从能源强度的视角看,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省份从能源效率较低的省份获取隐含能源,将导致全国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降低。具体来看,北京、天津等直辖市的隐含能源主要呈现流入状态,但由于主要隐含能源供应地区的效率提升,冗余量呈现不断降低趋势;对于重庆等直辖市,主要隐含能源供应地区的能效降低,冗余量呈现不断升高趋势。对于能源效率相对较低的省份,河北、山西等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一直偏低,同时是主要的隐含能源供应地区,致使对应地区的隐含能源流动冗余量居高不下,且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然而,湖北、山东等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相对应的冗余量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总体能源利用效率有所增加。
Table 6
表6
表62007年和2015年中国各省份隐含能源流动及能效冗余对比
Table 6
类型 | 变化趋势 | 典型省份 | 能效对比 |
---|---|---|---|
能源流出冗余 | 冗余量增加 | 甘肃、宁夏、四川、安徽、贵州 | 高于平均水平 |
河北、山西、辽宁 | 低于平均水平 | ||
冗余量降低 | 湖北、山东 | 低于平均水平 | |
能源流入冗余 | 冗余量增加 | 重庆、内蒙古、河南、黑龙江、新疆,陕西、云南、青海 | 高于平均水平 |
湖南、广东、广西、海南 | 低于平均水平 | ||
冗余量降低 | 北京、天津、吉林 | 低于平均水平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结论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经济与贸易结构优化将促使中国能源供给与需求结构进一步优化。中国各省份间的商品贸易流动的不断增加,使得隐含能源流动对平衡中国总体能源供需愈发重要。结合中国省域能源供需均衡,本文刻画了2007年和2015年中国省际隐含能源流动变化趋势,识别了不同省域的能源供需演变,测算了不同区域间的隐含流动的能效冗余,研究结果发现:(1)中国整体直接能源利用仍然大于完全能源需求,隐含能源流动主要呈现从华北、华东、华中、东北地区向华南、西北、西南地区供应的格局,尤其从具备能源禀赋或者工业基础的地区向相对发达的省市流动。
(2)随着各省能源改革深入、能源体系完善,东南沿海地区逐渐取代北方重工业基地成为重要的隐含能源供给区域之一,中国隐含能源流动的主要省份逐渐从京津冀逐渐向长三角、珠三角及西部地区转移。
(3)消费驱动的能源需求占比较高的地区为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且消费驱动占比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而天津、山西、内蒙古等地区的投资驱动主要由资源开采及加工业驱动,其能源需求更侧重依赖投资驱动。
(4)中国隐含能源效率在2007年后出现了明显的提高,但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省份向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高省份的隐含能源流动有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能效冗余,进而降低了中国整体能源效率。
4.2 政策建议
为进一步提高全国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效冗余,本文识别了中国隐含能源供需的关键节点,分析了省际隐含能源流动及其能效冗余。研究结果对于各区域相关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具体来看:(1)从能源供给视角,隐含能源供给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以及河北、内蒙古、山西。上述地区具有丰富的能源储量或者重工业基础,但其能源加工业的能效相对较低。部分省份生产的低效率能源产品沿着隐含能源供应链传递到其他省份,形成整体低效的能源流动模式,增加全国隐含能能效冗余。由此,精准识别能源供给区域的低能效流动路径,提高当地产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淘汰落后产能,建立低效产能退出机制,对于全国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山西、河北、内蒙古等低效率隐含能源供给省份,大力推进落后产能退出,有助于提高当地直接能源利用效率,并通过隐含能源链条提高全国隐含能源利用效率;推进能源深度开发利用,对煤炭进行深加工有助于提高煤炭综合利用率、增加产业附加值,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励本地产业转型、推进相关产业政策落实,规避“资源诅咒”。
(2)从能源需求视角,对于隐含能源需求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大多存在着能源资源储量少、能源消费总量高的问题。为保障能源需求地区的能源高效利用,可以进一步优化能源贸易结构、提高能源流动效率。充分发挥需求侧的拉动效应,优化供需结构,完善隐含能源供应效率提升的倒逼机制,有助于实现全产业链的能源利用效率提升。
针对东南沿海地区为主的隐含能源需求地区,一方面推动形成冗余度逐步降低的流动模式,鼓励从高效率的隐含能源供应地区进口产品,对产品的能源利用水平测度需要考虑其全产业链,推动形成“绿色”生产链条;另一方面,推动国家层面需求侧管理,将产业分工局面进行优化调整,推动原料运输成本低、成品运输成本高的产业向成品需求高的地区转移,推动原料运输成本高、成品运输成本低的产业向原料供应充足的地区转移,促使隐含能源流向合理化。
(3)中国已经形成了较固定的区域间隐含能源流动格局,不同类型省市的区域协调发展及能源供需缓解途径有所差别。针对目前中国隐含能源流动空间格局,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等能源生产消费错位严重的区域,有必要进一步保障华北地区能源供给能力与华东、华南地区能源需求协同发展,实现能源供求大体平衡。对于西部地区,尽量避免将西北地区简单作为国家能源平衡保障区域,增强东西部地区的技术转移与产业合作,避免能源供给需求失衡等问题。
总体来看,本文力求刻画中国2007年和2015年省际隐含能源流动趋势,识别中国不同省份间能源供需模式,测算中国各省份间隐含能源流动的效率及冗余,将全国隐含能源流动格局与国家能源战略制定相结合。结合中国不同省份的隐含能源流动及能效冗余的变化趋势,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从国家战略层面完善全国能源供需格局的保障机制,对中国各省份间能源高效配置利用、降低全供应链能效冗余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J] .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DOI:10.1016/j.apenergy.2015.01.011URL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DOI:10.1016/j.enpol.2013.11.069URL [本文引用: 1]
[J]. ,
DOI:10.1007/s11442-012-0914-5URL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DOI:10.1016/j.enpol.2013.08.062URL [本文引用: 1]
[J]. ,
DOI:10.1126/science.210.4475.1219URL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
DOI:10.1016/j.cnsns.2012.12.029URL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
DOI:10.11821/dlxb201803005PMID:1ED9265A-456B-44F4-8619-8CB7E6F3F780 [本文引用: 1]
因区域间贸易而转移的碳排放对于全球各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碳排放核算及其减排责任划分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通过构建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和基于扩展的STIRPAT模型,本文核算了全球39个主要国家基于消费责任制的碳排放,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全球环境压力的影响因素问题。研究发现:首先,从以净流出为主的中国和俄罗斯来看,尽管贸易给这些地区带来了大量的资源,但随之会产生严重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而对于美国和欧盟等地区来说,这些国家或者地区通过全球贸易规避了大量的碳减排责任。此外,在全球贸易中,区域净流出的贸易隐含碳排放越小,基于消费责任制核算的区域碳排放量就越大,故而在全球减排目标分配中承担的减排任务也需相应地增加。全球贸易隐含碳排放净流出量较大的地区主要位于亚洲和东欧等地,而净流出量最小的地区主要是以西欧和北美等高度发达的经济体为主。其次,就基于消费责任制核算下的全球环境压力而言,人口因素和富裕程度是导致全球环境压力不断增加的两个重要因素,而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以及逐渐提高清洁能源在总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是推动全球节能减排、缓解全球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
[J].
PMID:1ED9265A-456B-44F4-8619-8CB7E6F3F780 [本文引用: 1]
[J]. ,
DOI:10.1016/j.apenergy.2016.02.010URL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DOI:10.1038/nature11145PMID:22678290 [本文引用: 1]
Human activities are causing Earth's sixth major extinction event-an accelerating decline of the world's stocks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at rates 100 to 1,000 times pre-human levels. Historically, low-impact intrusion into species habitats arose from local demands for food, fuel and living space. However, in today's increasingly globalized economy, international trade chains accelerate habitat degradation far removed from the place of consumption. Although adverse effects of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economic inequality have been confirmed,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s a driver of threats to species is poorly understood. Here we show that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species are threatened as a resul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long complex routes, and that, in particular, consumer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cause threats to species through their demand of commodities that are ultimately produced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e linked 25,000 Animalia species threat record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Red List to more than 15,000 commodities produced in 187 countries and evaluated more than 5?billion supply chains in terms of their biodiversity impacts. Excluding invasive species, we found that 30% of global species threats are due to international trade. In many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consumption of imported coffee, tea, sugar, textiles, fish and other manufactured items causes a biodiversity footprint that is larger abroad than at home. Our result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examining biodiversity loss as a global systemic phenomenon, instead of looking at the degrading or polluting producers in isolation. We anticipate that our findings will facilitate better regulation, sustainable supply-chain certification and consumer product labelling.
[J]. ,
DOI:10.1021/es503637fURL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DOI:10.11821/dlxb201811012PMID:D919FFCA-5083-4718-9979-4B38622B3021 [本文引用: 1]
随着全球各区域的连通性不断增强,碳流动以及碳泄漏在全球碳减排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伴随全球产业跨境转移的过程,发达国家的高碳行业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并从这些国家进口成品用于自身最终消费。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本文测算了“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隐含碳流动,分析了生产碳及消费碳强度在全球的空间分布,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生产者及消费者责任。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生产碳强度大都高于消费碳强度,且两者的差值大多高于“一带一路”区域外发达地区。全球95%以上的隐含碳净流出发生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地区的消费所引发的“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区域直接碳排放占比约为30%。考虑到跨国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整体承受了较大的碳排放压力。从消费者责任着手衡量各国家/地区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碳排放责任,并以包容性全球化为基础推进“一带一路”气候治理体系构建,可为长期难以达成协议的全球气候治理问题提供有效思路。
[J].
PMID:D919FFCA-5083-4718-9979-4B38622B3021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2]
[本文引用: 2]
[本文引用: 2]
[本文引用: 2]
[本文引用: 2]
[本文引用: 2]
[J]. ,
[本文引用: 2]
[J]. ,
DOI:10.1016/j.eneco.2015.06.006URL [本文引用: 1]
[J]. ,
DOI:10.1016/j.jclepro.2014.09.077URL [本文引用: 1]
[J]. ,
DOI:10.1016/j.jclepro.2018.04.230URL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
DOI:10.1016/j.enpol.2011.06.046URL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DOI:10.1016/j.apenergy.2016.12.088URL [本文引用: 1]
[J]. ,
DOI:10.13249/j.cnki.sgs.2015.01.38PMID:BE85ECB4-8679-462A-BCBB-AD95AA1052B2 [本文引用: 1]
选取能源指标刻画中国区域能耗特征,揭示产业能耗的区域差异,并将30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都市消费型、重型出口型、轻型出口型、能源基地型、中等能耗型和低能耗型6种能源利用类型。通过评估2007年各类型区域之间的隐含能源转移量,明确区域在隐含能源流中的位置,揭示产业能耗的区域联系。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与地域分工理论,分析中国产业能耗区域差异和区域联系现象的形成机制,可归因于区域产业分工与产业链分工,以及由此产生的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贸易,其中,区域参与产业链分工格局与区域间隐含能源流动格局基本匹配。最后为不同类型区域提出政策建议。
[J].
PMID:BE85ECB4-8679-462A-BCBB-AD95AA1052B2 [本文引用: 1]
[J]. ,
DOI:10.1016/j.enpol.2015.08.014URL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