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荒野思想与美国国家公园的荒野管理——以约瑟米蒂荒野为例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王辉1,3,, 刘小宇2, 王亮3, 柯丽娜1
1.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大连 116029
2.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大连 116081
3.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心,大连 116029

Wilderness mind and wilderness management in Yosemite National Park

WANGHui1,3,, LIUXiaoyu2, WANGLiang3, KELina1
1.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2.College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urism,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81,China
3. Center for Studies of Marine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 China
收稿日期:2016-07-27
修回日期:2016-09-27
网络出版日期:2016-11-16
版权声明:2016《资源科学》编辑部《资源科学》编辑部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1160)国家旅游局青年旅游专家资助项目(TYETP201412)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5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王辉,女(满族),辽宁葫芦岛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E-mail:wanghuiouki@126.com



展开

摘要
荒野区域是濒临灭绝动植物的栖息地,是自然变化的历史记录者,是人类与自然的契合点。本文从时间和事件两个维度出发,梳理荒野思想的发展进程和美国国家公园的荒野管理,以园内土地94%是荒野的美国约瑟米蒂国家公园为例,剖析约瑟米蒂荒野管理的两大重要因素:公园管理和游客参与。国家公园管理局的介入与支持,实现了约瑟米蒂荒野的商业服务、设备使用、游径设置和承载力监管;游客参与包括国家公园荒野管理计划制定、遵守荒野管理规定和支持荒野管理创新等。事实证明,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参与荒地管理,既保护了荒野,又满足了游客的游憩和教育,其模式值得研究、借鉴与推广。

关键词:荒野思想;荒野利用与管理;约瑟米蒂荒野;美国国家公园
Abstract
Wilderness areas are habitat for animals and plants on the verge of extinction and a conjunction point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Here,we consider the two dimensions of time and events,combining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wilderness ideology and wilderness management of National Parks. Taking Yosemite Wilderness as an example,94% of the wilderness in Yosemite National Park,we analyze two important factors of management:park management and visitor participation. The involvement and support of 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 include Yosemite wilderness commercial services,stock use,trail setting,and capacity control in wilderness. Visitor involvement in wilderness management includes making plans,complying with provisions of wilderness management and supporting wilderness management innovation. It turns out that management of the US National Park Service for wilderness is successful and not only meets tourist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 needs,but also protects wilderness. Wilderness is often said to represent a baseline:a landscape with a mosaic of ecosystems that function with as little influence from human beings as any on earth. For human nature preserves civilization beyond its experience is worth the institutional strengthening of our national park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ferences. Most Americans,whether urban or rural,also ascribed high importance to six additional benefits including the scenic beauty of wild landscapes,the knowledge that wilderness is being protected (existence value),the choice to visit wilderness at some future time (option value),the opportunity for wilderness recreation experiences,preserving nature for scientific study,and spiritual inspiration. The experience of National Park Service management of wilderness is worth using as a reference in China.

Keywords:wilderness mind;use and management of wilderness;Yosemite;USA National Parks

-->0
PDF (1051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王辉, 刘小宇, 王亮, 柯丽娜. 荒野思想与美国国家公园的荒野管理——以约瑟米蒂荒野为例[J]. , 2016, 38(11): 2192-2200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16.11.17
WANG Hui, LIU Xiaoyu, WANG Liang, KE Lina. Wilderness mind and wilderness management in Yosemite National Park[J]. 资源科学, 2016, 38(11): 2192-2200 https://doi.org/10.18402/resci.2016.11.17

1 前言

随着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步深入,中国****越发重视有关国家公园体制与哲学思想、管理和生态环保运动等研究。荒野思想与荒野保护出现在美国国家公园诞生之前,并在荒野和国家公园发展的轨迹中出现交集,1916年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成立,之后介入国家公园的荒野管理与保护,截至2015年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着美国40%的荒野。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认为,荒野区域对宣传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国家公园每个规划都应慎重,人类要为后代留存这些原始风景。
1977年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设立了世界荒野大会,2018年将在中国举办第11届世界荒野大会,对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如何处理荒野和国家公园的关系,将提供更广阔的思路。美国荒野思想是什么,荒野保护是怎样的发展进程,美国国家公园如何介入荒野管理,如何保护荒野和野生动物,如何处理游客与荒野的关系,带来人们怎样的启示等问题,亟待破解。本文以园内土地94%是荒野的美国约瑟米蒂国家公园(Yosemite National Park)为案例,从时间和事件两个维度出发,梳理美国荒野思想与国家公园荒野管理的发展脉络,期待有所借鉴和启发。

2 荒野思想与发展进程

2.1 荒野的含义

荒野(wilderness)思想源于美国[1],对于wilder-ness的中文翻译有原野、荒原、莽原和野生地等,在诸多著作和文献中用的较多是荒野,如《寻归荒野(Return to The Wilderness)》、《低吟的荒野(The Singing Wilderness)》和《荒野与美国思想(Wilder-ness & America Mind)》。荒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荒野从文化建构的层面可理解为自然;狭义的荒野可理解为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是具体的荒野。荒野基金会(Wild Foundation)认为荒野是:“保留在我们星球上最完整的,最不受干扰的天然自然地区——这里不受人类控制,没有进行道路、管道和其他工业基础设施开发的、最后的、真正的荒野地区。”美国荒野网的定义:“荒野是这样一片土地——超越了边疆的天然土地,是促进国家成长与塑造民族性格的土地。荒野是这样的一片土地——是一个能够规避文明,可与地球再次结合,并且可以发现自然疗法、价值和意义的难得天然地方”。美国1964 年《荒野法(Wilderness Act)》把荒野定义为:“是指地球及其生命群落未受人为影响、人类到此只为参观而不居留的区域”[2]

2.2 荒野思想

荒野有不可取代的荒野价值。“野性是这个世俗世界的保留地”是Henry David Thoreau提出的著名命题;Frederick Jackson Turner在19世纪末提出“边疆假说”,强调荒野塑造美国民族性格的意义;20世纪40年代Aldo Leopold指出“荒野是人类从中锤炼出所谓文明的原材料。”Roderick Nash提出,荒野不在于地理概念,而是一种思想状态。自旧大陆到新大陆,从被仇视到被赞美,从被征服到被保护,对荒野认识的转变即是对自然态度的转变,人应该尊重荒野[1]
《美国独立宣言》在1774年7月4日的大陆会议中通过,1783年巴黎条约中英国承认美国独立,从此美国人民转变了身份与地位[2]。作为一个正式独立的国家,美国人民逐渐具备优越感与自豪感,但短暂的历史和薄弱的文化不足以与欧洲相比,唯一能与欧洲媲美的是广阔的土地和完美保留尚未被开发的自然[2-6]。19世纪后的美国,进入大肆扩张时期,1850年美国西部原生荒野自然被发现。该发现引发当时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的高度重视与赞美,随后在1851-1857年间约瑟米蒂的溪谷和巨树红杉被发现,在当时引起轰动,美国人民的国家主义被西部自然文明所唤起。与此同时西部地域的合并以及1848年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发现,掀起了大规模的西进运动。在西进运动中新迁移的居民开垦草原变耕地、大量砍伐森林变草地以及大规模猎杀与当地印第安人生活紧密联系的野牛,引发与当地土著印第安人土地纷争冲突,一系列原生自然的破坏刺激了美国民众对大自然的重新审视。荒野变得越来越稀缺,美国民众开始欣赏荒野的价值。

2.3 荒野的发展进程

纵观荒野的发展进程(表1),20世纪以前,荒野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荒野在文学、浪漫主义艺术和自然的浪漫主义运动中得以体现,以荒野思想的发展和荒野保护运动占主导。20世纪以后,1916年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成立,1964年《荒野法》诞生,荒野步入正规的管理和保护轨迹。
Table1
表1
表1美国荒野发展进程与事件
Table1The process and events of the wilderness in U.S.A
事 件
1500-1700年探险家和殖民者提前进入土著人和丰富的动物生命居住的温带和蛮荒之地
1700-1800年毛皮捕手、登山者和探险消耗有限的自然资源,并推动边界走向西方文明
1800-1850年路易斯安那购地案(Louisiana Purchase)之后,美国土地扩大一倍。浪漫主义艺术和文学改变人们对自然的看法
1850-1900年浪漫主义运动进一步提升荒野的游憩价值,但也导致野生动物和原住民生存环境受到威胁
1900-1950年《古物法案(The Antiquities Act)》允许美国总统创建国家纪念公园。1916年国家公园管理局建立,随后有了国家公园体系
1950-2000年公众认识和各种保护运动带来里程碑式的荒野保护胜利。包括荒野法案和大量环境保护法律出台
2000年-至今尽管人口爆炸、污染日益严重、政治动荡、经济不稳定,各种技术进步威胁侵蚀自然与社会的连接,这被美国称为是一个开始妥协的世纪,但是新的和不同群体开始加入环保运动

注:表格内容来源http://www.wilderness.net/NWPS/history。
新窗口打开

3 荒野法与国家公园管理介入

美国国家公园荒野区域展现不同的自然风光:山峰、森林、动植物、草地、海洋和珊瑚礁等。这些区域是濒临灭绝植物或动物的栖息地,是自然变化的历史记录者;精神层面的荒野是人类与自然的契合点,人类通过荒野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以《荒野法》和国家公园《组织法(Organic Act)》为基础,国家公园管理局结合每个国家公园实际情况和游客使用权利,对各个国家公园进行差异管理,关注荒野区域的使用,必要时将向内政部提出申请,以法律文件的形式进行“一园一法”管理[7]

3.1 《荒野法》的诞生

20世纪30年代初,Bob Marshall希望荒野受法律保护,“区域 ??应预留由国会法案成立,让它们尽可能持久,实现世界仍旧保护它们的欲望”[1]。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方式不断普及,人们有更多接触自然的机会,具备探寻荒野和自由的潜力。各类环保运动此起彼伏,美国公民想尽快把一些公共土地永久命名为荒野。保护公共土地最持久和最有效的方式是颁布由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法律。第一稿荒野法案于1956年问世,之后9年里重写65次,召开18次公开听证会反复论证。1964年8月,美国参议院第二次通过这项法案,众议院在只有一票反对的高票通过率,通过此项法案。当年9月3日,Lyndon B. Johnson总统签署了荒野法案,使其正式成为一项执行法律[8-13]

3.2 荒野的相关法案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野外土地区域都会被美国政府指定为荒野。荒野土地是由国会将联邦土地指定为国家野生动物保护系统的一部分,根据1964年《荒野法》和随后相关的荒野法律要求由土地管理局(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林务局(Forest Service)和国家公园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NPS)共同管理的[14]。虽然美国一些州和印第安部落存在一定区域被指定为国家或部落的荒野区域,但这些土地不是荒野保护法案中提到的管理区域,因此不属于国家荒野保护体系(National Wilderness Preservation System)[2,15-18]。现在,美国林务局管理的荒野区域数量最多,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的荒野区域面积最大。美国已通过数百个法案法规和数千条行政政策影响着荒野区域管理,这些法案一部分直接影响到美国荒野系统或特定区域系统;另一部分主要针对荒野管理措施。图1为1964年荒野法颁布到2015年51年间,美国颁布的荒野法案和政策数量,共颁布与荒野相关法案法规150件,平均每年有3部法案法规出台,可见对荒野区域保护的重视。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1964-2015年美国荒野保护类法案个数注:图中数据来源于 http: //www.wilderness.net。
-->Figure 1The number of the U.S. wilderness protection from 1964 to 2015
-->

3.3 荒野的面积

1964年《荒野法》,将13个州的54个区域(合计共4万km2)指定为荒野,《荒野法》将这些地区作为国家荒野保护体系的一部分[7]。1964年以来,国家荒野保护区域一直在增长。1980年,《阿拉斯加国家利益的土地保护法案(Alaska National Interest Lands Conservation Act,ANILCA)》的颁布,将荒野面积增加到22.7万km2 [7]。截至2015年,荒野保护区涉及到美国44个州和波多黎各(Puerto Rico),合计765个区域(44.1万km2),约占美国领土面积的5%。最大的荒野区域是阿拉斯加的兰格尔-圣埃利亚斯(Wrangell-Saint Elias)荒野,土地面积为3.67万km2;最小的荒野保护区在佛罗里达北部的派力肯岛(Pelican Island)荒野,只有0.004km2。除去阿拉斯加的荒野地区,美国本土最大、最完整的荒野区域位于内华达山脉周边,总计面积超过9712.46km2,约瑟米蒂荒野位于山脉西麓[19]

3.4 荒野资格评估与管理

国家公园管理局中所有土地都将被国家荒野保护体系评估,国家公园中拥有荒野特性的土地,在国会和总统提出最终决策之前,不可采取任何行动。每个包含荒野的公园管理者需制定荒野管理计划或等效文件进行荒野维护。所有国家公园保护、使用和管理的规划文件里必须含有荒野保护内容,并确保在未来使用和游憩中荒野区域不会受到任何破坏,图2为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对荒野的审核和管理流程[7]。整个流程分为六大步骤,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步荒野研究在审查之前已经完成,且国家公园管理局负责人已经签署意向书,该内容需在《Federal Register》出版。第四步不论部长是否推荐,即使有更改建议也需将结果提交给总统,同理第五步不论总统是推荐或不推荐,即使有更改建议也需将结果提交给国会。根据审查在不同步骤之后可能存在不同结果(是,否),根据结果依据不同管理法案和决策(A,B,C,D)进行荒野管理。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荒野审查和管理流程注:根据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官网(www.nps.gov)内容整理而得。
-->Figure 2Wilderness review and management
-->

4 约瑟米蒂荒野的公园管理

约瑟米蒂成为州立公园时,由国家拨款用于管理、保护、公共娱乐和享受,约瑟米蒂成为一片旅游的实验先锋区。早年的错误策略和管理混乱导致约瑟米蒂山谷绿地大量缩减,自然火灾得不到有效抑制。公众在最初娱乐中没有保护荒地,约瑟米蒂引入众多外来植物和动物;园内出现草原放牧、河道改造、随意狩猎、景区景点游客集中、设施密集以及私人酒店过多建设,这些活动严重破坏了公园生态系统和文化环境。国家公园管理局成立后,为约瑟米蒂国家公园的服务策略、技术管理和资源保护提供了思路,逐步实现并完善野生动物管理、文化资源保护和自然资源保护。1984年,约瑟米蒂国家公园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现在,约瑟米蒂荒野区域的管理包括:公园商业服务、园内设备使用、园内荒野区域游径设置以及游客使用与荒野承载力四方面。

4.1 约瑟米蒂荒野

1984年,国会通过《加利福尼亚州荒野保护法案(California Wilderness Act)》,约瑟米蒂荒野(Yosemite Wilderness)以专有名词形式存在。法案指定约瑟米蒂国家公园94%的区域作为国家公园管理局的荒野管理,并指出园内土地依照该荒野保护法案进行保护[19]。该法案指导管理部门采取行动去保护园内荒野特性和荒野区域免于损害,从而实现其休闲和其他用途。国家公园管理系统内的荒野地区被美国土地保护法律给予最高保护标准,国家公园管理局《组织法》和《荒野法》共同保护这些地区[7]
约瑟米蒂荒野区域约2849km2,拥有着数以百计的野生动物物种和超过1000的植物种类。约瑟米蒂荒野北与依米格特(Emigrant)荒野区域接壤,东与胡佛(Hoover)荒野区域接壤,南达安塞尔 亚当斯(Ansel Adams)荒野区域边界。约瑟米蒂国家公园以花岗岩悬崖、瀑布、溪流、巨杉林和生物多样性而闻名。区域内有着两个自然风景河流,图奥勒米(Tuolumne)河和默塞德(Merced)河,两河均起始于公园内部向西流入中央谷(Central Valley)。游客可在1287.48km的游径和344.4km2的铺路(Paved road )进行荒野游览。荒野区域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结合气候、地形、水分和土壤特性,从0.55km到3.9km海拔梯度均有植物群落分布,植被从海拔较低的灌木丛到亚高山森林和高山草甸。动物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其栖息地从树丛到森林以及高山岩石都被公园完好保存[17]
截至2015年底最新数据显示,约瑟米蒂国家公园现有开花植物约1500种,树35种,草甸148.2km2 [19];哺乳动物约90种,超过150种鸟类,两栖类12种,爬行动物22种,本地鱼类6种,国家濒危物种4个,其中包括2个联邦濒危物种。联邦已存在濒危物种3种,国家已存在濒危物种2种。

4.2 公园商业服务

约瑟米蒂国家公园荒野的商业服务依照国家联邦法规(The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要求,公园内征集开展或参与任何业务,必须签署合同或其他书面协议。同时国家公园管理局特别要求,不得在任何利益下损坏园内自然环境。现在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内部大约有95个商业使用授权,内容包括徒步旅行指导或单纯徒步旅行、旅行设备、摄影工作室、越野滑雪、雪地行走、冬天野营以及钓鱼等内容。非营利组织如私人、中小学和大学夏令营,允许在国家公园荒野区域内进行活动,前提条件为该费用已被批准减免。另外,高内(High Sierra)营地、背包旅行、登山等这类活动必须通过特许授权合同获准。

4.3 公园内设备使用

在内华达山脉文化中,原始设备如马匹、骡子、骆驼和驴的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早期多用于人类探险。这些设备的存在源自于约塞米蒂公园内没有加工机器,荒野中游客只能使用原始设备,帮助他们探索公园小路。设备在约塞米蒂国家公园有三种使用方式: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使用、商业用途和私人使用。一部分设备从早到晚24小时备用,另一部分仅用于夜间作为马匹、驴等的食物供给。国家公园管理局通常每周包装和补给一次营地的给养和设备,还包括每个季节结束后替换掉这些包裹补充其他额外设备,阵营每年数量和位置均有变化。国家公园管理局其他设备使用,用于管理员巡逻、科学研究、高内营地公用事业和游径清洁。
商业设备使用由拥有商业使用授权书(Commercial Use Authorization,CUA)和作为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受让人的公司享有。目前只有特拉华北方公司(Deleware North Corporation),从2016年开始的约瑟米蒂酒店(Yosemite Hospitality)和 LLC.三者具有享用权。商业使用权中设备运营者向顾客提供各种服务,如为登山者提供食物和沿途所需设备。私人设备使用通常包含日用设备和夜用设备,过夜游客设备经过精确测算,在约塞米蒂国家公园荒野区域内,游客露营设备(私人或商业)使用天数占总游览天数的2%。

4.4 游径设置

约塞米蒂国家公园游径系统始于古老印第安人追寻野生动物的狩猎,还有整个内华达山脉内部进行的贸易往来。19世纪的游径来自于淘金热期间矿工、食草动物和美国教会教徒行踪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出现了探索约瑟米蒂的新游径和道路。1890年约瑟米蒂国家公园成立后,美国陆军开始巡逻和维护这些路线,现在是公园管理员和游径维修人员继续这项工作。约瑟米蒂国家公园的游径系统反映了一代又一代游径工作者的技能和奉献精神。每年有超过 6.1万个背包客在约瑟米蒂国家公园荒野区域内过夜,总计过夜天数为19.3万个夜晚。游客通过1207.1km的游径旅游,探索约瑟米蒂国家公园的荒野区域。游径为游憩者提供通道,虽然对荒野自然质量有影响,但游客集中使用游径可最大限度保护自然环境[19]

4.5 游客使用度与荒野承载力(Visitor Use and Capacity in Wilderness)

游客使用度与荒野承载力评估可有效保证约瑟米蒂国家公园游客满意度,维护游径和露营区域的合理使用空间,防止人口密集对营地、游径、湖岸边以及溪水边的影响,实现游客荒野独处的愿望,缓解废弃物处理,减少游客活动对植物、动物和文化资源的影响。对于涉足荒野中未开发区域的游客,需提前做好安全计划,通过审核后方可潜入这些地区。通过游客使用度与荒野承载力评估,可在保护荒野自然同时尽可能减少对游客的约束、监管和行政干预。
约瑟米蒂国家公园运用游径起点配额制度来监测和管理游客对荒野区域的使用。游径起点配额是在指定游径起点允许进入园内荒野区域的人数,荒野承载力是指在公园内一个特定荒野区域,允许游客的最大数量。20世纪70年代,国家公园管理局基于每个区域面积、游径距离长度、游客在露营地密度期望值、露营地附近游径数量以及该区域自然环境的敏感性,确定每个区域最大容量。约瑟米蒂国家公园管理局通过游径起点配额系统保证每个荒野区域到访人数不超载,根据园内荒野区域环境的变化,通过调整区域最大适应能力的配额来变换使用模式。

5 约瑟米蒂荒野的游客参与

1964年颁布《荒野法》的核心是让荒野价值得到认可,而实际的语言能力并不能让人们理解荒野对人类的价值。国家公园的诞生,将荒野区域的生态系统、地质地貌和原始植被等原生态向世人展示。游客与荒野对接,有助于公园创收、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使荒野成为陶冶身心、提升价值观的公众教育场所。国家公园管理局时刻注重协调游客和荒野的关系,既满足游客的游憩和教育,又能实现荒野的利用和保护。

5.1 参与荒野管理计划

1989年加利福尼亚州《约瑟米蒂荒野计划(Yosemite Wilderness Plan)》制定,这份管理计划逐步更新,结合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政策,对游客管理、路径维护和园内生态信息监测,以及商业服务等内容进行科学化更新;结合新政策和角色定义,重新理顺园内荒野管理框架和荒野状态评估[19]。该计划用于荒野游客和商业服务,重点是监测园内的荒野状态。
任何对约瑟米蒂国家公园荒野管理计划的修改,需明确游客使用度和荒野承载力、荒野游径设置和管理、园内各类设备使用以及荒野商业服务。对此,约瑟米蒂国家公园管理局向游客进行意见征集,让游客参与计划修改,向游客提出三个问题:
(1)对约瑟米蒂国家公园内的荒野文明,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2)就现在约瑟米蒂国家公园荒野文明而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3)面对这类问题,你认为约瑟米蒂国家公园管理局该如何解决?
荒野管理计划有利于对约瑟米蒂国家公园荒野角色的准确定位,做到随时采取应对措施解决荒野区域问题,实现公园更好的管理。

5.2 遵守荒野管理规定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13%的联邦土地和国家荒野保护系统内40%的面积,拥有50个行政单位,管理61个荒野地区,这些荒野地区的维护来自于荒野区域的有效管理和游客支持。约瑟米蒂国家公园的荒野区域使用许可制度是管理游客荒野使用的有效措施,它允许游客进入荒野区域,但同时要求过夜游客必须具备特殊的荒野生活经验。明确要求通过预约系统进入这些区域,遵守先到先得原则,在约瑟米蒂荒野起点处,配额范围是每天每组过夜人数为10~40人,团队的使用设备大小限制为15人配置25项设备[17]。游客严格遵守这一规定,支持国家公园的荒野保护,保证荒野游憩的同时不给荒野带来任何破坏。

5.3 支持荒野管理创新

约瑟米蒂国家公园对荒野区域的管理包括:公园商业服务、园内设备使用、园内荒野区域游径设置以及游客使用与荒野承载力四方面,每年公园对其进行年度总结,并将总结报告全文发布于约瑟米蒂国家公园官网,公之于众。年度报告中包括四方面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如2015年对游径的使用,公园管理局总结“在荒野中(在游径上),旅游模式的改变,使其更难以有效且高效地管理和减轻对公园野外旅行的物理影响。公园计划将开发一个方案来解决维护现有的游径。此外,管理局将指导何时提供构建和如何管理创新,以及何时恢复使用不常用游径。”管理局报告最后向公众寻求帮助,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荒野现状及时公布与分析,利于国家公园管理局制定下一步管理计划,让公众有效了解园内问题,以便公众在游览中有意识规范自身行为,促进荒野区域的保护。

6 结语与思考

美国荒野思想的产生、荒野保护运动、《荒野法》的诞生,确保荒野思想结合地理区域存在。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仅是美国荒野管理部门的其中之一,但管理荒野面积最大。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实现荒野与游客对接,体现了荒野的游憩与教育价值。从中可得诸多思考和启示:
(1)人地关系问题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内容发生变化,不同社会经济形态有不同重点。但是,无论是原始经济时代的刀耕火种、农业经济时代的男耕女织、工业经济时代的资源掠夺,还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高科技,人类始终依附于自然。荒野思想最珍贵之处在于它指出了自然是人类之本。
(2)人与自然的远近,不单在于人的思想,更在于人的行为。国家公园管理局保护荒野区域鼓励游客参与管理,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做法打破了纯粹自然与人类文明隔离的藩篱,该模式值得借鉴、研究和推广。
(3)国家公园管理局实现了游客对荒野管理的参与和支持。从顶层政策制定到园区细小规定,管理局利用各种形式最大范围实现公众参与、最大程度听取公众建议,让公众永远感受到自己是自然的主人。主人只会珍惜爱护自己的公园,不会伤害它。
对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几点启示:
(1)现今中国风景名胜区的“九龙治水”现象不乏存在,国家公园建设试点正在进行,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实现国家荒野保护体系下国家公园荒野管理的相关做法值得中国思考和借鉴,初期创建独立国家公园管理组织并及时颁布相关管理立法,实施统一化、严格化,必要时强制化管理。
(2)中国风景名胜区园区管理规划,仍存与现实“脱节”,管理内容笼统,管理内容存在普适性。约瑟米蒂国家荒野区域虽是美国国家公园荒野区域细小部分,但管理局通过“一园一规”和“一园一法”,针对性管理,保存约瑟米蒂荒野独特性。创建国家公园目的是保护园区内的“独一无二”。管理规划制定,要斟酌园区内各项环境指标,避免不必要的环境破坏。
(3)唤起国家公园建设和保护的公众参与和公众支持,该思路应渗透到国家公园的规划和政策制定中。通过公众参与,不仅宣传国家公园环境保育理念、培养公众主人翁意识,同时也从新的角度,发现园区管理规划特殊问题,及时修正。
人类把荒野作为一个特定的地方、一个经历、一个符号或某种资源。人类可以直接接触荒野区域,这些区域为人类提供某种经验,被称为“经验”的价值观,游憩、漂流、以及教育都是其表现形式。直接面对荒野、观察荒野,系统了解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就是对科学最直观的理解,让人们更加热爱自然。荒野区域的生存给人类带来直接利益价值,荒野的知识性让人类繁衍的后代享受“遗产价值”。地球上没有地方完全没有人类影响,但在荒野地区人为活动不是主导,多样化、动态荒野生态系统是人类所尊敬和热爱的。“荒野”意味着这个区域有优质的空气和水,是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是人类喜爱的自然遗产。荒野区域和荒野思想似乎存在于文明的对立面,正因为荒野的存在,人类文明才更显完整。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Nash R.Wilderness and the American Mind(3rd)[M].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2. [本文引用: 3]
[2]舒峻峰. 美国1964年荒野法研究[D]
. 沈阳:辽宁大学,2013.
[本文引用: 4]

[Shu J F.Study on American 1964 Wilderness Act[D].
Shenyang:Liaoning University,2013.]
[本文引用: 4]
[3]李玲. 20世纪60年代美国环保思潮与环保运动[D]
. 兰州:兰州大学,2011.


[Li L.The American Environmental Ideological Trend and Environmental Movement in 1960s[D]. Lanzhou:Lan-zhou
University,2011.]

[4]王鹏飞,安维亮. 国家公园与国家认同-以黄石公园诞生为例
[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6):63-69.


[Wang P F,An W L.National parks and national identity:Case study of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J]. 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2011,32(6):63-69.]

[5]王辉,孙静.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进展研究
[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8(1):44-48.


[Wang H,Sun J.Research on the U.S. National park management system progress
[J]. 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5,38(1):44-48.]

[6]夏赞才,龚艳青,罗文斌. 中国旅游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异关系
[J]. 资源科学,2016,38(4):599-608.
[本文引用: 1]

[Xia Z C,Gong Y Q,Luo W B.Vari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mestic tourism expansion and urban-rural income gaps
[J]. Resources Science,2016,8(4):599-608.]
[本文引用: 1]
[7]National Park Service. Wilderness preservation and management[EB/OL].(2006-03-26)[2016-07-16].
http://www.nps.gov/widerness/index.htm.
[本文引用: 5]
[8]陈溪,Magdeline Laba,Robertson Morgan,. 美国湿地保护制度变迁研究
[J]. 资源科学,2016,38(4):777-789.
[本文引用: 1]

[Chen X,Magdeline L,Robertson M,et al.Study on US wetland protection institution change
[J]. Resources Science,2016,38(4):777-789.]
[本文引用: 1]
[9]张静儒,张歆梅,吴必虎. 美国游憩学课程体系的知识图谱分析
[J]. 旅游科学,2015,29(1):76-87.


[Zhang J R,Zhang X M,Wu B H.A knowledge mapping analysis on curriculum system of recreation studies in USA
[J]. Tourism Science,2015,29(1):76-87.]

[10]周睿,钟林生,刘家明,. 中国国家公园体系构建方法研究-以自然保护区为例
[J]. 资源科学,2016,38(4):577-587.


[Zhou R,Zhong L S,Liu J M,et al.Establishing a national park category system in China
[J]. Resources Science,2016,38(4):577-587.]

[11]高国荣. 激进环保运动在美国的兴起及其影响-以地球优先组织为例
[J]. 求是学刊,2012,39(4):145-153.


[Gao G R.The rise of the radical environmental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impacts:A case study of earth first
[J]. Seeking Truth,2012,39(4):145-153.]

[12]罗金华. 中国国家公园设置及其标准研究[D]
.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Luo J H.A Study 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the Standards for National Parks in China[D].
Fuzhou:Fujian Normal University,2013.]

[13]陈耀华,黄丹,颜思琦. 论国家公园的公益性、国家主导性和科学性
[J]. 地理科学,2014,34(3):257-264.
[本文引用: 1]

[Chen Y H,Huang D,Yan S Q.Discussions on public welfare,state dominance and scientificity of national park discussions park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4,34(3):257-264.]
[本文引用: 1]
[14]Wilderness. Law and Policy
[EB/OL].(2016-07-16)[2016-07-16] .
URL [本文引用: 1]
[15]Reichel C,Fromming U U,Glaser M.Conflicts between stake-holder groups affecting the ecology and economy of the Segara Anakan region
[J]. 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9,9(4):335-343.
[本文引用: 1]
[16]Linda W G.Yosemite:The Park and Its Resources[M]. Washing-ton:National Park Service Press,1987.
[17]罗德里克·弗雷泽·纳什(). 侯文蕙,侯钧(译). 荒野与美国思想[M]. 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2. [本文引用: 2]

[Roderick Nash(Write). Hou W H,Hou J(Translate). Wilderness and the American Mind[M]. Beijing:China Environmental Press,2012.] [本文引用: 2]
[18]王辉,孙静,袁婷,. 美国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J]. 旅游论坛,2015,8(6):1-6.
[本文引用: 1]

[Wang H,Sun J,Yuan T,et al.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U.S. National Parks and its enlighten-ment
[J]. Tourism Forum,2015,8(6):1-6.]
[本文引用: 1]
[19]National Park Service. Yosemite National Park [EB/OL]. (2016-07-18)[2016-07-27].
http://www.nps.gov/yose/index.htm.
[本文引用: 5]
相关话题/管理 自然 土地 荒野 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