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tial analysis of national-provincial pole-axis structure based on major function zoning in China
WANGYafei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8-10-16
修回日期:2019-01-22
网络出版日期:2019-07-20
版权声明:2019《地理研究》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 所有
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
-->
展开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0
PDF (13906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1 引言
早在1980年代,陆大道先生首次提出了“点-轴系统”理论,应用于中国西部大开发空间组织战略及“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空间发展战略,在中国不同尺度的国土空间开发与组织方面起到基础性作用,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2,3]。2010年年底,国务院颁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点-轴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两横三纵”的中国城市化格局,即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城市群和节点城市为依托、其他城镇化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2012—2014年各省(市、区)陆续发布《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了各省(市、区)国土开发与保护格局,包括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4]。其中,点-轴结构是各省(市、区)城市化格局的主要组织形态。因此,点-轴结构是国家与省级层面表征国土空间开发的基础结构。点-轴系统理论阐释了以点和轴线空间形态为主体表达的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及成因机理,刻画了社会经济空间组织发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点-轴系统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区域与城市规划、旅游开发与规划、区域交通和产业带构建等不同空间尺度的实践领域[5,6,7]。点-轴系统中极核点的选取主要依据对极核的综合评估,如综合指数、区位熵、城市流强度等[6,7,8];轴带的选取主要依托基于交通网的扩散模型、可达性、场强模型等,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综合确定[9,10]。其极核与轴线确定的过程也是对点-轴系统特征进行刻画的过程。从理论上来说,点-轴系统理论的实质是关于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的理论,追求的是国土有序化开发指向下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尽管点-轴系统理论强调了自然地理基础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但对面状功能指向及其地域功能类型很少涉及,尤其是缺乏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指向下的粮食生产与生态系统保护的综合分析。有序化的空间组织不仅指要满足区位论等空间结构理论指导下的人类不同生产生活活动的区位选择,也要顾及自然生态系统可持续的要求[11]。现实中点、线、面的空间形态是同时存在的,如果考虑将具有功能指向的面状区域纳入点轴-系统理论,形成功能区点-轴结构,本身就极具科学命题价值,在指导面向国土开发与保护双重指向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也极具应用价值[12,13]。由于对功能区技术规程理解和执行的差异,各个省(市、区)划定功能区以及确定空间结构采用的指标构成要素以及关键的阈值往往很不一致,且各省(市、区)更多的是考虑自身的条件而较少考虑到省域之间的协调,导致从各个局地看各个省(市、区)的空间结构较为合理、但整体上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结构可能是紊乱或破碎的。以基础的点-轴系统去解析各省(市、区)功能区的空间结构,可以作为衡量国土空间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遗憾的是,截止目前还未发现相关的研究成果。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作为一张综合展现中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前景图,其实质是由不同功能区按照一定法则有序组织,同时遵循着以点-轴系统为代表开发维度和以粮食生产、生态重要性、脆弱性为主导的保护维度的理论规律。本文以点-轴系统理论为出发,将面状功能区纳入点-轴系统结构,探索主体功能区点-轴结构的科学内涵,以中国主体功能区划一张图为基础,利用GIS空间分析与图形学等方法,识别国家、省级尺度的功能区点-轴结构要素,解析国家与省级尺度的轴线尺度效应,测度不同功能区距离极核、轴线的空间分异,以腾讯迁徙大数据现状联系为佐证衡量全国与省区功能区作用轴线,综合刻画国家与省级层面的主体功能区点-轴结构特征,探究点、轴线、面状功能区之间的作用关系,揭示主体功能区空间有序化的法则,为主体功能的空间降尺度传导与精准实现提供关键参数,同时也为长期尚未破解的中国综合地理区划提供重要的参考。
2 理论探索
主体功能区点-轴结构的合理组织需求产生于国土空间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探究极核、轴线、面状功能区之间的耦合机理应该回到主体功能区的本源——也就是可持续的地理格局[14,15]。地球表层同时存在着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两大系统,可持续的地理格局应同时满足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可持续供给以及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有序性。对于任一区域,都具有生态服务功能、人类生产、生活功能等多种功能属性,其本质区别在于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脆弱性的不同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指向的不同[16]。主体功能区是指在全国层面同时满足人类可持续的利用需求以及自然生态系统可持续供给的过程中对县域单元的一种功能定位,这种功能定位是以下三个条件的综合判定结果[17]:① 满足点-轴系统有序化的开发方式;② 满足国家层面粮食可持续的供给;③ 满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可持续性供给的保护需求。可以说,在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阶段,条件②和条件③是新时期条件①点-轴系统的补充约束条件,其科学内涵在于从社会、经济、生态等综合维度去阐释国土空间的有序组织,当三个条件存在冲突时,必将以系统的最优即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作为判断的唯一标准。因此,主体功能区点-轴结构的科学内涵包括(图1):从要素构成来看,主体功能区点-轴结构是极核、轴线、面状功能区有序化的集成表达,包括极核的最优等级体系、轴线的最优布局以及不同功能区的最佳组织。从要素之间作用关系来看,除了以往点-轴系统中极核与轴线的作用关系,还包括面状功能区内部之间及其与极核、轴线的作用关系,产生面状功能区距离极核、轴线的空间分异特征,由此衍生出距离极核或轴线一定范围内的最优开发与保护功能区比例关系。其中,既包括以点-轴地域开发系统为主导的开发类功能区(城市化地区)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存在点-轴地域开发系统与面状保护类区域(农业发展和生态安全地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后者更多表现为保护类区域向点-轴地域开发系统区域提供农产品和生态产品以及劳动力的支撑等。在此基础上,从空间组织产生的效益角度可以说,主体功能区点-轴结构不同于以往以社会经济价值为取向的点-轴系统结构,而是在点-轴开发系统形成过程中顾及到更大系统的粮食与生态安全的条件下将面状保护类区域纳入的综合空间组织方式,以产生或影响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综合效益为衡量标准。可以说,中国主体功能区划追求的不仅是功能区的最优组织方案,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点-轴系统的最佳组织方案。由于主体功能区规划分为国家及省级两个尺度进行,主体功能区点-轴结构还存在国家-省级的尺度效应[17]。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主体功能区点-轴结构科学内涵的要点示意
-->Fig. 1Key points of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the Pole-Axis structure of MOFZ
-->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1)研究数据采用中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来源于2015年樊杰在《地理学报》70卷第2期发表的“中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研究论文[18]。(2)人口与社会经济数据主要来源于2010年各省(市、区)统计年鉴。
3.2 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 主体功能区点-轴要素的识别;② 面状功能区距离极核、轴线空间分异测度;③ 极核、轴线及面状功能区相互作用测度。(1)主体功能区点-轴结构要素的识别方法。从主体功能区点-轴结构构成的要素类型来看,其要素识别包括极核等级评估和轴线的识别。考虑到中国城镇体系结构已趋于稳定,采用现状数据对极核等级进行评估。针对每一个城市化功能单元,选取城镇人口、城市化率、人口密度、GDP、人均GDP、第三产业及其比重、建设用地规模以及国土开发强度、城镇和农村的人均收入等指标,采用归一化之后的等权重综合得分方法。轴线的识别,主要依据省域单元内城市化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拟合其城市化地区的误差椭圆,通过确定椭圆的中心(
式中:xk(j)、yk(j)分别表示第k个省域内第j个城市化功能单元的横、纵坐标。
式中:amax和bmax分别表示最大椭圆的x轴和y轴的轴长;nk表示第k个省域内城市化地区总数。
(2)面状功能区距离极核、轴线的空间分异测度。主体功能区点-轴结构是对点-轴地域开发系统与保护类功能区的有序组织,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不同功能区与距离极核、轴线的空间分异上。面状功能区与极核形成的核心-边缘结构,已在之前文章阐述[12],本文着重解析面状功能区与轴线的空间关系。采用基于轴线的多重缓冲区分析,生成距离轴线的等间距缓冲区;将主体功能区划底图与缓冲区进行空间叠加,统计不同缓冲区内各类功能区的面积或承载的人口及其比重;测度功能区面积或人口比重随距离轴线的变化趋势,并用函数式进行拟合:
式中:xij(k)表示第k个省域内第i类功能区类型在第j个缓冲区内的面积或人口数量;pij(k)表示相应的面积或人口比重;dj表示到轴线的距离;fi表示相应比重的拟合函数;m表示功能区类型数量。
为了计算不同省域功能区比重距离轴线的变化关系,采用改进DTW算法循环计算各省域之间的相似度,并基于相似度划分省域主体功能区点-轴结构类型。其关键步骤是利用DTW将pij(k)和pij(k-1)对准,需要定义一个距离矩阵D,其元素为d(i, j)=(ai-bj)2,即:
在距离矩阵D中,定义一组连续矩阵元素的集合q=q1,q2,…,qk,称之为弯曲路径[19]。
(3)功能区与点-轴结构相互作用测度。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的发展轴线均以地级市为基本节点,而主体功能区本身是以区县级行政区为基础单元,因此首先利用区位熵测度每个地级市的功能优势度:
式中:Qk为第k个地级市的区位熵,Qk>1,则表明该市域由该种功能类型主导;fik为该市域内第i个功能类型的总面积;Fik为该地级市所在的省域对应该功能类型的总面积;m为功能类型数量。
考虑到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颁布以来中国区域发展的整体格局已趋于稳定,以地级市为基本单元的人口流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区域间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借助于腾讯迁徙大数据,通过人群流动的热度表征区域间的相互作用强度。腾讯迁徙数据包括迁徙日期、迁入迁出地、迁徙人次、交通方式、迁徙距离等信息,利用python、java等平台,构建爬虫,通过不同的访问请求代码得到不同返回值。将收集的数据导入sqllite数据库,利用sql语句对各个城市的人口迁移数据进行统计,并利用pandas将统计查询结果输出到excel中,最后利用生成的人口统计文件中的坐标将其空间化,构建迁入迁出人流网络。为了降低人口迁徙数据阶段性与变异性的影响,本文利用2015年365天全年的腾讯迁徙数据,通过数据清洗,测算年度平均的综合交通迁徙数据,能够表征全年相对稳定的人口迁徙特征。
4 研究结果
4.1 主体功能区点-轴结构要素分析
极核综合评估结果表明,不同等级极核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与空间分异特征,得分较高的极核集中出现在沿海轴线上,尤其是沿海轴线与长江、京广轴线的交汇处,也就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地区(图2)。可以说,等级较高的极核发展成网络分布的高级形态,成为城市群面状分布的重要基础。极核综合得分并未与国家级优化、省级优化、国家级重点、省级重点的国家整体开发序列的排序保持一致,原因在于省域中心性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以中心城市以及周边城市作为城市群的主体形态,始终是国家和各省区空间发展的优先战略选择。对于大多数中西部省份来说,只存在一个较高等级的极核,等级相对较高的极核与国家开发轴线具有较好的吻合性。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国家主体功能区点-轴结构要素
注:此图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标准底图(审图号:GS(2016)1569号)绘制而成,底图无修改。
-->Fig. 2The elements of national point-axis of major function zones
-->
通过极核的分布特征识别省域开发的面积、人口和经济加权主轴,可以发现全国3/4的轴线属于纵向轴线,角度位于45~135°,以沿海和中部省份为主(图3)。西部省份开发轴线由于受地形的约束较大,往往沿着大山脉的走向布局,以横轴为主。全国多数省域功能区面积、人口和经济加权轴线基本吻合,将近85%的省份三者轴线方向差异在5°以内。将功能区识别的轴线与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轴线进行吻合分析,可以发现,西部地区识别轴线的吻合程度整体优于中部和沿海地区,而沿海地区人口轴线更接近于规划轴线,不吻合的特征线主要受次级轴线的影响,包括新疆、黑龙江、贵州、河南等省份。从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分布来看,城市化地区集聚在省级轴线上,毗邻农业发展地区,而生态安全地区往往位于边缘区域。可以说,主体功能区点-轴地域系统开发过程中,考虑了农产品供给的便利性以及生态安全地区的屏障功能。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省级主体功能区点-轴结构要素
注:此图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标准底图(审图号:GS(2016)1569号)绘制而成,底图无修改。
-->Fig. 3The elements of provincial point-axis of major function zones
-->
将提取的省级轴线与国家级轴线方向进行吻合分析可知:纵向轴线的吻合程度远远高于横向轴线,吻合程度最高的依次是包昆通道、沿海、京哈京广,其中,包昆通道吻合度达100%;内陆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轴线的吻合程度要优于沿海地区,吻合程度高于80%,而沿海地区仅为37%。吻合度最差的省份包括黑龙江、吉林等省份,凸显国家和省级层面对整体与局部效益最优的博弈。由于长期以来南北向的联系一直是中国主要的联系,例如,“北煤南运”“南粮北调”等,且中国地形呈由沿海向内陆的阶梯状分布,所以垂直于海岸带的通道难以打造,而南北向的通道建设则具有比较好的自然条件。由于内陆地区往往受地形约束较为明显,城市化地区往往沿着山前地带分布,而东部地区往往交通更加密集,可供选择的轴线较多。
4.2 功能区与点-轴结构的空间分异特征
通过研究不同功能区距离国家“两横三纵”轴线的变化关系可知(图4),距离轴线越远城市化地区比重越低、生态安全地区比重越高是功能区点-轴结构的普遍规律;以城市化地区、农业发展地区和生态安全地区三者比例关系表达的全国“两横三纵”存在这样的等级关系:沿海、沿长江通道、包昆通道、京哈京广、陆桥通道等级依次递减,沿海轴线集聚的城市化地区数量最高,轴线的辐射能力最强,几乎是其他轴线的2倍;而其他轴线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功能区点-轴结构还存在这样的特征:轴线等级越高,距离轴线的初始度量距离内城市化比重越高、生态安全比重越低,且相同距离内城市化比重减少的越快。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城市化和生态安全地区距离两横三纵的面积与人口比重变化特征
-->Fig. 4Characteristics of variation of the area and population proportion of the urbanization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areas from the "Two-Horizontal Three-Vertical Directions"
-->
进一步研究功能区比重距离各省域一级轴线的空间分异,结果如图5所示。显然,随着距离轴线距离的增加,城市化地区比重呈下降趋势、生态安全地区比重呈上升态势,是所有省域的共同特征。但下降或上升的速率有显著差异,对于大多数东部沿海省份而言,120 km是其城市化地区比重快速下降的转折点。通过改进的DTW算法对各省域之间曲线的相似性分析可知,部分省份显示出较强的相似性,如西藏和青藏、云南和贵州、浙江福建和广东、陕西和甘肃、湖北和河南、湖南和安徽等,这种相似性表现为自然背景以及社会发展阶段共同作用的一致性。基于DTW值对全国省域进行分类,划分为5类区域:类型1为青藏高原地区,在生态不可侵占性的主导下,城市化比重随距离轴线急剧下降,而生态安全比重快速上升;类型2除了河南省以外均为沿海省份,在高度集聚于海岸带的社会经济组织及粮食安全保障需求的主导下,城市化比重在较高比重处均匀下降,相应农业发展地区比重不断提升;类型3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三个东北部省区,依赖于其工业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点-轴系统开发已经步入成熟阶段,在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保障的共同需求下,城市化地区分布均匀且曲线呈下降趋势最为平缓,斜率仅为类型1的1/4。类型4包括云贵川渝西南四省市以及新疆等地,国家与省级规划轴线较为吻合,是生态系统保护、社会经济组织以及区域相互作用的综合作用结果,城市化比重与斜率仅为类型1的1/2;类型5以中部省份为主,沿长江通道与京哈京广轴线、包昆通道与陆桥通道相交及延伸的若干省份,在社会经济组织及区域相互作用主导下,城市化比重在120 km以内几乎呈平稳态势,在粮食安全保障的需求下城市化比重处于较低水平。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5功能区比重沿轴线的变化的省域类型
注:此图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标准底图(审图号:GS(2016)1569号)绘制而成,底图无修改。
-->Fig. 5Provincial type of change in the proportion of major function zones along the axis
-->
4.3 功能区与点-轴结构的相互作用
以地级市单元为基础进行区位熵分析可知,城市化主导的地级市单元面积不足全国1/3,主要贯穿于全国两横三纵的轴线上,以沿海轴线、包昆通道、京哈京广、陆桥通道最为显著,沿长江通道较弱,且整体来看,纵向分布的连续性高于横向轴线,这与开发轴线的总体布局是吻合的。从腾讯迁徙大数据的结构网络可以看出(图6),城市化主导的地级市之间呈现出人口流入流出双向格局,而农业发展地区、生态安全主导区域向点-轴地域开发系统流入较为显著。联系强度最为紧密的是由北京、上海、广(东)深(圳)和成渝为顶点、以武汉为中心的构成的菱形区域。顶点区域正是国家级优化开发区的主要区域,也是极核综合评分最高、最为密集的区域。显然,这个菱形区域是“两横三纵”辐射扩展的叠加区域,也是类型2、类型4和类型5的主要区域。几乎所有的次一级联系强度的节点均位于整个菱形区域,且较为集中分布在“两横三纵”的轴线上。也就是说,城市化地区主导的区域,往往也是空间联系较为紧密的区域,其不同等级串珠状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国家“两横三纵”的重要基础。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6腾讯迁徙大数据表征的全国区域联系与国家规划轴线关系
注:此图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标准底图(审图号:GS(2016)1569号)绘制而成,底图无修改。
-->Fig. 6Relationship of national regional linkage and national planning axis for the big data representation of the Tencent migration
-->
进一步分析比较各省域内部大数据表征的功能区相互作用与省级规划一级轴线的关系,如图7所示。结果表明:
(1)省域之间区域联系的强度差异较大,不仅体现出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差异,也体现出与国家级轴线一致性的差异,往往较为吻合的省份空间联系的整体强度越为显著。
(2)几乎所有省域内部城市间联系等级最高的轴线,对应等级最高的极核,与省域功能区规划一级轴线极为吻合,不吻合的省份包括黑龙江和吉林省,排名前5和前10的连线表现出广西省的吻合度最差,新疆、内蒙古和四川省次之。
(3)相较于规划轴线,功能区提取的人口和经济加权轴线与空间联系等级轴线,类型2吻合程度相对较高,类型4和类型5程度较低,基本上是排名前列的联系的合成向量方向。可以说,在当前城市化格局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开发轴线不应背离现有的区域联系,在自然约束较弱的省份,城市化地区的相互作用在轴线的选取中往往起决定性作用。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7腾讯迁徙大数据表征的省域联系等级与功能区轴线吻合程度
注:此图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标准底图(审图号:GS(2016)1569号)绘制而成,底图无修改。
-->Fig. 7Consistent degree of the provincial contact level and the axis of the major function zones for the big data representation of the Tencent migration
-->
5 结论与讨论
本文以点-轴系统以及地域功能理论为基础,以可持续性地理格局为指引,探索主体功能区点-轴结构的科学内涵。以中国主体功能区划为数据基础,识别国家-省级主体功能区点-轴结构要素,测度不同功能区与点-轴结构的空间分异特征,并以腾讯迁徙大数据为依据,测度不同功能主导区域的相互作用强度,综合刻画国家-省级主体功能区点-轴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主体功能区划这张图本身就蕴含着点-轴系统结构,城市化地区是极核点的集合,省域中心性决定了开发轴线的布局;从功能区提取的面积、人口和经济加权轴线,与各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一级主轴基本吻合,沿海地区人口和GDP的主轴吻合程度要优于面积主轴,不吻合的轴线主要受次级轴线的影响;从国家“两横三纵”轴线的吻合性来看,内陆受自然约束较强的省份吻合度要优于沿海地区,吻合程度高于80%,而沿海地区仅为37%。
(2)主体功能区点-轴结构是极核、轴线与面状功能区的集成表达,极核等级决定轴线等级,沿轴线面状功能区分配的比例关系同样可以表征轴线的等级。主体功能区点-轴结构特征表现为:随着距离轴线越,远城市化地区比重越低、生态安全地区越高是功能区点-轴结构的普遍规律;以城市化地区、农业发展地区和生态安全地区三者比例关系表达的全国两横三纵存在这样的等级关系:沿海、沿长江通道、包昆通道、京哈京广、陆桥通道等级依次递减,沿海轴线集聚的城市化地区数量最高,轴线的辐射能力最强,几乎是其他轴线的2倍。点-轴结构还存在这样的特征:轴线等级越高,距离轴线的初始度量距离内城市化比重越高、生态安全比重越低,且相同距离内城市化比重减少的越快。
(3)功能主导的区域空间相互作用在主体功能区点-轴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无论是国家和省级层面,联系最紧密的区域连线始终与规划轴线重合,不同功能区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点-轴的拓扑结构,这在自然约束较弱、人类活动相对强度的区域更为显著。可以说,功能区点-轴结构是自然地理环境、人类社会活动空间组织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作用结果。其中,自然地理环境发挥着基础性约束作用,人类活动导致了主体功能区点-轴结构不断成熟,不同功能相互作用决定了其拓扑结构。从地域功能视角来看,由于主体功能区点-轴结构是以点-轴有序化的区域开发模式为基础,本身就潜在着最佳的经济效益,其发育过程中又充分顾及了粮食保障以及生态安全的需求,追求或实现了整体系统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然而,本文也存在一些局限,主要体现在未对结构的尺度效应和动态效应进行重点考虑。尺度效应体现在国家与省级尺度的轴线吻合性分析,本文对吻合状况进行了定量刻画,但吻合好坏与否取决于国家与省级两个利益主体的博弈,涉及到整体最优与局部最优效益的协调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功能区调整,均需要未来进一步的探索。动态效应体现在,中国主体功能区划表达的是一张未来的远景图,就主体功能区点-轴结构本身来说是最终的、静态的、理想的。就不同功能区承载的人口和经济等载体时,其空间结构的特征是不断变化的。由于人类社会系统的需求结构、主观认知和生产技术在不断发生变化,相同地域被赋予的功能在不同发展阶段也可能是不同的。这些因素都在推动着主体功能区及其空间结构不断发生变化,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此外,本文在阐述极核、轴线、面状功能区之间的作用关系及耦合机理时,对农业发展地区以及生态安全地区与极核以及轴线的互动关系相对薄弱,未来需要借助于经济学以及生态学有关理论以及更多技术手段进行深入阐述。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5] | . , . , |
[6] | . , . , |
[7] | . , . , |
[8] | . , . , |
[9] | . , . , |
[10] | . , 在构建城市影响力指数测度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熵值法计算得出1988、2001及2012年长江经济带内110个地级市以上城市影响力指数;在ArcGis软件平台下,利用空间分析方法,依据改进场模型、扩散模型,综合测度了长江经济带内地级市以上城市的可达性、空间场能及扩散效应,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城市间影响力指数差异较大但整体呈缩小趋势,城市可达性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 中部> 西部"的格局;区域内存在一条主轴、三大核心圈、多条辅轴的区域空间结构,构成区域"1+3+X"发展格局;长江经济带经过城市孕育、极核发展、点轴扩散、网络化、局域一体化发展5个阶段,基本形成串珠式核心-边缘结构,区域内出现同一时期多个阶段并存的现象。为加快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的优化重组,依据"以点布轴,以轴拓面"空间思想,进行结构要素优化,主要有:合理构建城市等级体系,培养地方增长极;科学规划交通网络,优化空间扩散轴线;合理优化区域分工与合作,构建多层级城市群。 . , 在构建城市影响力指数测度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熵值法计算得出1988、2001及2012年长江经济带内110个地级市以上城市影响力指数;在ArcGis软件平台下,利用空间分析方法,依据改进场模型、扩散模型,综合测度了长江经济带内地级市以上城市的可达性、空间场能及扩散效应,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城市间影响力指数差异较大但整体呈缩小趋势,城市可达性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 中部> 西部"的格局;区域内存在一条主轴、三大核心圈、多条辅轴的区域空间结构,构成区域"1+3+X"发展格局;长江经济带经过城市孕育、极核发展、点轴扩散、网络化、局域一体化发展5个阶段,基本形成串珠式核心-边缘结构,区域内出现同一时期多个阶段并存的现象。为加快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的优化重组,依据"以点布轴,以轴拓面"空间思想,进行结构要素优化,主要有:合理构建城市等级体系,培养地方增长极;科学规划交通网络,优化空间扩散轴线;合理优化区域分工与合作,构建多层级城市群。 |
[11] | . , |
[12] | . , . , |
[13] | . , 人文—经济地理学对自然圈层和人文圈层的相互作用、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在地球表层分布及演变规律的前瞻性研究成果, 在支撑国家科学决策、促进国土有序开发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 为人文—经济地理学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地理学重视机理和过程研究而可能导致学科微观分化和人文化倾向的偏差, 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对综合学科支撑体系建设的要求, 阐释了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的综合价值, 并对因素与机制、界面及过程、功能与结构、尺度及转换等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基本范畴进行了再认识。本文还重点讨论了基于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和生产—分配—消费立体系统的空间均衡模型, 阐述了面向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 探讨了地域功能成因理论与识别技术, 以及将面状的功能地域纳入空间结构理论框架的学术创新要点。最后, 结合近年来人文—经济地理学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与区域发展基础理论与方法方面的主要进展, 针对学科相互替代所带来的挑战, 提出坚持思想性和学术性并举、计算机方法与实验方法兼备、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并重、交叉研究创新与经典路径依赖相融的学科发展路径。 . , 人文—经济地理学对自然圈层和人文圈层的相互作用、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在地球表层分布及演变规律的前瞻性研究成果, 在支撑国家科学决策、促进国土有序开发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 为人文—经济地理学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地理学重视机理和过程研究而可能导致学科微观分化和人文化倾向的偏差, 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对综合学科支撑体系建设的要求, 阐释了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的综合价值, 并对因素与机制、界面及过程、功能与结构、尺度及转换等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基本范畴进行了再认识。本文还重点讨论了基于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和生产—分配—消费立体系统的空间均衡模型, 阐述了面向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 探讨了地域功能成因理论与识别技术, 以及将面状的功能地域纳入空间结构理论框架的学术创新要点。最后, 结合近年来人文—经济地理学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与区域发展基础理论与方法方面的主要进展, 针对学科相互替代所带来的挑战, 提出坚持思想性和学术性并举、计算机方法与实验方法兼备、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并重、交叉研究创新与经典路径依赖相融的学科发展路径。 |
[14] | . , . , |
[15] | , . , |
[16] | . , . , |
[17] | . , |
[18] | . , . , |
[1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