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 use transition potential and its assessment framework
HUShougeng收稿日期:2018-04-26
修回日期:2018-10-2
网络出版日期:2019-06-20
版权声明:2019《地理研究》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 所有
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
-->
展开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0
PDF (3519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1 引言
日趋剧烈的土地利用变化已成为影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自20世纪末以来,****们及政府管理部门围绕土地利用调查、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效应评价等课题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并先后启动了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国际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全球土地计划(GLP)等重大项目计划,以期深刻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系统的互响应过程与机理,并通过有效应对区域及全球性土地利用及环境问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1,2]。经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内容已从早期的“由土地用途转变所导致的特定用途土地数量及其空间格局变化”拓展为“土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的演化”[3,4]。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土地利用决策与生态服务及全球环境变化互响应、土地可持续利用等研究,便是这一框架下的产物,其强调对由人类活动所催生的区域性“土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变化过程、机理与效应的综合研究[5,6]。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已有研究曾对与土地利用变化相关的系列问题开展许多探讨,能全面客观反映并用以分析不同区域、不同尺度下“土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中各要素交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理论框架,仍待进一步深入探讨[7,8,9]。20世纪90年代,有****从欧美发达国家森林面积随社会经济发展而“由减转增”的有趣现象中创新性地提出了森林转型假说,并系统论述了森林转型的过程与机理[10]。随后,有****从地理学、土地利用形态等角度对这一假说进行了拓展和完善,提出了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和分析框架[11]。土地利用转型明确地提出了“土地利用变化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交互结果”的观点,并强调土地利用变化的时序动态性和区域性,为土地利用变化综合研究提供了新途径。21世纪初,土地利用转型被引入中国[12]。由于其在分析区域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联动关系与交互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优势,土地利用转型在国内受到持续关注,其理论框架被陆续应用到耕地[13]、城市建设用地[14]、农村宅基地[15]利用的综合研究中,形成的系列理论与实践成果极大地促进了土地利用转型、乡村地理与土地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16,17,18]。
然而,****们所关注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土地利用转型过程的刻画与诊断[19]、土地利用转型机制[20]及效应[21],对土地利用转型潜力等话题的探讨有待进一步深入。需要强调的是,土地利用转型管控被认为是协调城乡转型发展、促进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的重要手段,亦是土地利用综合研究尝试突破的重要命题[17]。在缺乏土地利用转型潜力等必备要素的情况下,土地利用转型管控决策难有序开展。尽管****们曾对土地利用潜力开展了系列研究并形成了土地数量潜力[22]、质量潜力[23]和集约利用潜力[24,25]等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方法,已有相关理论直接用于分析并评价土地利用转型潜力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亟待论证。鉴于此,本文基于对该领域的观察和实践研究,拟在辨析土地利用潜力定义及其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探讨土地利用转型潜力的概念、内涵、形成机制和评价的理论框架,以期丰富和完善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内容,为土地利用转型管控等工作提供参考。
2 土地利用转型概述
土地利用转型是指特定地域内土地利用形态随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演化的过程[11,12]。这一概念认为:其一,土地利用转型所关注的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其不仅包括土地用途与数量等显性形态,还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及其空间格局、权属、经营模式、质量等隐性形态[17]。也有****主张从空间与功能角度,对土地利用形态进行研究。其中,土地利用空间形态主要是指不同用途土地及其经营活动的空间格局,土地利用功能形态是指不同功能的组合形式[18];其二,土地利用转型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即“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强调土地利用转型的综合性[26]。具体而言,土地利用转型被认为是“土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的演化过程(图1),其倡导以系统论的视角分析各要素及其演化过程间的联系,而非将其视作相互独立的单元;其三,土地利用转型致力于区域性土地利用变化综合研究,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即土地利用转型发生于特定的国家或区域内,且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转型特征不尽相同[11],这一观点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20,27-29];其四,土地利用转型是土地利用形态的趋势性转折,而非土地利用形态的“短期”“不确定性”变动。因此,从长时期的土地利用形态变化规律来看,土地利用转型具有较强的确定性[18]。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土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
-->Fig. 1Coupled land-socioeconomy-ecoenvironment system
-->
从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与内涵来看,土地利用转型是土地利用变化的拓展深化:首先,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所涉土地利用形态是对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内容(主要是指土地数量)的泛化;其次,土地利用转型是土地利用变化长期积累的结果,即土地利用变化是土地利用转型的最直接驱动,也是实现土地利用转型的必备条件;再次,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利用变化均依赖土地利用活动,但前者不仅关注土地利用结果,还关注土地利用过程及其与土地利用结果的互响应;此外,土地利用转型关注土地利用形态的交互作用与演化过程及机理,是从系统论角度对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框架的升级。当然,有****指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利用变化在时/空尺度、价值主体、轨迹及结果的确定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18]。值得关注的是,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利用及土地利用变化间的紧密联系(图1),为进一步开展土地利用转型潜力研究奠定了基础。
3 土地利用转型潜力及其形成机制
3.1 土地利用潜力概述
土地利用潜力是指在既有技术、经济、自然等因素作用下,所能实现的最佳土地规模与现状的差异或所能增加的最大综合效益[30]。土地利用潜力及其评价方法主张:其一,土地利用及其结果的可变性与可控性,即土地利用结果的“可变性”以及土地利用活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等要素被人为调整的可能性,是土地利用潜力形成的重要基础[22];其二,土地利用潜力以破解土地利用问题为导向。以中国为例,从早期的耕地“生产能力潜力”和城市用地“数量”潜力[31]到现阶段的耕地“质量潜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23,24,25],无不反映了土地利用潜力为破解特定土地利用问题和匹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所实现的理论与方法突破,且上述突破往往应对的是未来十年或几十年的问题[32];其三,土地利用潜力是“静态”视角下的预期结果。土地利用潜力分析框架多将土地利用视为独立、静态的过程,并尝试通过对土地利用限制性因素可控程度的“经验性”假设或“预设性”推导获取土地利用潜力结果;其四,土地利用潜力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这一结果受土地利用变化的复杂性,以及“静态”分析框架对土地利用结果预期的不确定性共同影响。然而,土地利用变化是“土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交互作用的结果。在社会经济水平高速发展、土地利用技术“日新月异”等情况下,土地利用限制性因素及其被人为改造的可能性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33]。且土地利用转型所关注的是土地利用综合形态的动态演化,其“动态”特征很难借助具有较强“不确定性”的“静态”分析框架来应对。但是,土地利用潜力的形成条件,仍然对土地利用转型潜力有效,即土地利用及其结果的可变性与可控性为土地利用转型潜力的形成和释放创造了条件。这一结论,从理论上证实了土地利用转型潜力存在的事实,为进一步探讨土地利用转型潜力概念与内涵提供了依据。
3.2 土地利用转型潜力定义与内涵
通过分析土地利用潜力定义,对比土地利用转型的特征要素,研究认为土地利用转型潜力的概念可解释为:土地利用转型潜力,是指为适应区域发展综合需求,通过采用相应技术、政策等手段,在特定转型阶段所能实现最优土地利用形态与现状土地利用形态的差异。这一概念,是土地利用潜力经拓展后的结果:首先,土地利用转型潜力以服务区域发展为导向,研究内容更加广泛。土地利用转型潜力以区域社会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保护等综合需求为目标,将土地利用潜力视作“土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演化的结果。在区域发展所面临问题不断复杂化,区域发展需求日趋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这一框架为土地利用潜力综合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从研究内容来看,土地利用转型潜力不仅包括土地利用潜力研究重点关注的土地数量、质量和集约利用潜力,还将经营权流转潜力、土地生态改善潜力等内容纳入其中。潜力结果及其表现形式,如以显性/空间形式表现的特定用途土地规模增加量、连片土地比例增长量、土地流转可实现规模增长量和以隐性/功能形式表现的土地质量/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强度、土地生态功能改善程度等,更加灵活、多样。
其次,土地利用转型潜力利用动态思路分析潜力形成的过程。土地利用转型周期通常较长,且转型途径多种多样[12,34]。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转型阶段的始、末时点以及土地利用形态的状态值会有所不同。在静态分析思路下,我们难以通过经验性预判确定未来某时点土地利用形态的准确值,因而不能获得准确的土地利用转型潜力。而通过对不同人力干预情景与转型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可以确定发生转型的时点及与之对应的土地利用形态值。如图2所示,曲线L1描述了某地区土地利用转型的历史过程。L2刻画了在遵循历史情景时,未来一段时期土地利用形态的变化轨迹。C1是L1-L2的趋势线,a、c、d为土地利用形态变化的趋势性转折点。S1、S2为土地利用转型历史过程的两个阶段。L3为在特定人力干预下,土地利用形态变化的模拟轨迹;C2是该轨迹的趋势线,其趋势性转折点分别为e、f。c-d、e-f分别对应遵循历史情景和特定人力干预情境下的土地利用转型阶段。根据定义,土地利用转型潜力并非在d点获得,亦不是在L3的局部最大/小点(如g点)处获得,而是在点f处获得。在土地利用形态现状值(如图2点b所示)已知的情况下,土地利用转型潜力便是确定的。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土地利用转型潜力概念模型
-->Fig. 2Conceptual model for the potential of land use transition
-->
综上,土地利用转型潜力以系统论和动态视角开展土地利用潜力分析,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尽管二者在评价思路、技术要求和结果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表1),土地利用潜力是土地利用转型潜力关注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后者更加综合与系统。
Tab. 1
表1
表1土地利用潜力与土地利用转型潜力的主要特征
Tab. 1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use capacity and land use transition potential
特征类型 | 土地利用潜力 | 土地利用转型潜力 |
---|---|---|
研究需求 | 破解特定土地问题。 | 服务区域发展(破解系列/综合问题)。 |
评价思路 | 通过对土地利用限制性因子优化的静态假设和推导,预判土地利用最优形态并估算土地利用潜力。 | 通过全面分析土地利用转型机制,模拟“土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在不同人力干预情境下的动态演化过程及与之对应的土地利用转型结果,并以最优土地利用转型结果为基础测算土地利用转型潜力。 |
技术要求 | 可经“经验性预判”或推导实现潜力评价。 | 须进行动态模拟,才能获得潜力评价结果。 |
结果特征 | 主要受情境假设和“预判”的合理性影响,结果通常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 | 结果的准确性主要受土地利用转型机理及模拟所采用数据与模型的完备性影响,不确定性相对较弱。 |
新窗口打开
由于特定时期土地利用形态初始状态是确定的,通过土地利用转型过程及影响因素调控所能实现的转型期末最优土地利用形态,是决定土地利用转型潜力大小的关键因素。从土地利用转型调控及人力干预手段来看,土地利用转型潜力形成机制可分为两类:首先,基于调整的土地利用转型潜力形成机制。其是指通过调整土地利用行为或采取相应工程措施,在短时期内促成土地利用转型优化并释放潜力的机制类型。这一过程,主要受土地利用政策(如“退二进三”、退耕还林等)和工程技术(如土地整治技术)影响。不难看出,基于调整的土地利用转型潜力与土地利用潜力相似,以“强效”“突发性”的土地利用政策及工程技术措施实现土地利用转型潜力的快速挖掘,其形成途径相对“刚性”“迅速”,是土地利用转型潜力形成的“外生机制”;其次,基于引导的土地利用转型潜力形成机制。其是指政府及土地经营者在土地利用转型效益驱动下,通过长期自发的土地利用活动来引导并释放土地利用转型潜力的机制类型。此类过程,以土地利用长效机制为基础,通过引导微观土地利用行为(如土地投入、土地使用权流转、经营模式等)的长期作用挖掘并释放土地利用转型潜力,是土地利用转型潜力形成的“内生机制”。
基于调整和引导的土地利用转型潜力形成机制并非完全独立。前者可通过对土地利用显性/空间形态的改造,诱发特定的土地利用行为,即触发基于引导的土地利用转型潜力形成机制;而后者则可通过土地利用结果的反馈,改变或维持特定土地利用显性/空间形态改造行为与结果,即催生或影响基于调整的土地利用转型潜力形成机制。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土地利用转型潜力的形成机制。
4 土地利用转型潜力评价的理论框架
土地利用转型潜力评价是测算特定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潜力的过程。根据土地利用转型潜力内涵及形成机制,土地利用转型潜力评价的核心工作包括土地利用转型需求分析与模式优化研究、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识别、土地利用转型模拟与潜力评价(图3)。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土地利用转型潜力评价框架
-->Fig. 3Framework for assessing land use transition potential
-->
4.1 土地利用转型需求分析与模式优化
明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及其转型需求,并结合区域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条件找寻合理、可行的土地利用转型模式,是土地利用转型潜力评价须完成的首要任务。“需求导向”思维下,土地利用转型需求可通过诊断土地利用形态及其与区域发展目标的空间匹配程度、发掘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来明确。耕地、建设用地,是承载人类活动的主体,也是全球范围内土地利用转型最为剧烈的土地类型[35,36]。从中国国情来看,合理、有序引导耕地、城市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型,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与效益、优化“三生”空间结构与功能,是区域转型发展对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管控的现实需求[9]。土地利用转型的模式设计是指为了实现与需求相对应的土地利用转型优化与潜力挖掘,而开展的与土地利用转型调控相关的系列工作,其重点关注区域发展需求导向下的土地利用转型关键类型及其优化模式与路径分析。通过总结土地利用转型的调控手段发现,土地利用转型优化路径主要包括土地利用形态改造、土地利用活动干预与引导三类(表2)。土地利用形态改造类路径是指通过工程、技术等手段,快速改变土地用途、质量等形态的过程[33,37];土地利用活动干预与引导类路径是指通过干预或引导土地经营行为,间接影响土地利用转型结果的过程[20,29,38,39]。在开展土地利用转型潜力评价时,应根据区域发展对土地利用转型的需求及其紧迫程度,选取合适的土地利用优化路径,创新土地利用转型模式优化策略。
Tab. 2
表2
表2土地利用转型优化的主要路径
Tab. 2Major approaches optimizing land use transition
类型 | 机制 | 典型案例 | 特征 |
---|---|---|---|
土地利用形态改造类 | 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快速、直接地改变土地利用形态。 | 土地整治(土地开发/平整、土壤改良、“三旧改造”等)。 | 高效,结果与目标的匹配程度高;干扰性强、技术成本高。 |
土地利用活动干预类 | 采用强制性措施或手段,快速遏制或促成特定土地利用活动与土地利用转型。 | 土地征收、城中村改造、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控制性详规)等。 | 强制性、政府/管理部门主导、不确定性较小;易引发冲突。 |
土地利用活动引导类 | 利用财政补贴、价格调整等措施,以效益为驱动,引导土地利用决策与行为,间接影响土地利用转型。 | 退耕还林、土地流转、良种补贴、提升农产品价格等。 | 基于引导的自发行为;时滞性与不确定性大。 |
新窗口打开
4.2 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分析
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的可塑性,即在既定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条件和政策法规与工程技术环境下被改造的可能性和程度,是决定土地利用转型优化程度与潜力大小的重要因素。本文总结了影响土地利用转型方向与模式选取及影响土地利用转型过程的主要因素(表3),前者主要包括国家及区域发展战略、政策(如“新常态”、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规划、美丽乡村规划)等因素[19,20,38],后者是指影响土地利用决策与实践过程的因素(如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状况、科技水平等)[16,17]。理论上,国家与区域战略、政策对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且这一类因素被频繁调整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不高[32,39];自然地理条件与生态环境状况,尤其是海拔、气温、降水、能源、大气环境等因素在短期内难通过人力(工程技术)大幅改变[33]。因此,在开展土地利用转型潜力评价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土地利用条件等因素及其可塑性对土地利用转型潜力的影响[40]。当然,我们亦不能忽视这些难以被人为改善的因素对土地利用转型优化的约束。Tab. 3
表3
表3土地利用转型的主要影响因素
Tab. 3Major factors affecting land use transition
类型 | 影响途径 | 主要因素 | 特征 |
---|---|---|---|
影响土地利用转型方向及模式选取的因素 | 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制定发展战略、政策,引导/约束土地利用转型方向与模式。 | 国家/区域战略:生态文明、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等。 | 对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是全面、深入的,但调整、改动的可行性较低。 |
地方政策: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乡村规划、生态保护区等。 | 对区域性土地利用转型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可根据需求进行小幅调整。 | ||
影响土地利用转型过程的因素 | 通过影响土地利用使用者(经营者)土地利用决策与实践行为,间接影响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与结果。 | 资源禀赋:自然(土地、能源)、人文(人力、市场)资源状况。 | 不可流动的资源可控性差,人文资源可通过合理方式进行培育。 |
自然地理条件:土壤、坡度、海拔、气温、降水、光照等。 | 土壤、坡度可经工程/技术手段完善;干预气温、降水等因素的可行性差。 | ||
生态环境:水、大气等环境。 | 人工干预或调整的可行性差。 | ||
社会经济条件:居民收入、农产品价格等。 | 可通过政策或市场引导,实现优化与调控。 | ||
科学技术:土地利用/整治技术、材料科学等。 | 取决于相应的学科与技术发展的客观状况。 | ||
土地利用条件:水利、交通等设施完备程度、机械化程度等。 | 可利用工程/技术措施、政策等手段进行完善。 | ||
土地经营者综合治理能力:学历、年龄、土地经营技巧等。 | 可通过教育/培训、政府扶持等途径完善。 |
新窗口打开
4.3 土地利用转型模拟与潜力评价
从技术层面而言,土地利用转型潜力评价即是模拟在不同人力干预情境下土地利用转型最优结果,并利用其与土地利用形态现状的差异来评估土地利用潜力的工作。其中,土地利用转型及其影响因素优化多以效益为驱动,这也是“土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中以“人”为核心所开展土地利用活动的动力机制。此外,土地利用转型潜力释放应不以损耗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为代价,即土地利用转型潜力挖掘不能突破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土地利用转型效益为驱动、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约束构建土地利用转型模拟与潜力评价理论模型,可保障土地利用转型潜力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基于土地利用转型模拟的土地利用转型潜力评价的核心工作主要包括:① 土地利用转型需求下可行土地利用转型路径及其优化方案设置。这是土地利用转型模拟的基础,也是找寻最优土地利用转型模式与潜力的关键要素。② 人力干预下土地利用转型机理的认知与建模。人力干预下未来一段时期的土地利用转型机理,不同于土地利用转型的历史过程。前者在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设置了诸多的“人力干预情景”,其并非是后者在时序上的简单延续。受认知水平、数据基础和理论方法等诸多因素限制,我们尚未能彻底揭示土地利用转型的复杂机理。虽借助土地利用转型历史规律和元胞自动机、系统动力学、多智能体等较为成熟的模型方法,有望较准确地“预判”或“估计”远期土地利用转型的结果,但基于人力干预的土地利用转型机理研究与模型创新依旧面临较大挑战。③ 土地利用转型效益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这些工作已得到了较广泛的关注,且成果日趋丰富、完善,为土地利用转型潜力评价奠定了基础。
5 结论与讨论
积极推进土地利用转型基础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可进一步激发土地利用转型研究在服务土地利用科学研究、区域发展决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土地利用潜力概念与内涵,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潜力及其评价的理论框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土地利用转型潜力是客观存在的,且亟待深入探讨。已有研究表明,土地利用潜力“静态”分析视角,在应对土地利用转型这一动态演化过程与机理时面临挑战。深入分析后发现,土地利用潜力的形成条件,即土地利用及其结果的可变性和可控性,对土地利用转型潜力的形成仍然适用。换言之,土地利用潜力的形成条件及土地利用与土地利用转型的紧密联系,揭示了土地利用转型潜力存在的事实,亦为土地利用转型潜力概念界定和评价奠定了基础。
(2)土地利用转型潜力,是指为适应区域发展综合需求,通过采用相应技术、政策等手段,在特定转型阶段所能实现最优土地利用形态与土地利用形态现状的差异。这一概念的界定,是在分析土地利用和土地利用转型联系的基础上,对土地利用潜力定义进行拓展的结果。具体而言,土地利用转型潜力以动态和系统论的视角分析土地利用转型过程,通过对特定人力干预情境下的土地利用转型综合模拟确定土地利用转型潜力,确保潜力结果的确定性。同时,这一分析框架包含了除数量潜力和集约利用潜力外更多的内容,研究体系较土地利用潜力更为全面、系统。需要说明的是,在适当简化内涵或调整分析框架的情况下,土地利用转型潜力分析手段仍可用以探究土地利用潜力及其所关注的研究内容。
(3)通过人力干预对土地利用转型进行优化,以促进土地利用形态朝着区域发展需求方向演化,是形成土地利用转型潜力的核心机理。根据土地利用形态及转型调控的可行手段,可将土地利用转型潜力的形成机制分为外生与内生两类。前者是通过“强效”“突发性”土地利用政策及工程技术措施,实现土地利用形态的迅速变化,在短时期内促成土地利用转型优化并释放潜力的机制类型;后者是指以效益为驱动,通过引导长期的微观土地利用行为,实现土地利用转型优化并释放潜力的“自发性”机制。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形成土地利用转型潜力形成与释放的机制。
(4)合理的土地利用转型潜力评价理论框架,是推进土地利用转型潜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的保障。根据土地利用转型潜力形成机制,研究构建了基于土地利用转型效益驱动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的土地利用转型模拟与潜力评价理论框架。该框架由土地利用转型需求与模式优化、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分析、土地利用转型模拟与潜力评价三部分构成。运用该框架开展土地利用转型潜力评价应重点关注的研究工作包括:① 土地利用转型效益驱动下土地利用转型模式优化方案设计、土地利用转型影响因素识别及其在既定条件下的可塑性分析;② 不同人力干预情境下土地利用转型机理重塑与建模;③ “土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耦合系统概念下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与土地利用转型效益评价,以及复杂土地利用转型模拟。
本文旨在探讨土地利用转型潜力内涵,并初步构建了土地利用转型潜力评价的理论框架。如何系统构建可供大量实际应用的土地利用转型潜力评价模型,将是本研究未来重点关注的方向。已有土地利用模拟、土地利用效益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等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为上述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 | . , |
[2] | . , |
[3] | . , |
[4] | . In: Canadell J, Pataki D, Pitelka L. , |
[5] | . , |
[6] | . , |
[7] | . , |
[8] | |
[9] | . , . , |
[10] | . , |
[11] | . , |
[12] | . , , |
[13] | . , . , |
[14] | . , . , |
[15] | . , |
[16] | . , 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远未达到优化的水平,农业土地利用的规模不经济等土地利用问题都可通过土地整理加以解决,我国未来土地管理的任务会更多的在"土地整理"方面。我国土地整理的根本任务是形成合理、高效、集约的土地利用结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我国地域辽阔,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正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这种区域差异,它将导致在同一时段内含有不同的土地利用转型阶段。大多数区域的土地利用形态都要经历一些发展阶段,即经过一段时期的持续变化后,直至与其它类型之间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因此,有关部门在制定有关土地整理的目标、模式及政策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待整理区所处的土地利用转型阶段,因为在通常情况下这些阶段是区域发展进程中必须要经历的。然而,通过实施土地整理,调整用地结构,可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区域土地利用转型阶段的转变,同时它也会向土地整理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 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远未达到优化的水平,农业土地利用的规模不经济等土地利用问题都可通过土地整理加以解决,我国未来土地管理的任务会更多的在"土地整理"方面。我国土地整理的根本任务是形成合理、高效、集约的土地利用结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我国地域辽阔,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正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这种区域差异,它将导致在同一时段内含有不同的土地利用转型阶段。大多数区域的土地利用形态都要经历一些发展阶段,即经过一段时期的持续变化后,直至与其它类型之间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因此,有关部门在制定有关土地整理的目标、模式及政策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待整理区所处的土地利用转型阶段,因为在通常情况下这些阶段是区域发展进程中必须要经历的。然而,通过实施土地整理,调整用地结构,可加快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区域土地利用转型阶段的转变,同时它也会向土地整理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17] | . , 土地利用转型这一研究方向引入中国后,结合中国社会经济特点的相关研究篷勃开展。土地利用形态是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核心内容,在社会经济变化和革新的影响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土地利用形态的概念内涵被不断拓展。本文在分析土地利用形态概念内涵的发展演变基础上,提出将其分为显性形态与隐性形态两种形式,并以此诠释了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模式,进而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指出:耕地和农村宅基地这两种地类乃乡村发展与土地利用转型之重要源头。随后探讨了乡村转型发展与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转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提出未来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研究方向,涉及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格局与地域类型、互馈作用机理与动力机制、资源与环境效应、优化调控模式和途径等方面。 . , 土地利用转型这一研究方向引入中国后,结合中国社会经济特点的相关研究篷勃开展。土地利用形态是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核心内容,在社会经济变化和革新的影响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土地利用形态的概念内涵被不断拓展。本文在分析土地利用形态概念内涵的发展演变基础上,提出将其分为显性形态与隐性形态两种形式,并以此诠释了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模式,进而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指出:耕地和农村宅基地这两种地类乃乡村发展与土地利用转型之重要源头。随后探讨了乡村转型发展与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转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提出未来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研究方向,涉及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格局与地域类型、互馈作用机理与动力机制、资源与环境效应、优化调控模式和途径等方面。 |
[18] | . , . , |
[19] | . , |
[20] | . , |
[21] | . , . , |
[22] | |
[23] | . , . , |
[24] | . , . , |
[25] | . , . , |
[26] | . , |
[27] | . , 区域土地利用形态与其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相对应,它随着某个区域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即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在时序上的变化,它通常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转型相对应。论文在划分长江沿线样带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类型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了各区段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变化。研究表明,长江沿线样带区域农村建房用地的转型基本上能反映整个样带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且各区段所处的农村建房用地转型阶段非常明显。此外,还发现样带各区段所处的农村建房用地转型阶段与整个样带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 . , 区域土地利用形态与其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相对应,它随着某个区域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即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在时序上的变化,它通常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转型相对应。论文在划分长江沿线样带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类型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了各区段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变化。研究表明,长江沿线样带区域农村建房用地的转型基本上能反映整个样带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且各区段所处的农村建房用地转型阶段非常明显。此外,还发现样带各区段所处的农村建房用地转型阶段与整个样带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 |
[28] | . , |
[29] | . , |
[30] | . , . , |
[31] | . , . , |
[32] | . , |
[33] | . , . , |
[34] | . , |
[35] | . , |
[36] | . , |
[37] | . , |
[38] | . , |
[39] | . , |
[4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