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chanisms and spatial pattern of land use changes of the urban tourism complex: A case study of Qujiang, Xi’an
LIWeiwei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7-11-7
修回日期:2018-02-9
网络出版日期:2019-05-13
版权声明:2019《地理研究》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
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
-->
展开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0
PDF (8835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1 引言
伴随城市增长空间紧缩、城市发展与城市旅游用地矛盾频现,融入旅游资源的城市空间综合开发则成为协调人地关系和优化城市功能结构的必然趋势[1,2,3]。城市旅游综合体(Urban Tourism Complex,简称UTC)正是因应城市增长与城市旅游统筹发展需求而形成的,以比较优势突出的旅游资源或区位条件为基础,以旅游、休闲、娱乐等业态为主导的旅游综合发展区域[4,5,6]。因UTC在促进城市空间集约与功能优化方面作用彰显,其逐渐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依托[7,8]。相应地,在当前倡导城市空间综合利用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把握UTC发展规律以有效引导城市集约增长则成为实践焦点。从地理学视角看,UTC空间载体即为土地,其空间演进规律也最直接体现在用地格局演变上[9,10]。而与传统观光型旅游地不同,UTC对土地综合需求和集约利用程度更高,涉及景观、住宿、餐饮、娱乐等综合服务体系的构建[8,11]。因此,UTC演化所牵涉的核心要素更为复杂,相应地,作为其结构功能表征的用地格局也会呈现出区别于一般旅游地的特定演化逻辑,极具学理层面阐释的典型意义。那UTC用地格局演变规律如何?又源于怎样的驱动机制?回答这些问题对科学认识UTC空间演化模式及发挥其对城市结构优化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UTC演进规律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构建系统模型分析UTC演化的阶段特征。如基于系统自组织模型的分析显示,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成长为有序自组织系统,共经历了诞生、自我增强、空间扩散和空间一体化四个阶段[12,13];又如基于协同论的研究认为,西溪湿地旅游综合体作为多要素集成的协同系统,其演进过程实则经历了从传统到新兴再到创新型旅游业态集聚的阶段转换[14,15]。第二,从产业集群视角阐释UTC的发展过程。如以澳大利亚默里里弗为例,反演UTC作为产业集合体由资源、区位等传统优势主导,向规模经济、文化创意等新兴优势引领的转化过程[16,17];再如以英国东萨塞克斯UTC为例探讨其内部产业集群化的过程,并认为与UTC产业关联和功能复合的经济、社会属性对应,其成长过程即是经济、社会等多维力量形塑的结果[18,19]。相关研究对UTC要素组合及产业联动的阶段性有较详细地剖析,但无论系统论还是产业集群视角均未能触及UTC空间演进最根本的表征因素—土地利用类型及空间结构变化,而难以回答前述问题。
事实上,作为旅游地结构功能的关键表征方式,旅游区土地利用模式很早便得到理论研究的跟进。20世纪30年代,McMurry在《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关系》中最先探讨与旅游关联紧密的土地利用问题[20]。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外****总结出休闲类型、出游距离、度假村等级等不同影响因素主导下的系列用地模式[21,22,23],并基于此凝练出以都市核心区为游憩中心,向外依次布局都市带、近郊带、乡村带和偏远带等圈层推移的都市旅游用地空间模型[24,25]。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对本土旅游地发展的特定规律进行理论提炼,其中以环城游憩带理论影响最为广泛,该理论引入极差地租概念揭示环城游憩带用地格局形成的本质[26]。以此为推动,有关旅游地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的实证研究逐步展开,如对江苏省、张家界市和阳朔县的研究均显示,旅游地空间演进阶段与其用地变化存在时序一致性,旅游发展较快时期其用地变化强度也较大,由此证实土地利用变化是探究旅游地空间演进规律的关键切入点[27,28,29]。但问题在于,当前旅游地用地格局的研究多偏重省际、市县等大中尺度区域,有限的微尺度研究也仅关注海滨度假区、古村落等传统旅游区,而对UTC这类微型旅游新兴体的用地格局演变及机理则缺乏必要的学术关照[30,31]。
在实践需求和理论研究欠缺双重认识的基础上,探究UTC用地演变规律则极为必要。从发展模式看,当前UTC成长主要沿循两种路径,一种是完全依托人工吸引物多元化创意开发构建全新的游憩空间;另一种则是基于原赋资源和人工造景统筹开发,进而实现传统景区服务功能的延伸[9,10]。比较来看,前者属于“人工创意再造”模式,后者则涉及原赋资源开发与人工吸引物重构,本质上属于“资源延伸开发”与“人工创意再造”糅合的模式,可更全面地反映UTC空间增长规律;而且现阶段“糅合”型UTC数量占比高于83%,具有显著的实践主导性与响应性[32]。可见,从典型性与实践响应性上讲,选取“糅合型”案例进行剖析是系统把握UTC空间演化逻辑的关键所在。鉴于此,本文以西安曲江为例,结合遥感影像及社会调查数据定量研究UTC空间演进规律,旨在回答:UTC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是怎样的?如何有预见性地引导UTC优化发展?以期在理论上为旅游地空间格局研究提供更加深入细致的分析视野,实践上为探索UTC优化发展模式和更好地促进城市集约增长提供科学支撑。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区概况
曲江位于西安城区东南,曾是秦汉唐时期著名皇家园林所在地,现存大雁塔和多处园林遗址。1996年,西安市政府设立曲江旅游度假区,2003年更名曲江新区,旨在将其建设成为以旅游产业为核心、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市休闲功能区。其中,曲江核心区(即本研究案例区,以下简称“曲江”)面积为15.88km2,北以西影路、西以翠华路、东以雁翔路、南以南三环为界。2002年以来,曲江围绕原赋景区大雁塔的优化升级与遗产旅游化利用,陆续建成大慈恩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等城市景区及大唐不夜城、曲江海洋极地乐园等“人工创意再造型”游憩区等,已基本形成集旅游景区、主题酒店、特色餐饮、影视演艺和会展创意等文化旅游业态于一体、功能相对稳定的土地利用结构[33]。从发展模式上看,曲江UTC成长属于典型的“原赋资源延伸开发”与“人工创意再造”叠加的“糅合”模式。此外,曲江UTC经过近二十年发展,业态较为丰富、体系较为成熟、时间线索和空间脉络清晰,以此为案例不仅代表性和典型性明显,同时也满足过程研究对时间序列的要求和地理学注重典型案例研究的传统。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本研究数据主要包括曲江UTC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数据和社会统计数据。其中,空间数据包括不同时段的遥感影像与土地利用现状图,在此基础上以2002年、2010年、2017年3个时序的高清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以相应时段曲江UTC土地利用现状图作为补充,并进一步结合实地调研数据进行目视解译,最终得到各期土地利用变化信息(遥感影像数据分别来源于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官方网站(http://www.usgs.gov)和国际科学数据服务平台(http://datamirror.csdb.cn)。)。需要说明的是,选择上述3个节点主要基于以下考虑:① 研究区间尽量涵盖UTC发展始终。曲江成立于1996年,但相关影像及社会调查数据均表明1996—2002年间域内土地利用变化不大,其旅游发展正式起步于2002年,为减少无意义工作量,故选取2002年为起点、2017年为终点还原UTC发展概况。② 保证时间节点间隔的均匀性。为避免因时段划分不均而降低UTC演进分析的精准性,选择对2002—2017年的正中年份之一2010年进行反演。此外,曲江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则主要来源于相应年份的《陕西省旅游统计年鉴》《西安市统计年鉴》《西安年鉴》和西安市政府编制的各项城市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2.3 研究方法
2.3.1 UTC土地类型划分 按照现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城市用地分为居住、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及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等8个一级类和57个二级类,风景名胜用地作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二级地类加以体现。因探讨UTC用地空间格局演变需要单独体现旅游细分用地,所以在进行影像分析前对地类进行重新归并。在实地勘察和考虑遥感解译特点基础上,结合曲江UTC属于典型旅游区,旅游用地比重较大且主要赋存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服设施用地的实际,本研究在保留一级地类命名基础上,将旅游景区、餐饮、住宿、购物用地分别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中析置出来,并将农用地、自然保留地等归并为“其他用地”类型,最终形成居住用地、水域、商业服务业用地、道路交通用地、工业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旅游景区用地、旅游住宿用地、旅游餐饮用地、旅游购物用地、绿地和其他用地12种细分用地类型(表1)。此外,为便于系统区分未开发用地(第12类)与已开发用建设用地(第1~11类)的用途及收益性质,并对UTC未开发建设用地存量以及已开发建设用地增量进行历时性比较,特引入“建设用地”概念进行辅助分析,意指已投入开发建设费用的用地类型,在文中具体指第1~11种细分地类的集合[34]。Tab. 1
表1
表1UTC土地利用分类
Tab. 1Land use classification of the UTC
代码 | 地类名称 | 内容形式 | 含义 |
---|---|---|---|
1 | 居住用地 | 住宅建筑、社区停车场等 | 住宅及配套设施用地 |
2 | 商服用地 | 购物中心、商务楼宇等 | 各类商业、商务和娱乐康体用地 |
3 | 道路交通用地 | 铁路、公路用地等 | 交通、通讯及基础工程用地 |
4 | 工业用地 | 重工、轻工企业及相关机构等 | 工矿企业的车间、库房及附属设施用地 |
5 | 公共服务用地 | 行政、科教和卫生机构等 | 独立设置的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 |
6 | 水域 | 河渠、湖泊、溪流、滩涂地等 | 天然水域和水利设施用地 |
7 | 旅游景区用地 | 风景点、主题公园、文化遗迹等 | 兼具游赏、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用地 |
8 | 旅游购物用地 | 旅游纪念品店、旅游商业街等 | 为旅游者提供购物场所的用地 |
9 | 旅游餐饮用地 | 主题餐饮区、旅游特色小吃街等 | 为旅游者提供餐食场所的用地 |
10 | 旅游住宿用地 | 酒店、宾馆、服务型公寓等 | 为旅游者提供居住空间的用地 |
11 | 绿地 | 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等 | 林地、苗圃及各类草地 |
12 | 其他用地 | 农用地、自然保留地、未利用地等 | 上述用地以外的其他类型用地 |
I | 建设用地 | 住宅、公共服务、交通及旅游用地等 | 为各项建设提供承载空间的用地(1~11类) |
新窗口打开
2.3.2 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 土地利用格局演变是指社会发展所利用土地的类属及其面积、功能、分布的历时演化现象,可反映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模式与结构的差异,是实现国土空间管制的重要依据[26,27,28]。相应地,城市旅游综合体土地利用格局演变则涉及旅游导向型复杂地学现象的时空表达,包括土地利用变化强度、速度及功能、效益转换等特征,而这些特征均可以通过高度浓缩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的“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进行量化[28-30,35]。基于此,本研究运用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从土地利用变化强度、速度、功能和效益4个方面探究UTC用地格局演变过程。
(1)土地利用变化强度,是用以测度不同类型土地变化的强弱程度,其表达式如下:
式中:S为某一类型土地利用变化的强度,其值越大表明该种用地形态变化越剧烈;Ui为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在研究时段内的绝对变化量(i=12);U为各类用地类型的变化总量;T为研究期时长,单位为年。
(2)土地利用变化速度,是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来衡量,前者指某时段某一用地类型的数量变化,后者是指某时段研究区所有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
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K如公式(2)所示。式中,Ua、Ub分别是指研究时段内期初和期末某一用地类型的面积;T为研究时段时长,单位为年。
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如公式(3)所示。式中,LUa是指研究期初第a类用地类型的数量;ΔLUa-b是指研究期内第a种用地类型转变为非a类用地类型的绝对数量;T是指研究期时长,单位为年。
(3)土地利用功能转换。土地利用功能转换的规律特征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与功能转换重要度指数来测度。其中,前者是基于GIS空间分析得出的各时期用地类型转移矩阵,后者则如公式(4)所示:
式中:IV为各种用地类型变化对案例研究区功能转变的重要度,用以反映研究区用地功能变化的主导方向,IV值最大的用地变化类型即为研究区用地的主导类型,且由主导用地类型可进一步揭示研究区土地利用功能结构演进的主要方向;Di是指第i种用地类型发生变化的图斑数量;D是指研究区各用地类型发生变化的总图斑数;Bi是指第i种用地类型变化的面积;B是指所有用地类型发生变化的总面积。
(4)土地利用效益变化。这里以旅游服务密度体现UTC土地利用效益的演变规律,其中旅游服务密度的表达如公式(5)所示,式中,TSD为旅游服务密度;TI为旅游收入;TA为区域所占面积。
3 UTC用地格局演化分析
3.1 土地利用变化强度
计算结果显示,2002年以来曲江UTC各用地形态发生了剧烈变化:一是以农用地、自然保留地、未利用地为主要构成的“其他用地”缩减强度较高。结合图1、表2和表3来看,2002—2010年,“其他用地”年缩减强度为4.16%,其中被开发为建设用地面积的达443.84 hm2,并主要用于居住、旅游、交通用地及绿地建设;2010—2017年,“其他用地”年缩减强度为5.41%,其中被开发为建设用地的面积达247.06 hm2,并主要用于居住、旅游、商服用地和绿地开发。二是旅游、居住、商服等建设用地扩展强度较高。2002—2010年,旅游、居住及交通用地的年扩展强度分别达到2.34%、1.95%和1.05%,2010—2017年,居住、商服、旅游及交通用地年扩展强度分别为4.39%、1.04%、0.67%和0.90%。以上数据表明,在曲江UTC内部未开发建设用地持续快速缩减同时,旅游、居住、商服和交通等建设用地不断扩张,使得曲江UTC用地类型不断丰富、用地结构不断升级。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曲江城市旅游综合体土地利用转移面积
-->Fig. 1Land use transfer areas of Qu jiang urban tourism complex
-->
Tab. 2
表2
表22002—2010年曲江UTC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动态度及重要度
Tab. 2Intensity, dynamic degree and importance of land use changes in Qujiang UTC,2002—2010
分类项 | 期初Ua(hm2) | 期末Ub(hm2) | 变化面积(hm2) | 幅度(%) | 土地变化强度S(%) | 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K(%) | 重要度VI (%) |
---|---|---|---|---|---|---|---|
商服用地 | 46.80 | 65.80 | 19.00 | 40.60 | 0.25 | 5.08 | 8.59 |
居住用地 | 335.50 | 482.90 | 147.40 | 43.93 | 1.95 | 5.49 | 18.30 |
道路交通用地 | 113.80 | 193.40 | 79.60 | 69.95 | 1.05 | 8.74 | 16.62 |
工业用地 | 23.90 | 43.00 | 19.10 | 79.92 | 0.25 | 9.99 | 2.93 |
公共服务用地 | 112.10 | 142.55 | 30.45 | 27.16 | 0.40 | 3.40 | 8.43 |
绿地 | 309.10 | 152.30 | -156.80 | -50.73 | 2.07 | -6.34 | 12.24 |
水域 | 1.40 | 0.30 | -1.10 | -78.57 | 0.01 | -9.82 | 0.07 |
旅游景区用地 | 35.40 | 185.95 | 150.55 | 425.28 | 1.99 | 53.16 | 18.39 |
旅游住宿用地 | 21.20 | 28.10 | 6.90 | 32.55 | 0.09 | 4.07 | 9.65 |
旅游餐饮用地 | 5.50 | 11.90 | 6.40 | 116.36 | 0.08 | 14.55 | 8.59 |
旅游购物用地 | 2.40 | 15.90 | 13.50 | 562.50 | 0.18 | 70.31 | 18.30 |
其他用地 | 580.90 | 265.90 | -315.00 | -54.23 | 4.16 | -6.78 | 16.62 |
新窗口打开
Tab. 3
表3
表32010—2017年曲江UTC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动态度及重要度
Tab. 3Intensity, dynamic degree and importance of land use changes in Qujiang UTC, 2010—2017
分类项 | 期初Ua|(hm2) | 期末Ub(hm2) | 变化面积(hm2) | 幅度(%) | 土地变化强度S(%) | 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K(%) | 重要度VI (%) |
---|---|---|---|---|---|---|---|
商服用地 | 65.80 | 110.00 | 44.20 | 67.17 | 1.04 | 9.60 | 12.31 |
居住用地 | 482.90 | 669.00 | 186.10 | 38.54 | 4.39 | 5.51 | 26.81 |
道路交通用地 | 193.40 | 231.70 | 38.30 | 19.80 | 0.90 | 2.83 | 14.45 |
工业用地 | 43.00 | 19.50 | -23.50 | -54.65 | 0.55 | -7.81 | 1.18 |
公共服务用地 | 142.55 | 114.85 | -27.70 | -19.43 | 0.65 | -2.78 | 8.14 |
绿地 | 152.30 | 135.70 | -16.60 | -10.90 | 0.39 | -1.56 | 12.90 |
水域 | 0.30 | 0.60 | 0.30 | 100.00 | 0.01 | 14.29 | 0.02 |
旅游景区用地 | 185.95 | 194.45 | 8.50 | 4.57 | 0.20 | 0.65 | 7.85 |
旅游住宿用地 | 28.10 | 44.80 | 16.70 | 59.43 | 0.39 | 8.49 | 6.94 |
旅游餐饮用地 | 11.90 | 20.90 | 9.00 | 75.63 | 0.21 | 10.80 | 5.16 |
旅游购物用地 | 15.90 | 10.20 | -5.70 | -35.85 | 0.13 | -5.12 | 1.23 |
其他用地 | 265.90 | 36.30 | -229.60 | -86.34 | 5.41 | -12.33 | 3.03 |
其他用地 | 265.9 | 36.3 | -229.6 | -86.34 | 5.41 | -12.34 | 46.183 |
新窗口打开
3.2 土地利用变化速度
计算结果显示,2002—2010年间,曲江UTC各类土地利用变化绝对值为118.23 hm2/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达到3.72%,这说明该阶段UTC内部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具体来看,如表2所示,旅游用地、居住用地面积分别以22.17 hm2/年和18.43 hm2/年的速度快速扩展,土地利用动态度分别为34.37%和5.49%;商服、公服和道路交通用地则分别以2.38 hm2/年、3.81 hm2/年和9.95 hm2/年的速度稳步扩张,土地利用动态度分别为5.08%、3.40%和8.74%。与此相对,以农用地、自然保留地等为主要构成的“其他用地”面积则呈现明显缩减趋势,平均每年减少近39.38 hm2,土地利用动态度为-6.78%。以上数据表明,这一时期UTC内部土地综合开发速度较快,各建设用地类型均在不断扩展,其中以旅游用地扩张最为迅速,且围绕旅游要素集聚与综合休闲服务功能拓展,旅游用地实现了从“由零到整”的扩张与功能整合。2011—2017年间,曲江各类用地变化绝对值为86.60 hm2/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2.73%,建设用地整体处于慢速扩张状态。具体来讲,如表3所示,该阶段居住用地以26.59 hm2/年实现最快速增长,土地利用动态度为5.51%;相应地,商服、道路交通和旅游用地则分别以6.31 hm2/年、5.47 hm2/年和4.07 hm2/年的速度稳步增长,土地利用动态度分别为9.60%、2.83%和1.68%。与此相对,工业用地、公共服务用地和“其他”用地面积则分别以3.36 hm2/年、3.96 hm2/年和32.80 hm2/年的速度减少,土地利用动态度分别为-7.81%、-2.78%和-12.33%。与前期相比,该时段UTC内部土地综合开发力度明显降低,这实则反映出曲江UTC服务功能与产业体系构建渐趋成熟、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和开发利用空间日渐饱和的现实。
3.3 土地利用功能转化
从土地功能主导类型变化来看,如表2、表3所示,2002年之前曲江主要为农用和村居用地,占比近60%。2002—2010年旅游用地成为曲江土地利用转化的主要方向,其IV值为18.39%,转入面积达206.16 hm2,其中旅游景区、餐饮、购物和住宿用地分别转入156.61 hm2、8.30 hm2、29.73 hm2和11.53 hm2,IV值分别为18.39%、8.59%、18.30%和9.65%。可见,该阶段曲江用地结构由农用、村居用地为主向旅游导向型服务管理用地转变,并且土地利用的旅游化也相应提升了用地效益,2010年曲江UTC旅游服务密度达9445.84万元/km2,较2003年增长了4倍。与此同时,商服、居住、交通用地和绿地转入面积分别为49.63 hm2、305.93 hm2、113.38 hm2和110.96 hm2,IV值分别为8.59%、18.30%、16.62%和12.24%,集中反映出旅游产业集聚促进营商环境改善、居住条件升级和交通便利性提升的现实发展特征。2011—2017年,居住与旅游用地成为UTC用地类型转变的主要方向,其中居住用地IV值为26.81%,转入面积达268.97 hm2;旅游用地IV值为21.17%,转入面积达77.35 hm2,且旅游用地存在内化现象,其中景区向餐饮、购物和住宿用地转换的面积依次为1.59 hm2、0.28 hm2和1.05 hm2。旅游用地拓展与整合也进一步提升了用地效益,2014年曲江UTC旅游服务密度增至19678.84万元/km2。从时序角度看,后期旅游用地转入规模下降,这与前期吸引物及配套设施构建已基本完成、后期则主要涉及小范围设施优化和旅游要素整合有关。3.4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
基于上述UTC用地变化强度、速度和功能转化过程分析,可进一步结合图2对UTC用地格局变化规律进行直观表达,具体来看: (1)旅游用地。2002年之前旅游用地仅分布在大雁塔及周边有限区域;2002—2010年景观用地沿西北-东南方向拓展,形成大雁塔-芙蓉园-曲江池-秦二世陵景观轴线,旅游购物、餐饮用地主要集中在大唐不夜城附近,旅游住宿用地则主要位于景观轴西侧。2010—2017年,餐饮、住宿用地则拓展至景区东部。 (2)居住用地。2002年之前住区主要分布在北部村域如北池头、太平堡等及西部村域如瓦胡同、瑞禾等;2002—2010年因旅游发展和住区升级需要,中心区遗址周边的庙坡头、北池头、瓦胡同等十几个村镇集中迁离,南部景观住宅和东部移民安置社区相应拓展;2010年后曲江UTC高端居住功能强化,景区东部高端住宅用地扩展迅速,最终居住用地呈现以景区为核心,向外依次布局景观别墅、高中端社区和普通住宅区的分布格局。 (3)商业用地。2002年之前商业用地主要依附村居和公服用地零散分布,随着核心区旅游发展及配套设施建成,商业用地逐渐向旅游区周边集聚。 (4)绿地及其他用地。2002年之前,绿地、农用地等斑块密集呈片状分布,后来农用地逐渐转为旅游、高端住宅及交通用地等,绿地布局则以绿色廊道形式沿城市道路布局或以片状分布在居住区内部。 (5)工业用地。一直以来工业用地布局在UTC边缘的基本格局未变,但后期部分工业用地被绿地和居住用地所取代。最终,曲江UTC形成以旅游景区用地为核心,向外依次分布旅游综合服务用地、景观住宅和商业用地、普通住宅和公共服务用地、工业用地的圈层布局模式。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2002—2017年曲江UTC土地利用结构与功能变化
-->Fig. 2Land us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change of Qujiang UTC during 2002—2017
-->
4 曲江UTC用地格局演化的形成机制
在揭示出UTC内部以旅游景观用地为核心、多元服务管理用地圈层布局这一空间分异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借助“级差地租”理论探讨这一空间现象的形成机制。4.1 “级差地租”理论的引入
城市经济学中,“级差地租”(differential rent)被认为是形塑用地主体选择和引致土地利用变迁的根本因素,意指价值收益不同的土地所对应的差异化使用价格[36,37]。一般来讲,土地收益增值主要通过要素投入、需求提升和用途转化实现,土地(预期)收益越高则地租水平越高[38,39]。由此引入级差地租模型,即城市土地使用由购买者愿意给付的地租价格决定,出价最高的竞租者将获得土地[40]。如图3所示,在级差地租存在的情况下,具有不同地租支付能力的用地主体会于竞争中寻求各自预期收益最佳的区位。其中,高价值土地具有高收益性,在吸引经济要素向心集聚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由此,低价值用地则相应被排异至外围,最终实现不同用地类型(a、b、c…)分布的空间均衡。此时地租水平由中心向外围递减,形成向右下方倾斜的均衡地租曲线R2S1;而农用地、村居用地等在各区位效益均较低,即形成水平租金曲线R1F。显然,城市空间“中心性”由地租价值决定,且地租曲线R2S1是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各用地主体理性选择的结果。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级差地租模型
-->Fig. 3Differential land rent model under complete competition
-->
随着城市空间重构和产业转型推进,其对建设用地需求提高引致地租水平上升,此时R2S1右移形成新租金曲线R2S2,D1D2则表示农用地和村居用地等转为城市建设用地的数量。该过程中,城市政府为增加税源,在运营土地资产时遵循“最高价值与最佳用途”(highest and best)取向,其首先通过行政手段征收土地,并支付给原土地出让者一定的“资本化地租”(资本化地租是指现有土地利用形式所对应的实际资本总和。)M1M2N;其次,在市场上通过“招拍挂”土地批租形式,将土地以接近“潜在地租”的价格出让给开发商,并获取地租剩余收益R=(R2-R1)×M2N [41]。土地竞租原则下,一方面某用地类型的市场收益价值越大、地租R2越高,则其对应的地租剩余收益R越大,此时城市政府征收农用地、村居用地并出让的积极性越高;另一方面,土地收益越高,其内蕴价值所释放的正外部性就越强,对经济要素集聚的吸引力也就越高,相应地该地块承载的经济活动就越密集,集约利用程度也就越高。
进一步地,结合图4中UTC用地模式来讲,在“最高价值与最佳用途”的空间取向下,西安政府为实现曲江土地增值与功能转向,通过土地转用、资本投入、旅游开发和土地溢价过程实现土地差异化增值,由此促成旅游导向型要素集聚和居住空间高级化再生产的“旅游加地产”模式。在土地差异化增值即级差地租形成过程中,UTC内部地租支付能力各异的用地主体会选择不同区位,最终形成由核心至外围各用地类型圈层布局、用地效益与集约程度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下面将结合图4具体阐释这一空间分异特征的形成机制。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UTC用地配置空间分布
-->Fig. 4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and use in the UTC
-->
4.2 基于“级差地租”理论的UTC空间演化机制
就图4中核心区A、B用地布局来看,首先,因景观资源集审美、科学等吸引价值于一体,在被深度开发后,其吸引价值会转化为土地增值的“超额利润”部分;加之景观属稀缺资源,会随旅游需求上涨、供求势差增大过程促成土地再增值[38]。景观用地的多重增值性则在客观上决定了其自身的高收益性。2002—2014年曲江景观用地面积由35.4 hm2增至约300 hm2,围绕景区扩展及其吸引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曲江UTC旅游收入由0.9亿元跃升至31.25亿元,增长近35倍。此外,由景观开发带来的设施优化、消费集聚等正外部性进一步促成周边土地溢价,距景区越近则土地溢价和地租水平越高。如从图5中反映地租水平的住宅地产价格分布看,景区周边200~500 m范围如金地芙蓉世家等价格多高于10000元/m2;500~1500 m内如中海国际社区等价格多为(8500~9000)元/m2;1500 m外如中铁国际城等价格多为(8000~8500)元/m2[42]。相应地,高收益与价值外溢性决定了景观用地的高地租价值及中心布局特征。其次,因旅游产业竞租能力较强,为取得最佳收益其倾向于在紧邻景区且客流最密集的优势区位布局。因此景观核心区的邻域B主要分布旅游餐饮、购物、住宿等竞租能力较强的产业主体。其中,收益最高的旅游购物用地布局在距景区200~400 m范围,如大唐不夜城等;餐饮用地则布局在距景区400~600 m范围,如秦汉唐天幕广场等;大型酒店受成本限制其地租支付能力稍弱,多在距景区600~800 m范围布局,如盛美利亚酒店等。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5曲江UTC住宅价格空间分布
-->Fig. 5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ousing price in Qujiang UTC
-->
就次核心区C用地布局来看,一方面,尽管普通营商企业地租支付能力稍弱于旅游产业,但凭借优越的交通和客流条件,则会相应获得高利润和较强的竞租能力。为更好地依托旅游正外部性获取最佳收益,商业用地主体倾向于在临近旅游核心区的次中心区布局,如大雁塔附近的通易坊特色街、曼蒂广场等。另一方面,高端住区如景观住宅等属典型经营性用地,能够在用地功能高端化重构基础上实现资本化地租跃升,使得城市政府、土地开发商和购房者可共享预期增值收益,因此具备较高的竞租能力和开发支持力度。又因高端住区需要在借景开发、土地溢价前提下建设发展,故其倾向选址于靠近优质景观且交通便利的次中心区域。实践表明,围绕借景与造景开发,曲江UTC土地增值明显,由2002年10万元/亩增至2007年300万元/亩。在土地溢价基础上,曲江住区高端化重构得以推进,2006—2007年、2008—2009年、2010—2012年曲江商品住宅均价依次为5440元/m2、7306元/m2和9923元/m2,远高于城内以外的西安其他地区,并顺利实现用地功能与地租水平同步跃升(图6)。2012年以来用地效益最大化取向推动了高端住宅用地进一步拓展,《西安年鉴》数据显示,2013年曲江UTC内部10000元/m2以上的住宅占比为55.6%,并呈现出较强增值潜力,至2017年芙蓉园及曲江池周边二手房价均价涨至12600元/m2,远高于外围区7000元/m2的普通住宅均价。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6西安市在售商品住宅均价
-->Fig. 6Average price of commercial housing in Xi'an
-->
就外围区D、E用地布局来讲,一方面,包括教育、文化及医疗等在内的公服用地及普通居住用地,更多承担社会保障和家庭再生产功能,而经济属性或生产剩余功能被相应弱化,资本投入相对较少。与职能专用和资本低投入对应,普通居住用地与公服用地租金价值相对较低,故分布在距中心较远、土地溢价水平较弱的外围区。有研究显示,曲江UTC内部距景观中心区距离每增加1 km,住宅地产价格便降低514.35元/m2,至外围地域的普通住宅区如岳家寨、孟村小区等,其价格则多介于(8000~8500)元/m2,比中心区景观住宅要低4000元/m2左右。另一方面,工业用地选址较灵活,但对地租、劳动力价格和交通条件较敏感,加之与旅游业、零售商业相比其利润相对较低、竞租能力不强,故工业区会基于最低成本考量在地租便宜、大交通便利的最外围区域布局,如E区主要分布工业用地等,属于城市边缘区用地类型。可见,在级差地租这一土地价格杠杆调节下各用地主体理性选择用地配置,最终使得UTC用地出现圈层分异特征。
4.3 演化分期
将上述UTC用地结构规律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背景结合则可进一步发现,其空间演化模式实则经历了均质无序、集聚–扩散、均衡集约三个阶段,每阶段则对应不同的空间用地形态和功能区范围,如图7所示。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7城市旅游综合体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化模式
-->Fig. 7Evolution mode of land use spatial pattern in the urban tourism complex
-->
4.3.1 均质无序(2002年之前):生产、村居功能主导与旅游业缓慢起步阶段 此阶段域内以农业生产及村居功能为主导,2002年农用地、村居用地面积达916.4 hm2,占比近60%且分布较散乱;旅游用地仅为64.5 hm2,尚不足5%。总体呈现为用地结构单一与均质无序的发展状态。这一时期,旅游用地拓展极为有限,旅游活动仅局限在大雁塔周边并以传统观光为主,配套服务设施极少。而核心吸引物与服务设施营建不足,也相应限制了后续关联产业集聚,彼时域内营商企业基本围绕村居小规模布局。追溯来看,该时期用地结构单一与旅游开发缓慢的原因在于,1996年成立的曲江旅游度假区时为典型乡村聚落形态,城镇化水平低且后续发展一直未能突破落后封闭的行政区经济。相应地,受地方财力制约,政府先期用于土地一级开发的资金极为匮乏,无法通过资本和基建投入实现土地溢价和营商环境改善。在土地增值受限且高收益价值土地稀缺境况下,对土地价值高度敏感的外来资本自然不会真正参与进来。受资本投入不足、土地增值阻滞和开发主体缺位影响,域内重点旅游项目营建和服务用地开发未取得实质进展,1996—2002年间曲江仅用6000万元融资修筑了大唐芙蓉园半个湖,域内土地利用依旧维持过去均质无序的发展状态[43]。
4.3.2 集聚-扩散(2002—2010年):生产、村居功能削弱与旅游业快速扩张阶段 此阶段域内农业生产和村居功能快速削弱,2010年农用及村居用地占比降至9.23%,其中大部分转化为旅游、交通及社区居住用地,而旅游用地则相应成为UTC用地功能转变的主导方向,IV值为达18.39%,占比增至15.23%。总体呈现出旅游导向型服务管理用地向心布局与普通居住用地外迁整合特征。这一时期,旅游景区用地扩展迅速,且六大遗址公园等城市景区建成开放有效带动了住宿、餐饮、购物等核心旅游产业及景观地产、商务会展等旅游相关产业向心集聚。与此对应,迁离中心地段的原居民点多在外围建设落成。而该阶段用地出现显著空间分异的原因在于,2003年曲江新区成立,行政区级别提升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及其在项目审批、土地出让方面的能动性[39,40]。以此为契机为获取更多政治经济利益,政府首先通过重点项目策划、资本引入进行旅游导向型土地一级开发,以此撬动地租杠杆,实现土地差异化增值和资本向心积聚。其次,通过组建曲江文旅集团提升资本运营效益和土地二级开发质量,在实现核心区旅游用地价值外溢基础上,有效推动居住空间重构,包括次中心高端景观住宅区开发及外围普通居住区建设等。
4.3.3 均衡集约(2010—2017年):服务管理功能主导与旅游业优化提升阶段 此阶段域内已基本完成农用、村居用地向城市建设用地转化,旅游导向型多元服务管理用地成为主导,至2017年旅游相关用地包括景区、餐饮、住宿、景观住宅等用地面积超过40%,交通、绿地、公服及外围普通居住用地占比分别为14.6%、8.55%、7.2%及18.7%,用地结构总体呈现出多元均衡特征。这一时期,要素投入从前期吸引物和设施建设为主,转向本期产业联动与服务延伸上来,旅游与文化、演艺、传媒、教育及会展等产业深度融合,明显提升了UTC发展质量,2010年、2012年其分别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32]。旅游核心区优化也进一步推动了外围区功能互补式地开发,外围区绿地、交通、住区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快速推进,最终促成UTC实际功能边界与城市发展边界的合一。而该阶段UTC空间均衡化实则得益于用地集约化的实现。2010年后核心区土地通过要素投入、用途转用和需求提升过程进一步增值,吸引了更多经济要素集聚,使得核心区经济和服务功能外溢效应空前强化。伴随核心区正外部性扩散过程,UTC整体要素配置更趋于合理化、均衡化,各类型用地也趋于紧凑化和集约化。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揭示了2002—2017年曲江城市旅游综合体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演化规律,研究表明:(1)在空间拓展方面,UTC内部呈现出旅游、高端居住、商服及道路交通等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张,农用地、自然保留地及村居用地等不断缩减直至基本消失的总体特征,逐步从用地均质化的乡镇聚落转变为以旅游用地为核心、多元用地类型圈层式布局的城市旅游综合体。
(2)在功能格局方面,总体呈现出以景观区为核心,向外依次为旅游产业区、景观住宅区、商业区、普通住宅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的圈层化布局模式。从功能置换过程来看,UTC内部农用地、村居用地逐渐转化为旅游综合服务用地、景观住宅用地、商服用地、交通用地、普通社区居住用地及其他城市建设用地等,其功能结构实现了由农业生产、村居功能为主导向集旅游休闲、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和高端居住于一体的服务管理功能为核心转变。
(3)UTC土地利用格局演变实质上是其空间形态、功能结构和要素布局变化的综合过程。从时序角度看,UTC用地空间演化经历了均质无序、极化-扩散、均衡集约三个阶段,本质上是其空间结构由均质无序到极化再向新的有序平衡发展的过程。这一阶段转换实则是在土地资本化收益和土地转用收益形成的级差地租条件下,多元利益主体理性参与和集体选择的结果,即合理挖掘土地潜力、提升土地价值和发挥土地价格杠杆的能动调节作用,是实现城市旅游综合体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产业布局优化和功能协同发展的根本前提。
5.2 讨论
本研究中,UTC作为新兴的“微型”旅游地域系统,与以往研究中惯常提及的港口、高新区等体系发展成熟的生产型地域综合体相比,在空间演变上表现出一定的异同性。共性方面,三者均遵循用地类型与功能复合的效益最大化空间增长模式。而差异性方面,首先在演化阶段特征上,高新区一般呈现为工业生产用地主导、到生产用地比例下降与生活用地扩展、再到生产与生活用地高度复合的演变过程[44];港口则一般呈现重工生产用地主导,到工业技术升级与生产用地扩张,再到生产用地缩减和服务用地扩展的演变过程[45];UTC则呈现为生产与生活用地主导,到生产用地比例降低、旅游综合服务用地扩张,再到旅游导向型服务用地圈层布局的演变过程。不同于生产型地域综合体演化过程中主导用地类型不变这一情况,UTC中旅游服务用地实则经历了由边缘角色向核心主体的切换。其次,在驱动机制上,高新区形成一般离不开科技研发、人力资本、政策条件及资本要素的关键作用;港口则对交通条件、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和资本投入有较高依赖性;而UTC则表现出显著的行政主导和资本驱动特征,以曲江UTC为例,无论是前期规划决策、土地征收与出让、重点旅游项目建设,还是后期招商运营与统筹管理,曲江城市旅游综合体都显示出强烈的行政主导性,并在外部资本支持下实现了土地增值和地租杠杆的调节过程,即行政支持下的持续土地供给与资本投入中地租杠杆作用发挥是UTC用地演化的关键驱动因素。可见,城市土地供给导向与地租微观调节对于UTC用地结构优化至关重要。因此,为更好地促进UTC优化发展,在宏观层面,城市政府应以空间集约化增长和服务业体系构建为导向,来调控城市用地结构和引导土地市场合理化发展,尤其在诸多产业门类竞逐“土地”这一稀缺资源时,要积极为UTC提供充足的土地支撑,在核心吸引物营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优化及服务体系构建方面,保证UTC合理的发展用地。在微观层面,应在实现土地差异化增值基础上,利用级差地租的调节作用对UTC用地结构和产业配置进行管控,如基于行业性质、土地附加值及容积率差异确立有区别的立体地价,推动UTC内部产业资本要素合理高效流动,从而实现其产业结构由低效松散型向高效集约型转变,用地开发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需要指出是,鉴于“人工创意再造型”UTC功能结构内含于“糅合型”UTC中这一前提,前述基于“糅合型”得出的UTC一般成长规律和优化发展策略,在很大程度上也适用于"人工创意再造型"UTC。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 | . , 城市化进程及形态可能是影响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城乡格局的重要因素。回顾了近代以来我国城市化的演进过程及其主要特征,分析当下快速推进城市化所引发的城市问题、非均衡发展和过度城市化等城市化方面的"中国问题",从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之关系、制约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因素等环节,探讨未来我国城市化的适当路径以及在城市化格局演变中城市规划所应承担的积极作用。 . , 城市化进程及形态可能是影响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城乡格局的重要因素。回顾了近代以来我国城市化的演进过程及其主要特征,分析当下快速推进城市化所引发的城市问题、非均衡发展和过度城市化等城市化方面的"中国问题",从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之关系、制约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因素等环节,探讨未来我国城市化的适当路径以及在城市化格局演变中城市规划所应承担的积极作用。 |
[2] | . , 基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2007-2013年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水平的测度,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其城市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动态关系和相互作用强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的正向促进作用,但作用强度不同;城市化对土地集约利用的作用强度表现为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而土地集约利用对城市化的作用强度则表现为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应在城市化进程中加强城市土地的内涵挖潜,而长三角城市群应逐步调整和优化城市发展模式,从而实现三大城市群城市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同发展。 . , 基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2007-2013年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水平的测度,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其城市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动态关系和相互作用强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的正向促进作用,但作用强度不同;城市化对土地集约利用的作用强度表现为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而土地集约利用对城市化的作用强度则表现为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应在城市化进程中加强城市土地的内涵挖潜,而长三角城市群应逐步调整和优化城市发展模式,从而实现三大城市群城市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同发展。 |
[3] | . , 在城市化进程中,旅游结构从原有的单一旅游经济模式向多元化的、集合式的、综合性的旅游模式发展,旅游综合体这一集合式的土地利用模式及产业聚集模式也应运而生。探讨了旅游综合体的特质及其对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影响。 . , 在城市化进程中,旅游结构从原有的单一旅游经济模式向多元化的、集合式的、综合性的旅游模式发展,旅游综合体这一集合式的土地利用模式及产业聚集模式也应运而生。探讨了旅游综合体的特质及其对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影响。 |
[4] | [J]., 旅游综合体顺应了世界休闲业发展的潮流,它以旅游为主导,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形态。界定了城市旅游综合体的基本概念,归纳了城市旅游综合体的主要特征,探讨了城市旅游综合体形成的机制,认为旅游消费转型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传承、城市商业发展、旅游供给能力升级、政府的城市发展政策支持是城市旅游综合体形成的主要因素。依据城市旅游综合体发展的核心驱动功能不同,将城市旅游综合体的开发模式分为娱乐旅游综合体、休闲度假游综合体、会展旅游综合体和商业旅游综合体4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城市旅游综合体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 . , 旅游综合体顺应了世界休闲业发展的潮流,它以旅游为主导,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形态。界定了城市旅游综合体的基本概念,归纳了城市旅游综合体的主要特征,探讨了城市旅游综合体形成的机制,认为旅游消费转型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传承、城市商业发展、旅游供给能力升级、政府的城市发展政策支持是城市旅游综合体形成的主要因素。依据城市旅游综合体发展的核心驱动功能不同,将城市旅游综合体的开发模式分为娱乐旅游综合体、休闲度假游综合体、会展旅游综合体和商业旅游综合体4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城市旅游综合体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 |
[5] | . , 要:研究城市旅游综合体概念的基本理论问题是搭建该领域理论平台的基础。按照实证—规范—实证的逻辑思路,通过文献分析和过程还原对城市旅游综合体概念的形成和理论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城市旅游综合体研究尽管涵盖了地理空间、产业组织、服务经济和要素整合四个视角,但"空间"和"产业"两个属性才是其概念建构的基础,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以追求资源集约化利用水平为目标的"经营城市"理念则是城市旅游综合体形成的理论源泉。文章认为,城市旅游综合体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地域系统形态,从人地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其进行理解是将后续研究引向深入的必然。 . , 要:研究城市旅游综合体概念的基本理论问题是搭建该领域理论平台的基础。按照实证—规范—实证的逻辑思路,通过文献分析和过程还原对城市旅游综合体概念的形成和理论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城市旅游综合体研究尽管涵盖了地理空间、产业组织、服务经济和要素整合四个视角,但"空间"和"产业"两个属性才是其概念建构的基础,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以追求资源集约化利用水平为目标的"经营城市"理念则是城市旅游综合体形成的理论源泉。文章认为,城市旅游综合体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地域系统形态,从人地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其进行理解是将后续研究引向深入的必然。 |
[6] | . , 判识城市旅游综合体的生成因子并模拟其作用机制,是集约利用城市资源、判定城市大型旅游投资项目可行性的前提。从概念入手,构建了包含3个属性、29个指标的城市旅游综合体生成影响要素评价体系,在利用专家打分法对各因子重要性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旅游综合体的生成因子进行萃取。结果显示,按照重要性程度高低进行排序可以将这些因子归结为宏观经济水平、旅游产业水平、市场实力、行政效力、旅游资源本底等八个。文章认为,城市旅游综合体是一种特定的旅游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城市作为地理空间的属性特征和旅游作为产业形态的经济特征相互作用构成了其生成的动力机制,城市大型旅游项目投资需要从更加宏观的视角去评判其可行性。 . , 判识城市旅游综合体的生成因子并模拟其作用机制,是集约利用城市资源、判定城市大型旅游投资项目可行性的前提。从概念入手,构建了包含3个属性、29个指标的城市旅游综合体生成影响要素评价体系,在利用专家打分法对各因子重要性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旅游综合体的生成因子进行萃取。结果显示,按照重要性程度高低进行排序可以将这些因子归结为宏观经济水平、旅游产业水平、市场实力、行政效力、旅游资源本底等八个。文章认为,城市旅游综合体是一种特定的旅游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城市作为地理空间的属性特征和旅游作为产业形态的经济特征相互作用构成了其生成的动力机制,城市大型旅游项目投资需要从更加宏观的视角去评判其可行性。 |
[7] | . , 旅游业与房地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综合体是旅游业与房地产业融合的产物,对旅游综合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归纳出旅游综合体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对我们进行旅游综合体的投资和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归纳旅游的发展过程,分析旅游的发展趋势引出旅游综合体的产生动因和发展过程,介绍中国旅游综合体的发展现状,能够提升社会公众对旅游综合体的经营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 , 旅游业与房地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综合体是旅游业与房地产业融合的产物,对旅游综合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归纳出旅游综合体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对我们进行旅游综合体的投资和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归纳旅游的发展过程,分析旅游的发展趋势引出旅游综合体的产生动因和发展过程,介绍中国旅游综合体的发展现状,能够提升社会公众对旅游综合体的经营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
[8] | . , 正旅游综合体作为一个以旅游度假为主导,融多项功能、多种业态、多层次产品于一体的泛旅游产业集聚区,在与城市的互动中,其蕴含的复合功能及对周边土地的带动价值远远超出了传统的旅游景区, . , 正旅游综合体作为一个以旅游度假为主导,融多项功能、多种业态、多层次产品于一体的泛旅游产业集聚区,在与城市的互动中,其蕴含的复合功能及对周边土地的带动价值远远超出了传统的旅游景区, |
[9] | . , 人工景区已成为中国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形态,具有高端化、综合化发展趋势。旅游综合体作为一种旅游导向型土地综合利用形式在人工景区开发中逐渐兴起,并拓展到城市土地发展领域。通过旅游产业、非旅游产业关联整合,旅游综合体有望成为旅游地段与城市土地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借助新增、置换、关联、储备、协调等途径,旅游综合体具有域内更新、域外联动、综合统筹3种开发形式,旅游综合体在功能结构、运营模式和选址特征三方面促进主题公园与主题景区的发展。 , 人工景区已成为中国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形态,具有高端化、综合化发展趋势。旅游综合体作为一种旅游导向型土地综合利用形式在人工景区开发中逐渐兴起,并拓展到城市土地发展领域。通过旅游产业、非旅游产业关联整合,旅游综合体有望成为旅游地段与城市土地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借助新增、置换、关联、储备、协调等途径,旅游综合体具有域内更新、域外联动、综合统筹3种开发形式,旅游综合体在功能结构、运营模式和选址特征三方面促进主题公园与主题景区的发展。 |
[10] | . , 随着我国旅游发展由观光旅游向 休闲度假旅游提升转变,旅游产业与房地产业的紧密结合,产生了较大规模(数十平方千米至数百平方千米范围)的、以旅游吸引物及其配套服务设施为导向的、结 合户外运动、会展购物中心、休闲度假地产等多功能、全覆盖的新型土地综合开发模式。本文在观察和调查归纳大量这类开发实例基础上,定义了"旅游导向型土地 综合开发"(Tourism-oriented Land Development,TOLD)的旅游—房地产概念。分析发现,TOLD模式通常需要基于地方政府与投资商、房地产与旅游业、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紧 密合作或组合机制;其运行表现出"特定主题,多种活动"、"混合市场,依赖腹地"、"娱乐主导,房产支撑"、"高额投资,先入为主"4个基本特征。根据土 地利用总体特征,TOLD模式可划分为生态导向型低度开发、文化导向型主题开发、市场导向型多元开发3个类型。 . , 随着我国旅游发展由观光旅游向 休闲度假旅游提升转变,旅游产业与房地产业的紧密结合,产生了较大规模(数十平方千米至数百平方千米范围)的、以旅游吸引物及其配套服务设施为导向的、结 合户外运动、会展购物中心、休闲度假地产等多功能、全覆盖的新型土地综合开发模式。本文在观察和调查归纳大量这类开发实例基础上,定义了"旅游导向型土地 综合开发"(Tourism-oriented Land Development,TOLD)的旅游—房地产概念。分析发现,TOLD模式通常需要基于地方政府与投资商、房地产与旅游业、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紧 密合作或组合机制;其运行表现出"特定主题,多种活动"、"混合市场,依赖腹地"、"娱乐主导,房产支撑"、"高额投资,先入为主"4个基本特征。根据土 地利用总体特征,TOLD模式可划分为生态导向型低度开发、文化导向型主题开发、市场导向型多元开发3个类型。 |
[11] | . , 随着城市旅游国际化战略逐步实施,旅游综合体满足了旅游服务功能复合化、资源集约化、主题特色化、环境生态化的要求,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并已成为当代区域旅游综合开发的良好模式。在我国旅游综合体开发实践日益活跃的同时,对于旅游综合体的学术讨论也呈上升趋势,但系统的理论研究仍显缺乏。由于旅游综合体发展起步较晚,系统复杂以及实践经验缺乏,关于旅游综合体发展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界定了旅游综合体概念,梳理了旅游综合体相关理论,探讨了旅游综合体的发展模式,分析了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最后归纳出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的优化策略。 文章分为四部分,分别从概念认知体系、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分析、发展模式选择、发展模式优化四个层级对旅游综合体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探讨: 第一部分:旅游综合体认知体系。该部分界定了旅游综合体的概念,剖析了其与相关概念的异同、基本特征及开发动因。 第二部分:解析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按照核心功能属性不同,将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分为:以娱乐功能为核心、以休闲度假功能为核心、以综合购物功能为核心、以会展功能为核心四种发展模式,并具体分析每种发展模式的开发特征、经营战略及个案成功经验等三方面内容。 第三部分:选择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分析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选择的必要性。结合实践,归纳影响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选择的八个主要因子,分析模式选择的两级定位步骤。 第四部分:优化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通过分析目前我国旅游综合体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模式优化的思路,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 , 随着城市旅游国际化战略逐步实施,旅游综合体满足了旅游服务功能复合化、资源集约化、主题特色化、环境生态化的要求,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并已成为当代区域旅游综合开发的良好模式。在我国旅游综合体开发实践日益活跃的同时,对于旅游综合体的学术讨论也呈上升趋势,但系统的理论研究仍显缺乏。由于旅游综合体发展起步较晚,系统复杂以及实践经验缺乏,关于旅游综合体发展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界定了旅游综合体概念,梳理了旅游综合体相关理论,探讨了旅游综合体的发展模式,分析了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最后归纳出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的优化策略。 文章分为四部分,分别从概念认知体系、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分析、发展模式选择、发展模式优化四个层级对旅游综合体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探讨: 第一部分:旅游综合体认知体系。该部分界定了旅游综合体的概念,剖析了其与相关概念的异同、基本特征及开发动因。 第二部分:解析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按照核心功能属性不同,将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分为:以娱乐功能为核心、以休闲度假功能为核心、以综合购物功能为核心、以会展功能为核心四种发展模式,并具体分析每种发展模式的开发特征、经营战略及个案成功经验等三方面内容。 第三部分:选择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分析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选择的必要性。结合实践,归纳影响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选择的八个主要因子,分析模式选择的两级定位步骤。 第四部分:优化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通过分析目前我国旅游综合体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模式优化的思路,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
[12] | . , 旅游产业集群是自组织和被组织的过程。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属于内生型旅游产业集群,其空间演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诞生阶段、自我增强阶段、空间扩散阶段、空间一体化发展阶段。研究认为:自组织系统是旅游产业集群自组织演化的条件;旅游产业集群在集聚、离散不断涨落的过程中最终使旅游产业集群衍生与演化;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与扩散机制在旅游产业集群空间演化过程中相互依存,互相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进而使旅游产业集群从最初均质无序状态演化为成熟旅游产业集群的有序自组织系统;正负反馈机制是旅游产业集群规模的自我调节机制。 . , 旅游产业集群是自组织和被组织的过程。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属于内生型旅游产业集群,其空间演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诞生阶段、自我增强阶段、空间扩散阶段、空间一体化发展阶段。研究认为:自组织系统是旅游产业集群自组织演化的条件;旅游产业集群在集聚、离散不断涨落的过程中最终使旅游产业集群衍生与演化;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与扩散机制在旅游产业集群空间演化过程中相互依存,互相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进而使旅游产业集群从最初均质无序状态演化为成熟旅游产业集群的有序自组织系统;正负反馈机制是旅游产业集群规模的自我调节机制。 |
[13] | ., 2012( 旅游产业集群的网络构成分为核心网络与外围支持网络。旅游产业集群网络由主体、旅游资源以及旅游活动三部分组成。论文把旅游产业集群网络结构分为原子式、单核式、多核式、混合式等4种形态。论文把旅游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空间相互作用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核心旅游企业之间及相关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二是旅游企业和研究机构、地方政府、旅游中介机构及旅游投资机构之间的空间作用;三是旅游产业集群内部主体,主要是旅游企业与旅游产业集群外部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并以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为例对这三个层次的空间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 . , 旅游产业集群的网络构成分为核心网络与外围支持网络。旅游产业集群网络由主体、旅游资源以及旅游活动三部分组成。论文把旅游产业集群网络结构分为原子式、单核式、多核式、混合式等4种形态。论文把旅游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空间相互作用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核心旅游企业之间及相关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二是旅游企业和研究机构、地方政府、旅游中介机构及旅游投资机构之间的空间作用;三是旅游产业集群内部主体,主要是旅游企业与旅游产业集群外部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并以杭州国际旅游综合体为例对这三个层次的空间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 |
[14] | . , 市场转型发展背景下,如何实现旅游产业要素的有效集聚满足当代旅游需求成为亟需解答的命题。旅游综合体作为中国旅游产业要素集聚的创新模式,是满足当代旅游需求的重要手段。本文选取杭州西溪旅游综合体作为案例地,引用协同理论作为指导,探讨了旅游综合体的形成过程与演化机制。认为旅游综合体是由众多要素构成的协同系统结构,其形成过程实际上是旅游产业要素“集聚——共生——融合”这一由低级向高级的逐渐演化过程。在产业业态集聚上,系统首先集聚的是传统旅游业态,其次为新兴旅游业态,最后为创新旅游业态。西溪旅游综合体演化经历了萌芽阶段、快速成长阶段与自我完善阶段,演化的本质是协同系统序参量的不断转变,在不同阶段演化的控制变量不同,萌芽阶段体现为要素集聚,受外部经济效益驱动;快速成长阶段体现为要素共生,受内部要素结构调整驱动;自我完善阶段体现为要素融合,受创新驱动。演化动力是要素间的非线性作用,通过系统内部与外部的能量交换及子系统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正负反馈机制来实现。旅游综合体的外部功能,主要体现在旅游要素集聚所形成的空间辐射,本质是空间的非均质性。本文选取房价作为指标,采用均质与非均质空间对比的方法,确定西溪旅游综合体的外部影响空间。旅游综合体效益主要体现在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旅游综合体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能够更加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品牌延伸两个方面,其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改善与为旅游目的地升级转型提供借鉴两个方面。西溪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是“旅游业与相关产业高度协同的创新型发展模式”,产业体系是以优良的资源禀赋与广阔的市场为基础,以旅游业为核心,吸引相关产业要素集聚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发展过程中注重旅游综合体发展所必需的条件及系统协同性调控。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启示、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二章旅游综合体辨析及理论基础。将旅游综合体与相近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并系统解释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旅游综合体演化过程分析。引用协同理论将旅游综合体看成一个由核心旅游子系统、关联旅游子系统以及辅助旅游子系统构成的协同系统结构。从要素集聚的角度出发,将旅游综合形成过程分成旅游集聚阶段、共生阶段及要素融合阶段。以杭州西溪旅游综合体为案例,分别以06年休博会与12年西溪湿地升级为国家5A级景区为时间节点,将系统形成过程划分成萌芽阶段、快速成长阶段与自我完善阶段,并总结了各个阶段的演化特征。并对旅游综合体范围进行界定。以房价作为指标,通过非均质空间与均质空间对比,确定旅游综合体辐射范围,进而确定其边界,并对其进行验证。第四章旅游综合体演化机制分析。旅游综合体演化的过程是旅游要素“集聚—共生—融合”这一低级向高级逐渐演化的过程,其演化的本质是旅游协同系统序参量的不断转变,其演化动力机制为旅游地系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旅游要素集聚及组合结构不断调整。在不同阶段其演化的动力机制不同,要素集聚阶段,主要受外部经济效益驱动;共生阶段,主要受内部要素结构调整驱动;融合阶段,主要受创新机制驱动。第五章结论与讨论,对文章进行总结,指出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阐明旅游综合体研究有待深入的地方。 . , 市场转型发展背景下,如何实现旅游产业要素的有效集聚满足当代旅游需求成为亟需解答的命题。旅游综合体作为中国旅游产业要素集聚的创新模式,是满足当代旅游需求的重要手段。本文选取杭州西溪旅游综合体作为案例地,引用协同理论作为指导,探讨了旅游综合体的形成过程与演化机制。认为旅游综合体是由众多要素构成的协同系统结构,其形成过程实际上是旅游产业要素“集聚——共生——融合”这一由低级向高级的逐渐演化过程。在产业业态集聚上,系统首先集聚的是传统旅游业态,其次为新兴旅游业态,最后为创新旅游业态。西溪旅游综合体演化经历了萌芽阶段、快速成长阶段与自我完善阶段,演化的本质是协同系统序参量的不断转变,在不同阶段演化的控制变量不同,萌芽阶段体现为要素集聚,受外部经济效益驱动;快速成长阶段体现为要素共生,受内部要素结构调整驱动;自我完善阶段体现为要素融合,受创新驱动。演化动力是要素间的非线性作用,通过系统内部与外部的能量交换及子系统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正负反馈机制来实现。旅游综合体的外部功能,主要体现在旅游要素集聚所形成的空间辐射,本质是空间的非均质性。本文选取房价作为指标,采用均质与非均质空间对比的方法,确定西溪旅游综合体的外部影响空间。旅游综合体效益主要体现在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旅游综合体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能够更加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品牌延伸两个方面,其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有利于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改善与为旅游目的地升级转型提供借鉴两个方面。西溪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是“旅游业与相关产业高度协同的创新型发展模式”,产业体系是以优良的资源禀赋与广阔的市场为基础,以旅游业为核心,吸引相关产业要素集聚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发展过程中注重旅游综合体发展所必需的条件及系统协同性调控。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启示、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二章旅游综合体辨析及理论基础。将旅游综合体与相近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并系统解释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旅游综合体演化过程分析。引用协同理论将旅游综合体看成一个由核心旅游子系统、关联旅游子系统以及辅助旅游子系统构成的协同系统结构。从要素集聚的角度出发,将旅游综合形成过程分成旅游集聚阶段、共生阶段及要素融合阶段。以杭州西溪旅游综合体为案例,分别以06年休博会与12年西溪湿地升级为国家5A级景区为时间节点,将系统形成过程划分成萌芽阶段、快速成长阶段与自我完善阶段,并总结了各个阶段的演化特征。并对旅游综合体范围进行界定。以房价作为指标,通过非均质空间与均质空间对比,确定旅游综合体辐射范围,进而确定其边界,并对其进行验证。第四章旅游综合体演化机制分析。旅游综合体演化的过程是旅游要素“集聚—共生—融合”这一低级向高级逐渐演化的过程,其演化的本质是旅游协同系统序参量的不断转变,其演化动力机制为旅游地系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旅游要素集聚及组合结构不断调整。在不同阶段其演化的动力机制不同,要素集聚阶段,主要受外部经济效益驱动;共生阶段,主要受内部要素结构调整驱动;融合阶段,主要受创新机制驱动。第五章结论与讨论,对文章进行总结,指出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阐明旅游综合体研究有待深入的地方。 |
[15] | . , 选取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作为案例地,引用协同理论为指导,探讨了旅游综合体的演化过程与机制,认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由多要素组成的协同系统,经历了旅游产业要素"集聚-共生-融合"的演化过程,萌芽、成长和完善3个阶段集聚的分别是传统旅游业态要素、新兴旅游业态要素和创新旅游业态要素。演化本质是协同系统序参量的变化,不同演化阶段序参量各异,萌芽阶段体现为要素集聚,受外部经济效益驱动;成长阶段体现为要素共生,受内部要素结构调整驱动;完善阶段体现为要素融合,受创新驱动。演化动力是要素间的非线性作用,通过系统内部与外部的能量交换及子系统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反馈机制来实现。选取房价作为指标,采用均质与非均质空间比较法测定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空间溢出效应。旅游业与相关产业协同创新是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优良的资源禀赋和广阔的市场为基础,以旅游业为核心,吸引相关产业要素集聚,形成共生和融合效应,发展过程中注重外部物质能量交换和内部自组织调控。 . , 选取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作为案例地,引用协同理论为指导,探讨了旅游综合体的演化过程与机制,认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由多要素组成的协同系统,经历了旅游产业要素"集聚-共生-融合"的演化过程,萌芽、成长和完善3个阶段集聚的分别是传统旅游业态要素、新兴旅游业态要素和创新旅游业态要素。演化本质是协同系统序参量的变化,不同演化阶段序参量各异,萌芽阶段体现为要素集聚,受外部经济效益驱动;成长阶段体现为要素共生,受内部要素结构调整驱动;完善阶段体现为要素融合,受创新驱动。演化动力是要素间的非线性作用,通过系统内部与外部的能量交换及子系统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反馈机制来实现。选取房价作为指标,采用均质与非均质空间比较法测定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空间溢出效应。旅游业与相关产业协同创新是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优良的资源禀赋和广阔的市场为基础,以旅游业为核心,吸引相关产业要素集聚,形成共生和融合效应,发展过程中注重外部物质能量交换和内部自组织调控。 |
[16] | . , <h2 class="secHeading" id="section_abstract">Abstract</h2><p id="">With changing industrial patterns in regional Australia, tourism has gained increasing currency as an agent for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applicability of cluster theory in supporting the movement from comparative advantage to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r four regional towns located on the Murray River in Australia. Thus far cluster analysis has largely been applied i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is paper reports on its potential as an analytical tool in service-based tourism and, through the cases studied, identifies vital attributes of clusters that are lacking in the least economically successful region in the study area.</p><h2 class="secHeading" id="section_abstract">Résumé</h2><p id="">Groupements dans le tourisme régional. Avec les changements dans les schémas industriels de l’Australie régionale, le tourisme s’est répandu comme agent de développement économique régional. Cet article examine l’applicabilité de la théorie de groupement pour soutenir le mouvement de l’avantage comparatif à l’avantage compétitif pour quatre villes régionales situées sur le fleuve Murray en Australie. Jusqu’ici l’analyse de groupement a été appliquée principalement dans le secteur de la manufacture. Cet article rend compte de son potentiel comme outil analytique dans le tourisme basé sur les services et, à travers les cas étudiés, identifie les attributs essentiels des groupements qui manquent dans la zone qui a le moins de succès économique de toute la région de l’étude.</p> |
[17] | . , |
[18] | . , |
[19] | . , Innovation in tourism is a matter of limited research and political consideration. Nevertheless, an increased environmental concern advanced by consumers, local inhabitants and authorities provokes innovative action within the tourism industry. This article offers a typology of innovations related to the environment. The following types of innovation can be distinguished: product innovations, classical process innovations, process innovations in information handling, management innovations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innovations are predominantly launched as part of defensive strategies by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addition, new products or processes are often exclusively a result of innovative efforts undertaken in other branches, for instance suppliers, causing a certain delay of endogenous innovation in the core tourism industry. |
[20] | . , http://www.jstor.org/stable/2560806 |
[21] | . , 文章分析旅游用地的概念,研究近30年国内外旅游用地文献。研究发现,国外旅游用地研究起步较早,成果较多,主要集中在旅游用地模式及空间分布、旅游用地评价、旅游用地相关者态度、旅游用地开发及可持续管理等方面。国内近年来开始关注旅游用地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用地评价、旅游用地土地变化、旅游房产、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旅游用地类型及功能结构、旅游用地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等六大方面。文章对今后我国旅游用地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 , 文章分析旅游用地的概念,研究近30年国内外旅游用地文献。研究发现,国外旅游用地研究起步较早,成果较多,主要集中在旅游用地模式及空间分布、旅游用地评价、旅游用地相关者态度、旅游用地开发及可持续管理等方面。国内近年来开始关注旅游用地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用地评价、旅游用地土地变化、旅游房产、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旅游用地类型及功能结构、旅游用地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等六大方面。文章对今后我国旅游用地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
[22] | . , <h2 class="secHeading" id="section_abstract">Abstract</h2><p id="">This paper examines evolutionary patterns in tourism from an economic geography perspective. It proposes a new theoretical model where endogenous changes to the tourism circuit lead to a dualism in market and spatial structures: powerful conglomerates share the markets with a competitive fringe and core resorts share tourism spaces with peripheral destinations. The model illustrates graphically the interaction of market and spatial forces and studies implications for resort development. The short run analysis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origin regions, core, and peripheral resorts; smooth and abrupt long term patterns are subsequently explored. The paper also gives directions to operationalize the model and suggests themes for future research.</p><h2 class="secHeading" id="section_abstract">Résumé</h2><p id="">L’évolution des lieux de vacances. Ce papier aborde des tendances évolutionnaires en tourisme de point de vue économique-géographique. Il propose un nouveau modèle théorique où les changements endogènes au circuit touristique mènent à un dualisme du marché et des structures spatiales: des conglomérats puissants partagent les marchés avec des petites sociétés compétitives et les lieux des vacances coeur partagent l’espace touristique avec des destinations périphériques. Le modèle illustre graphiquement l’interaction entre les puissances du marché et les puissances spatiales et étudie les implications en ce qui concerne le développement de lieu des vacances. L’étude à court terme traite la relation entre régions d’origine et lieux de vacances cœurs et périphériques; ensuite elle aborde des tendances à long terme douces et brutales. Le papier donne également des directions concernant la mise en place du modèle et propose des futurs thèmes de recherche.</p> |
[23] | . , |
[24] | . , To entice travellers to return to tourist attractions, proprietors must learn to satisfy the desires and expectations of visitors. This requires particular awareness of the needs of both the tourist and the environmental surroundings. The book aims to help designers and developers create holiday attractions that enhance visitor satisfaction while maintaining the natural integrity of the local e... |
[25] | . , In the mature phase, urban tourism on small Caribbean islands is characterized by decreasing levels of tourist activity beyond a specialized commercial zone adjacent to cruise-ship docks. Exceptions include isolated attractions and accommodations beyond a specialized tourist zone and beach-focused resort strips adjacent to the city. The model depicts five zones: specialized tourist zone, th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local neighborhoods, the resort strip, and the rural periphery. |
[26] | . , 定义了环城游憩带(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ReBAM)的概念,并以中国最大城市上海为案例,对影响ReBAM的形成的基本要素、土地利用特征和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旅游成本与土地租金的相互作用是决定ReBAM区位的主要力量,而游憩需求、投资偏好和政策导向是影响ReBAM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Re-BAM的土地利用特征根据游客进入成本的不同可以区分为高、中、低3种不同等级;ReBAM的空间特征可由可达性、等游线和活动密度等指标来描述. . , 定义了环城游憩带(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ReBAM)的概念,并以中国最大城市上海为案例,对影响ReBAM的形成的基本要素、土地利用特征和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旅游成本与土地租金的相互作用是决定ReBAM区位的主要力量,而游憩需求、投资偏好和政策导向是影响ReBAM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Re-BAM的土地利用特征根据游客进入成本的不同可以区分为高、中、低3种不同等级;ReBAM的空间特征可由可达性、等游线和活动密度等指标来描述. |
[27] | . , 利用江苏省1996年-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分别从土地利用数量、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程度三方面分析了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10年来,江苏省耕地、牧草地明显减少,交通用地与居民点及工矿用地迅速增加;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与均衡度总体呈增长态势,用地结构不断趋于均质化;土地利用程度不断增强,用地效率明显提高。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选取旅游总收入作为LUCC变化的旅游驱动因子,借助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江苏省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旅游驱动力模型,结果表明,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对其土地利用变化具有显著影响。建议制定有关土地利用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旅游驱动力因子,以更好促进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 利用江苏省1996年-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分别从土地利用数量、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程度三方面分析了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10年来,江苏省耕地、牧草地明显减少,交通用地与居民点及工矿用地迅速增加;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与均衡度总体呈增长态势,用地结构不断趋于均质化;土地利用程度不断增强,用地效率明显提高。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选取旅游总收入作为LUCC变化的旅游驱动因子,借助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江苏省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旅游驱动力模型,结果表明,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对其土地利用变化具有显著影响。建议制定有关土地利用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旅游驱动力因子,以更好促进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28] | . , 研究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对城市旅游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对张家界建市以来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分析的结果显示:24年来,张家界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模格局并未发生较大变化,林草地比重均在78%以上,且从趋势上不会有较大改变。从速度上看,城市发展建设用地成为增长幅度和变化幅度最快的用地类型。从变化率的标准差来看,武陵源区土地利用变化最活跃。而在类型上则以林草地和农用地向建设用地和水域用地的转化为主。研究认为,张家界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旅游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时间对应关系,这种关系的本质是旅游发展通过强化城市发展目标和性质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对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所形成的反作用机制。 . , 研究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对城市旅游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对张家界建市以来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分析的结果显示:24年来,张家界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模格局并未发生较大变化,林草地比重均在78%以上,且从趋势上不会有较大改变。从速度上看,城市发展建设用地成为增长幅度和变化幅度最快的用地类型。从变化率的标准差来看,武陵源区土地利用变化最活跃。而在类型上则以林草地和农用地向建设用地和水域用地的转化为主。研究认为,张家界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旅游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时间对应关系,这种关系的本质是旅游发展通过强化城市发展目标和性质影响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对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所形成的反作用机制。 |
[29] | . , Numerous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introduced by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and relevant feedbackmechanisms, issues concerning impacts of land use change on tourism development have receivedless attentions. In particular, fewer studies made an attempt to analyze mechanisms of theinteractions between dynamic land use chang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process, which is theprimary objective of the study. The author performed a systematic study on land use change inYangshuo Countr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based on analysis of remotely sensedimages acquired in years 1993, 1999 and 2005. Measurement indicators regarding land sue change,such as relative land use changing rate, comprehensive land use dynamic degree, space overlayanalysis and 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were taken to make an attempt to comprehensivelydescrib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the land use change. Mechanisms of the interactionsbetween land use chang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were examined in detail. Results indicate that 1)amongst all land use types, the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has undergone the most dramatic changesince 1993; 2) measurements of the Moran and Geary coeffici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land inYangshuo Country showed a transition from compactness to dispersion states in the spatialconfiguration, which was coincident with the outwar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county; 3) the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required more land for tourism infrastructure, whichresulted in transitions from forest land and agriculture land to construction land; and 4) differentstages were distinct in the whole land use change process, with showing an inflection point in year1999. This means that prior to 1999, the development was characterized by urban sprawl under anoninterventionist traditional economy; after 1999 it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an enclave-type ofexpansion propelled by the tourism industry. It is noticed that the land used for tourism industry hasbeen increasing at the expense of agricultural land and forest land. It is therefore essential toestablish an index system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tourism land uses, which can then serve as afoundation for assessing the tourism impacts on land use change. This is an issue that calls forfurther studies. . , Numerous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introduced by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and relevant feedbackmechanisms, issues concerning impacts of land use change on tourism development have receivedless attentions. In particular, fewer studies made an attempt to analyze mechanisms of theinteractions between dynamic land use chang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process, which is theprimary objective of the study. The author performed a systematic study on land use change inYangshuo Countr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based on analysis of remotely sensedimages acquired in years 1993, 1999 and 2005. Measurement indicators regarding land sue change,such as relative land use changing rate, comprehensive land use dynamic degree, space overlayanalysis and 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were taken to make an attempt to comprehensivelydescribe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the land use change. Mechanisms of the interactionsbetween land use chang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were examined in detail. Results indicate that 1)amongst all land use types, the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has undergone the most dramatic changesince 1993; 2) measurements of the Moran and Geary coeffici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land inYangshuo Country showed a transition from compactness to dispersion states in the spatialconfiguration, which was coincident with the outwar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county; 3) the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required more land for tourism infrastructure, whichresulted in transitions from forest land and agriculture land to construction land; and 4) differentstages were distinct in the whole land use change process, with showing an inflection point in year1999. This means that prior to 1999, the development was characterized by urban sprawl under anoninterventionist traditional economy; after 1999 it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an enclave-type ofexpansion propelled by the tourism industry. It is noticed that the land used for tourism industry hasbeen increasing at the expense of agricultural land and forest land. It is therefore essential toestablish an index system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tourism land uses, which can then serve as afoundation for assessing the tourism impacts on land use change. This is an issue that calls forfurther studies. |
[30] | . , 要:旅游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类型之一。本文以大连金石滩为案例区,从土地利用变化视角,综合采用参与式乡村评估(PRA),GIS和遥感影像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过去20年金石滩旅游度假区从传统乡村聚落转变为现代旅游度假区的城镇化过程。研究发现,过去20年,金石滩地区经历了从传统乡村聚落到现代滨海旅游度假区的转变。在此期间,农业用地和乡村聚落用地基本消亡,旅游设施用地和第二居所用地等商业设施用地呈现由海滩到内陆波浪式推进和立体集约性扩展。这种转换过程是以旅游持续增长为基本动力,以土地资本化进程为根本原因,以利益主导者转变为主要推手,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调节下共同作用的结果。 . , 要:旅游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类型之一。本文以大连金石滩为案例区,从土地利用变化视角,综合采用参与式乡村评估(PRA),GIS和遥感影像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过去20年金石滩旅游度假区从传统乡村聚落转变为现代旅游度假区的城镇化过程。研究发现,过去20年,金石滩地区经历了从传统乡村聚落到现代滨海旅游度假区的转变。在此期间,农业用地和乡村聚落用地基本消亡,旅游设施用地和第二居所用地等商业设施用地呈现由海滩到内陆波浪式推进和立体集约性扩展。这种转换过程是以旅游持续增长为基本动力,以土地资本化进程为根本原因,以利益主导者转变为主要推手,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调节下共同作用的结果。 |
[31] | . , 旅游开发已成为传统村落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有效途径,使得传统村落地域土地利用、就业方式、产业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旅游发展成为传统村落城镇化的重要驱动力。文章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土地、产业、人口等方面探讨了旅游驱动下地域城镇化的过程。结果表明:1)宏村的土地城镇化过程主要发生在景区外围,表现在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2个方面,申遗前宏村的土地开发主要集中在景区内小规模的扩展,申遗后发展方向转移到与宏村隔河相对的际村,土地开发速度快且规模较大。2)经过近30年的旅游发展,宏村的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逐渐以第三产业为主,2012年第三、二、一产业结构为68∶21∶11;同时旅游小企业快速发展,国际奢华度假品牌企业开始进入。3)宏村人口地域集中化趋势较为明显,主要是在旅游利益吸引下本地居民的返回以及外来投资者和劳工人口的流入,当地居民就业结构向非农化(旅游接待业)方向转变,生活方式日益现代化,社会行为方式及居民思想观念等方面日趋城市化。最后,简要讨论了影响宏村旅游城镇化的因素。 . , 旅游开发已成为传统村落遗产保护和利用的有效途径,使得传统村落地域土地利用、就业方式、产业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旅游发展成为传统村落城镇化的重要驱动力。文章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土地、产业、人口等方面探讨了旅游驱动下地域城镇化的过程。结果表明:1)宏村的土地城镇化过程主要发生在景区外围,表现在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2个方面,申遗前宏村的土地开发主要集中在景区内小规模的扩展,申遗后发展方向转移到与宏村隔河相对的际村,土地开发速度快且规模较大。2)经过近30年的旅游发展,宏村的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逐渐以第三产业为主,2012年第三、二、一产业结构为68∶21∶11;同时旅游小企业快速发展,国际奢华度假品牌企业开始进入。3)宏村人口地域集中化趋势较为明显,主要是在旅游利益吸引下本地居民的返回以及外来投资者和劳工人口的流入,当地居民就业结构向非农化(旅游接待业)方向转变,生活方式日益现代化,社会行为方式及居民思想观念等方面日趋城市化。最后,简要讨论了影响宏村旅游城镇化的因素。 |
[32] | |
[33] | . , 旅游综合体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导向型土地综合利用形式。近年来,国内旅游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但是,学界对其空间结构与形成机制的研究还十分欠缺。因此,本文以西安市曲江旅游综合体为例,探索性的研究了曲江旅游综合体内的空间结构与形成机制,旨在为中国旅游综合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具有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以曲江旅游综合体的空间结构与形成机制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对目前旅游综合体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其次从旅游综合体的核心本质出发,对旅游综合体的概念进行梳理与界定;以产业集群、点轴理论为理论依据,对旅游综合体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再次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并将曲江旅游综合体的开发时序划分为:诞生阶段、自我增强阶段、空间扩散阶段、空间一体化等四个阶段,并结合国外****目前的研究,在充分实地调查与问卷调研后,对曲江旅游综合体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将其分为驱动机制与空间扩散两类。最后,对曲江旅游综合体自我演化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了其优化路径,并展望了曲江旅游综合体未来发展的方向,希望对今后旅游综合体的建设与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以旅游综合体的概念对曲江旅游景区进行了空间结构与形成机制的分析,并对后续旅游综合体的开发与规划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 , 旅游综合体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导向型土地综合利用形式。近年来,国内旅游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但是,学界对其空间结构与形成机制的研究还十分欠缺。因此,本文以西安市曲江旅游综合体为例,探索性的研究了曲江旅游综合体内的空间结构与形成机制,旨在为中国旅游综合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具有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以曲江旅游综合体的空间结构与形成机制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对目前旅游综合体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其次从旅游综合体的核心本质出发,对旅游综合体的概念进行梳理与界定;以产业集群、点轴理论为理论依据,对旅游综合体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再次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并将曲江旅游综合体的开发时序划分为:诞生阶段、自我增强阶段、空间扩散阶段、空间一体化等四个阶段,并结合国外****目前的研究,在充分实地调查与问卷调研后,对曲江旅游综合体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将其分为驱动机制与空间扩散两类。最后,对曲江旅游综合体自我演化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了其优化路径,并展望了曲江旅游综合体未来发展的方向,希望对今后旅游综合体的建设与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以旅游综合体的概念对曲江旅游景区进行了空间结构与形成机制的分析,并对后续旅游综合体的开发与规划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
[34] | . , 以南京市区不同时段遥感影像为基础,在综合凸壳方法与公共边方法基础上,通过矩阵分析对1985-2007年南京市区建设用地扩张模式进行划分,探讨不同扩张模式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1985年以来,南京市区建设用地扩张迅速.其中,填充扩张由主城区逐渐向外推移,飞地扩张分散在远离主城区的开发区、工业园及大学城内,蔓延扩张则介于二者之间,多表现为前期扩张的继续发展.②功能上,填充扩张由居住主导向居住与工业混合转变;蔓延扩张由居住与工业混合向工业主导转变;飞地扩张一直以工业主导,并伴随科教的区域性集中.③驱动机理,填充与蔓延扩张属于收益驱动型,飞地扩张更多地受成本制约.随着城市空间向外拓展,建设用地扩张的成本约束作用均逐渐加强;而城市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比重的增加,又使三种扩张模式的收益驱动作用加强. . , 以南京市区不同时段遥感影像为基础,在综合凸壳方法与公共边方法基础上,通过矩阵分析对1985-2007年南京市区建设用地扩张模式进行划分,探讨不同扩张模式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1985年以来,南京市区建设用地扩张迅速.其中,填充扩张由主城区逐渐向外推移,飞地扩张分散在远离主城区的开发区、工业园及大学城内,蔓延扩张则介于二者之间,多表现为前期扩张的继续发展.②功能上,填充扩张由居住主导向居住与工业混合转变;蔓延扩张由居住与工业混合向工业主导转变;飞地扩张一直以工业主导,并伴随科教的区域性集中.③驱动机理,填充与蔓延扩张属于收益驱动型,飞地扩张更多地受成本制约.随着城市空间向外拓展,建设用地扩张的成本约束作用均逐渐加强;而城市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比重的增加,又使三种扩张模式的收益驱动作用加强. |
[35] | . , 运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哈格特空间结构模式理论,尝试性提出旅游产业生成空间的概念和内涵,剖析其周期性特征。并以张家界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点距离、重心模型、时间同步性等分析方法,从结构、时间和空间3个维度定量解析了张家界旅游产业生成空间的演变过程,推演出张家界旅游产业生成空间时空格局演化的模式与规律,揭示其格局演化的动力机制。结果显示:1张家界旅游产业生成空间结构总体呈凝聚型分布,内部为"两均两凝"型,重心位置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移动表征,且空间内部同步性较好,但差异性特征较强;2张家界旅游产业生成空间时空格局演化经历了出现期点状→生成期核心-边缘→发展期双核两翼东西联动的周期性模式。3旅游地地理尺度上"集聚力"、"路径依赖"和"旅游价值链"是推动张家界旅游产业生成空间演化的综合作用结果。 . , 运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哈格特空间结构模式理论,尝试性提出旅游产业生成空间的概念和内涵,剖析其周期性特征。并以张家界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点距离、重心模型、时间同步性等分析方法,从结构、时间和空间3个维度定量解析了张家界旅游产业生成空间的演变过程,推演出张家界旅游产业生成空间时空格局演化的模式与规律,揭示其格局演化的动力机制。结果显示:1张家界旅游产业生成空间结构总体呈凝聚型分布,内部为"两均两凝"型,重心位置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移动表征,且空间内部同步性较好,但差异性特征较强;2张家界旅游产业生成空间时空格局演化经历了出现期点状→生成期核心-边缘→发展期双核两翼东西联动的周期性模式。3旅游地地理尺度上"集聚力"、"路径依赖"和"旅游价值链"是推动张家界旅游产业生成空间演化的综合作用结果。 |
[36] | . , |
[37] | . , 对西方竞标地租理论的几点认识南开大学经济学系江曼琦地租理论是土地经济学的核心,现代西方城市地租理论中的地租范畴主要包括地租、经济地租和竞标地租。其中竞标地租或竞标租金(bidrent)是指人们愿意向不同位置的土地支付的最大费用,它是竞标者为了某项用途... . , 对西方竞标地租理论的几点认识南开大学经济学系江曼琦地租理论是土地经济学的核心,现代西方城市地租理论中的地租范畴主要包括地租、经济地租和竞标地租。其中竞标地租或竞标租金(bidrent)是指人们愿意向不同位置的土地支付的最大费用,它是竞标者为了某项用途... |
[38] | . , 正 我国自开辟土地市场以来,土地增值问题已日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公布了《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制定和实施这一条例的目的在于规范土地和房地产市场交易秩序,合理调节土地增值收益,维护国家权益。这一条例的公布,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充分表明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事关重大。本文拟对土地(主要是城镇土地)增值的理论和政策问题进行探讨。 . , 正 我国自开辟土地市场以来,土地增值问题已日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公布了《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制定和实施这一条例的目的在于规范土地和房地产市场交易秩序,合理调节土地增值收益,维护国家权益。这一条例的公布,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充分表明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事关重大。本文拟对土地(主要是城镇土地)增值的理论和政策问题进行探讨。 |
[39] | . , . , |
[40] | . , 在讨论游憩商业区(RBD)定义与深度访谈的基础上,通过形状指数、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指标测度典型旅游城市阳朔县RBD的形成与发展,并对其影响因素与成长机制进行路径分析,研究表明:(1)阳朔RBD的形成源于旅游业的发展,西街是RBD演变的初始地。以西街为基础衍生出“十字”、“工字”、南北“日字”与网状结构的RBD形态。1979~2005年,阳朔RBD空间形态上经历了从线性状态向网状的空间形态变化,而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平稳扩展时期后,2003~2005年开始急速扩展。(2)在土地市场、地方政府政策、大型事件以及外部控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阳朔RBD的变化呈现短期均衡,这种均衡是“旅游投资一旅游产业规模”,“游客人数一旅游产业规模”正反馈,“消费预期一游客人数”、“旅游121碑一游客人数”、“旅游产业规模一地价”负反馈共同作用下旅游用地从西街向其外围拓展,并不断循环的结果。(3)在客观存在的竞标地租与利益群体的集体选择行为下,阳朔RBD呈现从西街开始向外围扩展并最终形成以其为中心的网状结构。由于RBD的边界尚未有权威的界定,其外部性也没有办法得到量化。 . , 在讨论游憩商业区(RBD)定义与深度访谈的基础上,通过形状指数、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指标测度典型旅游城市阳朔县RBD的形成与发展,并对其影响因素与成长机制进行路径分析,研究表明:(1)阳朔RBD的形成源于旅游业的发展,西街是RBD演变的初始地。以西街为基础衍生出“十字”、“工字”、南北“日字”与网状结构的RBD形态。1979~2005年,阳朔RBD空间形态上经历了从线性状态向网状的空间形态变化,而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平稳扩展时期后,2003~2005年开始急速扩展。(2)在土地市场、地方政府政策、大型事件以及外部控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阳朔RBD的变化呈现短期均衡,这种均衡是“旅游投资一旅游产业规模”,“游客人数一旅游产业规模”正反馈,“消费预期一游客人数”、“旅游121碑一游客人数”、“旅游产业规模一地价”负反馈共同作用下旅游用地从西街向其外围拓展,并不断循环的结果。(3)在客观存在的竞标地租与利益群体的集体选择行为下,阳朔RBD呈现从西街开始向外围扩展并最终形成以其为中心的网状结构。由于RBD的边界尚未有权威的界定,其外部性也没有办法得到量化。 |
[41] | . , Why have so many central and inner cities in Europe, North America and Australia been so radically revamped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 converting urban decay into new chic? Will the process continu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or has it ended? What does this mean for the people who live there? Can they do anything about it? This book challenges conventional wisdom, which holds gentrification to be the simple outcome of new middle-class tastes and a demand for urban living. It reveals gentrification as part of a much larger shift 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and culture of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Documenting in gritty detail the conflicts that gentrification brings to the new urban 'frontiers',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interconnections of urban policy, patterns of investment, eviction, and homelessness. The failure of liberal urban policy and the end of the 1980s financial boom have made the end-of-the-century city a darker and more dangerous place. Public policy and the private market are conspiring against minorities, working people, the poor, and the homeless as never before. In the emerging revanchist city, gentrification has become part of this policy of revenge. |
[42] | . , 随着西安曲江新区(一期)建设的基本完成,其依托城市景区和住区的共同建设来带动整个新区发展的模式目前整体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城市景区与住区协同发展的各个具体领域来看,尽管旅游业的发展和住区的建设均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但在规划设计及使用等领域仍存在着一些不协调的因素,因此,对其建设现状进行调研及评估,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找出加强两者互动发展的策略,将为推动城市景区与住区共同向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本研究首先通过对曲江新区城市景区与住区建设时序的分析,明确了城市景区与住区建设在时空上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进而通过对曲江新区城市景区的游客和住区的居民进行了调研,从使用者的视角对目前城市景区和住区协同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评估,明确了其在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及景观等领域存在有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研及分析,寻找出了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产生矛盾的原因;最后,在汲取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曲江新区城市景区与住区在今后的互动发展中可采用以下策略:通过优化道路系统和减少不必要的交通出行来加强在道路交通领域的互动;通过合理确定商业服务设施总量、内容及布局来加强在商业公共服务设施领域的互动;通过建立合理的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机制、加强公益性服务设施功能复合化来加强在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领域的互动;通过确定合理的高度控制原则、加强规划设计时的彼此协调、对已造成破坏的区域采用适当的景观补救措施以及利用公共政策对住区开发商进行合理引导来加强在景观营造领域的横向互动;通过依托城市景区风格来确定外围住区景观风格来加强其在景观营造领域的纵向互动。 , 随着西安曲江新区(一期)建设的基本完成,其依托城市景区和住区的共同建设来带动整个新区发展的模式目前整体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城市景区与住区协同发展的各个具体领域来看,尽管旅游业的发展和住区的建设均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但在规划设计及使用等领域仍存在着一些不协调的因素,因此,对其建设现状进行调研及评估,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找出加强两者互动发展的策略,将为推动城市景区与住区共同向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本研究首先通过对曲江新区城市景区与住区建设时序的分析,明确了城市景区与住区建设在时空上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进而通过对曲江新区城市景区的游客和住区的居民进行了调研,从使用者的视角对目前城市景区和住区协同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评估,明确了其在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及景观等领域存在有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通过资料收集、现场调研及分析,寻找出了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产生矛盾的原因;最后,在汲取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曲江新区城市景区与住区在今后的互动发展中可采用以下策略:通过优化道路系统和减少不必要的交通出行来加强在道路交通领域的互动;通过合理确定商业服务设施总量、内容及布局来加强在商业公共服务设施领域的互动;通过建立合理的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机制、加强公益性服务设施功能复合化来加强在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领域的互动;通过确定合理的高度控制原则、加强规划设计时的彼此协调、对已造成破坏的区域采用适当的景观补救措施以及利用公共政策对住区开发商进行合理引导来加强在景观营造领域的横向互动;通过依托城市景区风格来确定外围住区景观风格来加强其在景观营造领域的纵向互动。 |
[43] | |
[44] | . , 功能转变是空间结构调整的先导。针对现有文献对高新区建设用地结构研究较为薄弱的现实,以济南市高新区核心区为例,分析了工业、居住、公共设施等主要建设用地的动态演变;引入信息熵和均衡度指标,综合测度了济南市高新区核心区建设用地结构整体演变的特征,以期为功能转型中高新区用地结构调整提供借鉴和指导。 . 功能转变是空间结构调整的先导。针对现有文献对高新区建设用地结构研究较为薄弱的现实,以济南市高新区核心区为例,分析了工业、居住、公共设施等主要建设用地的动态演变;引入信息熵和均衡度指标,综合测度了济南市高新区核心区建设用地结构整体演变的特征,以期为功能转型中高新区用地结构调整提供借鉴和指导。 |
[45] | . , 港口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城市空间结构塑造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世界港口大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位居全球之首。受全球化影响,港口规模急剧扩张,港口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要实现港口大国向港口强国的转型,推动港口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全面发展,有必要加强港口空间组织与布局规律的研究,以提高港口运营效率,优化港口土地利用。论文采用“格局-过程-机制-优化”分析方法,对港口的空间形态、演化过程、形成机制以及优化控制展开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对国内外港口研究历程进行梳理与回顾,指出全球化是港口体系重组和结构性调整的重要力量。未来应加强区域化对港口体系与港口物流网络整合作用的研究,加强绿色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港口中的应用研究,并亟待开展港口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研究。同时围绕港口的空间属性开展图解评述,指出现有研究成果港口体系模型多于港口单体模型,有必要深入港口内部,对港口空间组织与布局规律进行研究,以完善港口用地优化的空间模型方法。通过国内外7大著名港口案例剖析,对港口空间格局与用地布局特点进行总结,指出港口空间结构为主辅结构,码头岸线是港口空间组织的重要要素,常见的港口形态有:带形结构、组团结构以及“T”形+组团混合结构3种。港口用地随港口代际功能的演化而演化,用地类型趋于多元,结构比例接近城市用地构成,港城一体化趋势明显。港口空间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有:自然地理因素、技术进步因素、产业经济因素、城市发展因素和运营管理因素,其中后3者规划可控,是优化控制的切入点。论文认为港口区域化、柔性化、生态化是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港口区域化理论、第四代港口理论、港口产业集群理论、港城一体化理论是指导未来港口发展的4大基本理论,分别影响着港口物质储运物流系统、港城产业系统和集疏运交通系统的布局,并推动着港口朝着网络化、垂直化以及集约化方向发展。未来天津港要重视无水港对港口空间和用地的重构作用,加强港城一体化建设。 . , 港口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城市空间结构塑造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世界港口大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位居全球之首。受全球化影响,港口规模急剧扩张,港口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要实现港口大国向港口强国的转型,推动港口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全面发展,有必要加强港口空间组织与布局规律的研究,以提高港口运营效率,优化港口土地利用。论文采用“格局-过程-机制-优化”分析方法,对港口的空间形态、演化过程、形成机制以及优化控制展开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对国内外港口研究历程进行梳理与回顾,指出全球化是港口体系重组和结构性调整的重要力量。未来应加强区域化对港口体系与港口物流网络整合作用的研究,加强绿色技术和信息技术在港口中的应用研究,并亟待开展港口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研究。同时围绕港口的空间属性开展图解评述,指出现有研究成果港口体系模型多于港口单体模型,有必要深入港口内部,对港口空间组织与布局规律进行研究,以完善港口用地优化的空间模型方法。通过国内外7大著名港口案例剖析,对港口空间格局与用地布局特点进行总结,指出港口空间结构为主辅结构,码头岸线是港口空间组织的重要要素,常见的港口形态有:带形结构、组团结构以及“T”形+组团混合结构3种。港口用地随港口代际功能的演化而演化,用地类型趋于多元,结构比例接近城市用地构成,港城一体化趋势明显。港口空间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有:自然地理因素、技术进步因素、产业经济因素、城市发展因素和运营管理因素,其中后3者规划可控,是优化控制的切入点。论文认为港口区域化、柔性化、生态化是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港口区域化理论、第四代港口理论、港口产业集群理论、港城一体化理论是指导未来港口发展的4大基本理论,分别影响着港口物质储运物流系统、港城产业系统和集疏运交通系统的布局,并推动着港口朝着网络化、垂直化以及集约化方向发展。未来天津港要重视无水港对港口空间和用地的重构作用,加强港城一体化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