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与小农经济变迁耦合机理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苏康传1,, 杨庆媛1,, 张佰林2, 张忠训1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
2. 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387

The coupling mechanism between rural land use transition and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change in mountainous areas

SUKangchuan1,, YANGQingyuan1,, ZHANGBailin2, ZHANGZhongxun1
1.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2. School of Management,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通讯作者:杨庆媛(1966- ),女,云南腾冲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土资源与区域规划、土地经济与政策等。E-mail: yizyang@swu.edu.cn
收稿日期:2018-01-10
修回日期:2018-08-11
网络出版日期:2019-02-20
版权声明:2019《地理研究》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 所有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C032)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17ZLZXZF00170)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8YBGL05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1193)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苏康传(1986- ),男,云南宣威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土资源与区域发展研究。E-mail: sukangchuan@163.com



展开

摘要
通过山区土地利用转型与小农经济变迁的耦合关系分析,可以揭示山区人地关系的变化过程和机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山区农村人地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小农经济变迁驱动土地利用转型,土地利用转型进一步促进小农经济变迁。在阐述土地利用转型及小农经济变迁内涵和特征基础上,结合实证探讨二者间的耦合机理,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参考。研究表明:① 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与小农经济变迁相互影响,耦合演进。② 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重点体现在农村宅基地、耕地及林地三类用地上。③ 中国小农经济已发生四次变迁,而山区小农经济变迁在第四次中表现较为明显,其阶段特征主要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土地流转频繁,土地规模经营趋势增强。④ 山区小农经济变迁引发耕地空间形态及功能转型,山区耕地转型进一步促进小农经济变迁。⑤ 山区小农经济变迁及农户生计策略非农化转变促使农户对宅基地结构及功能的需求发生变化;闲置废弃宅基地综合整治可显化农村土地资产价值,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促进小农经济变迁。⑥ 通过云南省砚山县耕地利用转型案例剖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与小农经济变迁的耦合机理。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型;小农经济变迁;山区;耦合机理;驱动因素
Abstract
It can be reveal the changing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the human-land relationship,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ition of land use and the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change in mountainous areas. With the rapid advance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land in rural areas has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change has driven the transition of land use, and land use transition has further promoted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chang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upling mechanism between rural land use transition and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change in mountainous areas in our country, which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it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The rural land use transition and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change affect each other, coupled evolution in mountainous areas. (2) The rural land use transition in mountainous area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three types of land in rural housing land, cultivated land and forest land. (3) China's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has undergone four changes, while it has been more obvious in the fourth in mountain areas, its stage features mainly mountainous rural to urban migration, land transfer frequently, and land scale management trends increased. (4) The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in mountainous areas leads to the spatial form and function transition of cultivated land, cultivated land transition in mountain areas further promoting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of small peasants. (5) The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change in mountainous areas and the non-agricultural transition of peasant household's livelihood strategy prompted peasants to change their demand for the functions and structures of homesteads. At the same time, which can apparent value of rural land assets, increase land property income and promote the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change. (6) The case of conversion of cultivated land use in Yanshan county of Yunnan province can support the coupling mechanism of rural land use transition and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chang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land use transition;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change;mountainous area;coupling mechanism;driving factors

-->0
PDF (6223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苏康传, 杨庆媛, 张佰林, 张忠训. 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与小农经济变迁耦合机理[J]. 地理研究, 2019, 38(2): 399-413 https://doi.org/10.11821/dlyj020180060
SU Kangchuan, YANG Qingyuan, ZHANG Bailin, ZHANG Zhongxun. The coupling mechanism between rural land use transition and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change in mountainous areas[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9, 38(2): 399-413 https://doi.org/10.11821/dlyj020180060

1 引言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其表现、类型、驱动因素极其复杂[1]。经济社会发展促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也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迁[2]。土地利用转型作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新领域,自21世纪初以来成为国内研究的重点领域,并逐步进入国际学术视野[3,4,5,6],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7,8,9,10]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口和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引发土地利用剧烈变化[11,12]。而山区农村和城市郊区是土地利用转型最为强烈的区域,对山区土地利用转型及其驱动力研究显得必要而迫切。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矛盾凸出,诸如,乡村衰败及边缘化,宅基地空废及不合理利用等[13,14,15],需厘清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转型之间的机理并加以引导和调控。当前,中国城乡差距不断扩大[16],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土地分散经营,人地矛盾突出[17],传统自给自足的家庭式小农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如何振兴中国广大乡村地区,促使小农经济转型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农经济变迁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席卷广大农村背景下,生产要素重构的必然选择,而农村土地利用转型是小农经济向家庭农场、资本化农场、现代化大农业转变的关键[18,19,20,21,22,23,24,25]。小农经济变迁与农村土地利用转型二者相互促进,存在耦合关系[10]
总体上,当前对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① 研究视角的多学科性,从地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环境学等多个角度综合考察,并且已经深入到显性和隐性转型方面[10]。② 研究内容集中于农用地与建设用地转型[26]、农用地内部转型[27,28,29]、宅基地转型[30]等,并且对土地整治、产权及经营方式等隐性形态转型及其驱动机制等进行了探讨。③ 研究方法由理论探讨向实证过渡,通过构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31,32,33,34]。分析当前研究发现,现有小农经济变迁研究,主要从变迁的驱动因素,如市场化、制度变迁、技术改进等进行研究。但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成果较为缺乏,将山区小农经济变迁与土地利用转型相结合研究二者耦合机理的成果较为鲜见。
基于以上分析,在对中国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和小农经济变迁特征剖析的基础上,从与小农经济变迁联系最为紧密的耕地和宅基地转型两个方面,探讨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耦合机理,并结合云南省砚山县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为丰富土地利用转型理论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参考和案例支持。

2 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及小农经济变迁内涵辨识

2.1 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的内涵

土地利用转型(land use transition)由英国利兹大学地理学家Grainger于1995年在研究以林业为主的国家土地利用时提出[11],经龙花楼、李秀杉等****引入国内并对其内涵进行了丰富和完善[4,5,10]。土地利用转型是指在经济社会变化和革新的驱动下,区域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对应并且利用形态发生显著转变的过程,是土地利用变化演进到一定阶段后产生的趋势性转折[35]。简言之,不同阶段土地利用系统发生本质性转变称之为土地利用转型,包括显性形态转型和隐性形态转型。其中,显性形态转型主要是指土地类型及用途的转换,数量结构、空间布局、地表覆被等方面人们可以直观感受到的属性和信息的变化;隐性形态转型主要是指依附于显性形态之上,不易被人察觉,需要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才能获取的属性和信息,具体包括土地质量、利用强度、产权、资本投入和产出能力等多重属性和信息的变化[10]
山区农村土地利用有别于平原地区及城郊结合部[36],并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紧密联系,不同区域、不同阶段其利用方式和形态有所不同。① 改革开放以前,为低效益集体经济时期,农民对土地利用没有自主权,此时农村土地利用以农村居民点用地、耕地、林地等为主,不允许土地流转,利用形态以显性形态为主。② 改革开放至2000年左右,由于实行农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农民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大量农户为增加耕地数量而毁林开荒,此时土地利用转型表现在农用地数量和用途的变化上,开始产生土地隐形流转。③ 2000年至今,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迁移至沿海及城市,山区农村出现耕地撂荒,宅基地闲置或废弃等现象,部分撂荒耕地由半自然人工生态系统逐渐演替为自然系统,恢复到接近山区自然条件的植被覆盖状态[37]。同时,由于农户非农收入增加,返乡建新房,出现“人减地增”“外扩内空”等现象,此时,土地流转普遍发生,山区农村土地利用显性和隐性形态转型均显著加剧。
基于上述分析,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具体表现为耕地利用由早期的垦荒拓土到弃耕撂荒,林地由持续减少到恢复性增长;农村宅基地由集中居住到外扩内空,功能由适应种养殖业为主向改善居住环境为主转变,结构由土坯、砖木结构向砖混结构转变,农业生产功能减弱而非农生产功能及生活功能进一步增强。上述土地利用形态及功能的转变,即构成了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的内涵。

2.2 小农经济变迁的内涵

小农经济变迁是工业化、城市化席卷广大乡村背景下,传统乡村社会经济结构向现代化社会经济转型、重构的历史过程和必然趋势[38,39,40],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而土地流转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因此,农村土地利用转型是小农经济变迁、乡村重构的研究重点[41]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① 家庭既是生产单位又是消费单位;② 土地利用景观破碎化;③ 劳动力兼业化和“内卷化”[42];④ 农业生产分散经营;⑤ 小农家庭自给自足,商品化程度低,绝大多数为生计小农而非经营式小农;⑥ 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22]
小农经济变迁,是指以农民家庭为主要生产单位的经济体,因生计策略由农业向兼业或非农生计转化;土地流转由单一方式向多元化转变,由村内转包代种向企业及农场等租赁经营转变;经营方式由分散经营逐步向规模经营转变的过程。可见,小农经济变迁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伴随着人口迁移、土地利用及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趋势性转变的结果。

3 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及小农经济变迁特征剖析

3.1 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特征

当前研究认为,工业化中期阶段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最为剧烈,而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区域用地转型的主要驱动力[43]。城镇化及工业化的辐射力度在空间上具有梯度效应,由大城市向小城镇及广大乡村地区逐渐减弱,而人口迁移的梯度效应则相反[44]。在工业化、城镇化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拉力和广大山区农村自然资源禀赋及区位差、文化、技术等相对落后的推力下,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及沿海地区迁移,进而驱动土地利用转型发展。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重点表现在三类土地上:农村宅基地、耕地及林地(图1)。具体转型特征:① 山区农村宅基地转型是农村土地利用转型的重要内容,宏观上表现为“空心村”“外扩内空”;微观上以农村宅基地结构和功能演变为主要表征[45,46]。② 山区农村耕地转型表现在耕地功能变化、利用方式转变、规模化经营、流转方式多样化及撂荒等方面。耕地功能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基本生活保障、粮食安全及社会稳定功能向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的就业保障、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生态安全等功能转变。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迁移,导致耕作半径较大、交通不便及地力较差的耕地出现撂荒现象,随后,因租金低廉,种植大户出现,资本下乡等,在区位较好的乡村大量土地流转并进行规模化经营。③ 林地转型与耕地转型伴随发生,由早期的毁林开荒到弃耕撂荒,再到退耕还林,出现了山区“耕地收缩,林地扩张”的转型过程[47]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过程及机理
-->Fig. 1The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rural land use transition in mountainous countryside
-->

3.2 山区小农经济变迁特征

1949年以来,小农经济在中国发生多次历史性变迁,其驱动因素和特征具有阶段性(表1)。第一次变迁为1949-1953年,主要为中国共产党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私有小块土地劳动者。第二次变迁为1953-1978年,主要受中国社会经济及政策因素影响,导致大规模的农业合作化和集体化运动,总体特征为土地和农产品的集体化。第三次变迁为1978-1985年,因技术进步等影响,导致农户自发,自下而上发生农业内生性变革,最后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第四次变迁为1985年至今,由于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农村人口迁移、土地流转、技术进步等因素,促进农业向现代化发展。当前,中国正处于小农经济转型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而土地流转方式多样化,土地产权“三权分置”等为土地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Tab. 1
表1
表1我国小农经济变迁驱动因素及阶段特征
Tab. 1Driving factors and stag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in China
变迁次序变迁阶段主要驱动因素总体阶段特征山区特征文献出处
第一次
变迁
1949-1953年土地改革政策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从封建统治中解放出来,农民成为私有小块土地劳动者。农民积极性提高;开荒拓地、筑坝修塘;恢复生产。苏星[48]
第二次
变迁
1953-1978年政策因素农业合作化和集体化,期间经历了农业生产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几个阶段。总体特征为土地和农产品集体化,农民积极性差。山区交通不便;耕作粗放;生产力低下,基本靠牛耕、马驮、人背;集体化生产,农民积极性不高,生产效率较低。贾甫等[49]
第三次
变迁
1978-1985年政策因素、技术进步农户自发、自下而上的内生性变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家庭承包经营;农民积极性较大提高;出现大量垦荒拓地现象;开始使用化肥,生产力及粮食产量提高。杜润生[50]
第四次
变迁
1985年至今工业化与城市化、政策变化、农户生计非农化、农村人口迁移、土地流转、技术进步等。地权稳定性增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产生土地流转;农业税取消;土地产权“三权分置”。生产力得到较大提高,山区开始出现小型农机具;人口外迁,土地流转产生;土地规模经营逐渐增加,山区耕地面临转型。葛传宇等[51,52]


新窗口打开
中国山区小农经济变迁体现出与平原、城市郊区有所不同的特征,但仍然符合上述四个变迁阶段特征。第一次变迁,农民从地主手中分得土地,积极性得到较大提高,开始垦荒扩大生产,农业生产开始恢复。第二次变迁,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土地集体化经营,生产力低下,由于山区交通不便,基本靠牛耕、马驮、人背,耕作粗放,粮食产量较低。第三次变迁,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农民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出现大量垦荒拓地现象;开始使用化肥,生产力及粮食产量有所提高。第四次变迁,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山区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农户生计非农化转变速度加快,土地流转普遍发生,到后期,山区生产力也逐渐提高,开始使用小型拖拉机、微耕机等,但由于劳动力外迁,耕地流转方式由亲戚或邻居等代耕代种向以产权、契约、法律等手段为主转变,土地规模经营趋势增强。

4 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及小农经济变迁耦合机理

4.1 山区耕地利用转型与小农经济变迁耦合机理

山区耕地转型是指在经济社会变化和革新驱动下,各类生产要素发生显著变化,耕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因撂荒、退耕还林等在空间上呈现收缩态势;因人口外迁、土地流转制度完善、资本下乡、技术进步等引发小农个体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因农户生计非农化、耕地质量退化、利用强度变化、产权变化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山区耕地经营方式、经营规模、流转方式、功能、质量、产权等由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转变的过程。
山区小农经济变迁受自然、社会经济、土地政策及管理等因素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体而言,关键影响因素包括工业化及城市化、农村人口迁移、生产力发展、土地政策变化。山区小农经济变迁加速耕地转型,同时,耕地转型又促进小农经济变迁,二者相互作用,耦合演进(图2)。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山区农村耕地转型与小农经济变迁耦合机理
-->Fig. 2The coupling mechanism between cultivated land transition and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change in mountainous countryside
-->

4.1.1 山区小农经济变迁促进耕地转型 ① 山区小农经济变迁引发耕地空间形态及功能转型。山区农村部分耕地因耕作半径大、交通不便、坡度大以及劳动力缺乏等因素而撂荒,在空间形态上表现为耕地收缩及林地扩张的显性转型。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及非农产业转移,农户生计向兼业化或非农化转变,收入渠道呈现多样化;耕地功能中基本生活保障功能、家庭经济贡献功能等逐渐减弱,生态维护功能不断增强,表征为山区耕地功能发生隐性转型。② 山区小农经济变迁促进耕地流转并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型。山区小农经济变迁,具体表现为农村人口外迁,耕地流转方式由过去村内转包、代耕代种向大户及农场跨区域流转转变。山区农村各类生产要素发生重构,在区位条件较好的乡村出现了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资本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农民以农业工人的身份进入农场务工获取工资性收入,促进山区耕地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型。
4.1.2 山区耕地转型促进小农经济变迁 ① 耕地流转后,产权和经营方式均发生变化,农村土地资产价值得以显现,由村内代耕代种向种植大户及农场流转,土地资产价值量得到较大提高,同时,农民还可获得工资性收入,因此,耕地转型可进一步促进小农经济变迁。② 山区耕地功能转型对小农经济变迁的影响。传统上,山区农村人口以务农为主,耕地功能以基本生活保障、粮食安全及稳定社会等功能为主,当非农收入超过农业收入后,山区农村人口发生迁移,导致山区耕地种植方式由粮油作物向经济作物转变,功能向生态安全功能为主转变,进而驱动小农经济变迁。

4.2 山区农村宅基地转型与小农经济变迁耦合机理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虹吸效应”,导致乡村人口非农化转移加速,广大乡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乡村人地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10]。农户生计非农化[53],收入渠道多样化,进而对宅基地使用产生显著影响,造成山区农村“人走屋空”“闲置废弃”,甚至出现“空心村”现象[54]。山区小农经济变迁及农户生计非农化,改善了农村经济,农民工非农收入逐步提高[55]图3);同时,受“落叶归根”“离土不离乡”等乡土情结影响,出现了返乡建房潮,导致农村宅基地“不减反增”“外扩内空”;建新不折旧,导致“空心村”与“新房扩建”相伴而生,造成农村土地资源闲置浪费(图4)。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1995-2016年全国农民工月均工资演变
数据来源:① 1995-2007年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全国农民工工资调查数据;② 2008-2016年数据来源于《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Fig. 3Change in monthly wage of migrant workers, 1995-2016, China
-->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山区农村宅基地转型与小农经济变迁耦合机理
-->Fig. 4The coupling mechanism between rural housing land transition and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change in mountainous countryside
-->

农村宅基地结构和功能转型往往是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农户对居住需求变化的具体表征。山区小农经济变迁和农户生计策略非农化转变,促使农户对宅基地结构和功能的需求发生变化。山区老旧宅基地及房屋多为上世纪所建,大部分是为了适应种养殖业、发展庭院经济而设计,主要包括居住、储物间、晒坝(院子)、圈舍等农业生产结构和功能[45]。随着农户生计方式转变、收入增加,山区农村宅基地的农业生产功能逐渐减弱,庭院经济逐步退出,与传统农业经济相比发生了本质性转变;而生活功能逐步增强,特别是大量新农村建设工程实施以后,宅基地由土坯房、砖瓦房向砖混平房或楼房转变,结构和功能上增加了客厅、厨房、设施用地(沼气池、洗澡间等),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居住环境和增加居住舒适度。
山区小农经济变迁促进农村宅基地转型表现为:① 宏观上由早期的闲置浪费向“空心化”转变;② 微观上由以适应种养殖业而设计的宅基地结构和功能为主向改善居住环境和增加居住舒适度转变。山区农村宅基地转型同样也会对小农经济变迁产生影响,表现为:① 对山区闲置废弃宅基地和“空心村”进行综合整治,宅基地“土地发展权”转移交易后农户可获得一定的财产性收益,显化了农村土地的资产价值,同时,农户还可拥有复垦新增的耕地经营权;② 农户返乡建房时,宅基地选址偏向于道路两侧及地形平缓区域,加之村庄建设规划缺乏、农村宅基地利用监管困难等,致使大量优质耕地被新建宅基地占用,对耕地流转及规模经营产生影响,从而对小农经济变迁产生负向效应。

5 山区土地利用转型及小农经济变迁: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实证

5.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耕地是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和小农经济变迁共同作用下可变性最强的地类,本文以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耕地利用为例,探讨二者之间的耦合机理。
砚山县地处滇东南岩溶高原中部,位于文山州西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类型为山地、丘陵、盆地,属低纬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1 ℃,正常年降雨量1008 mm,立体气候明显。2007年,砚山县被列为全国100个石漠化治理试点县之一。砚山县属云贵高原地区,是集山地、丘陵、坝子,石漠化及立体气候于一体的典型山区土地利用研究样点。2012年1月,砚山县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出现了大量种植大户及资本农场,在诸多因素共同驱动下,小农经济发生变迁,进而促进耕地利用转型。
实证分析涉及数据主要有家庭基本情况,如务农时间及收入,农业工人时间及收入,外出务工时间及收入等;家庭土地及流转情况,如拥有土地面积,流转面积及租金等,选取能反映砚山县土地利用转型及小农经济变迁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PRA)于2017年6月对砚山县平远镇、稼依镇、维摩乡、者腊乡相关村委会的农户进行了抽样调查(图5),课题组分2组13人(一组6人,一组7人),共获取有效问卷228份。通过与砚山县农业局、调研乡镇及村委会领导以及村小组长进行访谈并收集相关研究数据,获取了一手问卷调查数据及土地流转等数据,为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5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的调研样点
-->Fig. 5The research areas of Yanshan county, Wenshan Zhuang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Yunnan province
-->

5.2 小农经济变迁与耕地转型耦合关系

本次砚山县调研涉及4个乡镇6个村委会,调研内容为2016年指标。截止2016年底,砚山县兼业及非农化农户比例已经达到50%,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高达72.54%,涉及土地流转农户比例达到25.44%,户均流转面积1.01 hm2;流转均价7151.85元/hm2表2)。说明工业化及城市化对山区农村影响较为显著,致使山区农村半数农户生计向兼业化或非农化转变,相应地,非农收入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生计来源。砚山县土地流转由过去的村内转包及代种向企业及农场租赁经营转变,由单一的粮油生产向种植高效经济作物转变,农业产业化格局正在形成。在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土地经营方式也逐渐由家庭式小农经营向种植大户、资本农场等规模经营转变,农民以农业工人的身份进入农场务工,促使小农经济变迁。
Tab. 2
表2
表22016年砚山县小农经济变迁及耕地调研情况
Tab. 2The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change and investig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in Yanshan county until 2016
项 目指 标数 量
调研样本总户数(户)228
务工户数情况务工户数(户)124
务工户数占调研户数比例(%)50
务工收入情况务工家庭户均总收入(元)75202.4
户均务工收入(元)54549.12
务工收入占总收入比例(%)72.54
家庭拥有耕地情况户均家庭拥有耕地面积(hm21.7
户均家庭地块数(块)9.44
土地流转情况涉及土地流转户数(户)58
流转户数占调研户数比例(%)25.44
平均每户流转面积(hm21.01
户均流转收入(元)1644.67
流转均价(元/hm27151.85


新窗口打开
本次调研除问卷调查外,还对农业局、乡镇及村委会领导进行了访谈,收集了砚山县2008-2016年的土地流转数据。自2008年以来砚山县耕地流转数量逐年增加,至2012年发生显著性增长,2015年达到顶峰,共流转耕地9241.33 hm2表3)。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运作模式,对山区农村耕地进行规模化经营,同时,农户以农业工人的身份进入基地务工,人均月收入达1750元。根据土地流转相关数据分析,初步判定砚山县耕地利用于2012年发生了转型(图6),具体表现为:① 在空间形态上表现为规模经营、标准化种植,对种植基地及农场内的机耕路、灌排水设施等进行完善,地块由破碎化向规整化转型。② 在耕地功能上,由早期以种植粮油作物为主向以蔬菜、花卉、果树等经济作物为主转变,出现了耕地多功能转型,表现为耕地的基本生活及粮食安全保障功能等逐渐减弱,家庭经济贡献功能逐步增强。③ 土地利用转型集中表现在隐性转型上,显性转型次之,自砚山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立以后,以土地流转引致的土地经营权变更、土地经营方式变化为主。
Tab. 3
表3
表32008-2016年砚山县各乡镇耕地流转情况(hm2
Tab. 3The situ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transfer, 2008-2016, Yanshan county(hm2
年份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
阿舍乡023.3345.6717.87107.87107.87134.699.476.87
平远镇43.4284.13653.33581.81866.672133.3320681966.671485.13
稼依镇95.67133.33287227.73693.33693.33953.731184.81443.13
维摩乡0100125.33432.53717.67717.67564.931209.131025.4
盘龙乡043.33188321.73337.67228.871698.131386.47766.27
八嘎乡49.83335.5390.93240.73216.47218.8200.47132.73
者腊乡21.3336333.33318641.67641.671746.671733.33784.8
蚌峨乡19.1327.4775.6186.8231.6231.683.267.13389.27
阿猛镇056.67293.33186.8450450489.33489.33748.27
干河乡059.6793.670739.53739.53249.93262395.33
江那镇81.33100100214.07406.73606.73700.07642.6842
合计310.67896.932230.82578.276433.476767.078907.49241.338089.2

数据来源:砚山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砚山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
新窗口打开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62008-2016年砚山县耕地流转变化情况
-->Fig. 6Change in cultivated land transfer in Yanshan county,2008-2016
-->

5.3 小农经济变迁与耕地转型特征及机制

5.3.1 转型前特征 根据上述分析,砚山县耕地转型发生于2012年左右,转型前的小农经济特征:农户生计以纯农业或兼业为主,土地流转数量较小,且多发生于农户之间,以村内转包、代耕代种为主,土地流转费用较低,甚至免费耕种。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基础设施差,农业效益低下,山区农户普遍贫困。转型前耕地利用特征:砚山县地形复杂多样,耕地地块破碎化程度高、坡耕地分布较广;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经营方式主要为传统小农分散经营;耕地功能主要是为保障农户家庭生活需求。
5.3.2 转型后特征 转型后耕地利用特征:砚山县2012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后,土地流转面积显著提高,部分耕地综合整治后实现集中连片及规模经营;出现了种植大户、资本化农场,土地流转价格大幅上涨;流转后的土地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耕地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农民通过流转承包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财产性收益,对家庭经济贡献功能明显增强。转型后小农经济特征:耕地利用转型进一步促进小农经济变迁发展,农户将耕地经营权流转给企业、合作社及专业种植户后,在获得流转收益的同时可就近在农场务工,或者外出务工,实现生计非农化。
5.3.3 转型机制分析 砚山县小农经济变迁驱动耕地利用转型,一方面受宏观因素的影响,如工业化和城市化,乡村人口外迁,导致耕地撂荒,流转地租低廉;另一方面,2012年砚山县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工商资本下乡,发展了大量资本农场,以规模化种植经济作物为主,增加了耕地需求量。耕地利用转型后,农户生计逐渐非农化、多元化,如土地流转收益、农场务工收入或者外出务工收入,进一步促进了小农经济变迁(图7)。因此,砚山县小农经济变迁和耕地利用转型二者相辅相成,促进人地关系协调发展,对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有着重要意义。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7砚山县小农经济变迁与耕地转型前后阶段特征及机制
-->Fig. 7The stage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change and cultivated land in Yanshan county
-->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1)山区土地利用转型与小农经济变迁的耦合机理实际揭示的是山区人地关系的变化过程和机理。小农经济变迁促使农村土地利用转型,土地利用转型又反过来影响小农经济变迁,二者相辅相成,耦合演进。小农经济变迁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席卷广大农村背景下,山区农村各生产要素重构的必然选择,而土地利用转型是小农经济向家庭农场、资本化农场、现代化大农业转变的关键。
(2)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重点表现在三类用地上:农村宅基地、耕地及林地。① 山区农村宅基地转型宏观层面表现为“空心村”“外扩内空”,微观层面表现为结构和功能上的转变。② 耕地转型表现为由早期的小农分散经营、低效利用、撂荒以及功能单一等向以流转方式多样化形成的规模化经营、集约高效利用以及耕地多功能化转变。③ 林地转型与耕地转型伴随发生,由早期的毁林开荒到弃耕撂荒,以及退耕还林,出现了山区“耕地收缩、森林扩张”的显性转型。
(3)在中国已发生四次小农经济变迁,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驱动因素和阶段特征,而山区小农经济变迁在第四次中表现较为明显,其阶段特征主要为工业化、城市化逐渐加快,人口向城市迁移,山区生产力逐渐提高,土地流转频繁,土地规模经营趋势增强。
(4)小农经济变迁与耕地转型的耦合主要体现为:山区小农经济变迁引发耕地空间形态及功能转型,促使耕地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型,耕地功能由以基本生活保障、粮食安全及稳定社会等功能为主向家庭经济贡献及生态安全功能为主转变;山区耕地转型后其资产价值得以显化和提高,并反过来促进小农经济变迁。
(5)山区小农经济变迁与农村宅基地转型耦合体现为:小农经济变迁及农户生计非农化转变,促使农户返乡建房,导致“空心村”与“新房扩建”相伴而生,造成土地资源闲置与浪费。同时,农户对宅基地结构及功能需求发生变化;闲置废弃宅基地综合整治增加农民土地财产性收益,并获得复垦新增耕地经营权,可进一步促进小农经济变迁。
(6)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属于典型的云贵高原石漠化山区县,其土地利用中耕地转型、小农经济变迁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耦合机理,较好地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与小农经济变迁耦合关系。

6.2 讨论

(1)重视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和小农经济变迁的阶段性特点可为乡村振兴战略中规划与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中国幅员辽阔,东西部农村、城郊农村与边远山区农村发展程度差异显著,而以小农户生产和老年人为主体的农村仍将是农村的主要形态。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层面一系列关于农村战略措施的实施,以及多年来(1982-1986年,2004-2015年)连续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乡村在现代化时期的重要地位。中国大多数山区农村,人口是流出的,在老人农业、半农半工及小农户长期大量存在的前提下,显化农村土地资源价值,转变土地经营方式,是促进乡村经济变迁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促进山区小农经济变迁及土地利用转型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
(2)需要重新定位山区农村土地资源的价值。尽管中国历来都重视乡村的发展,但受城市化、工业化及城乡二元体制影响,城市得到快速发展和扩张,人们关注往往也较多;而大量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乡村活力越来越小,城市化及工业化的辐射作用到达山区农村时已成强弩之末,随之而来的是乡村螺旋式衰落。中国山区农村面积广,自然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差异显著,应进一步因地制宜分析农村土地利用转型及小农经济变迁的驱动因素,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乡村振兴路径及方案。在转型过程中,充分挖掘山区农村宅基地、耕地这两大农村重要土地资源的资产价值,对于废弃宅基地及“空心村”充分结合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现土地发展权转移,获取土地财产性收益;对于山区耕地,需加强土地流转,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同时,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以“田园综合体”为平台,以“农地流转”为抓手,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生态、社会及经济价值。
(3)本文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方向。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涉及耕地、林地、宅基地等诸多地类,包括同一地类因发展阶段不同而产生的转型和不同地类之间因利用方式及状况发生根本性转变而产生的转型。由于在前期调研和数据收集过程中,重点关注耕地的利用及流转情况,缺乏对宅基地、林地等转型数据的调查,在文中仅做了理论探讨,针对山区农村宅基地、林地等转型的实证将是作者后续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山区农村宅基地转型往往与农户生计变化密切相关,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宅基地内部结构及功能、建筑材料及形态等差异显著,宅基地结构与功能会因农户生计的演变而发生转型。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农户生计策略向多元化和非农化转变,农村宅基地结构与功能演变正由单一走向复杂、由复杂走向分化及多元化。后续研究中对山区农村宅基地结构、功能及驱动力转型的实证可进一步验证本文提出的理论观点。林地转型与耕地转型相伴而生,在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过程中表现较为明显,由早期的毁林开荒到弃耕撂荒再到林地恢复生长,将采用不同时段的遥感影像对山区农村耕地和林地演变进行识别,并结合小农经济变迁分析其转型特征及驱动机理,可进一步支撑和验证本文提出的理论观点。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Turner B L, Lambin E F, Reenberg A.The emergence of land change science for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sustainability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7, 104(52): 20666-20671.
https://doi.org/10.1073/pnas.0704119104URLPMID:18093934 [本文引用: 1]摘要
Land change science has emerged as a fundamental component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sustainability research. This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seeks to understand the dynamics of land cover and land use as a coupled human-environment system to address theory, concepts, models, and applications relevant to environmental and societal problems, including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two. The major components and advances in land change are addressed: observation and monitoring; understanding the coupled system-causes, impacts, and consequences; modeling; and synthesis issues. The six articles of the special feature are introduced and situated within these components of study.
[2]龙花楼. 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
. 地理研究, 2015, 34(9): 1607-1618.
https://doi.org/10.11821/d1yj201509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自21世纪初土地利用转型这一研究方向引入中国后,土地利用转型已成为当今学术界和国家行政部门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在拓展深化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内涵,阐述土地利用转型的理论模式基础上,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二者之间的互馈机制,进而分析了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指出:决策部门应根据土地利用形态的变化适时调整土地资源管理政策措施,充分考虑目标区域所处的土地利用转型阶段,以增强土地资源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在探讨未来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研究方向基础上,强调土地利用隐性形态及其变化应当成为今后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研究关注的焦点,通过管控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变化来创新土地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及制度,提升土地资源管理水平。
[Long Hualou.Land use transition and land management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9): 1607-1618.]
https://doi.org/10.11821/d1yj201509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自21世纪初土地利用转型这一研究方向引入中国后,土地利用转型已成为当今学术界和国家行政部门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在拓展深化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内涵,阐述土地利用转型的理论模式基础上,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二者之间的互馈机制,进而分析了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指出:决策部门应根据土地利用形态的变化适时调整土地资源管理政策措施,充分考虑目标区域所处的土地利用转型阶段,以增强土地资源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在探讨未来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研究方向基础上,强调土地利用隐性形态及其变化应当成为今后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研究关注的焦点,通过管控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变化来创新土地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及制度,提升土地资源管理水平。
[3]龙花楼. 土地利用转型: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综合研究的新途径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 19(1): 87-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0504.2003.01.02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该文简介了土地利用转型这一新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综合研究途径,借鉴国外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在中国开展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局限性,并选取主要由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而导致在同一时段内含有不同土地利用转型阶段的长江沿线样带为研究区,来开展中国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
[Long Hualou.Land use transition: A new integrated approach of land use/cover change study
.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03, 19(1): 87-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0504.2003.01.02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该文简介了土地利用转型这一新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综合研究途径,借鉴国外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在中国开展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局限性,并选取主要由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而导致在同一时段内含有不同土地利用转型阶段的长江沿线样带为研究区,来开展中国的土地利用转型研究.
[4]龙花楼, 李秀彬. 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分析: 以长江沿线样带为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17(2): 144-149.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3037.2002.02.003URLMagsci [本文引用: 2]摘要
区域土地利用形态与其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相对应,它随着某个区域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即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在时序上的变化,它通常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转型相对应。论文在划分长江沿线样带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类型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了各区段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变化。研究表明,长江沿线样带区域农村建房用地的转型基本上能反映整个样带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且各区段所处的农村建房用地转型阶段非常明显。此外,还发现样带各区段所处的农村建房用地转型阶段与整个样带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
[Long Hualou, Li Xiubin.Analysis of regional land use transition: A case study in transect of the Yangtze River
.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2, 17(2): 144-149.]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3037.2002.02.003URLMagsci [本文引用: 2]摘要
区域土地利用形态与其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相对应,它随着某个区域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即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在时序上的变化,它通常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转型相对应。论文在划分长江沿线样带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类型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了各区段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变化。研究表明,长江沿线样带区域农村建房用地的转型基本上能反映整个样带的区域土地利用转型,且各区段所处的农村建房用地转型阶段非常明显。此外,还发现样带各区段所处的农村建房用地转型阶段与整个样带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
[5]Long H L, Heilig G K, Li X, et al.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and-use change: Analysis of rural housing land transition in the transect of the Yangtze River, China
. Land Use Policy, 2007, 24(1): 141-153.
https://doi.org/10.1016/j.landusepol.2005.11.003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Rural housing land accounted for 67.3% of China's total construction land in 2000. While there are numerous studies analyzing the loss of arable land due to urban sprawl, less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study of rural housing land in China. This paper develop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rural housing land transition in China. It introduces a research method, which is using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for compensating the deficiencies in time-series data, to analyze the rural housing land transition in the Transect of the Yangtse River (TYR). Detailed land-use data and socio-economic data from both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were used to test the following hypothesis on rural housing land transition. We assume that rural housing in every region will undergo specific stages—the proportion of rural housing in the increase of total construction land will decline gradual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economy, and the end of the transition corresponds to a new equilibrium between rural housing and other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Five regional types of rural housing land change were defined according to an aggregation index used to reflect landscape patterns. The outcomes indicated that the share of rural housing in the increase of total construction land declines gradually from the upper reaches to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se River, i.e. from Ganzi–Yushu to Luzhou–Diqing, Enshi–Chongqing, Tongling–Yichang and to Shanghai–Chaohu. Each region is in a different phase of the rural housing land transition, which corresponds to a particular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al level. Finally, some policy implications were discussed by applying this research to land management issues. The authors argue that there ar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rural housing land managerial system in China, and tha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needs to define uniform regulations for rural housing according to regional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al level, physical conditions and rural housing land transition phase.
[6]龙花楼, 胡智超, 邹健. 英国乡村发展政策演变及启示
. 地理研究, 2010, 29(8): 1369-1378.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08000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诸多成功案例表明,全球化有助于加快经济发展知识与实践的国际转移,将国际知识转移至地区经济发展实践中,为地区发展战略问题提供国际上相关解决方案。英国在其乡村发展历程中也曾经历过与目前中国相类似的发展阶段并遇到相似的发展问题,涉及乡村经济的多样化转型、对新技术和市场扩张的适应和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因此,借鉴英国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和教训有助于解决目前中国乡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英国乡村发展政策的演变及其阶段性特征,其政策变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政策制订由"自上而下"转向"自下而上"、强调政策的综合性、注重乡村发展计划的长远性和可持续性、重视运用法律和市场手段等方面,最后从政策制订、乡村发展计划的实施以及发展项目选择等方面探讨了其对我国乡村发展的政策启示。并指出,考虑到国际乡村发展政策的趋同与差异,任何国际乡村发展政策和模式的采纳均需要根据我国特殊的文化、经济、政治传统和环境予以调整。
[Long Hualou, Hu Zhichao, Zou Jian.The evolution of rural policy in Britain and its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0, 29(8): 1369-1378.]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08000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诸多成功案例表明,全球化有助于加快经济发展知识与实践的国际转移,将国际知识转移至地区经济发展实践中,为地区发展战略问题提供国际上相关解决方案。英国在其乡村发展历程中也曾经历过与目前中国相类似的发展阶段并遇到相似的发展问题,涉及乡村经济的多样化转型、对新技术和市场扩张的适应和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因此,借鉴英国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和教训有助于解决目前中国乡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英国乡村发展政策的演变及其阶段性特征,其政策变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政策制订由"自上而下"转向"自下而上"、强调政策的综合性、注重乡村发展计划的长远性和可持续性、重视运用法律和市场手段等方面,最后从政策制订、乡村发展计划的实施以及发展项目选择等方面探讨了其对我国乡村发展的政策启示。并指出,考虑到国际乡村发展政策的趋同与差异,任何国际乡村发展政策和模式的采纳均需要根据我国特殊的文化、经济、政治传统和环境予以调整。
[7]De Fries R S, Foley J A, Asner G P. Land-use choices: Balancing human needs and ecosystem function
.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04, 2(5): 249-257.
https://doi.org/10.1890/1540-9295(2004)002[0249:LCBHNA]2.0.CO;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Conversion of land to grow crops, raise animals, obtain timber, and build cities is one of the foundations of human civilization. While land use provides these essential ecosystem goods, it alters a range of other ecosystem functions, such as the provisioning of freshwater, regulation of climate and biogeochemical cycles, and maintenance of soil fertility. It also alters habitat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 Balancing the inherent trade-offs between satisfying immediate human needs and maintaining other ecosystem functions requires quantitative knowledge about ecosystem responses to land use. These responses vary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land-use change and the ecological setting, and have local, short-term as well as global, long-term effects. Land-use decisions ultimately weigh the need to satisfy human demands and the unintended ecosystem responses based on societal values, but ecological knowledge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assessing the trade-offs.
[8]Foley J A, De Fries R, Asner G P, et al.Global consequences of land use
. Science, 2005, 309(22): 570-574.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1111772URL [本文引用: 1]
[9]Lambin E F, Meyfroidt P.Land use transitions: Socio-ecological feedback versus socio-economic change
. Land Use Policy, 2010, 27(2): 108-118.
https://doi.org/10.1016/j.landusepol.2009.09.00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The concept of land use transition highlights that land use change is non-linear and is associated with other societal and biophysical system changes. A transition in land use is not a fixed pattern, nor is it deterministic. Land use transitions can be caused by negative socio-ecological feedbacks that arise from a depletion of key resources or from socio-economic change and innovation that take place rather independently from the ecological system. Here, we explore whether the sources of land use transitions are mostly endogenous socio-ecological forces or exogenous socio-economic factors. We first review a few generic pathways of forest transition as identified in national case studies, and evaluate the varying ecological quality of expanding forests associated with these pathways. We then discuss possible explanatory frameworks of land use transitions. We use the case of the recent forest transition in Vietnam as an illustration. Socio-ecological feedbacks seem to better explain a slowing down of deforestation and stabilization of forest cover, while exogenous socio-economic factors better account for reforestation. We conclude by discussing the prospects of accelerating land use transitions in tropical forest countries.
[10]龙花楼. 论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2): 131-138.
https://doi.org/10.11821/xb201204012URLMagsci [本文引用: 6]摘要
土地利用转型这一研究方向引入中国后,结合中国社会经济特点的相关研究篷勃开展。土地利用形态是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核心内容,在社会经济变化和革新的影响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土地利用形态的概念内涵被不断拓展。本文在分析土地利用形态概念内涵的发展演变基础上,提出将其分为显性形态与隐性形态两种形式,并以此诠释了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模式,进而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指出:耕地和农村宅基地这两种地类乃乡村发展与土地利用转型之重要源头。随后探讨了乡村转型发展与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转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提出未来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研究方向,涉及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格局与地域类型、互馈作用机理与动力机制、资源与环境效应、优化调控模式和途径等方面。
[Long Hualou.Land use transition and rural transition development
.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2, 31(2): 131-138.]
https://doi.org/10.11821/xb201204012URLMagsci [本文引用: 6]摘要
土地利用转型这一研究方向引入中国后,结合中国社会经济特点的相关研究篷勃开展。土地利用形态是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核心内容,在社会经济变化和革新的影响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土地利用形态的概念内涵被不断拓展。本文在分析土地利用形态概念内涵的发展演变基础上,提出将其分为显性形态与隐性形态两种形式,并以此诠释了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模式,进而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指出:耕地和农村宅基地这两种地类乃乡村发展与土地利用转型之重要源头。随后探讨了乡村转型发展与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转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提出未来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研究方向,涉及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格局与地域类型、互馈作用机理与动力机制、资源与环境效应、优化调控模式和途径等方面。
[11]李婷婷, 龙花楼. 基于“人口—土地—产业”视角的乡村转型发展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 经济地理, 2015, 35(10): 149-155, 138.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5.10.021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基于影响乡村发展的人口、土地、产业三个核心要素,进行了乡村转型发展的理论剖析和发展要素转型的互馈作用分析,梳理了山东省不同区域乡村发展要素转型互馈作用分异特征,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调控模式。结论如下:1乡村转型发展是乡村内生发展的推动力与城市发展的外部拉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先导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以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共同推动乡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向非农产业转移,并以此为基础,助推乡村的人口转型、土地利用转型和产业发展转型;21990—2010年期间,山东省"人口—土地—产业"之间的互馈作用机制尚不完善,各要素转型之间存在不协调现象。土地利用转型与产业发展转型和人口转型之间的互馈作用均明显不足,这与研究期间我国的土地财政和房地产开发导向的土地利用转型路径有关。产业发展转型和人口转型之间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互馈作用机制,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两者之间的互馈作用将逐步增强;3山东省乡村发展要素转型互馈作用存在区域差异,宜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主导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转型路径和转型模式,从而实现区域发展的持续高效转型。
[Li Tingting, Long Hualou.Analysis of rural transition development from the viewpoint of "population-land-industry": The case of Shandong province
. Economic Geography, 2015, 35(10): 149-155, 138.]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5.10.021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基于影响乡村发展的人口、土地、产业三个核心要素,进行了乡村转型发展的理论剖析和发展要素转型的互馈作用分析,梳理了山东省不同区域乡村发展要素转型互馈作用分异特征,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调控模式。结论如下:1乡村转型发展是乡村内生发展的推动力与城市发展的外部拉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先导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以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共同推动乡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向非农产业转移,并以此为基础,助推乡村的人口转型、土地利用转型和产业发展转型;21990—2010年期间,山东省"人口—土地—产业"之间的互馈作用机制尚不完善,各要素转型之间存在不协调现象。土地利用转型与产业发展转型和人口转型之间的互馈作用均明显不足,这与研究期间我国的土地财政和房地产开发导向的土地利用转型路径有关。产业发展转型和人口转型之间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互馈作用机制,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两者之间的互馈作用将逐步增强;3山东省乡村发展要素转型互馈作用存在区域差异,宜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主导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转型路径和转型模式,从而实现区域发展的持续高效转型。
[12]Sato Y, Yamamoto K.Population concentration, urbanization, a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5, 58(1): 45-61.
https://doi.org/10.1016/j.jue.2005.01.004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urbanization a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nterrelate with each other via merits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nd demerits (congestion diseconomies) of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 It reveals the mechanism by which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nd congestion diseconomies affect the fertility rate. Furthermore, analysis also shows that by assuming declines in infant and child mortality rate, the model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can replicate the following well-known historical patterns: (i) advances in urbanization, (ii) rises in the wage rate, (iii) declines in fertility, and (iv) rises followed by declines in the population growth rate (the inverted U-shape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13]龙花楼, 李裕瑞, 刘彦随. 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变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 地理学报, 2009, 64(10): 1203-1213.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9.10.006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影响空心村形成演化的因素主要涉及经济、自然、社会文化及制度与管理四个方面。基于区域经济社会与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决定差异化的空心村类型这一原理,划分了空心村演化类型及类型区域。重点揭示了城乡结合部和平原农区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的阶段特征。城乡结合部典型空心化村庄会在原址上完整演绎着实心化、亚空心化、空心化和再实心化等四个阶段;平原农区的空心村主要包括外出务工型集中高度空心化、外出务工型分散高度空心化、农业主导型集中低度空心化、农业主导型集中高度空心化等四种类型。一般状态下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所表现出来的阶段性,大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时段特点相对应。最后,结合高分辨率航片(0.25m)和入户调查数据,基于平原农区村庄空心化演化的案例研究,剖析了农村空心化演化的动力机制。
[Long Hualou, Li Yurui, Liu Yansui.Analysis of evolu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driving mechanism of hollowing villages in China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 64(10): 1203-1213.]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9.10.006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影响空心村形成演化的因素主要涉及经济、自然、社会文化及制度与管理四个方面。基于区域经济社会与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决定差异化的空心村类型这一原理,划分了空心村演化类型及类型区域。重点揭示了城乡结合部和平原农区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的阶段特征。城乡结合部典型空心化村庄会在原址上完整演绎着实心化、亚空心化、空心化和再实心化等四个阶段;平原农区的空心村主要包括外出务工型集中高度空心化、外出务工型分散高度空心化、农业主导型集中低度空心化、农业主导型集中高度空心化等四种类型。一般状态下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所表现出来的阶段性,大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时段特点相对应。最后,结合高分辨率航片(0.25m)和入户调查数据,基于平原农区村庄空心化演化的案例研究,剖析了农村空心化演化的动力机制。
[14]信桂新, 杨朝现, 魏朝富, . 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与实践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19): 262-275.
https://doi.org/10.11975/j.issn.1002-6819.2015.19.037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为丰富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的理论与实践,该文综合论述了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理念、模式与技术途径,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作为人地关系系统正向反馈的土地利用调控路径,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需立足于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的结构优化与功能整合,积极响应社会经济发展阶段需求。在转型期,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应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支撑新农村建设、优化城乡发展空间,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提升生态景观服务功能为导向,在整治目标、整治重点、运作模式上与乡村地域空间结构与功能相匹配,在行为理性上坚持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统一,在技术上强调生产空间农用地整合技术、生活空间农村建设用地盘活技术和生态空间生态景观提升技术三者的智能融合。通过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实践,研究区生产空间的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例由整治前的18.00%增至整治后的30.53%,户均耕地地块数降低1.6块,耕地灌溉保证率由29.68%增至51.22%,综合机械化率由42.50%增至61.80%,特色优势产业壮大;生活空间24个片块的闲置废弃农村居民点被复垦再利用,乡村景观协调性、田块连片性及聚落的风貌形象得到提升;生态空间形成了以生态节点修复与完善、生态廊道连通、核心生态用地保护为主导,"点-线-面"一体化的生态景观格局。因此,在中国高度紧张的人地关系背景下,土地综合整治的思路应由不同整治类型的组合转向整治内容的融合,从人地关系调控入手确立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是应对人地关系、城乡关系矛盾和转型发展需求的理性选择。
[Xin Guixin, Yang Chaoxian, Wei Chaofu, et al.Mode and practice of land consolidation based on human-earth harmonization
.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5, 31(19): 262-275.]
https://doi.org/10.11975/j.issn.1002-6819.2015.19.037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为丰富转型期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的理论与实践,该文综合论述了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理念、模式与技术途径,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作为人地关系系统正向反馈的土地利用调控路径,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需立足于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的结构优化与功能整合,积极响应社会经济发展阶段需求。在转型期,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应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支撑新农村建设、优化城乡发展空间,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提升生态景观服务功能为导向,在整治目标、整治重点、运作模式上与乡村地域空间结构与功能相匹配,在行为理性上坚持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统一,在技术上强调生产空间农用地整合技术、生活空间农村建设用地盘活技术和生态空间生态景观提升技术三者的智能融合。通过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实践,研究区生产空间的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例由整治前的18.00%增至整治后的30.53%,户均耕地地块数降低1.6块,耕地灌溉保证率由29.68%增至51.22%,综合机械化率由42.50%增至61.80%,特色优势产业壮大;生活空间24个片块的闲置废弃农村居民点被复垦再利用,乡村景观协调性、田块连片性及聚落的风貌形象得到提升;生态空间形成了以生态节点修复与完善、生态廊道连通、核心生态用地保护为主导,"点-线-面"一体化的生态景观格局。因此,在中国高度紧张的人地关系背景下,土地综合整治的思路应由不同整治类型的组合转向整治内容的融合,从人地关系调控入手确立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是应对人地关系、城乡关系矛盾和转型发展需求的理性选择。
[15]Yansui Liu, Yuheng Li.Revitalize the world's countryside
. Nature, 2017, 548(7667): 275-277.
https://doi.org/10.1038/548275aURL [本文引用: 1]
[16]李婷婷, 龙花楼. 山东省乡村转型发展时空格局
. 地理研究, 2014, 33(3): 490-50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3008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依据乡村转型度、"人口—土地—产业"乡村发展三要素的两两协调度及乡村协调度,定量刻画了山东省乡村转型发展类型,揭示了1990-2009年期间各转型发展类型的特征和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①山东省乡村转型发展普遍存在5种类型,依次为:产业低速转型低度协调型、要素平稳转型较低协调型、产业转型趋近土地转型中度协调型、产业转型超越土地转型较高协调型与土地和产业加速转型高度协调型。②乡村转型度与乡村协调度随协调转型度的增加呈现出对称分布特点;乡村转型度与乡村协调度呈现出局部周期性变动、总体趋势增加的变化特征。③产业转型与土地转型表现出很高的协调性;人口转型与土地转型之间的协调性及人口转型与产业转型之间的协调性均随转型程度加深而同步上升。④山东省乡村转型发展时空格局表现为:"八五"时期,山东省乡村地区加速转型,以乡镇企业快速发展为该时期主要特征;"九五"时期乡村转型发展类型普遍向转型速度较低的类型转变;"十五"时期乡村转型发展速度呈现出中心地区较低、边缘地区较高的特点;"十一五"时期乡村转型发展呈现空间均质化的稳定转型态势。
[Li Tingting, Long Hualou.Study on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 of rur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in Shandong province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4, 33(3): 490-50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3008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依据乡村转型度、"人口—土地—产业"乡村发展三要素的两两协调度及乡村协调度,定量刻画了山东省乡村转型发展类型,揭示了1990-2009年期间各转型发展类型的特征和时空分布格局。结果表明:①山东省乡村转型发展普遍存在5种类型,依次为:产业低速转型低度协调型、要素平稳转型较低协调型、产业转型趋近土地转型中度协调型、产业转型超越土地转型较高协调型与土地和产业加速转型高度协调型。②乡村转型度与乡村协调度随协调转型度的增加呈现出对称分布特点;乡村转型度与乡村协调度呈现出局部周期性变动、总体趋势增加的变化特征。③产业转型与土地转型表现出很高的协调性;人口转型与土地转型之间的协调性及人口转型与产业转型之间的协调性均随转型程度加深而同步上升。④山东省乡村转型发展时空格局表现为:"八五"时期,山东省乡村地区加速转型,以乡镇企业快速发展为该时期主要特征;"九五"时期乡村转型发展类型普遍向转型速度较低的类型转变;"十五"时期乡村转型发展速度呈现出中心地区较低、边缘地区较高的特点;"十一五"时期乡村转型发展呈现空间均质化的稳定转型态势。
[17]张佰林, 蔡为民, 张凤荣, . 隋朝至1949年山东省沂水县农村居民点的时空格局及驱动力
. 地理研究, 2016, 35(6): 1141-115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601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以山东省沂水县为例,综合历史资料、GIS与定量分析法,以农村居民点建村的时间、所处的地貌类型以及建村时的农户来源地3个指标,系统考察隋朝至1949年农村居民点的时空格局变化及驱动力.结果表明:沂水县1949年的1484个农村居民点,最早建村于隋朝.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居民点建村速率先快后慢,呈倒“U”型演变,明朝建村速率最快.同时,每个朝代初期建村速率较快,后期较慢;随着时间的推移,沂水县农村居民点建村速率快于县域整体农村居民点建村速率的地貌类型沿着平原—丘陵—山地的地貌格局演进,建村时的农户来源地沿着省外—县外—县内的地域格局演进.驱动力研究认为,人地关系状况是影响农村居民点时间格局变化的主导驱动力,战争、政策及气候灾害等通过影响人地关系状况,影响着农村居民点短时间尺度的格局变化;耕地资源禀赋是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变化的主导驱动力,农户建村首先选择耕地资源禀赋优越的平原,随着人地矛盾增加,逐步向丘陵和山地转移.
[Zhang Bailin, Cai Weimin, Zhang Fengrong, et al.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and its driving forces in Yishui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from Sui dynasty to 1949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6, 35(6): 1141-115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601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以山东省沂水县为例,综合历史资料、GIS与定量分析法,以农村居民点建村的时间、所处的地貌类型以及建村时的农户来源地3个指标,系统考察隋朝至1949年农村居民点的时空格局变化及驱动力.结果表明:沂水县1949年的1484个农村居民点,最早建村于隋朝.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居民点建村速率先快后慢,呈倒“U”型演变,明朝建村速率最快.同时,每个朝代初期建村速率较快,后期较慢;随着时间的推移,沂水县农村居民点建村速率快于县域整体农村居民点建村速率的地貌类型沿着平原—丘陵—山地的地貌格局演进,建村时的农户来源地沿着省外—县外—县内的地域格局演进.驱动力研究认为,人地关系状况是影响农村居民点时间格局变化的主导驱动力,战争、政策及气候灾害等通过影响人地关系状况,影响着农村居民点短时间尺度的格局变化;耕地资源禀赋是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变化的主导驱动力,农户建村首先选择耕地资源禀赋优越的平原,随着人地矛盾增加,逐步向丘陵和山地转移.
[18]王伟新, 祁春节. “四化”同步与中国小农经济出路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4, 35(1): 53-56.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本文对小农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概括;从理论与中国基本国情角度,探寻了中国小农经济发生的根源;结合"四化"同步讨论了中国小农经济的出路问题。研究发现:当前小农经济困境是中国"人多地少"的刚性资源禀赋约束的自然结果;未来改造传统小农经济的关键,不在于改革现有农村基本经济制度,而应该寄希望于通过减少农民数量来缓解紧张的人地关系。"四化"同步发展战略的提出为破解小农经济难题指明了方向,只有"四化"在互动中实现同步才是中国小农经济的根本出路。今后小农经济发展的战略途径,应重点围绕"地、人、钱"等资源要素,创新发展思路,努力实现工农、城乡间合理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农村人口向工业、城镇合理有序转移,以及工农、城乡合理协调利益分配机制。
[Wang Weixin, Qi Chunjie.Synchronous development of "four modernizations" and way out for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in China
.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4, 35(1): 53-56.]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本文对小农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概括;从理论与中国基本国情角度,探寻了中国小农经济发生的根源;结合"四化"同步讨论了中国小农经济的出路问题。研究发现:当前小农经济困境是中国"人多地少"的刚性资源禀赋约束的自然结果;未来改造传统小农经济的关键,不在于改革现有农村基本经济制度,而应该寄希望于通过减少农民数量来缓解紧张的人地关系。"四化"同步发展战略的提出为破解小农经济难题指明了方向,只有"四化"在互动中实现同步才是中国小农经济的根本出路。今后小农经济发展的战略途径,应重点围绕"地、人、钱"等资源要素,创新发展思路,努力实现工农、城乡间合理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农村人口向工业、城镇合理有序转移,以及工农、城乡合理协调利益分配机制。
[19]熊吉峰. 转轨期我国小农经济改造研究
. 华中农业大学, 2004.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该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经济改造的思想和邓小平关于 农业"两个飞跃"理论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社会学和发展经济学等基本原理和方法,对转轨时期小农经济改造的理论基 础、改造环境、改造模式、改造途径国内国际比较和历史命运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专门研究.该论文包括导言和八章,现分述如下:除导言外,全文从内容上可以分为 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是全文研究的基础.第一章从改造小农经济的角度对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理论精髓与实践意义进行了论述, 明确提出应以该理论为基础,创建转轨...
[Xiong Jifeng.Research on the transition of small-scale peasants in transitional China
.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4.]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该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小农经济改造的思想和邓小平关于 农业"两个飞跃"理论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社会学和发展经济学等基本原理和方法,对转轨时期小农经济改造的理论基 础、改造环境、改造模式、改造途径国内国际比较和历史命运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专门研究.该论文包括导言和八章,现分述如下:除导言外,全文从内容上可以分为 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是全文研究的基础.第一章从改造小农经济的角度对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理论精髓与实践意义进行了论述, 明确提出应以该理论为基础,创建转轨...
[20]管珊, 万江红. 交易成本与家庭农场合约稳定性:基于对111个家庭农场的调查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7, 38(2): 234-240.
https://doi.org/10.13872/j.1000-0275.2016.0108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家庭农场是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它通过土地流转合约和劳动雇佣合约获得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资源.家庭农场合约稳定性关系到家庭农场资源获取状况及其可持续性发展.基于交易成本的视角,通过对111家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家庭农场合约稳定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有75.7%的家庭农场土地流转选择正式合约,56.8%的家庭农场劳动雇佣选择常工形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交易成本对家庭农场合约稳定性产生了实质性影响,土地流转方式、初始投资中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占比、土地流转期限和地权稳定性均对家庭农场选择正式土地流转合约产生显著影响.家庭劳动力投入农场比例、家庭农场土地规模、家庭农场主主要居住地以及家庭农场类型显著影响家庭农场劳动雇佣选择常工形式.因此,为促进家庭农场稳定发展,微观管理层面应根据资产专用性特性选择恰当的合约治理机制,并且通过居住在农场所在地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宏观政策层面应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并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稳定的制度环境.
[Guan S, Wan J H.Transaction cost and contract stability of family farms: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111 family farms
.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7, 38(2): 234-240.]
https://doi.org/10.13872/j.1000-0275.2016.0108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家庭农场是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它通过土地流转合约和劳动雇佣合约获得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资源.家庭农场合约稳定性关系到家庭农场资源获取状况及其可持续性发展.基于交易成本的视角,通过对111家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家庭农场合约稳定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有75.7%的家庭农场土地流转选择正式合约,56.8%的家庭农场劳动雇佣选择常工形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交易成本对家庭农场合约稳定性产生了实质性影响,土地流转方式、初始投资中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占比、土地流转期限和地权稳定性均对家庭农场选择正式土地流转合约产生显著影响.家庭劳动力投入农场比例、家庭农场土地规模、家庭农场主主要居住地以及家庭农场类型显著影响家庭农场劳动雇佣选择常工形式.因此,为促进家庭农场稳定发展,微观管理层面应根据资产专用性特性选择恰当的合约治理机制,并且通过居住在农场所在地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宏观政策层面应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并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稳定的制度环境.
[21]韩朝华. 个体农户和农业规模化经营: 家庭农场理论评述
. 经济研究, 2017, 52(7): 184-199.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学界关于家庭农场的理论讨论,澄清几个基本的认识问题。第一,农业生产的高自然生物特性决定了家庭经营是最适于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第二,农业中的家庭经营不等于小规模经营,现代家庭农场在耕种面积和产出量上的规模已远远超出传统小农。第三,推进家庭农场的规模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长期保护和巩固传统小规模农业将阻碍农民脱贫和整体经济发展。
[Han Chaohua.Individual farmers and scale farming: Reviews of the theoretic of the family farm
.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17, 52(7): 184-199.]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学界关于家庭农场的理论讨论,澄清几个基本的认识问题。第一,农业生产的高自然生物特性决定了家庭经营是最适于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第二,农业中的家庭经营不等于小规模经营,现代家庭农场在耕种面积和产出量上的规模已远远超出传统小农。第三,推进家庭农场的规模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长期保护和巩固传统小规模农业将阻碍农民脱贫和整体经济发展。
[22]杨德才, 王明. 为什么小农经济会长期存在? 一个交易效率视角的探讨
. 农业经济问题, 2016, 37(5): 77-87, 112.
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与社会分工未能进一步发展是同一个问题的两面。在静态的新兴古典模型中,交易效率外生改进会使经济体从自给自足向分工的方向演进,推动社会的商业化和市场化程度的演进,使更多的人卷入分工与交易。据此可以认为,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整个社会的交易效率长期维持在一个低水平区间内,未能突破使分工演进的临界值,使得维持自给自足为小农家庭的最优选择,从而社会分工无从发展,社会经济也就无法跳出小农经济状态。在中国的历史上最具备突破这一临界值的时期在16—18世纪,在对中西历史条件进行对比的基础上,从交通运输条件、货币问题、制度供给三个角度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时期未能实现突破的原因。
[Yang Decai, Wang Ming.Why peasant economy lasts so long in China? An explanation based on the transaction efficiency
.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6, 37(5): 77-87, 112.]
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与社会分工未能进一步发展是同一个问题的两面。在静态的新兴古典模型中,交易效率外生改进会使经济体从自给自足向分工的方向演进,推动社会的商业化和市场化程度的演进,使更多的人卷入分工与交易。据此可以认为,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整个社会的交易效率长期维持在一个低水平区间内,未能突破使分工演进的临界值,使得维持自给自足为小农家庭的最优选择,从而社会分工无从发展,社会经济也就无法跳出小农经济状态。在中国的历史上最具备突破这一临界值的时期在16—18世纪,在对中西历史条件进行对比的基础上,从交通运输条件、货币问题、制度供给三个角度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时期未能实现突破的原因。
[23]张孝德, 张文明. 农业现代化的反思与中国小农经济生命力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19(3): 1-5, 13.
https://doi.org/10.13322/j.cnki.fjsk.2016.03.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小农经济的"存"与"亡"成为学术界和有关部门争论的焦点。部分****基于农业现代化与传统小农之间生产方式差异性的判断而形成小农经济消亡论。然而,执此类观点者忽视了农业现代化强势之下所引发的农业功能错位、农业经营主体不明、农业大规模经营失灵等问题,忽视了世界农业经济"小规模"经营回归趋势,由此形成对小农经济的认识误区。中国小农经济顽强的生命力需要得到进一步认识:因自给自足及低劳动力成本而形成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生产性),因蕴含农业生态性而促成多元化农业发展(生态性),因体现生命价值与人性而成为农民生计底线(生活性),因维持着乡土社会稳定而成为乡村文化载体(文化性)。小农经济与农业现代化并非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体,认识中国小农经济生命力所在是正确把握中国小农经济发展困境及化解路径的前提,也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保障。
[Zhang Xiaode, Zhang Wenming.Reflec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vitality of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in China
. 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2016, 19(3): 1-5, 13.]
https://doi.org/10.13322/j.cnki.fjsk.2016.03.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小农经济的"存"与"亡"成为学术界和有关部门争论的焦点。部分****基于农业现代化与传统小农之间生产方式差异性的判断而形成小农经济消亡论。然而,执此类观点者忽视了农业现代化强势之下所引发的农业功能错位、农业经营主体不明、农业大规模经营失灵等问题,忽视了世界农业经济"小规模"经营回归趋势,由此形成对小农经济的认识误区。中国小农经济顽强的生命力需要得到进一步认识:因自给自足及低劳动力成本而形成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生产性),因蕴含农业生态性而促成多元化农业发展(生态性),因体现生命价值与人性而成为农民生计底线(生活性),因维持着乡土社会稳定而成为乡村文化载体(文化性)。小农经济与农业现代化并非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体,认识中国小农经济生命力所在是正确把握中国小农经济发展困境及化解路径的前提,也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保障。
[24]夏柱智. 半工半耕:城市化背景下农民阶层及分化研究
.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5.
[本文引用: 1]

[Xia Zhuzhi.Half working and half farming: Study 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peasants under urbanization
. Wuhan: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本文引用: 1]
[25]施国庆, 伊庆山. 现代家庭农场的准确认识、实施困境及对策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 15(2): 135-139.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Family farm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of micro management in China, which integrates land management by family and commercialized production. Moderate scale of land, farm manager and market participation ability are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a family farm. However, in practice there are certain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family farms, such as low willingness and stability of land circulation, low capital accumulation of farm managers, poor ability of market participation, etc. Only through innovating land circulation mechanism, enhancing managers' ability, perfecting social service system and establishing positive land property rights system, can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family farms be better promoted.
[Shi Guoqing, Yi Qingshan.Modern family farm: Accurate understanding, implementing predicament and countermeasures
. Journal of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5, 15(2): 135-139.]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Family farm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of micro management in China, which integrates land management by family and commercialized production. Moderate scale of land, farm manager and market participation ability are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a family farm. However, in practice there are certain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family farms, such as low willingness and stability of land circulation, low capital accumulation of farm managers, poor ability of market participation, etc. Only through innovating land circulation mechanism, enhancing managers' ability, perfecting social service system and establishing positive land property rights system, can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family farms be better promoted.
[26]刘秀慧, 卓成刚. 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文献综述
. 国土资源情报, 2016, 1(7): 21-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09.2016.07.004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土地利用转型涉猎的学科很广,尽管国内外在土地利用转型方面的研究取得巨大成效,但也仍有研究空白点存在。利用国内外研究成果理顺土地转型文献之间的关系,从土地利用转型概念与内涵、土地利用转型驱动力、土地利用转型结构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提高对土地利用转型的系统认识。
[Liu Xiuhui, Zhuo Chenggang.A literature review on land use transition
. Land and Resources Information, 2016, 1(7): 21-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09.2016.07.004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土地利用转型涉猎的学科很广,尽管国内外在土地利用转型方面的研究取得巨大成效,但也仍有研究空白点存在。利用国内外研究成果理顺土地转型文献之间的关系,从土地利用转型概念与内涵、土地利用转型驱动力、土地利用转型结构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提高对土地利用转型的系统认识。
[27]李全峰, 胡守庚, 瞿诗进. 1990-2015年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转型时空特征
. 地理研究, 2017, 36(8): 1489-1502.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08008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依据土地利用转型理论内涵,尝试性地从显性形态视角构建耕地利用转型特征识别框架,基于1990-2015年间6期Landsat TM影像解译数据,定量刻画长江中游地区县域耕地利用形态时空特征,揭示不同时段耕地利用转型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1990-2015年间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显性形态经历了剧烈而非均衡的转型过程,耕地转换减少8075 km~2,且耕地转换量累积率在前20%的县域占总耕地转换量的66.9%;(2)25年间数量形态经历了"先减后增"的变化过程,且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转型均衡度呈现"阶段下降,快速上升,平稳降低"的变化趋势;(3)耕地空间形态整体呈现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向外扩散的分布特征,其中耕地转换量高值区主要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布特征,转型幅度高值区主要呈现"大聚集小分散"分布特征,转型速度高值区则主要呈现出"条带式"分布特征;(4)从地形起伏度上看,耕地利用转型整体呈现随地形起伏度上升而逐级降低的趋势,在1~2级地形起伏度上的县域耕地利用转型呈现无序状态,而在3~5级地形起伏度上的县域主要以低转型幅度和低转型速度为主。研究框架及结果对区域耕地利用转型识别和适度调整耕地利用和经营模式等具有积极意义。
[Li Quanfeng, Hu Shougeng, Qu Shijin.Route of cultivated land transition research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7, 36(8): 1489-1502.]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08008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依据土地利用转型理论内涵,尝试性地从显性形态视角构建耕地利用转型特征识别框架,基于1990-2015年间6期Landsat TM影像解译数据,定量刻画长江中游地区县域耕地利用形态时空特征,揭示不同时段耕地利用转型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1990-2015年间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显性形态经历了剧烈而非均衡的转型过程,耕地转换减少8075 km~2,且耕地转换量累积率在前20%的县域占总耕地转换量的66.9%;(2)25年间数量形态经历了"先减后增"的变化过程,且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转型均衡度呈现"阶段下降,快速上升,平稳降低"的变化趋势;(3)耕地空间形态整体呈现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向外扩散的分布特征,其中耕地转换量高值区主要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布特征,转型幅度高值区主要呈现"大聚集小分散"分布特征,转型速度高值区则主要呈现出"条带式"分布特征;(4)从地形起伏度上看,耕地利用转型整体呈现随地形起伏度上升而逐级降低的趋势,在1~2级地形起伏度上的县域耕地利用转型呈现无序状态,而在3~5级地形起伏度上的县域主要以低转型幅度和低转型速度为主。研究框架及结果对区域耕地利用转型识别和适度调整耕地利用和经营模式等具有积极意义。
[28]宋小青, 黄元, 吴志峰, . 1949年以来中国耕地功能变化
. 地理学报, 2015, 25(7): 817-835.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4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耕地功能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日本、韩国、美国及欧洲发达国家耕地功能已普遍转型。中国农业发展及土地利用需求变化与以上国家颇为相似。那么,目前中国耕地功能变化是否也在发生转型?对此,在构建耕地功能变化分析框架与度量方法的基础上,分析1949年以来中国耕地功能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中国耕地功能总体上于2006 年开始转型,转型前后耕地功能供需协调与供需错位、供给滞后、形态扭曲并存。在综合考虑以上发达国家经验与中国耕地功能变化过程的基础上,尝试提出耕地多功能管理建议。此外,从耕地功能变化研究框架出发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路径。
[Song Xiaoqing, Huang Yuan, Wu Zhifeng, et al.Changes of cultivated land function in China since 1949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25(7): 817-835.]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4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耕地功能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日本、韩国、美国及欧洲发达国家耕地功能已普遍转型。中国农业发展及土地利用需求变化与以上国家颇为相似。那么,目前中国耕地功能变化是否也在发生转型?对此,在构建耕地功能变化分析框架与度量方法的基础上,分析1949年以来中国耕地功能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中国耕地功能总体上于2006 年开始转型,转型前后耕地功能供需协调与供需错位、供给滞后、形态扭曲并存。在综合考虑以上发达国家经验与中国耕地功能变化过程的基础上,尝试提出耕地多功能管理建议。此外,从耕地功能变化研究框架出发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路径。
[29]宋小青, 吴志峰, 欧阳竹. 耕地转型的研究路径探讨
. 地理研究, 2014, 33(3): 403-413.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3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当前,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总体上处于"描述—解释"阶段,高度集中在森林转型研究领域及空间形态研究路径。学术界亟须推动土地利用转型研究向科学调控阶段发展。对此,本文尝试提出耕地转型的研究路径,以期带动土地利用转型研究领域向半人工半自然复合土地系统乃至人工土地系统拓展、研究路径向非空间形态延伸。耕地转型诊断可以从空间形态转型与功能形态转型两条路径开展。其中,前一路径关注耕地的空间分布及其收缩与扩张,可以从耕地数量变化或格局变化视角开展研究;后一路径关注耕地功能的变化过程,可以从外部性或政策演进视角开展研究。由社会—生态负反馈驱动的耕地功能形态转型,主导着由社会—经济动态驱动的耕地空间形态转型进程。据此,作者构建了耕地转型调控框架及其层次分析体系。
[Song Xiaoqing, Wu Zhifeng, Ouyang Zhu.Route of cultivated land transition research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4, 33(3): 403-413.]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3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当前,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总体上处于"描述—解释"阶段,高度集中在森林转型研究领域及空间形态研究路径。学术界亟须推动土地利用转型研究向科学调控阶段发展。对此,本文尝试提出耕地转型的研究路径,以期带动土地利用转型研究领域向半人工半自然复合土地系统乃至人工土地系统拓展、研究路径向非空间形态延伸。耕地转型诊断可以从空间形态转型与功能形态转型两条路径开展。其中,前一路径关注耕地的空间分布及其收缩与扩张,可以从耕地数量变化或格局变化视角开展研究;后一路径关注耕地功能的变化过程,可以从外部性或政策演进视角开展研究。由社会—生态负反馈驱动的耕地功能形态转型,主导着由社会—经济动态驱动的耕地空间形态转型进程。据此,作者构建了耕地转型调控框架及其层次分析体系。
[30]龙花楼, 李秀彬. 长江沿线样带农村宅基地转型
. 地理学报, 2005, 60(2): 179-188.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5.02.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利用样带这一综合与集成研究的工具,选取无论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还是自然环境要素变化等方面部存在明显梯度的长江沿线样带为研究区,采用横向比较的研究方法,基于一定的理论假设,研究了区内的农村宅基地转型.研究表明:1987~2001年研究区根据土地利用变化的聚集度指数划分的各区段农村宅基地在建设用地增加中所占比例总体上看,从上游至下游,从甘孜-玉树区到泸州-迪庆区、恩施-重庆区、铜陵-宜昌区直至上海-巢湖区,这一比例逐渐降低;长江沿线样带各区段所处的农村宅基地转型阶段与样带内各区段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基本上验证了此前的理论假设.据此,目前由各省(区、市)自行制定农村宅基地标准不利于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国家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分区、分类制定农村宅基地标准.针对研究区目前农村宅基地的发展现状,根据区域农村宅基地转型阶段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Long Hualou, Li Xiubin.Rural housing land transition in the transect of the Yangtze River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5, 60(2): 179-188.]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5.02.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利用样带这一综合与集成研究的工具,选取无论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还是自然环境要素变化等方面部存在明显梯度的长江沿线样带为研究区,采用横向比较的研究方法,基于一定的理论假设,研究了区内的农村宅基地转型.研究表明:1987~2001年研究区根据土地利用变化的聚集度指数划分的各区段农村宅基地在建设用地增加中所占比例总体上看,从上游至下游,从甘孜-玉树区到泸州-迪庆区、恩施-重庆区、铜陵-宜昌区直至上海-巢湖区,这一比例逐渐降低;长江沿线样带各区段所处的农村宅基地转型阶段与样带内各区段所处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基本上验证了此前的理论假设.据此,目前由各省(区、市)自行制定农村宅基地标准不利于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国家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分区、分类制定农村宅基地标准.针对研究区目前农村宅基地的发展现状,根据区域农村宅基地转型阶段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31]Vorel J, Grill S.Land use change propensity maps
. Journal of Maps, 2015, 11(2): 225-230.
https://doi.org/10.1080/17445647.2014.911709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Land-use control and planning instruments face new challenges amid growing pressure for urbanization and annexation of valuable agricultural land and natural area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land-use change propensity map, which shows the local potential for specific land-use changes. Propensity is derived empirically on the basis of historical land-use changes, with an explicit evaluation of characteristics that contributed to land-use change. Each step in creating a propensity map is described: selecting data that best represents land-use changes, identifying potential drivers of land-use change and the statistical inference of their impact on land-use change on the basis of observed historical land-use changes. The resulting propensity for land-use change is re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a binary logit model that evaluates the probability of specific land-use changes. A series of propensity maps for the territory of the T bor microregion in the Czech Republic was created to demonstrate the method. The scale of the propensity maps is 1:310,000, and they cover an area of 1002 m2. Each propensity map represents the specific propensity for conversion from non-urban uses to family, multi-family and individual recreation houses. The evaluated propensity can be further compared to existing or proposed land-use regulations.
[32]Bezlepkina I, Brouwer F, Reidsma P.Impact assessment of land use policies: Introduction
. Land Use Policy, 2014, 37(2): 1-5.
https://doi.org/10.1016/j.landusepol.2013.03.010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This special issue is built around a series of impact assessments of land use polici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arried out in the EU-funded project LUPIS (Sixth framework programme, Global Change and Ecosystems, Contract 36955). The project targeted at the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impact assessment tools of land-use-related policies in seven developing countries: Brazil, India, China, Indonesia, Kenya, Mali and Tunisia. This issue presents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ex-ante assessment and includes contributions with comparative work across several countries, and case studies in individual countries, addressing important land-use related concerns.
[33]关伟, 王雪. 大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
. 地理研究, 2009, 28(4): 990-1000.
https://doi.org/10.11821/yj200904001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采用土地利用调查数据、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等多种数据源,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进行大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可将影响大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因子归纳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因子、区域产业结构影响因子、农业产业结构影响因子、投资因子和人口因子等5个因子;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可将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率和土地利用变化强度表达为影响因子的函数关系,从函数关系可知各影响因子对大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作用大小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因子的影响作用最大,人口、农业产业结构影响因子的作用其次,投资因子的影响作用最小。
[Guan Wei, Wang Xue.Human dimensions of land use change in Dalian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9, 28(4): 990-1000.]
https://doi.org/10.11821/yj200904001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采用土地利用调查数据、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等多种数据源,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进行大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可将影响大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因子归纳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因子、区域产业结构影响因子、农业产业结构影响因子、投资因子和人口因子等5个因子;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可将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率和土地利用变化强度表达为影响因子的函数关系,从函数关系可知各影响因子对大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作用大小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因子的影响作用最大,人口、农业产业结构影响因子的作用其次,投资因子的影响作用最小。
[34]于雪, 濮励杰, 许艳, . 1980-2010年江苏沿海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分析: 以东台市为例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6, 25(4): 537-543.
https://doi.org/10.11870/cjlyzyyhj201604001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2009年江苏省沿海开发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了解江苏沿海城市过去土地利用变化轨迹以及驱动因子是未来江苏省沿海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基于5期TM30 m&#215;30 m RS遥感影像和GIS技术,分析东台市1980~2010年土地利用结构与变化轨迹,并通过典型对应分析(CCA)分析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东台市1980~2010年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2029.02 km<sup>2</sup>)、建设用地(155.31 km<sup>2</sup>)、草地(60.41 km<sup>2</sup>)和水域(56.56 km<sup>2</sup>)。近30年土地利用变化量占总面积的16.98%,其中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变化量最大。土地利用变化最主要轨迹为耕地转建设用地,主要位于市区及周边地区,其次为草地转耕地,主要位于海岸带地区。东台市土地利用变化热点区域分别为市中心和海岸带,二者相距较远,相对独立。CCA分析显示城镇、交通和斑块形状复杂程度等是影响沿海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因子,海岸线作为沿海城市主要特征,随着海岸滩涂围垦开发,到海岸距离也是沿海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在沿海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需要重点考虑城镇布局、交通等基础设施分布、斑块的形状等因子,通过海岸带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来加强市区与海岸带之间联系,促进社会经济转变,进一步保护海岸生态环境,提高海岸开发综合效益,引导土地利用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Yu Xue, Pu Lijie, Xu Yan, et al.Analysis of land use changes in relation to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in coastal city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1980 to 2010: A case study in Dongtai city
.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2016, 25(4): 537-543.]
https://doi.org/10.11870/cjlyzyyhj201604001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2009年江苏省沿海开发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了解江苏沿海城市过去土地利用变化轨迹以及驱动因子是未来江苏省沿海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基于5期TM30 m&#215;30 m RS遥感影像和GIS技术,分析东台市1980~2010年土地利用结构与变化轨迹,并通过典型对应分析(CCA)分析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东台市1980~2010年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2029.02 km<sup>2</sup>)、建设用地(155.31 km<sup>2</sup>)、草地(60.41 km<sup>2</sup>)和水域(56.56 km<sup>2</sup>)。近30年土地利用变化量占总面积的16.98%,其中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变化量最大。土地利用变化最主要轨迹为耕地转建设用地,主要位于市区及周边地区,其次为草地转耕地,主要位于海岸带地区。东台市土地利用变化热点区域分别为市中心和海岸带,二者相距较远,相对独立。CCA分析显示城镇、交通和斑块形状复杂程度等是影响沿海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因子,海岸线作为沿海城市主要特征,随着海岸滩涂围垦开发,到海岸距离也是沿海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在沿海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需要重点考虑城镇布局、交通等基础设施分布、斑块的形状等因子,通过海岸带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来加强市区与海岸带之间联系,促进社会经济转变,进一步保护海岸生态环境,提高海岸开发综合效益,引导土地利用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35]宋小青. 论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框架
. 地理学报, 2017, 72(3): 471-487.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703009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当前,土地变化研究尚缺乏统一的理论指导。探索土地利用转型理论对构建土地变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梳理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缘起、拓展及启示,辨析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内涵差异,构建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框架。结果表明:(1)耕地及城乡建设用地利用转型研究对构建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框架具有重要价值;(2)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利用变化在基本类型、时间尺度、空间尺度、价值主体、驱动因素、轨迹特征和结果/影响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框架涵盖转型诊断、机制研究和效应研究。其中,转型诊断的关键在于,从数量变化视角、景观格局变化视角和经营格局变化视角,以及外部性视角和政策发展视角,构建土地利用空间形态及功能形态的分析指标和转型的诊断准则;转型机制表现为人口、经济、技术、制度、文化和区位因素等土地利用变化深层驱动因素的级联驱动效应。转型机制研究应当着重探讨土地利用空间转型与功能转型的互动机制环;土地利用转型效应包括社会、经济、环境3个方面;(4)1961-2011年法国耕地利用转型能够支撑本文提出的研究框架及中国耕地保护创新。
[Song Xiaoqing.Discussion on land use transition research framework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 72(3): 471-487.]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703009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当前,土地变化研究尚缺乏统一的理论指导。探索土地利用转型理论对构建土地变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梳理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缘起、拓展及启示,辨析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内涵差异,构建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框架。结果表明:(1)耕地及城乡建设用地利用转型研究对构建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框架具有重要价值;(2)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利用变化在基本类型、时间尺度、空间尺度、价值主体、驱动因素、轨迹特征和结果/影响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框架涵盖转型诊断、机制研究和效应研究。其中,转型诊断的关键在于,从数量变化视角、景观格局变化视角和经营格局变化视角,以及外部性视角和政策发展视角,构建土地利用空间形态及功能形态的分析指标和转型的诊断准则;转型机制表现为人口、经济、技术、制度、文化和区位因素等土地利用变化深层驱动因素的级联驱动效应。转型机制研究应当着重探讨土地利用空间转型与功能转型的互动机制环;土地利用转型效应包括社会、经济、环境3个方面;(4)1961-2011年法国耕地利用转型能够支撑本文提出的研究框架及中国耕地保护创新。
[36]杨钟贤, 苏春江. 平原与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比: 以双流县和米易县为例
. 山地学报, 2009, 27(5): 585-5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2786.2009.05.01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利用1986、1995和2000年3a同期陆地卫星的TM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经过人工解译生成土地分类数据,对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格局特征、单一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山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明显多于平原。山区主要以林地和草地等自然景观为主,而地区则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表现出很明显的人类活动特征。(2)两个地区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在空间与单一地类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都是人为因素。(3)两个地区的景观多样性指数相近,山区的景观优势度指数高于平原,平原的景观破碎度指数高于山区。据此,提出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政策的建议:适度保护农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合理协调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等实际特点对土地利用进行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在土地利用的某些政策上要对山区与平原之间实施差别对待。
[Yang Zhongxian, Su Chunjiang.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plain and mountain on LUCC: Case study of Shuangliu county and Miyi county, Sichuan
.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09, 27(5): 585-59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2786.2009.05.01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利用1986、1995和2000年3a同期陆地卫星的TM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经过人工解译生成土地分类数据,对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格局特征、单一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山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明显多于平原。山区主要以林地和草地等自然景观为主,而地区则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表现出很明显的人类活动特征。(2)两个地区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在空间与单一地类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都是人为因素。(3)两个地区的景观多样性指数相近,山区的景观优势度指数高于平原,平原的景观破碎度指数高于山区。据此,提出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政策的建议:适度保护农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合理协调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等实际特点对土地利用进行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在土地利用的某些政策上要对山区与平原之间实施差别对待。
[37]李秀彬, 赵宇鸾.森林转型、农地边际化与生态恢复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10): 91-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1.10.014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中国20世纪80年代迎来了国 家土地利用形态的转型,即代表自然生态空间的森林面积降至低谷后反转向上,代表人类干扰较强的耕地面积从扩张到收缩。这是生态状况从整体恶化向整体改善转 变的最直接原因。森林转型对应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演进过程,存在着必然性。其直接原因,是农林交错带的农业在与森林竞争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失去优 势。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劳动力价格上升,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林木产品需求增加,是森林竞争力提高和农业竞争力下降的经济驱动力;而转型前农业扩张引起的 生态退化,则是其政策驱动力。在中国森林转型初期,政策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口年龄结构向老年型转变,中国迎来了劳动力工资持 续上涨的阶段。以坡耕地为代表的劳动力密集型农地利用方式,由于难以实现机械化,劳动生产率与平原区农业的差距将越来越大,被"边际化"的可能性越来越 高。这给森林面积或自然生态空间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机会。
[Li Xiubin, Zhao Yuluan.Forest transition, agricultural land marginaliz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1, 21(10): 91-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1.10.014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中国20世纪80年代迎来了国 家土地利用形态的转型,即代表自然生态空间的森林面积降至低谷后反转向上,代表人类干扰较强的耕地面积从扩张到收缩。这是生态状况从整体恶化向整体改善转 变的最直接原因。森林转型对应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演进过程,存在着必然性。其直接原因,是农林交错带的农业在与森林竞争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失去优 势。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劳动力价格上升,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林木产品需求增加,是森林竞争力提高和农业竞争力下降的经济驱动力;而转型前农业扩张引起的 生态退化,则是其政策驱动力。在中国森林转型初期,政策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口年龄结构向老年型转变,中国迎来了劳动力工资持 续上涨的阶段。以坡耕地为代表的劳动力密集型农地利用方式,由于难以实现机械化,劳动生产率与平原区农业的差距将越来越大,被"边际化"的可能性越来越 高。这给森林面积或自然生态空间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机会。
[38]王景新. 村域经济转型研究反思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30(3): 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179.2008.03.00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在分析村域经济转型研究核心理念及理论渊源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长江三角洲村域经济转型研究的初步实践,构建了村域经济转型研究框架,同时提出在研究方法上应融入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以期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果。
[Wang Jingxin.Reflections on researches of rural economic transition
.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8, 30(3): 2-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179.2008.03.00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在分析村域经济转型研究核心理念及理论渊源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长江三角洲村域经济转型研究的初步实践,构建了村域经济转型研究框架,同时提出在研究方法上应融入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以期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果。
[39]周大鸣. 凤凰村的追踪研究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26(1): 33-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179.2004.01.005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通过对中国华南沿海地区凤凰村的追踪研究,就美国社会学家葛学溥一书的主要贡献进行了分析,对其提出的核心概念"家族主义"作出了反思,并阐述了人类学追踪研究的意义.
[Zhou Daming.The follow-up investigation of Fenghuang village
.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4, 26(1): 33-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8179.2004.01.005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通过对中国华南沿海地区凤凰村的追踪研究,就美国社会学家葛学溥一书的主要贡献进行了分析,对其提出的核心概念"家族主义"作出了反思,并阐述了人类学追踪研究的意义.
[40]魏本权. 农村合作运动与小农经济变迁: 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 1928-1949
. 天津: 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本文引用: 1]

[Wei Benquan.Rural cooperatives and small-scale peasant transition: Central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1928-1949
. Tianjin: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Nankai University, 2007.]
[本文引用: 1]
[41]龙花楼, 屠爽爽. 论乡村重构
. 地理学报, 2017, 72(4): 563-576.
[本文引用: 1]

[Long Hualou, Tu Shuangshuang.Rural restructuring: theory, approach and research prospect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 72(4): 563-576.]
[本文引用: 1]
[42]樊祥成. 农业内卷化辨析
. 经济问题, 2017, 13(8): 73-77.
[本文引用: 1]

[Fan Xiangcheng.Analysis on agricultural involution
. On Economic Problems, 2017, 13(8): 73-77.]
[本文引用: 1]
[43]陈龙, 周生路, 周兵兵, . 基于主导功能的江苏省土地利用转型特征与驱动力
. 经济地理, 2015, 35(2): 155-162.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5.02.02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运用多视角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典型相关性分析等方法,以江苏省1985、1995、2005和2008年4期遥感影像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基于"生产—生态—生活"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体系,定量研究了江苏省24年来区域用地转型规律与驱动力变化。结果表明:11985—2008年间,即前工业化阶段到工业化中后期,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显著,整体经历了"缓慢变化—剧烈变化—缓慢变化"的倒U型转型规律。2农业生产用地和绿色生态用地呈逐步减少趋势,区域用地的粮食生产功能与绿库功能相对重要性降低,而其他主导功能用地持续增加,土地利用系统历经了生产、生态与生活用地之间的耦合转型。3转出和转入双重视角下,农业生产用地在三个时期均成为其他用地最主要的来源,而生活用地成为最主要的接受者;绿色生态用地成为其他用地类型的次主要来源,但其和水域生态用地的相互转化调整使得生态用地总量保持稳定。4通过对多种潜在影响土地利用转型的社会经济因子进行典型相关性分析发现,GDP、工业产值、人口数量和粮食产量的变化是对江苏省用地转型贡献作用最大的驱动因子。
[Chen Long, Zhou Shenglu, Zhou Bingbing, et al.Characteristics and driving forces of regional land use transition based on the leading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A case study of Jiangsu province
. Economic Geography, 2015, 35(2): 155-162.]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5.02.02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运用多视角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典型相关性分析等方法,以江苏省1985、1995、2005和2008年4期遥感影像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基于"生产—生态—生活"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体系,定量研究了江苏省24年来区域用地转型规律与驱动力变化。结果表明:11985—2008年间,即前工业化阶段到工业化中后期,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显著,整体经历了"缓慢变化—剧烈变化—缓慢变化"的倒U型转型规律。2农业生产用地和绿色生态用地呈逐步减少趋势,区域用地的粮食生产功能与绿库功能相对重要性降低,而其他主导功能用地持续增加,土地利用系统历经了生产、生态与生活用地之间的耦合转型。3转出和转入双重视角下,农业生产用地在三个时期均成为其他用地最主要的来源,而生活用地成为最主要的接受者;绿色生态用地成为其他用地类型的次主要来源,但其和水域生态用地的相互转化调整使得生态用地总量保持稳定。4通过对多种潜在影响土地利用转型的社会经济因子进行典型相关性分析发现,GDP、工业产值、人口数量和粮食产量的变化是对江苏省用地转型贡献作用最大的驱动因子。
[44]刘彦随, 刘玉, 翟荣新. 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
. 地理学报, 2009, 64(10): 1193-1202.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9.10.005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农村空心化是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一种特殊形态。研究农村空心化是乡村地理学的天然职能,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地理学研究农村空心化问题,主要着眼于乡村地域系统综合性、动态性和区域性视角,侧重梳理并规范农村空心化现象描述与空间模式构建、形成机理与动力机制、空心化效应与响应机制、整治潜力类型与优化调控等农村空心化命题研究;提炼并发展空心村演进的生命周期、代际演替空间型式、农村空心化动力学机制和农村空心化调控"三整合"等基础理论;结合农村聚落空间格局和聚落演进的影响要素分析,提出我国农村空心化调控的重点与研究主题;基于山东禹城市典型案例分析,探讨了禹城市空心化村庄整治的基本准则、发展理念与规划方案。通过实施空心村整治示范工程,重点研究空心化村庄整治引领新农村建设、耕地红线保障和城乡土地统筹配置"三位一体"目标的机制、政策与模式。
[Liu Yansui, Liu Yu, Zhai Rongxin.Geographical research and optimizing practice of rural hollowing in China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 64(10): 1193-1202.]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9.10.005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农村空心化是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一种特殊形态。研究农村空心化是乡村地理学的天然职能,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地理学研究农村空心化问题,主要着眼于乡村地域系统综合性、动态性和区域性视角,侧重梳理并规范农村空心化现象描述与空间模式构建、形成机理与动力机制、空心化效应与响应机制、整治潜力类型与优化调控等农村空心化命题研究;提炼并发展空心村演进的生命周期、代际演替空间型式、农村空心化动力学机制和农村空心化调控"三整合"等基础理论;结合农村聚落空间格局和聚落演进的影响要素分析,提出我国农村空心化调控的重点与研究主题;基于山东禹城市典型案例分析,探讨了禹城市空心化村庄整治的基本准则、发展理念与规划方案。通过实施空心村整治示范工程,重点研究空心化村庄整治引领新农村建设、耕地红线保障和城乡土地统筹配置"三位一体"目标的机制、政策与模式。
[45]张佰林, 张凤荣, 周建, . 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的微尺度分析: 山东省沂水县核桃园村的实证
. 地理科学, 2015, 35(10): 1272-1279.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8.05.009URLMagsci [本文引用: 2]摘要
从微尺度考察农村居民点演变为解决当前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重要视角。构建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的分析框架,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RA)、GIS与遥感影像相结合方法,以山东省沂水县核桃园村为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农业生产功能一直是农村居民点生产功能的主导,但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农业生计主导阶段(1949~1977年),农户以种植业为主要生计来源,利用庭院及房前屋后种植蔬菜;生计多样化阶段(1978~1999年),农户生计策略演变为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相结合,农户在宅基地内修建猪圈养猪,在庭院内散养家禽;生计非农转化阶段(2000~2012年),农户以种植和外出务工相结合为生计策略,将庭院硬化用来晾晒粮食、猪圈改造为储物间存放粮食和农机具。农村居民点用地一直以宅基地为主导,缺乏非农生产用地;随着生计成果的逐渐丰富,农户对农村居民点生活功能追求不断强化,表现在对住宅建筑材料的优化、居住空间的扩展及旧住宅的翻新。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功能承载状况是与农户生计需求相适应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应充分尊重这一客观事实。
[Zhang Bailin, Zhang Fengrong, Zhou Jian, et al.Functional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 based on micro-perspective: A case study of Hetaoyuan village in Yishui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35(10): 1272-1279.]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8.05.009URLMagsci [本文引用: 2]摘要
从微尺度考察农村居民点演变为解决当前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重要视角。构建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的分析框架,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RA)、GIS与遥感影像相结合方法,以山东省沂水县核桃园村为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农业生产功能一直是农村居民点生产功能的主导,但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农业生计主导阶段(1949~1977年),农户以种植业为主要生计来源,利用庭院及房前屋后种植蔬菜;生计多样化阶段(1978~1999年),农户生计策略演变为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相结合,农户在宅基地内修建猪圈养猪,在庭院内散养家禽;生计非农转化阶段(2000~2012年),农户以种植和外出务工相结合为生计策略,将庭院硬化用来晾晒粮食、猪圈改造为储物间存放粮食和农机具。农村居民点用地一直以宅基地为主导,缺乏非农生产用地;随着生计成果的逐渐丰富,农户对农村居民点生活功能追求不断强化,表现在对住宅建筑材料的优化、居住空间的扩展及旧住宅的翻新。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功能承载状况是与农户生计需求相适应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应充分尊重这一客观事实。
[46]张佰林, 张凤荣, 高阳, . 农村居民点多功能识别与空间分异特征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12): 216-2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6819.2014.12.027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多样化和分异是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期中国农村居民点演变的重要特征。以山西省长治市为例,根据距离衰减原理,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县城为中心将农村居民点划分为城中村、近郊型、远郊型和边远型4类。基于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视角将农村居民点多功能识别为生活功能、农业生产功能和非农生产功能。构建农村居民点功能表征属性指标体系分析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多功能表征属性分异。最后,基于农村居民点功能表征属性指标,构建农村居民点多功能量化公式,测算农村居民点功能优势度,从而揭示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优势功能的差异。研究结果揭示了空间内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生活功能、农业生产功能、非农生产功能及其表征属性的分异特征,可为农村居民点分类整理提供科学依据。
[Zhang Bailin, Zhang Fengrong, Gao Yang, et al.Identification and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multifunction
.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4, 30(12): 216-2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6819.2014.12.027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多样化和分异是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期中国农村居民点演变的重要特征。以山西省长治市为例,根据距离衰减原理,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县城为中心将农村居民点划分为城中村、近郊型、远郊型和边远型4类。基于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视角将农村居民点多功能识别为生活功能、农业生产功能和非农生产功能。构建农村居民点功能表征属性指标体系分析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多功能表征属性分异。最后,基于农村居民点功能表征属性指标,构建农村居民点多功能量化公式,测算农村居民点功能优势度,从而揭示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优势功能的差异。研究结果揭示了空间内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生活功能、农业生产功能、非农生产功能及其表征属性的分异特征,可为农村居民点分类整理提供科学依据。
[47]张佰林, 高江波, 高阳, . 中国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解析
. 地理学报, 2018, 73(3): 503-517.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803009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山区土地开发及其导致的资源环境问题是农业社会人地关系紧张的体现,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减轻了山区农村土地的人为扰动,由此驱动土地利用发生转型,引发一系列自然和社会经济效应。按照"土地利用转型—驱动力—效应—响应"的分析框架,剖析中国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的特征和规律,提出山区农村土地整治的响应措施。研究表明:(1)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体现出土地利用形态在长期变化过程中的趋势性转折,显性形态转型即由农业社会的耕地扩张和林地收缩演变为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收缩和林地恢复性增长,隐性形态转型即伴随上述过程发生的土地边际化及生态功能恢复;(2)社会经济因素主导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过程,劳动力转移引发土地人为扰动减轻是直接驱动力,务农机会成本上升、恶劣的生存环境等引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是更为根本的驱动力;(3)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降低了土地生态系统脆弱性并提高了其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其社会经济效应应聚焦山区农村发展与农户生计安全层面,并亟需实证研究的支撑;(4)当前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是自然恢复和生态优化的良性过程,有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山区农村土地整治要顺应其土地利用转型规律,目标导向从耕地数量增加转向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福祉协同提升。
[Zhang Bailin, Gao Jiangbo, Gao Yang, et al.Land use transition of mountainous rural areas in China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8, 73(3): 503-517.]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803009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山区土地开发及其导致的资源环境问题是农业社会人地关系紧张的体现,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减轻了山区农村土地的人为扰动,由此驱动土地利用发生转型,引发一系列自然和社会经济效应。按照"土地利用转型—驱动力—效应—响应"的分析框架,剖析中国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的特征和规律,提出山区农村土地整治的响应措施。研究表明:(1)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体现出土地利用形态在长期变化过程中的趋势性转折,显性形态转型即由农业社会的耕地扩张和林地收缩演变为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收缩和林地恢复性增长,隐性形态转型即伴随上述过程发生的土地边际化及生态功能恢复;(2)社会经济因素主导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过程,劳动力转移引发土地人为扰动减轻是直接驱动力,务农机会成本上升、恶劣的生存环境等引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是更为根本的驱动力;(3)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降低了土地生态系统脆弱性并提高了其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其社会经济效应应聚焦山区农村发展与农户生计安全层面,并亟需实证研究的支撑;(4)当前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是自然恢复和生态优化的良性过程,有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山区农村土地整治要顺应其土地利用转型规律,目标导向从耕地数量增加转向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福祉协同提升。
[48]苏星. 我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0. [本文引用: 1]

[Su Xing.China's socialist transition of agriculture.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80.] [本文引用: 1]
[49]贾甫, 赵楠. 劳动力规模、组织成本与农业生产合作组织演变: 基于民国以来的历史分析
. 经济评论, 2012, 4(1): 32-41.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中国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的演变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征和地域性差异,但是已有研究只是选择性地关注短期内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的效率问题及其影响下的去集体化过程,或者只是简单地强调国家强制性制度安排下的合作化过程。本文认为,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劳动监督成本和协调成本差异决定组织成本差异,组织成本差异决定各种农业经济组织的相对效率结构,因而决定农业经济组织的周期性演变及其多样化特征。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战争、气候灾难等消极性因素和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寿命延长等积极性因素是劳动力规模及其劳动监督成本波动的诱因,因而是农业经济组织长期性演变的终极决定因素。利用1911—2011年中国省级、县级的各类人口和合作社数据,本文从宏观层面初步验证了这种观点。
[Jia Fu, Zhao Nan.Labor scale, organization costs and evolu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The Historical Analysis since the Republic of China
. Economic Review, 2012, 4(1): 32-41.]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中国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的演变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征和地域性差异,但是已有研究只是选择性地关注短期内农业生产合作组织的效率问题及其影响下的去集体化过程,或者只是简单地强调国家强制性制度安排下的合作化过程。本文认为,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劳动监督成本和协调成本差异决定组织成本差异,组织成本差异决定各种农业经济组织的相对效率结构,因而决定农业经济组织的周期性演变及其多样化特征。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战争、气候灾难等消极性因素和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寿命延长等积极性因素是劳动力规模及其劳动监督成本波动的诱因,因而是农业经济组织长期性演变的终极决定因素。利用1911—2011年中国省级、县级的各类人口和合作社数据,本文从宏观层面初步验证了这种观点。
[50]杜润生. 中国农村经济改革.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本文引用: 1]

[Du Runsheng.China's rural economic reform.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1985.] [本文引用: 1]
[51]葛传宇. 建国以来小农经济的三大历史性变迁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 12(3): 70-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8091.2010.03.01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对于小农经济发展的研究可以说汗牛充栋,但鲜有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经验的立场上的研 究。建国以来,小农经济在中国曾经发生过三次历史性嬗变,但直到现在小农经济形态仍然保留着。党的十七大以后,小农经济的演变正在发生飞速的变化,土地流 转将可能进一步演化成土地集中,即规模化经营。但是,历史是一面镜子。小农经济的现代转型既要考虑到中国的历史经验事实,又要照顾到现实需要,建立合理规 范的法律制度使其变迁能够顺利导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Ge Chuanyu.Three historic changes in the peasant economy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 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0, 12(3): 70-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8091.2010.03.01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对于小农经济发展的研究可以说汗牛充栋,但鲜有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经验的立场上的研 究。建国以来,小农经济在中国曾经发生过三次历史性嬗变,但直到现在小农经济形态仍然保留着。党的十七大以后,小农经济的演变正在发生飞速的变化,土地流 转将可能进一步演化成土地集中,即规模化经营。但是,历史是一面镜子。小农经济的现代转型既要考虑到中国的历史经验事实,又要照顾到现实需要,建立合理规 范的法律制度使其变迁能够顺利导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52]王泗通, 胥鉴霖. 土地流转对我国小农经济改造的影响
. 山西农业科学, 2014, 42(10): 1132-11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481.2014.10.2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传统小农经济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改造小农经济势在必行。而土地流转的实施,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机械化和新技术的引进,有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但土地流转还存在制度不完善、资金不足、市场不健全问题。因此,在肯定土地流转作用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制定相应的土地流转政策、坚持以人为本和完善服务体系来确保完成小农经济改造,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
[Wang Sitong, Xu Jianlin.Influence of land transfer to the peasant economy transition in China
. 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4, 42(10): 1132-11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481.2014.10.2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传统小农经济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改造小农经济势在必行。而土地流转的实施,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机械化和新技术的引进,有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但土地流转还存在制度不完善、资金不足、市场不健全问题。因此,在肯定土地流转作用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制定相应的土地流转政策、坚持以人为本和完善服务体系来确保完成小农经济改造,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
[53]赵雪雁. 地理学视角的可持续生计研究: 现状、问题与领域
. 地理研究, 2017, 36(10): 1859-1872.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地球进入人类世新纪元以来,人地关系变得异常复杂难解,生计作为驱动人地关系演化的重要因素,为理解复杂的人地关系提供了新视角与新工具,目前以“人地关系”为核心议题的地理学已成为可持续生计研究最活跃的学科之一。在概述可持续生计研究的缘起与框架的基础上,从生计的空间分异、生计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脆弱性背景/结果与过程转变(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生态补偿及乡村旅游)对生计的影响以及生计脆弱性评估等方面出发,系统梳理了地理学中可持续生计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当前研究的主要不足;同时提出未来急需在地理学框架内对生计的格局—过程—机制、生计的跨尺度问题、生计转型的生态—经济—社会效应、生计脆弱性的形成与调控、生计可持续性等领域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Zhao Xueyan.Sustainable livelihoods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graphy: The present status, questions and priority areas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7, 36(10): 1859-1872.]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地球进入人类世新纪元以来,人地关系变得异常复杂难解,生计作为驱动人地关系演化的重要因素,为理解复杂的人地关系提供了新视角与新工具,目前以“人地关系”为核心议题的地理学已成为可持续生计研究最活跃的学科之一。在概述可持续生计研究的缘起与框架的基础上,从生计的空间分异、生计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脆弱性背景/结果与过程转变(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生态补偿及乡村旅游)对生计的影响以及生计脆弱性评估等方面出发,系统梳理了地理学中可持续生计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当前研究的主要不足;同时提出未来急需在地理学框架内对生计的格局—过程—机制、生计的跨尺度问题、生计转型的生态—经济—社会效应、生计脆弱性的形成与调控、生计可持续性等领域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54]蔡运龙. 中国农村转型与耕地保护机制
. 地理科学, 2001, 21(1): 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1.01.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The rural development of China is undergoing transformation.The arable land is transforming from in support into limited.The peasant living is transforming from survival into comparatively well off.The economic institution is transforming from planning into market.The manner of land use is transforming from extensive into intensive.The rural and agriculture are transforming from exploitation into support by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is transforming from difference into harmony.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is transforming from closed smallholder towards globalization.Therefore, demand for cropland will further increase, but the development of marginal arable land is limited.The shortage of cropland and the situation of food security will be further serious in the future.Among various factors threaten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cropland, occupation on cropland by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is outstanding.This has mad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heavyhearted.Therefor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cropland conservation and regarded it as a basic national policy.However, this basic national policy has not been implemented thoroughly in practice because the mechanisms of cropland conservation have not been established.The lower comparative benefit of agricultural land use is the major reason why cropland has continuously been occupied by urban development.Therefore the comparative benefit of agricultural land use must be raised in order to conserve cropland.The mechanisms of cropland conservation also include strengthening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cropland conservation, regulating land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of government, identifying land administrative objects of government instead of market object, and implementing objects of government by means of land use planning in legislation manner.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should be towards internal land development rather than external land expansion, and stress the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stock land in cities.
[Cai Yunlong.The mechanism of cropland conservation in Chinese rural transition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1, 21(1): 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1.01.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The rural development of China is undergoing transformation.The arable land is transforming from in support into limited.The peasant living is transforming from survival into comparatively well off.The economic institution is transforming from planning into market.The manner of land use is transforming from extensive into intensive.The rural and agriculture are transforming from exploitation into support by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is transforming from difference into harmony.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is transforming from closed smallholder towards globalization.Therefore, demand for cropland will further increase, but the development of marginal arable land is limited.The shortage of cropland and the situation of food security will be further serious in the future.Among various factors threaten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cropland, occupation on cropland by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is outstanding.This has mad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heavyhearted.Therefor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cropland conservation and regarded it as a basic national policy.However, this basic national policy has not been implemented thoroughly in practice because the mechanisms of cropland conservation have not been established.The lower comparative benefit of agricultural land use is the major reason why cropland has continuously been occupied by urban development.Therefore the comparative benefit of agricultural land use must be raised in order to conserve cropland.The mechanisms of cropland conservation also include strengthening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cropland conservation, regulating land administrative behavior of government, identifying land administrative objects of government instead of market object, and implementing objects of government by means of land use planning in legislation manner.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should be towards internal land development rather than external land expansion, and stress the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stock land in cities.
[55]刘彦随, 朱琳, 李玉恒. 转型期农村土地整治的基础理论与模式探析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6): 777-782.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2.06.014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农村土地整治是适时补充耕地、盘活存量土地、优化城乡用地、强化集约用地和提升土地产能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中国城乡发展转型进程中出现的农村空心化加剧发展和农村居民点用地&ldquo;不减反增&rdquo;等突出问题,分析了科学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的战略目标与现实意义,阐释了农村土地整治中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农村土地&ldquo;三整合&rdquo;、农村空心化&ldquo;生命周期&rdquo;、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等相关的基础理论,深入探讨了农村土地整治的区域差异性模式、城乡一体化模式、&ldquo;一整三还&rdquo;综合模式、统筹协同决策模式及其创新机制。
[Liu YanSui, Zhu Lin, Li Yuheng. The essential theories and models of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of China
.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2, 31(6): 777-782.]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2.06.014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农村土地整治是适时补充耕地、盘活存量土地、优化城乡用地、强化集约用地和提升土地产能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中国城乡发展转型进程中出现的农村空心化加剧发展和农村居民点用地&ldquo;不减反增&rdquo;等突出问题,分析了科学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的战略目标与现实意义,阐释了农村土地整治中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农村土地&ldquo;三整合&rdquo;、农村空心化&ldquo;生命周期&rdquo;、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等相关的基础理论,深入探讨了农村土地整治的区域差异性模式、城乡一体化模式、&ldquo;一整三还&rdquo;综合模式、统筹协同决策模式及其创新机制。
相关话题/农村 土地 农业 空间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