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城镇化与地方性中的水资源:可持续视角的水环境保护利用与水空间规划设计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cdn.bootcss.com/mathjax/2.7.2-beta.0/MathJax.js?config=TeX-AMS-MML_HTMLorMML"></script> <script type='text/x-mathjax-config'> MathJax.Hub.Config({ extensions: ["tex2jax.js"], jax: ["input/TeX", "output/HTML-CSS"], tex2jax: {inlineMath: [ ['$','$'], ["\\(","\\)"] ],displayMath: [ ['$$','$$'], ["\\[","\\]"] ],processEscapes: true}, "HTML-CSS": { availableFonts: ["TeX"] }, TeX: {equationNumbers: {autoNumber: ["none"], useLabelIds: true}}, "HTML-CSS": {linebreaks: {automatic: true}}, SVG: {linebreaks: {automatic: true}} }); </script> 汪芳1,, 王舜奕1, PROMINSKI Martin2
1.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NSFC-DFG(中德)城镇化与地方性合作小组,北京 100871
2. 德国莱布尼兹汉诺威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NSFC-DFG(中德)城镇化与地方性合作小组,汉诺威 30419,德国

Water-related urbanization and locality: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environment as well as planning and design of water space in a sustainable perspective

WANGFang1,, WANGShunyi1, PROMINSKIMartin2
1.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NSFC-DFG Sino-German Cooperation Group on Urbanization and Locality,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2.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NSFC-DFG Sino-German Cooperation Group on Urbanization and Locality, Leibniz University Hannover, Hannover 30419, Germany
收稿日期:2018-10-9
修回日期:2018-11-15
网络出版日期:2018-12-20
版权声明:2018《地理研究》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 所有
基金资助:中德联合研讨会项目(GZ1489)中德合作研究小组项目(GZ1457)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汪芳(1973- ),女,湖南衡山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聚落城镇的地方性和适应性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E-mail: wfphd@pku.edu.cn



展开

摘要
近年来,由于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引发的水资源污染、短缺以及自然灾害的加剧,制约着城镇、区域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安全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如何保证在环境演变、城镇发展的过程中,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开发利用,水文化的地方性得以保持和丰富,成为当下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设计的一大挑战。2018年9月25-29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德双边研讨会聚焦环境变化,以“可持续视角的水环境保护利用与水空间规划设计”为主题,在规划、地理、景观、建筑、旅游、生态、水利、历史等多学科领域,就中德双方在不同的城镇化发展阶段面临的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开发问题及其相关经验和解决对策。中德两国的29位专家****,就城镇化过程中水环境保护与利用的挑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等三个主题展开交流与讨论,并就双边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成果交流方面的合作渠道和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镇化;地方性;水资源;中德研讨会;中德科学中心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ater pollution, water shortage and natural disasters caused by the unsustainable use of water resources have restricte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ities, regions and countries, and posed a threat to the safety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How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preservation and enrichment of cultural localities, in the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major challenge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vironmental changes, the bilateral symposium focuses on the theme of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environment as well as planning and design of water space in a sustainable perspective", involving the fields of planning, geograph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ourism, ecology, hydraulic engineering and history. During the symposium, participants jointly explored the issues of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aced by China and Germany in different stages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ir relevant strategies and experiences. Twenty-nine experts from China and Germany exchanged ideas/views around three major hydrological issues related to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cluding challenges between 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sustainable us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related planning strategies. On one hand, Chinese scholars provided diverse cases and accumulated water management experience in the long-term practice and latest developments in water technology; on the other hand, German scholars introduced innovative design concepts and technical methods, as well as citizen spontaneous practice. Through the shar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experts in different fields have proposed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water space planning and design strategies based on local characteristics. The scholars also discussed how to build up cooperation channels and models in bilateral academic research, personnel training and results communication.

Keywords:urbanization;locality;water resources;Sino-German Symposium;Sino-German Center

-->0
PDF (577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汪芳, 王舜奕, PROMINSKI Martin. 城镇化与地方性中的水资源:可持续视角的水环境保护利用与水空间规划设计[J]. 地理研究, 2018, 37(12): 2576-258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812017
WANG Fang, WANG Shunyi, PROMINSKI Martin. Water-related urbanization and locality: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environment as well as planning and design of water space in a sustainable perspective[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8, 37(12): 2576-258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812017

1 引言

城镇化问题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综合性课题,不仅涉及到国民经济如何协调发展,更关系到资源环境合理利用与长远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城镇化水平翻了1.5番,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2]。与此同时,快速城镇化也为资源供给和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大规模城镇建设造成了中国北方15个省市区的水资源供应紧张,南方地区的许多城镇也常有严重的水质性供水问题[3]。水资源直接关乎人类的生存,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4]。在中国即将迈入城镇化后期成熟阶段之际,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未来城镇化进程必须把提升城镇发展质量作为重中之重[5],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正是其中的关键组成。
“地方性”作为一个地方的独特属性,体现着地方文化的本质。然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和城镇化进程中,“千城一面”“千村一面”愈演愈烈,地方性的消弭严重影响着可持续发展[6]。地方性不仅体现在建筑、景观、仪式、节庆等场所和符号中[7],经济生产活动、文化活动和日常的社会活动都是塑造地方性特征的重要环节[8]。在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构成中,水不仅是重要的景观要素,而且支配并引导景观的演变,人类生活生产过程中的水利用特征也成为地方性的重要体现[9];凸显场地特征的水景观,将很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娱乐休闲的需要以及城市的商业需求。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留存和塑造地方性,也成为水空间规划设计的一大挑战。
目前中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转型的关键阶段,面临着水资源人均占有率低、水资源分布不均、水污染严重以及滨水区景观单调等问题;德国基本上完成了城镇化,但面临着“再城镇化”的情况,也遇到了人口增长停滞、水资源高度利用带来的水利基础设施过于庞大,统一规划发展的滨水区缺乏地方性等问题。如何保证在环境演变、城镇发展的过程中,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开发利用,水文化的地方性得以保持和丰富?交流与探讨有利于解决两国不同的问题,德国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能为中国提供借鉴,而中国广阔的空间与多样的案例将为德国提供不同的视角。2018年9月25-29日,以“城镇化与地方性中的水资源”为主题的中德研讨会,在位于北京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德科学中心举行。本次双边研讨会聚焦环境变化背景下的水资源,致力于探索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水资源问题,中、德的城镇化建设和地方性存续的经验相互借鉴与促进。
会议由中国北京大学汪芳和德国莱布尼兹汉诺威大学Martin Prominski联合主持。来自德国4所高校的9名****,中国14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20名专家,共计完成了29场报告。会议在规划、地理、景观、建筑、旅游、生态、水利、历史等学科领域,共同探讨环境变化背景下,中德双方在不同的城镇化发展阶段面临的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开发问题,及其相关经验和解决对策。涉及如下三个主题:① 新机遇:城镇化过程中水环境保护与利用的挑战;② 新策略:城镇化过程中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③ 新探索:城镇化及地方文化发展过程中水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

2 主题内容

2.1 新机遇:城镇化过程中水环境保护与利用的挑战

在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的开发和扩张对水环境造成了挤压和占用,城镇建设也带来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水环境的污染,环境有限的承载力对城市的发展形成约束;此外,大规模的快速城镇化建设造成了城镇个性缺乏,滨水空间的地方特色缺失。如何在城乡发展和环境保护间取得平衡,如何发挥水资源的最大效用,如何使水环境保持地方特征,都成为当下城市规划设计的机遇和挑战。
(1)城乡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冲突,生态问题严峻
处理环境保护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需要考虑资源负荷能力和环境承载力,对城市混乱建设、农业污染、生活污水等方面进行控制。中国海南省东方市近几年城镇建设迅速,热带高效农业快速发展,无序的扩张和开发严重挤占破坏了水系岸坡的自然植被和水生态系统,并造成了诸多环境隐患和生态威胁。同济大学刘滨谊提出建议,编制以水系整治为引领的系统化城市发展规划。城市水系治理理念落后、城市水体水质污染防治不力、城市水系生态廊道建设的缺乏,是造成水系生态现状的主要原因;针对东方市的未来发展,提出以城市水系建设为主导的城市发展理念,以“建设公园城市”为目标,编制以河流综合整治、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城市水系绿化生态廊道、旅游业农业等多层协同规划,构建以水系为基础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湖泊也是城市重要的生态空间,同济大学彭震伟认为湖泊保护策略不仅来自于湖泊本身及其周边环境,还包括对整个湖泊流域的保护和管理。以卧龙湖、南漪湖、抚仙湖等城市湖泊的案例研究为基础,分析了对湖泊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包括农业生产的面源污染、城镇生活的点源污染、自然环境影响等;以洱海为例探讨了生态安全模式下,湖泊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以流域保护为基础的城乡生活环境发展战略。说明在优先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协调城市湖区及其流域发展的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可以改善社会经济水平。
(2)城市扩张对水空间造成挤压,资源利用效率低
为满足城镇化过程中急剧扩张的用地需求,水空间成为被侵蚀和占用的对象,许多城市河流被道路代替,城市水网的破坏引发了内涝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东南大学杨俊宴探讨了如何在高敏感的滨水地区建立城市空间与水生态之间的动态互动系统,在多源生态大数据所构建的综合生态环境分析沙盘的基础上,借助MIKE模型模拟、水质模拟等方法,对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水生态、水安全、水健康进行综合测度与评价;通过城市物理环境要素的叠加分析,综合测评滨水地区城市的生态、空间、环境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在高敏感性水生态的城市设计与建设方法,指导基于水环境的城市滨水区低生态影响的城市建设。随着城市密度的提高,市民社会运动也开始在公共空间中发挥创造力,水空间由基础设施被塑造为公共空间。德国汉堡港口城市大学Antje Stokman介绍了汉堡东部的工业社区中被忽视的比勒河及其邻近的廊道,在港口城市大学和当地非盈利组织的合作中,河道化身“城市实验室”,开展了一个调查、讨论和实验的合作过程。根据特定地点的城市质量、地方认知和现有基础设施,采用新的设计和行动方案来替代现有市政管理部门的发展战略,在高密度城市中通过空间实践来丰富水空间的利用方式,提高水空间的利用效率。
(3)城镇化过程中水环境设计趋同,地方性缺失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城镇化建设越来越趋同,地方性特征和空间品质的缺乏,对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有负面影响。北京大学和莱布尼兹汉诺威大学共同开展中德运河沿岸城镇景观的研究项目,试图解决这一问题。莱布尼兹汉诺威大学Martin Prominski提出“地方模式体系”,在地方性理论和模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析地方性的方法,以中国京杭大运河、德国中部运河的沿线城市——无锡、天津、汉堡、柏林为研究案例,提炼出抽象的、可转化的地方模式,可应用于未来城市转型的规划和设计中。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交通干线和国民经济命脉之一,对沿线城市的空间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北京大学汪芳利用GIS技术对城镇的空间特征和演化过程进行探讨,并通过空间格局与交通网络的耦合分析,将城镇划分为不同类型;运用灰色关联法对城镇的经济和交通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其经济影响程度对不同的交通方式进行排序,说明运河城镇空间格局与交通网络的耦合关系,并揭示交通是城镇发展的重要而非决定性因素。有关“地方性”这一概念的评价标准,莱布尼兹汉诺威大学Henning Dehn回顾了中德“城镇化与地方性”团队的研究经历,基于理论、案例的研究和设计经验,从空间感受、环境要素、社会文化以及使用性等四个方面,归纳出用于地方性评价的矩阵模型,在此框架下对各方面的要素进一步分类,构建衡量地方性的标准体系,用以在未来的城市设计中提供参照并提高项目的空间品质。

2.2 新策略:城镇化过程中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为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生存需要,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当下规划设计的必由之路。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手段的引入,水资源的分配和管理方式的进步促进利用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借鉴传统水资源利用方式,具有地方适应性的经验为当今的规划设计提供指导。以自然为基础的可持续生态途径,成为应对大规模城镇化挑战的新策略。
(1)水资源分配与管理的技术手段
对于城镇化过程中遇到水资源短缺的严重问题,要求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最大化利用水资源,采取更加高效和智能的分配方式和管理手段。智能水管理系统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具有关键作用[10],因此需要构建相应的建筑设计和智能水监控系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李云鹏根据居民和游客两类使用者的用水情况,结合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进行精准用水量监测,从而建立基于个人分类水量消耗定价的计量(反馈)系统。新的智能水资源分配框架可以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减少浪费并改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水资源短缺引发的更为紧迫的挑战在某些特定地区更加紧迫,例如位于欧亚大陆中部的新疆。一方面,近年来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导致了人、水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特殊的地缘政治影响了国际关系,为跨境河流管理带来困难。新疆大学丁建丽认为:加强干旱区水资源模拟研究,对有效解决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国际水资源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水资源模拟研究离不开地方性特征。新疆地广人稀,山区和荒漠广泛分布,受时空尺度限制,区域观测数据长年缺失。研究以艾比湖流域为例,借助遥感技术结合SCS-CN、SWAT等水文模型,围绕新疆独特水资源混合补给方式及盐碱土对地表径流模拟的影响,提出长时间序列大尺度高精度的水资源模拟方法,有效拓展干旱区地学科学问题创新。森林具有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作用,水资源保护对森林的科学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低城镇化地区以水为核心的生态服务权衡研究,中国科学院戴尔阜认为,人类从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中获得产品和服务功能,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类需求。目前森林管理的基本目标已从木材生产转向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森林管理是增强森林对气候变化适应性的重要手段,因此需要加快基于分类的森林管理(CFM)的改革。以中国南方典型的红壤丘陵区为研究区域,利用LANDIS-II模拟森林景观结构、演替过程和在扰动下的树种尺度的地面生物量(AGB),来探讨采伐方式对森林生物量、碳截存和景观格局的影响。
(2)水资源传统利用方式的借鉴价值
面对环境变化和大规模城镇化的挑战,水资源的传统利用方式和经验教训具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为当今景观和城市规划提供指导,因此值得学习借鉴。中国东部位于大江的中下游,自古以来就受到频繁的洪水威胁,淮河下游地区问题尤为严重。北京大学许立言认为,在过去的五百年里,淮扬运河地区形成了一种从宏观(区域)、中观(城市)到微观(地点)尺度的独特水适应景观策略,利用大运河协调自然洪水和社会经济进程。这种策略指导着区域水系统规划、住区选址、风险规避,并帮助塑造运河区域的文化景观。水适应机制在多尺度水相关景观规划中提供了一套有价值的原则,包括多目标解决方案、小尺度分布式设施和设施的弹性配置等。在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桑基鱼塘是独特的生态农业系统和典型的可持续水景观生态系统,这种特殊的农业生产模式起源于唐宋时期,在明清时期逐渐成熟起来。广州大学吴志峰认为,桑基鱼塘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将各种农业生产(桑蚕养殖、畜牧业、养鱼)紧密相连;第二,物质和能源形成了一个可持续的生态循环系统;第三,池塘和堤坝形成了合理的景观肌理分布,充分利用水和土地资源。桑基鱼塘具有生态、文化和美学等多重价值,但随着城镇化的加快,这种特殊景观正处于持续的压力和侵蚀之下,对它的保护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浙江农林大学金荷仙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建立了寺庙园林水景观发展的历史脉络,以水景形式为分类依据归纳出溪流、水池、古井、瀑布等四种主要类型,基于案例从类型、功能、审美意义等方面对其进行剖析,并指出最重要的美学理念是“虚实相生”。寺庙水景观通过水形、水声、水色来阐释佛教和道教,将抽象的思想具象化,而佛教和道教的符号意蕴也指导着景观塑造。此外,通过四处寺庙园林的调研实例,揭示了寺院水具有日常用水、传播宗教思想、营造景观的主要功能。
(3)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生态途径
气候变化和城镇化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和雨洪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而再生水在城市水循环中的作用尚未得到挖掘。德国达姆施塔特技术大学Annette Rudolph-cleff列举了中国和越南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设计实践,认为应在综合城市发展规划中提供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使市民接近自然并大幅度减少水消耗,提高人们对可持续利用的认识。通过蓝色和绿色基础设施,在水资源敏感的城市设计和缓解策略中实现可持续水资源管理,以自然为基础的措施是一种实现弹性控制的长期战略。雨水的可持续利用也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目标是利用雨水收集技术来减少径流,增加雨洪的渗透和蒸发。德国汉堡港口城市大学Wolfgang Dickhaut认为,在可持续的雨水管理中,分散设置是一种典型的解决方案。一些国家已付诸实践的方案,是针对特定需求和场地情况的响应而开发的,每一种都具有独特性、优点和缺点,而理想的解决方案通常是几个方法的结合。在水敏感的城市设计的背景下,适当地将解决方案与土地使用相结合尤为重要,绿色屋面和可渗透树池可以将高密度城市对蓝色和绿色基础设施的需求联系起来。德国莱布尼兹汉诺威大学Christian Albert认为:以自然为基础的解决方案(NBS)通过可持续的方式可缓解社会挑战,并介绍了德国拉恩河NBS规划和治理作用的概念框架,以及河流景观生态服务系统的空间建模;通过实例来说明利用可触摸地理信息系统介面进行地理设计研究,可用于对选定的生态系统服务指标进行快速反馈。

2.3 新探索:城镇化及地方文化发展中水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

水是城乡空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生存资料又是景观要素,还是城市重要的发展线索和组织社会活动的途径。以水为主题的设计策略可能成为城镇迈向未来的驱动力,与会专家从地方文化发展、生态调控与评价、规划设计理念等方面,对水空间规划设计进行了新的探索。
(1)地方文化发展的新视角
在保持和丰富当地文化的同时,如何在环境演变和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成为一大挑战。水不仅是人类赖以为生的资源,也展示历史过程中人类的哲学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清华大学吕舟梳理了中国自古至今不同社会背景下水资源利用模式,并介绍了与水资源相关的地方信仰、传统水景观、现代水利设施景观、水技术,以及当地居民发挥的作用,对水遗产的当代价值进行了诠释——水遗产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自然和文化特征的遗产,是显示了人与自然关系、有生命的遗产;水遗产是重要的景观元素,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传统社会为基础的现代社会模式逐渐抛弃了它的遗传形态,转变为一种依赖于引进规划和设计技术的“现代化”。清华大学谭纵波认为,虽然这种转变已经被现代社会广泛接受,但也导致了空间格局的均质化和区域传统特征的衰落,这在中国已成为普遍现象,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并发现传统的价值。尊重传统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制,更重要的是发现可以应用于现代社会的规则和特质,文明的进步在于对过去的传承,针对当下的需求提出解决方案。中国的水运体系由东西向自然河流与南北向人工运河组成,北京大学吴必虎阐述了中国古代水运体系发展的历史脉络、历代游记记录的沿运河南北文化差异与交流,通过中国人口沿水运路线迁移的历程,以及大河流域的流域治理与国家力量的集中投入,说明了水运交通在中国历史上做为经济发展命脉和文化传播线索的重要作用,揭示了中国古代水上交通体系对国家认同形成的重要意义。中山大学孙九霞从环境正义和环境治理的角度出发,以洱海为例探讨旅游环境中的权力关系与博弈格局。洱海水的变迁是一个从生产性资源到消费性旅游景观的转变过程,同时景观变迁背后的实践主体、景观意义以及人海关系也发生某种重构;洱海水的治理逐渐从对水环境本身的专项治理延伸至旅游升级、经济转型、制度建设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理,实质上是以环境为名义的社会治理与目的地管理过程;洱海水的政治则是情、理、法逻辑下的环境治理与应对策略,洱海也正从被各利益方争夺的对象走向某种共享。德国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已经开始讨论如何将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地方特征纳入规划和设计过程,但是“动植物物种组成”通常是被忽视的,德国莱布尼兹汉诺威大学Rüdiger Prasse认为,保护未来人类栖息地的地方性特征,并减少全球千城一面、无个性城市的增长,也必须考虑到环境中的动植物构成。因此,人类活动被认为是环境因素,而动植物对人类活动的反应则代表着地方性,水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对于塑造水空间的地方性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德国莱布尼兹汉诺威大学Andreas Quednau认为水对一个区域的气候、地形等条件等有敏感和动态的响应,因此水可以更具体地体现该区域的地方性特征,围绕着水的弹性设计有助于提高人类栖息地的适应能力;此外,通过实践项目的介绍,说明水可以作为一种叙事线索,成为城市发展项目的驱动者,带来更多的社会影响,提高生态功能。
(2)生态评价与调控的新途径
城市中的自然水体包含流经城市的河流、湖泊、湿地以及地下水等,城市湖泊在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城市湖泊水域动态意义重大。北京师范大学蒋卫国采用了1375景季节连续的陆地卫星TM/ETM+/OLI影像,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和规则分类识别湖泊水域,评估了1987-2015年武汉市湖泊水域的时空变化特征。武汉城市群作为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研究结果可为武汉城市圈湖泊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一定参考。淡水环境污染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有关山地湖泊污染控制策略的研究有限。重庆大学何强选取重庆园博园中的龙景湖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对污染物来源、水环境容量和污染物减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总氮(TN)和总磷(TP)是影响龙景湖水质的主要参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流域综合治理措施。选取控制区并计算污染物减排的分配,2013-2016年期间开展了包括控制非点源污染和污染水恢复在内的技术示范。项目实施后,减少的总氮、总磷的数量远高于达到四类水质量的建议量,综合治理的技术方法为山区湖泊的污染控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武汉大学武静针对近年来全国各地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的背景,根据中国建设海绵城市的国家政策,提出了相应的研究目标——为提高水敏性城市景观空间(WSULS)缓解城市内涝问题的能力,探索水敏性城市景观空间柔性减灾的调控与评价方法。基于WSULS相关理论的知识图谱分析,从多源数据中提取影响因子进行POI分析,并构造评价指标以确定内涝风险等级和约束条件,提出了优化和规范WSULS的城市内涝评价方法,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减灾潜力,满足城市安全和城市景观协同发展的需求,为未来城市发展和建设提供决策支持。尽管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概念、规划、目标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对海绵城市建设耦合效应的综合评价相对较少。湖南文理学院彭保发通过获取常德市穿紫河流域海绵城市建设前后的地理和经济数据,比较和分析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海绵城市实施后,穿紫河流域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流域防洪能力提高,水质明显改善;此外,近500年历史的河街码头文化恢复,继承了常德市的水文化,旅游业发展、居民幸福感提升。这表明,通过穿紫河流域的海绵城市建设,城市生态、经济、社会的耦合效应显著改善,可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3)水环境规划设计的新理念
面对与水相关的威胁和极端情况,需要先进的技术措施和设计干预,提高人类栖息地的恢复力。北京林业大学李翅在“韧性城市”的概念下,进行了新乡市黄河滩区生态安全格局和社会经济的研究。该区域生态环境优越,文化资源丰富,但在洪水威胁下,存在基础设施水平低、社会发展滞后、产业竞争水平低等问题。应用场景预设的方法,预测几种典型洪水的泛滥范围,在工程安全的前提下,提出在河滩地区的带状开发布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韧性的洪水管理策略和与之匹配的城乡发展策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清华大学林文棋以区域水资源评估、水平衡估算和论证为基础,探索了新疆阿克苏水系统在三个不同层次上的空间规划。在宏观层面上,通过协调城市时间和空间的用水需求,来构建水和绿色空间的总体布局;在中观层面上,通过优化土地利用模式,形成公共空间系统,提高水系、城市景观、空间组织、居民服务和娱乐服务之间的联系;在微观层面上,采用生态工程技术,确保城市水系的建设活动和适宜功能。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Henrik Schultz认为,跨学科的综合战略才能应对河流景观的挑战。例如,利用步行的深入体验,建立对场地条件和问题的共同理解,并通过对话和图片来交流研究结果;利用类型学方法找到可转移的策略;应用空间图像将现状和设计想法结合在一起,人们可以在图像中联系和认识河流景观,这提供了跨学科参与式设计的新理念。

3 结论与讨论

在城镇化过程中,中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体生态恶化等问题,而德国也面临着空间紧张、水资源管理的挑战。此外,滨水区域地方性缺失、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也都困扰着中国和德国。水环境保护利用、水空间规划设计是跨学科、综合性的科学问题,不同领域的参会专家通过项目实例、设计理念、技术方法的分享,提出了可持续视角的水环境保护利用与水空间规划设计策略,总结如下:
(1)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优化水资源利用结构,引入新的科技手段,采取高效分配方式和管理方法,减少浪费并改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借鉴传统水资源利用经验。水资源传统利用方式具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为今天的规划设计提供更自然的途径的借鉴,在传承和创新中为当下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3)注重水空间的地方性塑造。面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均质化和区域传统特征的衰落的现象,未来的规划设计应呼应地方特征,重新审视并充分挖掘地方性文化的价值。
(4)采取生态规划途径。在未来的水环境、水空间规划中,需改变城市水系治理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防治城市水体水质污染,构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同时提高市民参与和环保意识。
(5)完善综合评价体系。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具有耦合效应,因而景观规划不仅仅是对环境的治理,也是经济转型、制度完善的契机,完善生态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将促进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
本次会议重在交流水环境保护利用、水空间规划设计的理念与技术。一方面,由于中国各地差异巨大的地方特征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中国****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研究案例和漫长历史实践中积累的治水、理水智慧;另一方面,德国****介绍了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方法,以及民众自发的空间实践经验。面对着城镇化迅速发展中环境承载力和水资源利用的挑战,专家们将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与水资源的管理相结合,以保障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需求;提出多尺度的生态规划途径和治理策略,以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约束间的矛盾;吸取借鉴传统方式和地方经验,以解决地方性缺失的问题并赋予其当代价值。
此外,中德双方就双边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成果交流方面的合作渠道和模式进行探讨,加强了在规划设计领域的学术合作,促成了中德教授、中德院校之间的进一步交流与发展,建立了新的合作关系,为中德双方在此领域的共同工作提供高效、系统化的平台。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姚士谋, 张平宇, 余成, . 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
. 地理科学, 2014, 34(6): 641-647.
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城镇化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课题,是涉及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如何协调发展,达到一个新的现代化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探索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在过去一阶段,虽然城镇化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并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城乡一体化方面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但在某个时期或一些地区,城镇化过速发展阶段,出现了无序的发展状态,大中城市边缘盲目扩展,水土资源日渐退化,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特别是有些政府决策人对城镇化的许多制约因素认识不足,甚至决策失误,导致了城市环境出现许多不安全、不舒适的问题。着重从地理空间与自然资源保护的角度,探索中国新型城镇化3 个理论与实践问题① 如何认知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与新的路径;②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如何构建新型城镇化的创新模式;③ 在新型城镇化实施过程中,如何认识中国城镇化本身的发展规律,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p>
[Yao Shimou, Zhang Pingyu, Yu Cheng, et al.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new urbanization in China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34(6): 641-647.]
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城镇化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课题,是涉及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如何协调发展,达到一个新的现代化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探索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在过去一阶段,虽然城镇化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并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城乡一体化方面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但在某个时期或一些地区,城镇化过速发展阶段,出现了无序的发展状态,大中城市边缘盲目扩展,水土资源日渐退化,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特别是有些政府决策人对城镇化的许多制约因素认识不足,甚至决策失误,导致了城市环境出现许多不安全、不舒适的问题。着重从地理空间与自然资源保护的角度,探索中国新型城镇化3 个理论与实践问题① 如何认知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与新的路径;②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如何构建新型城镇化的创新模式;③ 在新型城镇化实施过程中,如何认识中国城镇化本身的发展规律,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p>
[2]方创琳.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城镇化与城市群取得的重要进展与展望
. 经济地理, 2018, 8(9): 1-9.
[本文引用: 1]

[Fang Chuanglin.Important progress and prospects of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past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 Economic Geography, 2018, 38(9): 1-9.]
[本文引用: 1]
[3]陆大道, 陈明星. 关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编制大背景的几点认识
. 地理学报, 2015, 70(2): 179-185.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02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标志着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重大转型,核心是强调了人的城镇化,总体要求是"稳中求进"。本文着重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方面阐述了对这个规划产生背景的初步认识。城镇化发展水平应当与城镇产业结构转型和新增就业岗位、城镇实际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以及水土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等保持一致。中国大规模高速发展的城镇化,付出的环境污染代价巨大,基础设施不堪重负,自然资源的支撑力面临严重的困难。城镇化是具有明显交叉学科特性的重要前沿科学问题,是一个复杂系统。人文经济地理学的跨学科性质在城镇化研究领域具有突出优势和较为扎实的研究基础,面向国家新型城镇化的重大现实需求,还非常需要对这一重大领域进行深入的跟踪和研究。
[Lu Dadao, Chen Mingxing.Several viewpoints on the background of compiling the "National New Urbanization Planning: 2014-2020"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70(2): 179-185.]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02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标志着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重大转型,核心是强调了人的城镇化,总体要求是"稳中求进"。本文着重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方面阐述了对这个规划产生背景的初步认识。城镇化发展水平应当与城镇产业结构转型和新增就业岗位、城镇实际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以及水土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等保持一致。中国大规模高速发展的城镇化,付出的环境污染代价巨大,基础设施不堪重负,自然资源的支撑力面临严重的困难。城镇化是具有明显交叉学科特性的重要前沿科学问题,是一个复杂系统。人文经济地理学的跨学科性质在城镇化研究领域具有突出优势和较为扎实的研究基础,面向国家新型城镇化的重大现实需求,还非常需要对这一重大领域进行深入的跟踪和研究。
[4]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URL [本文引用: 1]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The State Counci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s Decision on Accelerating Water Conservancy Reform and Development. .]URL [本文引用: 1]
[5]方创琳. 中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演变调整与城市规模新格局
. 地理研究, 2014, 33(4): 674-68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4008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城市发展方针是指导城市持续健康发展、把握城市发展大局与方向的总体纲领。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方针来指导,城市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城市发展方针是随着城市发展阶段的变化而调整的,因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对中国近60多年来城市发展总体方针演变过程与指导效果回顾总结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中国现行城市发展方针的局限性,包括现行城市发展方针与国家城市发展的客观现实不相符合,缺少对城市化重点地区"城市群"的基本表述,对大、中、小城市的划分标准不尽合理,现行城市发展方针指导下的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与行政区划不相协调等。最后提出了调整现行城市发展方针的建议方案,重新划分大、中、小城市的规模标准,将中国城市划分为超大城市(市区常住人口规模≥1000万人)、特大城市(介于500万~1000万人)、大城市(介于100万~500万人)、中等城市(介于50万~100万人)、小城市(介于10万~50万人)、小城镇(10万人)共六个规模等级标准;将新形势下中国城市发展方针调整为:引导发展城市群,严格控制超大和特大城市,合理发展大城市,鼓励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形成城市群与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国家城市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将形成由20个城市群、10个超大城市、20个特大城市、150个大城市、240个中等城市、350个小城市和19000个小城镇组成的6级国家城市规模结构新体系;重新构建建制市的设市标准,尝试建立民族自治市;鼓励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把其作为农业人口就近就地市民化的首选地,不断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Fang Chuanglin.A review of Chinese urban development policy, emerging patterns and future adjustments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4, 33(4): 674-68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4008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城市发展方针是指导城市持续健康发展、把握城市发展大局与方向的总体纲领。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方针来指导,城市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城市发展方针是随着城市发展阶段的变化而调整的,因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对中国近60多年来城市发展总体方针演变过程与指导效果回顾总结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中国现行城市发展方针的局限性,包括现行城市发展方针与国家城市发展的客观现实不相符合,缺少对城市化重点地区"城市群"的基本表述,对大、中、小城市的划分标准不尽合理,现行城市发展方针指导下的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与行政区划不相协调等。最后提出了调整现行城市发展方针的建议方案,重新划分大、中、小城市的规模标准,将中国城市划分为超大城市(市区常住人口规模≥1000万人)、特大城市(介于500万~1000万人)、大城市(介于100万~500万人)、中等城市(介于50万~100万人)、小城市(介于10万~50万人)、小城镇(10万人)共六个规模等级标准;将新形势下中国城市发展方针调整为:引导发展城市群,严格控制超大和特大城市,合理发展大城市,鼓励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形成城市群与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国家城市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将形成由20个城市群、10个超大城市、20个特大城市、150个大城市、240个中等城市、350个小城市和19000个小城镇组成的6级国家城市规模结构新体系;重新构建建制市的设市标准,尝试建立民族自治市;鼓励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把其作为农业人口就近就地市民化的首选地,不断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6]庄惟敏. 中德视角下城市发展启示: 《Urbanization and Locality: Strengthening Identity and Sustainability by Site-specific Planning and Design》评介
. 地理研究, 2016, 35(1): 封2.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正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经济高速增长,并引发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向城镇地区。然而快速发展背后隐藏着重重危机,城市的社会、环境、文化等问题频发,人地关系越发尖锐,"城市病"也越发严重。"地方性"作为一个地方所具备的独特性,体现出地方文化的本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城镇化的进程中,不断消弭,"千城一面"、"千村一面"愈演愈烈,严重影响着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城镇化过程中进行地方性的传承和保护刻不容缓。由北京大学汪芳副教授和德国莱布尼兹汉诺威大学Martin Prominski教授主编,受中德科学中心
[Zhuang Weimin. Enlightenment on urban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a and Germany: A commentary on "Urbanization and Locality: Strengthening Identity and Sustainability by Site-specific Planning and Design"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6, 35(1): Cover II.]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正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经济高速增长,并引发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向城镇地区。然而快速发展背后隐藏着重重危机,城市的社会、环境、文化等问题频发,人地关系越发尖锐,"城市病"也越发严重。"地方性"作为一个地方所具备的独特性,体现出地方文化的本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城镇化的进程中,不断消弭,"千城一面"、"千村一面"愈演愈烈,严重影响着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城镇化过程中进行地方性的传承和保护刻不容缓。由北京大学汪芳副教授和德国莱布尼兹汉诺威大学Martin Prominski教授主编,受中德科学中心
[7]孙九霞, 周一. 遗产旅游地居民的地方认同: “碉乡”符号、记忆与空间
. 地理研究, 2015, 34(12): 2381-239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12015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文化地理****对"地方"这一理论视角主观性意义的强调,使得"地方认同"等呈现人与地方情感联系的概念被重新审视。在当今中国申遗热的背景下,当地人的地方认同在各方力量对遗产归属与表述的争夺中重塑,如果将这种重塑放在多尺度的分析框架下,就可以发现地方认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封闭的地点,在本土、全国以及跨国空间中呈现不同的表述。开平碉楼与村落作为广东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并且是中国唯一以华侨文化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是研究遗产生产对地方认同变迁影响的典型案例。结合文献分析、观察法与访谈法等,阐述遗产旅游发展背景下当地居民的地方认同变迁,分析开平作为"碉乡"的具体内涵。研究发现:遗产申报和维护使碉楼被硬性确立为地方的象征,具有高度符号化的特点;"碉乡"形象在居民地方认同中的展开并不完整;"碉乡"在历史延续中存在着多重割裂;"碉乡"的空间边界既明确又封闭。
[Sun Jiuxia, Zhou Yi.Residents' place identity at heritage sites: Symbols, memories and space of the "Home of Diaolou"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12): 2381-239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12015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文化地理****对"地方"这一理论视角主观性意义的强调,使得"地方认同"等呈现人与地方情感联系的概念被重新审视。在当今中国申遗热的背景下,当地人的地方认同在各方力量对遗产归属与表述的争夺中重塑,如果将这种重塑放在多尺度的分析框架下,就可以发现地方认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封闭的地点,在本土、全国以及跨国空间中呈现不同的表述。开平碉楼与村落作为广东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并且是中国唯一以华侨文化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是研究遗产生产对地方认同变迁影响的典型案例。结合文献分析、观察法与访谈法等,阐述遗产旅游发展背景下当地居民的地方认同变迁,分析开平作为"碉乡"的具体内涵。研究发现:遗产申报和维护使碉楼被硬性确立为地方的象征,具有高度符号化的特点;"碉乡"形象在居民地方认同中的展开并不完整;"碉乡"在历史延续中存在着多重割裂;"碉乡"的空间边界既明确又封闭。
[8]郎朗, 林森. 结构化理论在“地方”研究中的应用: 以北京三里屯的演变为例
. 地理研究, 2017, 36(6): 1065-108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06006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人文主义地理学家率先将“地方”作为独立概念提出来,强调了个体行动者在地方性的塑造中的主体性;社会建构学派则从更为宏观的社会结构出发,探讨了权力关系、经济生产形式等结构性因素对地方性形成的影响.中国大部分关于“地方”的实证研究,从研究视角上大体可以分为强调个人经验和强调社会建构两个派系,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这两种机制往往同时在地方性的形成和演变中发挥着作用.在社会学中被广泛应用的结构化理论对解决这一分歧有建设性意义.把这一研究视角应用于对北京三里屯地方身份演变的研究中,论述社会结构和个体行动者的社会实践相互影响、互相转化的过程,以及这一互动过程对“地方”的空间职能、社会认同以及其与外部的相对关系的影响.“地方”在结构化理论的研究视角下,既不只是个人经验和意义的总和,也不仅仅是宏观社会经济结构的空间产物,而是“社会—个体1地方”这一复杂的多重互动关系的一部分,既是上一环“结构1行动”互动的结果,又是下一次“结构一行动”互动的背景.
[Lang Lang, Lin Sen.Plac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ation theory: A case study of Sanlitun, Beijing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7, 36(6): 1065-108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06006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人文主义地理学家率先将“地方”作为独立概念提出来,强调了个体行动者在地方性的塑造中的主体性;社会建构学派则从更为宏观的社会结构出发,探讨了权力关系、经济生产形式等结构性因素对地方性形成的影响.中国大部分关于“地方”的实证研究,从研究视角上大体可以分为强调个人经验和强调社会建构两个派系,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这两种机制往往同时在地方性的形成和演变中发挥着作用.在社会学中被广泛应用的结构化理论对解决这一分歧有建设性意义.把这一研究视角应用于对北京三里屯地方身份演变的研究中,论述社会结构和个体行动者的社会实践相互影响、互相转化的过程,以及这一互动过程对“地方”的空间职能、社会认同以及其与外部的相对关系的影响.“地方”在结构化理论的研究视角下,既不只是个人经验和意义的总和,也不仅仅是宏观社会经济结构的空间产物,而是“社会—个体1地方”这一复杂的多重互动关系的一部分,既是上一环“结构1行动”互动的结果,又是下一次“结构一行动”互动的背景.
[9]王云才.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之图式语言及其传承
. 中国园林, 2009, 25(10): 73-76.
[本文引用: 1]

[Wang Yuncai.The pattern language and its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local cultural landscape
.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9, 25(10): 73-76.]
[本文引用: 1]
[10]Shahanas K M, Sivakumar P B.Framework for a smart water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context of smart city initiatives in India
. 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 2016, 92: 142-147.
https://doi.org/10.1016/j.procs.2016.07.337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The Internet, invention of the century, has completely revolutionized the world and brought people closer to each other than ever before. The advancement in technologies of computing, communication brings the next generation of Internet, Internet of Things. As the popul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creases, the cities have to transform to Smart Cities which can be achieved with the help of Internet of Things. Water is one of the vital resource for existence of human life and so Smart water management system has a key role in smart city. The paper reviewed different technologies and platforms that are required for a smart environment. An architecture design for Smart water management is proposed and an implementation detail of Smart water monitoring system is discussed.
相关话题/城市 空间 生态 环境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