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tial restructuring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Beijing
LIUXiaoquan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8-03-1
修回日期:2018-05-27
网络出版日期:2018-08-20
版权声明:2018《地理研究》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 所有
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
-->
展开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0
PDF (3459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1 引言
产业调整是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经过程,制造业将经历初级工业化、重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和知识技术高度密集化的渐次高度化的发展过程,这是大都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所出现的共同趋势[1]。作为大都市产业结构调整中变动最突出的内容,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制造业在大都市区内的空间变动及从大都市区内部向外围地区的迁移,从而最终实现了制造业在大都市内部的空间演化,而不同的发展阶段,制造业的空间变动会呈现不同的特征[2,3,4,5,6]。东京大都市区等的经验显示[7],伴随着大都市区制造业向外围地区的迁移,大都市区内的制造业将不断向都市型产业、高技术产业集中,并在空间上表现出进一步的集聚。北京近20余年来,一直经历着经济结构与空间结构的调整,主要表现为制造业占比下降和结构优化,以及制造业向郊区的布局调整,根据2008年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北京市制造业已经呈现出多中心的分布特征[8],然而,北京的城市发展仍然面临着空间优化与首都功能匹配的重要挑战,优化环境质量、减少能源消耗的发展要求决定了北京制造业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升级和空间调整。从2000年开始特别是2008年以后,北京向京津冀及全国其他地区的产业转移规模和速度都在进一步提升,根据国际经验,制造业的外迁会重塑区域产业链[9],在北京市产业疏解的过程中,北京市域产业结构调整可能会更加剧烈,京津冀协同发展必然会进一步加速北京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此相伴随,制造业的空间布局必然随之发生相应的调整。近年来,研究者针对北京城市空间结构变动及空间扩展的相关影响因素[10,11,12,13,14,15,16,17,18,19],制造业空间变动[20,21,22,23,24,25,26]均开展了相关的研究,然而对于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空间布局调整规律和特征的研究仍然比较欠缺。正确认识这一过程中北京市域制造业结构的调整规律,追踪和探讨北京市域制造业的空间演化规律,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北京市域制造业的空间调整和优化,进而有效引导城市空间重构。
本研究将从街乡的尺度,重点分析2008年以来北京制造业就业结构与空间分布的变动,尝试探索产业外迁过程中市域制造业空间的变动规律与特征。受空间街乡级数据可得性的限制,本研究的时间阶段仅限于2008-2013年之间,利用2008年和2013年北京市经济普查数据中街道、镇乡的制造业大类的就业数据,分别分析产业占比的变动及各空间分布的变化。为保持两年数据的可比性,将产业及街道镇乡进行合并调整,并去除部分不可比数据,最终得到316个街道(2008-2013年新建街道乡镇并入原街道乡镇,部分边界发生重新划定的街道乡镇合并处理)和22个产业部门 (由于2008年经济普查采用2002年国民经济产业分类,2013年采用最新2011年国民经济产业分类,产业大类的名称及组成内容均发生了较大调整,考虑到数据的可比性,将相互调整较大的产业进行合并处理,其中,产业大类17、18、19合并为纺织服装制品业,2011年的产业大类24和41(即2002年的24和42)合并为文教体育及其他制品业,2002年的29、30合并为橡胶和塑料制品业,2011年的产业大类34、40(即2002年的35、41)合并为通用设备、仪器仪表制造业;2011年的36汽车制造业,与37合并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与2002年保持一致。此外,由于2013年街道数据中企业数量少于3的数据被删除,烟草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数据缺失,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在2008年统计中不存在,在总体数据中将这四类产业去除。)。
2 北京制造业就业结构的变动特征
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08-2013年北京市制造业结构优化进程在进一步推进,22个制造业产业结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动,其中有11个产业的从业人员占比有所提升,其余11个产业的从业人员占比则有所下降,从产业结构变动的角度,将11个占比上升的产业定义为增长产业,而其余占比下降的11个产业定义为衰退产业(表1)。Tab. 1
表1
表12008-2013年北京各制造业行业就业结构变动(%)
Tab. 1Chang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employment structure in Beijing during 2008-2013 (%)
增长产业 | 份额变动 | 衰退产业 | 份额变动 |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4.007 | 家具制造业 | -0.153 |
食品制造业 | 1.375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0.257 |
金属制品业 | 1.250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0.313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1.216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0.397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1.185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0.498 |
医药制造业 | 0.958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0.506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0.900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0.902 |
通用设备、仪器仪表制造业 | 0.167 |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 -1.252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0.159 | 文教体育及其他制造业 | -1.273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0.086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2.277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0.038 | 纺织服装制品业 | -3.513 |
新窗口打开
11个衰退产业的总就业人数2008年占总体的33.72%,2013年仅占到总体的22.38%,除纺织服装制品业外,其他产业占比均低于5%;而与此相对的,11个增长产业占全部制造业的占比从2008年的66%增长到2013年的77.62%,2008年平均占比超过6%,2013年则超过7%,可见在2008-2013年,伴随着北京向京津冀及其他区域产业转移趋势的加大,北京市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也在进一步加大,不符合北京首都功能的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高能耗高污染型产业份额显著下降,而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比持续上升,制造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3 北京市域内制造业的空间演化特征
为了进一步探讨北京市制造业结构调整的空间重组特征,本文计算各街道、镇乡22个制造业部门就业占北京市各制造业部门总就业的份额及变化,以此反映北京市内各制造业就业空间分布的变动。为测度各制造业就业空间分布变动的剧烈程度,本文计算就业空间分布变动指数P,即各街道、镇乡就业占全市份额变化的绝对值的平均值:式中:Pj为j行业就业空间分布变动指数;
Tab. 2
表2
表22008-2013年北京各制造业就业空间分布变动
Tab. 2Change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employment in Beijing during 2008-2013
增长产业 | 分布变动 | 衰退产业 | 分布变动 |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0.277 | 家具制造业 | 0.224 |
食品制造业 | 0.236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0.370 |
金属制品业 | 0.157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0.174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0.158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0.249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0.113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0.405 |
医药制造业 | 0.264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0.220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0.175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0.175 |
通用设备、仪器仪表制造业 | 0.174 |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 0.549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0.171 | 文教体育及其他制造业 | 0.314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0.304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0.413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0.157 | 纺织服装制品业 | 0.221 |
平均值 | 0.199 | 平均值 | 0.301 |
新窗口打开
就平均空间变动来看,衰退产业的空间分布变动达到0.301,明显高于增长产业(平均值为0.199),而平均空间变动最明显的前5大产业分别为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文教体育及其他制造业,均为消退产业,即产业份额有所下降的产业,可见总体上,衰退产业的空间变动更加显著,而增长产业的空间变动相对较小。
进一步将街道、镇乡区分为就业份额增加和降低的空间单元,分别观察其就业份额增加或降低的累积分布特征。将街道、镇乡划分为增幅或降幅大于1%(A、A′类街乡),小于1%但大于0.5%(B、B′类街乡),和小于0.5%(C、C′类街乡)的三类地区,并分别计算三类地区就业份额增幅或降幅所占比例(图1),从而观察各产业的空间变动特征。根据图1所示,22个产业中,17个产业的份额增长都集中在少数增幅大于1%的街乡(增幅>1%街乡累积占比超过50%),反映出大多数产业的增长由少数高份额街乡主导。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2008-2013年制造业高份额变动街乡的累积贡献
-->Fig. 1Cumulative percentages of high share sub-districts of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in Beijing during 2008-2013
-->
为进一步了解市域内制造业空间重组的布局特征,分别测算不同产业各街乡占全市的比例以及2008-2013年的增幅。如图2、图3、图4所示,增长和衰退两类产业的空间增长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增长产业倾向于在少数街乡集聚增长,而这些集聚增长街乡的增长产业在2008年的份额占比均超过0.5%(10个街乡中除怀柔地区办事处所占份额较小仅为0.219以外,其他9个街乡份额均大于0.5%。),2008-2013年的空间分布主要表现为空间转移和在部分高份额街乡的进一步集聚;相对的,衰退产业份额增长超过0.5%的街乡数量明显较多,空间布局较为分散,并且在东六环、南六环沿线及六环以外区域连片分布,在这一趋势下,2008-2013年衰退产业的空间布局呈现出转移和扩散的趋势。从北京市总体制造业的空间增长来看,制造业的空间变动主要由增长产业引导,增长和下降空间均十分集中。2008-2013年,增长的11个产业占北京市全部制造业就业比例从66%进一步上升至78%,其显著增长的街乡也成为制造业显著增长的区域,总体上,增长产业集聚发展的空间特点,决定了北京市制造业空间布局变动的总体趋势。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2008-2013年增长和衰退产业、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变动
-->Fig. 2Changes of spatial structure of growing industries, declining industries and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in Beijing during 2008-2013
-->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2008-2013年北京增长产业空间分布格局
-->Fig. 3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rowing industries in Beijing in 2008 and 2013
-->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2008-2013年北京衰退产业空间分布格局
-->Fig. 4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eclining industries in Beijing in 2008 and 2013
-->
就增长产业的空间变动来看,无论是份额下降还是上升,都集中在少数街乡。增长产业的空间增长主要表现为少数核心街乡的集聚增长,这些街乡分散集中在六环沿线,以及六环与京城中心—外围重要的交通联络线的交汇区域,增长的区域分别为:① 昌平区内沿京藏高速方向的回龙观地区和沙河地区,② 怀柔、密云、顺义三区县交界处,沿京承高速方向,分别为牛栏山地区、十里堡镇、怀柔地区和雁栖地区,③ 丰台区内沿京开高速方向的黄村地区,④ 丰台区内沿京沪高速方向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⑤ 顺义区内沿机场高速方向的仁和地区,⑥ 平谷区内的兴谷街道。这些地区不仅是各区县重要的制造业增长中心,也是全市制造业份额增长最快的街乡(除牛栏山排名第13以外,其他街乡均为增长份额前十位的街乡)。
相对的,份额明显下降的区域更加集中地分布在6个街乡,分别为朝阳区的酒仙桥街道,丰台区的卢沟桥地区和东高地街道,怀柔区的泉河街道,昌平区的城南街道,顺义区的天竺地区,这6个街乡中,有3个街乡位于五环以内的城市功能拓展区,其余的3个街乡位于北部昌平、顺义和怀柔三个区域,泉河街道、天竺地区和东高地街道的制造业均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主,份额下降也主要由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引起;其余3个街乡都有较长时间的制造业历史,曾经是北京重要的制造业区域,多个制造业行业在全市的份额超过1%,但随着近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大部分制造业行业的份额都出现下降,制造业占比表现出明显的下降,其中下降最明显的产业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4 制造业空间演化过程中的地域专业化变动特征
不同产业以及相同产业的不同价值链环节,对于劳动力、技术、投资、生产规模等要求都是不同的[27],因而空间布局往往也存在差异。为了进一步分析北京市制造业空间演化过程中地域专业化程度和分工格局的变化及特征,选取2008-2013年增长产业和衰退产业份额增长超过0.5%的街乡,采用赫芬达尔指数(以下简称H指数)测度各显著增长的空间单元就业结构的专业化程度,并使用区位商考察就业中心的专业化部门。H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c表示空间单元j行业c的就业人数;xj表示空间单元j的制造业的总就业人数;m为就业结构中行业的个数,即22个制造业行业。赫芬达尔指数越高,说明就业结构的专业化程度越高,H指数在0.1以下代表多样化的就业结构,H指数在0.1~0.2之间代表中度专业化的就业结构,而H指数在0.2以上代表高度专业化的就业结构。
如表3所示,分别计算这些街乡全部制造业的H指数,计算结果显示,增长产业和衰退产业明显上升的街乡,2008年制造业H指数的平均值超过了0.1,属于中度专业化水平;而随着2008-2013年的变动,增长产业上升街乡和衰退产业上升街乡的制造业H指数都有所上升,可见街乡的就业专业化程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其中,增长产业上升街乡的制造业H指数增幅明显较高,2013年H指数平均值达到了0.257,表现出高度专业化的特征。
Tab.3
表3
表3重点街乡制造业H指数及变动
Tab.3H index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main growing sub-districts
增长产业上升街乡 | 衰退产业上升街乡 | |
---|---|---|
2008年 | 0.171 | 0.120 |
2013年 | 0.257 | 0.162 |
H变动 | 0.086 | 0.042 |
新窗口打开
为进一步了解重点街乡的产业专业化特征,进一步计算衰退产业和增长产业重点街乡各产业部门的区位商,统计各街乡增长产业和衰退产业区位商大于1.5的产业部门,即专业化部门(图5)。对比两类产业的专业化部门的数量来看,衰退产业大多数重点增长街乡都存在多个专业化部门(3个及以上),而增长产业的专业化部门均不超过3个,可见总体上,衰退产业的专业化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增长产业则更倾向于专门化。总体来看,增长产业与衰退产业在空间集聚的过程中,形成了更加清晰的功能分工。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52008-2013年北京增长产业和衰退产业主要增长街乡的专业化部门数量
-->Fig. 5Specialized departments of industries in main growing sub-districts in Beijing during 2008-2013
-->
5 增长产业和衰退产业空间演化的区域差异
为进一步探讨两类产业对北京市制造业空间布局变动的影响,以增长产业份额变动超过0.2%,衰退产业份额变动超过0.1%为标准,观察存在显著产业变动的街乡分布。如图6所示,本文关注的重点街乡包括三类,并在空间布局上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6北京产业份额显著变动的重点街乡的空间分异
-->Fig. 6Spatial distribution of key districts with obvious change of employment share in Beijing
-->
5.1 三类街乡的空间分异特征
第一类是增长产业显著提升的街乡,判定标准为:增长产业份额增幅超过0.2%,衰退产业份额下降。这类街乡的产业发展符合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趋势,增长产业有明显的份额提升,是制造业的上升空间,从空间布局来看,这类街乡主要分布在市域北部的近郊区域;参照增长产业的空间发展规律,未来会进一步呈现持续增长和集聚的态势。第二类是两类产业均显著提升的街乡,判定标准为:增长产业份额增幅超过0.2%,衰退产业份额增幅超过0.1%,此类街乡在全市属于制造业份额明显增长的区域,也是全市制造业的空间增长区域,从空间布局来看分布较为分散,尽管两类产业在全市的份额都有所增长,但街乡制造业内部产业结构变动情况,却需要进一步观察。
第三类是衰退产业显著提升的街乡,即衰退产业份额增幅超过0.1%,增长产业份额下降,这类街乡的制造业结构变动特征与北京市制造业发展趋势恰好相反,是需要特别关注的、未来可能需要重点调整的区域。在空间布局上,第三类产业主要分布在市域南部郊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和房山境内,从各街乡内部产业结构变动来看,除了双丰街道和城南街道两个北部街乡的衰退产业占比有所下降以外,其他街乡都呈现出衰退产业占比提升的趋势,产业结构与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背离。
总体来看,三类街乡在空间布局上有比较清晰的分异,比较来看,北部地区制造业结构调整基本符合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和要求,未来的空间变动将主要体现在增长产业在空间上的进一步集聚;而南部地区的部分街乡制造业结构发展并不符合北京市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条件下,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这些街乡需要重新定位和进一步的产业重构,也可能成为产业空间调整最为剧烈的区域。
5.2 同增街乡的产业结构特征
两类产业份额均呈现显著提升的街乡共有14个,就业人数占全市制造业的比例在2008年达到21%,2013年已经上升为35%,可见该类街乡的产业结构变动和空间发展对北京市域制造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分析两类产业占本街乡制造业比例的变动,可以看到,除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外,其他街乡的衰退产业占比均呈现下降趋势,可见大多数街乡的产业结构在向着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发展,总体来看,符合北京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趋势。但从衰退产业就业人数的实际增长来看,一部分街乡的衰退产业人数已经呈现下降趋势,一部分街乡仍然呈现上升趋势,对街乡份额增长表现出正贡献,尽管增速低于增长产业,其增长态势仍然值得关注。
因此,根据产业对街乡制造业份额增长的贡献,将14个街乡分为两类,第一类为衰退产业负贡献的街乡,第二类为衰退产业正贡献的街乡;同时借鉴H指数,测算行业贡献集中度H*,以反应各产业对制造业份额增长的贡献的集中度。
式中:xi表示空间单元j行业i的就业人数变动;xj表示空间单元j的总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变动,即xi/xj代表行业i对空间单元j制造业就业增长的贡献度;n为就业结构中行业的个数,这里采用22个制造业部门。H*越大,代表行业贡献的集中度越高。
第一类街乡共包括沙河地区、上地街道、雁栖地区、台湖镇、潞城镇、牛栏山地区和瀛海地区7个街乡,根据行业贡献集中度H*又可以分为A、B两类,A类为H*小于1,包括沙河地区、上地街道和雁栖地区,主要位于城市的北部地区,这三个街乡增长产业的贡献主要集中在少数行业,而并没有明显贡献的衰退产业,主要表现为衰退产业的普遍下降,而并没有明显的产业调整趋势;具体来看,沙河地区和上地街道分别是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和计算机软件制造为特色的成熟的高端制造业集聚中心,而雁栖地区依托雁栖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以食品饮料、包装印刷、生物医药、现代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为五大特色的都市型制造业基地,产业结构稳定,重点产业的增长是引导街乡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产业结构特征符合首都发展要求,因而没有显著的结构调整趋势,也并非产业外迁的重点街乡。B类为H*大于1的街乡,包括台湖镇、牛栏山地区、潞城镇和瀛海地区四个街乡,除牛栏山地区以外,均分布在南城地区;该类街乡少数产业对就业变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意味着产业结构变动相对显著;四个乡镇的产业园区建设时间先后不同,但都作为街乡制造业集聚的主要载体,引导着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特别是潞城镇的结构变动幅度较大,衰退产业就业量的下降明显,甚至导致了制造业总体就业的下降。
第二类街乡共包括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十里堡镇、兴谷街道、马驹桥镇、怀柔地区、回龙观地区、清源街道等7个街乡。这7个街乡在增长产业增长的同时,衰退产业的就业人数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上升,而根据H*测算结果,行业贡献的集中度都不是很高,可见各产业的就业增速都保持了较均衡的态势,产业结构调整的幅度不大。这些街乡中,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十里堡、兴谷街道、怀柔地区为代表的,均是区县的重点产业园区所在地,综合性较强,基于区域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部分衰退产业仍然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
总体来看,同增街乡主要包涵了各区县产业集聚的核心街乡,以及部分以特色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发展已经相当成熟的街乡,尽管衰退产业和增长产业在全市的份额都有所上升,但就各街乡的内部产业结构变动来看,除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其他街乡均符合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趋势,增长产业的占比在不断加大;但这些街乡的结构调整仍然存在差异,其中有50%的街乡的衰退产业仍然有小幅增长的趋势,这意味着长期来看,这类街乡仍然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和空间结构调整的需要,而这一过程可能由于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调整的步伐较为缓慢。
6 结论
2008年以后,伴随着北京制造业向京津冀迁移规模的提升,北京市域制造业结构调整的趋势进一步加剧,也推动市域制造业空间布局加快了优化调整,表现出空间上的进一步集聚和专业化,具体特征表现为:(1)2008-2013年,北京市增长性产业占全部制造业的比例从66%增长到77.62%,污染型、高耗能型制造业的份额持续下降,产业进一步向高技术产业和都市型制造业集中,可以预见这一趋势将持续增强,并成为主导北京市制造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的重要力量。在北京制造业空间演化过程中,空间集聚态势进一步增长,增长空间主要集中在六环周边,并有沿交通线带状分布的趋势。
(2)增长产业与衰退产业呈现差异化的空间演化特征。衰退产业空间变动比较剧烈,相对的,增长产业的空间相对更加稳定并有进一步集聚的态势,作为主导北京市制造业空间增长的核心力量,增长产业未来将带动北京市制造业的空间布局进一步集聚发展。
(3)增长产业和衰退产业在空间上形成了清晰的空间分异。一方面,增长性产业在空间集聚的过程中,集聚空间的专业化程度也在不断上升,与衰退产业相比,增长产业集聚空间的专业化部门更为集中;另一方面,增长产业份额显著提升而衰退产业份额显著下降的街乡主要分布在城市北部地区,相反衰退产业份额显著提升而增长产业份额显著下降的街乡主要分布在城市南部地区,在空间布局上呈现明显的差异化,决定了在未来北京市域制造业空间演化过程中,北部地区的空间布局变动将比较稳定地呈现集聚增长的态势,南部地区将可能是需要重点关注和调整的区域。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 | |
[2] | . , . , |
[3] | . , |
[4] | . , |
[5] | . , The Polycentric City Region(short for PUR) development has turned out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of European spatial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and got numerous research achievements under the objective of polycentric development and with the unit of city regions.Polycentricism at metropolitan or regional level comes in many different forms,as illustrated in European Union POLYNET project.PURs all display symptoms of polycentricism,yet their spatial arrangements are vary greatly.Some are characterized by a fairly even distribution of sized cities more or less equally across space(e.g.the Randstad Holland,RhineRuhr,EMR Northern Switzerland),others take the shape of a larger urban agglomeration surrounded by several smaller centers(e.g.the Paris Region,Greater Dublin and South East England),and again others are perhaps best characterized as something in between(Rhine Main and Central Belgium).There existed three modes of polycentric development: centrifugal,incorporation and fusion mode,which can also be regarded as typology of evolutionary mode.The research of PUR emphasized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morphological polycentricity and functional polycentricy,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property features of this kind of space,such as polycentricity,complementary,connectivity,synergy,externalities and geographic range,and on the measurement of the property features above mensioned.There are also existed many problems during the research process on the ambiguity of concepts,limitations of the empirical cases,and local affairs around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cess,which made it be necessary to further promote on the research of PUR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lanning policy.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article constituted by the absorption and reflection of European PUR researches.It brought forward the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about Chinese city clustering regions research on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of city clustering regions,intensifying the quantitative empirical analyses of PUR property features,and absorbing key ideas in European PUR research and planning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and review of the research background,property features,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and planning applications of European PURs. . , The Polycentric City Region(short for PUR) development has turned out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of European spatial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and got numerous research achievements under the objective of polycentric development and with the unit of city regions.Polycentricism at metropolitan or regional level comes in many different forms,as illustrated in European Union POLYNET project.PURs all display symptoms of polycentricism,yet their spatial arrangements are vary greatly.Some are characterized by a fairly even distribution of sized cities more or less equally across space(e.g.the Randstad Holland,RhineRuhr,EMR Northern Switzerland),others take the shape of a larger urban agglomeration surrounded by several smaller centers(e.g.the Paris Region,Greater Dublin and South East England),and again others are perhaps best characterized as something in between(Rhine Main and Central Belgium).There existed three modes of polycentric development: centrifugal,incorporation and fusion mode,which can also be regarded as typology of evolutionary mode.The research of PUR emphasized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morphological polycentricity and functional polycentricy,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property features of this kind of space,such as polycentricity,complementary,connectivity,synergy,externalities and geographic range,and on the measurement of the property features above mensioned.There are also existed many problems during the research process on the ambiguity of concepts,limitations of the empirical cases,and local affairs around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cess,which made it be necessary to further promote on the research of PUR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lanning policy.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article constituted by the absorption and reflection of European PUR researches.It brought forward the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about Chinese city clustering regions research on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of city clustering regions,intensifying the quantitative empirical analyses of PUR property features,and absorbing key ideas in European PUR research and planning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and review of the research background,property features,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and planning applications of European PURs. |
[6] | |
[7] | . , 本文从国际大都市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国际大都市的基本特征,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特别是以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为例,分析了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逆工业化趋势,以及工业地位演变所表现出的"倒U型"特征.最后对国际大都市工业布局演变所表现出新特点进行了概括,即逆工业化和制造业扩散的趋势、都市产业在城区旧工业区的聚集,以及工业企业按价值链在都市区进行的布局调整. . , 本文从国际大都市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国际大都市的基本特征,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特别是以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为例,分析了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逆工业化趋势,以及工业地位演变所表现出的"倒U型"特征.最后对国际大都市工业布局演变所表现出新特点进行了概括,即逆工业化和制造业扩散的趋势、都市产业在城区旧工业区的聚集,以及工业企业按价值链在都市区进行的布局调整. |
[8] | . , 本文分析了2008年北京市就业密度空间分布的现状结构,并运用非参数局部回归的方法模拟了2004年和2008年北京市的就业密度曲线,进而分析北京市就业密度分布的空间特征。研究表明:从就业密度的角度,2004年~2008年间,在城市规划的引导作用下,尽管城市单中心结构仍然突出,经济空间结构已经开始出现多中心发展的雏形。其中制造业就业密度呈现出非常显著的郊区化特征,而第三产业则持续地向城市中心区高度聚集。综合来看,单中心集聚力量的延续对未来北京市发展将有可能造成进一步的困扰,如中心城过度拥挤、职住分离、交通压力加大等,建议通过政策手段加快布局调整,进一步培育具有一定规模和集聚能力的郊区次中心,构建"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结构。 . , 本文分析了2008年北京市就业密度空间分布的现状结构,并运用非参数局部回归的方法模拟了2004年和2008年北京市的就业密度曲线,进而分析北京市就业密度分布的空间特征。研究表明:从就业密度的角度,2004年~2008年间,在城市规划的引导作用下,尽管城市单中心结构仍然突出,经济空间结构已经开始出现多中心发展的雏形。其中制造业就业密度呈现出非常显著的郊区化特征,而第三产业则持续地向城市中心区高度聚集。综合来看,单中心集聚力量的延续对未来北京市发展将有可能造成进一步的困扰,如中心城过度拥挤、职住分离、交通压力加大等,建议通过政策手段加快布局调整,进一步培育具有一定规模和集聚能力的郊区次中心,构建"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结构。 |
[9] | . , No abstract is available for this item. |
[10] | . , 通过分析2004-2008年北京都市区就业分散化的基本特征,并考察就业分散化过程中就业分布的集聚程度、空间结构与专业化分工的变化,揭示了北京都市区郊区化过程中就业分散化与就业空间结构演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北京都市区就业分散化的空间范围比较有限,主要在距城市中心30km范围内表现出就业分散化特征.就业分散化程度最高的是制造业,与制造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就业分散化趋势.就业分散化的同时,北京都市区就业分布的集聚程度有所增加,且就业集聚中心明显由城市中心区向外围分散,外围地区出现新的集聚中心,整体上就业中心集聚就业的水平有所提高,显示北京都市区的就业分散化并非"一般分散化",而是分散化的集聚.同时,就业集聚中心的平均专业化水平大幅提升,尤其是外围新的就业集聚中心都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显示就业的分散化集中伴随着专业化集聚.并且就业集聚中心已形成了较为清晰的专业化地域分工格局,外围地区的就业中心大多专业化于就业分散化的行业部门. . , 通过分析2004-2008年北京都市区就业分散化的基本特征,并考察就业分散化过程中就业分布的集聚程度、空间结构与专业化分工的变化,揭示了北京都市区郊区化过程中就业分散化与就业空间结构演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北京都市区就业分散化的空间范围比较有限,主要在距城市中心30km范围内表现出就业分散化特征.就业分散化程度最高的是制造业,与制造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就业分散化趋势.就业分散化的同时,北京都市区就业分布的集聚程度有所增加,且就业集聚中心明显由城市中心区向外围分散,外围地区出现新的集聚中心,整体上就业中心集聚就业的水平有所提高,显示北京都市区的就业分散化并非"一般分散化",而是分散化的集聚.同时,就业集聚中心的平均专业化水平大幅提升,尤其是外围新的就业集聚中心都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显示就业的分散化集中伴随着专业化集聚.并且就业集聚中心已形成了较为清晰的专业化地域分工格局,外围地区的就业中心大多专业化于就业分散化的行业部门. |
[11] | . , Employment density functions are estimated for 62 large metropolitan areas. Estimated gradient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or distance from the nearest subcenter as well as for distance from the traditional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Lagrange Multiplier (LM) tests imply significant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under highly restrictive ordinary least squares (OLS) specifications. The LM test statistics fall dramatically when the models are estimated using flexible parametric and nonparametric methods. The results serve as a warning that functional form misspecification causes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
[12] | . , |
[13] | |
[14] | , 2000年以来北京市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由此引发了经济活动的空间重构,伴随着住宅郊区化、职住分离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将引起新一轮城市空间扩展。构建顾及综合可达性因素、邻域因素、自然因素、规划因素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的城市空间扩展模型,分析诊断北京城区扩展进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问题,从而为指导与管治北京市城市空间的有序扩展提供科学支撑。研究表明:1综合交通静态可达性(单一年份)与城市扩展呈显著负相关;综合交通动态可达性(年份之间的可达性变化)则在引导北京市城市空间发展方面并无显著影响。2邻域建设用地百分比与城市扩展呈正相关,而农用地、林业用地及水域用地的比例将减少土地开发的概率。3城市总体规划在指导城市空间扩展的纲领性地位逐渐受到重视,其对城区扩展的影响程度最为显著。4常住人口的分布现状、第二产业企业数量、第三产业企业数量分布现状对土地开发无显著影响。5认为北京市静态可达性与土地利用变化呈负相关,即可达性条件较差的地区,土地开发的可能性越小,这与北京市"摊大饼式"空间蔓延和居住郊区化的发展现实相符;北京市动态可达性与土地利用变化亦呈负相关,表明可达性提高程度越大的区域并不一定带来更高的土地开发几率,这从侧面传递了沿着既有建成区进行土地扩展的概率远远大于由于诸如轨道交通建设而带来可达性极大改善区域的概率。因此,重视与发挥综合交通动态可达性指标对城市扩展的引导作用,将是有效破解城市蔓延式扩张、优化城市扩展的重要手段。 . , 2000年以来北京市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由此引发了经济活动的空间重构,伴随着住宅郊区化、职住分离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将引起新一轮城市空间扩展。构建顾及综合可达性因素、邻域因素、自然因素、规划因素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的城市空间扩展模型,分析诊断北京城区扩展进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问题,从而为指导与管治北京市城市空间的有序扩展提供科学支撑。研究表明:1综合交通静态可达性(单一年份)与城市扩展呈显著负相关;综合交通动态可达性(年份之间的可达性变化)则在引导北京市城市空间发展方面并无显著影响。2邻域建设用地百分比与城市扩展呈正相关,而农用地、林业用地及水域用地的比例将减少土地开发的概率。3城市总体规划在指导城市空间扩展的纲领性地位逐渐受到重视,其对城区扩展的影响程度最为显著。4常住人口的分布现状、第二产业企业数量、第三产业企业数量分布现状对土地开发无显著影响。5认为北京市静态可达性与土地利用变化呈负相关,即可达性条件较差的地区,土地开发的可能性越小,这与北京市"摊大饼式"空间蔓延和居住郊区化的发展现实相符;北京市动态可达性与土地利用变化亦呈负相关,表明可达性提高程度越大的区域并不一定带来更高的土地开发几率,这从侧面传递了沿着既有建成区进行土地扩展的概率远远大于由于诸如轨道交通建设而带来可达性极大改善区域的概率。因此,重视与发挥综合交通动态可达性指标对城市扩展的引导作用,将是有效破解城市蔓延式扩张、优化城市扩展的重要手段。 |
[15] | , 交通是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内在适应性因素,并直接牵引城市空间扩展方向。论文选择北京市最具 代表性的3个区域(中心城、通州区和密云区),采用多变量逻辑回归模型研究交通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发现不同交通道路对北京城市空间形态变化影响力不 同,中心城主要是受环路、高速、地铁和铁路的影响,而郊区则主要受国道和省道的影响。 . , 交通是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内在适应性因素,并直接牵引城市空间扩展方向。论文选择北京市最具 代表性的3个区域(中心城、通州区和密云区),采用多变量逻辑回归模型研究交通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发现不同交通道路对北京城市空间形态变化影响力不 同,中心城主要是受环路、高速、地铁和铁路的影响,而郊区则主要受国道和省道的影响。 |
[16] | . , . , |
[17] | . , 利用北京市第一、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以“乡镇\街道”为基本空间单元,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北京都市区城市功能格局的特征与模式。与2004年相比,2008年北京都市区城市功能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北京都市区城市功能布局呈现郊区化态势:建筑运输与制造功能呈现最明显的郊区化特征,沿主要交通干线向远郊区快速拓展;生产服务功能以及复合功能也呈现出初步的近域郊区化特征。北京都市区城市功能空间分异更加明显:城市中心区专业化于生产服务、公共服务功能;近郊区内沿专业化于复合功能、科教服务功能;近郊区外缘与远郊区专业化于建筑运输与制造功能。北京都市区的功能地域结构也在2004年“两轴两带八区”的基础上有所调整,2008年的功能地域结构更加综合,同心圆、轴向、多核模式均有所体现。 . , 利用北京市第一、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以“乡镇\街道”为基本空间单元,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北京都市区城市功能格局的特征与模式。与2004年相比,2008年北京都市区城市功能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北京都市区城市功能布局呈现郊区化态势:建筑运输与制造功能呈现最明显的郊区化特征,沿主要交通干线向远郊区快速拓展;生产服务功能以及复合功能也呈现出初步的近域郊区化特征。北京都市区城市功能空间分异更加明显:城市中心区专业化于生产服务、公共服务功能;近郊区内沿专业化于复合功能、科教服务功能;近郊区外缘与远郊区专业化于建筑运输与制造功能。北京都市区的功能地域结构也在2004年“两轴两带八区”的基础上有所调整,2008年的功能地域结构更加综合,同心圆、轴向、多核模式均有所体现。 |
[18] | . , 通过分析北京市60年来在人 口、居住、产业、社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相应空间格局的演变,表明北京市人口质量与居住水平不断上升,居住空间向多元化和郊区化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加 快,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快速兴起,文化与创意产业、旅游业蓬勃发展,产业空间呈现快速扩张与多元化的特点;文化与生态建设步伐加快,新 的都市文化和理念逐渐建立,符号消费异军突起,社会分化日益显现;各种新的城市空间使得城市空间发展更趋复杂化。未来北京城市空间调整与城市转型更加深 化,将形成分散多中心结构的世界城市。 . , 通过分析北京市60年来在人 口、居住、产业、社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相应空间格局的演变,表明北京市人口质量与居住水平不断上升,居住空间向多元化和郊区化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加 快,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快速兴起,文化与创意产业、旅游业蓬勃发展,产业空间呈现快速扩张与多元化的特点;文化与生态建设步伐加快,新 的都市文化和理念逐渐建立,符号消费异军突起,社会分化日益显现;各种新的城市空间使得城市空间发展更趋复杂化。未来北京城市空间调整与城市转型更加深 化,将形成分散多中心结构的世界城市。 |
[19] | , 基于北京都市区的POI(Points of Interest)数据,应用点模式分析法识别城市主次中心,通过对比去除就业中心前后的集聚度,探讨就业中心对不同产业的集聚作用。研究发现,在北京市多中心的空间结构下,所有产业均表现为集聚分布,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在主中心内呈现明显集聚特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内部产业间倾向于邻近分布,主中心内产业邻近度更高;从主次中心来看,主中心对金融及商务服务行业具有较强吸引力,而郊区次中心产业分布相对分散,需进一步强化集聚能力。 . , 基于北京都市区的POI(Points of Interest)数据,应用点模式分析法识别城市主次中心,通过对比去除就业中心前后的集聚度,探讨就业中心对不同产业的集聚作用。研究发现,在北京市多中心的空间结构下,所有产业均表现为集聚分布,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在主中心内呈现明显集聚特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内部产业间倾向于邻近分布,主中心内产业邻近度更高;从主次中心来看,主中心对金融及商务服务行业具有较强吸引力,而郊区次中心产业分布相对分散,需进一步强化集聚能力。 |
[20] | . , . , |
[21] | . , . , |
[22] | . , 基于第一、二次基本单位普查的企业数据,以邮区为基本空间单元,以制造业密度突变和总量增减为标准,将北京市划分为三个圈层:制造业衰退的中心城区已蔓延至四环;投资和外迁企业的集中区也已不限于城八区,而是迅速扩展至平原地区大部;远郊区县和山区的制造业发展缓慢。各产业类型、所有制类型和规模等级的制造业圈层结构及其演变均有较大差异。因素分解表明,北京市制造业圈层结构演变的主要推动力是电气电子和金属与矿物类产业、私有企业和大中型企业;企业规模结构的小型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认为应充分重视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调整的结合,遏止和扭转各圈层内产业结构均衡化和圈层间产业结构同质化的趋势。近郊平原制造业的核心地位仍将长期保持,用地集约化至关重要;中心城区可以适度发展都市型制造业,促进就业多样化;远郊化的谨慎推进则应以生态保育为前提。 . , 基于第一、二次基本单位普查的企业数据,以邮区为基本空间单元,以制造业密度突变和总量增减为标准,将北京市划分为三个圈层:制造业衰退的中心城区已蔓延至四环;投资和外迁企业的集中区也已不限于城八区,而是迅速扩展至平原地区大部;远郊区县和山区的制造业发展缓慢。各产业类型、所有制类型和规模等级的制造业圈层结构及其演变均有较大差异。因素分解表明,北京市制造业圈层结构演变的主要推动力是电气电子和金属与矿物类产业、私有企业和大中型企业;企业规模结构的小型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认为应充分重视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调整的结合,遏止和扭转各圈层内产业结构均衡化和圈层间产业结构同质化的趋势。近郊平原制造业的核心地位仍将长期保持,用地集约化至关重要;中心城区可以适度发展都市型制造业,促进就业多样化;远郊化的谨慎推进则应以生态保育为前提。 |
[23] | . , 基于北京1996年和2001年两次基本单位普查等数据,本文采用OPM模型和GIS分析等方法,定量研究了期间北京制造业区位因子特征及其变化。结果表明,北京制造业企业整体呈现出郊区化发展态势,且这一进程仍在继续;各主要区位因子对企业择址影响不尽相同——训练有素的劳动者的分布作用尤为突出;就企业而言,外资企业初期为规避风险倾向于城区,而后期为降低成本倾向于郊区,但规模变量似乎不重要;市场指向性强的行业偏好城区,资源型产业偏好郊区,技术密集型产业偏好高素质劳动力“供应地”集中的城区;集聚经济推动制造业企业往郊县的工业园区集中;保护生态的政策使得企业更易选择在环境管制较少的地区发展,而交通运输的便利提高了企业城区择址的几率。 . , 基于北京1996年和2001年两次基本单位普查等数据,本文采用OPM模型和GIS分析等方法,定量研究了期间北京制造业区位因子特征及其变化。结果表明,北京制造业企业整体呈现出郊区化发展态势,且这一进程仍在继续;各主要区位因子对企业择址影响不尽相同——训练有素的劳动者的分布作用尤为突出;就企业而言,外资企业初期为规避风险倾向于城区,而后期为降低成本倾向于郊区,但规模变量似乎不重要;市场指向性强的行业偏好城区,资源型产业偏好郊区,技术密集型产业偏好高素质劳动力“供应地”集中的城区;集聚经济推动制造业企业往郊县的工业园区集中;保护生态的政策使得企业更易选择在环境管制较少的地区发展,而交通运输的便利提高了企业城区择址的几率。 |
[24] | . , 基于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采用OPM模型分析北京制造业外资企业的区位行为.研究表明, 外资企业的集聚程度由城内向外显著递减,依托交通干线和开发区,外资企业已经扩散到了北京的郊区县,推动了制造业的郊区化发展.统计结果显示,企业、产业 和集聚因素共同决定了制造业外资企业的区位选择.规模较大的、新建的外资企业倾向于近郊区,而多种经营的、独资的企业则偏好城内,尤其在二~四环之间,集 聚经济推动了制造业外资企业的郊区化.外资企业的区位行为存在显著的产业差异. . , 基于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采用OPM模型分析北京制造业外资企业的区位行为.研究表明, 外资企业的集聚程度由城内向外显著递减,依托交通干线和开发区,外资企业已经扩散到了北京的郊区县,推动了制造业的郊区化发展.统计结果显示,企业、产业 和集聚因素共同决定了制造业外资企业的区位选择.规模较大的、新建的外资企业倾向于近郊区,而多种经营的、独资的企业则偏好城内,尤其在二~四环之间,集 聚经济推动了制造业外资企业的郊区化.外资企业的区位行为存在显著的产业差异. |
[25] | . , 将集群识别与空间分析相结合,通过全国集群模板识别产业集群,进而利用局部空间统计方法,探测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特征。利用2008 年北京市和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从产业联系的角度识别了北京市制造业集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测度了北京市制造业集群的空间分布现状与布局特征。研究发现,北京市制造业集群主要分布在近郊区并向远郊区延伸,资源条件、政策环境、交通区位、历史因素等多种区位因子均对集群的区位选择产生影响。从总体分布来看,北京市制造业集群的空间布局存在分布比较分散、功能重叠或与区县功能定位不符等问题。未来在政策制定时,应进一步强化北京市制造业集群的空间集聚,发挥区域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并不断依托产业园区优化集群发展环境,引导符合区县功能定位的制造业集群发展。 . , 将集群识别与空间分析相结合,通过全国集群模板识别产业集群,进而利用局部空间统计方法,探测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特征。利用2008 年北京市和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从产业联系的角度识别了北京市制造业集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测度了北京市制造业集群的空间分布现状与布局特征。研究发现,北京市制造业集群主要分布在近郊区并向远郊区延伸,资源条件、政策环境、交通区位、历史因素等多种区位因子均对集群的区位选择产生影响。从总体分布来看,北京市制造业集群的空间布局存在分布比较分散、功能重叠或与区县功能定位不符等问题。未来在政策制定时,应进一步强化北京市制造业集群的空间集聚,发挥区域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并不断依托产业园区优化集群发展环境,引导符合区县功能定位的制造业集群发展。 |
[26] | , 城市的空间发展与经济重构有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直接动力。本研究分析了随就业结构变动,北京都市区不同部门就业空间分布的变化及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就业结构变动显示出北京都市区产业结构在升级,就业正脱离第二产业和传统服务业,转向生产性服务业。同时,就业结构变动剧烈的行业,尤其是在就业结构中比重迅速增加的生产性服务业,其就业空间分布的变动也十分突出,表现出就业分布的空间转移和新的空间集聚,从而带来城市经济空间格局的重组。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增长的地区总体就业增长也比较迅速,形成了新的就业集聚区,改变城市的空间结构;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就业的空间转移和集聚具有特定的区位指向,形成了专业化的地域分工格局。 . , 城市的空间发展与经济重构有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直接动力。本研究分析了随就业结构变动,北京都市区不同部门就业空间分布的变化及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就业结构变动显示出北京都市区产业结构在升级,就业正脱离第二产业和传统服务业,转向生产性服务业。同时,就业结构变动剧烈的行业,尤其是在就业结构中比重迅速增加的生产性服务业,其就业空间分布的变动也十分突出,表现出就业分布的空间转移和新的空间集聚,从而带来城市经济空间格局的重组。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增长的地区总体就业增长也比较迅速,形成了新的就业集聚区,改变城市的空间结构;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就业的空间转移和集聚具有特定的区位指向,形成了专业化的地域分工格局。 |
[27] | . , 在全面把握有关高科技产业分工尤其是基于价值链的区域分工理论与实践基础上 ,通过分析中关村企业调查问卷 ,验证了高科技产业价值链各增值环节对要素条件禀赋要求的差异和区位选好 ,以及中关村部分高科技企业价值链各活动环节的空间配置 ,得出北京高科技产业在发展重点和空间布局上已经显现出价值链区域分工雏形这一结论。北京在高科技产业价值链活动中 ,具有总部、研究开发以及销售总部特化的特征 ,同时也承担部分生产制造职能。这种价值链分工雏形一方面反映出了北京在国家尺度上的要素禀赋情况 ,一方面也说明了北京的优势所在。论文还进一步总结了北京高科技产业价值链区域分工模式 ,并结合北京高科技产业价值链分工的基础、要素禀赋及内部差异 ,探讨了北京高科技产业价值链区域分工的未来走向。 . , 在全面把握有关高科技产业分工尤其是基于价值链的区域分工理论与实践基础上 ,通过分析中关村企业调查问卷 ,验证了高科技产业价值链各增值环节对要素条件禀赋要求的差异和区位选好 ,以及中关村部分高科技企业价值链各活动环节的空间配置 ,得出北京高科技产业在发展重点和空间布局上已经显现出价值链区域分工雏形这一结论。北京在高科技产业价值链活动中 ,具有总部、研究开发以及销售总部特化的特征 ,同时也承担部分生产制造职能。这种价值链分工雏形一方面反映出了北京在国家尺度上的要素禀赋情况 ,一方面也说明了北京的优势所在。论文还进一步总结了北京高科技产业价值链区域分工模式 ,并结合北京高科技产业价值链分工的基础、要素禀赋及内部差异 ,探讨了北京高科技产业价值链区域分工的未来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