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city network structural resilience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PENGChong收稿日期:2018-01-4
修回日期:2018-04-2
网络出版日期:2018-06-10
版权声明:2018《地理研究》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
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
-->
展开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0
PDF (9951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推进,长江沿线地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5年以来,《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等陆续出台,进一步推动和深化了长江中游地区的全面发展。国家要求长江沿线地区要建设成为“新型城镇化的着力点”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这不仅体现为人口与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且包括地区“韧性”能力的稳定与提升,即对环境、社会、经济和政治等系统潜在危害的防御和恢复能力[1-3],因此,如何合理评估与增强区域韧性能力成为区域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国内外在近几年研究中,韧性评估主要对韧性“领域”和“要素”进行定量评价,少数开始涉及对城市网络结构本身的研究[4-6]。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即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尝试对其网络结构韧性进行评估和特征探索,并进而希望从结构优化的角度提升区域的韧性能力。1.1 城市网络结构及其测度
网络由节点与节点间的连线构成,节点和连线是网络的两个基本要素[7]。城市网络是节点城市之间基于血缘、地缘、业缘等,以经济流、信息流、交通流以及其他要素流动为联系介质形成联系线并进而紧密交织构建在一定区域内的城市群体,是城市和区域间联系在全球城市体系不断发展和重塑背景下形成的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区域空间组织[8-10]。城市网络结构是城市网络在区域空间上所呈现出的状态的反映,包括参与网络构建的城市节点的规模、数量、区位以及城市与城市间联系线的强弱、数目和聚集程度等[11]。在霍尔、弗里德曼、卡斯特尔、泰勒等人提出“世界城市假说”“网络社会”“流动空间”“连锁网络模型”等理论基础上[12-15],近20年来,国内外规划、经济和地理****对城市网络结构的测度与特征开展了丰富的量化研究[16-18]。国内****围绕“城市网络”同样进行了有益探索,主要聚焦于航空结构网络[19]、物流企业网络[20]、企业连锁网络[21,22]、城市集群网络[23-25]、信息网络[26,27]等,并基于上述网络进行空间结构特征评估、空间演化趋势分析及空间影响因素探讨。
1.2 城市网络结构韧性内涵
韧性最早来源于系统生态学科[28],其基本含义为系统所拥有化解外来冲击、并在危机出现时仍能维持其主要功能运转的能力[29]。随着韧性理论与实践的相继展开和研究尺度的扩张,****们将目光聚焦区域并开展了多项案例分析与定量研究[30-32]。目前,国内外区域韧性的研究重点主要包括其内涵特征、领域分类、韧性评估与空间实践[3]。在面对外界干扰时,网络结构如何影响区域应对冲击并恢复、保持或改善原有系统特征和关键功能的能力即为网络结构韧性。城市网络结构韧性本质上是区域韧性在空间上的典型形式,因此,其评估是探索网络拓扑结构视角下的区域空间特征。1.3 城市网络结构韧性评估
网络结构属性差异直接影响区域的功能和韧性,这由网络本身的属性所决定[4,33,34,]。换言之,网络结构成为表征区域网络格局特征和评估区域韧性能力的重要途径。现有研究主要围绕集群风险、网络弹性、网络功能和拓扑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展开定性和定量研究[35-40],并认为节点位置、节点等级分布、网络异质性和多样性、网络连通性、网络聚集程度等是影响网络功能与结构的重要因素。从现有研究来看,一方面,城市网络结构的研究对象多针对某区域内的单一类型网络,在其综合性上有待完善;另一方面,区域韧性评估聚焦于网络结构韧性的研究甚少。鉴于此,本文以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为例,从区域韧性的经济、社会和工程三大领域出发①(① 区域韧性领域一般包括生态、经济、社会和工程四大领域,本研究将生态作为区域基底考虑,不构建生态网络。),分别选取城市经济、信息和交通联系网络作为相应领域切入点并进行网络构建,借助于复杂网络理论和Gephi社会网络分析工具,从层级性、匹配性、传输性和集聚性四方面评估长江中游城市群三类网络的结构韧性并提出空间优化策略。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城市网络结构韧性影响因素
从综合网络结构及结构韧性相关研究来看,将层级性、匹配性、传输性和聚集性归纳为影响网络结构韧性的重要因素。层级性(hierarchy)主要表征城市网络容纳节点城市等级的容量。一个层级性较高的网络其核心城市地位突出,在提高网络的凝聚力和竞争的同时也将导致非核心城市的路径依赖,一旦核心城市由于功能障碍或外部袭击而瘫痪,网络的“脆弱性”也因此加剧。反之,在层级性较低的网络中,节点的故障甚至是缺失对功能正常运转的影响有限,网络对此作出的响应也并不敏感。然而,这种网络缺乏能力强劲的核心城市,对外界扰动不具备“鲁棒性”。因此,层级性对网络而言表现出“鲁棒”和“脆弱”的双重影响[11]。匹配性是对网络中节点间相关性的描述。若节点趋于与其类似的节点联系,那么称该网络是同配的;反之,则是异配的[4]。若某城市倾向于与其等级地位相当的城市抱团发展,表明该网络具有同配性;若城市间联系跨越层次等级、文化背景、经济差异而存在,则称其具有异配性。同配网络相对固化的联系路径和封闭结构将使创新活动和新信息渗入的发生机率大大降低,一旦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极有可能会因偏好依附丧失对系统变化的适应能力,难以保证滞后的变革更新能够阻止其日渐衰弱,区域风险上升。相反,异配网络有利于其走向异质化和开放化,提高韧性能力。
传输性通过网络的路径相关指标来进行评估。若网络的路径较短,表明能够以较少的成本和较快的速度实现各种“流”的传播蔓延,使资金、信息、技术快速到位并激发潜在的知识活动创新、成熟经验传播、网络连接重组等现象的发生,成为危机发生时网络整体得以适应和恢复发展活力的屏障。若路径相对较长,网络的传输效率和扩散作用较弱,那么网络成员对于外界干扰所作出的响应速度和结构改变会更为滞后和迟钝,导致弹性明显不足[41]。
集聚性刻画的是网络的密集程度,聚集程度较高的网络节点倾向于形成集团化结构,集团成员间联系紧密、彼此信任,往往过度限制于本地集团网络中,并可能因此诱发区域锁定效应和过度根植性现象的产生[42],最终导致结构封闭、网络僵化和弹性降低。而对于聚集程度较低的稀疏网络而言,成员间的弱纽带联系为外界信息的流入提供了载体,在外界环境变化剧烈的条件下更利于创新活动的发生。
2.2 总体方法、测度指标与数据来源
在明确网络结构韧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技术方案。首先是城市网络构建,即基于区域韧性的领域分类分别对应构建经济、信息和交通联系网络。其次是网络结构韧性评估,对三类已构建网络的层级性、匹配性、传输性和集聚性进行测度,评估其结构韧性能力(图1)。具体计算方法和指标见下文。选择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②(② 根据《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城市群范围包含湖北省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襄阳市、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益阳市、常德市、衡阳市、娄底市,江西省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镇市、鹰潭市、新余市、宜春市、萍乡市、上饶市及抚州市、吉安市的部分县(区)31个城市。受限于数据缺失,经济和交通联系网络计算不包含仙桃、潜江和天门三市,信息联系网络不包含潜江市和岳阳市。),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5》《湖北省统计年鉴2015》《湖南省统计年鉴2015》《江西省统计年鉴2015》、百度指数、百度地图、火车里程查询网站。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城市网络结构韧性评估技术方案
-->Fig. 1Technical scheme for resilience evaluation of city network structure
-->
2.2.1 城市网络构建方法 城市网络构建包括三类网络: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信息联系网络和交通联系网络,各类网络的详细构建方法如下。
(1)经济联系网络
城市功能是城市经济联系网络产生与发展的内在机制。根据联系范围不同,城市功能分为外向功能与内向功能。参照长株潭的研究[43],选择中城市从业人口G为城市功能量指标,城市是否具有外向功能量E,主要取决于其某一部门产业从业人口的区位熵,i城市j部门从业人员区位熵Lqij:
Lqij=(Gij/Gi)/(Gj/G) (i=1,2,…,n;j=1,2,…,m) (1)
若Lqij<1,则i城市j部门不存在外向功能,即Eij=0;若Lqij>1,则i城市j部门存在外向功能,因为i城市的总从业人员中分配给j部分的比例超过了全国的分配比例,即i部门在j城市中相对于全国是专业化部门,可以为城市外界区域提供服务。因此i城市j部门的外向功能Eij:
Eij=Gij-Gi*(Gj/G) (2)
i城市m个部门总的外向功能量Ei:
i城市的功能效率Ni用人均从业人员的GDPi表示:
Ni=GDPi/Gi (4)
i城市的外向功能影响量Fi:
Fi=Ei
由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城市的功能定位与产业分工存在显著差异,而第一产业(农林牧渔)往往为城市的非基本部门,故以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所涵盖的共计17项职业门类作为城市不同行业的划分标准进行计算。城市从业人口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5》《湖北省统计年鉴2015》《湖南省统计年鉴2015》《江西省统计年鉴2015》。
基于上述城市外向功能影响量的计算结果,利用引力模型测度经济联系强度,构建经济联系网络:
式中:Rij表示城市i和城市j间的经济联系强度;Fi和Fj分别为i城市和j城市的外向功能影响量;Dij表示两城市之间的直线距离。
(2)信息联系网络
百度指数是以网民行为数据为基础的数据分享平台,是反映某关键词在网民和主流媒体中关注程度的指标。信息联系网络的构建通过百度指数“按地域”搜索关键词的功能,获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城市群两两城市之间百度关注度平均值。
城市之间信息流强度的表征采用关注度乘积的形式表征:
M=Ab
式中:M是指城市A与城市B之间的信息流强度;Ab是指城市A对城市B的百度关注度均值;Ba是指城市B对城市A的百度关注度均值。
(3)交通联系网络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基于城市群主要以公路和铁路为主要交通方式的现实,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交通联系度模型,公式如下:
式中:Tij表示i城市与j城市的交通联系强度,反映两城市间的交通联系引力;Pi和Pj表示两城市的经济活动人口数;Ni和Nj表示两城市的GDP;Dij表示两城市间的高速公路及铁路里程之和;Kij表示i城市与j城市的交通联系系数,可以表示为:
Kij=1/2[(Qi+Qj)/Q+(Ci+Cj)/C] (9)
式中:Qi和Qj表示两城市公路和铁路的总客运量;Ci和Cj表示两城市公路和铁路的总货运量;Q和C分别表示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城市公路和铁路的平均客运量、平均货运量。其中,经济活动人口数、GDP、铁路和公路的客货运量等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5》,高速公路里程由百度地图测得,铁路里程由互联网(http://www.huochepiao.com/licheng)获取。
2.2.2 网络结构韧性评估指标 根据前文分析,城市网络结构属性变量——层级性、匹配性、传输性和集聚性是影响网络结构韧性能力的主要因素。鉴于此,以上属性成为寻求网络结构韧性评估指标的内在基础。综合借鉴相关研究,最终确定度、度分布、度关联、平均路径长度、局部聚类系数、平均聚类系数作为网络结构韧性评估指标(表1),具体计算方法和评估指标如下。
Tab. 1
表1
表1网络结构韧性评估指标
Tab. 1Resilience evaluation index of network structure
影响因素 | 研究指标 | 空间意义 |
---|---|---|
层级性 | 度 | 节点对外联系程度 |
度分布 | 节点度值的分布特征 | |
匹配性 | 度关联 | 节点联系的相关性 |
传输性 | 平均路径长度 | 网络的连通和扩散效率 |
聚集性 | 局部聚类系数 | 节点与相邻节点连接的聚集程度 |
平均聚类系数 | 网络的聚集程度 |
新窗口打开
(1)层级性——度、度分布
Crespo认为层级(hierarchy)的测度可以通过网络度分布(degree distribution)指标体现,度分布的斜率越大则表示节点间度的层级性越显著[4]。度是描述一个网络的最基本的术语,通常定义为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与其他节点相连接的边的数目总和。一个节点的度越大则意味着该节点与网络中其他节点的联系越多。度分布是反映网络宏观分布特征的指标,可以理解为网络中节点的度的概率分布或频率分布。
对城市群网络而言,通过借鉴位序——规模法则,根据各节点城市的度值对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城市从大到小依次进行排序并绘制成幂律曲线,则该城市群网络的度分布公式满足:
Kh=C(Kh*)a (10)
对公式进行处理可得:
ln(Kh)=ln(C)+aln(Kh*) (11)
式中:Kh表示节点h的度;Kh*表示节点h的度在网络中的位序排名;C为常数;a表示度分布曲线的斜率。
(2)匹配性——度关联
由于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连接并不是均等的,偏好依附(preferential attachment)导致网络中节点与节点间的联系存在某种相关性,Newman根据网络节点间这种连接相关性,提出了同配和异配的概念用以区分节点间的偏好依附。同配性(assortativity)用作考察度值相近的节点是否倾向于相互连接,其测度主要通过度关联(degree correlation)指标来体现。若度值大的节点倾向于连接度值大的节点,那么该网络具有同配性,即为度正关联(度关联指数为正数)。反之,则称该网络具有异配性,即为度负关联(度关联指数为负数)。
度关联在网络中,每个节点都有与该节点直接相连接的一定数量的相邻节点。在此基础上,算出与节点h直接连接的所有相邻节点的度的平均值
接着,对Kh与
式中:Ki是节点h的相邻节点i的度;v是节点h所有相邻节点的集合;D为常数;b是度关联系数。若b>0,那么该网络具有同配性,即为度正关联;若b<0,那么该网络具有异配性,即为度负关联。
(3)传输性——平均路径长度
传输性通过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指标来进行评估,若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值越大,表明事件从一个节点扩散到另一个节点所需经过的路径较长,网络的传输效率较低,反之则表明网络的传播和扩散作用较强。最短路径长度L是指,节点连接若考虑连接成本时,有一条(或多条)成本最小的路径,在计算算法上以1959年提出的Dijkstar算法最为著名,后文分析即采用此算法。本文在进行分析时,最短路径长度考虑的是需要经过中间节点的个数,如若两节点直达时,L为0。
平均路径长度是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间距离的平均值。该指标反映的是网络的全局性质,若很小,则说明网络的易达性好,网络运行效率高。其公式为:
式中:L是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n是节点数;dij是从节点i到节点j的距离。
(4)集聚性——局部聚类系数、平均聚类系数
网络集聚程度可以从局部聚类系数和平均聚类系数考察。局部聚类系数是描述网络节点聚集程度的参数,节点i的聚类系数定义为:节点i的邻居之间所实际具有的边数与所有可能有的边数的比值,即:
式中:ki是节点i的度,即节点i的邻居数;Ei是节点i邻居间实际产生的边数。由于局部聚类系数计算的仅是单个节点与相邻节点连接的集聚性,因此可通过网络中所有节点局部聚类系数的平均值观察整个网络的节点集聚程度,即平均聚类系数:
3 长江中游城市群网络结构韧性评估
基于已构建的城市群经济、信息和交通联系网络(图2),根据表2公式,借助于社会网络分析软件Gephi进行三类联系网络拓扑结构的提取(图3),并对三类联系网络结构韧性的四方面性质六大指标进行测度。其中,度分布、度关联、平均路径长度和平均聚类系数的测度结果详见表2,各节点的度值和局部聚类系数结果见图4和图5。Tab. 2
表2
表2三类网络结构韧性指标测度结果汇总
Tab. 2Summary of measurement results of three kinds of network structural resilience
层级性 | 匹配性 | 传输性 | 聚集性 | |||
---|---|---|---|---|---|---|
度 | 度分布a | 度关联b | 平均路径长度L | 局部聚类系数Ci | 平均聚类系数C | |
经济联系网络 | - | -0.7359 | -0.0933 | 1.577 | - | 0.808 |
信息联系网络 | - | -0.7391 | -0.3487 | 1.584 | - | 0.842 |
交通联系网络 | - | -0.5241 | -0.3264 | 1.458 | - | 0.835 |
新窗口打开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长江中游城市群联系网络
-->Fig. 2City economy, information, transportation link networks
-->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城市经济、信息、交通联系网络拓扑结构图
-->Fig. 3Topological diagram of city economy, information, transportation link networks
-->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长江中游城市群联系网络度值空间分布
-->Fig. 4Degre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ity economy, information, transportation link networks
-->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5长江中游城市群网络聚类系数空间分布
-->Fig. 5Clustering coefficient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ity economy, information, transportation link networks
-->
3.1 结构韧性分指标特征
3.1.1 网络层级性 三类网络的度分布拟合曲线的斜率a均较大,|a|在0.5~0.8之间,总体看,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层级性较为显著,具备能力强劲的核心城市组群。具体而言,经济、信息、交通分别达到0.7359、0.7391、0.5241(图6),表明经济和信息联系网络相比交通网络层级性更高,核心城市的地位更为突出,网络的非均质化现象明显,而交通联系网络则相对扁平。在图4中,度值达到20以上可以视为核心组群,在经济网络中的成员是武汉、南昌、长沙、岳阳,在信息网络中的仅为武汉、长沙、南昌,可见三个省会城市仍高居经济与信息的引领地位,其辐射和集散能力与其他城市相比产生巨大分野,极化作用占主导地位;而在交通网络中包括武汉、长沙、南昌、株洲、岳阳、宜昌、衡阳等城市,交通联系网络现状相对均衡,不具备拥有交通地位特别显著的节点城市。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6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信息、交通联系网络度分布
-->Fig. 6Degree distribution of city economy, information, transportation link networks
-->
3.1.2 网络匹配性 根据度关联指数结果,城市群三类网络具有异配特征。具体来看,经济、信息、交通网络分别为-0.0933、-0.3487、-0.3264(图7),可以看到信息网络和交通网络具有网络联系扁平化趋势,对单个节点的度值而言,与其邻居节点更多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联系路径倾向于异质化和多元化,创新活动发生和外界信息渗入的概率上升。在削弱高层级性带来的路径依赖和区域锁定等潜在危机时,强化了核心组群节点、核心组群协同节点、边缘节点间的高效连接和紧密联系。当外界干扰发生时有利于网络结构作出适应性调整;经济网络相对而言其城市间联系路径单一和同质抱团发展的现象严重,是其韧性能力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7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信息、交通联系网络度关联
-->Fig. 7Degree correlation of city economy, information, transportation link networks
-->
3.1.3 网络传输性 在网络传输性评估方面,从网络传输的速度来看,三类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L的值在1.4~1.6间,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联系网络的路径传输效率整体普遍较高,流的传递在节点城市间中转不大于2个节点。其中,交通联系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为1.458,在三者中网络路径最短,其区域可达性和扩散性相对较强;经济和信息网络平均路径长度分别为1.577和1.584,城市节点之间的互补联系和互动交流的传输效率不及交通联系网络,不利于人员流动、技术扩散和信息传递等活动的发生,“流”扩散的额外成本相对较高。
3.1.4 网络集聚性 经济、信息和交通网络的平均聚类系数均在0.8左右,表明网络中大部分节点城市与其相邻的城市间存在联系并形成小集团(图5),孤立节点较少,网络的聚类效应较明显。但从单个节点的局部聚类系数来看三类网络,度值居首的武汉、长沙、南昌三个核心城市的局部聚类系数在0.37~0.53间浮动,表明与该三个城市发生联系的其他城市的紧密程度并不显著,更多的是非核心城市与核心城市的单向联系,非核心城市间的互动缺乏,网络化状态还未充分凸显。从韧性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城市群整体聚集程度较高有利于小集团成员间信任氛围的产生和机会主义的减少;另一方面,核心城市的相关邻居城市联系稀疏,有利于外界信息的渗入,从而使网络具有应对干扰的“鲁棒性”。
3.2 结构韧性综合特征
3.2.1 总体形态模式差异化 根据三类网络的拓扑结构(图3),核心节点组群均由武汉、长沙、南昌三个省会城市构成,并引导长江中游城市群网络形成以该核心节点群体为主的中心式结构,可将其概括为“核心省会+外围散点”的总体形态。抽离联系网络骨架(图2第三层级网络)具体而言,经济网络核心城市组群中长沙与南昌的联系断裂,武汉与长沙对周边城市的辐射效应显著,并与周边城市形成具有网络化的集聚组团,南昌相对孤立;信息网络结构平衡,三大省会城市构成完整的核心联系环,武汉、长沙、南昌的极化作用十分显著,于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三个次区域内呈现出发散式辐射的结构形态;交通网络形成完善的核心联系环,南昌相对于其他两大核心城市而言其辐射能力相对较弱。另外,九江、岳阳等省际对接城市已通过与核心城市的联系逐渐构建外围联系环的框架(图8)。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8三类网络结构形态模式
-->Fig. 8Structural morphology models of three kinds of city networks
-->
3.2.2 分区形态模式错位化 武汉城市圈在经济、信息和交通上以武汉的辐射作用为主,与其他城市的规模等级差异较大,层级断裂,具有明显的一极独大的结构特征,可将其结构总结为“单一核心+边缘城市”;环长株潭城市群已孕育联系紧密的核心城市组群长沙、株洲和湘潭,并以该组群向周边城市岳阳、益阳、常德、衡阳等实现各类要素资源扩散,结构呈现出“核心组群+边缘城市”特征;环鄱阳湖城市群除信息网络外,较其他两大次区域存在网络构建和韧性发展的空白,主要是“单一核心”的孤立结构模式。
3.2.3 网络联系特征多样化 根据评估结果,三类网络在传输性和集聚性方面的差距不明显,而在层级性和匹配性方面的指数差异较大。具体表现为经济网络的异配性较弱,经济联系表现出强烈的近域管辖性,主要发生在省会城市及其近域城市节点之间,核心组群与远域城市甚至是跨域城市的互动仍显不足;信息网络和交通网络的度关联系数分别为-0.3487和-0.3264,异配性相对来说更为明显,可见在信息和交通方面,核心城市与边缘城市存在互动,联系跨层级、跨地域发生。其中,结合指数a综合分析,信息网络的层级性优势更为突出,因而在拥有辐射能力强劲的核心组群的同时,还具有丰富多样的联系路径和对象,使其在面对外界干预时能够作出快速响应,韧性能力较强。因此,信息网络的韧性能力居于首位,交通网络其后,经济网络次之。
4 长江中游城市网络结构韧性优化策略
4.1 总体结构:核心引领与扁平发展
① 核心引领。发挥核心城市组群的区域引领效应,统筹考虑区域内城市的层级关系,引导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表现出明显的层级性,城市规模分布非均质化,武汉、长沙、南昌等首位城市突出。应基于区域发展目标,强化核心城市作为城市群资源要素集散点的辐射功能,提升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② 扁平联系。一种是核心——核心联系。武汉、南昌、长沙应与核心协同节点如黄石、孝感、咸宁、株洲、湘潭、九江等强化互动以提高集聚程度,根据城市自身优势优化职能分工、协调产业空间、共享基础设施,达到三省联动,区域崛起;二是核心——边缘联系。边缘节点如天门、吉安、上饶、鹰潭、景德镇等小城市应淡化规模等级观念,精准定位城市功能与发展方向,注重与其他层级节点间的产业链或产业集聚区构建。主动利用省际间的对接城市如咸宁、黄石、岳阳、萍乡、九江等构建跨领域联系的纽带,达到核心组群的高效连接,核心协同节点与核心组群的紧密依附,边缘节点的职能分化,实现核心城市与一般城市的协同发展。最终通过结构调整提高全局网络中城市规模与功能的合理性来提高应对外界冲击的抵抗性。4.2 片区结构:阶段识别与差异推进
从次区域的角度来看,首先是根据自身结构的发展阶段和模式类型明确发展问题,制定差异化的韧性优化策略。① 武汉城市圈一极独大的结构不利于区域一体化发展,应强化城市的功能导向,培育次级核心,注重非核心城市的功能专业化和特色化,通过共享基础设施,加快交通建设,创新合作机制等手段促进圈域内的网络构建。② 环长株潭城市群一方面应进一步扩大长沙、株洲、湘潭间的功能耦合,使其对周边城镇发展的带动能力提升;另一方面加快边缘城市间的水平联系,实现环长株潭网络城市由梯度层级至全面均衡。③ 环鄱阳湖城市群现阶段应首先注重提升南昌作为核心城市的极化作用,在此基础上逐步培育次级城市和边缘城市,构建合理的次区域城市集群规模等继续级分布,提高网络联系对象的多样化,增强圈域韧性能力。4.3 要素流动:互联互通与合作共赢
长江中游城市群网络现阶段的传输效率和扩散效应态势良好,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节点城市的交流环境。① 产业集聚合作。城市职能分工与产业空间组织成为城市群韧性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联手构建优势产业集群,依托沿江航运设备制造密集产业带、沿路物流装备制造产业链、三省跨界门户产业合作区实现区域产业集聚合作。② 信息空间营造。主要是知识镶嵌体的植入,注重培育高新技术创新基地、科研中心、大学城等,实现城市群的信息、科技和知识繁荣。③ 交通体系建设。重点强化武汉、长沙、南昌的交通主轴线,使其成为功能齐全、能力强大的综合运输通道;完善三大次区域内部交通网络,强化轨道交通运输的骨干作用,加快构建高速公路网及城际快速路干线网;重点建设高铁枢纽、门户机场、核心港口并提升优化枢纽高效衔接,使长江中游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融入全国综合交通体系之中。5 结论
通过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信息、交通三类联系网络,以影响网络结构韧性的四方面性质六大评估指标入手,从结构韧性的视角测度长江中游城市群网络的结构韧性。主要结论是:从结构韧性指标特征方面来看,① 层级性:经济和信息网络的层级性较高,区域锁定现状比较突出。② 匹配性:信息和交通网络的异配性明显,网络联系路径异质多元,经济网络异配性微弱,结构韧性能力受到抑制。③ 传输性:三类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普遍较高,物质流动的扩散效率良好。④ 集聚性:虽然三类网络的空间聚集状态分异,但整体的聚集程度较高且水平相当,三类网络的聚集效应明显。从结构韧性综合特征方面来看,将经济、信息和交通联系网络的特征概括为三方面:① 总体形态模式差异化。经济网络主要呈现出“破碎核心+非均质嵌套三角形”的结构模式;信息网络主要呈现出“核心三角形+星形放射”的结构模式;交通网络主要呈现出“核心三角形+非均质星形放射”的结构模式。② 分区形态模式差异化。武汉城市圈表现出一极独大的网络结构特点,将其概括为“单一核心+边缘城市”;环长株潭城市群呈现出局部网络城市的均衡态势,表现为“核心组群+边缘城市”;环鄱阳湖城市群综合水平较低,目前主要是以南昌为中心的“单一核心”状的孤立结构模式。③ 网络结构韧性多样化。结构韧性的测度绝非依赖于单一指标值的高低,应结合层级、匹配、传输、集聚四方面性质综合评估。基于指标结果,信息联系网络的结构韧性能力居于首位,交通联系网络其后,经济联系网络最弱。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 | . , 本文基于态势管理视角,从内部、时间、外部三个基准面分析区域弹性构成,进而构建一个层次结构的区域弹性评估模型,发现区域弹性由抵抗力、恢复力和创新力等三个内在属性构成。本文利用面板数据对区域弹性评估的要素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区域弹性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区域弹性与人均收入、应急通路、应急保障、社会制度等因素正相关,其中应急保障对区域弹性的影响最大,而信息传播、GDP和失业率等因素与区域弹性负相关。本文进而提出面向危机的区域弹性提升建议。 , 本文基于态势管理视角,从内部、时间、外部三个基准面分析区域弹性构成,进而构建一个层次结构的区域弹性评估模型,发现区域弹性由抵抗力、恢复力和创新力等三个内在属性构成。本文利用面板数据对区域弹性评估的要素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区域弹性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区域弹性与人均收入、应急通路、应急保障、社会制度等因素正相关,其中应急保障对区域弹性的影响最大,而信息传播、GDP和失业率等因素与区域弹性负相关。本文进而提出面向危机的区域弹性提升建议。 |
[2] | , Abstract Social resilience is the capacity of social groups and communities to recover from, or respond positively to, crises.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multifaceted nature of social resilience, and how this capacity is thought to have various properties, notably resistance, recovery and creativity. We also discuss the idea that social groups within a community differ insofar as their levels of resilience and the threats to which they are resilient. While research in the social sciences suggests that social resilience is a ‘naturally emergent’ response to disaster, we argue that emergency management plans must recognise and build on this capacity, and that improved indicators of social resilience are a priority area for future research. |
[3] | . , "弹性"正在国际范围内深远地影响着区域空间的发展、重构与规划。今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国内外区域弹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首先,概括了弹性及区域弹性的概念与空间构成,并从属性、过程和能力三要素的角度,分别简要分析了弹性城市与区域的空间特征;其次,对目前区域弹性主流的工程、经济、生态和社会四领域在定义、研究背景、研究视角、主要研究方向、主要指标及意义与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梳理;然后,对应属性、过程和能力要素三方面,归纳了目前弹性评估的主要方法与技术;接着,从区域弹性的空间研究、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对区域弹性的空间实践展开讨论;最后,对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概括,指出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探讨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 "弹性"正在国际范围内深远地影响着区域空间的发展、重构与规划。今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国内外区域弹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首先,概括了弹性及区域弹性的概念与空间构成,并从属性、过程和能力三要素的角度,分别简要分析了弹性城市与区域的空间特征;其次,对目前区域弹性主流的工程、经济、生态和社会四领域在定义、研究背景、研究视角、主要研究方向、主要指标及意义与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梳理;然后,对应属性、过程和能力要素三方面,归纳了目前弹性评估的主要方法与技术;接着,从区域弹性的空间研究、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对区域弹性的空间实践展开讨论;最后,对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概括,指出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探讨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
[4] | , |
[5] | ,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riving forces behind the life cycles and resilience of technological clusters. It concentrates in particular on the combination of |
[6] | , Despite widespread recognition that an enterprise critical resources may extend beyond the enterprise traditional boundaries, with the focal enterprise drawing upon the resources of other firms and institutions through networks, there is a dearth of empirical research on knowledge mobility and appropriability patterns among innovative Australia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through the lens of complexity science. We address this gap, by examining what, how, and why innovation-related knowledge flows from networks into SMEs, and how SMEs protec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P) and appropriate value. Based on a survey of 838 SMEs, we find pattern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knowledge flows with SMEs searching for ideas internally, and via market-based networks, with internally sourced ideas having the strongest impact on innovativeness. The results also show SMEs are most likely to network with market-based agents relative to localised learning networks. Further, networking with suppliers increases innovativeness, as does sourcing knowledge as part of a package with the purchase of new equipment, underscor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vertical supply chain network. Despite limited interaction with localised learning networks, outsourcing R&D to these networks increases innovativeness. We also find that informal IP, in particular, secrecy, complexity of product design, and frequent and rapid changes to products/services increases innovativeness, as do formal copyrights and trademarks. In addition to protecting IP, these practices are product market strategies, enabling SMEs to commercialise innovations and appropriate value. But while appropriability mechanisms provide innovation benefits to individual ag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lexity science, IP mechanisms act as barriers to effective knowledge flows (e.g. information sharing) preventing innovative networking through the mechanism of a positive feedback loop to evolve to the state where distributed intelligence comes into play and facilitates break-through innovations. |
[7] | . , 从1990年代开始,受到波特工作的鼓舞,产业集群的研究开始复兴。世界各国的研究者、政策制定者都向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政策投入了密集的注意力。今天,产业集群已经主导了世界经济地图,产业的集群现象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典型特征。集群是各个领域竞争成功的临界规模,区域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在我国,产业集群导致的经济集群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发动机,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龙脉。我国新近出台的“十一五”规划也将提高刨新能力和发展产业集群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创新是产业集群的生命线,因此创新研究在集群研究领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选择将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和创新绩效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纵观以往****们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会有眼花缭乱的感觉,不同****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集群问题进行了阐述。百家争鸣带来了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百花齐放,这对集群理论研究的繁荣是非常有好处的,但却也使得集群实践者无所适从。研究视角的多元化,以及互相交织、错综复杂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为人们认识、理解和发展集群造成了困难。笔者认为,集群理论发展到今天,非常有必要形成一个更加系统性的平台,或者采取一个更加系统性的视角来对现有理论进行整合。在这种研究动机的驱动下,笔者选择了网络结构——这一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作为研究的基本视角,并在消化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SCP(网络结构——成员行为——创新绩效)研究范式,为产业集群的创新研究提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框架。 概言之,全文在这种新的研究范式的框架下,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什么是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第二,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对产业集群的创新活动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其中正面的影响是什么,负面的影响是什么? 第三,各类网络成员在集群创新过程中承担了什么样的角色,它们的行为特征是什么,它们相互之间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第四,具体到企业层次,企业在集群中拥有的网络结构特征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第五,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和成员交互机制会对集群的创新绩效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具体而言,本文一共分为九章,除去第1章和第9章,文章在逻辑结构上可以被分为三大部分:(1)第2章和第3章是第一部分,主要通过文献回顾对产业集群创新研究中网络结构的概念、含义做出解释;(2)第4章和第5章是第二部分,研究了网络结构中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机构(公共政策)、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等五类成员在创新过程中的角色、作用、行为特征和交互机制;(3)第6章、第7章和第8章属于第三部分,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仿真等方式研究了网络结构对集群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提出了基于SCP范式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根据这样的结构安排,各章节研究的主要内容为: 第1章:首先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视角,并对文中的三个基本概念进行了阐释。在这一章里,作者还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框架:改进的SCP范式,即“网络结构——成员行为——创新绩效”的研究路径。 第2章:对产业集群创新研究领域中涉及的网络结构进行了全面回顾。作者首先对网络关系——这一网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了回顾,然后从本体论和方法论两个角度,回顾了关于产业集群网络拓扑结构的实证研究成果和在产业集群创新研究中使用到的网络分析方法、模型、软件和工具。 第3章: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对集群创新的影响机制。 第4章:主要从创新竞争和创新合作两个维度入手,研究了企业(核心网络成员)在集群创新过程中的角色和交互机制。 第5章:研究了其他四类成员在集群创新和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五类成员之间,特别是它们与企业成员之间的交互机制。 第6章: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与群内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第7章:使用近年兴起的复杂网络模型,对产业集群知识创新和扩散过程进行建模,并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了网络拓扑结构对集群知识创新和扩散的影响。 第8章:以网络结构下改进的SCP范式为框架,提出了一个评估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 第9章:对全文研究内容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本论文在在以下几个方面(按照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做出了一些创新性工作: 1、依据产业组织理论中传统的SCP研究范式,提出了网络结构下改进的SCP研究范式:网络结构——成员行为——创新绩效,并以此为分析路径,研究了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和创新绩效。 2、对我国1995年——2004年的高技术产业产值数据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证实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水平和增长模式都存在着明显的空间集群现象(1.1.1节)。 3、使用进化博弈理论,研究了产业集群中企业在开展创新竞争时的行为特征,以及企业的竞争行为对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影响(4.3.2节)。 4、通过基于预算约束的博弈模型,对集群网络中企业合作创新关系建立的条件,以及合作创新资源投入的纳什均衡和帕累托最优规模等问题进行了研究(4.4节)。 5、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调研了合肥市郊农村地区产业集群中中介机构的发育现状,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其功能发挥的对策(5.4节)。 6、把合肥高新区作为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实证研究了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特征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第6章)。 7、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实现了产业集群的知识创新和扩散过程在“小世界”网络上的建模,并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了拓扑结构、企业间学习机制等因素对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影响(第7章)。 8、以改进的SCP范式为框架,提出了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第8章)。 , 从1990年代开始,受到波特工作的鼓舞,产业集群的研究开始复兴。世界各国的研究者、政策制定者都向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政策投入了密集的注意力。今天,产业集群已经主导了世界经济地图,产业的集群现象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典型特征。集群是各个领域竞争成功的临界规模,区域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在我国,产业集群导致的经济集群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发动机,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龙脉。我国新近出台的“十一五”规划也将提高刨新能力和发展产业集群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创新是产业集群的生命线,因此创新研究在集群研究领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选择将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和创新绩效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纵观以往****们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会有眼花缭乱的感觉,不同****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集群问题进行了阐述。百家争鸣带来了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百花齐放,这对集群理论研究的繁荣是非常有好处的,但却也使得集群实践者无所适从。研究视角的多元化,以及互相交织、错综复杂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为人们认识、理解和发展集群造成了困难。笔者认为,集群理论发展到今天,非常有必要形成一个更加系统性的平台,或者采取一个更加系统性的视角来对现有理论进行整合。在这种研究动机的驱动下,笔者选择了网络结构——这一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作为研究的基本视角,并在消化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SCP(网络结构——成员行为——创新绩效)研究范式,为产业集群的创新研究提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框架。 概言之,全文在这种新的研究范式的框架下,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什么是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第二,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对产业集群的创新活动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其中正面的影响是什么,负面的影响是什么? 第三,各类网络成员在集群创新过程中承担了什么样的角色,它们的行为特征是什么,它们相互之间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第四,具体到企业层次,企业在集群中拥有的网络结构特征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第五,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和成员交互机制会对集群的创新绩效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具体而言,本文一共分为九章,除去第1章和第9章,文章在逻辑结构上可以被分为三大部分:(1)第2章和第3章是第一部分,主要通过文献回顾对产业集群创新研究中网络结构的概念、含义做出解释;(2)第4章和第5章是第二部分,研究了网络结构中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机构(公共政策)、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等五类成员在创新过程中的角色、作用、行为特征和交互机制;(3)第6章、第7章和第8章属于第三部分,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仿真等方式研究了网络结构对集群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提出了基于SCP范式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根据这样的结构安排,各章节研究的主要内容为: 第1章:首先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视角,并对文中的三个基本概念进行了阐释。在这一章里,作者还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框架:改进的SCP范式,即“网络结构——成员行为——创新绩效”的研究路径。 第2章:对产业集群创新研究领域中涉及的网络结构进行了全面回顾。作者首先对网络关系——这一网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了回顾,然后从本体论和方法论两个角度,回顾了关于产业集群网络拓扑结构的实证研究成果和在产业集群创新研究中使用到的网络分析方法、模型、软件和工具。 第3章: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了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对集群创新的影响机制。 第4章:主要从创新竞争和创新合作两个维度入手,研究了企业(核心网络成员)在集群创新过程中的角色和交互机制。 第5章:研究了其他四类成员在集群创新和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五类成员之间,特别是它们与企业成员之间的交互机制。 第6章: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与群内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第7章:使用近年兴起的复杂网络模型,对产业集群知识创新和扩散过程进行建模,并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了网络拓扑结构对集群知识创新和扩散的影响。 第8章:以网络结构下改进的SCP范式为框架,提出了一个评估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 第9章:对全文研究内容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本论文在在以下几个方面(按照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做出了一些创新性工作: 1、依据产业组织理论中传统的SCP研究范式,提出了网络结构下改进的SCP研究范式:网络结构——成员行为——创新绩效,并以此为分析路径,研究了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和创新绩效。 2、对我国1995年——2004年的高技术产业产值数据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证实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水平和增长模式都存在着明显的空间集群现象(1.1.1节)。 3、使用进化博弈理论,研究了产业集群中企业在开展创新竞争时的行为特征,以及企业的竞争行为对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影响(4.3.2节)。 4、通过基于预算约束的博弈模型,对集群网络中企业合作创新关系建立的条件,以及合作创新资源投入的纳什均衡和帕累托最优规模等问题进行了研究(4.4节)。 5、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调研了合肥市郊农村地区产业集群中中介机构的发育现状,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其功能发挥的对策(5.4节)。 6、把合肥高新区作为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实证研究了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特征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第6章)。 7、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实现了产业集群的知识创新和扩散过程在“小世界”网络上的建模,并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了拓扑结构、企业间学习机制等因素对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影响(第7章)。 8、以改进的SCP范式为框架,提出了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第8章)。 |
[8] | , The global economy is nurturing an innovative class of polycentric urban configurations: network cities. A network city evolves when two or more previously independent cities, potentially complementary in function, strive to cooperate and achieve significant scope economies aided by fast and reliable corridors of transport and 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Creative network cities place a higher priority on knowledge-based activities like research, education and the creative arts. The cooperative mechanisms may resemble those of inter-firm networks in the sense that each urban player stands to benefit from the synergies of interactive growth via reciprocity, knowledge exchange and unexpected creativity. Two case studies are discussed briefly09”Randstad Holland and Kansai, Japan. Since much of their future dynamism may rely upon transnational human resources, it is foreseen that more network cities will transcend national borders during the next millennium. |
[9] | , The recent urban dynamics of industrialised countries show the rise of a new spatial order, which simplifies 'vert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ities and complicates, instead, the 'horizontal' inter-urban patterns. Some northern Italian regions, such as Lombardy, Veneto and Emilia-Romagna, have been characterised historically by polycentric settlement, which constitutes today the spatial texture of func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urban places, their hinterlands and their regions, according to a new order of spatial organisation. This is a network-based order, whose theoretical framework is not still well founded.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contribut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theoretical paradigm, by integrating several taxonomies recently proposed by Italian researchers in urban and regional sciences. Obviously, the results of these reflections are still weak and open to further contributions, particularly with regard to other regions in north-western Europe. |
[10] | , The idea of strategic planning for networks of cities and towns, encapsulated in the polynuclear urban region concept, has attracted growing interest in many European regions. Key themes include cooperation between neighbouring cities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functional policie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theoretical benefits, including increased economies of scale and improvements in the strength and quality of internal interactions. It also applies these arguments to Central Scotland. As the largest concentr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in Scotland, with a high level of organizational fragmentation but growing cross boundary issues and coincident growth pressures and deficiencies, there are potential gains from a common strategic perspective. These include improved communications for inter irm collaboration and trade, more efficient labour and housing market interactions, and an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for planning and marketing important regional assets. Closer cooperation within a regional perspective could help the Central Belt to function better as an economic unit and facilitate its ongoing development. |
[11] | . , 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由不同经济主体组成的复杂经济网络,各经济主体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知识、信息、技术及中间产品等社会、经济联系。集群网络结构反映了群内企业如何连接、连接多寡、网络流向等网络变量,是网络主体产出或者功效水平的关键决定因素之一。 本文把群内企业等经济主体抽象为结点,主体之间的联系(中间产品、劳动力、信息和知识、资金)抽象成结点之间的联结。通过构建“结构——功能”的分析框架,采用网络分析方法,创新性的以复杂网络理论中的聚集程度、度分布以及最短平均路径长度作为集群网络结构变量,把资源整合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集群网络的功能特征,分析了各个结构变量与网络功能特征之间存在的联系机理。 通过分析,本文认为高聚集程度虽然在整个网络资源整合方面具有更高的效率,减少了机会主义以及降低了交易费用,但也有可能造成网络弹性、开放性的较低,产生“过度根植性”;而低聚集程度造成的稀疏网络则在非冗余信息的获取、提高网络开放度方面具有更高的效率。同时密度的大小、联结的强弱适应于不同创新类型,与其在资源整合功能类似,两者之间存在一个平衡的问题。度分布的不同造成集群资源整合、创新能力方面的截然差异,存在集散结点的集群网络资源的整合更多的是以核心企业为主导,集群网络创新能力以核心结点为标志;而各结点顶点度相对来讲较为接近的网络,资源整合在多点之间进行,创新能力的大小更多取决于众多中小企业相互间的协作。集散结点的存在使得集群网络在抗风险方面体现出鲁棒性与脆弱性的特征。短平均路径长度无论对资源整合效率、抗风险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 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由不同经济主体组成的复杂经济网络,各经济主体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知识、信息、技术及中间产品等社会、经济联系。集群网络结构反映了群内企业如何连接、连接多寡、网络流向等网络变量,是网络主体产出或者功效水平的关键决定因素之一。 本文把群内企业等经济主体抽象为结点,主体之间的联系(中间产品、劳动力、信息和知识、资金)抽象成结点之间的联结。通过构建“结构——功能”的分析框架,采用网络分析方法,创新性的以复杂网络理论中的聚集程度、度分布以及最短平均路径长度作为集群网络结构变量,把资源整合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集群网络的功能特征,分析了各个结构变量与网络功能特征之间存在的联系机理。 通过分析,本文认为高聚集程度虽然在整个网络资源整合方面具有更高的效率,减少了机会主义以及降低了交易费用,但也有可能造成网络弹性、开放性的较低,产生“过度根植性”;而低聚集程度造成的稀疏网络则在非冗余信息的获取、提高网络开放度方面具有更高的效率。同时密度的大小、联结的强弱适应于不同创新类型,与其在资源整合功能类似,两者之间存在一个平衡的问题。度分布的不同造成集群资源整合、创新能力方面的截然差异,存在集散结点的集群网络资源的整合更多的是以核心企业为主导,集群网络创新能力以核心结点为标志;而各结点顶点度相对来讲较为接近的网络,资源整合在多点之间进行,创新能力的大小更多取决于众多中小企业相互间的协作。集散结点的存在使得集群网络在抗风险方面体现出鲁棒性与脆弱性的特征。短平均路径长度无论对资源整合效率、抗风险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
[12] | [EB/OL]. . |
[13] | |
[14] | , |
[15] | , World cities are generally deemed to form an urban system or city network but these are never explicitly specified in the literature. In this paper the world city network is identified as an unusual form of network with three levels of structure: cities as the nodes, the world economy as the supranodal network level, and 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 firms forming a critical subnodal level. The latter create an interlocking network through their global location strategies for placing offices. Hence, it is the 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 firms operating through cities who are the prime actors in world city network formation. This process is formally specified in terms of four intercity relational matrices elemental, proportional, distance, and asymmetric. Through this specification it becomes possible to apply standard techniques of network analysis to world cities for the first time. In a short conclusion the relevance of this world city network specification for both theory and policy-practice is briefly discussed. |
[16] | , Hanssens H., Derudder B., van Aelst S. and Witlox F. Assessing the functional polycentricity of the mega-city-region of Central Belgium based on 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 transaction links, Regional Studies. This paper comments on three aspects of POLYNET's implementation of the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GaWC) model to measure functional polycentricity at the local scale. These aspects are: (1) the use of 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s (APS) office locations as a proxy for inter-city relations, (2) the problematic calculation of the functional polycentricity index, and (3) the narrow conceptualization of functional polycentricity. Alternative methodologies based on transaction link data are introduced to examine whether Central Belgium displays features of a functionally polycentric mega-city-reg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is is not the case: Central Belgium displays more features of a hierarchical urban system with Brussels as the dominant service city. However, some indications are found for a preliminary urban network formation. |
[17] | , |
[18] | , Globalization has renewed interest in the place and role of cit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Recent literature proposes that the fate of cities (and their resident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tied to their position in international flows of investment and trade. Data on the branch locations of the world’s 500 largest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in 2000 are subjected to two broad types of network analytic techniques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world city system.” First, 3,692 cities are analyzed in terms of three measures of point centrality. Second, blockmodeling techniques are employed to generalize further about the positions and roles played by cities in the system. These techniques are used to trace out the structure of the world city system, locate cities in the context of a global urban hierarchy, and explore the degree to which this diverges from a simple one‐to‐one matching of cities onto nation‐states in the world system. Sociology |
[19] | . , Air transportation is a unique and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erspective in studying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system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framework of urban system by analyzing structural features of air transportation network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amount of airport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and the number of weekly flights (1)Since open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nodes in China's air transportation network increased quickly accompanied with the expansion of air transportation network scale which presents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scale rank of urban system (2) On the whole, dispersion dominates the evolution of airport's spatial structure But in the variant periods and zones, the newly built airports and the increase of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of the existing airports exert different influences on the expansion of air transportation network (3) Network linkage intensity differs in various provinces But the eastern coastal zone is still the core region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irline linkage in which the international hub function of Beijing Tianjin Hebei and Jiangsu Shanghai is distinctive while Guangdong mainly acts as home hub (4) The capital city of a province is still of vital essence to this province's outward connection, but more and more developed cities of some provinces have partly substituted the capital cities (5)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tensity and tightness of air network linkage separate from each other, which manifest that the spatial network structure of China's urban system is still in the process of dynamic evolution (6) The factors such as the change of airline structure, the airline linkage with foreign countries and the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of domestic airport cities will all influence urban system structure in future , Air transportation is a unique and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erspective in studying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system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framework of urban system by analyzing structural features of air transportation network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amount of airport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and the number of weekly flights (1)Since open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nodes in China's air transportation network increased quickly accompanied with the expansion of air transportation network scale which presents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scale rank of urban system (2) On the whole, dispersion dominates the evolution of airport's spatial structure But in the variant periods and zones, the newly built airports and the increase of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of the existing airports exert different influences on the expansion of air transportation network (3) Network linkage intensity differs in various provinces But the eastern coastal zone is still the core region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irline linkage in which the international hub function of Beijing Tianjin Hebei and Jiangsu Shanghai is distinctive while Guangdong mainly acts as home hub (4) The capital city of a province is still of vital essence to this province's outward connection, but more and more developed cities of some provinces have partly substituted the capital cities (5)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tensity and tightness of air network linkage separate from each other, which manifest that the spatial network structure of China's urban system is still in the process of dynamic evolution (6) The factors such as the change of airline structure, the airline linkage with foreign countries and the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of domestic airport cities will all influence urban system structure in future |
[20] | . , , |
[21] | . , 公司内部网络研究是当前城市经济网络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2005、2010年长三角A股上市公司企业网络数据库,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位序—规模分析法等,分析了2005、2010年长三角城市网络空间结构演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长三角上市公司总部沿沪宁—沪杭—杭甬Z字形轴线集聚,从一主(上海)二副(杭州、南京)三中心向一主(上海)三副(杭州、苏州、南京)四中心空间结构演变;苏州超过南京成为第三大企业总部集聚中心.②长三角城市网络核心—边缘结构整体延续,Z字形轴线城市维持核心地位,具备强大的网络权力与威望.③长三角城市网络除等级扩散、邻近扩散等特征之外.还具有明显的行政地域性.主要体现在省会南京、杭州分别成为江苏、浙江省内外上市公司子公司的重要据点;尤其是南京凭借省会优势,中心度仍然高于总部职能较强的苏州.④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跨行政地域性的联系有所加强,特别是上海、苏南向苏中、苏北的扩散明显;浙西南仍是网络相对封闭、孤立的地带,中心度相对较低.⑤行政等级和区划,市场容量等是长三角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到上海高速公路时间距离、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的影响在统计上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 公司内部网络研究是当前城市经济网络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2005、2010年长三角A股上市公司企业网络数据库,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位序—规模分析法等,分析了2005、2010年长三角城市网络空间结构演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长三角上市公司总部沿沪宁—沪杭—杭甬Z字形轴线集聚,从一主(上海)二副(杭州、南京)三中心向一主(上海)三副(杭州、苏州、南京)四中心空间结构演变;苏州超过南京成为第三大企业总部集聚中心.②长三角城市网络核心—边缘结构整体延续,Z字形轴线城市维持核心地位,具备强大的网络权力与威望.③长三角城市网络除等级扩散、邻近扩散等特征之外.还具有明显的行政地域性.主要体现在省会南京、杭州分别成为江苏、浙江省内外上市公司子公司的重要据点;尤其是南京凭借省会优势,中心度仍然高于总部职能较强的苏州.④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跨行政地域性的联系有所加强,特别是上海、苏南向苏中、苏北的扩散明显;浙西南仍是网络相对封闭、孤立的地带,中心度相对较低.⑤行政等级和区划,市场容量等是长三角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到上海高速公路时间距离、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的影响在统计上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
[22] | . , , |
[23] | . , 基于运输成本和网络分析方法,重点探究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空间联系和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发现:①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城市交通物流竞争力可以划分为三个层级,武汉市、长沙市、南昌市位第一层次;②湘鄂赣各省内部都已初步形成大致均匀和相对紧密的运输成本空间格局,长株潭城市群更加均匀分布,交通物流联系网络更为密集;③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更为频繁和密切,而环鄱阳湖城市群相对被边缘化;④环鄱阳湖城市群在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中的地位有待提高,南昌、新余、九江和景德镇是江西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桥梁。 , 基于运输成本和网络分析方法,重点探究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空间联系和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发现:①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城市交通物流竞争力可以划分为三个层级,武汉市、长沙市、南昌市位第一层次;②湘鄂赣各省内部都已初步形成大致均匀和相对紧密的运输成本空间格局,长株潭城市群更加均匀分布,交通物流联系网络更为密集;③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更为频繁和密切,而环鄱阳湖城市群相对被边缘化;④环鄱阳湖城市群在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中的地位有待提高,南昌、新余、九江和景德镇是江西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桥梁。 |
[24] | . , 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运用修正引力模型测度2000~2012年各城市间联系强度,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对江苏省城市网络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000~2012年江苏城市网络整体密度以上升趋势为主,但网络联系还处于弱联结状态;南京的点出度最大,而苏州的点入度最大,城市空间联系不均衡性较显著,网络结构表现分层现象;城市网络空间结构存在4个城市子群,第1子群(苏锡常都市圈)及第2子群(南京都市圈)的密度系数较大,空间网络联系最为紧密;要素流动、区位差异及交通创新综合作用驱动2000年~2012年江苏省城市网络空间结构发生演化。 , 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运用修正引力模型测度2000~2012年各城市间联系强度,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对江苏省城市网络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000~2012年江苏城市网络整体密度以上升趋势为主,但网络联系还处于弱联结状态;南京的点出度最大,而苏州的点入度最大,城市空间联系不均衡性较显著,网络结构表现分层现象;城市网络空间结构存在4个城市子群,第1子群(苏锡常都市圈)及第2子群(南京都市圈)的密度系数较大,空间网络联系最为紧密;要素流动、区位差异及交通创新综合作用驱动2000年~2012年江苏省城市网络空间结构发生演化。 |
[25] | . , 通过对当前城市体系研究进展和分析方法的阐述与总结,结合统计物理中复杂网络分析工具,采用GIS、Matlab和数据库等技术手段,构建城市联系网络,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等级或位序城市关系研究,最后以2003年和2007年的Top1、Top5和Top10网络(城市联系强度的最大值、前5、前10名所连接的城市)为例证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①可将中国城市划分为北方城市区、长江城市区、南部城市区3大城市区,形成了"三极多核"的空间格局。全国城市网络的联系方向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主要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但是,从三大地区内部差异来看,环渤海地区城市等级性明显,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呈现多核化发展趋势,即城市网络化发展加强。Top10网络反映各个城市前10名的联系方向有所分散,即呈现"最大联系极化、联系广度分散化"的发展趋势;②从Top5、Top10网络与随机网络、空间邻近网络的对比来看,中国城市的实际网络既具有空间邻近网络这种规则网络的高聚类系数,又具有随机网络所拥有的稀疏、长距离连接特性,表现为高聚类系数和短路径的双重特性,呈现"小世界"网络特征;③从聚类系数的纵向变化看,2007年比2003年的城市网络连接更加分散,区域的开放程度正在提高;④2007年的平均路径长度稍有下降,说明全国城市网络中城市联系更为紧密,连接通道增多。 , 通过对当前城市体系研究进展和分析方法的阐述与总结,结合统计物理中复杂网络分析工具,采用GIS、Matlab和数据库等技术手段,构建城市联系网络,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等级或位序城市关系研究,最后以2003年和2007年的Top1、Top5和Top10网络(城市联系强度的最大值、前5、前10名所连接的城市)为例证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①可将中国城市划分为北方城市区、长江城市区、南部城市区3大城市区,形成了"三极多核"的空间格局。全国城市网络的联系方向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主要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但是,从三大地区内部差异来看,环渤海地区城市等级性明显,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呈现多核化发展趋势,即城市网络化发展加强。Top10网络反映各个城市前10名的联系方向有所分散,即呈现"最大联系极化、联系广度分散化"的发展趋势;②从Top5、Top10网络与随机网络、空间邻近网络的对比来看,中国城市的实际网络既具有空间邻近网络这种规则网络的高聚类系数,又具有随机网络所拥有的稀疏、长距离连接特性,表现为高聚类系数和短路径的双重特性,呈现"小世界"网络特征;③从聚类系数的纵向变化看,2007年比2003年的城市网络连接更加分散,区域的开放程度正在提高;④2007年的平均路径长度稍有下降,说明全国城市网络中城市联系更为紧密,连接通道增多。 |
[26] | . , 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变化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从网络社会空间的角度入手,对中国城市网络发展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微博社会空间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网络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关系与层级区分,城市的网络连接度与城市等级表现出了相对一致性。根据城市网络层级与网络联系强度,东部、中部、西部3大区域板块的网络联系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内部的联系,以及东部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联系几乎构成当前网络体系中的全部。城市网络呈现出分层集聚现象,具体表现为"三大四小"发展格局,即京津冀区域、珠三角区域、长三角区域、成渝地区、海西地区、武汉地区、东北地区。高等级城市在整个城市网络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北京以突出的优势成为全国性的网络联系中心,而上海、广州、深圳则成为全国性的网络联系副中心。 , 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变化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从网络社会空间的角度入手,对中国城市网络发展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微博社会空间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网络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关系与层级区分,城市的网络连接度与城市等级表现出了相对一致性。根据城市网络层级与网络联系强度,东部、中部、西部3大区域板块的网络联系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内部的联系,以及东部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联系几乎构成当前网络体系中的全部。城市网络呈现出分层集聚现象,具体表现为"三大四小"发展格局,即京津冀区域、珠三角区域、长三角区域、成渝地区、海西地区、武汉地区、东北地区。高等级城市在整个城市网络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北京以突出的优势成为全国性的网络联系中心,而上海、广州、深圳则成为全国性的网络联系副中心。 |
[27] | . , 全球化和信息化影响下的城市网络研究是近十几年来城市与区域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借助百度指数,获取2009和2012年长三角两两城市间的用户关注度数据,通过计算模拟城市信息流,分析长三角城市网络的时空演变。对比研究发现:①城市网络层级变动大,但上海依然是网络的绝对核心;②城市网络结构逐渐优化:由以南京、上海、杭州和宁波为支撑节点的"Z"型,发展到以扬州、南通、南京、上海、杭州和宁波为支撑节点的"8"字型,越来越多的城市融入成长为网络中的重要节点;③城市网络内部稳定性日趋增强:各城市信息联系总量增加,但年际变化减小。进一步研究表明,基于百度指数的区域城市网络时空变化受经济发展基础、城市功能定位、大事件效应以及城市网络营销等因素的影响。 , 全球化和信息化影响下的城市网络研究是近十几年来城市与区域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借助百度指数,获取2009和2012年长三角两两城市间的用户关注度数据,通过计算模拟城市信息流,分析长三角城市网络的时空演变。对比研究发现:①城市网络层级变动大,但上海依然是网络的绝对核心;②城市网络结构逐渐优化:由以南京、上海、杭州和宁波为支撑节点的"Z"型,发展到以扬州、南通、南京、上海、杭州和宁波为支撑节点的"8"字型,越来越多的城市融入成长为网络中的重要节点;③城市网络内部稳定性日趋增强:各城市信息联系总量增加,但年际变化减小。进一步研究表明,基于百度指数的区域城市网络时空变化受经济发展基础、城市功能定位、大事件效应以及城市网络营销等因素的影响。 |
[28] | , ABSTRACT THIS REVIEW EXPLORES BOTH ECOLOGICAL THEORY AND THE BEHAVIOR OF NATURAL SYSTEMS TO SEE IF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THEIR BEHAVIOR CAN YIELD DIFFERENT INSIGHTS THAT ARE USEFUL FOR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RESILIENCE AND STABILITY VIEWPOINTS OF THE BEHAVIOR OF ECOLOGICAL SYSTEMS CAN YIELD VERY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THE MANAGEMENT OF RESOURCES. THE STABILITY VIEW EMPHASIZES THE EQUILIBRIUM, THE MAINTENANCE OF A PREDICTABLE WORLD, AND THE HARVESTING OF NATURE'S EXCESS PRODUCTION WITH AS LITTLE FLUCTUATION AS POSSIBLE. THE RESILIENCE VIEW EMPHASIZES DOMAINS OF ATTRACTION AND THE NEED FOR PERSISTENCE. BUT EXTINCTION IS NOT PURELY A RANDOM EVENT: IT RESULTS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RANDOM EVENTS WITH THOSE DETERMINISTIC FORCES THAT DEFINE THE SHAPE, SIZ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OMAIN OF ATTRACTION. THE VERY APPROACH, THEREFORE, THAT ASSURES A STABLE MAXIMUM SUSTAINED YIELD OF A RENEWABLE RESOURCE, MIGHT SO CHANGE THESE CONDITIONS THAT THE RESILIENCE IS LOST OR IS REDUCED SO THAT A CHANCE AND RARE EVENT THAT PREVIOUSLY COULD BE ABSORBED CAN TRIGGER A SUDDEN DRAMATIC CHANGE AND LOSS OF STRUCTURAL INTEGRITY OF THE SYSTEM. A MANAGEMENT APPROACH BASED ON RESILIENCE, ON THE OTHER HAND, WOULD EMPHASIZE THE NEED TO KEEP OPTIONS OPEN, THE NEED TO VIEW EVENTS IN A REGIONAL RATHER THAN A LOCAL CONTEXT, AND THE NEED TO EMPHASIZE HETEROGENEITY. THE RESILIENCE FRAMEWORK DOES NOT REQUIRE A PRECISE CAPACITY TO PREDICT THE FUTURE BUT ONLY A QUALITATIVE CAPACITY TO DEVISE SYSTEMS THAT CAN ABSORB AND ACCOMMODATE FUTURE EVENTS IN WHATEVER UNEXPECTED FORM THEY MAY TAKE. |
[29] | . , 城市如何在重重挑战与危机中, 因应各种变化, 保持自身发展活力,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梳理了国外弹性理论研究的4 个领域, 即生态弹性、工程弹性、经济弹性和社会弹性, 并归纳总结了它们各自的基本概念、内涵及代表性研究****;在此基础上, 系统评述了国外相应的弹性城市研究的4 个领域的内涵与研究重点, 包括城市生态弹性、城市工程弹性、城市经济弹性和城市社会弹性;同时根据已有研究的发展脉络, 前瞻了未来弹性城市研究3 个趋势方向, 即社会平等的议题如何渗入到弹性城市的理念之中, 技术革新如何增强城市弹性, 跨学科、多领域的介入如何共同协作建设弹性城市。鉴于中国各地区自然社会经济差异较大, 不同地区的发展历史、发展阶段、社会文化背景不同, 因此弹性城市理论的应用更应考虑到中国特色, 使弹性理论本身更为“弹性”。 , 城市如何在重重挑战与危机中, 因应各种变化, 保持自身发展活力,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梳理了国外弹性理论研究的4 个领域, 即生态弹性、工程弹性、经济弹性和社会弹性, 并归纳总结了它们各自的基本概念、内涵及代表性研究****;在此基础上, 系统评述了国外相应的弹性城市研究的4 个领域的内涵与研究重点, 包括城市生态弹性、城市工程弹性、城市经济弹性和城市社会弹性;同时根据已有研究的发展脉络, 前瞻了未来弹性城市研究3 个趋势方向, 即社会平等的议题如何渗入到弹性城市的理念之中, 技术革新如何增强城市弹性, 跨学科、多领域的介入如何共同协作建设弹性城市。鉴于中国各地区自然社会经济差异较大, 不同地区的发展历史、发展阶段、社会文化背景不同, 因此弹性城市理论的应用更应考虑到中国特色, 使弹性理论本身更为“弹性”。 |
[30] | , Author(s): Kathryn A. Foster |
[31] | , |
[32] | . , 当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极为迅猛中,然而人居环境的提升却无法与城市的规模扩张相匹敌。尤其是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及城市绿地往往缺乏有效的管理,使得位于城市发展轴方向上的土地呈现无序扩张状态。究其原因,当前的城市规划已难以有效的控制高速发展下的城市规模,传统的规划程序过于僵化常常落后于城市发展,缺少对城市扩张中的用地复杂性进行科学的评估,更难以针对该结果作出相对灵活的规划以应对。尤其在人居环境的重要性愈加突出的今天,传统的城市规划对绿地、自然保护地等绿色开放空间的规划和保护越来越难满足人居环境提升的需要了 因此,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理念就显得尤为必要,而绿色基础设施作为一种国家自然生命保障系统,能够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发展自然环境,建立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关系,逐渐为许多国家采纳成为一种主流的规划方式。而美国马里兰州的“绿图计划”可谓是GI实践案例中的佼佼者,其发明的绿色基础设施评价模型(Green Infrastructure Assessment)能够迅速评估和识别土地的生态价值和生态资源优劣,被证明是GI规划实践中最有价值的工具,因而利用其作为我国GI实践的主要技术性工具非常必要。 而为了应对我国城市规划的现实需求和困境,GI规划还需做出适应性革新,才能与城市规划系统有效的结合,真正广泛应用于实践。因此,弹性规划(Flexible Planning)以其灵活的特性和在土地规划领域的实践应用成为融入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最佳选择。在本文研究中,通过深入研究二者的特性和原理,将其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有机融合,通过利用GIA评估工具提出弹性评估体系(Flexibility Assessment),发掘GI与FP的共同基础,创立绿色基础设施的弹性规划体系(即GI-FP体系)。该规划体系能够与现有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等体系形成融合,增强GI规划的弹性适应力。以此来化解建设与保护、近期与远期之间的矛盾,满足城市良性持续发展的需求。而后,通过自贡市釜溪河复合绿道总体规划的实践来验证GI-FP体系的可行性,为其在更广泛范围的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当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极为迅猛中,然而人居环境的提升却无法与城市的规模扩张相匹敌。尤其是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及城市绿地往往缺乏有效的管理,使得位于城市发展轴方向上的土地呈现无序扩张状态。究其原因,当前的城市规划已难以有效的控制高速发展下的城市规模,传统的规划程序过于僵化常常落后于城市发展,缺少对城市扩张中的用地复杂性进行科学的评估,更难以针对该结果作出相对灵活的规划以应对。尤其在人居环境的重要性愈加突出的今天,传统的城市规划对绿地、自然保护地等绿色开放空间的规划和保护越来越难满足人居环境提升的需要了 因此,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理念就显得尤为必要,而绿色基础设施作为一种国家自然生命保障系统,能够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发展自然环境,建立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关系,逐渐为许多国家采纳成为一种主流的规划方式。而美国马里兰州的“绿图计划”可谓是GI实践案例中的佼佼者,其发明的绿色基础设施评价模型(Green Infrastructure Assessment)能够迅速评估和识别土地的生态价值和生态资源优劣,被证明是GI规划实践中最有价值的工具,因而利用其作为我国GI实践的主要技术性工具非常必要。 而为了应对我国城市规划的现实需求和困境,GI规划还需做出适应性革新,才能与城市规划系统有效的结合,真正广泛应用于实践。因此,弹性规划(Flexible Planning)以其灵活的特性和在土地规划领域的实践应用成为融入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最佳选择。在本文研究中,通过深入研究二者的特性和原理,将其与绿色基础设施理论有机融合,通过利用GIA评估工具提出弹性评估体系(Flexibility Assessment),发掘GI与FP的共同基础,创立绿色基础设施的弹性规划体系(即GI-FP体系)。该规划体系能够与现有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等体系形成融合,增强GI规划的弹性适应力。以此来化解建设与保护、近期与远期之间的矛盾,满足城市良性持续发展的需求。而后,通过自贡市釜溪河复合绿道总体规划的实践来验证GI-FP体系的可行性,为其在更广泛范围的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33] | , |
[34] | , |
[35] | . ,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企业集群作为一种地方根植性 (Embedded)网络组织却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 ,并成为许多地区制定经济政策的战略工具。本文从企业集群内在网络关系的视角 ,深入剖析了企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最后以企业集群生命周期为基点提出了促进企业集群持续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 ,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企业集群作为一种地方根植性 (Embedded)网络组织却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 ,并成为许多地区制定经济政策的战略工具。本文从企业集群内在网络关系的视角 ,深入剖析了企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最后以企业集群生命周期为基点提出了促进企业集群持续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 |
[36] | . , , |
[37] | . , 近年来,国外很多****开始将弹性理论用于区域竞争力以及集群的研究,弹性集群逐渐成为集群研究的新方向,国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较少。通过介绍弹性及弹性集 群基本概念,重点分析“知识流动、网络拓扑结构、多样性及异质性”等因素对集群弹性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优化网络拓扑结构、促进集群内外部知识流动、注重 集群政策与生命周期的匹配性”等提升集群弹性、推动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近年来,国外很多****开始将弹性理论用于区域竞争力以及集群的研究,弹性集群逐渐成为集群研究的新方向,国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较少。通过介绍弹性及弹性集 群基本概念,重点分析“知识流动、网络拓扑结构、多样性及异质性”等因素对集群弹性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优化网络拓扑结构、促进集群内外部知识流动、注重 集群政策与生命周期的匹配性”等提升集群弹性、推动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38] | . , , |
[39] | . , 全球化、信息化与快速城市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城市体系,多区位企业组织所形成的城市网络正处于日益复杂的空间嬗变过程。基于2010年企业名录的总部—分支机构型关联数据,研究构建了330×330的地级以上城市网络连接关系,并运用复杂网络分析工具来探索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特征。研究发现:1中国的城市网络联系呈现以'北京—上海—广深—成都'为核心的菱形空间结构,不同等级的网络流强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是一个择优性和地理邻近性复杂作用的过程;2中国城市网络正处于一个简单随机向复杂有序结构的转化期,整体大尺度的网络结构还有待形成;3中国城市网络整体表现出明显的小世界网络效应;4中国城市的二值点度网络为明显的异配性连接特征,而加权强度网络连接则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富人圈'的现象;5中国城市网络的层级性并不明显,城市网络的点度和强度的关系呈非线性增加特征。 , 全球化、信息化与快速城市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城市体系,多区位企业组织所形成的城市网络正处于日益复杂的空间嬗变过程。基于2010年企业名录的总部—分支机构型关联数据,研究构建了330×330的地级以上城市网络连接关系,并运用复杂网络分析工具来探索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特征。研究发现:1中国的城市网络联系呈现以'北京—上海—广深—成都'为核心的菱形空间结构,不同等级的网络流强度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是一个择优性和地理邻近性复杂作用的过程;2中国城市网络正处于一个简单随机向复杂有序结构的转化期,整体大尺度的网络结构还有待形成;3中国城市网络整体表现出明显的小世界网络效应;4中国城市的二值点度网络为明显的异配性连接特征,而加权强度网络连接则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富人圈'的现象;5中国城市网络的层级性并不明显,城市网络的点度和强度的关系呈非线性增加特征。 |
[40] | . , , |
[41] | ., 现实世界中的许多复杂系统均可以用复杂网络来描述。研究复杂网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了解拓扑结构对发生在网络中的动力学过程如传播动力学、网络同步、交通流以及节点间博弈的影响,而网络的拓扑结构研究主要集中在聚类系数和平均路径长度的计算以及度分布分析。目前,求出复杂网络的聚类系数和度分布均可在O(N)内完成,而求出其平均路径长度大小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图论中的最短路径算法;另一种是参数估计方法。利用最短路径算法来计算复杂网络平均路径长度最快需要O(NE),而现实世界中网络的规模巨大,节点相互作用非常复杂,利用最短路径算法计算其平均路径长度的效率变得非常低下。已有的参数估计方法大部分是仅用网络节点数N来估计复杂网络平均路径长度的,弱化了网络节点间连接方式对其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实际的复杂网络中,表征网络拓扑结构的三个参数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其中一个参数均可近似用另外两个参数表示。鉴于此,针对大规模复杂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l计算问题,提出了一个树形结构模型,基于该模型给出了随机网络平均路径长度l R的计算公式、无尺度网络平均路径长度l SF的计算公式以及小世界网络平均路径长度l_(SW)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了网络规模和节点间连接方式对平均路径长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复杂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l与复杂网络的平均度数k、平均聚类系数C等参数有关,将直接求解平均路径长度的复杂问题转化为间接求解,大大提高了分析复杂网络拓扑结构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三个平均路径长度计算公式是有效的。 , 现实世界中的许多复杂系统均可以用复杂网络来描述。研究复杂网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了解拓扑结构对发生在网络中的动力学过程如传播动力学、网络同步、交通流以及节点间博弈的影响,而网络的拓扑结构研究主要集中在聚类系数和平均路径长度的计算以及度分布分析。目前,求出复杂网络的聚类系数和度分布均可在O(N)内完成,而求出其平均路径长度大小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图论中的最短路径算法;另一种是参数估计方法。利用最短路径算法来计算复杂网络平均路径长度最快需要O(NE),而现实世界中网络的规模巨大,节点相互作用非常复杂,利用最短路径算法计算其平均路径长度的效率变得非常低下。已有的参数估计方法大部分是仅用网络节点数N来估计复杂网络平均路径长度的,弱化了网络节点间连接方式对其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实际的复杂网络中,表征网络拓扑结构的三个参数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其中一个参数均可近似用另外两个参数表示。鉴于此,针对大规模复杂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l计算问题,提出了一个树形结构模型,基于该模型给出了随机网络平均路径长度l R的计算公式、无尺度网络平均路径长度l SF的计算公式以及小世界网络平均路径长度l_(SW)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了网络规模和节点间连接方式对平均路径长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复杂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l与复杂网络的平均度数k、平均聚类系数C等参数有关,将直接求解平均路径长度的复杂问题转化为间接求解,大大提高了分析复杂网络拓扑结构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三个平均路径长度计算公式是有效的。 |
[42] | |
[43] | . ,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将功能互补与水平联系两种关联机制作为切入点,借助城市流理论以及GIS分析技术,对长株潭网络城市的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在空间方面,从功能互补机制看,长株潭三市整体总外向功能量为正值,内部因城市功能不同而相互辐射与承接;从水平联系机制看,节点城市间的水平联系表现出层次性、经济性、网络性特征,虽然经济空间略不均衡,但网络结构初步成型。②在时空演进方面,节点城市间功能互补镶嵌作用逐渐显著,区域网络化趋势明显。据此,长株潭具备网络城市构建的良好条件,并提出主要城市与一般城镇需协同发展,使各县市能够通过高效智能的城市网络进行有效联结。 ,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将功能互补与水平联系两种关联机制作为切入点,借助城市流理论以及GIS分析技术,对长株潭网络城市的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在空间方面,从功能互补机制看,长株潭三市整体总外向功能量为正值,内部因城市功能不同而相互辐射与承接;从水平联系机制看,节点城市间的水平联系表现出层次性、经济性、网络性特征,虽然经济空间略不均衡,但网络结构初步成型。②在时空演进方面,节点城市间功能互补镶嵌作用逐渐显著,区域网络化趋势明显。据此,长株潭具备网络城市构建的良好条件,并提出主要城市与一般城镇需协同发展,使各县市能够通过高效智能的城市网络进行有效联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