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宜居城市建设的核心框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张文忠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The core framework of the livable city construction

ZHANGWenzhong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收稿日期:2015-12-23
修回日期:2016-01-27
网络出版日期:2016-02-20
版权声明:2016《地理研究》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230632)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张文忠(1966-),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宜居城市、人居环境和资源城市方面的研究。E-mail: zhangwz@igsnrr.ac.cn



展开

摘要
围绕最近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等内容,解析宜居城市的内涵,评述国际上公认上的宜居城市建设的主要经验,重点就宜居城市建设的基本理念、导则和建设重点等进行系统的论述,旨在构建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核心框架,对中国建设宜居城市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宜居性;宜居城市;安全性;方便性;宜人性
Abstract
Livable city is the common goal for all cities. Focusing on building a harmonious livable city which is proposed recently by China's Central City Conferenc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d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livable city, then reviewed the main experiences in the world livable cities and put emphasis on discussing basic ideas, basic guides and key contents of the livable city construction at last. The paper aims to build China's core framework for the livable city construction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to the livable city construction in China.

Keywords:livability;livable city;security;convenience;amenity

-->0
PDF (4684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张文忠. 宜居城市建设的核心框架[J]. , 2016, 35(2): 205-213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2001
ZHANG Wenzhong. The core framework of the livable city construction[J]. 地理研究, 2016, 35(2): 205-213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2001

1 引言

在2015年12月20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把“宜居城市”和“城市的宜居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加以论述,明确指出要“提高城市发展宜居性”,并把“建设和谐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是党中央在新时期中城市建设的新要求和新目标,同时,也为宜居城市研究提出了新课题、新方向和新内容。
中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期,发展目标和重点出现了四大转变:一是由人口数量和空间规模扩张向重视城市发展内涵和质量转变;二是由重视物质和实体空间的规划和建设向城市文化和精神塑造转变;三是由经济发展转向为重视社会民生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转变;四是由粗放和集权式城市管理向精细化和科学化决策转变。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正是在中国城市发展进入这一关键时期召开的,会议明确指出:“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从这些观点鲜明的指示中,可以解读出决策层对营造宜人的生态空间、建设方便的生活空间和和谐的社会空间的巨大决心。同时,也可看到中国的城市发展正在回归以人为本的这一主线。“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这就应该是宜居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宜居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方向就是不断地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提供舒适的生活和休闲空间,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建立充满活力、开放和包容的社会环境,重尊和保护城市的历史和文化遗产,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建美好和幸福的生活家园。

2 宜居城市内涵解析

城市宜居性通常指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居民所体验到的生活质量[1]。Casellati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对宜居性内涵进行阐述,宜居性表征我们自己在城市里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宜居的城市不会对人产生压制[2]。Salzano重视宜居城市的可持续性,它链接了过去和未来,不仅尊重历史的足迹,也尊重我们的后代[3]。Hahlweg鼓励宜居城市建设要关怀弱势群体,宜居城市是所有人的城市,对我们的孩子和老人来说很安全,能够接近绿地,不只是对那些在这里挣钱但在郊区和周围居住的人[4]。Palej则从建筑和规划学科视角,强调要保存和更新城市的社会组织元素[5]。Evans认为宜居应该职住尽可能邻近,工资收入与房租相匹配,可以接近健康生活环境的设施,不以降低城市环境质量为代价实现对工作和住房追求,不能用绿地空间和新鲜的空气去赢取薪水[6]。总之,宜居的城市应该是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和居住的适宜性比较高的城市[7],在这样的城市中,居民满意度高,居民幸福感强。
笔者认为,宜居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共同目标和追求。宜居城市的概念是相对的,或者动态的,即评价一个城市宜居与否,要从动态的发展历程来审视,或者是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是否符合“宜居城市”,要审视参照城市及其城市自身的发展历程。宜居城市也是居民对城市的一种心理感知,这种感知评价与居民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和收入等个人属性密切相关,宜居城市的建设应该充分尊重居民的需求和愿望[8]
宜居城市建设的目标包括不同层次。较低的层次目标应该满足居民的安全性、健康性、生活方便性等最基本要求;较高的层次目标要满足居民的人文和自然环境的舒适性、个人的发展机会等更高要求[8]。宜居城市建设要优先关注环境健康、城市安全、舒适、方便等关系居民生活质量的问题,并重视传承城市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彰显具有城市特色的文化品质和内涵。宜居城市建设还要重尊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保留城市自然山水脉络,保持城市和街区的风格,创造更多、更适宜人们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空间,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笔者认为,宜居城市的内涵包括六个层面,即宜居城市应该是一个环境健康的城市、安全的城市、自然宜人的城市、社会和谐的城市、生活方便的城市和出行便捷的城市(图1):① 健康的城市要远离各种环境污染或有害物质的潜在危害,具有新鲜的空气、良好的水质、干净的街区、安逸的生活环境;② 安全的城市应具备健全的防灾与预警系统、完善的法治社会秩序、安全的日常生活环境;③ 自然宜人的城市应拥有舒适的气候、良好的绿化环境、可接近的水域、适宜的开敞空间;④ 社会和谐的城市应具有包容和公正精神、尊重城市的历史和文化;⑤ 生活方便的城市应具备便利的、公平的和健全的公共服务设施,人人都能享受到医疗、教育、购物等生活设施带来的便利;⑥ 出行便捷的城市要以公交系统优先发展为核心,倡导绿色出行。换言之,宜居城市应该是一个安全的、环境宜人的、公共服务设施方便的、社会和谐的、地域特色鲜明的城市。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宜居城市的内涵
-->Fig. 1Connotations of the livable city
-->

总的来看,宜居城市是指适宜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城市,是宜人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的完整统一体,应是所有城市发展的共同目标[9]

3 宜居城市建设的国外经验

从国外建设宜居城市的经验来看,笔者发现无论首都城市(如东京、纽约、维也纳、新加坡),还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如墨尔本、温哥华等)在建设国际宜居城市过程中均具有一定共性特征。例如强调城市居民的安全保障程度、各种设施和服务利用的便利性、环境的舒适性、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和尊重等。

3.1 人与自然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是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的基础,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本底条件。世界宜居城市建设都格外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仅强调要具有舒适的气候、优美的自然环境,还注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治理。例如,温哥华强调城市的绿色理念,城市发展格外重视绿化环境,通过绿化带为城市划定了增长边界,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纽约重视自然环境的舒适宜人性,水域面积占到全市面积的1/3以上,公园和体育等游憩娱乐用地比例超过25%,优美的绿化和广阔的水域为纽约城市营造了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

3.2 突出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强调宜居城市建设要回归以人为中心,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以居民的社会需求和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宜居城市建设中可以归纳为三点,即“尊重历史、关注现实、面向未来”。例如,墨尔本注重保护特色的历史建筑,保留了19世纪和20世纪的很多古建筑,如弗林德斯街火车站、圣保罗大教堂。维也纳彰显的则是艺术文化资源。新加坡则重视居民住房的保障,大力建设公共组屋,大约82%居民居住其中,90%以上居民可以负担起三户型组屋,且区位合理,在城市中心区和外围均有分布。

3.3 重视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是居民日常生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配套齐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使用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能够满足显著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同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东京作为国际性大都市,在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能够有效的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在医疗方面,2013年东京每十万人医院数为4.9个,是北京人均医院数的1.6倍;在教育方面,2013年东京每十万适龄人口的小学、中学和高中学校数量分别有230.5、278.1和144.3个。温哥华则重视丰富的城市生活,每年的节日活动众多,还拥有歌剧、音乐会和其他各类表演活动,完善的医疗系统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也受到当地居民的青睐。

3.4 强调公共出行

完善便捷、服务优质的公共交通能够吸引更多的市民采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小汽车出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降低城市环境污染。高度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是新加坡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基础,全国大约15%的国土空间用来发展城市交通,建立了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公交优先、降低交通成本和改善公交服务质量等手段促进公共交通发展,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59%。东京每天轨道交通承担了全市86%的客运量,早高峰时段中心区轨道交通出行达到90%以上,而小汽车比例仅为6%。
总之,国际上公认的宜居城市,例如墨尔本、维也纳、温哥华、新加坡、东京、纽约和伦敦等城市在人与自然和谐、以人为本、公共服务设施、公共交通、开放和包容等方面各有所长,对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启示是:健全宜居城市规划与相关政策、完善住房保障、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鼓励低碳交通出行。

4 宜居城市建设的导则和重点

笔者认为,宜居城市建设应该最大限度地为居民创造和提供一个居住安全、生活便利、工作愉悦、社会和谐、环境宜人、成果共享等工作和生活空间。

4.1 宜居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

自19世纪末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起,城市建设的思想不断发展,对宜居的关注经历了从物质环境到人文关怀,再到关注可持续性的演变过程。尽管宜居城市建设缺乏直接的理论,但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居环境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和生态城市理论从不同视角,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图2)。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宜居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
-->Fig. 2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the livable city construction
-->

4.1.1 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宜居城市建设理念和目标指明了方向 对宜居城市而言,可持续发展理论从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视角,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了发展理念和目标:即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为人们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确保居民的生活、生命和财产安全,为居民提供好的住房、安全的街道和健康的生活环境;给居民创造相对平等的教育和社会参与机会。可持续发展的这些理念和目标就是宜居城市所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4.1.2 人居环境理论基本涵盖宜居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 人居环境也称人类住区,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在国内最早提出人居环境科学基本研究框架。地理学从人地关系视角来研究人居环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分析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相互关系与作用去解析人类聚居的空间。联合国《温哥华宣言》(UN,1976)认为人居环境是人类社会的集合体,包括所有社会、物质、组织、精神和文化要素,涵盖城市、乡镇或农村。人居环境被认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维度和物质体现(UN,2011)。该理论内容基本涵盖了宜居城市研究内容,且创造宜人的聚居环境也是两者共同目标。
4.1.3 人地关系理论是研究宜居城市的理论基础 人地关系中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作用错综复杂,可通过最能体现人地关系本质的关键要素来剖析人地关系的主要问题。在人地关系矛盾中,人居于主导地位。住房与住区也是城市生产、经济、社会等活动的后勤保障基地,居住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人居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的质量。人居现象应该说是联系人地的最基本的联结点,地理学人地关系理论为宜居城市提出了人地协调的方向。
4.1.4 生态城市理念对宜居城市建设在原则和内容提供了基础 生态城市不仅要确保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也要追求城市的自然与人工生态系统的协调。例如美国****Richard[10]提出,生态城市即为生态健康城市,是空间紧凑、充满活力、节约资源能源、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人类聚居地,生态城市的基本准则为生命、美丽和公平。这些生态城市的思想,更多地强调城市集约化发展、公众参与、公共利益与均衡发展、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先权、循环经济的推广、生态环境的修复、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等理念,对建设宜居城市来说,共同之处则是生态环境是否适宜于居民日常生活,生态城市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对和谐宜居城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2 宜居城市建设的基本理念

宜居城市建设要实现居住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的目标,应遵循“城市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尊重城市历史和文化、重视创新与包容”等基本理念(图3)。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宜居城市建设的基本理念
-->Fig. 3Basic ideas of the livable city construction
-->

4.2.1 倡导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宜居城市建设首先应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城市开发和建设要遵循城市自然环境的格局,不破坏自然本底的基本特征,将城市经济和社会活动有序融入城市的山、水和绿地等自然系统中,最大限度地尊重城市自然机理。其次要确保城市经济的高效和稳定,城市的发展应在资源最小利用的前提下,使城市经济朝着更富效率、稳定和创新方向演进。第三要要促进城市社会的公平和共享,城市社会发展要让人人都感到自己生活的环境是安全的、愉悦的,每个人被赋予相应的权利和自由,城市中每个居民都能共享发展带来机遇和成果。
4.2.2 追求以人为本 宜居城市建设要凸显人在城市的主体地位,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全过程都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想。换言之,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理念首先是把城市发展和建设从重视经济增长转向为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从重视物质和实体空间的建造转向为城市精神和城市人文思想的塑造。其次,城市规划和建设要围绕“人”展开,人既是城市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实施者,也是直接的服务对象,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置、交通道路设计等要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行为活动规律和特征。第三城市管理要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城市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城市的各种设施和机构有序运转,能够给不同群体居民提供和谐相处、平等发展的机会,满足居民物质和文化需求。
4.2.3 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才能永续发展,城市发展的根基才会牢固。首先,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城市经济活动、人口集聚规模要与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和个人行为活动也应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的压力,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其次,要确保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城市作为人类的栖居地,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需要保持城市内部各系统的平衡与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城市生态系统有序、良性循环的基础。
4.2.4 尊重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能够提升城市品位,也可以提升居民的文化品位,促进人的身心愉悦、健康发展。城市的历史遗存和城市特有的文化是生活在城市中每个居民永恒的记忆和精神家园。保留城市历史风貌、建筑特色、街区肌理、人文风格等,对强化城市的地方性和本土性、以及提升城市内涵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拥有的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品位,也能够增强城市的凝聚力,为城市发展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4.2.5 重视城市的创新与包容精神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源泉,包容可进一步吸纳创新人才和提升创新环境,进而增强城市的活力和动力。要营造适宜于新产业的发展、科技成果产出、创新人才培育的发展环境,为新业态形成、新服务模式孕育、新生活方式涌现、新创新主体的出现提供发展平台,使城市不仅宜居,也更加充满活力。

4.3 宜居城市建设的基本导则

宜居城市建设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图4),确保城市建设目标和内容的正确导向,让居民在城市生活更加和谐宜居、更加幸福美好。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宜居城市建设的基本导则
-->Fig. 4Basic guidelines of the livable city construction
-->

4.3.1 城市更安全 安全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宜居城市建设应该首先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和日常行为活动安全。城市的安全性可以大致分为四类:① 日常生活的安全性,包括犯罪等社会治安问题和交通安全;② 抵御灾害的安全性,包括地震等自然灾害诱发的灾害,以及火灾等人类活动引发的灾害;③ 城市生命线的运行安全,包括能源、供水、供热、供气、垃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的安全;④ 居民的食品和药品安全性,这是关系城市生产活动和居民日常生活最直接的问题,也是居民最关心的问题。
4.3.2 生活更方便 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程度是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宜居城市应当为本地居民提供多样化和方便的住房、公共服务和生活方式。让城市更加方便,需要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等方面综合考虑,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 建设紧凑、混合的社区,以增加近距离的就业机会,减少通勤;② 提供丰富多样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健全的生活服务设施、高质量的教育设施、完善的医疗设施、现代化的文化娱乐设施等;③ 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建设现代化的综合交通系统,倡导公共交通出行;④ 合理控制城市人口规模,使人口的规模和集疏水平与城市的承载能力相匹配。
4.3.3 环境更宜人 清新的空气、令人愉悦的自然之美、健康的环境是宜居城市建设最重要的基础。宜人的环境建设包括三个方面:① 维护城市的自然环境,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让居民享受到自然之美;② 营建城市人文环境,保留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提高居民归属感和文明素质;③ 控制各种污染对居民的影响,防治各类污染源、辐射源以有害身心健康的设施对居民伤害。
4.3.4 社会更和谐 和谐宜居是城市发展的最高要求,也关系到居民的幸福感。建设包容和公正的社会体系应当从三个层面入手:① 创造包容和公正的社会环境,为不同群体的居民提供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机会和条件;② 创建共享的城市发展的机制,为居民提供平等的就业和享受义务教育机会,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如最基本的社会保障;③ 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在制度设计上、以及全社会层面形成关注低收入群体、老年人以及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环境。

4.4 宜居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

基于和谐宜居城市建设的五大基本理念和四大建设原则,笔者认为,和谐宜居城市建设重点为宜人的生态和环境、高标准的城市安全环境、方便的公共服务环境、和谐的城市社会环境和可持续的城市经济环境等五大体系(表1)。
Tab. 1
表1
表1宜居城市建设的重点
Tab. 1Focuses of the livable city construction
五大体系内容
宜人的生态环境体系宜人的生态空间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环境治理
控制城市空间无序扩张
高标准的城市安全环境
体系
提高城市的应急减灾能力
保障城市生命供给线安全运行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提高食品药品监督水平
方便的公共服务环境体系完善服务设施类型
提高服务设施可达性和效率
提高出行的便捷性
鼓励绿色出行方式
和谐的城市社会环境
体系
提高城市的多样性
增强城市的包容性
维持和保护传统文化特色
提高居民的文化认同
可持续的城市经济环境
体系
鼓励发展绿色经济
养成节约健康的生活、消费方式
营造创新发展环境


新窗口打开
4.4.1 营造宜人的城市生态环境体系 宜人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的舒适性和环境质量的健康性,宜人的环境能够让居民感受到身心的愉悦,享受到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之美。① 建设宜人的生态空间。要加大对都市区范围内的森林、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脆弱区等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和改善城市内山水、河流等自然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绿色空间和开敞空间,合理布局城市公园和绿地,营造良好的河流、湖泊景观;改善居住环境,为居民提供休憩和交流的绿色空间。② 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控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发展,减少生产中产生的“三废”排放;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城市煤烟污染;制定建筑施工场地防止扬尘的措施;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采取有效降噪措施,治理城市噪声污染;全面整治城市水体环境,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城市水质标准,推动污水处理企业化和产业化进程。③ 控制城市空间无序扩张。在城市周围或城市功能分区的交界处设立绿化隔离带,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严防城市发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坚持集约发展,科学划定城市增长边界,促进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提升型转变。引导人口适度集聚,城市规划要与城市环境容量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
4.4.2 建立严格的城市安全环境体系全是宜居城市建设的最基本条件,城市的安全环境需要重点解决四个问题:① 提高城市的应急减灾能力。城市各项建设严格执行国家的强制性规范,防洪、排涝、消防等各类防灾设施要符合国家标准;要建设紧急避难场所和灾害预警系统;做好城市防灾减灾的宣传工作,提高城市居民防灾减灾意识。② 确保城市生命供给线的安全运行。完善城市气、热、水、电、能源等支系统供给安全,制定应急预案和处理方案,确保城市生命供给线的安全和有序运行。③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④ 制定并严格实施食品和药品监督制度,推进食品和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提高食品药品监督水平。
4.4.3 建设方便的城市公共服务环境体系 城市的公共设施服务水平直接决定了居民日常生活的方便程度,公共服务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城市的宜居性。① 完善服务设施类型。提供不同档次、丰富多样的生活服务设施、教育设施、医疗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等,形成区—街道—社区不同层级、功能和特色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满足多样化的生活需求。② 提高服务设施可达性和效率。建立居民日常生活圈,提供服务的水平和质量,让居民在生活圈内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按照人口规模和发展需求等,重点支持公益性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建设。③ 提高出行的便捷性。科学合理制定城市路网规划,完善城市路网结构及道路交通设施。积极推进公共交通优先政策的实施,在城市主干道上,设置公交专用道和优先通行信号设施,形成覆盖整个城市的公共交通快速网络;建立先进、高效的城市公共交通指挥系统。④ 鼓励绿色出行方式。加大步道和自行车道建设力度,改善绿色出行环境,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主动参与绿色出行的意识。
4.4.4 形成和谐的城市社会环境体系 和谐的城市社会应该是社会稳定、充满正义与公正、不同群体能够和谐相处、具有文化内涵和品质等,提高城市的宜居性需要重视城市的文化内涵、不同群体的公平和包容和居民的城市认同感等。① 提高城市多样性。在街区、社区、建筑风格、景观、商业环境、文化和娱乐、企业等方面要体现城市的多元性、差异性、互补性和融合性,提供多元化的城市公共服务,培育包容性的社会观念和行为模式,形成多样化和丰富多彩的城市发展环境,促进不同人群的融合和尊重,构建精彩的社会文化环境。② 提高城市的公正性。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改善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居住与出行条件;解决外来人口在就业、医疗、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为不同类型阶层的居民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③ 维持和保护传统文化特色。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和力度,最大程度的保护传统物质空间;弘扬和保护地方传统特色文化传统,传承和提升具有地方根植性的社会网络和生活方式,控制旅游业和商业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过渡开发。④ 提高居民的文化认同。倡导社区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提高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活动,为居民提供社区服务与援助,创造居民团结互助、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提倡公众参与城市和社区建设的重大决策活动,使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更加民主化和更加透明化。
4.4.5 构建可持续的城市经济环境体系 城市经济活动要避免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构建有利于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消费方式。① 在生产方面,要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推动产业向低碳化、绿色化、循环化、可再生化方向发展,城市和产业布局要与环境和生态格局相协调,控制对环境有不利影响的经济活动行为。② 在消费方面,鼓励居民养成节约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出绿色消费和低碳出行,形成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③ 在创新方面,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和企业发展的创新平台,构建有利于人才交流的社会文化环境,完善创新创业发展生态链,使创新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5 结论

宜居城市就是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是所有城市共同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也是城市居民追求生活质量和品质的要求。国际一流宜居城市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城市发展要保留和维护好自然生态空间、改善居民公共服务和住房水平、保护和提升城市历史和文化特色、倡导低碳绿色交通出行等。中国宜居城市建设的基本导则要强调安全、和谐、方便和宜人等关键词,宜居城市建设的重点是塑造自然环境舒适宜人、生活安逸和方便、社会包容和谐、尊重自然和历史文化、具有开放和创新精神的高品质城市。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Timmer V, Seymoar N K.The livable city. In: The World Urban Forum, Vancouver Working Group Discussion Paper. Vancouver: Vancouver Working Group, 2006.https://doi.org/10.1016/j.cities.2006.03.00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Urban land-us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re in constant mutation throughout the world. With sustainability as the goal, the use of indicators for land auditing and monitoring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n demand. Classical approaches elaborate core sets of indicators by picking the most relevant elements in exhaustive lists. More recently, a few structured research approaches consider the set of indicators as a whole, following the concepts of systernics, and so highlighting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sets. Starting from the principle that the relevance of an indicator is due not only to its intrinsic qualities, but also to its placement and relationships with the other indicators in the collec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systemic method, named Relational Indicatorset Model (RIM), for the elaboration of a set of indicators for management support. The RIM method starts with the a priori definitions of the goals and users' purpose (RIM-objectives), and then chooses indicators to reflect the objectives on represen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indicators in a relational graph (RIM graph). The graph modeling allows analyzing the match between the indicatorset and the defined objectives, as well as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indicators. The analysis is made easier by breaking down the RIM graph following two projections: the first one (RIM-4D) highlight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indicators in a multidimensional graph with respect to the objectives; the second one (RIM-IR) focuses on the interrelationships and offers the possibility of formalizing the causal interactions and the aggregati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indicators, following a qualitative approach. The RIM is applied to the design of sets of spatial and non-spatial indicators for the cities of Thies (Senegal) and of Geneva (Switzerland) to emphasize the potential of the method. It opens up interesting possibilities for application to all sets of indicators for sustainable land-use development. It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creation of observatories for city management, instruments used to monitor and control the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 2005 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
[2]Casellati A.The nature of livability. In: International Making Cities Livable Conferences. California, USA: Gondolier Press, 1997. [本文引用: 1]
[3]Salzano E.Seven aims for the livable city. In: International Making Cities Livable Conferences. California, USA: Gondolier Press, 1997. [本文引用: 1]
[4]Hahlweg D.The city as a family. In: International Making Cities Livable Conferences. California, USA: Gondolier Press, 1997. [本文引用: 1]
[5]Palej A.Architecture for, by and with children: A way to teach livable city. In: International Making Cities Livable Conference. Vienna, Austria, 2000. [本文引用: 1]
[6]Evans P.Livable Cities? Urban Struggles for Livelihood and Sustainabili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An exciting book that captures the urba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through the struggles and knowledge of real people, "Livable Cities? reveals how grassroots input can make top-down policy more effective. By focusing on small, seldom-studied communities in such countries as Vietnam, the book illuminates the particular intersection between larger environmental dynamics and their concrete materializations in specific settings."--Saskia Sassen, author of "The Global City 2001
[7]Arifwidodo S D, Perera R.Quality of life and compact development policies in Bandung, Indonesia.
Applied Research in Quality of Life, 2011, 6(2):159-179.
https://doi.org/10.1007/s11482-010-9123-5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The study explores whether Quality of Life (QOL) corresponds to the spatial pattern of urban system as a result of compact development policy practice in Bandung city, Indonesia. It examin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QOL and selected attributes of compact development. A self-reported life satisfaction is used as a proxy for QOL based on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data from 400 respondents.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changes in QOL significantly correspond to the change of different attributes of compact development. The result suggests that compact development policies in Bandung have not shown a desirable result in improving QOL of the urban residents. The result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is less beneficial in the contex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study strengthens the existing argument that compact development policies need to be tailored to suit the context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rather than just be taken for granted from the practic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8]张文忠, 尹卫红, 张景秋, . 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本文引用: 2]

[Zhang Wenzhong, Yin Weihong, Zhang Jingqiu, et al.A Study of Livable City in China: Beijing.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006.] [本文引用: 2]
[9]张文忠. 宜居城市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 城市规划学刊, 2007, (3): 30-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2007.03.007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宜居城市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宜居城市的内涵,并分析了宜居城市与人居环境、居住环境、生态城市等相关概念的异同点.认为宜居城市应该是一个安全的城市、健康的城市、生活方便的城市、出行便利的城市,也是一个居住舒适的城市.最后从安全、健康、生活方便、出行便利和居住舒适性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宜居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Zhang Wenzhong.Study on intrinsic meanings of the livable city and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livable city.
Urban Planning Forum, 2007, (3): 30-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2007.03.007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宜居城市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宜居城市的内涵,并分析了宜居城市与人居环境、居住环境、生态城市等相关概念的异同点.认为宜居城市应该是一个安全的城市、健康的城市、生活方便的城市、出行便利的城市,也是一个居住舒适的城市.最后从安全、健康、生活方便、出行便利和居住舒适性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宜居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10]Register R.Ecocity Berkeley: Building Cities for a Healthy Future.
North Atlantic Books, 1987.
[本文引用: 1]
相关话题/城市 环境 生活 文化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