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oupling and driving forces between urban land expansion and population growth in Yangtze River Delta
ZHOUYan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5-07-17
修回日期:2015-11-26
网络出版日期:2016-02-20
版权声明:2016《地理研究》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
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
-->
展开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0
PDF (4924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用地急剧扩张和人口大规模转移成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乡村人口;与此同时,城市土地也正经历着快速城镇化的变化。在政府行政因素及土地财政推动下,中国城镇化进程正处在一个“大跃进”和空间扩展失控状态[1],引发了人口城镇化虚高、土地利用无序扩张、大量耕地流失和人地矛盾日益趋紧等问题,也使得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人地配置失调致使城市呈现出蔓延发展的趋势,威胁到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如何协调人口增长与土地扩张间的关系,是中国新型城镇化推进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2]。目前,有关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是城市用地扩张与驱动力研究,将人口作为土地扩张的重要驱动因子[3-7],而城市土地扩张又将促进人口非农化[1];二是城市用地扩张与城市人口相互关系研究,通过构建模型,对城市人口增长与城市用地间的异速生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8-10];三是从城镇化视角,对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匹配、影响因素、协调发展策略等进行研究[11-15]。但上述研究更多的是关注人口增长对城市用地扩张的驱动、城市人口与土地异速增长的模式验证、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等方面,而对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耦合关系的动态变化及引起二者耦合关系变化的驱动机制关注较少。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中心,以沪宁杭为主体,包括上海市、浙江省的杭州、宁波、绍兴、嘉兴、台州、湖州、舟山以及江苏省的南京、镇江、苏州、无锡、常州、扬州、南通、泰州等16市,面积约11.3万km2。长三角作为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地区,是城市土地剧烈变动和人口迅速聚集的热点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城市用地和人口增长迅速,至2012年城市建成区面积为4269.75 hm2,城市人口规模为4499.80万人,建成区和城市人口增长率分别为7.85%和3.7%,城市用地扩张速度远快于人口增长速度。探索长三角地区城镇化进程中人地配置协调发展过程、空间格局及驱动机制,对推进长三角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提升,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从长三角整体、重点城市等不同尺度、不同视角对城市用地增长时空变化、城市空间扩展特征、模式、演化趋势及驱动机制[16-21]等进行了剖析,也对长三角人口空间分布、优化布局、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等进行了研究[22-25],对长三角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上述研究多是将人口作为城市扩展的重要驱动力或将长三角城市扩展和人口增长作为两个方面,将二者分割开来,尚未将城市用地扩张与城市人口增长进行充分结合并探讨二者间的耦合协调关系,难以揭示城市发展过程中人地耦合关系及其存在的问题。因此,本文以长三角1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耦合关系为切入点,分别从总体耦合态势和空间耦合特征等方面揭示长三角地区不同时段和不同城市的人地耦合关系,并探讨影响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耦合关系的驱动机制,以期为制定合理的土地政策和人口调控政策,统筹区域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促进人地协调发展和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数据采用城市土地和社会经济数据。人口数据为市辖区城市人口,土地数据为建成区面积,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5-2013年)》。其他经济社会数据来源于1995-2013年江苏、浙江及上海等省份的统计年鉴。2.2 总体耦合态势模型
采用重心模型和重心的空间耦合态势来反映长三角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整体耦合态势。重心模型由16个单元构成,城市土地扩张和人口增长的重心模型[26,27]分别为:式中:GL和GP分别为城市土地重心和人口重心;Li和Pi分别为第i个城市的建成区面积和城市人口数量;xi、yi分别为第i个城市经度和纬度坐标。
用人口和土地重心的空间分布重叠性和二者重心变动轨迹一致性来考察重心空间耦合态势。空间重叠性用重心间的距离
人口和土地变动轨迹一致性用人口和土地重心较上一时间点产生位移的矢量交角
2.3 空间耦合特征模型
引入协调性系数衡量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间的空间耦合关系。城市用地规模弹性系数1是测度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关系的重要指标,系数为1.12较为合理[28,29]。因弹性系数仅考虑土地与人口增长率间的比值关系,难以反映城市人均用地指标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因此,本文采用经对传统城市用地规模弹性系数修正后的模型,用人均用地约束构建协调性系数,来表征人口增长与土地扩张的协调关系。计算公式为[2]:式中:CPI为建成区年平均增长率;PRi为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率;R为人均城市用地约束系数;LP0、LPt分别为基年现状和理想人均建成区面积;LPI0、LPIt分别为目标年现状和理想人均建城区面积。关于LPIt取值,结合长三角16个城市人均用地指标现状值,参考已有研究[30,31],并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得相关规定,按特大城市95 m2/人、大城市100 m2/人、中等城市105 m2/人作为人均城市用地理想值。
参照相关研究[28,29],根据CPI>1.3、0.9<CPI
3 结果分析
3.1 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时空特征分析
3.1.1 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时序特征 1994-2012年,长三角城市土地扩张和人口增长均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其土地扩张和人口增长速率大致可分为波动增长、快速增长和趋向平稳增长三个阶段:1994-2000年城市土地和人口均呈现增长趋势,城市土地扩张波动较大,建成区面积快速扩张;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和户籍制度松动等原因,城市人口不断增长。2000-2004年城市土地和人口高速增长,这一时期,新一轮大规模的开发区建设、上海“经济特区”计划、江苏沿江开发及浙江杭州湾产业开发等战略的实施,全面推动了区内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受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和开发区建设强势影响,城市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张,2002年城市土地扩张速率高达19.19%。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吸引了人口的聚集,人口增长迅速。2004年以后,城市土地和人口趋向于平稳增长,土地扩张逐步由波动增长向平稳增长过渡,人口基本实现平稳增长,除个别年份外,人口增长速率基本保持在2%以内。长江三角洲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仍处于快速成长阶段;而人口增长不断降低并基本保持稳定。整体上,长三角城市土地扩张速率快于人口增长速率,且两者增长速率间的差距呈现缩小趋势。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1994-2012年长三角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速率
-->Fig. 1Average annual rate of urban land expansion and population growth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during 1994-2012
-->
3.1.2 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空间格局 长江三角洲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图2),杭州湾以南的杭州、宁波、绍兴及苏南地区的南京、无锡、苏州等市土地高速扩张,其土地扩张速率在7%以上,这些城市作为经济强市,城市发展用地需求量大,促使大量土地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推动城市建成区规模急剧增长。上海、杭州湾以北城市及苏中城市土地快速扩张,其扩张速率集中分布在6%~7%。其中,上海土地扩张速率相对较低,其原因是上海城市发展较为成熟,其用地需求呈稳步增长,同时上海市土地开发利用率较高,外围可供开发土地规模较小,促使城市不断向集约化发展,城市外延扩张速度减缓;苏中及杭州湾以北城市大力承接上海、杭州等市的产业转移,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发展用地需求量大,致使城市建成区扩张较快。镇江、舟山两市土地扩张速率较低,在5%以内。长三角城市人口增长速率分布在0.23%~9.22%之间,苏中、苏南以及杭州湾附近的城市人口增长速率较高,其中,扬州、南通承接产业转移中,吸引了大量就业人口,其人口增长最快,增长速率分别高达7.24%和9.22%;苏锡常、南京及杭州、宁波等市人口增长较快,这些城市经济发达,对人口吸引力度较大;湖州、舟山等市人口增长速率在1%以下,其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对人口吸引力度较低。综上,长三角地区土地快速扩张城市与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并不一一对应,人地配置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错位。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1994-2012年长三角城市土地扩张速率与人口增长速率空间分布图
-->Fig. 2The distribution of average annual rate of urban land expansion and population growth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during 1994-2012
-->
3.2 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耦合态势分析
3.2.1 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总体耦合态势分析 利用重心模型、空间叠置性和变动一致性公式测算出城市土地重心和人口重心的空间耦合态势,重心间的距离呈现出缩小—扩大—缩小的态势(图3、图4),根据重心间距离和变动方向一致性,将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耦合态势划分为三个阶段:(1)1994-2001年,耦合性逐渐增强阶段。这一时期,城市土地重心总体由西北向东南移动,人口重心总体上由南向北移动(个别年份有震荡),土地重心移动速度(年均移动距离5.52 km)虽快于人口重心移动速度(年均移动距离3.46 km),但重心间的距离逐步缩小,由27.34 km缩小到8.30 km,表明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间的差距缩小,两者间的耦合协调性不断增强。该时期沪杭甬产业带大开发及浙江民营企业大发展,使得上海市及其腹地苏州、无锡等市和浙江地区的杭州、宁波等市经济社会发展迅猛,推动了城市快速扩张并吸引人口迅速聚集,这一时期沪杭甬及苏锡五市的建成区和人口分别增加了477 km2和782.03万人,占到长三角同期城市建成区增量和人口增量的63%和72%,促使城市土地重心迅速向东南移动;同期,以上海为核心的苏州、无锡等地区人口增长迅速,人口重心向北移动,与土地重心间的距离不断缩小,两者间的耦合关系呈增强的态势。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1994-2012年长三角城市土地重心与人口重心移动轨迹图
-->Fig. 3The track changes in the focus of urban land and popul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during 1994-2012
-->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长三角地区人口重心与土地重心的距离和变动一致性指数比较
-->Fig. 4Comparison between the overlaping of the distance center of urban land and population and consistency of their movement in the Yangtze River
-->
(2)2001-2004年,耦合性减弱阶段。这一时期,土地重心先由东南向西北移动,再向东南移动,人口重心则由东向西北移动,土地重心移动速度(年均8.53 km)是人口重心移动速度(年均2.53 km)的3.37倍,重心间的距离迅速扩大到20.27 km,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间的耦合性逐渐减弱。受行政区划调整影响,南京、镇江、常州人口增长迅速,共增295.55万人,占长三角同期人口增量的62.66%;土地扩张方面,江苏地区除南京、苏州、常州三市土地扩张较为迅速外,其余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较慢;上海市及浙江地区深化推进沪杭甬产业带开发,推动城市土地快速扩张,其用地扩张速度整体上快于江苏地区。这一时期,长三角城市人口增长较快城市向江苏地区转移,而土地扩张较快城市继续以沪杭甬地区为主。因此,城市人口重心继续向西北移动的同时,土地重心则向南移动为主,重心间的距离迅速扩大,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耦合呈现减弱的态势。
(3)2004-2012年,耦合性逐步增强。这一时期,土地重心经历了向南移动,继而转向北移的过程,2004-2008年,沪杭甬等城市建成区扩张较快,城市土地重心向南移动;2008-2012年,土地迅速扩张地区向苏锡常、南京及苏中地区转移,长三角北部和中部地区土地扩张速度整体上明显快于浙江地区的城市,土地重心由南向北移动。城市人口增长较快城市向苏南、苏中地区转移,人口重心继续向西北移动。该时期,土地重心与人口重心移动速度都有所减慢,其年均移动距离分别1.13 km和1.24 km;重心间的距离也不断靠近,两者间的距离由11.65 km缩小为8.57 km,表明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间的耦合协调性逐步增强。随着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上海、南京、杭州等经济发展圈层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城市土地扩张和人口增长在各经济圈层间不断趋向于均衡,耦合关系增强。
3.2.2 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空间耦合特征分析 计算反映城市土地扩张和人口增长关系的协调性系数(CPI),并根据CPI将长三角16个城市的耦合协调类型划分为:人地基本协调型、人口过快增长型和土地快速扩张型(图5)。由图5可知,长三角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空间耦合关系及格局呈现以下特征。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5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耦合协调类型
-->Fig. 5The coupling types of urban land expansion and population growth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
1994-2004年,长三角城市土地与人口增长耦合类型以土地快速扩张型和人口快速增长型为主,分别占协调类型的50%和31.25%。土地快速扩张型集中分布在上海及其周边的苏州、嘉兴两市以及南京和浙江地区的湖州、绍兴、台州、舟山等市,除苏州扩张级别为明显夸张外,其余城市均为土地显著扩张。这一时期,随着开发区建设推进、沪杭甬产业带大规模开发以及外商大规模投资,推动了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土地快速扩张,尤其是地方政府纷纷依托交通轴线设立各类开发区进行大规模建设,极大地推进了城市用地迅速扩张;同时,国家产业政策的倾斜促使大中型企业向江苏沿江和浙江沿海城市布局[20],促进了江苏沿江的南京、苏州等市及浙江沿海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浙江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在促进浙江地区的绍兴、台州等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用地的扩张。上述城市在土地快速扩张的同时,也吸引了人口的大量聚集,但由于城市发展对人口吸引的滞后性及户籍制度限制下人口城市化不彻底等原因,城市土地扩张明显快于人口增长速度,人地配置协调程度不高。人口快速增长型主要分布在镇江、常州和苏中地区,其中常州、南通、扬州为人口显著增长,镇江和泰州则为人口明显增长,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行政区划调整影响,这些城市人口增加迅速,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土地扩张速度,二者间的耦合协调性较低。人地基本协调型仅占18.75%,分布在无锡、杭州和宁波。沪杭甬产业带开发推动了城市用地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也吸引了人口的快速聚集,土地扩张速率与人口增长速率基本同步,二者间协调程度高。
2004-2012年,长三角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类型仍以土地快速扩张型为主。这一时期人地配置以土地快速扩张为主体的格局虽未发生改变,但各类型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则发生了一定变化:① 人地基本协调类型和人口快速扩张型数量有所减少,其占协调类型的比例分别为6.25%和18.75%,主要分布在苏中地区和台州市,其空间分布呈现出较为集中的趋势。除泰州市为人地基本协调型外,南通、扬州、台州等市为人口快速增长型。其中,泰州、台州两市分别由原来的人口快速增长型和土地快速扩张型转变为人地基本协调型和人口快速增长型,这一时期,泰州市不断承接上海及苏南等地产业转移,区内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促进产业用地不断向集约化发展,同时也吸引人口的空间集聚,土地扩张速率与人口增长速率基本同步,人地配置较为协调;台州市不断加强与周边发展城市的产业和要素对接,加快承接转移,并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口的聚集力不断凸显,且用地规模由急剧扩张向稳定增长转变,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土地增长速度,二者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协调性不断增强。② 土地快速扩张型数量有所增加,其占协调类型比例达到75%,人地配置不协调类型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扩散的趋势。土地快速扩张型城市集中分布在上海、以南京为核心的苏南各市及以杭州为核心的杭州湾周边城市,主要包括沪宁杭、苏锡常及宁波、绍兴、嘉兴等市。沪宁杭作为长三角经济最为发达和城市化水平最高城市,是土地快速变动和人口高度聚集热点区,其城市发展表现为人口、经济等要素流的高度聚集、扩散及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展;苏锡常作为乡镇企业发源地,在“苏南模式”推动下,区内城镇扩张较快,此外苏锡常作为上海腹地,积极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在促进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城镇扩张起一定的推动作用;宁波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和工业港口城市,积极发展临港经济和外向型经济,推动城市快速发展;绍兴、嘉兴等市积极加强与上海、杭州等城市联系的同时,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城市快速发展。受工业化、城市化双轮驱动,这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量大,推动了城市土地急剧扩张,同时,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人口的大量集聚,但通常城市发展对人口吸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且受户籍制度限制影响,人口转移不彻底,其土地扩张速度快于人口增长速度。随着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以上海、南京、杭州为核心的城市群经济社会仍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城市发展仍需大量土地资源,土地扩张快于人口增长的局面在短时期内难以改变,城市人地协调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4 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耦合态势的驱动力分析
4.1 经济发展是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及其耦合变化的重要驱动力
经济发展是城市用地扩张根本驱动力,而经济增长促进城市人口快速增加[32]。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成为全国经济增长热点地区,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投资和外来人口流入,推动城市迅速扩展和人口快速增加。对GDP增长与土地扩张、人口增长进行相关分析,在0.01置信水平下,GDP增长与土地扩张间相关系数高达0.90,表明经济发展是城市土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因素;GDP增长与人口增长间相关系数为0.84,表明经济发展对人口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聚集力,是影响人口集聚重要因素。经济增长通过影响土地扩张和人口增长的变动,进而对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产生影响。4.2 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及其耦合关系有重要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影响表现在: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引起产业不断向郊区和次发达城市延伸,推动土地向外扩张;同时,将提升就业空间,吸引人口集聚,促进城市人口规模迅速增加。对产业结构变动与土地扩张、人口增长进行相关分析,在0.01置信水平下,第二、第三产业增长与土地扩张间的相关系数为0.86和0.91,相关程度显著;经济社会发展将不断提高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进一步推动土地扩张;第二、第三产业增长与城市人口增长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和0.83,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吸纳更多就业人口,促进城市人口规模增加。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影响城市土地扩张和人口增长,进而对二者间的耦合关系产生影响。4.3 交通发展及区位条件变化对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推动
区域交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口集中、扩散和土地外延扩张,交通轴线及交通枢纽对人口聚集具有巨大吸引力,同时也推动城市土地快速蔓延。20世纪90年代以来,沿沪宁、沪杭铁路和杭宁公路,长三角形成了以上海、杭州、南京为主,宁波为辅的“Z”字形高速发展带,“Z”字形上的中心城市沪宁杭及发展带上的苏锡常等城市成为人口迅速聚集和用地快速扩张地区。此外,随着交通发展,区位条件不断改善,将促进人口集聚和土地扩张,例如南京、苏锡常等市位于长江沿岸,京沪铁路、沪宁高速连贯苏南各市与上海,沿江高速和跨江大桥的建成,加强了与上海的联系,区位条件不断凸显,推动了城市用地扩张和人口集聚。4.4 政府决策行为对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导向和推动
政府发展政策与开发战略等相关政府行为对城市土地扩张方向与规模起到重要决定作用,同时也影响人口增长。1992年,上海浦东新区开发开放,推动了经济高速增长和土地大幅扩张;而后相继建立的各类型开发区,对土地扩张和人口增长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沪杭甬产业带开发及浙江民营企业大发展,加快了产业带沿线城市发展进程,土地和人口高速增长地区由江苏地区向沪杭甬地区转移。2000年以后,江苏沿江、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促进经济发展用地需求迅猛增长,土地快速扩张和人口增长地区向江苏地区转移。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将对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产生重要影响。此外,由于行政区划调整而造成建成区面积和城市人口在统计上突变式增长是部分城市用地扩张及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例如江苏2000年以来撤县(市)设区,南京、苏州等市建成区和人口大幅增加,以南京为例,其建成区和城市人口分别由2001年的212 km2和371.89万增加到2002年的439 km2和480.35万人,增幅高达107%和29.16%。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本文以长三角1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耦合关系为切入点,分别从总体耦合态势和空间耦合特征等方面揭示了长三角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城市的人地配置关系,并探讨了影响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耦合关系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长三角城市土地扩张和人口增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大致分为波动增长、快速增长和趋向于稳定增长三个阶段,城市土地扩张和人口增长迅速。城市土地扩张和人口增长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杭州湾附近杭州、宁波、绍兴及苏南地区南京、苏锡常等市土地扩张整体快于其他城市;江苏地区人口增长速率整体快于上海市及浙江地区的城市。总体上,长三角城市土地扩张快于人口增长,且两者的差距总体呈现出缩小趋势。
(2)长三角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耦合关系处于不断变化过程中,整体上其人地耦合态势呈现增强的趋势,但从各市空间耦合特征及格局来看,其人地耦合协调程度不高,具体表现为:① 长三角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耦合关系整体上呈现出增强—减弱—增强的态势。1994-2001年,土地重心总体由西北向东南移动,人口重心总体上由南向北移动,重心间距离不断缩小,土地与人口增长间耦合性不断增强;2001-2004年,土地重心先由东南向西北移动,再向东南移动,人口重心由东向西北移动,重心之间的距离迅速扩大,土地与人口增长间耦合性逐渐减弱;2004-2012年,土地重心先向南移动,继而转向北移,人口重心继续向西北移动,重心间距离缩小,土地与人口增长间耦合协调性逐步增强。② 从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空间耦合特征及空间格局看,研究时段内,长三角各市人地耦合协调类型中,人口过快增长型和人地基本协调型数量有所减少,但其在空间分布上呈现集中的趋势;土地快速扩张型的数量有所增加,并由杭州湾附近地区迅速向苏南地区扩展,在空间上呈现扩散的趋势,人地配置协调程度不高;总体上,虽然各城市土地扩张速度整体快于人口增长,但二者增长速度间的差距不断缩小,协调程度有增强的趋势。
(3)从影响机制看,长三角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及其耦合关系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在不同阶段驱动机制有所差异。总体而言,长三角人地耦合关系及其变化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政府政策等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是城市用地扩张和人口增长的根本驱动力;产业结构通过产业梯度转移和提升就业空间,推动产业用地不断向外围扩张并吸引就业人口聚集;政府决策行为引导城市土地扩张方向和规模,进而影响人口流动。
5.2 讨论
本文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在研究过程中选取人口指标时,采用市辖区城市人口,该指标具有连续性,适用于本文长时间序列的研究,而该指标未统计流动人口,实际上城市中还有大量流动人口,增加对居住、商业等用地需求,促进城市用地扩张。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所占比例较高,但由于本文对时间尺度的续性的要求、流动人口数据可获得性等原因,本文未考虑流动人口,一定程度上低估了人口对城市土地扩张的作用程度,也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今后,相关研究中将考虑流动人口对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其次,在经济中高速发展新常态及长江经济带建设背景下,长三角地区的社会经济仍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在工业化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下,未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量仍然较大,将推动城市用地进一步扩张,城市人地协调发展面临严峻考验。新常态下如何转变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有效控制城市用地规模过快扩张,并吸引人口的相应聚集,实现城市用地规模增加与人口增长协调发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 | . ,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城镇化进程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出现了冒进态势.过高的城镇化增长速率和蔓延式空间扩张,给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以及社会稳定等带来严重的危害.笔者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我国实施循序渐进和资源节约型城镇化的目标和政策建议. ,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城镇化进程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出现了冒进态势.过高的城镇化增长速率和蔓延式空间扩张,给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以及社会稳定等带来严重的危害.笔者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我国实施循序渐进和资源节约型城镇化的目标和政策建议. |
[2] | . , 基于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城区人口 数据,构建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关系模型,对2000年和2010年中国657个城市的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协调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中国城 市用地扩张和人口增长之间的协调性较弱,土地显著扩张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类型,数量占城市总量的1/3;其次是人口显著增长类型,占城市数量的1/4, 两极分化明显。②在空间分布上,土地显著扩张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沿江、沿线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人口显著增长的城市分布重心则相对西移,主要处于 胡焕庸线以东的中西部地区。③从不同规模城市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协调性来看,特大城市、大城市发展以土地快速扩张为主,且土地显著扩张所占比例最大; 中、小城市发展以人口快速增长为主,并以人口显著增长占优。④由城市规模变动来看,小城市规模晋升多以人口快速增长实现,大、中城市规模晋升则更多通过土 地快速扩张推进,特别是以房地产、新城建设等带动的用地驱动型城市化来完成。 , 基于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城区人口 数据,构建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关系模型,对2000年和2010年中国657个城市的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协调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中国城 市用地扩张和人口增长之间的协调性较弱,土地显著扩张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类型,数量占城市总量的1/3;其次是人口显著增长类型,占城市数量的1/4, 两极分化明显。②在空间分布上,土地显著扩张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沿江、沿线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人口显著增长的城市分布重心则相对西移,主要处于 胡焕庸线以东的中西部地区。③从不同规模城市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协调性来看,特大城市、大城市发展以土地快速扩张为主,且土地显著扩张所占比例最大; 中、小城市发展以人口快速增长为主,并以人口显著增长占优。④由城市规模变动来看,小城市规模晋升多以人口快速增长实现,大、中城市规模晋升则更多通过土 地快速扩张推进,特别是以房地产、新城建设等带动的用地驱动型城市化来完成。 |
[3] | , Part II. Focuses on the internal land use structure of cities in Third World countries. Factors that underlie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processes of globalization; Information on processes of urban chang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the First World and Third World countries; Cities of Third World countries that are given more attention in the use of urban models. |
[4] | , In most metropolitan regions throughout the globe, urbanised land area is increasing to accommodate increasing population size.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simple yet powerful mathematical description of this urban expansion. Specifically, the following scaling relationship is proposed: land area (A) increases proportionally to population size (P) raised to a power (n) - i.e. A ? Pn. During 1950-2000, this relationship is found to hold well for US Census urban areas (UAs) with a greater than 10 per cent increase in population. Values for the parameter n vary among UAs, with a central tendency value of ~ 2, suggesting that, on average, newcomers to urban areas occupy about twice the land area per capita of existing residents. If n were exactly equal to 2, then the parameter group P/vA (called 'linear population density', or LPD) would be constant over time. LPD (units: people per metre) is the number of people in a metre-wide strip across an urban area. LPD is distinct from, and behaves somewhat differently than, population density. Distributions of LPD values among US UAs during 1950-2000 show surprisingly little variability over multidecade time-scales. For example, from 1950 to 2000, average population, land area and population density changed by more than a factor of 2, but average LPD changed less than 10 per cent. Few, if any, other attributes of urban form have remained so constant during this half-century time-period. International data corroborate the finding that LPD distributions are roughly constant over multidecadal time-scales. These results suggest an underlying pattern to how people arrange themselves within and among urban areas. For US UAs, rank-size rules similar to the generalised version of Zipf's rule hold for population, land area, LPD and population density. LPD is an important predictor of the emissions-to-inhalation relationship for motor vehicle emissions. Results presented here are important for theoretical, practic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 of urban form and of how urban areas expand over time. |
[5] | , |
[6] | , Research on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land-cover dynamic changes of megacities over time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for effectively regulating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This study conduct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30-year urban expansion patterns and rates among three metropolises in China (Beijing, Shanghai, and Guangzhou) and another three in the USA (New York, Los Angeles, and Chicago) based on time-series impervious surface area (ISA) data extracted from multitemporal Landsat images using the linear spectral mixture analysis approach. This research indicate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urbanization patterns and rate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American megacities. The ISA expansion area in Chinese megacities was five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American megacities during the past three decades. The Chinese megacities expand outward from the urban core to the periphery in a concentric ring structure, whereas the American megacities increase ISA mainly within the inner cities with patch-filling patterns. The Chinese megacities are in the development stage where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urban expansion patterns and rates, but the American megacities are in the developed stage where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are not important forces driving the ISA expansion. The ISA intensity in the American megacities decreases constantly and smoothly, but ISA intensity in Chinese megacities decays abruptly within certain distances, depending on different cities and years. The most obvious urban expansions were between 8 and 20聽km in Beijing in the 1980s, between 14 and 50聽km in Shanghai in the 2000s, and between 8 and 18聽km in Guangzhou in the 1990s. |
[7] | . , <p>为研究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论文利用1999-2008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使用计量工具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和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①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速度都很快,东部地区最快,但增长率近年呈现下降趋势,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增长速度相对较慢;②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和产业结构调整能够非常好地解释全国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3个变量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均有着正影响,但影响力度存在差异;③逐年回归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也同样有着正影响,城市人口增加对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基本保持稳定,且力度大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力度越来越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力度逐渐减弱。</p> , <p>为研究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论文利用1999-2008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使用计量工具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和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主要结论:①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速度都很快,东部地区最快,但增长率近年呈现下降趋势,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增长速度相对较慢;②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和产业结构调整能够非常好地解释全国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3个变量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均有着正影响,但影响力度存在差异;③逐年回归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也同样有着正影响,城市人口增加对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基本保持稳定,且力度大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力度越来越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力度逐渐减弱。</p> |
[8] | . , 由于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涉及的因 素多,使获取动态研究所需的资料十分困难,所以,用少数几个主要因素定量地表达其变化就显得十分重要。从前人的成果,即以人口表示的城市位序-规模法则和 以建成区面积表示的位序-规模法则出发,演绎出城市的用地规模和人口数量呈异速增长。这意味着,如果把整个城市看成是一个生命有机体,那么作为反映城市特 征的城市用地规模和城市人口这两个重要变量,就是城市这个有机体的两个器官,他们的增长率是成比例的。还通过这个关系建立了城市建成区面积与市域人口和经 济发展水平的数学模式。对我国部分城市的经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分别证明了这两个经验关系。 , 由于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涉及的因 素多,使获取动态研究所需的资料十分困难,所以,用少数几个主要因素定量地表达其变化就显得十分重要。从前人的成果,即以人口表示的城市位序-规模法则和 以建成区面积表示的位序-规模法则出发,演绎出城市的用地规模和人口数量呈异速增长。这意味着,如果把整个城市看成是一个生命有机体,那么作为反映城市特 征的城市用地规模和城市人口这两个重要变量,就是城市这个有机体的两个器官,他们的增长率是成比例的。还通过这个关系建立了城市建成区面积与市域人口和经 济发展水平的数学模式。对我国部分城市的经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分别证明了这两个经验关系。 |
[9] | . , 近年来,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用地的急剧扩张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以城市 人口规模为切入点,结合我国城市用地的实际情况,构建异速生长模型,探讨我国城市人口增长与城市用地扩张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从 1996年到2007年,我国城市用地发展整体上处于较合理的水平,但是土地城市化的相对速度在加快,人地关系正异速生长的趋势在不断加强。其中小城市和 工业城市用地平均水平最高,特大城市、综合性城市和东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速度最快,超出了合理阈值,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有针对性的予以调控。 , 近年来,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用地的急剧扩张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以城市 人口规模为切入点,结合我国城市用地的实际情况,构建异速生长模型,探讨我国城市人口增长与城市用地扩张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从 1996年到2007年,我国城市用地发展整体上处于较合理的水平,但是土地城市化的相对速度在加快,人地关系正异速生长的趋势在不断加强。其中小城市和 工业城市用地平均水平最高,特大城市、综合性城市和东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速度最快,超出了合理阈值,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有针对性的予以调控。 |
[10] | . , 以江苏省1996~2008年城市非农业人口和建成区土地面积为主要数据,借助分形地理学中的城市位序-规模分布法则和异速生长定律及其广义分形性质,对全省城市规模分布演化规律、结构容量和城市人口-面积异速生长标度指数、退化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全省城市体系发育较为健全,规模序列结构正处于集中向分散过渡的时期,大中城市成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承载空间;全省城市人口-面积异速生长关系在整体上呈现退化迹象,2001年以后异速生长关系由负转正;南京、苏州、徐州等市的异速生长系数明显高于其他地市,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现象较为突出,但两者关系是否不相协调仍值得深究。全省城市体系演化形成的复杂格局对走江苏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以江苏省1996~2008年城市非农业人口和建成区土地面积为主要数据,借助分形地理学中的城市位序-规模分布法则和异速生长定律及其广义分形性质,对全省城市规模分布演化规律、结构容量和城市人口-面积异速生长标度指数、退化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全省城市体系发育较为健全,规模序列结构正处于集中向分散过渡的时期,大中城市成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承载空间;全省城市人口-面积异速生长关系在整体上呈现退化迹象,2001年以后异速生长关系由负转正;南京、苏州、徐州等市的异速生长系数明显高于其他地市,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现象较为突出,但两者关系是否不相协调仍值得深究。全省城市体系演化形成的复杂格局对走江苏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11] | . , 中国正处于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 时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单以非农人口比重这一标准衡量城镇化水平并不能全面反映城镇化的内涵,因此,如何理性评价当前的城镇化状态值 得思考。城镇化包含人口向城镇的转型、集中、强化和分异的过程,同样也包括城镇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在归纳总结城镇化的深层内涵的基础上,选择人口城镇化 和土地城镇化为切入点,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衡量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并研究二者协调发展状态。通过时间序列演算,发现人口城镇化指数与土地城镇化指数均呈现持 续上升的趋势,并且从2002年开始土地城镇化指数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并在2007年土地城镇化指数超过人口城镇化指数;空间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人口城 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具有水平总体偏低、阶段差距大、区域分异明显等特点。 , 中国正处于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 时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单以非农人口比重这一标准衡量城镇化水平并不能全面反映城镇化的内涵,因此,如何理性评价当前的城镇化状态值 得思考。城镇化包含人口向城镇的转型、集中、强化和分异的过程,同样也包括城镇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在归纳总结城镇化的深层内涵的基础上,选择人口城镇化 和土地城镇化为切入点,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衡量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并研究二者协调发展状态。通过时间序列演算,发现人口城镇化指数与土地城镇化指数均呈现持 续上升的趋势,并且从2002年开始土地城镇化指数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并在2007年土地城镇化指数超过人口城镇化指数;空间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人口城 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具有水平总体偏低、阶段差距大、区域分异明显等特点。 |
[12] | . , 当前,中国正经历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和重要转型,认识把握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协调性和区域差异,对统筹区域城市化的“人地配置”和实现新型城镇化意义重大。选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为样本,运用协调度指数、塞尔指数等模型,考察20世纪90年代城市化快速发展以来,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速率及其协调性的时空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由此造成的建成区非农人口密度变化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① 土地财政主导下,城市扩张速度普遍加快,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不协调现象由东部地区扩展到全国范围;② 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非农人口密度普遍下降,而直辖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建成区的大幅扩张导致非农人口密度区域差异缩小;③ 区域间建设用地指标与人口非农化相匹配的“人地挂钩”,是未来实现健康、协调城市化的有效途径。 , 当前,中国正经历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和重要转型,认识把握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协调性和区域差异,对统筹区域城市化的“人地配置”和实现新型城镇化意义重大。选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为样本,运用协调度指数、塞尔指数等模型,考察20世纪90年代城市化快速发展以来,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速率及其协调性的时空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由此造成的建成区非农人口密度变化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① 土地财政主导下,城市扩张速度普遍加快,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不协调现象由东部地区扩展到全国范围;② 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非农人口密度普遍下降,而直辖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建成区的大幅扩张导致非农人口密度区域差异缩小;③ 区域间建设用地指标与人口非农化相匹配的“人地挂钩”,是未来实现健康、协调城市化的有效途径。 |
[13] | . , 采用1996-2009年湘江流域城镇人口与城镇建设用地数据, 运用离差系数,结合GIS技术,研究湘江流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程度及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1996-2009年,湘江流域人口城镇化与土 地城镇化水平呈逐年上升的发展态势;除2000、2005、2007和2008年之外,其他年份湘江流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进程均处于失调状态,人口 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增长速度.②湘江流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水平呈现以长株潭-娄底-衡阳地区为中心,其他地区为外围的“中心-外围”空间结构 特征,其增长速度与失调程度也呈“中心—外围”结构.③流域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空间结构及其他内外因素是塑造流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空间格局的 重要驱动力. , 采用1996-2009年湘江流域城镇人口与城镇建设用地数据, 运用离差系数,结合GIS技术,研究湘江流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程度及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1996-2009年,湘江流域人口城镇化与土 地城镇化水平呈逐年上升的发展态势;除2000、2005、2007和2008年之外,其他年份湘江流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进程均处于失调状态,人口 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的增长速度.②湘江流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水平呈现以长株潭-娄底-衡阳地区为中心,其他地区为外围的“中心-外围”空间结构 特征,其增长速度与失调程度也呈“中心—外围”结构.③流域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空间结构及其他内外因素是塑造流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空间格局的 重要驱动力. |
[14] | . , 江苏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省份的典型代表,正处于城镇 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新时期的城镇化是一个融合人口、土地与经济的复杂系统,不能从单方面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在归纳总结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选择人口 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为切入点,从三个方面衡量江苏省的城镇化水平的变化过程,研究不同时空城市在人口、土地和产业三方面协调发展的状态.结果 显示,1998 -2009年12年间江苏省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的发展都呈现上升趋势,但在不同阶段处于主导地位的城镇化驱动力量不同,协调发展度也处于 上升状态,从衰退发展阶段( 1998 - 2003)逐渐发展到过渡阶段(2004 - 2005),最后到达协调发展阶段( 2006 - 2009);在空间分布上,以2009年为例,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江苏省的城镇化水平和协调发展度总体水平较高,但是也存在区域分异明显的特点. , 江苏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省份的典型代表,正处于城镇 化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新时期的城镇化是一个融合人口、土地与经济的复杂系统,不能从单方面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在归纳总结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选择人口 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为切入点,从三个方面衡量江苏省的城镇化水平的变化过程,研究不同时空城市在人口、土地和产业三方面协调发展的状态.结果 显示,1998 -2009年12年间江苏省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的发展都呈现上升趋势,但在不同阶段处于主导地位的城镇化驱动力量不同,协调发展度也处于 上升状态,从衰退发展阶段( 1998 - 2003)逐渐发展到过渡阶段(2004 - 2005),最后到达协调发展阶段( 2006 - 2009);在空间分布上,以2009年为例,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江苏省的城镇化水平和协调发展度总体水平较高,但是也存在区域分异明显的特点. |
[15] | . , 城市化是一个“人口-经济-空间”三维一体的过程,其内在协调与否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首先通过构建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内在表征指标,运用均方差赋权法,以东北地区(指的是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来综合测度其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水平;其次运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其协调程度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① 东北地区经济城市化主导人口、空间城市化,但整体水平不高,平均水平基本处于加速发展阶段(0.25~0.35);② 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异明显,其中人口城市化整体呈现出由北往南递减的趋势,而经济城市化则成由南往北递减的趋势,两者“内在互补(互异)”趋势非常明显;③ 三者城市化协调度低,且区域差异明显,由南往北递减趋势非常明显;④ 依据彼此间协调度主宰程度,将其划分为综合协调导向型,人口-经济、人口-空间、经济-空间协调导向型4 种类型。 , 城市化是一个“人口-经济-空间”三维一体的过程,其内在协调与否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首先通过构建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内在表征指标,运用均方差赋权法,以东北地区(指的是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来综合测度其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水平;其次运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其协调程度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① 东北地区经济城市化主导人口、空间城市化,但整体水平不高,平均水平基本处于加速发展阶段(0.25~0.35);② 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异明显,其中人口城市化整体呈现出由北往南递减的趋势,而经济城市化则成由南往北递减的趋势,两者“内在互补(互异)”趋势非常明显;③ 三者城市化协调度低,且区域差异明显,由南往北递减趋势非常明显;④ 依据彼此间协调度主宰程度,将其划分为综合协调导向型,人口-经济、人口-空间、经济-空间协调导向型4 种类型。 |
[16] | . , <p>以Landsat MSS、TM、ETM 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和GIS 手段,提取了长江三角洲地区5 个时相(1979 年、1990 年、1995 年、2000 年、2005 年) 城市用地信息,分析了城市用地扩展速度、扩展强度、空间结构的变化特征,进而探讨了长江三角洲1979 年以来的城市空间生长过程。结果表明:① 1979 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用地增长呈明显的加快趋势,城市用地总体扩展强度也表现为不断提高。不同行政等级城市用地的扩展强度表现为直 辖市> 地级市> 副省级市> 县(县级市)。② 长江三角洲城市用地空间结构的分维和稳定性特征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城市用地的空间结构特征与城市用地增长过程和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联系。③ 长江三角洲城市生长表现出“一核二带”、“二核三带”、“四核四带”和“五核五带”的空间轨迹。</p> , <p>以Landsat MSS、TM、ETM 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和GIS 手段,提取了长江三角洲地区5 个时相(1979 年、1990 年、1995 年、2000 年、2005 年) 城市用地信息,分析了城市用地扩展速度、扩展强度、空间结构的变化特征,进而探讨了长江三角洲1979 年以来的城市空间生长过程。结果表明:① 1979 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城市用地增长呈明显的加快趋势,城市用地总体扩展强度也表现为不断提高。不同行政等级城市用地的扩展强度表现为直 辖市> 地级市> 副省级市> 县(县级市)。② 长江三角洲城市用地空间结构的分维和稳定性特征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城市用地的空间结构特征与城市用地增长过程和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联系。③ 长江三角洲城市生长表现出“一核二带”、“二核三带”、“四核四带”和“五核五带”的空间轨迹。</p> |
[17] | . , 城市化是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驱 动因素,分析建设用地时空演化格局已成为****研究城市化过程的重要视角。采用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测度了1985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空间扩展的集聚特 征并分析其演变过程;并结合格网建设用地密度频率的变化特点,将空间划分为不同的景观梯度地带,以此研究城市空间在不同地带中的扩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 长三角城市空间扩展聚集程度先降后升,城市化区域融合趋势明显,并在城市空间扩展中表现出以上海、南京和苏州等为代表的3种模式,反应了长三角内部不同的 经济发展特点。此外,在不同景观梯度下,长三角城市空间扩展表现出典型的阶段性特征。2000年以前在各个景观梯度下城市空间扩展差异较小,表现为较强的 拓展性扩展;2000年以后,在城市核心区扩展强度加强,表现为填充式扩展加快。同时,城乡过渡区面积增加迅速,表明随着城市空间扩展的加速,长江三角洲 地区城市土地不集约利用现象已较为突出。 , 城市化是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驱 动因素,分析建设用地时空演化格局已成为****研究城市化过程的重要视角。采用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测度了1985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空间扩展的集聚特 征并分析其演变过程;并结合格网建设用地密度频率的变化特点,将空间划分为不同的景观梯度地带,以此研究城市空间在不同地带中的扩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 长三角城市空间扩展聚集程度先降后升,城市化区域融合趋势明显,并在城市空间扩展中表现出以上海、南京和苏州等为代表的3种模式,反应了长三角内部不同的 经济发展特点。此外,在不同景观梯度下,长三角城市空间扩展表现出典型的阶段性特征。2000年以前在各个景观梯度下城市空间扩展差异较小,表现为较强的 拓展性扩展;2000年以后,在城市核心区扩展强度加强,表现为填充式扩展加快。同时,城乡过渡区面积增加迅速,表明随着城市空间扩展的加速,长江三角洲 地区城市土地不集约利用现象已较为突出。 |
[18] | . , 以1978年MSS影像,1985、1991、1995、 2005、2008年的TM影像和2000年ETM+影像作为数据源,以ArcGIS为制图和数据提取的分析手段,通过引入建成区年均增长率、重心坐标、 扩展系数、异速生长特征系数等指标,研究了杭州城市建成区扩展的时空特征以及与人口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建成区扩展明显表现 出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和高速增长的阶段性特征,其中,1978 ~1991年建成区扩展缓慢,1991 ~2000年建成区快速增长,2000 ~ 2008年高速增长;杭州城市建成区重心总体向东北移动;杭州城市建成区扩展与人口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协调的. , 以1978年MSS影像,1985、1991、1995、 2005、2008年的TM影像和2000年ETM+影像作为数据源,以ArcGIS为制图和数据提取的分析手段,通过引入建成区年均增长率、重心坐标、 扩展系数、异速生长特征系数等指标,研究了杭州城市建成区扩展的时空特征以及与人口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建成区扩展明显表现 出缓慢增长、快速增长和高速增长的阶段性特征,其中,1978 ~1991年建成区扩展缓慢,1991 ~2000年建成区快速增长,2000 ~ 2008年高速增长;杭州城市建成区重心总体向东北移动;杭州城市建成区扩展与人口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协调的. |
[19] | . , 以南京市区不同时段遥感影像为基础,在综合凸壳方法与公共边方法基础上,通过矩阵分析对1985-2007年南京市区建设用地扩张模式进行划分,探讨不同扩张模式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 1985年以来,南京市区建设用地扩张迅速。其中,填充扩张由主城区逐渐向外推移,飞地扩张分散在远离主城区的开发区、工业园及大学城内,蔓延扩张则介于二者之间,多表现为前期扩张的继续发展。② 功能上,填充扩张由居住主导向居住与工业混合转变;蔓延扩张由居住与工业混合向工业主导转变;飞地扩张一直以工业主导,并伴随科教的区域性集中。③ 驱动机理,填充与蔓延扩张属于收益驱动型,飞地扩张更多地受成本制约。随着城市空间向外拓展,建设用地扩张的成本约束作用均逐渐加强;而城市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比重的增加,又使三种扩张模式的收益驱动作用加强。 , 以南京市区不同时段遥感影像为基础,在综合凸壳方法与公共边方法基础上,通过矩阵分析对1985-2007年南京市区建设用地扩张模式进行划分,探讨不同扩张模式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 1985年以来,南京市区建设用地扩张迅速。其中,填充扩张由主城区逐渐向外推移,飞地扩张分散在远离主城区的开发区、工业园及大学城内,蔓延扩张则介于二者之间,多表现为前期扩张的继续发展。② 功能上,填充扩张由居住主导向居住与工业混合转变;蔓延扩张由居住与工业混合向工业主导转变;飞地扩张一直以工业主导,并伴随科教的区域性集中。③ 驱动机理,填充与蔓延扩张属于收益驱动型,飞地扩张更多地受成本制约。随着城市空间向外拓展,建设用地扩张的成本约束作用均逐渐加强;而城市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比重的增加,又使三种扩张模式的收益驱动作用加强。 |
[20] | . ,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深入发展, 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的长江三角洲,近20年来,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城市区域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之间的各种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联系加强,区域 集聚、轴线发展由点到面不断扩大,城镇工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化,成为该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空间演化的最大特征和基本发展趋势。本文结合该区 若干城市发展的典型实例分析,着重研究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空间演化的基本特征、动力机制与功能变化及其城市空间演化的趋势。 ,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深入发展, 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的长江三角洲,近20年来,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城市区域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之间的各种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联系加强,区域 集聚、轴线发展由点到面不断扩大,城镇工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化,成为该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空间演化的最大特征和基本发展趋势。本文结合该区 若干城市发展的典型实例分析,着重研究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空间演化的基本特征、动力机制与功能变化及其城市空间演化的趋势。 |
[21] | . , 城镇空间扩展是城市化作用于地理空间的直接结果,揭示城镇空间扩 展过程、格局及机制已成为识别城镇发展阶段、认知城镇发展规律的有效手段.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以城镇用地扩展空间分异与关联特征 为切入点,利用间隙度指数、分形维数、扩展强度指数、扩展速度指数和空间关联模型,定量揭示了区域城镇空间扩展特征的多样性、空间组织异质性和"热点区" 格局演化.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扩展在以中心城市集聚为主导的过程中,遵循"小集聚,大分散"的特点,围绕"Z"形区域 发展轴线,大致经历了点轴扩展、沾粘式增长和蔓延扩张的过程,区域融合现象凸显;空间扩展的"热点区"格局不断演化,"热点区"的核心集聚作用在减弱,沪 宁沿线、沪杭沿线、杭甬沿线和沿江地区成为驱动长三角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同时,在城镇空间扩展的不同阶段,驱动机制有所差异,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城 市化推动着长三角城镇空间一体化进程. , 城镇空间扩展是城市化作用于地理空间的直接结果,揭示城镇空间扩 展过程、格局及机制已成为识别城镇发展阶段、认知城镇发展规律的有效手段.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以城镇用地扩展空间分异与关联特征 为切入点,利用间隙度指数、分形维数、扩展强度指数、扩展速度指数和空间关联模型,定量揭示了区域城镇空间扩展特征的多样性、空间组织异质性和"热点区" 格局演化.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扩展在以中心城市集聚为主导的过程中,遵循"小集聚,大分散"的特点,围绕"Z"形区域 发展轴线,大致经历了点轴扩展、沾粘式增长和蔓延扩张的过程,区域融合现象凸显;空间扩展的"热点区"格局不断演化,"热点区"的核心集聚作用在减弱,沪 宁沿线、沪杭沿线、杭甬沿线和沿江地区成为驱动长三角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同时,在城镇空间扩展的不同阶段,驱动机制有所差异,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城 市化推动着长三角城镇空间一体化进程. |
[22] | . , <p>研究区域人口空间演变,可揭示区域人口空间分布的规律性,对于制定合理的人口发展政策,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1982、1990、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市历年统计年鉴,先对本地区的人口分布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得出各地市人口数量差异巨大、人口密度北高南低、沿交通轴线人口集中分布的特点,然后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分布的动态变化特征、规律做了较细致探讨,得出各地区人口增幅存在较大差异、人口密度增长总体放缓、人口分布先集中后分散、人口重心由东北向西南移动等演变特征。并结合影响区域人口空间分布的外部因子进行解释,认为经济因素、城市地位与功能、政策因素以及信息交通等因素是造成本区人口空间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p> , <p>研究区域人口空间演变,可揭示区域人口空间分布的规律性,对于制定合理的人口发展政策,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1982、1990、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市历年统计年鉴,先对本地区的人口分布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得出各地市人口数量差异巨大、人口密度北高南低、沿交通轴线人口集中分布的特点,然后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分布的动态变化特征、规律做了较细致探讨,得出各地区人口增幅存在较大差异、人口密度增长总体放缓、人口分布先集中后分散、人口重心由东北向西南移动等演变特征。并结合影响区域人口空间分布的外部因子进行解释,认为经济因素、城市地位与功能、政策因素以及信息交通等因素是造成本区人口空间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p> |
[23] | . ,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之间人口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口的流动和迁移正在成为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间人口发展最为集中的矛盾点。采用密度分析、不均衡指数法、重心分析以及偏移-分享分析(shift-share analysis)等方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分布演化的特征和规律,发现这一时期该区域人口分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人口分布重心总体南移,向省市首府集中的趋势明显,人口偏移增长在不同区域层面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人口分布演化的趋势主要受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同时也受到区域人口政策的影响。 ,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之间人口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口的流动和迁移正在成为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间人口发展最为集中的矛盾点。采用密度分析、不均衡指数法、重心分析以及偏移-分享分析(shift-share analysis)等方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分布演化的特征和规律,发现这一时期该区域人口分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人口分布重心总体南移,向省市首府集中的趋势明显,人口偏移增长在不同区域层面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人口分布演化的趋势主要受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同时也受到区域人口政策的影响。 |
[24] | . , <p>人口问题是制约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核心区,长三角地区经济和人口快速集聚,近年来出现了中心城市人口过度膨胀、生态环境敏感区受到挤占、后发地区人口集聚动力不足等问题。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要求出发,合理布局该区域的人口,已经成为该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利用统计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采用多种模型对本区人口规模与增长、人口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在人口预测与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优化和调控长三角地区的人口布局,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优化增长区、快速增长区、较快增长区、限制增长区等人口增长类型区</p> , <p>人口问题是制约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核心区,长三角地区经济和人口快速集聚,近年来出现了中心城市人口过度膨胀、生态环境敏感区受到挤占、后发地区人口集聚动力不足等问题。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要求出发,合理布局该区域的人口,已经成为该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利用统计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采用多种模型对本区人口规模与增长、人口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在人口预测与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优化和调控长三角地区的人口布局,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优化增长区、快速增长区、较快增长区、限制增长区等人口增长类型区</p> |
[25] | .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城市化阶段,大城市人口增长和空间演变剧烈,值得进行深入研究。以南京市为研究对象,先采用地理图形分析方法对都市区人口空间扩张过程进行了分析,后又采用数学模型方法对都市区人口分布多中心化趋势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在总人口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南京都市区人口高密度空间已延伸到近郊区,且远郊区中的区县政府驻地和一些优先开发区域的人口密度也已很高;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已出现多中心化趋势,除了老城区北部的山西路已发育成除市中心新街口之外的人口次中心以外,郊区人口集聚最强的热点——河西新城区的万达广场也有望发育成另一个人口次中心。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城市化阶段,大城市人口增长和空间演变剧烈,值得进行深入研究。以南京市为研究对象,先采用地理图形分析方法对都市区人口空间扩张过程进行了分析,后又采用数学模型方法对都市区人口分布多中心化趋势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在总人口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南京都市区人口高密度空间已延伸到近郊区,且远郊区中的区县政府驻地和一些优先开发区域的人口密度也已很高;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已出现多中心化趋势,除了老城区北部的山西路已发育成除市中心新街口之外的人口次中心以外,郊区人口集聚最强的热点——河西新城区的万达广场也有望发育成另一个人口次中心。 |
[26] | . , 长三角城市群在整个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深入把握这一地区发展的空间变化态势、更好地指导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实际,在测算和分析1994~2004年间长三角城市群重心位置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近些年长三角城市群重心移动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994年以来,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群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了超过20 km,重心所在位置由苏州和嘉兴的交界处移至苏州市中心附近。而从其变化的趋势来看,未来的城市群重心仍将偏向西北方向,落到苏州和无锡的交界地带。这种态势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长三角内部各城市受到其自然和区位条件、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进而驱动了各城市不同程度的发展及其在整个长三角地区地位的转变,并最终致使城市群重心向自然区位条件优越、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西北方向移动。 , 长三角城市群在整个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深入把握这一地区发展的空间变化态势、更好地指导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实际,在测算和分析1994~2004年间长三角城市群重心位置及其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近些年长三角城市群重心移动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1994年以来,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群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了超过20 km,重心所在位置由苏州和嘉兴的交界处移至苏州市中心附近。而从其变化的趋势来看,未来的城市群重心仍将偏向西北方向,落到苏州和无锡的交界地带。这种态势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长三角内部各城市受到其自然和区位条件、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进而驱动了各城市不同程度的发展及其在整个长三角地区地位的转变,并最终致使城市群重心向自然区位条件优越、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西北方向移动。 |
[27] | . , <p>区域发展差距一直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经济和人口的空间分布态势作为区域发展空间均衡过程的体现,与区域差距的形成有密切关联。通过计算1952年至2005年中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的地理坐标以及重心间的空间重叠性与变动一致性,刻画了53年间我国经济和人口空间分布的耦合态势,证明了其与区域差距的大小高度相关。在构建经济、人口重心空间耦合过程的作用机制模型的基础上,用均衡点跃迁和势能差转化解释了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过程,揭示了内生和外部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提出了区域发展差距的“多阶段倒U形”的演变规律,并据此分析了1952年以来中国区域发展空间均衡过程周期性变化的动因,并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进行了讨论。</p> , <p>区域发展差距一直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经济和人口的空间分布态势作为区域发展空间均衡过程的体现,与区域差距的形成有密切关联。通过计算1952年至2005年中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的地理坐标以及重心间的空间重叠性与变动一致性,刻画了53年间我国经济和人口空间分布的耦合态势,证明了其与区域差距的大小高度相关。在构建经济、人口重心空间耦合过程的作用机制模型的基础上,用均衡点跃迁和势能差转化解释了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过程,揭示了内生和外部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提出了区域发展差距的“多阶段倒U形”的演变规律,并据此分析了1952年以来中国区域发展空间均衡过程周期性变化的动因,并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途径进行了讨论。</p> |
[28] | . , 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我国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 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出现了诸如用地总量急剧增长、城市公共用地比重上升、城市容积率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提高等趋向,以及城市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土地粗放利 用、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市场力量较弱等问题.针对这些趋向与问题,提出了优化对策,以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我国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 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出现了诸如用地总量急剧增长、城市公共用地比重上升、城市容积率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提高等趋向,以及城市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土地粗放利 用、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市场力量较弱等问题.针对这些趋向与问题,提出了优化对策,以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29] | . , 以1990-2005年南京市建设用地和相关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系统分析了南京市建设用地总量、人均建设用地、人均单项建设用地、建设用地结构、建设用地效益等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spss13.0软件和主成分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南京市建设用地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1990-2005年南京市建设用地总量快速增长,建设用地弹性系数变化较大;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急剧增长,目前为137.39m2/人,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最大标准;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总体呈增加趋势;建设用地结构基本合理;建设用地经济效益呈先升后急降再缓升趋势,其中2000年最大,为4.81亿元/km2,2005年建设用地经济效益仅相当于1994年水平;建设用地变化的驱动因素是经济总量增长、人口增加、交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行政区划调整对建设用地变化影响极其显著.最后,提出了南京市控制建设用地增长、提高建设用地利用集约水平的相关建议. , 以1990-2005年南京市建设用地和相关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系统分析了南京市建设用地总量、人均建设用地、人均单项建设用地、建设用地结构、建设用地效益等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spss13.0软件和主成分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南京市建设用地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1990-2005年南京市建设用地总量快速增长,建设用地弹性系数变化较大;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急剧增长,目前为137.39m2/人,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最大标准;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总体呈增加趋势;建设用地结构基本合理;建设用地经济效益呈先升后急降再缓升趋势,其中2000年最大,为4.81亿元/km2,2005年建设用地经济效益仅相当于1994年水平;建设用地变化的驱动因素是经济总量增长、人口增加、交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行政区划调整对建设用地变化影响极其显著.最后,提出了南京市控制建设用地增长、提高建设用地利用集约水平的相关建议. |
[30] | . , 我国城市用地浪费的主要原因,既有对国情的认识不足,也有缺乏合 理的调控政策措施,但最根本的是缺乏精明增长的理念.为此,我国城镇用地集约化应选择的基本路径是:首先,沿海大中小城市的用地应达到动态平衡;第二,倡 导混合使用土地的新理念,提高城镇用地的紧凑度;第三,实现城乡统筹、一体管理;第四,不同规模的城镇应有不同的控制发展模式;第五,合理利用、开发土地 资源,严格土地管理,防止条块分割. , 我国城市用地浪费的主要原因,既有对国情的认识不足,也有缺乏合 理的调控政策措施,但最根本的是缺乏精明增长的理念.为此,我国城镇用地集约化应选择的基本路径是:首先,沿海大中小城市的用地应达到动态平衡;第二,倡 导混合使用土地的新理念,提高城镇用地的紧凑度;第三,实现城乡统筹、一体管理;第四,不同规模的城镇应有不同的控制发展模式;第五,合理利用、开发土地 资源,严格土地管理,防止条块分割. |
[31] | |
[32] | . , 文章用较为详实的资料,对中国近15年城市土地扩张的基本态势及其3个影响因子,即人口、经 济增长和城市环境改善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近15年来,中国城市建成区土地面积年均扩张速度为850km2.单因子回归分析表明,城市用地(城市建 成区)扩张与城市人口和GDP皆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但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GDP增长更能解释城市用地的扩张,经济增长是城市用地扩展最重要、最根本的驱 动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提高,这也将刺激城市对土地的需求. , 文章用较为详实的资料,对中国近15年城市土地扩张的基本态势及其3个影响因子,即人口、经 济增长和城市环境改善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近15年来,中国城市建成区土地面积年均扩张速度为850km2.单因子回归分析表明,城市用地(城市建 成区)扩张与城市人口和GDP皆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但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GDP增长更能解释城市用地的扩张,经济增长是城市用地扩展最重要、最根本的驱 动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提高,这也将刺激城市对土地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