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成都市体验性网络团购市场发展的空间特征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史坤博1,, 杨永春1,2,, 白硕1, 杨欣傲1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 730000
2.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00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periential online group-buying market in Chengdu

SHIKunbo1,, YANGYongchun1,2,, BAIShuo1, YANGXin'ao1
1.College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Western China's Environmental Systems,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China
通讯作者:杨永春(1969- ),男,陕西白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与规划。E-mail: yangych@lzu.edu.cn
收稿日期:2015-07-3
修回日期:2015-11-7
网络出版日期:2016-01-23
版权声明:2016《地理研究》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55,41171143)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史坤博(1990- ),男,河南商水人,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E-mail: shikb10@lzu.edu.cn



展开

摘要
体验性网络团购模式正在对城市商业空间产生显著影响。以团购商品信息量作为基础数据,采用矢量数据符号法和空间插值法对成都市团购市场发展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餐饮、娱乐、生活和旅游酒店类团购信息在各商圈分布的集中化程度与摄影类相比较低。成都市中心区域的团购市场发展水平较高,形成了以春熙路商圈为核心的综合商业型热点区和以建设路商圈和双楠商圈为核心的生活服务型热点区。市场原则下团购市场发展的空间公平性较好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成都市中心区域。团购市场发展的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区位特征,其空间发展的驱动力主要包括实体商业空间布局、消费者规模空间格局和区域可达性等;“时间距离”对团购市场区位特征产生的摩擦阻力已经超过空间距离。

关键词:体验性网络团购;空间特征;空间插值;成都
Abstract
Experiential online group-buying combines online stores and bricks-and-mortar stores, and significantly affects urban commercial spaces. However, to date there has been little research on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group-buying markets. Adopting vector data symbolization and IDW spatial interpolation, this paper researched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periential online group-buying market in Chengdu.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degree of centralization of commodity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in the business cores is lower for catering services, entertainment services, life services, and tourist hotel services than for photography services. (2) A developed market in experiential online group-buying has appeared in the center of Chengdu, and two types of business hot zones exist: comprehensive business hot zones providing diverse business services and life hot zones mainly providing daily life servic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ommodity information of daily consumer goods is uniform, and other types of consumer goods show obvious spatial agglomeration. (3) Areas with high spatial layout fairness index according to the market principles of the experiential online group-buying market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center of Chengdu. The spatial layout fairness of daily consumer goods is worse than that of other types of consumer goods. (4)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the experiential online group-buying market clearly tend to be consistent with location theory, which are driven mainly by the distribution of bricks-and-mortar stores and consumer scale, and spatial accessibility, and in particular b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bricks-and-mortar stores. The frictional resistance of “time distance” to the loc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experiential online group-buying market exceeds that of the spatial distance.

Keywords:experiential online group-buying;spatial characteristics;spatial interpolation;Chengdu

-->0
PDF (14587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史坤博, 杨永春, 白硕, 杨欣傲. 成都市体验性网络团购市场发展的空间特征[J]. , 2016, 35(1): 108-122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1010
SHI Kunbo, YANG Yongchun, BAI Shuo, YANG Xin'ao.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periential online group-buying market in Chengdu[J]. 地理研究, 2016, 35(1): 108-122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1010

1 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促使网络购物市场规模得到快速发展,方便快捷的网购成为城市居民一种时尚的购物方式。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的交易规模达到1.84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39.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7.9%。由此表明,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非常庞大,且处于快速扩张阶段。随着网络购物市场发展的日益成熟,消费者的网络消费方式也趋于多元化。体验性网络团购是一种将餐饮、娱乐、生活、摄影、旅游酒店等消费性服务业网络购物平台与城市实体店铺相结合的新兴网络购物方式,因其具有消费者需要到店才能完成消费这一特殊特征,正对城市实体商业空间组织结构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也在构建一种新的基于实体空间的虚拟商业地理格局。
城市零售业的空间格局与区位特征是商业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西方关于传统零售业空间特征的探讨兴起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随后,其理论模型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如地租理论、零售引力模型等[1]。这些理论模型建立的基础要素均是空间距离,而且实证研究也证实了空间距离是影响传统零售业空间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如Potter利用统计学方法证实城市零售业的功能属性与区域空间距离可达性的密切相关[2];周素红等以深圳市为例,验证了城市商业中心空间距离吸引衰减率的存在[3];刘建堤探讨了武汉市大型购物中心区位选择,认为购物中心对顾客的吸引力明显受制于空间距离[4]。除空间距离外,城市内部传统零售业的空间发展还受到人口密度、商圈规模、交通流量等因素的影响[1]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迅速提升,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传统的时间和空间概念被重新定义,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体系面临着空间重构[5-7],****们相继提出了信息网络地理学(Cybergeography)[8]、虚拟地理学(Virtual Geography)[9]等概念。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和经济生活方式[10-12],城市商业空间组织形式正在向多元化转型,新的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媒介促使社会经济空间发生着重大变化[13,14]。基于网络平台的电子商务正在对消费地理格局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15],对其空间组织结构特征的研究逐渐兴起。如余金艳等对C2C电子商务的实证结果表明,信息技术降低了空间距离摩擦对虚拟商圈的影响,“时间距离”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16];路紫等认为C2C电子商务的空间格局不再遵循传统区位地理论,形成了一种新的区位取向规律[17]。由此表明,影响传统商业空间格局的因子对于电子商务的空间发展已经失效,或者不再是决定性因子。
网络团购作为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首先引起营销管理学等方面****们的关注,主要探讨了团购市场的管理模式[18]、定价机制[19]、消费决策[20-22]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体验性网络团购具有“线上支付—线下消费”的特点,即消费者须到店才能完成消费,这与传统的电子商务模式(如B2C、C2C等)通过物流完成交易存在明显差异。地理****主要针对网络团购模式对实体商业空间的影响初步展开了实证研究,如黄莹等对南京市酒店类团购市场进行了分析,认为网络团购对实体商业的空间组织调整、品牌效应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既促进了速度与效率的提高,又影响其集聚的过程[23];王建竹认为网络团购促使餐饮业打破了城市原有的商圈格局,在城市外围形成了新的集聚[24];同时,一些****也认为团购模式作用下的商业网点空间分布仍然具有很明显的区位特征[25,26]。由此来看,团购市场的空间发展既具有传统零售业的空间特征,又表现出非传统的商业空间格局。
关于体验性网络团购市场空间发展的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研究方法、内容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消费者的网络团购消费选择与传统消费选择的行为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网络团购消费行为是通过网络检索以团购信息作为直接选择对象,而传统消费行为则是在实体空间中以商业网点作为直接选择对象;但是,已有的研究却多以团购网站中商家所对应的实体商业网点作为基础数据展开探究,这一数据获取方式在网络团购研究中是欠妥的。现有研究多从纵向角度就单一种类团购商品市场在城市中发展的空间特征进行探究,对多种类别商品市场发展的整体空间特征的研究较少。与其他网络购物形式相比,体验性网络团购对实体商业表现出更强的空间依赖性,然而,对其区位特征的描述仍然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更直观具体的定量研究与其呼应并对其验证。
成都市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其体验性网络团购市场已初具规模。2014年5月10日-2014年5月20日,在360团购导航网站中利用检索功能对全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检索结果显示,成都市各类体验性网络团购商品信息数量达69863条,在西部城市居首位,仅次于北京、上海和广州,位列全国第四名。以成都市为例,将团购商品加以分类,以团购商品信息数量作为研究的基础数据,采用矢量数据符号法和空间插值法,利用基尼系数、热点区以及空间公平指数等空间特征指标对团购商品市场发展的空间特征展开实证研究,以期从地理学的空间视角进一步明确城市中基于实体空间的网络虚拟商业空间的布局特征与规律,也为城市的现实和虚拟双重商业空间的合理布局与规划提供一些参考。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在已有研究中,****们通常直接利用团购网站检索的数据展开研究[24-26],所获取的团购信息不够全面。360团购导航网站收录了包括美团网、拉手网、去哪儿网、百度糯米网、大众点评网等近百家团购网站的商品信息,商品种类丰富多样,是团购消费者常用的团购商品信息检索工具。选用360团购导航网站作为团购信息数据检索平台,所获取的研究数据具有更好的代表性。通过网络检索和筛选,甄选出了餐饮、娱乐、生活、摄影和旅游酒店5类符合体验性网络团购特征的商品(表1)。此外,2013年7-8月,对成都市进行了为期45天的实地调研,本文所涉及到的成都市主要商业区和居住区的空间数据来源于此次调研,主要高校名单来源于教育部网站(① 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29/201408/173611.html, 2015-03-02.),高校区的空间数据借助电子地图获取。
Tab. 1
表1
表1成都市体验性网络团购商品类型划分
Tab. 1Commodity classification of experiential online group-buying in Chengdu
商品类别具体内容
餐饮自助餐、地方菜、蛋糕面包、快餐休闲、甜点饮品等
娱乐电影、KTV、游乐游艺、运动健身、赛事演出、温泉洗浴等
生活美容美体、美发、体检、教育培训、洗衣清洁、鲜花配送等
摄影婚纱摄影、儿童摄影、艺术写真、证件照等
旅游酒店酒店、旅游、景点门票等


新窗口打开

2.2 研究区概况

以成都市体验性网络团购市场较为集中的三环路以内区域(包括三环沿线区域)为研究范围。为便于进行空间分析,根据360团购导航网站中所划分的商圈名称,结合电子地图共获取了87个团购商圈的几何中心点作为本研究的商圈点。这些商圈点主要集中在二环路以内的城市中心区域,其中,青羊区和锦江区分别有20个,武侯区和金牛区分别有17个,成华区有13个(图1表2)。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成都市研究区和商圈点
-->Fig. 1Study area and business cores in Chengdu
-->

Tab. 2
表2
表2成都市研究区商圈点名称
Tab. 2Name of business cores in Chengdu
行政区商圈名称数量(个)
武侯区高攀路、高升桥、桂溪、红牌楼、火车南站、浆洗街、科华北路、磨子桥、双楠、四川大学、跳伞塔、桐梓林、望江路、武侯祠、小天竺、洗面桥、玉林17
青羊区八宝街、草市街、长顺街、杜甫草堂、府南新区、光华村、浣花、金沙、宽窄巷子、骡马市、青羊大道、青羊宫、琴台路、人民公园、太升路、天府广场、汪家拐 、文殊院、西安路、西南财经大学20
成华区八里小区、八里庄、二仙桥、府青路、建设路、青龙、圣灯、双林路、双桥子、驷马桥、SM广场、万年场、新华公园13
金牛区白果林、茶店子、城隍庙、抚琴、欢乐谷、花牌坊、会展中心、交大路、梁家巷、李家沱、马家花园、沙湾、蜀汉路、五块石、西南交大、羊西线、营门口17
锦江区保和、成龙路、川师、春熙路、东大街、东风大桥、东光小区、督院街、海椒市、合江亭、红星路、静居寺、九眼桥、蓝谷地、莲新、牛市口、牛王庙、书院街、万达广场、盐市口20


新窗口打开

2.3 研究方法

2014年10月3-4日,利用360团购导航网站检索功能获得了成都市各个商圈点的团购商品信息数量共计99027条次,所统计的团购信息在网站上的发布时间主要集中在2013-2014年,各类团购信息数量差别较大,如餐饮类团购信息数量最多,高达43453条次,摄影类团购信息数量最少,仅有3842条次。在网络团购市场中,每一条团购商品信息即代表一款产品,将团购信息数量作为研究的基础数据,通过产品数量反映团购市场发展水平。需要说明的是,数据收集中存在两种重复统计的情形:其一,如果某商家所处区位紧邻两个或更多商圈,其推出的团购商品可能同时服务两个或更多商圈,在检索统计中,为更准确反映出该团购商品真实的空间服务能力,在其服务的商圈点均做统计;其二,为达到更广泛的宣传效果,同一商家的同一款商品信息可能在多个团购网站中出现,选用的数据获取平台是收录了多个团购网站商品信息的团购导航网站,为更准确反映出该商品的宣传影响力,将其在多个团购网站中的信息均做统计。以上两种情形的重复统计是合理且必要的。
2.3.1 矢量数据符号法 矢量数据符号法在地理空间格局分析中被广泛应用[27-29],即根据空间要素(点、线和面)的属性,利用不同形态符号将其加以分级或分类,从而更形象直观地体现地理要素特征的空间差异。以所获得的体验性网络团购商品信息数量为基础,借助ArcGIS 9.3软件平台,对所研究商圈中的各类团购信息数量进行等级划分,以分析成都市团购市场发展的空间差异。
2.3.2 构建综合水平指数模型 不同种类团购商品信息量的数量级不同,直接将其相加作为团购市场的发展水平是不妥的。引入综合水平指数[30]对成都市各商圈内体验性网络团购市场的发育状态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综合水平指数=(餐饮团购指数+娱乐团购指数+生活团购指数+摄影团购指数+旅游酒店团购指数)/5(1)
式中:各类团购指数是由团购信息数量经平均化无量纲处理后获得;以水平指数作为基础数据,借助ArcGIS 9.3软件平台进行空间插值分析,更形象直观地获取成都市团购市场发展的热点区。
2.3.3 基于市场原则下的空间公平指数模型 引入基于可达性度量的空间公平指数[31,32],旨在探求团购市场发展的空间公平性特征。商业服务的“逐利性”是其本质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其更容易在良好的商业区位形成集聚。选取的可达性指标是团购市场区位优势的重要体现,也是居民购物出行成本的重要体现。因此,基于可达性的空间公平既能够体现商业逐利性的本质,又能够兼顾消费者的出行成本,尽可能地实现团购市场空间布局的相对公平性对其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说明的是,有****将资源分布的空间公平性内涵分为四类:以平等性衡量的公平性,基于公众需求(带有补偿性质)的公平性,基于使用者要求的公平性,基于市场原则的公平性[33]。显然,本文定义的空间公平性是基于市场原则的公平性,这与传统意义上理解的以消费者为主体的公平性存在明显不同。因此,也有****称之为“伪公平性”[34]。为避免产生歧义,定义这种基于可达性度量的空间公平性为市场原则下的空间公平性。模型表达如下:
Eij=Wj×Si-a(2)
式中:Eij是指第j类商品在商圈单元i中的公平指数,j=1, 2 ,3, ?, J,i=1, 2, 3 ?, I;Wj=Qj/Qk,Wj是指第j类团购商品的相对影响系数;Qj是第j类团购商品的信息数量,Qk是所有团购商品的信息数量;Si是指商圈单元i的可达性指数,本文引入时间距离可达性指数和空间距离可达性指数2个指标。
在众多可达性度量方法中,距离模型[35]应用较广泛,时间距离可达性计算公式为:
Ai=j=1ntij(3)
式中:Ai是第i个商圈单元的时间距离可达性;tij是基于公共交通的第i个商圈点到第j个商圈点耗用的时间。
空间距离可达性计算公式为:
Ai'=j=1nlij(4)
式中: Ai'是第i个商圈单元的空间距离可达性;lij是基于公共交通的第i个商圈点到第j个商圈点行走的距离。基于公共交通耗用时间和行走距离均根据百度地图自动测距功能获得[36],由于计算所得的时间距离可达性和空间距离可达性的量纲不一,为便于比较分析,本文首先将其经平均化无量纲处理后得到时间距离可达性指数和空间距离可达性指数,然后再代入空间公平指数模型中进行计算。a是指可达性参数,参考已有研究,a取值为2。故可得到市场原则下的空间公平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Eij=Wj×Si-2(5)
i个商圈单元的团购市场的空间公平指数Ti的计算公式如下:
Ti=j=1JEij(6)
2.3.4 IDW空间插值法 空间插值法是一种基于数学模型将空间上离散监测点的属性值转换成连续数据曲面的空间分析方法,以便整体分析地物属性的空间集聚状态,在城市空间研究中较为常用[36,37]。IDW空间插值法可以体现异常样点的影响性,并减小差值点处的误差,简便亦不失精准,应用广泛[38,39]。成都市商圈点较多且有异常值点存在,如高度繁华的商圈点等,所以选用IDW空间插值法。公式如下:
Z(S)=i=1nZidi2i=1n1di2(7)
式中:Z(S)是未知点S的估测属性值;n为已知商圈点的数量;Zi是第i个商圈点的属性值;di为未知点S到已知商圈点i的距离。基于ArcGIS 9.3软件平台,采用IDW空间插值法分别模拟并甄选出成都市体验性网络团购市场发展水平的热点区以及市场原则下的空间公平性热点区。

3 结果分析

3.1 体验性网络团购商品信息数量的商圈分布特征

以各商圈范围内体验性网络团购商品信息数量为基础数据,利用洛伦兹曲线(Lorenz Curve)和集中化指数(Centralization Index)[40]测度成都市各商圈团购市场发展的整体差异特征(图2表3)。由图2可知,餐饮、娱乐、生活和旅游酒店类团购信息数量的洛伦兹曲线轨迹基本一致,而摄影类的洛伦兹曲线轨迹与以上4类团购有明显差异,说明餐饮、娱乐、生活和旅游酒店类团购信息数量在各商圈分布的均衡程度基本相同,而摄影类在各商圈的分布表现出更明显的不均衡性。利用集中化指数将团购商品信息数量在各商圈中的集中化程度加以量化,以便具体描述各商圈团购市场发展水平的差异性特征,集中化指数越高,集中性越低。由表3可知,餐饮、娱乐、生活和旅游酒店类团购信息数量的集中化指数介于0.5729~0.6052,说明在商圈中分布的集中化程度较低,且相互之间差别不大;摄影类团购信息数量的集中化指数为0.4263,明显低于其他类团购,说明在商圈中的分布表现出更强的集中性。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成都市各商圈体验性网络团购商品信息数量的洛伦兹曲线
-->Fig. 2Lorenz curve of quantity of experiential online group-buying commodities of business cores in Chengdu
-->

Tab. 3
表3
表3成都市各商圈体验性网络团购商品信息数量的集中化指数
Tab. 3Centralization index of quantity of experiential online group-buying commodities of business coresin Chengdu
商品类别集中化指数排名
餐饮0.59932
娱乐0.57294
生活0.60521
摄影0.42635
旅游酒店0.58793


新窗口打开

3.2 体验性网络团购商品信息数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采用矢量数据符号法分别对各商圈体验性网络团购商品的信息数量进行等级划分,探究团购商品信息数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图3)。结果表明,成都市团购商品信息主要集中于二环路以内区域,但不同类型商品的空间布局又存在差异,如餐饮、娱乐和生活类团购商品是面向大众化消费群体的日常消费品,其信息数量在城市空间上分布较均匀,而摄影和旅游酒店类团购商品是面向相对较小消费群体规模的非日常消费品,其信息数量在城市中心表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成都市体验性网络团购商品信息数量空间格局
-->Fig. 3Distribution of quantity of experiential online group-buying commodities in Chengdu
-->

3.3 体验性网络团购市场发展水平的热点区分析

将各商圈点团购市场发展的综合水平指数作为基础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图4)。成都市体验性网络团购市场形成3个明显的核心热点区:春熙路商圈热点区、建设路商圈热点区和双楠商圈热点区。实地调研发现,春熙路是成都市最繁华的商业区,附近建有多个大型商业区,以春熙路商圈为核心的热点区中,餐饮、娱乐、生活、摄影和旅游酒店类团购市场发展水平均较高,商业服务的综合能力较强;建设路和双楠是成都市两个重要的住宅聚集区,且建设路商圈内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人口居住密度较大,以建设路商圈和双楠商圈为核心的热点区中,餐饮、娱乐和生活类日常消费品的团购市场发展水平均较高,而摄影和旅游酒店类团购市场发展水平均较低,这一特征符合居住区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偏好。总结来看,成都市团购市场表现出商业型热点区和生活型热点区两种类型,前者商业综合发展水平较高,后者面向大众化消费群体的日常消费品团购市场发展较成熟,如餐饮、娱乐和生活类。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基于空间插值的成都市体验性网络团购市场综合水平指数模拟
-->Fig. 4Comprehensive level index simulation of experiential online group-buying market based on spatial interpolation in Chengdu
-->

3.4 市场原则下体验性网络团购市场发展的空间公平性特征

3.4.1 空间公平性的整体特征 城市商业设施服务于城市所有居民,应尽量实现商业服务在空间上的相对公平[32]。基于时间距离可达性和空间距离可达性两个指标测度成都市市场原则下商业服务空间分布的相对公平性,有助于为城市团购市场在空间上的均衡发展提供规划依据。根据市场原则下的空间公平指数模型,分别计算了成都市各商圈不同类型团购市场发展的空间公平指数(表4)。结果表明,基于商圈空间距离可达性的餐饮、娱乐、生活、摄影和旅游酒店类团购市场发展的空间公平指数的平均值均略高于基于时间距离可达性的公平指数。具体而言,餐饮、娱乐和生活类团购市场发展的空间公平指数较低,标准差值较小,说明体验性网络团购中日常消费品市场发展的空间公平性较差,且商圈之间团购市场的公平指数相对集中。摄影和旅游酒店类团购市场发展的空间公平指数较高,标准差值较大,说明体验性网络团购中非日常消费品市场发展的空间公平性较好,但商圈之间团购市场的公平指数相对分散。
Tab. 4
表4
表4市场原则下成都市各商圈不同团购类型市场发展的空间公平指数特征
Tab. 4Space layout fair index of different types of experiential online group-buying markets of business cores according to the market principles in Chengdu
商品类别基于时间距离可达性的公平指数基于空间距离可达性的公平指数
平均值标准差平均值标准差
餐饮0.01230.00960.01280.0111
娱乐0.01250.01090.01310.0124
生活0.01300.01060.01380.0129
摄影0.01390.02550.01540.0328
旅游酒店0.01380.01460.01500.0183


新窗口打开
图3可知,餐饮、娱乐和生活类团购信息数量在空间上的分布较均匀,摄影和旅游酒店类团购信息数量主要集中于城市中心区域。城市中心区道路网密集,公共交通发达,故具有较好的可达性,所以,基于可达性指数的餐饮、娱乐和生活类团购市场发展的空间公平性较差,且商圈间的空间公平指数差别较小;而摄影和旅游酒店类团购市场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空间公平性,但商圈间的空间公平指数差别较大。
3.4.2 空间公平性的热点区分析 基于各商圈团购市场发展的空间公平指数进行空间插值(图5)。结果表明:① 基于商圈空间距离可达性的体验性网络团购市场发展的空间公平性更好;② 基于商圈可达性的团购市场发展的空间公平指数较高区域在二环路以内形成3个热点区:以春熙路为核心的热点区、以建设路为核心的热点区和以梁家巷为核心的热点区,其中,位于城市中心以春熙路为核心的热点区覆盖面积最大,包括春熙路、红星路、书院街、盐市口等商圈,说明城市中心区域的团购市场表现出更好的空间公平性。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5基于空间插值的市场原则下成都市体验性网络团购市场发展的空间公平指数模拟
-->Fig. 5Space layout fair index simulation of experiential online group-buying market based on spatial interp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market principles in Chengdu
-->

将各商圈不同团购类型市场发展的空间公平指数分别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图6)。结果表明:① 各类团购商品市场发展的空间公平指数较高的核心热点区主要集中在成都市二环以内区域,这是由于城市中心区域良好的可达性和较成熟的团购市场共同作用下形成的;② 整体而言,基于商圈空间距离可达性的体验性网络团购市场发展的空间公平性更好;③ 餐饮、娱乐和生活类团购市场发展的空间公平指数较高的核心热点区在空间上较分散,摄影和旅游酒店类团购市场发展的空间公平指数较高的核心热点区在空间上较集中,这与发展水平的空间特征有关。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6基于空间插值的市场原则下成都市不同团购类别市场发展的空间公平指数模拟
-->Fig. 6Space layout fair index simul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experiential online group-buying market based on spatial interp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market principles in Chengdu
-->

4 体验性网络团购空间发展的驱动机制

(1)实体商业空间格局决定了体验性网络团购市场发展的空间特征。汪明峰等认为城市内部电子商务的空间格局不一定沿最优路径演化,而是对传统零售业发展轨迹产生路径依赖[41]。体验性网络团购是一种将网络购物平台与城市实体店铺相结合的购物方式,即任何一条团购信息均有与之对应的实体店铺,因此,实体商业空间格局决定了团购市场发展的空间特征。在对成都市团购市场发展的综合水平和空间公平性的空间插值分析中(图4~图6),均以春熙路商圈为核心形成了较大范围的热点区,而春熙路商圈正是成都市重要的消费性服务业聚集区,说明春熙路商圈成为团购市场的核心区,是由该商圈周围发达的实体商业基础所决定的。
实体商业格局与商业基础设施格局存在空间一致性,不可否认,实体商业核心区的基础设施规模集聚产生的外部性(正向溢出)对传统商业也有明显的吸引力。然而,电子商务能借助互联网平台将实体商品转化为虚拟网络信息,这种“实体—虚拟”的信息转化过程成本低、耗时少,与传统商业相比,体验性网络团购市场能在信息虚拟化的基础上,借助城市越来越发达的交通可达性和私人小汽车的广泛普及,更快地在商业基础设施发达的区域形成规模集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发达的商业基础设施对电子商务空间发展的吸引力要明显大于对传统商业的吸引力。
(2)消费者规模空间影响体验性网络团购市场的空间布局。体验性网络团购商品不能通过物流形式送达至消费者,消费者须到店才能完成消费,这是其相较于传统网络购物形式的独特之处,因此,团购市场的服务范围具有空间局限性。为适应市场需求,获得更大的消费市场份额,团购市场会在消费者规模较大的区域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分析发现,成都市团购市场规模形成了两个较典型的生活型热点区(图4),即以居住人口较为密集的建设路和双楠两个区域为核心的热点区,这说明消费者规模空间会影响团购市场的空间布局。
消费者基于网络平台的商品挑选过程正在逐步“脱离”传统意义上的地理空间约束,这是信息时代“空间压缩”的典型例证,也是电子商务明显不同于传统商业的又一特征。与传统商业模式相比,消费者基于团购网站的消费选择的空间距离明显增加,这会导致消费者出行距离的对等增加。因此,与传统商业的空间发展相比,体验性网络团购市场的空间发展对消费者规模空间格局的依赖性更弱,区位选择更自由。
(3)良好的可达性有利于体验性网络团购市场的发展。已有研究表明,体验性网络团购商品所对应的实体店面主要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区域,实体店通过电子商业形式进行产品推销,消费者在线下进行产品体验,依然受到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的约束,城市交通建设与规划布局依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居民的网络团购消费行为[25]。将团购市场综合水平指数和基于市场原则的空间公平性指数分别与可达性指数间建立折线图(图7),结果表明,随着商圈可达性程度的减弱,团购市场的综合水平指数和空间公平性指数基本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累计综合水平指数和公平指数的上升速率也在逐渐减缓。这表明,可达性较好的区域更易形成较成熟的团购市场。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7体验性网络团购市场综合水平指数和市场原则下的空间公平性指数与商圈可达性的关系
-->Fig. 7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rehensive level index and space layout fair index according to the market principles of experiential online group-buying market and accessibility index of business cores
-->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间距离可达性指数的增加,团购市场的综合水平指数和空间公平指数的累计值的增加速率的衰减速率均快于其随着空间距离可达性指数的衰减速率(图7)。因此,团购市场空间格局的发展更大程度上受制于时间距离,而非空间距离,这与空间距离主导作用下的传统商业格局存在明显的差异[1-4]。此外,基于空间距离可达性的团购市场空间公平性要优于基于时间距离可达性(图5图6),这也说明了空间距离对团购市场空间发展的摩擦阻力较弱,时间距离的摩擦阻力较强。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部分****发出“地理终结”、“距离死亡”等悲观言论[42],实际上,实体空间作为物质的载体不会消亡[43]。不可否认,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快速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时间和空间的确被压缩了[44],但人们的直接或间接的行为空间得以延伸。同时,随着社会生产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也更加珍惜时间成本,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如宋周莺等探讨了信息时代企业的区位特征,认为“时间成本”是决定企业新区位的核心机制[45];余金艳等认为“时间距离”更加明显地影响传统网购的消费决策[16]。这表明不仅团购市场的区位空间更加明显地受制于时间距离摩擦,信息技术驱动下的企业和传统网购市场的区位也是如此,这也体现了团购市场所表现出的这种独特的区位特征的合理性。需要说明的是,与传统商业空间相比,时间距离对当前的团购市场区位空间的影响程度并不一定增强,而更有可能是信息技术和快速交通网络驱使下的空间距离摩擦正在逐渐减弱,使时间距离摩擦相对增强。
此外,体验性网络团购市场的空间特征也会对实体商业空间产生影响,即两者的空间发展存在互动关系[25]。根据团购市场空间发展的驱动特征可以判断,当前的中国城市团购市场的空间发展对实体商业空间发展具有“修正”作用:在实体商业较发达的区域,基于团购网站的虚拟商业市场发展水平也较高,这一过程对实体商业空间具有再集聚(增强)作用;团购市场的空间发展对消费者规模空间的依赖性降低,这对以消费者规模空间为基础的实体商业空间具有再分散作用;消费者基于团购网站的商品选择过程突破了空间距离的限制,部分传统商业区位要素对团购市场区位发展的影响明显减弱,处于空间区位劣势的商家能够借助团购网站,降低甚至消除这种基于实体空间的区位差异,与其他商家进行较为平等的商业竞争,这能够使在实体空间中相对分散的区位劣势商家形成新的集聚。显然,这种团购市场对实体商业空间发展的“修正”过程就是一种对实体商业空间再分散和再集聚的引导过程。
王建竹的实证研究表明[24],受网络团购的影响,北京市餐饮业的空间发展打破了城市原有的商业圈层格局,表现出集聚与扩散并存的现象:城市核心区的餐饮业集聚程度加强,城市外围区的餐饮业形成了新的集聚,均匀化、分散化态势明显。这一结论对上述空间逻辑关系进行了很好的印证。然而,路紫等认为,在团购模式作用下的石家庄市实体商业空间虽然受基础设施作用在核心商圈集聚,增强了中心的极化,但仍然具有很强的区位特征[25]。两结论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商业区位要素是否对团购模式引导下的实体商业空间发展产生显著影响,而这一差异主要是由研究时间和研究城市的差异所引起的。由此可见,中国城市正处于团购模式对实体商业空间发展的“修正”过程当中,“修正”程度受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的影响。

5 结论与讨论

体验性网络团购是一种将网络平台与城市实体商业空间相结合的网络购物方式,正在对城市实体商业空间格局产生显著影响。对团购市场空间发展特征的探究,有利于明确基于虚拟网络的城市商业空间发展规律,同时为城市的实体和虚拟双重商业空间的合理布局与规划提供一些参考。采用矢量数据符号法和空间插值法对成都市团购市场的空间发展特征展开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成都市的餐饮、娱乐、生活和旅游酒店类团购商品信息数量在各商圈中的集中化程度较低,且相互之间差别不大;摄影类团购信息数量在商圈中的分布表现出更强的集中性。
(2)成都市中心区域团购市场的综合服务能力较强。不同类型商品的空间布局存在差异:餐饮、娱乐和生活类团购商品是面向大众化消费群体的日常消费品,其信息数量在城市空间上分布较均匀,而摄影和旅游酒店类团购商品是面向相对较小消费群体规模的非日常消费品,其信息数量在城市中心表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另外,成都市团购市场表现出商业型热点区和生活型热点区两种类型,前者的综合发展水平较高,后者日常消费品团购市场发展水平较成熟,如餐饮、娱乐和生活类。
(3)市场原则下的成都市团购市场发展的空间公平性较好区域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不同类型团购市场发展的空间特征存在差异,再加之城市中心区具有良好的可达性,所以,基于可达性的餐饮、娱乐和生活类团购市场发展的空间公平性较差,且其空间公平指数较高的核心热点区在空间上较分散;而摄影和旅游酒店类团购市场具有较好的空间公平性,且其空间公平指数较高的核心热点区在空间上较集中。
(4)团购市场空间发展的驱动力主要包括实体商业空间布局、消费者规模空间格局和区域可达性等,且实体商业空间布局是团购市场空间发展的决定性驱动力。对团购市场空间格局具有明显驱动作用的因子是商业区位优势的体现,这表明,体验性网络团购,这种对实体空间依赖更大的网络购物市场的发展仍具有较明显的区位特征[25,26],但这种区位特征与传统商业所表现出的区位特征存在明显差别,如核心商圈极化现象,对消费者规模空间依赖程度降低,对时间距离更敏感等,这也会反作用于实体商业空间,导致其空间格局的相对分散化和多中心化。因此,在信息化时代的城市商业空间规划实践中,应注意转换规划思路,重视信息化下城市商业空间发展的新区位特征,更好地适应城市居民的购物需求。
体验性网络团购市场是一种“半虚拟”的购物市场,即实体店铺借助网络平台将商品转化为虚拟的互联网信息,帮助消费者通过网络客户端更方便地完成消费过程,由此拓宽了销售渠道,为商家带来了更多盈利。这种低成本、耗时少的“实体—虚拟”信息转化过程能否吸引更多的商家开展团购营销,进一步强化团购市场这种独特的区位特征?或者随着城市交通系统的不断完善,居民购物观念的转变等,团购市场的区位特征被进一步弱化?而本文仅对成都市团购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浅显探讨,没有形成有序的时间序列,无法从动态角度明确团购市场的空间演进规律,不能较为准确地判断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是今后有待进一步探究的。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薛娟娟, 朱青. 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评述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 24(5): 21-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05.05.006URL [本文引用: 3]摘要
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是商业地理学的核心。文章从商业活动载体和主体两方面深入分析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历程,回顾国内城市商业结构研究的进程,并进一步指出研究的薄弱之处与发展方向。
[Xue Juanjuan, Zhu Qing.Review and prospects for study on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commerce.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5, 24(5): 21-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05.05.006URL [本文引用: 3]摘要
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是商业地理学的核心。文章从商业活动载体和主体两方面深入分析国外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历程,回顾国内城市商业结构研究的进程,并进一步指出研究的薄弱之处与发展方向。
[2]Potter R B.Correlates of the functional structure of urban retail areas: An approach employing multivariate ordination.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1981, 33(2): 208-215.
https://doi.org/10.1111/j.0033-0124.1981.00208.x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ypologies of urban retailing areas based on multivariate functional data. The findings of a case study in which statistical and graphical methods were employ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multivariate ordination are presented. It is shown that the functional attributes of retail areas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ir location, accessibility, quality, morphology, size, period of development, and socioeconomic character.
[3]周素红, 郝新华, 柳林. 多中心化下的城市商业中心空间吸引衰减率验证: 深圳市浮动车GPS时空数据挖掘
. 地理学报, 2014, 69(12): 1810-1820.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12007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城市与区域多中心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现象,作为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新中心建设和多中心现象在中国尤为普遍。把握城市中心发展客观规律,探讨多中心的相互作用关系,将有助于补充传统基于单中心假设的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理论和模型的研究,同时,对指导城市商业中心选址和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以深圳为案例,通过海量浮动车(FCD) GPS数据的时空挖掘,在识别出深圳市两个重要商业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和验证了双商业中心的交通吸引时空规律以及相互作用关系。发现城市商业中心的交通吸引存在显著的幂函数关系,验证了传统的地理空间衰减规律。同时,这种衰减规律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而在局部发生扰动,主要扰动因素包括城市其他人流密集的主要功能区之间的相互吸引、基础设施对可达性的影响、地形地貌等城市空间布局因素和消费者行为、偏好等人文因素等。
[Zhou Suhong, Hao Xinhua, Liu Lin.Validation of spatial decay law caused by urban commercial center's mutual attraction in polycentric city: Spatio-temporal data mining of floating cars' GPS data in Shenzhe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69(12): 1810-1820.]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12007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城市与区域多中心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现象,作为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新中心建设和多中心现象在中国尤为普遍。把握城市中心发展客观规律,探讨多中心的相互作用关系,将有助于补充传统基于单中心假设的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理论和模型的研究,同时,对指导城市商业中心选址和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以深圳为案例,通过海量浮动车(FCD) GPS数据的时空挖掘,在识别出深圳市两个重要商业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和验证了双商业中心的交通吸引时空规律以及相互作用关系。发现城市商业中心的交通吸引存在显著的幂函数关系,验证了传统的地理空间衰减规律。同时,这种衰减规律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而在局部发生扰动,主要扰动因素包括城市其他人流密集的主要功能区之间的相互吸引、基础设施对可达性的影响、地形地貌等城市空间布局因素和消费者行为、偏好等人文因素等。
[4]刘建堤. 大型购物中心区位选择的量化分析: 基于武汉主城区代表性购物中心的实证研究
. 学习与实践, 2012, (12): 133-140.
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购物中心的区位选择影响着消费 者的光顾,是零售营销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区位优势会给零售商带来较高收益。零售商对购物中心的区位选择要通过零售交易区域测定的理论法则和经验数据做周 详的测算,以界定购物中心的商圈限度和范围、分析辐射范围重叠的区域内购物中心对消费者的吸引程度。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区位,并利用购物中心的区位来开 发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同时,根据不同的区位来决策购物中心的类型,使之与邻近购物中心之间形成优势互补,使得大型购物中心这种新型商业集合体能够得到健康 发展。
[Liu Jiandi.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location selection of large shopping centers: 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f typical shopping centers in Wuhan.
Study and Practice, 2012, (12): 133-140.]
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购物中心的区位选择影响着消费 者的光顾,是零售营销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区位优势会给零售商带来较高收益。零售商对购物中心的区位选择要通过零售交易区域测定的理论法则和经验数据做周 详的测算,以界定购物中心的商圈限度和范围、分析辐射范围重叠的区域内购物中心对消费者的吸引程度。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区位,并利用购物中心的区位来开 发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同时,根据不同的区位来决策购物中心的类型,使之与邻近购物中心之间形成优势互补,使得大型购物中心这种新型商业集合体能够得到健康 发展。
[5]甄峰, 顾朝林. 信息时代空间结构研究新进展
. 地理研究, 2002, 21(2): 257-266.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以信息技术为主线 ,从新的研究课题、研究范式的转变及研究重点三个方面将西方学术界对信息时代区域与城市空间结构及其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文章指出 ,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其应用使得地理学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对信息活动的关注使得新的研究课题和分支学科不断涌现。同时 ,信息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作用也改变着传统的思维范式。主要的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赛伯空间&mdash;&mdash;&mdash;新的空间逻辑 ;2 )区位研究 ,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研究 ;3)空间的分散与集中、均衡与非均衡发展 ;4 )创新网络与区域空间结构 ;5 )信息发展模式的空间结果 ;6 )新空间极化现象。</p>
[Zhen Feng, Gu Chaolin.New perspectives on spatial structure research in information era.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2, 21(2): 257-266.]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以信息技术为主线 ,从新的研究课题、研究范式的转变及研究重点三个方面将西方学术界对信息时代区域与城市空间结构及其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文章指出 ,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其应用使得地理学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对信息活动的关注使得新的研究课题和分支学科不断涌现。同时 ,信息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作用也改变着传统的思维范式。主要的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赛伯空间&mdash;&mdash;&mdash;新的空间逻辑 ;2 )区位研究 ,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研究 ;3)空间的分散与集中、均衡与非均衡发展 ;4 )创新网络与区域空间结构 ;5 )信息发展模式的空间结果 ;6 )新空间极化现象。</p>
[6]甄峰, 刘晓霞, 刘慧. 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区域城市网络: 城市研究的新方向
. 人文地理, 2007, 22(2): 76-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7.02.017URL摘要
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西方 新技术范式的出现对城市与区域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关于城市网络的研究成为西方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伴随着90年代以来的数字技术革命,信息与创新等概念 被广泛纳入到了城市与区域研究框架中,新的范式或概念不断涌现。论文对西方关于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城市网络研究观点进行了梳理,同时比较了我国****关于城市 网络的研究,并指出了中国今后城市网络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Zhen Feng, Liu Xiaoxia, Liu Hui.Regional urban network influenced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w directions of urban studies.
Human Geography, 2007, 22(2): 76-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7.02.017URL摘要
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西方 新技术范式的出现对城市与区域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关于城市网络的研究成为西方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伴随着90年代以来的数字技术革命,信息与创新等概念 被广泛纳入到了城市与区域研究框架中,新的范式或概念不断涌现。论文对西方关于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城市网络研究观点进行了梳理,同时比较了我国****关于城市 网络的研究,并指出了中国今后城市网络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7]汪明峰, 宁越敏. 网络信息空间的城市地理学研究: 综述与展望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17(6): 855-863.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飞速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社会系统和经济结构,同时也重构了全球城市的物理和虚拟空间结构形式。近几年,在西方发达国家,网络信息空间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多学科研究的热点,有关城市网络信息空间的地理学研究也不断涌现。从技术与经济的角度入手,在已有文献资料基础上,对西方地理学界关于网络信息空间与城市发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首先界定网络信息空间的概念及其相对于物理空间的各种特征,然后总结城市****研究网络信息空间的几种理论方法,并从三个空间层次分别评述现有的实证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网络信息空间的测量方法和关于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进行了进一步展望。</p>
[Wang Mingfeng, Ning Yuemin.The urban geography of cyberspace: Review and prospect.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02, 17(6): 855-863.]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飞速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社会系统和经济结构,同时也重构了全球城市的物理和虚拟空间结构形式。近几年,在西方发达国家,网络信息空间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多学科研究的热点,有关城市网络信息空间的地理学研究也不断涌现。从技术与经济的角度入手,在已有文献资料基础上,对西方地理学界关于网络信息空间与城市发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首先界定网络信息空间的概念及其相对于物理空间的各种特征,然后总结城市****研究网络信息空间的几种理论方法,并从三个空间层次分别评述现有的实证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网络信息空间的测量方法和关于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进行了进一步展望。</p>
[8]Dodge M.Cybergeography.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2001, 28(1): 1-2.
https://doi.org/10.1068/b2801edURL [本文引用: 1]
[9]Batty M.Virtual geography.
Futures, 1997, 29(4): 337-352.
https://doi.org/10.1016/S0016-3287(97)00018-9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Geography and its study are changing in subtle and dramatic ways in the rapid transition to a digital world. Here we present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f how this new geography, which we call ‘virtual geography’, might be classified. Virtual geography is not merely Cyberspace per se for it comprises many types of place and space in which the digital world finds expression. We define cspace—the space within computers, cyberspace—the use of computers to communicate, and cyberplace—the infrastructure of the digital world, as key components of what Castells 1 refers to as ‘real virtuality’. Virtual geography is all this as well as the study of these worlds from traditional geographic perspectives. Like all classifications, the interesting questions lie at the boundaries between classes—between espace and cyberspace, cyberspace and cyberplace, and between all of these. We illustrate this variety and complexity with examples.
[10]Marvin S.Telecommunications and the City: Electronic Spaces, Urban Places.
Taylor & Francis, 1995.
URL [本文引用: 1]
[11]Zhen F, Wang B, Wei Z.The rise of the Internet city in China: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Urban Studies, 2014, 52(13): 2313-2329.
https://doi.org/10.1177/0042098014547369URL摘要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production (IIP) and internet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IIC), we interpreted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the internet industry in China based on top commercial websites. The findings demonstrated more obvious industrial clustering compared with that in Western countries, highlighting the rise of internet cities in China. The differences amongst diverse website themes generate disparities between IIP and IIC, suggesting future developmental trends of these internet cities. The specialised division of internet cities remains somewhat consistent with the local context. The government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early stage of China's internet industry, enabling cities involved in internet industry at the initial stage gains first-mover advantages, leading to the uneven patterns of spatial patterns since then. Though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industry should still be emphasised, the success of internet cities finally depends on whether their specialisation meets the market demand.
[12]席广亮, 甄峰, 汪侠, . 南京市居民网络消费的影响因素及空间特征
. 地理研究, 2014, 33(2): 284-295.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2008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在互联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影响下,网上购物、团购等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网络消费方式得到极大发展,网络消费逐渐成为城市居民消费选择的重要方式,网络消费市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同时,由于居民社会阶层的差别及相应居住空间的分异,导致网络消费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并且对实体空间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对南京居民网络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个人社会经济属性、住房状况、交通方式以及移动网络使用等体现居民社会阶层状况的要素对居民网络消费选择的影响,进而分析居民网络消费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城市不同空间的网络消费构成和网络消费商品类型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空间网络消费对交通出行和实体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程度。
[Xi Guangliang, Zhen Feng, Wang Xia, et al.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residents' online consumption in Nanjing.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4, 33(2): 284-295.]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2008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在互联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影响下,网上购物、团购等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网络消费方式得到极大发展,网络消费逐渐成为城市居民消费选择的重要方式,网络消费市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同时,由于居民社会阶层的差别及相应居住空间的分异,导致网络消费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并且对实体空间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对南京居民网络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个人社会经济属性、住房状况、交通方式以及移动网络使用等体现居民社会阶层状况的要素对居民网络消费选择的影响,进而分析居民网络消费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城市不同空间的网络消费构成和网络消费商品类型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空间网络消费对交通出行和实体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程度。
[13]刘卫东, 甄峰. 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影响研究
. 地理学报, 2004, 59(10): 67-76.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4.z1.010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信息技术的惊人进步正在深刻地 改变着社会和经济生活方式。这种变化已经引起了来自各学科的****们的强烈关注,并引发了一场关于新的信息技术之影响的争论。伴随这些争论,全球化和信息化 时代的城市与区域发展已经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议题。作者主要依据西方学术文献(特别是英语学术刊物),从技术进步的一般影响、信息化时代的特征、区域空间重 组、城市空间演化、企业空间组织等方面,回顾对信息技术之空间影响研究进展。现有文献表明,新的信息技术在经济空间变化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只 是一种提供可能或促成发生的介质,并不是决定性的。所造成的空间变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的趋势可以从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空间层级来观察。总体上,新
[Liu Weidong, Zhen Feng.Spatial implications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4, 59(10): 67-76.]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4.z1.010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信息技术的惊人进步正在深刻地 改变着社会和经济生活方式。这种变化已经引起了来自各学科的****们的强烈关注,并引发了一场关于新的信息技术之影响的争论。伴随这些争论,全球化和信息化 时代的城市与区域发展已经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议题。作者主要依据西方学术文献(特别是英语学术刊物),从技术进步的一般影响、信息化时代的特征、区域空间重 组、城市空间演化、企业空间组织等方面,回顾对信息技术之空间影响研究进展。现有文献表明,新的信息技术在经济空间变化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只 是一种提供可能或促成发生的介质,并不是决定性的。所造成的空间变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的趋势可以从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空间层级来观察。总体上,新
[14]刘卫东. 论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及其潜在空间影响
. 地理研究, 2002, 21(3): 347-356.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互联网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 ;用户从少数研究机构及其研究人员迅速扩大到全社会。互联网的普及正在引起日常生活和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根本性改变 ,对社会经济空间组织具有深远的意义与影响。本文讨论了互联网时代地理学的意义 ,回顾了我国互联网发展的空间特征 ,并阐述互联网对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潜在影响 ;强调互联网对社会经济空间组织影响的两个主要要素 ,即对市场的快速反应与配送的快捷性 ;提出互联网时代地理学在社会经济空间组织上的三个基本研究方向。</p>
[Liu Weidong.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in China: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plications.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2, 21(3): 347-356.]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互联网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 ;用户从少数研究机构及其研究人员迅速扩大到全社会。互联网的普及正在引起日常生活和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根本性改变 ,对社会经济空间组织具有深远的意义与影响。本文讨论了互联网时代地理学的意义 ,回顾了我国互联网发展的空间特征 ,并阐述互联网对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潜在影响 ;强调互联网对社会经济空间组织影响的两个主要要素 ,即对市场的快速反应与配送的快捷性 ;提出互联网时代地理学在社会经济空间组织上的三个基本研究方向。</p>
[15]汪明峰. 技术、产业和地方: 互联网的经济地理学
. 人文地理, 2005, 20(5): 90-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5.05.020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从技术与经济的角度入手,在已有的文献资料基础上,对互联网的经 济地理学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评述.互联网技术条件下,新空间的产生孕育了新地理学的浮现.文章从互联网的技术基础设施、数码空间区隔、互联网内容产业和 电子商务等四个方面总结了互联网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动态及主要观点.最后还重新审视了网络空间和地理空间之间的相互辨证关系,并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Wang Mingfeng.Technology, industry and place: 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Internet.
Human Geography, 2005, 20(5): 90-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5.05.020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从技术与经济的角度入手,在已有的文献资料基础上,对互联网的经 济地理学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评述.互联网技术条件下,新空间的产生孕育了新地理学的浮现.文章从互联网的技术基础设施、数码空间区隔、互联网内容产业和 电子商务等四个方面总结了互联网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动态及主要观点.最后还重新审视了网络空间和地理空间之间的相互辨证关系,并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6]余金艳, 刘卫东, 王亮. 基于时间距离的C2C电子商务虚拟商圈分析: 以位于北京的淘宝网化妆品零售为例
. 地理学报, 2013, 68(10): 1380-1388.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310007Magsci [本文引用: 2]摘要
基于超制图学的基本思想,建立模型将物流配送的时间距离,换算成km为单位的空间距离。在此基础上,通过ArcGIS 的地图投影空间变换方法,用换算出的&ldquo;距离&rdquo;重新定义两地间距离,变形原地图形成时间距离地图。选取位于北京的50 家淘宝网化妆品C2C电子商务卖家,分析其近6 个月的交易信息,基于时间距离地图,研究其虚拟商圈形态特征及产生原因。结果表明,C2C电子商务在时间距离地图上的虚拟商圈,呈现出与传统零售业商圈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特征:信息技术降低空间摩擦,使得虚拟商圈辐射范围较广;&ldquo;时间距离&rdquo;影响了消费决策,虚拟商圈呈现出近圆形圈层;但&ldquo;时间距离&rdquo;的&ldquo;摩擦阻力&rdquo;不是消费决策唯一影响因素,虚拟商圈的渗透性、重叠性、动态变化较传统商圈增强。
[Yu Jinyan, Liu Weidong, Wang Liang.Analysis of virtual trading area of C2C E-commerce based on temporal distance: A case study of 50 cosmetics retail stores on TAOBAO in Beijing.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 68(10): 1380-1388.]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310007Magsci [本文引用: 2]摘要
基于超制图学的基本思想,建立模型将物流配送的时间距离,换算成km为单位的空间距离。在此基础上,通过ArcGIS 的地图投影空间变换方法,用换算出的&ldquo;距离&rdquo;重新定义两地间距离,变形原地图形成时间距离地图。选取位于北京的50 家淘宝网化妆品C2C电子商务卖家,分析其近6 个月的交易信息,基于时间距离地图,研究其虚拟商圈形态特征及产生原因。结果表明,C2C电子商务在时间距离地图上的虚拟商圈,呈现出与传统零售业商圈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特征:信息技术降低空间摩擦,使得虚拟商圈辐射范围较广;&ldquo;时间距离&rdquo;影响了消费决策,虚拟商圈呈现出近圆形圈层;但&ldquo;时间距离&rdquo;的&ldquo;摩擦阻力&rdquo;不是消费决策唯一影响因素,虚拟商圈的渗透性、重叠性、动态变化较传统商圈增强。
[17]路紫, 李晓楠, 杨丽花, . 基于邻域设施的中国大城市网络店铺的区位取向: 以上海、深圳、天津、北京四城市为例
. 地理学报, 2011, 66(6): 813-820.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采用一套基于邻域设施的模糊区位取向方法和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针对中国北京、上海、深圳、天津4 城市淘宝网站6 大商品类别网络店铺的空间集聚情况,通过其所属的完全、重叠、过渡和不完全4 种区位类型,揭示区位取向的倾向性特征和信息时代区位影响因素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区位取向明显的数码类别商品的网络店铺的最优区位地选择。形成如下认识:①不同商品类别情况下区位取向有很大不同,分散与集聚共同存在。集聚只发生在贵重商品如数码类别商品的网络店铺上,其仍依赖于传统邻域设施;而绝大多数普通商品则相反,几乎不存在重叠区位的布局,已经表现出一种不再遵循传统区位地理论的新的区位取向规律。② 不同商业模式下区位取向不同,c2c 电子商务对其影响更趋向于不同于传统的区位选择,表明c2c 电子商务是网络店铺区位取向影响因素变化的基础。除了旧有的传输网络、货源供给、市场集聚因素外,技术劳动力因素、信任因素渐成主流。③ 利用三角模糊数能计算出基于邻域设施集聚的、区位取向明显的数码类别商品网络店铺的最优区位。选择最优区位是从重叠区位向完全区位过渡的。④ 在电子时代传统的区位理论将得到一定补充或纠正才能全面正确地解释电子服务网点的区位现象。
[Lu Zi, Li Xiaonan, Yang Lihua, et al.Location orientation of E-shops in China's major cities based on neighborhood facilities: Case studies of Shanghai, Shenzhen, Tianjin and Beijing.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66(6): 813-820.]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采用一套基于邻域设施的模糊区位取向方法和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针对中国北京、上海、深圳、天津4 城市淘宝网站6 大商品类别网络店铺的空间集聚情况,通过其所属的完全、重叠、过渡和不完全4 种区位类型,揭示区位取向的倾向性特征和信息时代区位影响因素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区位取向明显的数码类别商品的网络店铺的最优区位地选择。形成如下认识:①不同商品类别情况下区位取向有很大不同,分散与集聚共同存在。集聚只发生在贵重商品如数码类别商品的网络店铺上,其仍依赖于传统邻域设施;而绝大多数普通商品则相反,几乎不存在重叠区位的布局,已经表现出一种不再遵循传统区位地理论的新的区位取向规律。② 不同商业模式下区位取向不同,c2c 电子商务对其影响更趋向于不同于传统的区位选择,表明c2c 电子商务是网络店铺区位取向影响因素变化的基础。除了旧有的传输网络、货源供给、市场集聚因素外,技术劳动力因素、信任因素渐成主流。③ 利用三角模糊数能计算出基于邻域设施集聚的、区位取向明显的数码类别商品网络店铺的最优区位。选择最优区位是从重叠区位向完全区位过渡的。④ 在电子时代传统的区位理论将得到一定补充或纠正才能全面正确地解释电子服务网点的区位现象。
[18]Kauffman R J, Wang B.Bid together, buy together: On the efficacy of group-buying business models in internet-based selling. In: Paul Benjamin Lowry, Owen Cherrington J, Ronald R Watson. The E-Business Handbook. Boca Raton: CRC Press, 2002: 99-137.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adv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has led to the creation of many new and interesting business models for Internet-based selling. In this paper, we will explore a variant of the typical dynamic pricing mechanism, in which buyers and sellers actively engage in the price discovery process, that emphasizes the power of group buying. Dynamic pricing approaches are used by many well known Internet-based firms, including firms that offer online auctions such as eBay and Amazon.com. A group-buying discount is a dynamic pricing mechanism that mimics the general approach of traditional "discount shopping clubs." Group buying pricing mechanisms permit buyers to aggregate their purchasing power and obtain lower prices than they otherwise would be able to get individually. However, with the recent closing of Mercata.com, a leading group-buying Web site, and the change in strategic direction of another market leader, Mobshop.com, the future of group-buying discount business models in Internet-based selling is no longer clear. In this essay, we will: (1) introduce the innovations associated with group-buying business models in Internet-based selling; (2) characterize the operational aspects of dynamic pricing mechanisms for group-buying through a discussion of a series of mini-cases with different firms that are widely recognized as the innovators in this area; (3) assess the quality of their business models relative to other new business models for Internet-based selling; and (4) draw conclusions about their sustainability in light of competitive forces in the marketplace.
[19]Anand K S, Aron R.Group buying on the web: A comparison of price-discovery mechanisms.
Management Science, 2003, 49(11): 1546-1562.
URL [本文引用: 1]
[20]Cheng H H, Huang S W.Exploring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 of online group-buying intention: An extended perspective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13, 33(1): 185-198.
https://doi.org/10.1016/j.ijinfomgt.2012.09.003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many dotcom firms are selling products to consumers across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e managers of online group-buying firms seek to increase customer purchasing intentions in the face of competition. Online group-buying refers to a certain number of consumers who join together as a group via Internet, for the purpose of buying a certain product with a discount. This study explores antecedents of intention to participate in online group-buy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ntion and behavior. The research model is basaed on planned behavior theory, electronic word-of-mouth, network embeddedness, and website quality attitude. An online survey is administered to 373 registered members of the ihergo website. Data is analyzed using the partial least squares method, and analyt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for potential consumers, experiential electronic word-of-mouth,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of the initiator, and service quality attitude influence intention to engage in online group-buying: for current consumers, intention to attend online group-buying is determined by the structural and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of the initiator, system quality attitude positively affects intention, and intention positively affects online group-buying behavior. This study proposes a new classification of electronic word-of-mouth and applies the perspective of network embeddedness to explore antecedents of intention in online group-buying, broaden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electronic word-of-mouth and embeddedness theory. Finally, this study presents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managers of online group-buying firms in improving marketing efficiency. (C) 2012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21]Erdo?mus I E, ?i?ek M.Online group buying: What is there for the consumers?.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1, 24(24): 308-316.
https://doi.org/10.1016/j.sbspro.2011.09.138URL摘要
Online group buying, which is a system that provides daily discounts for various services and products, is a new form of marketing at the junction of promotion and pricing that had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both practitioners and academia. Getting started initially from the USA context in 2008, the system proved successful; and just in a short time, lots of clone group buying web sites has sprung and spread throughout the world. The main reason for that boom is that the method provides a win-win situation to the shareholders of the systems, the firms and the customer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online group buying system in Turkey, where the practice is quite new and needs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for future strategy building. The customers were considered as the population of the sample and in depth interview method was used to shed a light on their motivations, behavior, and perception of the online buying system.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ustomers mostly based their decisions on price advantage and discount amount. However, novelty and extraordinary nature of the offer also counted. The customers, on the other hand, complained about the discriminatory and dishonest behaviour of the service providers. Implications for the campaign holder firms, the intermediaries, and for future research were drafted.
[22]Kauffman R J, Wang B.New buyers' arrival under dynamic pricing market microstructure: The case of group-buying discounts on the Internet.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001, 18(2): 157-188.
https://doi.org/10.1080/07421222.2001.11045687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Dynamic pricing mechanisms occur on the Internet when buyers and sellers negotiate the final transaction price for the exchange of goods or services. These mechanisms are used in online auctions (e.g., eBay.com, uBid.com) and name-your-own-price (Priceline.com) formats, for example. The current research studies the dynamics of one instance of dynamic pricing--group-buying discounts--used by MobShop.com, whose products' selling prices drop as more buyers place their orders. We collect and analyze changes in the number of orders for MobShop-listed products over various periods of time, using an econometric model that reflects our understanding of bidder behavior in the presence of dynamic pricing and different levels of bidder participation. We find that the number of existing orders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new orders placed during each three-hour period, indicating the presence of a positive participation externality effect. We also find evidence for expectations of falling prices, a price drop effect. This occurs when the number of orders approaches the next price drop level and the price level for transacting will fall in the near future. The results also reveal a significant ending effect, as more orders were placed during the last three-hour period of the auction cycles. We also assess the efficacy of group-buying business models to shed light on the recent failures of many group-buying Web sites.
[23]黄莹, 甄峰, 汪侠, . 电子商务影响下的以南京主城区经济型连锁酒店空间组织与扩张研究
. 经济地理, 2012, 32(10): 56-62.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利用GIS、SPSS技术对电子商务影响下南京市经济型连锁酒店 的空间扩张与组织进行了实证研究,重点分析了南京不同信息化程度经济型连锁酒店的空间扩张与组织特征,并探讨了电子商务与经济型连锁酒店两者发展的时空演 变关系,最后总结了电子商务对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影响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受信息技术影响,不同品牌的经济型酒店的电子商务应用水平不尽相同,在时空发展演 变中所呈现的空间布局特征也各有不同,电子商务应用度越高,受距离限制较小,且在更大的地理范围迅速进行空间扩展的能力越强;同时,经济型酒店的发展阶段 与电子商务具有良好的契合度,电子商务对经济型酒店的空间组织调整、品牌效应形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既促进了速度与效率的提高,又影响其集聚的过程。
[Huang Ying, Zhen Feng, Wang Xia, et al.Spatial organization and expansion of economical chainstore hote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commerce in the main city of Nanjing as an example.
Economic Geography, 2012, 32(10): 56-62.]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利用GIS、SPSS技术对电子商务影响下南京市经济型连锁酒店 的空间扩张与组织进行了实证研究,重点分析了南京不同信息化程度经济型连锁酒店的空间扩张与组织特征,并探讨了电子商务与经济型连锁酒店两者发展的时空演 变关系,最后总结了电子商务对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影响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受信息技术影响,不同品牌的经济型酒店的电子商务应用水平不尽相同,在时空发展演 变中所呈现的空间布局特征也各有不同,电子商务应用度越高,受距离限制较小,且在更大的地理范围迅速进行空间扩展的能力越强;同时,经济型酒店的发展阶段 与电子商务具有良好的契合度,电子商务对经济型酒店的空间组织调整、品牌效应形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既促进了速度与效率的提高,又影响其集聚的过程。
[24]王建竹. 信息化下城市服务业空间发展趋势: 以北京市餐饮服务业为例
. 城市问题, 2014, (11): 90-95.
[本文引用: 3]

[Wang Jianzhu.Spatial distribution trend of urban service industries in the information times: A case study of Beijing's catering industry.
Urban Problems, 2014, (11): 90-95.]
[本文引用: 3]
[25]路紫, 王文婷, 张秋娈, . 体验性网络团购对城市商业空间组织的影响
. 人文地理, 2013, 28(5): 101-104.
URL [本文引用: 5]摘要
我国网购市场的发展培养了一代 网络购物用户和大量服务商,网络团购相应发展,其现实影响有待评估。本研究选择石家庄7网为资料源,应用若干方法探讨一种新型电子商业业态——体验性网络 团购对城市商业空间组织的影响,这对优化城市商业布局具有一定意义。文章首先回顾了石家庄市商业格局的演变和团购网站的应用,然后基于街道、产品、成交量 等方面的数据,阐述其现实影响。研究发现:①电子商业模式作用下的商业网点空间分布仍然具有很强的区位特征,受基础设施作用而在繁华街道集聚,增强了中心 的极化。②给周边地区商业网点带来新的商机,盘活了周边商业空间,进一步证明电子商务的扩散功能。③引发了一种新型商业业态——楼宇经济的崛起,网络团购 与楼宇商业形成的良好互动,对城市就业以及通勤都产生长远影响。④零售商业正在追逐电子商务所带来的优势,价格体系、经营方式及商业政策都面临极大挑战, 需要营造一种可以保证电子商业良好发展的环境。
[Lu Zi, Wang Wenting, Zhang Qiuluan, et al.The impact of experiential online group-buying on the urban commercial spatial organization.
Human Geography, 2013, 28(5): 101-104.]
URL [本文引用: 5]摘要
我国网购市场的发展培养了一代 网络购物用户和大量服务商,网络团购相应发展,其现实影响有待评估。本研究选择石家庄7网为资料源,应用若干方法探讨一种新型电子商业业态——体验性网络 团购对城市商业空间组织的影响,这对优化城市商业布局具有一定意义。文章首先回顾了石家庄市商业格局的演变和团购网站的应用,然后基于街道、产品、成交量 等方面的数据,阐述其现实影响。研究发现:①电子商业模式作用下的商业网点空间分布仍然具有很强的区位特征,受基础设施作用而在繁华街道集聚,增强了中心 的极化。②给周边地区商业网点带来新的商机,盘活了周边商业空间,进一步证明电子商务的扩散功能。③引发了一种新型商业业态——楼宇经济的崛起,网络团购 与楼宇商业形成的良好互动,对城市就业以及通勤都产生长远影响。④零售商业正在追逐电子商务所带来的优势,价格体系、经营方式及商业政策都面临极大挑战, 需要营造一种可以保证电子商业良好发展的环境。
[26]秦萧, 甄峰, 朱寿佳, . 基于网络口碑度的南京城区餐饮业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 地理科学, 2014, 34(7): 810-817.
Magsci [本文引用: 3]摘要
<p>运用大众点评网(南京站)餐饮商户的点评数据,在建立口碑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计算各商户的口碑综合得分和排名,并对城市餐饮业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核密度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南京城区餐饮商户大致分为4 个等级,呈现&ldquo;头小底大&rdquo;的金字塔形状,口碑较差的商户占据绝大多数,中等口碑的商户较为缺乏,餐饮业发展综合水平较低;餐饮业的空间分布主要呈现出以新街口为服务核心,其他多个次级服务中心共生发展的格局;高等级餐饮服务中心仍旧集中在主城区范围内,发展较为孤立,大致表现为服务质量圈层递减或沿交通线路轴向扩展特征;城市商圈业态也会影响传统和休闲类餐饮商户的空间分布趋势。</p>
[Qin Xiao, Zhen Feng, Zhu Shoujia, et al.Spatial pattern of catering industry in Nanjing urban area based on the degree of public praise from Internet: A case study of Dianping.com.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34(7): 810-817.]
Magsci [本文引用: 3]摘要
<p>运用大众点评网(南京站)餐饮商户的点评数据,在建立口碑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计算各商户的口碑综合得分和排名,并对城市餐饮业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核密度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南京城区餐饮商户大致分为4 个等级,呈现&ldquo;头小底大&rdquo;的金字塔形状,口碑较差的商户占据绝大多数,中等口碑的商户较为缺乏,餐饮业发展综合水平较低;餐饮业的空间分布主要呈现出以新街口为服务核心,其他多个次级服务中心共生发展的格局;高等级餐饮服务中心仍旧集中在主城区范围内,发展较为孤立,大致表现为服务质量圈层递减或沿交通线路轴向扩展特征;城市商圈业态也会影响传统和休闲类餐饮商户的空间分布趋势。</p>
[27]宋正娜, 陈雯. 基于潜能模型的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方法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6): 848-854.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9.06.003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空间可达性是评价医疗设施布局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传统的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或者从医疗服务供需状况着手,或者从供需双方之间距离因素着手,均无法全面评价居民实际所能获取的医疗资源。本文采用基于潜能模型的评价方法对江苏省如东县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进行分析研究,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医疗设施服务能力、居民点人口数量、医疗设施与居民点之间的出行阻抗。研究表明,通过选取合适的出行摩擦系数,该方法能够较为全面准确地测度较小研究单元的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辅以GIS技术,可以很直观地揭示研究区域内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差异,结合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制定的医疗资源配置标准,还可较为准确判定缺医地区,为政府相关部门规划决策提供依据。</p>
[Song Zhengna, Chen Wen.Measuring spatial accessibility to health care facilities based on potential model.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9, 28(6): 848-854.]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9.06.003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空间可达性是评价医疗设施布局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传统的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或者从医疗服务供需状况着手,或者从供需双方之间距离因素着手,均无法全面评价居民实际所能获取的医疗资源。本文采用基于潜能模型的评价方法对江苏省如东县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进行分析研究,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医疗设施服务能力、居民点人口数量、医疗设施与居民点之间的出行阻抗。研究表明,通过选取合适的出行摩擦系数,该方法能够较为全面准确地测度较小研究单元的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辅以GIS技术,可以很直观地揭示研究区域内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差异,结合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制定的医疗资源配置标准,还可较为准确判定缺医地区,为政府相关部门规划决策提供依据。</p>
[28]汪明峰, 孙莹. 全球化与中国时尚消费城市的兴起
. 地理研究, 2013, 32(12): 2334-2345.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312027Magsci摘要
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背景下,许多城市开始步入后工业化阶段,消费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以进入中国的国际时尚品牌为切入点,重点探讨全球化在城市消费领域的影响。根据本项研究的概念界定,35个时尚消费城市大都为省会城市、直辖市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其中,上海和北京是中国等级最高的时尚消费城市,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水平都遥遥领先。大部分时尚消费城市则是区域性中心城市,但也有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虽然其城市中心性并不强(如苏州、温州、无锡等),但在时尚消费城市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整体而言,中国时尚消费城市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市场因素和开放度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另外,产业氛围也是时尚消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Wang Mingfeng, Sun Ying.Globalization and the rise of fashion consumption cities in China.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3, 32(12): 2334-2345.]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312027Magsci摘要
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背景下,许多城市开始步入后工业化阶段,消费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以进入中国的国际时尚品牌为切入点,重点探讨全球化在城市消费领域的影响。根据本项研究的概念界定,35个时尚消费城市大都为省会城市、直辖市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其中,上海和北京是中国等级最高的时尚消费城市,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水平都遥遥领先。大部分时尚消费城市则是区域性中心城市,但也有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虽然其城市中心性并不强(如苏州、温州、无锡等),但在时尚消费城市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整体而言,中国时尚消费城市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市场因素和开放度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另外,产业氛围也是时尚消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29]薛东前, 黄晶, 马蓓蓓, . 西安市文化娱乐业的空间格局及热点区模式研究
. 地理学报, 2014, 69(4): 541-552.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4010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采用矢量数据符号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和Kriging空间插值法等3 种空间分析方法,分别从规模等级、集聚程度、热点区及模式等方面对2011 年西安市文化娱乐业的空间格局特征展开研究。主要结论:① 从数量规模上来看,西安市的文化娱乐产业在空间上呈现出“南密北疏,西密东疏,内密外疏”的整体特征,文化娱乐场所主要集聚在以钟楼为圆心,以钟楼至曲江新区的直线距离(约7 km) 为半径的圈层内;各类文化娱乐场所的空间分布大致符合文化娱乐业的整体空间特征,但又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② 从空间集散上来看,高高集聚区主要连续分布在城市南部的传统人口和城市产业集聚区;低低集聚区主要分散分布在城市开发程度低的边缘区,及城市内部的特殊区域;③ 通过空间插值分析,可识别出西安市文化娱乐业的4 个空间集聚热点区,综合分析各热点区软硬件条件,可将其归纳为基于传统城市中心的商贸旅游型热点区、基于文化产业集聚的文教游憩型热点区、基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科技商务型热点区和多重资源推动下的城市新区型热点区4 种模式。本文的研究结论将有利于从空间的视角来探讨城市新兴产业的区位规律和布局偏好,在实践中将为城市文化娱乐业的合理布局和规划提供参考。
[Xue Dongqian, Huang Jing, Ma Beibei, et al.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hot zone patterns of entertainment industry in Xi'a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69(4): 541-552.]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4010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采用矢量数据符号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和Kriging空间插值法等3 种空间分析方法,分别从规模等级、集聚程度、热点区及模式等方面对2011 年西安市文化娱乐业的空间格局特征展开研究。主要结论:① 从数量规模上来看,西安市的文化娱乐产业在空间上呈现出“南密北疏,西密东疏,内密外疏”的整体特征,文化娱乐场所主要集聚在以钟楼为圆心,以钟楼至曲江新区的直线距离(约7 km) 为半径的圈层内;各类文化娱乐场所的空间分布大致符合文化娱乐业的整体空间特征,但又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② 从空间集散上来看,高高集聚区主要连续分布在城市南部的传统人口和城市产业集聚区;低低集聚区主要分散分布在城市开发程度低的边缘区,及城市内部的特殊区域;③ 通过空间插值分析,可识别出西安市文化娱乐业的4 个空间集聚热点区,综合分析各热点区软硬件条件,可将其归纳为基于传统城市中心的商贸旅游型热点区、基于文化产业集聚的文教游憩型热点区、基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科技商务型热点区和多重资源推动下的城市新区型热点区4 种模式。本文的研究结论将有利于从空间的视角来探讨城市新兴产业的区位规律和布局偏好,在实践中将为城市文化娱乐业的合理布局和规划提供参考。
[30]汪明峰, 宁越敏, 胡萍. 中国城市的互联网发展类型与空间差异
. 城市规划, 2007, 31(10): 16-22.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2-1329.2007.10.00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在综合几个重要门户网站和专业杂志提供的数据的基础之上,建立了 评价城市互联网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并对中国的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的互联网使用规模、发展水平和外向性程度进行了分析和归类.互联网的空间形态是复杂动力 机制的结果,取决于城市特征和各种相关因素的综合作用.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差异,可能导致地区之间的空间极化趋势.
[Wang Mingfeng, Ning Yuemin, Hu Ping.Internet cities in China: Typology and spatial difference.
City Planning Review, 2007, 31(10): 16-22.]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2-1329.2007.10.00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在综合几个重要门户网站和专业杂志提供的数据的基础之上,建立了 评价城市互联网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并对中国的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的互联网使用规模、发展水平和外向性程度进行了分析和归类.互联网的空间形态是复杂动力 机制的结果,取决于城市特征和各种相关因素的综合作用.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差异,可能导致地区之间的空间极化趋势.
[31]Stewart J Q, Warntz W.Physics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1958, 1(1): 99-121.
[本文引用: 1]
[32]高军波, 周春山, 王义民, . 转型时期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析
. 地理研究, 2011, 30(3): 424-436.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030004URLMagsci [本文引用: 2]摘要
通过构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综合公平指数模型,借助三维模拟及GIS空间自相关技术,探讨了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格局、公平性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呈核心&mdash;边缘格局,区域供给规模差异大且与人口分布不相协调,区际及不同类型设施的空间聚集水平差异显著;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综合公平程度总体较低,且整体综合公平水平低于大部分单类设施综合公平水平,综合公平程度在空间分布上呈以越秀区和海珠区北部为核心的单中心圈层结构空间格局,不同圈层间综合公平程度差异较大;地理环境、历史沉积、经济发展及转型期制度政策变革是驱动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格局演进主导因素,体现出西方国家城市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quot;城市生态法则&quot;和&quot;专业化决策机制&quot;共同作用的特征。
[Gao Junbo, Zhou Chunshan, Wang Yimin, et al.Spatial analysis on urban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of Guangzhou city during the economy system transformation.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1, 30(3): 424-436.]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030004URLMagsci [本文引用: 2]摘要
通过构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综合公平指数模型,借助三维模拟及GIS空间自相关技术,探讨了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格局、公平性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呈核心&mdash;边缘格局,区域供给规模差异大且与人口分布不相协调,区际及不同类型设施的空间聚集水平差异显著;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综合公平程度总体较低,且整体综合公平水平低于大部分单类设施综合公平水平,综合公平程度在空间分布上呈以越秀区和海珠区北部为核心的单中心圈层结构空间格局,不同圈层间综合公平程度差异较大;地理环境、历史沉积、经济发展及转型期制度政策变革是驱动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格局演进主导因素,体现出西方国家城市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quot;城市生态法则&quot;和&quot;专业化决策机制&quot;共同作用的特征。
[33]Crompton J L, Wicks B E.Implementing a preferred equity model for the delivery of leisure services in the US context.
Leisure Studies, 1988, 7(3): 287-304.
https://doi.org/10.1080/0261436880039025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The context of the leisure services field in the USA as it relates to the emergence of equity as an administrative concern is first briefly reviewed. A taxonomy of eight equity models is then presented and each is described. An implementation approach is suggested which consists of five steps: (1) development of a distributional typology on the basis of three dichotomies of service characterist...
[34]顾鸣东, 尹海伟. 公共设施空间可达性与公平性研究概述
. 城市问题, 2010, (5): 25-29.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从国外、国内两个方面回顾了公共设施空间可达性、公平性的研究成果,评述了其相关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评测因子等,最后指出了当前国内在这些方面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尚待努力的方向。
[Gu Mingdong, Yin Haiwei.Review on spatial accessibility and equity of public facilities.
Urban Problems, 2010, (5): 25-29.]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从国外、国内两个方面回顾了公共设施空间可达性、公平性的研究成果,评述了其相关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评测因子等,最后指出了当前国内在这些方面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尚待努力的方向。
[35]陈洁, 陆锋, 程昌秀. 可达性度量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评述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26(5): 100-110.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7.05.011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可达性一直是地理学、土木建筑工程设计、交通运输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已有的各 种可达性度量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交通网络与城镇发展研究、交通基础设施的区域经济效应 评价、选址分析、园林景观规划、社会文化等多个研究领域。随着应用需求的持续加大和技术研究 的不断深入, 可达性度量方法也在快速发展, 其度量体系正在形成。本文首先从两个层面对可达 性的涵义进行全面阐述; 在此基础上, 从网络特性的角度对拓扑法、距离法、累积机会法、等值线 法、重力模型法、平衡系数法、时空法、效用法等目前常用的可达性度量方法进行系统分类, 并且 从可达性影响因素入手对各种度量方法进行综合比较与评述; 然后, 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 对各 种度量方法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详细论述与剖析; 最后, 对可达性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深入讨论 与展望。</p>
[Chen Jie, Lu Feng, Cheng Changxiu.Advance in accessibility evaluation approaches and applications.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8, 26(5): 100-110.]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7.05.011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可达性一直是地理学、土木建筑工程设计、交通运输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已有的各 种可达性度量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交通网络与城镇发展研究、交通基础设施的区域经济效应 评价、选址分析、园林景观规划、社会文化等多个研究领域。随着应用需求的持续加大和技术研究 的不断深入, 可达性度量方法也在快速发展, 其度量体系正在形成。本文首先从两个层面对可达 性的涵义进行全面阐述; 在此基础上, 从网络特性的角度对拓扑法、距离法、累积机会法、等值线 法、重力模型法、平衡系数法、时空法、效用法等目前常用的可达性度量方法进行系统分类, 并且 从可达性影响因素入手对各种度量方法进行综合比较与评述; 然后, 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 对各 种度量方法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详细论述与剖析; 最后, 对可达性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深入讨论 与展望。</p>
[36]李立, 汪德根. 城市低碳公共交通对旅游景点通达性影响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
. 经济地理, 2012, 32(3): 166-172.
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以苏州19个代表性旅游景点为样本,引入通达性的概念,使用空间 距离通达性和时间距离通达性为测量指标,构建空间—时间通达性矩阵,分别得到不同条件下等空间距离示意图、等时间距离示意图和低碳公共交通对景点通达性改 善示意图,通过测算比较,分析城市低碳公共交通对旅游景点通达性的影响程度和机理,结果表明:①景点的通达性与其空间距离通达值有一定的相关度;②城市公 共自行车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景点的通达性;③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科学布局非常关键;④要构建城市立体低碳公共交通系统实现整个城市内部交通通达性的提高;⑤ 引入城市低碳公共交通在古城保护、城市环境、旅游效用、景区保护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Li Li, Wang Degen.The impact of urban low-carbon public transport to tourist attractions' accessibility: Suzhou city area as the example.
Economic Geography, 2012, 32(3): 166-172.]
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以苏州19个代表性旅游景点为样本,引入通达性的概念,使用空间 距离通达性和时间距离通达性为测量指标,构建空间—时间通达性矩阵,分别得到不同条件下等空间距离示意图、等时间距离示意图和低碳公共交通对景点通达性改 善示意图,通过测算比较,分析城市低碳公共交通对旅游景点通达性的影响程度和机理,结果表明:①景点的通达性与其空间距离通达值有一定的相关度;②城市公 共自行车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景点的通达性;③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科学布局非常关键;④要构建城市立体低碳公共交通系统实现整个城市内部交通通达性的提高;⑤ 引入城市低碳公共交通在古城保护、城市环境、旅游效用、景区保护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37]张志斌, 杨莹, 居翠屏, . 兰州市回族人口空间演化及其社会响应
. 地理科学, 2014, 34(8): 921-929.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基于1982~2010 年兰州市街道和乡(镇)层面人口普查数据,运用反距离权重插值和空间关联分析等方法,结合ArcGIS 9.0 和GS<sup>+</sup>7.0 等软件对兰州市回族人口空间演化及其社会响应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首先,兰州市回族人口呈一主一次&ldquo;双峰体&rdquo;结构,&ldquo;峰体&rdquo;之间回族人口不断填充。其次,回族人口空间分布表现出强正相关性,集聚趋势增强,空间结构相对稳定。&ldquo;热点区&rdquo;位于老城区,范围不断扩大,且向东西方向延伸;&ldquo;冷点区&rdquo;位于老城区外围,范围逐步缩小,且向西偏移。而回族人口增长空间则表现为弱正相关性,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ldquo;增长热点区&rdquo;范围持续缩小,&ldquo;增长冷点区&rdquo;范围不断扩大。在此基础上,从传承民族文化,增强城市包容,繁荣城市经济,构建和谐城市4 个角度对回族人口空间演化过程的社会响应进行了系统地归纳和总结。</p>
[Zhang Zhibin, Yang Ying, Ju Cuiping, et al.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Hui population and its social response in Lanzhou.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34(8): 921-929.]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基于1982~2010 年兰州市街道和乡(镇)层面人口普查数据,运用反距离权重插值和空间关联分析等方法,结合ArcGIS 9.0 和GS<sup>+</sup>7.0 等软件对兰州市回族人口空间演化及其社会响应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首先,兰州市回族人口呈一主一次&ldquo;双峰体&rdquo;结构,&ldquo;峰体&rdquo;之间回族人口不断填充。其次,回族人口空间分布表现出强正相关性,集聚趋势增强,空间结构相对稳定。&ldquo;热点区&rdquo;位于老城区,范围不断扩大,且向东西方向延伸;&ldquo;冷点区&rdquo;位于老城区外围,范围逐步缩小,且向西偏移。而回族人口增长空间则表现为弱正相关性,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ldquo;增长热点区&rdquo;范围持续缩小,&ldquo;增长冷点区&rdquo;范围不断扩大。在此基础上,从传承民族文化,增强城市包容,繁荣城市经济,构建和谐城市4 个角度对回族人口空间演化过程的社会响应进行了系统地归纳和总结。</p>
[38]张静, 李冬梅, 周强, . 基于GIS 分析的城市商业基准地价空间演变规律研究: 以娄底市市区为例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11): 61-66.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研究目的:借助GIS分析方法对多时点商业基准地价空间变化开展研究,揭示区域城市商业地价 空间变化特征与基本规律,探索变化规律的原因。研究方法:IDW空间插值,主成分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研究结论:(1)上升幅度区区段与其所在的商业用地 级别基本呈正比,高幅度区在城区中心,商业地价变动幅度与距市中心距离高度敏感;(2)在商业地价的变化影响因素中,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起主要作用; (3)商业地价总体呈上涨的趋势,多中心商业格局趋势会加强,但不同区域各具特点。
[Zhang Jing, Li Dongmei, Zhou Qiang, et al.The GIS-based analysis on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the benchmark price of urban commercial land: A case study of urban areas of Loudi city.
China Land Science, 2009, 23(11): 61-66.]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研究目的:借助GIS分析方法对多时点商业基准地价空间变化开展研究,揭示区域城市商业地价 空间变化特征与基本规律,探索变化规律的原因。研究方法:IDW空间插值,主成分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研究结论:(1)上升幅度区区段与其所在的商业用地 级别基本呈正比,高幅度区在城区中心,商业地价变动幅度与距市中心距离高度敏感;(2)在商业地价的变化影响因素中,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起主要作用; (3)商业地价总体呈上涨的趋势,多中心商业格局趋势会加强,但不同区域各具特点。
[39]王发曾, 吕金嵘. 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与时空演变
. 地理研究, 2011, 30(1): 49-60.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城市竞争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城市的兴衰。全球流动的资本、创新知识与技能、高级人才、旅游者等都是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城市发展的宝贵要素,这些要素的有限性使城市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以省域城市群为背景区域,研究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与时空演变,对于完善我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体系、整合城市群各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1988年、1992年、1998年和2006年中原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进而研究了城市竞争力的时间演变和空间演变,计算了4个时间断面上中原城市群九城市的城市竞争力主成分得分与综合得分,并据此对城市竞争力进行评价、排序。根据评价结果揭示了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总体演变、主成分演变和影响因素演变的规律与特征。通过分析不同时间断面上的城市竞争力等级分布图和插值效果图,揭示了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空间分异和空间扩展的演变规律与特征。
[Wang Fazeng, Lv Jinrong.The evaluation and spatial-temporal evolvement of the city competitiveness of Zhongyuan urban agglomeration.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1, 30(1): 49-60.]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城市竞争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城市的兴衰。全球流动的资本、创新知识与技能、高级人才、旅游者等都是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城市发展的宝贵要素,这些要素的有限性使城市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以省域城市群为背景区域,研究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与时空演变,对于完善我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体系、整合城市群各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1988年、1992年、1998年和2006年中原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进而研究了城市竞争力的时间演变和空间演变,计算了4个时间断面上中原城市群九城市的城市竞争力主成分得分与综合得分,并据此对城市竞争力进行评价、排序。根据评价结果揭示了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总体演变、主成分演变和影响因素演变的规律与特征。通过分析不同时间断面上的城市竞争力等级分布图和插值效果图,揭示了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空间分异和空间扩展的演变规律与特征。
[40]邱娟, 汪明峰.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0, 29(5): 28-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10.05.006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互联网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但目前的普及率还远远低于大多数发达国 家或地区。在空间上,中国东、中、西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差异显著,省际发展存在极大的地域集中性,同时,城乡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数字鸿沟。通过分别对 2001年和2008年31个省市(区)的从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选取的11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影响区域互联网普及率的3个主因子:区域现代化综 合水平因子、区位因子和信息基础设施因子,并对其进行多元回归,发现各个主因子的影响系数发生了较大变化。最后,动态地分析了各个主因子是如何影响互联网 发展与变化的,并为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Qiu Juan, Wang Mingfeng.The temporal-spatial differenc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ternet development in China since 2000.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10, 29(5): 28-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10.05.006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互联网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但目前的普及率还远远低于大多数发达国 家或地区。在空间上,中国东、中、西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差异显著,省际发展存在极大的地域集中性,同时,城乡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数字鸿沟。通过分别对 2001年和2008年31个省市(区)的从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选取的11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影响区域互联网普及率的3个主因子:区域现代化综 合水平因子、区位因子和信息基础设施因子,并对其进行多元回归,发现各个主因子的影响系数发生了较大变化。最后,动态地分析了各个主因子是如何影响互联网 发展与变化的,并为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提供一些政策建议。
[41]汪明峰, 卢姗. B2C电子商务发展的路径依赖: 跨国比较分析
. 经济地理, 2009, 29(11): 1861-1866.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保持平稳增 长和互联网宽带技术迅速普及的背景下,世界网上零售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然而,各国各地区在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演 化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对美国等5个发达国家的B2C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了原有零售业环境对新的电子商务发展路径产生的潜在影响,并初步探讨 了中国的B2C电子商务发展的路径选择问题。
[Wang Mingfeng, Lu Shan.Path-dependency in the development of B2C E-commerce: A cross-countries comparative analysis.
Economic Geography, 2009, 29(11): 1861-1866.]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保持平稳增 长和互联网宽带技术迅速普及的背景下,世界网上零售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然而,各国各地区在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演 化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对美国等5个发达国家的B2C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了原有零售业环境对新的电子商务发展路径产生的潜在影响,并初步探讨 了中国的B2C电子商务发展的路径选择问题。
[42]Cairncross F.Telecommunications: The death of distance.
The Economist, 1995, 30: 5-28.
[本文引用: 1]
[43]甄峰. 信息时代新空间形态研究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23(3): 16-26.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4.03.003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空间是地理学研究的主题。随着信息技术在人与社会经济系统中更广泛的应用,传统的地理空间正在发生快速的转型。在了解西方关于新空间形态解释的基础上,论文重点对当前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新空间形态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论文首先提出了实空间、虚空间及灰空间的三元空间假设,然后分析了虚空间、灰空间各自的内涵、构成和类型。最后,论文对三元空间之间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并认为三元空间并存与共生将是一个持续的现象。</p>
[Zhen Feng.Researches on new spatial forms in information era.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4, 23(3): 16-26.]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4.03.003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空间是地理学研究的主题。随着信息技术在人与社会经济系统中更广泛的应用,传统的地理空间正在发生快速的转型。在了解西方关于新空间形态解释的基础上,论文重点对当前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新空间形态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论文首先提出了实空间、虚空间及灰空间的三元空间假设,然后分析了虚空间、灰空间各自的内涵、构成和类型。最后,论文对三元空间之间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并认为三元空间并存与共生将是一个持续的现象。</p>
[44]Harvey D.The Condition of Postmadernity: 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 Cambridge,
MA: Blackwell, 1990.
[本文引用: 1]
[45]宋周莺, 刘卫东. 信息时代的企业区位研究
. 地理学报, 2012, 67(4): 479-489.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信息化对传统经济地理学的许多理论和概念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信息化对传统区位理论提出的挑战以及赋予其的新活力.本文首先分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对企业区位因子的影响,然后深入探讨信息技术对企业区位产生影响的机制,最后通过美特斯邦威案例进行验证.研究表明,信息化逐渐成为企业区位选择的核心因素之一;同时,信息化也对其他区位因子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促进传统物质区位因子的弱化以及带来新区位因子作用的不断突显.在信息技术驱动的企业区位再选择的过程中,“时间成本”是决定新区位的核心机制.
[Song Zhouying, Liu Weidong.The challenge of wide application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to traditional location theory.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 67(4): 479-489.]
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信息化对传统经济地理学的许多理论和概念提出了新的挑战.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信息化对传统区位理论提出的挑战以及赋予其的新活力.本文首先分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对企业区位因子的影响,然后深入探讨信息技术对企业区位产生影响的机制,最后通过美特斯邦威案例进行验证.研究表明,信息化逐渐成为企业区位选择的核心因素之一;同时,信息化也对其他区位因子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促进传统物质区位因子的弱化以及带来新区位因子作用的不断突显.在信息技术驱动的企业区位再选择的过程中,“时间成本”是决定新区位的核心机制.
相关话题/空间 城市 市场 网络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