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稠密且容易发生破坏性地震的特大城市(如洛杉矶、旧金山、成都、东京等),开展城市盆地结构探测对地震灾害监测与风险评估至关重要,因为盆地的“场地效应”会放大地震动的振幅、增加其持续时间。近年来,随着便携式一体化短周期节点地震仪的快速发展,短周期密集台阵探测已成为低成本、高分辨约束城市盆地结构的重要手段。然而,相比于传统宽频带地震仪,短周期节点地震仪具有噪音水平高、观测周期短(电池供电,充电一次可使用约30天)等劣势。短周期节点地震仪的发展给地震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何基于短周期节点地震仪,发展相应的成像技术,更清晰有效的提取地下结构信息?
接收函数是探测地球内部结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接收函数的提取,实质上是一个反褶积的问题,通过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的反褶积分离出台站下方速度间断面的转换波,获取地下界面信息。接收函数反褶积的原理简单,但难点在于如何克服反褶积的内在非唯一性(Intrinsic non-uniqueness of deconvolution),提取稳定、可靠的接收函数。特别是短周期节点地震仪的接收函数研究中存在波形噪音水平高,记录到的远震事件少(观测周期短)、叠加不足等问题,如何利用短周期节点地震仪进行高精度的接收函数成像存在重大挑战。
基于快速发展的短周期密集台阵技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院重点实验室王新副研究员,联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等科研人员,发展了适应于短周期密集台阵的新一代接收函数成像方法。利用密集台阵记录到的连续波场信息,该研究创新性的引入沿层相干的概念,发展了获取连续地下结构的贝叶斯沿层相干接收函数算法(图1,图2)。相对于传统“单地震-单台站”接收函数而言,该方法(1)通过多地震、多台站联合反演有效抑制地下非相干噪声和局部散射,大大降低了传统单台反褶积的非唯一性;(2)通过引入噪音水平、正则化因子,约束实际数据所反映的“最简单”的地下结构,降低传统单台反褶积中数据过度拟合的问题;(3)通过贝叶斯反演,引入接收函数误差估计,有助于更准确、更定量的地质解释(图3,图4)。
图1 洛杉矶盆地BASIN(Basin Amplification Seismic INvestigation)短周期密集台阵。BASIN 短周期密集台阵包含10 个二维观测剖面(蓝色三角形),总台站数约 750 个,平均台间距约 250 m
图2 基于密集台阵的贝叶斯沿层相干接收函数示意图。由于台间距较小,相邻台站下方的结构具有一致性。因此,可以通过多地震、相邻台站联合反演有效抑制地下非相干噪声和局部散射,提高反褶积的稳定性。右图描绘了包含5个相邻台站的沿层相干接收函数。紫色虚线表示相干接收函数震相,每个震相由时间 (t)、慢度 (s) 和幅度 (a) 表示
图3 正演测试。 (a)俯冲板片二维速度模型,方块表示均匀分布的地表地震台站,台间距为 5 公里;(b) 基于密集台阵的贝叶斯沿层相干接收函数成像结果。注:80-100 公里深度处的陡倾角板片由于倾角过大而无法利用接收函数方法进行准确成像
图4 BASIN短周期密集台阵实际应用。基于密集台阵的贝叶斯沿层相干接收函数(仅展示了可靠度大于68%的震相)与三种常用传统“单台站-单地震”接收函数方法对比(SG3 剖面,其位置见图1)
该研究试图打破传统的将接收函数研究视为“收集数据”的观念(a collection of data),而提出“能解释地震记录的最优地下结构”的新范式(models that can best explain waveforms)。该方法同传统“单地震-单台站”接收函数相比,其核心思路为利用密集台阵记录到的连续波场信息,从低信噪比数据中提取相干信号,更清晰有效地追踪地下结构。根据研究问题的尺度不同,该方法还可应用于刻画俯冲板片界面、岩石圈-软流圈界面(S 波接收函数)、上地幔间断面等研究中,利用密集台阵,构建地下精细结构,为定量地质解译提供可能。
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JGR-Solid Earth(王新*, Zhan Z*,Zhong M, Persaud P, Clayton R W.Urban basin structure imaging based on dense arrays and Bayesian array-based coherent receiver functions [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2021, 126: e2021JB022279. DOI: 10.1029/2021JB022279)。该成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958209、 41774058)的资助。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王新等-JGR:构筑精细城市盆地结构——基于密集台阵的贝叶斯沿层相干接收函数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相关话题/地震 结构 信息 数据 观测
范兴利等-Geology:岩石圈结构差异对中国东北地区第四纪火山钾质和钠质玄武岩浆起源的控制作用
中国东北地区松辽盆地北缘及其东西两翼发育众多的第四纪板内火山,包括长白山火山、龙岗火山、镜泊湖火山、阿巴嘎火山、哈拉哈火山、五大连池火山、诺敏河火山等(图1A)。这些年轻板内火山的形成机制及其深部动力学过程是涉及西太平洋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的核心科学问题,也是推进解决与板块深俯冲相关重大地球科学问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杨庚等-JGR: 高精度地震学方法确定朝鲜核试验埋藏深度
自2006年以来,朝鲜共进行了六次地下核试验,爆炸震级和破坏强度逐次增大。然而,因为震中位置和埋藏深度难以准确测定,致使核试验爆炸当量的估计误差达到一个数量级或更高,从而影响对朝鲜核试验装置的合理评估。由于核试验的震源深度极浅,地下结构复杂,以及缺少近场观测资料,更兼埋藏深度与起爆时刻之间存在较强的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潘东晓等-GRL:木星极光与低频波动的相关性——哈勃太空望远镜和朱诺号飞船的联合观测证据
木星拥有太阳系中最强的极光活动,其绚丽发光现象背后对应着丰富的空间等离子体过程,并且不同位置的极光可以反应行星空间不同区域的物理过程。目前主流的木星极光产生机制是1979年由Hill提出来的“共转破坏”驱动机制。该观点认为,木星旋转只能够带动靠近行星区域的磁层共转,而距离较远的磁层区域则难以维持共转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肖卓伟等-JGR:基于孪生神经网络的台站对地震检测与震相拾取
地震检测和震相拾取是地震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是研究地震活动性及地球内部结构的数据基础。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地震检测与震相拾取方法研究发展迅速。由于该类方法在精度、速度、鲁棒性等方面优于传统方法,其逐渐为地震学行业所接受并应用在实际科学问题研究中。然而,即使是目前在最大的公开数据集STEAD (Mou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张广利等-EPSL:缅甸下方俯冲的印度大陆岩石圈三维形态与结构
随着印度和欧亚大陆之间的碰撞,印度大陆岩石圈沿着汇聚边界进入欧亚大陆的下方。陆陆碰撞后的大陆俯冲是深入理解印亚碰撞动力学过程的关键科学问题,而俯冲大陆岩石圈的形态与结构可为认识大陆俯冲提供重要的观测约束。喜马拉雅东构造结是青藏高原地形变化最剧烈、构造最复杂的地区,发育强烈的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陆内中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李玮等-JGR:地震各向异性指示地幔柱作用对岩石圈的强化效应及对现今深部过程的影响
地幔柱,作为起源于核幔边界的热地幔上升流,会侵蚀克拉通岩石圈,并促使大陆裂解(Morgan, Nature, 1971; Hu et al., Nature Geoscience, 2018)。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在挤压应力构造环境中,地幔柱不仅不会导致克拉通裂解,反而会促使岩石圈缝合和再克拉通化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綦超等-JGR:富铁橄榄石中的显微结构演化
橄榄石的流变性质影响着地球和太阳系内其他行星上的多种地质过程。过去的实验研究发现橄榄石的流变不仅取决于应力、温度、围压、氧逸度、熔体含量、水含量等热力学参数,也受晶粒尺寸和显微结构所影响。过去对于此问题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与地球地幔天然橄榄石成分相近的富镁橄榄石。然而橄榄石作为一种固溶体,它的成分可以从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吕彦等-JGR:东加勒比地区俯冲弧后地幔结构新认识
俯冲大洋板块的脱水及其对地幔结构的影响是长期受到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前人研究已认识到,在弧下100±20 km深处存在大量脱水,这导致了地表火山岛弧的形成;俯冲板片滞留到地幔过渡带也会造成深部物质脱水。然而,在板片俯冲到两三百千米深的区域,如小安的列斯岛弧的弧后海域(图1),地表不存在火山活动,但一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何熹等-JGR: 地震Lg波衰减成像揭示青藏高原东南部的软弱地壳和地壳物质运移机制
大约从55个百万年之前开始,来自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持续挤压和汇聚作用使青藏高原平均抬升达4 km,同时也导致了高原内地壳和地幔物质的大量流失。数值模拟和大地测量研究普遍认为青藏高原东南缘是高原物质向外运移的主要通道。非常发育的深大断裂将这一地区划分为多个次一级构造单元,其中东南向运动并顺时针旋转的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孙文杰等-JGR:中国区域大尺度强Es结构观测研究
电离层偶发E层(Sporadic E layer,简称Es层),存在于地面上方90-130 km以内的空间区域,其层内电子密度高,会使经过它的无线电波产生反射、散射或折射,实现远距离高频或甚高频通信,强的Es结构常伴随有各种尺度的电离层E区不规则体,可引起无线电信号闪烁、卫星信号失锁、测距误差等,进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