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学位授予的学术标准与品行标准——以因违纪处分剥夺学位资格的诉讼纷争为切入点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学位授予的学术标准与品行标准——以因违纪处分剥夺学位资格的诉讼纷争为切入点
The Standard System of Conferring Degrees Consists of Academic Standard and Conduct Standard—— Taking the Litigation Dispute Concerning Degree Withdrawn Owning to Punishment of Discipline Violation as an Entry Point 于志刚; 1:中国政法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Abstract):

中国的学位授予是坚持单一的学术标准,还是坚持学术标准与品行标准的双标准制,存有模糊认识。高校和学生因违纪处分被剥夺学位资格引发的诉讼纷争日益增多,在避讼心理的支配下,一些高校开始在大学章程、学位授予办法中取消学位授予的品行标准。从学位制度的评价功能看,非学术性标准是学位授予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中国的学位授予制度应当坚持学术标准和品行标准的双标准制。高等学校应当坚定不移地坚持人才培养的双标准制、坚持学位授予是学术标准和品行标准的双标准制。《学位条例》的修订,更要做好顶层设计,明确确立学位授予的双标准制,规定学位撤销的双标准制和双时段制。学位授予的双标准制应当是大学章程中"规定动作",而教育行政部门对于大学章程的审查重点,应当是章程是否坚持人才培养和学位授予的双标准制。

关键词(KeyWords): 学位授予;;人才培养;;学位条例;;大学章程;;品行标准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于志刚;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余翠兰:“高等学校学位授予行为的审查范围及标准”,载《中国行政审判指导案例》(第1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2]包万平等:“学位授予必须与学生处分脱钩的法律依据”,载《现代科学教育》2013年第5期。[3]田鹏慧:“学生处分影响学位授予现象之法律解读”,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第6期。[4]张军:“学生处分影响学位授予现象之再解读”,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年第10期。[5]叶绍梁:“学位的概念及其与研究生教育关系的辨析”,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年第5期。[6]骆四铭:“学位的起源、发展及其特征”,载《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7]林玲、胡劲松:“论学位授予中的非学术标准”,载《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第2期。[8]袁治杰:“德国博士学位法律制度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载《比较法研究》2009年第6期。[9]王建南:“把立德树人作为大学的根本任务”,载《求是》2014年第8期。[10]杨颖秀:“《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主要问题及修改建议”,载《中国教育法制评论》第10辑。(1)教育部于2015年启动了对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修改,并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修改版)的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学生管理规定(2015年修订版)》”),《学生管理规定(2015年修订版)》在保留原有的五种纪律处分类型之外,又新增了“(六)学校规定的其他处分方式”,这无疑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违纪处分权限。(2)指导案例38号: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学位证案。(3)甘露是暨南大学2004级硕士研究生,其在参加某课程论文考试时,提交了抄袭而来的论文,被老师发现退回后,又提交了另一篇抄袭而来的论文,暨南大学认定甘露属于学术不端行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校规,对甘露处以开除学籍处分。甘露认为自己只违反了考试纪律,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并认为暨南大学处罚过重,处罚无依据,向法院提出诉讼。本案最终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行政判决,判定暨南大学的开除学籍决定违法。参见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11)行提字第12号。(4)2006年,中央民族大学以学生作弊为由,一口气开除了10名学生的学籍。经学生多方申诉后,北京市教委作出《学生申诉处理决定书》,决定书认为,民大这些学生的行为并不属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五十四条第四项中所规定的“严重作弊行为”,予以开除学籍处分,并不适当。中央民族大学按照北京市教委的决定重新作出了处罚。参见郭少峰:“北京市教委撤销中央民族大学开除作弊学生决定”,载2006年9月11日《新京报》。(5)施宇翔:“在校期间触犯刑法被开除学籍,浙江一大学生状告母校讨说法”,载http://zjnews.zjol.com.cn/system/2014/05/05/020007958.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6-02-01。(1)高欣:“2001年武汉王长斌诉武汉理工大学案”,载http://www.legaldaily.com.cn/zmbm/content/2010-04/22/content_2119990.htm?node=20349,最后访问日期:2016-02-01。(2)马云云:“学生因打架被记过,毕业无学位证状告学校”,载2014年1月13日《齐鲁晚报》。(3)陈尚营:“受过处分不给学位?济南大学学生告赢母校”,载2014年4月3日《新华每日电讯》。(4)智敏:“作弊大学生被取消学位证书,教育法律存盲点引关注”,载2009年7月13日《工人日报》。(5)同上注。(1)高欣:“2001年武汉王长斌诉武汉理工大学案”,载http://www.legaldaily.com.cn/zmbm/content/2010-04/22/content_2119990.htm?node=20349,最后访问日期:2016-02-01。(2)陈尚营:“受过处分不给学位?济南大学学生告赢母校”,载2014年4月3日《新华每日电讯》。(3)智敏:“受处分大学生三次诉讼讨学位证书最终胜诉”,载2009年7月30日《工人日报》。(1)《学生管理规定(2015年修订版)》第54条对《学生管理规定》第54条作出的修改包括:细化了开除处分的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情形,并将“侵害其他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作为开除学籍的新增情形,但是《学生管理规定(2015年修订版)》对《学生管理规定》第54条的前三款没有作出修改。(2)黄林:“大学生因犯罪被开除,起诉学校处罚不符合程序”,载2014年5月8日《杭州日报》。(3)陈尚营:“受过处分不给学位?济南大学学生告赢母校”,载2014年4月3日《新华每日电讯》。(1)这35所高校分别为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1)《华东政法大学授予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实施细则》第4条。(2)《兰州大学授予学位工作细则》第5条。(3)《四川大学授予学士学位规定(试行)》第4条。(1)吕广观诉西南政法大学案,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法院(2004)沙行初字第32号判决书;贺婵娟诉武汉科技大学案,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2009)武行终字第28号判决书,以及指导案例39号:何小强诉华中科技大学拒绝授予学位案。(2)《中国政法大学普通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办法》(2008年4月2日第5次校长办公会制定,2015年12月30日第18次校长办公会修订)第3条。(3)《同济大学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的实施细则》第3条。(1)William H.Sullivan,The College or University Power to Withhold Diplomas,15 J.C.&U.L.335,337(1989);14A C.J.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41(2003)。(2)813 F.2d 88(6th Cir.1987)。(3)Harwood v.Johns Hopkins University,747 A.2d 205(Md.Ct.Spec.App.2000)。(1)指导案例38号: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学位证案。

相关话题/学位 学术 章程 教育 暨南大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高考压力从哪里来?——中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的制度根源及其改革方案
    高考压力从哪里来?——中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的制度根源及其改革方案Where Does the Examination Pressure Come From?—— On the Institutional Causes of China's Deficit on High Education Re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法律语言教育与理论研究
    法律语言教育与理论研究Research on Theory and of the Education in Legal Language 程乐;宫明玉; 1: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2:浙江大学 摘要(Abstract): 随着法学教育日益发展,法律语言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法学学术的中国化:立场与方法
    法学学术的中国化:立场与方法 周睿志; 1: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2014年11月,《政法论坛》编辑部和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联合举办了主题为"法学学术的中国化:立场与方法"的学术研讨会。会议主要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国法学与西方世界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本刊主办“法学:如何面对中国问题”学术研讨会
    本刊主办“法学:如何面对中国问题”学术研讨会 于贺清; 摘要(Abstract): 2015年5月9日,由本刊编辑部主办、北京方圆众和教育协办的"法学:如何面对中国问题"学术研讨会在湖北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清华法学》《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2015年度众合教育新书发布会
    2015年度众合教育新书发布会 摘要(Abstract): 近日,2015年度众合教育新版司法考试辅导用书在北京发布。众合教育一直致力于在法律职业准入培训方面为全面推进中国的法治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对我国的法学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了积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如何写学术论文
    如何写学术论文How to Write Academic Papers 宋楚瑜; 1:亲民党 摘要(Abstract):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求知、写论文和做人做事的道理殊无差异。《如何写学术论文》于1978年首次在台湾发行,其后于1980年再版,1983年三版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台湾法学学术作品专题
    台湾法学学术作品专题 摘要(Abstract): 王泽鉴民法研究系列(16本)《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是著名民法学家王泽鉴先生的经典著作,是先生多年来从事民法教学与研究的成果体现,《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论述了现行台湾民法自制定以来的民法实务与理论的演变,尤其是里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违法性论的重塑——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违法性论的重塑——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陈兴良; 1:北京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违法性是否为犯罪论体系的一个要件或阶层,是判断四要件与三阶层这两种不同犯罪论体系的最大差别所在。违法性作为三阶层犯罪论体系的一个阶层,为认定犯罪提供实质标准;而在四要件犯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论民间法研究的学术范型
    论民间法研究的学术范型 谢晖; 1: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民间法研究的学术范型问题,是民间法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必然会追问的问题。这一问题首先涉及的是民间法概念的范型问题,它只能在和相关概念的比较中得出结论。同时,这一研究还涉及到民间法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
  • 法治时代的教育公共政策:从“依法治教”到“教育法治化”
    法治时代的教育公共政策:从“依法治教”到“教育法治化” 梁兴国; 1: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摘要(Abstract): 中国的教育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已正式发布,但这份引领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性公共政策 ...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