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时代的智者——密特麦尔证据法学思想述评 施鹏鹏; 1: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2: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Abstract):
<正>引论:"消失"的欧陆证据法学家中国时下的证据法学从概念至体系乃至方法几乎均为英美证据理论的翻版,一大批英美证据法的大家如吉尔伯特(Gilbert)、边沁(Bentham)、威格摩尔(Wigmore)、克劳思(Cross)、摩根(Morgen)、莫尔(Moore)、麦考密克(Mc Cormick)、特文宁(Twining)等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进入国门,并深刻影响着中国
关键词(KeyWords):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施鹏鹏;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德]罗森贝克:《证明责任论》(第4版),庄敬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2]吴丹红:“证据法的批判与建构——边沁的证据法思想及其启示”,载《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6期。[3]如江伟、邵明:“关于我国制定统一证据法典的思考”,载《证据科学》2004年第2期。[4]易延友:“证据规则的法典化——《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的制定及对我国证据立法的启示”,载《政法论坛》2008年第6期。[5]吴洪淇:“边沁、威格摩尔与英美证据法的知识传统”,载《比较法研究》2009年第5期。[6]封利强:“司法证明机理:一个亟待开拓的研究领域”,载《法学研究》2012年第2期。[7]卞建林、王佳:“西方司法证明科学的新发展”,载《证据科学》2008年第2期。1刑法学界的代表性学者更多受德国及日本的影响。如张明楷教授对中国刑法理论的阐释主要源于对日本及德国学术观点的中国化阐释。2 这种现象正在改变。时下不少从事证据法学研究的学者留学欧陆国家以及日本。但更多的学者则具有英美法背景,这主要是因为英语是中国各种层级学校授课中最普适、也最具官方背景的外语。1“自由心证”一词语来自法语l’intime conviction。在比较法上,英美法学者通常将其译为free evaluation of evidence,但却没有对应的专有术语。2Lévy Bruhl.,La preuve judiciaire.Paris:M.Rivière,coll.Petite bibliographie sociologique internationale,p.22(1964).3Pascal.,Pensées,Paris,Garnier-Flammarion,1976,éd.Brunschwicg,fragment n°294-60.4Mittermaier K.J.A.,Traitéde la preuve en matière criminelle,traduit par,C.–A.Alexandre,De Cosse et N.Delamotte(1848).5Bentham.,Traitédes preuves judiciaires,2 vols,traduit par Etienne Dumont,Bossange(1823).6Roger Merle et AndréVitu.,Traitéde droit criminel,tome 2,Procédure Pénale,Editions Cujas,5eédition,p.177(2001).7欧陆许多著述动辄上千页,故德国图书分类竟将《刑事证据论》列为“小册子”。1《刑事证据论》一书还涉及诸多刑事诉讼诸多核心命题的讨论,包括对职权主义诉讼与当事人主义诉讼之间区分的论述,在当时的欧陆学术界产生较大的影响。参见施鹏鹏:“职权主义辩护”,载《中国法学》2014年第2期,第283页及第284页。本文限于旨趣,仅主要探讨刑事证据的相关问题。2Mittermaier K.J.A.,Traitéde la preuve en matière criminelle,traduit par,C.–A.Alexandre,De Cosse et N.Delamotte,p.2(1848).3Id.,p.68(1848).4Id.,p.69(1848).5Id.,p.70(1848).1Mittermaier K.J.A.,Traitéde la preuve en matière criminelle,traduit par,C.–A.Alexandre,De Cosse et N.Delamotte,p.72(1848).2Id.,pp.240-300(1848).1密特麦尔对诉讼模式有着独特的见解,参见Mittermaier K.J.A.,Traitéde la preuve en matière criminelle,traduit par,C.–A.Alexandre,De Cosse et N.Delamotte,p.32 et s(1848)。拙作“为职权主义辩护”亦对密特麦尔的观点作了约略式的介绍,参见施鹏鹏:“为职权主义辩护”,载《中国法学》2014年第2期。2Mittermaier K.J.A.,Traitéde la preuve en matière criminelle,traduit par,C.–A.Alexandre,De Cosse et N.Delamotte,p.247(1848).3欧陆各国普遍对“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秉承相对保守的态度,十九世纪末方陆续在法典中确立“被告有拒绝陈述”的权利。但在司法实践中,侦查人员普遍未遵循此一法则。这一情况一直持续至二战后方大有改观,尤其是在欧洲人权法院的推动下。4Mittermaier K.J.A.,Traitéde la preuve en matière criminelle,traduit par,C.–A.Alexandre,De Cosse et N.Delamotte,p.251(1848).1Mittermaier K.J.A.,Traitéde la preuve en matière criminelle,traduit par,C.–A.Alexandre,De Cosse et N.Delamotte,p.277(1848).2德国民事诉讼理论主张“自认不可分”,Mittermaier K.J.A.,Traitéde la preuve en matière criminelle,traduit par,C.–A.Alexandre,De Cosse et N.Delamotte,p.285 et s(1848).3Id.,p.286(1848).4Id.,p.246-247(1848)1Mittermaier K.J.A.,Traitéde la preuve en matière criminelle,traduit par,C.–A.Alexandre,De Cosse et N.Delamotte,p.302(1848)2Id.,p.304 et s(1848).3Id.,p.361 et s(1848).4Id.,p.338(1848).1Mittermaier K.J.A.,Traitéde la preuve en matière criminelle,traduit par,C.–A.Alexandre,De Cosse et N.Delamotte,p.388 et s(1848).2Id.,p.418 et s(1848).1Indice,又译为“征凭”,系推定的前提,故在功能上其实便是“间接证据”。征凭(indice)可分为确实的征凭(indices manifestes)、强证明力的征凭和弱证明力的征凭。欧洲各国的立法、惯例及判例对三者作了详细的规定。例如在凶杀案件中,确实的征凭必须是两名证人看到被告手持利刃从发出尖叫或发现尸体的房间中逃出。已被证实的威胁则是强证明力的征凭。弱证明力的征凭主要指“那些与犯罪事实及犯罪情节无关,但涉及被告的个人状况,证明其可能实施被控之罪行的事实”。立法者特别规定了如下数种弱证明力的征凭:被告实施犯罪可能获得利益、声名狼藉(sa mauvaise renommée)、装聋或假装健忘(l’affectation de surditéou d’amnésie)。此外,在司法实践中,即便不存在上述事实,但被告对于犯罪的调查显示出过分的热情,也可以作为弱证明力的征凭。参见施鹏鹏:《法定证据制度辨误——兼及刑事证明力规则的乌托邦》,未刊稿。2密特麦尔认为,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不同,只有事实推定,而不存在所谓的法律推定。因为在司法实践中,刑事案件总是千变万化,立法者不可能强制法官通过既定的事实必然证明主要事实,否则必然造成错案。Mittermaier K.J.A.,Traitéde la preuve en matière criminelle,traduit par,C.–A.Alexandre,De Cosse et N.Delamotte,p.420(1848)。3Id.,p.417(1848).1 Mittermaier K.J.A.,Traitéde la preuve en matière criminelle,traduit par,C.–A.Alexandre,De Cosse et N.Delamotte,p.437 et s(1848).1Mittermaier K.J.A.,Traitéde la preuve en matière criminelle,traduit par,C.–A.Alexandre,De Cosse et N.Delamotte,p.451 et s(1848).2Id.,p.32 et s(1848).3尽管密特麦尔在论及英国证据法时多次援引边沁的著述。4参见前文第5部分的论述。1Mittermaier K.J.A.,Traitéde la preuve en matière criminelle,traduit par,C.–A.Alexandre,De Cosse et N.Delamotte,p.475 et s(1848).2即《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3参见本文第3部分。1 Mittermaier K.J.A.,Traitéde la preuve en matière criminelle,traduit par,C.–A.Alexandre,De Cosse et N.Delamotte,p.69(1848).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跨时代的智者——密特麦尔证据法学思想述评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相关话题/司法 法学 刑事 科学 日本
中德刑法学者的对话(二)刑法体系与客观归责
中德刑法学者的对话(二) 刑法体系与客观归责 摘要(Abstract): 主编梁根林【德】埃里克·希尔根多夫《中德刑法学者的对话(二)——刑法体系与客观归责》,是《中德刑法学者的对话——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的姊妹篇,也是2013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本刊主办“法学:如何面对中国问题”学术研讨会
本刊主办“法学:如何面对中国问题”学术研讨会 于贺清; 摘要(Abstract): 2015年5月9日,由本刊编辑部主办、北京方圆众和教育协办的"法学:如何面对中国问题"学术研讨会在湖北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清华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重排合订本
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 重排合订本 王泽鉴; 摘要(Abstract): 《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出版于1998年,皇皇凡八册,得德国民法学之精髓而厚植华人社会之民事习惯与司法秉性,于内地民法学与民事法律秩序之演进成熟者,正可为直接的参照系与资源库,于内地民法学学术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基本立场
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基本立场The Basic Standpoint of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in Criminal Procedure 易延友; 1:清华大学法学院证据法研究中心 摘要(Abstract): 现代人权概念起源于启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撕幕”效应下的司法运作——罗尔斯“无知之幕”的中国情境及其省思
“撕幕”效应下的司法运作——罗尔斯“无知之幕”的中国情境及其省思Judicial Operation under the Torn Curtain Effect——The Chinese Context and Reflections of Rawls' Veil of Ignorance 刘正强;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刑事证明的两种模式
刑事证明的两种模式Two Models in Criminal Proof 褚福民; 1: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 摘要(Abstract): 根据对立法和司法实践的总结,我国的刑事证明模式可以概括为以直接证据为核心的验证模式和完全使用间接证据的体系模式。两种模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中国传统司法判例情理表达的方式——以《刑案汇览》中裁判依据的选取为视角
中国传统司法判例情理表达的方式——以《刑案汇览》中裁判依据的选取为视角The Way of the Expressing of Emotion and Reason about Chinese Traditional Judicial Precedent——Based on the Cases in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中国司法改革年度报告(2014)
中国司法改革年度报告(2014)Annual Report on China's Judicial Reform 2014 徐昕;黄艳好;汪小棠; 1: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 2:北京理工大学司法研究所 3:北京理工大学 摘要(Abstract): 2014年,司法改革的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司法解释的前生后世
司法解释的前生后世The Judicial Interpretaiton in China:Its Origins,Current State and Future Development 胡岩; 1:国家法官学院 摘要(Abstract): 抽象性司法解释是中国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我国安保业转型的法学思考——美国私人安保“警察化”的启示
我国安保业转型的法学思考——美国私人安保“警察化”的启示Research on the Police- orientation of United States' Private Security and its Revelation to Chinese PSCs' Transformation ...中国政法大学论文文献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 2017-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