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不同气候与施肥条件下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特征与容量分析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6

王传杰, 肖婧, 蔡岸冬, 张文菊, 徐明岗. 不同气候与施肥条件下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特征与容量分析[J]. , 2017, 50(6): 1067-1075 https://doi.org/10.3864/j.issn.0578-1752.2017.06.008
WANG ChuanJie, XIAO Jing, CAI AnDong, ZHANG WenJu, XU MingGang. Capac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Under Various Climate and Fertilization Conditions Across China Croplands[J]. Scientia Acricultura Sinica, 2017, 50(6): 1067-1075 https://doi.org/10.3864/j.issn.0578-1752.2017.06.008

0 引言

【研究意义】微生物是土壤中最活跃的组成[1],是土壤养分循环的主要驱动者和植物可利用养分的重要来源之一[2-4]。微生物熵,即微生物生物量碳(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SMBC)与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的比值(SMBC/SOC),是反映土壤生态系统中碳平衡的指标,其变化反映了土壤中碳的损失和土壤矿化对有机质的固定[5]。微生物生物量氮(soil 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SMBN)与土壤全氮(total nitrogen,TN)含量的比值(SMBN/TN)表征微生物对土壤有效氮素的利用效率。土壤微生物熵和SMBN/TN的变化,能够从微生物学的角度揭示土壤肥力的差异,对土壤养分的固定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自从土壤微生物量的测定方法应用以来[2-3],人们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6-7]。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不同的地理条件、气候、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造成[8-9],温度和降雨能影响土壤微生物生存的微环境,进而改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但有关温度对微生物生物量碳影响的结论各不相同[10-11],VERBURG等[12]发现较高土壤温度下微生物活性增强,DOMISCH等[13]则得到相反的结论,当土壤温度较高时,泥炭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呈降低趋势。而JOERGENSE等[14]却认为,除土壤温度的间接作用外(如影响植物生长),只有当其处于较低(低于6℃)或较高(35℃以上)的情况下,才会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产生大的影响,成为土壤微生物活动的主要限制因子。微生物生物量会随着水分的干湿交替而改变,当土壤湿度增加时,微生物量会随之上升;反之,土壤趋于干旱时,微生物量也逐渐下降[15]。ROSACKER等[16]和KIEFT等[17]发现草地土壤含水量增大到田间持水量的50%–60%时,微生物生物量碳明显增加,但在持续干旱条件下,微生物生物量碳显著下降。施肥作为改善土壤肥力的重要手段,对土壤微生物物量具有很大的影响。施用有机肥料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含量[18-22],如臧逸飞等[20]通过26年的长期实验得出的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条件下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高于单施无机肥的处理。施用化学肥料也有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效应[23-24],但过量的施用氮、磷、钾化肥,反而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含量[24]。总之,由于气候类型、施肥措施等不同,从而造成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占土壤有机碳、全氮的比值也存在一定差别[25-27]。【本研究切入点】众多研究者均基于某一个或者某几个长期试验而进行的点位分析,因而其结果均因特定的气候类型和施肥措施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整体认识不同气候条件和施肥措施对农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特征与容量的影响程度,须利用这些相对独立的研究进行大样本数据的综合分析。【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已发表的有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文献数据的收集和整合分析,分析不同气候及施肥措施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特征及其容量,揭示其差异性和关键控制因素,为土壤生物肥力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搜集

本研究从中国知网、万方和Web of Science 3个文献数据库,以“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中国农田”和“长期施肥”为关键词,筛选出已发表的文献42篇,其中共收集到458组含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相关数据集,414组含土壤全氮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相关数据,土壤深度均在0–20 cm。采用Excel 2016 软件建立土壤元素及对应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信息表,内容主要有: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全氮含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气候类型及试验点位信息等,其中土壤类型包括黑垆土、潮土、棕壤、塿土、水稻土、灌漠土、褐土、石灰性土壤和黑土,土地利用方式包括旱地和水田(表1)。在数据搜集过程中,如果数据是以图的形式展示,采用GetData Graph Digitizer 2.24 软件来获得;原始数据中的土壤有机质(SOM)数据全部乘以有机碳转换系数0.58转化为土壤有机碳(SOC)[28]
Table 1
表1
表1不同气候、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及施肥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熵(SMBC/SOC)和SMBN/TN的样本数分布
Table 1Sample numbers of SMBC/SOC and SMBN/TN under various climate zones, soil types, land uses and fertilization conditions
气候区
Climate zone
土壤类型
Soil type
土地利用类型
Land use
微生物生物量碳(有机碳)
SMBC and SOC
微生物生物量氮(全氮)
SMBN and TN
旱地
Upland
水田
Paddy
不施用有机肥
-OM
施用有机肥
+OM
不施用有机肥
-OM
施用有机肥
+OM
中温带湿润区
Temperate humid zone
棕壤、黑土
Brown earths, Blank soils
21552693757
暖温带湿润区
Warm humid zone
潮土、褐土、石灰性土
Fluvo-aquic soils, Cinnamon
soils、Limestone soils
18759424937
中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区
Temperate semi-arid and sub-humid zone
黑垆土、土、灌漠土
Dark loessial soils, Loutu Soil,
Irrigated desert soils
20770505829
亚热带湿润区
Sub-tropical humid zone
水稻土
Paddy soils
26365517968
样本数量 Sample number609263246212223191


新窗口打开

1.2 统计分析

对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响应关系采用回归分析,响应关系斜率的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法[29]。由于算术平均数容易受一组数据中极端数值(特大或特小)的影响,本研究差异性检验均以中值进行。中值之间采用Kruskal-Wallis H 单向显著性检验(P<0.05)[30]。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容量估算采用界限分析方法[30-31],其基本原理是首先以横坐标数据的中间点为界点,分等横轴距离的左右两部分数据,分别取两部分纵坐标上部10%的数据,若数据呈显著相关关系(P<0.01),则继续把横坐标数据分为等距的四部分,然后对四部分取纵坐标上部分10%的数据,若数据呈显著相关关系(P<0.01),则循环此步骤,直到数据相关性不显著(P>0.01),然后取前一次相关性显著的线性方程(P<0.01),即为界限分析方程。本研究采用SPSS Statistics 19.0进行数据分析和Sigma Plot 10.0 软件进行绘图。

2 结果

2.1 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2.1.1 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施用有机肥处理下SMBC和SMBN的中值(287.76 mg·kg-1和43.60 mg·kg-1)均显著高于不施用有机肥的处理(213.51 mg·kg-1和33.40 mg·kg-1)(P<0.05)(表2)。对于SMBC/SOC(0.35%–6.50%)和SMBN/TN(0.50%–9.72%)而言,施用有机肥处理下中值分别为1.90%和3.00%;与不施用有机肥相比,并没有显著改变SMBC/SOC(2.21%)和SMBN/TN(3.00%)的值(P>0.05)。
Table 2
表2
表2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相关统计量
Table 2The relative statistics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under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managements
SMBC (mg·kg-1)SMBN (mg·kg-1)SMBC/SOC(%)SMBN/TN(%)
All-OM+OMAll-OM+OMAll-OM+OMAll-OM+OM
平均值 Average321.29278.06 β371.4 α48.1940.28 β57.43 α2.382.42 α2.32 α3.333.23 α3.45 α
中值 Median248.61213.51 b287.76 a38.2333.40 b43.60 a2.022.21 a1.90 a3.003.00 a3.00 a
峰度 Kutosis3.003.672.363.743.782.481.130.492.321.021.001.02
偏度 Skewness1.681.761.621.761.621.611.140.921.501.050.921.20
最小值 Minimum29.7029.7062.015.605.6014.310.350.350.580.500.500.97
最大值 Maximum1271.191150.701271.19194.17156.95194.176.506.506.479.729.579.72

Different letter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on average and median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at the 5% level不同字母α、β和a、b分别表示微生物生物量相关指标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P<0.05)
新窗口打开
2.1.2 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关系 表3中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对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 生物量氮对全氮的响应均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二者相关关系的斜率(或响应系数)反映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对土壤碳、氮增加响应的敏感性。在施用有机肥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增加的响应系数均显著高于化肥或不施肥条件(P<0.05)。长期不施用有机肥和施用有机肥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对土壤有机碳响应系数分别为19.88和24.77,表明当土壤中有机碳增加一个单位(g·kg-1)时,微生物生物量碳分别增加19.88和24.77个单位(mg·kg-1)。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对全氮的响应系数分别为19.86和30.27,表明当土壤中增加一个单位(g·kg-1)的全氮时,微生物生物量氮分别增加19.86和30.27个单位(mg·kg-1)。
Table 3
表3
表3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与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关系
Table 3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y) and soil element content (x) under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managements
关系 Correlation方程类型 Equation type处理 Treatment样本数 n方程 EquationR2斜率 Slope
SMBC/SOC线性方程
Linear equation
All458y = 22.39x + 12.090.47**22.39
+OM212y = 24.77x - 25.360.50**24.77 a
-OM246y = 19.88x + 41.450.38**19.88 b
界限分析方程
Boundary analysis
All59y = 33.76x + 89.160.69**33.76
+OM29y = 33.45x + 98.570.71**33.45 α
-OM30y = 36.00x + 80.640.66**36.00 α
SMBN/TN线性方程
Linear equation
All414y = 26.72x + 8.100.31**26.72
+OM191y = 30.27x + 5.790.31**30.27 a
-OM223y = 19.86x + 13.970.23**19.86 b
界限分析方程
Boundary analysis
All32y = 55.29x + 12.210.68**55.29
+OM16y = 49.79x + 27.730.68**49.79 α
-OM16y = 45.45x + 20.010.49**45.45 α

Different letter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on slope at the 5% level, and ** represent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t P<0.01不同字母α、β和a、b分别表示斜率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P<0.05);**表示在P<0.01水平上显著相关
新窗口打开

2.2 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容量分析

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对土壤有机碳增加响应的最大值为33.45–36.00,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对全氮的最大响应系数为45.45–49.79,当前平均水平与该最大值相比,分别存在37.99%和49.66%的提升空间(表3)。不施用有机肥和施用有机肥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对土壤有机碳的最大响应系数分别为36.00和33.45,表明当土壤中有机碳增加一个单位(g·kg-1)时,不施用有机肥和施用有机肥处理下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最高分别可增加36.00和33.45 个单位(mg·kg-1),较当前分别增加81.09%和35.04%;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对土壤全氮的最大响应系数分别为45.45和49.79,表明当土壤中增加一个单位(g·kg-1)的全氮时,不施用有机肥和施用有机肥处理下的微生物生物量氮分别增加45.45和49.80 个单位(mg·kg-1),较当前分别增加128.85%和64.49%。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最大响应系数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3)。

2.3 不同气候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特征

不同气候条件下SMBC/SOC和SMBN/TN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图1)。对于土壤SMBC/SOC而言,中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区的SMBC/SOC中值最高为2.73%,显著高于中温带湿润区(1.48%)和暖温带湿润区(2.31%),但与亚热带湿润区(2.45%)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中温带湿润区的SMBC/SOC比值(1.48%)显著低于其他3个气候带(P<0.05)。不同气候条件下SMBN/TN的中值大小顺序为暖温带湿润区(4.72%)>中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区(3.50%)>亚热带湿润区(2.99%)>中温带湿润区(1.80%)。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不同气候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熵(SMBC/SOC)和SMBN/TN图中相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M1代表中温带湿润区,W代表暖温带湿润区,M2代表中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区,S代表亚热带湿润区;中间线代表中位数,上下两条线分表代表95%和5%的置信区间。下同
-->Fig. 1The SMBC/SOC and SMBN/TN under different climate zones The same lowercases indicate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Typical temperate (M1: Humid; M2: Semi-arid),Warm-temperate(W), and subtropical (S) zones across China; The median line represents the median, the line of up and down represent 95% and 5% confidence interval, respectively. The same as below
-->

在中温带湿润区,施用有机肥对微生物量碳、氮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比例的提升存在显著影响(P<0.05)(图2)。在暖温带湿润区,施用有机肥仅对SMBN/TN的提升存在显著影响(P<0.05)。在亚热带湿润区,不同施肥措施对SMBC/SOC和SMBN/TN均不存在显著影响(P>0.05)。在中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区,不同施肥措施对SMBN/TN不存在显著影响(P>0.05),而施用有机肥处理下SMBC/SOC(2.50%)的中值显著低于不施有机肥的处理(2.82%)。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不同气候和施肥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熵(SMBC/SOC)和SMBN/TN(a,a1)代表中温带湿润区M1,(b,b1)代表暖温带湿润区W,(c,c1)代表中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区M2,(d,d1)代表亚热带湿润区S
-->Fig. 2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BC/SOC and SMBN/TN under various climate zones and fertilization managements Typical temperate (a, a1, M1: Humid; c,c1, M2: Semi-arid), warm-temperate(b,b1, W), and subtropical (d,d1, S) zones across China
-->

3 讨论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土壤有机质中活性较高的部分,它是土壤养分周转的中间库,虽然在土壤中的绝对含量不大,但对于养分的转化和供应至关重要[32]。本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用有机肥相比,施用有机肥能够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这主要是由于有机肥直接增加了微生物活动所需的碳源和氮源,使微生物同化作用加强[37],直接促进了微生物生物量的增长,而且有机肥的长期施用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也有利于增强微生物的活性和生物量[4];而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通气性变差及pH下降等,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活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从而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39-40],进而降低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微生物熵反映了土壤生态系统中碳平衡的指标[5],本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熵的范围在0.35%–6.50%,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1%–5%)基本一致[33-35]。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是土壤氮素的一个重要储备库,也是土壤有机氮中最为活跃的组分,在土壤氮循环与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SMBN/TN的范围在0.50%–9.72%,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2%–6%)相似[33-36]。全国范围内不同施肥措施并没有显著改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所占土壤有机碳、全氮的比例,这可能是由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中养分增加趋势趋于一致,并且在大尺度范围内,施肥措施可能并不是影响土壤微生物量容量的主要因素。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响应均存在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随着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二者相关关系的斜率反映了微生物生物量对土壤碳、氮增加响应的敏感性(或响应系数)。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对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响应均存在显著差异,有机肥的施用对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提升效果显著高于化肥或不施肥,这与前人研究结果相同[4,41]。其原因可能是与不施用有机肥相比,长期施用有机肥下土壤中有机碳含量更高,当土壤中增加等量养分时需要更多的外源养分投入,而剩余未被土壤固定的养分则更多地被土壤微生物同化利用;所以当土壤中增加等量的养分时,施用有机肥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增加的更多,从而能够固定更多的土壤养分,提高土壤生物肥力。界限分析表明,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响应的最大系数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生物量氮均存在相同的最大容量,在当前施肥措施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容量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这对于提高土壤生物肥力、固定土壤养分以及促进土壤营养物质循环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表明,气候条件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容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图1)。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不同的地理条件、气候等因素造成[8-9],与本研究的结果相一致,即与施肥措施相比,气候因素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占土壤有机碳、全氮的比例影响更为显著。在中温带湿润区,SMBC/SOC和SMBN/TN的中值均显著低于其他3个气候带,可能是由于该气候条件下温度低,限制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导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下降。JOERGENSEN 等[14]认为当温度低于6℃的情况下,会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成为土壤微生物活动的主要限制因子,引起微生物生物量的大幅度下降。不同气候条件下SMBN/TN的中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小顺序为:暖温带湿润区(4.72%)>中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区(3.50%)>亚热带湿润区(2.99%)>中温带湿润区(1.80%),这与前人研究相似[14];在亚热带湿润区,SMBN/TN显著低于暖温带湿润区和中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区,这可能是由于在亚热带湿润区水稻土长期淹水,土壤中的氮以反硝化作用损失的较多,微生物固持的会减少,从而使得微生物生物量氮降低[23]。在中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区,施有机肥处理的SMBC/SOC要显著低于不施有机肥的处理,这可能是因为该气候条件下土壤养分缺乏,有机物料的输入促进了微生物的激发作用,加快土壤有机物质分解的同时微生物代谢熵(反映单位生物量的微生物在单位时间里的呼吸强度)增大,使得碳的消耗量增大[42]

4 结论

通过对已发表文献数据的整合分析表明,气候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分别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比例具有显著影响,不同施肥模式虽然不能显著改变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所占的比例,但有机肥的长期施用对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提升效果显著高于化肥或不施肥。当前施肥模式下,中国主要农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容量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这对于土壤生物肥力的改变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相关话题/土壤 微生物 数据 生物量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