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105117)
一、培养目标
同总则
二、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一、急诊医学
1.心肺复苏和心博骤停后综合征的诊治
2.急性中毒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3.急性心脑血管病;
4.急性中毒
二、重症医学
1.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
2. 重症医学监测与治疗技术
三、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
同总则
四、课程设置
同总则。其中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由研究生学院在第一学期统一开设并组织考试,专业进展课和专业英语由各专业自行开设,并在学生入学后第四学期的五月份,由各学科或教研室组织导师开展考核,填写成绩报告单(≥75分合格),经单位科教部门汇总后统一上报研究生学院培养办公室。具体设置见附表。
五、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
掌握与急诊医学密切相关的常见疾病与诊疗技术;熟悉与急诊医学相关性不大,但是各相关学科的常见疾病与诊疗技术;了解少见疾病与诊疗技术(包括技术含量和风险大的诊疗技术)。
采用在临床轮转的同时进行理论授课、模拟培训和临床带教的培养方法,通过使被培训者参加规范化的临床实践,加深对医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各门类知识的关联和应用。理论课程的设定以及临床科室的轮转应当着重于急诊医学相关知识和学科,以在急危重症出现几率较高的科室轮转为主,同时兼顾其他相关专科。
临床科室轮转总体安排为:急诊科(含急诊ICU) 轮转时间为8.5个月,其他急诊医学相关学科轮转13.5个月,自选轮转(或机动)1个月,休假1个月。详细安排如下:
轮转科室名称 |
时 间(月) |
||
内 科 |
105101内科学(呼吸科系病) |
1 |
|
105101内科学(心血管病) |
1 |
||
105104神经病学 |
1 |
||
105101内科学(传染病) |
1 |
||
105101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 |
1 |
||
105101内科学(肾病) |
1 |
||
105116麻醉学 |
1 |
||
105117急诊医学(包括急诊ICU) |
8.5 |
||
外 科 |
105109外科学(普外) |
1 |
|
105109外科学(神外) |
1 |
||
105110妇产科学 |
0.5 |
||
105109外科学(骨外) |
1 |
||
105109外科学(胸心外) |
1 |
||
105106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1 |
||
自选轮转 |
1 |
||
集中培训、考核 |
1 |
(一)基础理论学习及实验技能训练
完成基础理论及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时间安排在第一学期至第四学期。
(二)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及临床技能训练
完成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训练对临床急危重症的正确诊断和合理抢救、治疗能力,时间安排在第五学期。
六、教学能力训练与考核
外语、教学、科研等能力的要求:阅读专业外语文献,协助临床教学(理论课、实习课),参与临床科研活动。
七、科研能力训练和学位论文工作
须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或CSCD(含扩展)期刊上至少发表1篇论文。
八、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同总则
九、主要专业参考书
1、《急诊内科学》(第三版)张文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Rosen’s Emergency Medicie》
3、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4、Resuscitation
5、Critical Care
6、本学科、校图书馆订购的急诊、危重症专业期刊及相关图书,网上资源。
十、管理与待遇
同总则
附表
急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计划表
专业代码:105117
类别 |
课程名称 |
课程编号 |
总学时 |
学分 |
|
学
位
课
程 |
公 共 必 修 课 |
学术英语综合与听说 |
M2013001 |
80 |
4.0 |
医用统计方法 |
M2013024 |
60 |
3.0 |
||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M2013066 |
36 |
2.0 |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自然辩证法概论论(二选一) |
M2013067/ M2013068 |
18 |
1.0 |
||
专 业 必 修 课 |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
M2013011 |
50 |
2.5 |
|
细胞信号转导及其研究技术 |
M2013009 |
40 |
2.0 |
||
|
|
|
|
||
|
|
|
|
||
专业进展课 |
M2013095 |
40 |
2.0 |
||
专业英语 |
M2013096 |
40 |
2.0 |
||
非 学 位 课 程 |
选 修 课 |
医学前沿文献阅读 |
M2013007 |
24 |
1.0 |
|
|
|
|
||
|
|
|
|
||
|
|
|
|
填写要求:1.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且≥2门,专业进展课2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总学分≥16分且大于等于8门。2.各专业每位研究生学位课程均一致。3.选修课不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