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安徽工业大学分析化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安徽工业大学 /2014-03-31

 分析化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70302)

 

一级学科名称:化学

一级学科代码:0703

 

一、学科、专业简介

本学科于1998年根据国家专业调整要求,在原工业分析与精细化工两个本科专业的基础上结合我院有机、物化教研室组建而成,设置应用化学一个本科专业及应用化学和分析化学两个硕士专业,属安徽省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集中了大量优秀的教学和科研资源,形成了功能材料合成与应用、新型催化剂合成与应用、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精细化学品与药物中间体合成以及应用电化学等五个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在职教师23人,其中博士13名,在读博士2名,教授8名,副教授12名;拥有X射线单晶衍射仪、GC/MS、HPLC、FTIR、电化学工作站、分子荧光、原子荧光、气-液-固三相微催化反应器和化学吸附仪等先进的分析测试仪器。目前,本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以及大量省部级和企业产学研课题,年均发表SCI、EI等收录的高水平研究论文50余篇。

分析化学硕士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现设有:配合物晶体结构分析、痕量分析技术、流动注射分析、现代色谱分离与分析技术、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技术及电化学分析等研究方向。本学位点现有指导教师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目前,本专业在校研究生40人。

二、培养目标

分析化学专业要求硕士研究生具备系统而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生产实践、科技开发以及科学研究能力,富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创新意识,符合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才兼备的高级层次专门人才。具体培养目标和要求是:

(一)要求自觉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以“三个代表”思想指导工作实践;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具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科学道德情操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多作贡献的献身精神。

(二)具有宽厚、扎实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备独立开展本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分析测试和教学工作能力。

(三)对所研究的方向有较全面、深入的研究,熟悉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新理论、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勇于思考、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运用所学理论、方法和主要手段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地完成阅读和笔译有关外文资料,并具备初步的英文科技论文撰写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三、学制、学习年限及培养方式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一般在导师指导下按照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结合后续课题研究需要选修课程,并在硕士论文答辩前应完成至少30分的课程学分。研究生的科研及论文工作实行导师负责制,鼓励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集体培养,从事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年。硕士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一般为2.5-3年,在校学习与作学位论文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5年,特别优秀的硕士研究生提前完成培养计划并符合提前毕业条件,经过规定的审批程序可以提前毕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本专业主要培养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硕士研究生必须在规定年限内至少课程修满3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低于16学分,非学位选修课不低于14学分。同时,完成40学分以上的实践环节训练。

(1)各类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如下:


序 号

课 程 名 称

编 号

学时

学分

上课学期

备 注

 

 

1

自然辩证法

10360001

45

2

1

必 修

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0360002

30

1

1

3

研究生英语读写与翻译

10360030

60

2

1

4

研究生英语视听说

10360031

30

1

2

5

数值分析

10360012

36

2

1

6

高等无机化学

08170402

45

2.5

1

7

高等有机化学

08170403

45

2.5

1

8

X射线晶体学

07030208

36

2

1

至少选

2门

9

电化学分析

07030201

36

2

2

10

现代色谱

07030202

36

2

1

11

高等结构分析

07030209

36

2

1

12

有机化合物波谱

07030215

36

2

2

合      计

 

25

 

 

 

 

1

创新学术讲座

07030203

18

1

1,2

必选

2

专业英语与化学文献

07030206

36

2

1

3

分析化学中的分离技术

07030204

36

2

1

至少选5门(注:可选择相关专业学位课或非学位课替代,但不得多于2门)

4

群论在化学中的应用

07030210

36

2

1

5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

07030219

36

2

1

6

高等有机合成

08170423

36

2

2

7

应用电化学

08170416

36

2

2

8

有机金属化学

08170417

36

2

1

9

配位化学

08170418

36

2

1

10

化学计量学

07030220

36

2

2

11

科技文献读与写

10360032

30

1

1或2

12

高级英语口语

10360033

30

1

1或2

13

学术交流英语

10360035

60

2

1或2

合      计

 

25

 

补修课程

1

物理化学

03134007

 

45

1

同等学历或跨专业至少选2门,*跨专业必修

2

仪器分析

03134020

 

36

1

3

结构化学

03134018

 

36

1

4

基础化学实验*

07030216

 

45

1-2

合        计

 

 

 

实践

1

学术讲座与学术活动

 

 

1

1-4

必 修

注:

1.同等学历或跨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的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没有补修成绩或补修课程考试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论文答辩,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2.要求硕士研究生必须选修创新学术讲座课,取得相应学分,缺席超过两次(含两次)者,必须设法了解每次讲座内容,分别列出讲课纲要并写出学习心得,由导师签字验收;缺席三次以上(含三次)者,必须从新补修,否则不给学分,不予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3.自2011级起,新生在入学前通过CET6(有效期不超过3年)级等的可免修《研究生英语读写与翻译》、《研究生英语视听说》,用非学位选修《科技文献读与写》、《高级英语口语》和《学术交流英语》课程的3个学分冲顶学位英语的3个学分;

4.自2011级起: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号10360036  2学分  36学时 开课学期第1学期;原《自然辩证法》改为《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号10360037  1学分  18学时 开课学期第1学期;

(2)必修实践环节

1.学术讲座与学术活动。要求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必须有针对地写出读书心得或研究报告4份,并在适当场合作口头汇报,每人原则上必须完成做2次公开学术报告要求,其中至少有1次公开在学院的学术论坛做报告。学术活动后,填写学术报告表,连同其余3次报告由指导教师或学院写出评语,必须参加8次各类学术活动,合格后计算1学分

2.教学实践或专业实习。每名研究生均需参加不少于6-8周的教学实践活动。内容可以是本科专业课或基础课的辅导和答疑、指导实验、指导实习、协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或论文等。教学实践或专业实习是提高研究生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的重要手段,该环节结束后由系主任或院写出考核评语,合格者记2学分。

3.创新实践。鼓励研究生积极申报各类科技创新课题,并开展相关研究;或参加导师(或课题组)其他创新课题的研究等。

4.毕业论文实践。要求研究生针对毕业论文选题开展不少于35周(每周1学分计算)的实践研究工作,获得课题研究所需的实验数据,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研究结果。由导师组或导师考核通过者记35学分,并开展毕业论文撰写。

五、学术活动

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鼓励研究生参加国内外本学科高水平学术会议;每位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原则上必须完成做2次公开学术报告要求且其中必须有一次是在院学科点及以上做的公开学术报告;必须参加8次各类学术活动。必须提前一周在在研究生学院网页网上公告系统中填写相关信息,在学术报告中公告。学术活动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每次参加学术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做学术报告应有书面材料,并交导师签字认可,并按上述办法考核,并记相应学分。在申请学位前,经导师签字的书面记录(或电子文档)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保管。

六、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

1.开题报告

以书面和讲述两种方式,就论文选题作报告,必须提前一周在在研究生学院网页网上培养表格系统中填写相关信息,在开题报告中公告。成绩按通过/不通过登记。

研究生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应包括:课题来源和选题依据,对国内外近15~20年中的40~70篇有关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和总结(硕士生一般不少于40篇);研究方案,阐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关键问题与创新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研究工作基础,说明具备的研究条件、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办法和措施;研究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

开题报告须有至少3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者审定并签署意见。对一次未能通过者,必须有针对性地加以修改、完善,至少2周后重新组织开题报告;二次仍未能通过者,须重新选题,至少2个月后重新做开题报告,同时毕业时间顺延半年。

硕士生的书面选题报告一般应为0.5~1.0万字,书面选题报告按学校硕士《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和《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的有关规定撰写。

2.论文中期考核

要求研究生必须以书面和讲述两种方式,作论文研究中期进展报告,必须提前一周在在研究生学院网页网上培养表格系统中填写相关信息,成绩按通过/不通过登记。

须有至少3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者对中期报告进行考核,就课题的理论分析、实验方法、数据、结果的可靠性、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初步结论的正确性等进行评审,对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指导性建议。

中期考核是确保毕业论文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重点考查课题研究是否按开题报告的进度安排进行,并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对于进展缓慢、缺乏有效研究结果的研究生必须分析原因,并提出书面整改方案,由指导教师签字后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备案,作为学位论文预答辩审核依据之一;对尚未开展实质性研究的研究生,必须由研究生本人和指导教师以书面形式提交原因分析和进一步打算,经学科点组织相关教师集体讨论后作出相应书面处理意见,毕业时间延期1年,上述材料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备案。

3.学位论文预答辩(预审)

为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要求研究生在申请论文送审答辩前,必须提交学位论文初稿,同时以讲述方式,作论文预答辩。

学位论文必须是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要体现充分的工作量和成果的先进性,要求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新见解,至少应在理论分析、设计方案、计算方法、实验方法、实验设备、测试技术、数据处理、工艺方法等任一方面有明显的创新性,并取得一定的创新研究成果。

(2)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特别是创造性工作,必须是研究生独立完成,并能够充分反映作者对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掌握程度。

(3)学位论文是毕业课题的研究报告,应充分体现作者对科学研究基本方法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4)学位论文要文句简练通顺、层次清楚、概念清晰、分析严谨、逻辑性强;实验部分要求数据真实可靠,并具有较好的重复性;数据处理方法正确、合理,图表清晰,并能够准确地表达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对实验结果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与讨论,并严格准确地表达研究成果。

(5)论文撰写应遵守《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的要求,并按标准封面装订。

研究生毕业论文预答辩由导师组或导师自行组织,至少3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者参加。根据学校关于研究生毕业论文相关规定及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对毕业论文进行综合评价,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修改建议,形成准予答辩或暂缓答辩书面结论。毕业论文提交前由学科点负责根据预答辩结论和研究生在学期间学术论文发表情况进行预审,预审通过后按学校相关规定提交研究生学院送审,并将相关材料提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备案。

在学期间学术论文发表要求:要求申请学位之前,硕士生至少要有一篇与学位论文选题有关的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的学术论文在在省级以上(含省级)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或被接受即将发表)(增刊除外),或国际会议和全国一级学会年会论文,或排名前三的发明专利。否则不予参加论文答辩。

4.学位论文抽查和盲审

学位论文原则上实行盲审制,由研究生学院组织或者委托学院组织,论文评阅人名单、评阅意见、论文评分以及有关材料应对学位申请人保密。一般须聘请2位同行专家对论文进行评阅。对涉及国家机密或需保密的论文,由导师提出报告,学院审核后报校研究生学院审批。审批同意后可在一定范围内评阅。

论文评阅结果如2位评审人均持否定意见;或者有1位评审人持否定意见,再增聘1位评审人评阅后仍持否定意见,不能组织论文答辩。论文没有通过专家评审的,至少须在一个月后方能再次提出申请。

5.学位论文答辩

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并通过学位论文预审者,按照《安徽工业大学授予硕士科学学位实施细则(暂行)》进行。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按《安徽工业大学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的实施办法》进行。提前一周在在研究生学院网页网上公告系统中填写相关信息进行答辩公告。

答辩委员会的组成由学院负责聘请。正式答辩前半个月由答辩秘书将论文送交答辩委员。

6.各培养环节时间要求

论文开题报告、中期报告、预预答辩、论文答辩等各环节之间应有充分的实际工作时间。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原则上在第三学期上半学期前(即10月底)结束完成,以保证有足够的论文工作时间,提交选题报告与论文答辩的时间间隔一般不得少于9个月。预审报告与论文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个月。

学位论文及答辩工作时间安排如下:

序号

内        容

时 间 安 排

负 责 单 位

1

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报研究生学院)

第3学期

院学位评定分委

2

论文工作(20%以上的研究生在企业或科研院所完成)

第3-5学期

院学位评定分委

3

论文预答辩(系、学科组)

第5学期末

院学位评定分委

4

论文送审

答辩前1个月

研究生学院

5

论文答辩

校学位委员会开会前10天

答辩委员会

6

成果要求:在校期间发表与专业相关学术论文1篇以上。

7

3月份、6月份校学位委员会召开学位授予会议。

 

 

附:

 

本学科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一、主要经典著作

1.分析化学原理(2版). 吴性良,孔继烈 主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化学修饰电极. 董绍俊, 车广礼, 谢远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3.电分析化学. 李启隆,胡劲波 编著.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Analytical Chemistry Handbook. John A Dean. Beijing:World publishing Corp, 2007.

5.高等分析化学. 李建平 编著.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6.分离分析化学. 张文清 主编.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7.生命分析化学. 汪尔康 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8.液相色谱手性分离. 陈立仁 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9.电分析化学与生物传感技术. 鞠熀先 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0.电分析化学原理. 吴守国,袁倬斌 编著.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11.近代分析化学教程. 何锡文 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2.仪器分析选论. 孙毓庆 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3.现代色谱分析. 张祥民 编著.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4.原子光谱分析. 邱德仁 编著.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5.分析化学的明天:学科发展前沿与挑战. 梁文平,庄乾坤 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6.分析化学新进展. 汪尔康 主编.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2.

17.近代有机定量分析. 陈耀祖,王昌益 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18.谱学基础与结构分析. 陆维敏,陈芳 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9.有机质谱解析. 王光辉,熊少祥 编著.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0.核磁共振谱学: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王乃兴 编著.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1.红外光谱在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中的应用. 谢晶曦 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22.晶体X射线衍射学基础. 李树棠 编.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05-20.

23.单晶结构分析原理与实践. 陈小明, 蔡继文 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4.Spectroscopy. Edited by B. P. Straughan and S. Walker. London:Chapman and Hall;New York:Wiley;distributed in the U.S.A. by Halsted Press, 1976.

25.The spectrum in chemistry. J. E. Crooks. 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78.

26.Spectr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a laboratory handbook. W. J. Criddle and G. P. Ellis. Chichester. New York:J. Wiley, 1980.

27.Quantitative analysis using chromatographic techniques.Edited by Elena Katz. Chichester;New York:Wiley, 1987.

28.Separation and preconcentration methods in inorganic trace analysis. J. Minczewski, J.Chwastowska, R. Dybczynski;translation editor, Mary R. Masson. Chichester, West Sussex:E. Horwood;New York:Halsted Press, 1982.

29.Chemical derivatization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Edited by R.W. Frei and J.F. Lawrence. New York:Plenum Press, 1981.

30.Inorganic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Edited by John C. MacDonald. New York: Wiley, 1985.

31.Molecular luminescence spectroscopy. Edited by Stephen G. Schulman. New York: Wiley, 1985.

32.Chemical analysis of organometallic compounds. T. R. Crompto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7.

33.Chemical derivatization in gas chromatography. J. Drozd. New York:Elsevier Scientific Pub.Co.;New York:Distributors for the U.S. and Canada, Elsevier/ North-Holland, 1981.

34.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 of traces of metals. Hiroshi Onishi. New York:Wiley, 1986.

35.Applied electron spectroscopy for chemical analysis. Edited by Hassan Windawi, Floyd F.-L. Ho. New York:Wiley, 1982.

36.Chemical principles with qualitative analysis. William L. asterton, Emil J. Slowinski, Conrad L. Stanitski. Philadelphia:Saunders College Pub., 1986.

二、主要专业学术期刊

(一)中文期刊

1.分析化学

2.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3.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4.色谱

5.质谱学报

6.分析试验室

7.分析测试学报

8.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9.化学学报

10.化学通报

11.冶金分析

12.光谱实验室

13.化学试剂

14.化学通报

(二)外文期刊

1.Analytical Chemistry;

2.Analytica Chimica Acta;

3.Talanta;

4.Analyst;

5.Electrochimica Acta;

6.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7.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8.Analytical Communications;

9.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

10.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ass Spectrometry;

11.Chromatographia;

12.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13.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

14.Journal of 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Related Phenomena;

15.Journal of Luminescence;

16.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17.Journal of Molecular Spectroscopy;

18.Progress i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19.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

20.Vibrational Spectroscopy;

21.Journal of Fluorescence;

22.Journal of Applied Sepctroscopy;

23.Chemical Reviews;

24.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5.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6.Langmiur;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