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安徽工业大学动力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安徽工业大学 /2014-03-31

 动力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领域代码:085206)

 

专业学位类别:工程硕士

代    码:0852

 

一、学科、专业简介及主要研究方向

热能与动力工程学科成立于1979年,主要面向华东地区冶金行业(如马钢、宝钢、铜陵有色等)大型冶金企业,以冶金炉窑热工、节能减排为特色,从事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1985年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2003年获热能工程学科硕士授予权,2010年获动力工程学科工程硕士授予权,2008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及省级特色专业,2009批准为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

学科重视科研与生产实际的结合,与宝钢、马钢、江都能源利用设备公司、常熟喷嘴厂等成立了联合研究所,坚持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省部级以及企业的科研项目近两百项,获得研究经费达5000多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奖各1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三等奖1项。本学科现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7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13人,讲师和工程师15人。

学科在炉窑热工、热工控制及模型化、余热回收工艺及设备、燃烧控制、耐火材料开发与制备等多领域中,就冶金新工艺、新设备先后与宝钢、马钢等几十家国内骨干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和科研开发,给企业带来数十亿元的经济效益。尤其是近几年与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进行深入合作研究,不仅为企业取得了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已形成了以下主要研究方向:

1.动力机械及工程的热经济研究;

2.热力发电厂经济运行;

3.余热利用技术及回收设备;

4.炉窑热工及应用技术;

5.冶金热过程与模拟;

6.新型炉用耐火材料;

7.制冷低温工程技术。

二、培养目标

1.该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该学位获得者应掌握动力工程领域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工程知识, 强调工程实践, 重在应用知识, 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

3.该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应用、开发、综合知识与实践的能力,能独立担负本领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具备熟练阅读本领域外文资料及初步利用外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注重工程的整体性、综合性和跨学科(甚至跨门类)的实践本质,根据动力工程领域对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在课程设置和学位论文研究等培养环节中充分体现工程特点。

1.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为2年,在职攻读的一般为3-5年。包括完成学位论文答辩。

2.全日制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实习、实践在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环节,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1年左右,实践训练环节,8学分。在职攻读的课程学习采用“进校不离岗”的半脱产方式,到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得少于半年。

3.全日制学位论文可在学校完成也可在企业实习单位完成,时间为一年左右;在职攻读的学位论文在本单位完成,论文工作必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应用课题,时间规定为1.5年,最长不超过3年。

4.培养计划中规定课程学分数不少于30学分,课程学习由学位课和选修课两部分组成,其中学位必修课程学习总学分为16学分,选修课程总学分不得少于14学分,实践训练环节,8学分。

5.论文(设计)由学校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企业选派的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作厂方导师联合指导;

6.为拓宽工程硕士生的专业知识面,加强学科交流,允许工程硕士生选修本领域培养方案以外的相关领域的课程作为学位或非学位课程,其中允许选修一门相关领域的学位课程作为该生的学位课程,选修一至二门非本领域开设的学位或非学位课程作为该生的非学位课程。

四、课程设置和学分

序 号

课 程 名 称

课程编号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备    注

1

自然辩证法概论

10360037

18

1

1

 

 

 

2

研究生英语读写与翻译

10360030

60

2

1

3

研究生英语视听说

10360031

30

1

2

4

高等工程数学

43010006

60

3

1

5

最优化原理与方法

10360020

46

2.5

1

6

高等传热学(双语教学)

08070201

46

2.5

2

7

高等流体力学

08070202

46

2.5

2

8

高等工程热力学

08070224

40

2.5

2

 

合    计

 

 

17

 

 

 

 

 

 

 

1

微米/纳米尺度传热

08070214

36

2

3

 

 

 

 

 

 

 

2

计算流体力学

08070207

36

2

2

3

数值传热学

08070212

36

2

2

4

数据处理及实验优化设计

08070222

27

1.5

3

5

多相流体力学基础

08070205

36

2

3

6

燃烧学

08070220

40

2.5

2

7

热工过程的数值模拟

08070211

36

2

3

8

过程工程学

08070223

36

2

3

9

计算燃烧学

08070216

36

2

2

10

工业炉热工及构造

08070227

40

2.5

2

11

热工测量及仪表

08070226

40

2.5

2

12

制冷与低温原理

08070225

40

2.5

2

13

专业英语

08060001

36

2

3

14

创新学术讲座

08070219

30

1.5

1~4

15

知识产权基础

43010010

18

1

2

必修

16

信息检索

43010009

18

1

1

必修

17

现代企业管理

08070228

40

2

 

 

 

合    计

 

 

33

 

 

备注:

1.自2011级起,新生在入学前通过CET6(有效期不超过3年)级等的可免修《研究生英语读写与翻译》、《研究生英语视听说》并获得相应学分;

2.自2011级起: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号10360036  2学分  36学时 开课学期第1学期;原《自然辩证法》改为《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号10360037  1学分  18学时 开课学期第1学期;

五、学位论文(设计)安排

学位论文(设计)是综合衡量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攻读工程硕士学位者本人独立完成。有关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选题报告,论文工作与与审查、论文的答辩和预答辩以及相关学术论文的发表等要求,分别按《安徽工业大学授予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实施细则(暂行)》和《安徽工业大学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实施细(暂行)》的规定执行,具体安排如下:

序号

内      容

时间安排

考 核 方 式

1

近15年国内外文献综述(报研究生院)

全日制第3学期9月之前完成;在职攻读第4学期之前完成

学科点

2

开题报告(报研究生院)

全日制第3学期10月;在职攻读第4学期初

院学位评定

分委员会

3

论文工作

全日制第3至4学期;在职攻读第4至6学期

研究生导师

4

论文审查

全日制第4学期4月;在职攻读第6学期4月

学 科 点

5

论文预答辩

全日制第4学期5月;在职攻读第6学期5月

学 科 点

6

论文答辩

全日制第4学期6月;在职攻读第6学期6月

导师与答辩委员会

7

答辩前必须提供相应的项目设计、产品开发或发表论文等的相关材料供审查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