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医救治】镜下取“物”,肺癌专家突破“禁忌”_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辅仁网/2017-07-09

日前,63岁的周先生(化名),因为出现间断痰中带血的症状,一直在卫生服务中心输液治疗,经过进一步检查确诊为右肺中心型肺癌。

▲胸部CT三维重建后

患者和家属慕名来到天津医大总医院肺部肿瘤外科陈钢主任门诊寻求治疗,入院后经过详细的术前检查和评估,陈钢主任认为患者肺内肿物已累及右肺上叶开口,单纯的肺叶切除术已不能完整切除肿瘤,而需行支气管袖式成形,即切除一段被肿瘤侵犯的支气管,再将支气管上、下切端进行吻合,其目的不仅在于完整切除肺部肿物还将保留远端的中下两个肺叶,避免全肺切除,从而最大限度保留了患者的肺功能。

支气管袖式成形手术因为手术难度大、要求高,很多医生选择传统开胸方式进行手术,对患者来说这种手术方式创伤大,住院时间长、相关并发症较多、恢复缓慢。而胸腔镜手术具有微创特点,患者受益良多,但是在胸腔镜下完成支气管袖式成形术要求主刀医师具有精湛的技艺及丰富的手术经验,陈钢主任在详细了解病人病历资料并经全科室讨论后,决定选择胸腔镜微创方式进行手术。

手术历时3小时,

三孔切口各约1cm、1.5cm、3cm,

术中失血不足50ml。

按计划在胸腔镜下将病灶所在右肺上叶及受侵的部分支气管完整切除,通过连续缝合吻合了支气管断端,保留的右肺的中下叶,并且进行了系统肺内和纵膈淋巴结清扫。手术后患者顺利脱离呼吸机辅助呼吸,平稳复苏,第3天即拔除全部引的流管,术后7天患者顺利恢复出院。

▲手术后患者切口小专家点评

一直以来,由于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涉及支气管、肺动脉重建的袖式肺叶切除被认为是胸腔镜手术的相对禁忌。随着手术器械的改进,胸腔镜技术的提高和发展,以及外科医师经验的积累,胸外科医师开始探索在胸腔镜下进行高难度的袖式切除手术治疗中央型肺癌。

自2002 年国外报道了首例全胸腔镜下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起,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和手术器械的改进,胸腔镜下复杂成形手术如今已不再是手术禁区。统计学显示:全胸腔镜下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近期疗效优于常规开胸手术,在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同时,也保证了手术质量。对于治疗中央型肺癌具有安全性及可行性。以胸腔镜支气管或肺动脉袖式成形肺叶切除术为代表的胸腔镜复杂手术开展,标志着微创肺外科技术的成熟及升华,胸腔镜技术已经替代传统开胸手术成为肺部主流的外科手术方式,传统开胸肺部手术逐步成为胸腔镜手术的补充方式。

天津医大总医院肺部肿瘤外科陈钢主任医师凭借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精湛的手术技巧以及团队的协作精神完成了我市首例胸腔镜下支气管袖式成形肺叶切除术,进一步推动了天津市胸腔镜技术的发展。



擅长:

应用胸腔镜及纵隔镜治疗早期肺癌,纵隔肿瘤以及手汗征。并率先开展胸部微创手术,临床疗效优良。除传统胸部手术外擅长全胸腔镜下肺叶、肺段切除及规范的系统淋巴结清扫术和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等术式。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肺部肿瘤外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肺部肿瘤外科在学科带头人周清华和陈军教授的带领下,具有治疗肺部良恶性肿瘤的丰富经验,特别是胸腔镜手术技术娴熟,伴随着胸腔镜手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应用胸腔镜辅助切除肺部病灶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康复快、可完全根治的特点,同时也为肺霉菌球患者带来了福音。

供稿: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相关话题/技术 成形 经验 肿瘤 天津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