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中艺术家仿佛因为一段爱的往事选择开始这样一种忍受饥饿的行为艺术。人们对待艺术家起初是好奇的,凭着丝毫无关艺术欣赏的猎奇心理去拥赞他。但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人表现出失去人性最初的恻隐之心的去嘲笑、质疑、奚落、无视他。两种观点对立直到人们主动终止他的行为。不被理解的艺术家坚决地要求自己继续饥饿下去。一个旁观者,悄悄地走过去,给艺术家递上了一顶小丑的帽子……饥饿艺术家的结局是没有完成自己的艺术,饿死在牢中。艺术家希望着观众能够称赞自己的表演,观众盲目的称赞;艺术家又觉得观众不应该称赞这样的表演,在艺术表演中他渐渐无法找到自己的初衷。
在舞台设置上,舞台正中摆放着一个三角形“监狱”,上下交错地由白色皮筋连接,这就是艺术家把自己囚禁进行艺术表演的地方。整场戏运用了很多现代剧场新元素,如三角形监狱里挂着一个可移动的摄像机,实时摄影直接将影像传导在舞台上放置的电视机屏幕上,以黑白电影的方式让观众可以更清晰的看到舞台上发生的事情。这种直接观看和间接观看方式的融合,形成了加倍的效果。戏开场时还有一丝浸入式戏剧的意味,戏剧情节是路过的观众纷纷和“饥饿艺术家”打招呼、合影,像看珍奇动物一样围观他。这个片段,没有采用舞台上演员表演的方式,而是由演出人员邀请现场观众上台,通过引导,自然的形成观众新奇的围着“艺术家”并与他互动的预期效果。甚至有一些观众主动要求和台上演员合影,整个画面十分逼真,产生了幻觉感也增添了一些仪式性。本剧的另一大特色是多媒体预设视频的播放,由真人提前录制好的“艺术家和爱人的回忆”和做为背景环境切换的极具艺术效果的铅字简笔画,都使戏剧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大大的丰富,极大可能的以更多手段表现更多内容。将动画、图书、电影、音乐会多种表达方式衔接融合在一起,呈现出了众多层次感的立体舞台意境。(文:吴越扬 图:王家恩 编辑: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