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不对称碳-碳键构筑若干新方法的研究”围绕碳-碳键的高选择性不对称构筑这一挑战性问题,针对手性胺、双烯和硫烯的不对称合成及催化反应,系统地研究了三大类碳-碳键不对称合成方法,取得了国际领先成果:
1.运用二碘化钐单电子供体性能,一步实现了手性亚胺的自偶联及与硝酮、醛的不对称交叉偶联;发展了立体构型可调的手性高烯丙胺的多样性合成及首例水相反应。
2.发展了一系列具有特色和知识产权的手性双烯配体,解决了一些重要并高难度反应的高效和高选择性问题,为多种结构重要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方法。
3.突破手性配体的传统刚性结构设计理念,设计了一类全新的线性分子骨架的手性硫烯配体,结构简单,催化性能卓越。
相关成果在重要国际刊物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cc. Chem. Res., Chem. Commun.等上发表。20篇主要论文他引1127次,单篇最高165次,8篇代表性论文他引590次,撰写中文(2部)、英文(1部)著作。其中3篇主要论文为所在领域高引用Top 1%论文,12篇论文被德国化学评论期刊Synfacts选为亮点专文评述,5篇论文分别被美国化学会ACS “Heart Cut”, “Noteworthy Chemistry”以及英国Speciality Chemicals Magazine专题评述。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项,授权6项,实施转让1项。
项目研究成果促进了相关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的高效合成,解决了一些重要不对称反应中无法解决或尚不能很好解决的高效和高选择性问题,为新型手性配体的设计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极大地推动了不对称合成的研究与发展,对手性化学及药物研发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荣誉证书

(供稿部门: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