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信息研究所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3-05-06

信息研究所
 2012-3-15   点击数:531次  作者:yjs 

“情报学”导师介绍

王世伟
      1954年生于上海,浙江镇海人。1982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5年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中国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生毕业。1985年至1995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任教,并先后晋升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5年10月调任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工作。2010年8月调任上海社科院信息研究所所长。现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图书馆学会用户研究与服务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文化行业专家资源库成员、上海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国际图联大都市图书馆委员会常委、上海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上海市文管会委员。

       著有《图书馆学文献学论丛》、《历史文献研究》(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项目)、《中文工具书指南》(教育部统编教材)、《尔雅导读》、《尔雅注疏》(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项目)、《趣味汉字字典》。主编和参与编著有《世界著名城市图书馆述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国际大都市图书馆指标体系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最终成果、中英文对照)、《上海图书馆藏明代尺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图书馆古籍整理工作》(文化统编培训教材)、《历史文献论丛》、《古文字诂林》(上海古籍整理重点项目)。在图书馆学、情报学和历史文献学领域撰有论文200多篇。先后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世界级城市图书馆指标体系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图书馆馆藏明清尺牍研究》、文化部科研项目《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日本万国博览会纪念协会基金项目《上海图书馆馆藏旧版日本文献总目》等课题组组长,目前正主持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大都市图书馆服务体系研究(11ATQ001)》。曾多次应邀赴美国、日本以及香港、台湾作学术访问和学术演讲。

 
王贻志
      1948年11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获理学士学位。1990年复旦大学中美经济学研究生班(福特班)结业。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计量经济学(有关数据挖掘、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战略管理等。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部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信息研究所主持工作,兼任上海市数量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专家、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香港城市大学经济及金融系特聘教授。近五年主要研究成果:1、 应用计量经济学方向:《高等计量经济学》(合译)、《华东四省一市经济预测研究》(2003)、《上海市新兴职业预测研究》(2005)、《应用CES生产函数对R&D投入产出效应的研究》(2006)、《城市信息化规划评估研究》(2006)、《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五规划执行情况评估》(2006年)、《加快长江三角洲区域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研究》(2006年)、《服务外包吸引力指数研究》(2007年)等。2、战略管理方向:《新世界集团发展战略研究》(2002)、《锦江国际集团发展战略研究》(2004)、《长江三角洲发展报(2005)》、《河北省投融资体制分析与改革》(亚洲开发银行项目专题,2004)、《上海信息服务业发展研究》(2007年)等。
      目前正承担重要研究项目:校际合作研究项目 “中国创意经济及战略研究”(国家教育部重点攻关项目2007-2009)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上海2020年发展战略研究”(City Alliance 资助课题)。

楼培敏
      女,1952年2月出生,197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主要从事文化心理学、城市化以及公共行政信息管理研究。现任信息研究所区域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上海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主要学术成果:《网络时代人类价值观面临的挑战》、《整合与互动:电子政务发展前瞻》、《电子政府——网络时代的政府重塑》、《对电子政府的理论分析与实践建议》、《电子政务发展前瞻及对策研究》、《长江三角洲信息化测评指标的选择》、《长江三角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研究》等等。作为首席负责人承担的课题:《英特网环境下国家社会科学信息政策研究》(国家课题)、《上海市电子社区“十一五”规划编制》(市政府课题);《城市化过程中征地安置研究》(福特基金课题)、《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研究:现状、问题、机遇及对策》(福特基金课题)、《上海郊区新一轮发展中失地农民就业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浦东新区城市化过程中农民问题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

郁鸿胜
      男,1956年8月出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上海市计划委员会研究所室主任、市发展计划委员会长远规划处副处长、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县经济处处长、农村经济处长。现为上海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长三角区域规划综合组成员。擅长生产力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系统工程、宏观经济与政策分析、国民经济计划与指标体系、国家与地区中长期规划编制、城市化发展战略等方面研究。近年来,在国家级和省、直辖市级以上的报刊杂志、出版社公开发表的专著、论文、研究报告、专题文章、决策咨询报告等总计200余篇、本、册。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上海市政策重大决策咨询成果一等奖一项、三等奖5项。省市级优秀成果奖10余项。目前正在从事的课题主要有:国家级课题《长三角区域人口与城市化规划研究》、《长三角区域规划实施政策保障体系》;市委办和区县课题《上海市城市安全应急管理“十一五”规划》、《奉贤海湾地区“三区联动”战略规划》等等。

丁波涛
      男, 1977年1月出生。200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城市信息化、信息资源管理。
      主要科研成果: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研究报告:《上海信息服务业发展研究》(2007)、《加快长江三角洲区域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研究》(2006);上海市信息委课题研究报告:《上海市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与提升传统产业政策研究》(2006)、《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五规划执行情况评估》(2005)、《城市信息化水平指标体系》(2004)、《上海市企业信息化推进政策研究》(2004)。目前,正主持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课题《信息资源的公共获取机制:模式,条件与对策》的研究。

李农
      男,1962年6月出生,200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信息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市信息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科学评估方法研究。
      近几年负责的国家级研究课题有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托课题——《国外信息化管理体制研究》,200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信息化评估研究》等,市级课题有市信息委委托的《政府信息公开统计制度与年度报告研究》,《上海市2004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上海市‘十一五’信息化规划部分指标统计研究》等。

王操
       男,1963年11月出生,1999年3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及其科研成果:1、信息化战略:《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电子政务分报告》(2008)、《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2006年)等;2、信息资源管理:2007年上海市社科基金系列课题《上海信息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上海市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报告(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分报告)》(2005)等;3、信息技术应用及其工程管理:《世博信息化建设的一般框架研究》(2008)、《信息化项目管理导论》(2004)、《国家“863”重大项目——网上城市通用系统架构及应用研究报告》(2003)等。目前,正主持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参与2009年上海市社科规划系列研究课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与管理研究》。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导师介绍

徐觉哉

       1949年8月生,197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思潮和流派、现实社会主义理论、政党政治。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国外社会科学前沿》常务副主编。主要研究成果有:《社会主义流派史》、《恩格斯的足迹》、《列宁的足迹》、《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合作)、《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名著提要(下卷)》(主编)、《西方马克思主义辞典》(合作)、《当代西方思潮辞典》(合作)、《“现实社会主义”论纲》、《社会发展规律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表现》、《对修正主义问题的再思考》、《西方学者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读》、《近年来国外社会主义研究的基本走向》、《市场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西方关于当代资本主义若干问题的争论》、《国外政党执政方式初探》、《当代社会民主党及其“第三条道路”》、《回应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创新》、《世界上一些老党、大党衰败的八点教训》、《推进民主政治发展的深层思考——论市民社会建构的现实意义》等,多次荣获各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轩传树

      1969年9月出生,2003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7年上海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博士研究生在读,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外社会科学信息(国外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欧洲左翼政治及党建研究。
主要成果:专著《信息革命与世界政治》(合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史》(专著章节),《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著章节);译著类,《第二次世界大战》(2005年获香港青少年十大最受欢迎图书奖),《社会主义的未来》(第一译者)等,各类论文数十篇。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欧洲左翼政治格局变迁研究(1979—2009)”(2010),上海社会科学院定向课题及青年课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探索”(2004),“中国主流价值观建设年度报告——发展观”(2006),“‘中国模式’问题研究述评”(2010);参加上海市决咨委委托课题“不同国家执政党执政经验教训的比较研究”(2005),教育部委托课题“中外政治学学科和课程建设比较研究”(2006),中纪委委托课题“关于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2008),中宣部委托课题“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古今中外思想文化发展的经验教训”(200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模式研究”(2010)。
      2008-2010年,先后3次获全国当代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优秀论文一、二等奖,2次赴欧美地区访学、参会。

王继停

      1974年10月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领域:国际工人运动与工会组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进程。
主要研究成果:
      专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进程与启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4月版,论文数十篇,主持中央统战部2011年招标课题,“新时期海外回国人才统战新趋势研究”(在研);上海市侨办2011年委托课题,“海外华人参政情况与前景分析”(结项);上海市社科规划2008年青年课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社会主义的理论阐释框架”(结项);中宣部2008年重点课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状况调查研究”之子课题“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基本内涵、基本内容研究”(结项);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度青年课题,“冷战后社会党国际的社会主义观演变研究”(结项)等。

朱坚劲

        1945年6月出生, 法学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从事专业:国际政治 ,研究员;主要学术成果:《认清最高纲领与最底纲领的联系与区别》、《执政党的自我认识与自身建设》、《“七一”讲话与党章总纲》、《关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多次荣获级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优秀成果奖。

相关话题/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