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研究所简介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7

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创立于1961年,前身是1956年8月青岛遗传学座谈会后在复旦建立的遗传学研究室。创始人是谈家桢院士,继任所长是赵寿元教授,现任所长是毛裕民教授。

遗传学研究所主要科研方向为:基因组功能研究、遗传工程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研究领域涉及人类遗传学,医学遗传学,遗传工程学,群体和进化遗传学,植物分子遗传学。遗传学研究所全面完成了 “七五”、“八五”、“九五”期间所承担的研究任务,包括“863”高科技项目,国家攻关课题,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近五年来遗传学研究所先后承担国家科研项目近200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多项,发表SCI论文130余篇,科研成果转化6项。

遗传学研究所拥有一支优良的科研工作队伍,现有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19名,校首席教授两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余龙、罗泽伟、金力;****特聘教授:罗泽伟、金力、余龙;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毛裕民、卢大儒;何梁何利科技奖获得者:薛京伦;香港求是奖获得者:谈家桢、余龙、罗泽伟;上海市牡丹科技奖:罗泽伟;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获得者:毛裕民;中国优秀博士后奖:余龙;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卢大儒、张克忠;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卢大儒。聘请国内外兼职教授十多名。现有在读本科生100余名,硕士生70余名,博士生40余名,博士后20余名,历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遗传学方面的优秀人才。

遗传学科1997年被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获得1890万元的建设经费,配备了进行遗传工程和分子遗传学研究所需的各种仪器设备。可以进行多种实验材料的分离、纯化、分析、鉴定。各课题组都配备了计算机,且已与国际互联网接通。新建立的“211工程”技术中心设施齐全,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为遗传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