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届沪港澳高校模拟法庭交流赛由复旦大学法学院、复旦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联合举办,内地与港澳法学教育联盟作为支持单位、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作为指导单位,来自香港、澳门和大陆三个地区的队伍参赛,是中国首个以商业与人权为主题的模拟法庭比赛,是复旦大学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在高校大学生中传播人权知识、提升理念的一次尝试。以模拟法庭的形式传播人权,可以将人权的知识与理念与中国的法律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提高学生对人权的认识和理解,也提高学生法律实践的能力,促进通过法治保障人权。比赛以英文为官方语言,采取提交书状和模拟大陆法院开庭审理的形式。

本次比赛的一大亮点是法官均来自致力于实务界或者学术界从事公益及人权保障的执业律师以及人权法领域的学者和专家,尤其是请到了“模拟案件”在现实中的盲人代理律师——金希律师,其作为我校代表队参赛队员循环赛第二场中的主审法官。通过金律师的提问和点评,队员们真切感受到“有特殊需求的人士”在和大公司大企业博弈时很多情况下的“无力感”,也深深地体会到在当今的中国社会这种“有特殊需要的人士”绝不仅仅局限于残障人士,“商业和人权”的话题可能触碰到我们每一个人生活中的点滴。此外,队员们还被金律师的个人魅力和自强不息的专业和敬业精神所打动。通过比赛,“努力通过健全法治而保障人权”的信念与责任已悄然扎根于队员们心中。

本次比赛由教务处(综合实验中心)联合国际法学院共同组织备赛。我校师生在竞赛中的优异表现,得益于我校长期致力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发展战略,是国际法学院模拟课程项目建设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该项赛事扩大了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加强了沪港澳法学青年的学术交流,构建了更为广阔的国际高等教育交流平台。教务处(综合实验中心)将在尊重法学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教学经验,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以期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道路上再创佳绩。
来源|教务处(综合实验中心)国际法学院 图文|于南 编辑|熊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