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沈阳生态所揭示聚苯乙烯微塑料对人类肺泡上皮细胞的毒性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08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在大气中多以悬浮性细颗粒物的形式存在,可随着呼吸进入人体,与呼吸道黏膜和肺细胞产生接触,并影响其生理功能。微塑料因其粒径小,并具有一定组织亲和性,更易于吸附在细胞表面,破坏膜结构,尤其更容易被细胞以多种机制内吞并在胞内累积,从而造成细胞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异常,引发炎症反应,甚至引起癌变。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微生物资源与生态组、污染生态过程组在该领域开展联合研究,以不同粒径的聚苯乙烯纳米微球模拟纳米微塑料颗粒,以人类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系(A549)作为呼吸道上皮细胞的体外模型,研究微塑料颗粒在肺上皮细胞的内化规律及对细胞产生的毒性作用。
  研究发现,小粒径的纳米微塑料更容易内化进入A549细胞中并持续存在,并产生显著的细胞毒性作用。纳米微塑料的细胞毒性呈现显著的粒径相关性和一定程度的浓度相关性。纳米微塑料颗粒可使A549细胞周期发生明显的S期阻滞,并诱导细胞凋亡现象,且具有时间依赖性。进一步的蛋白和基因分析结果显示,纳米微塑料可诱导促炎症细胞因子IL-6,IL-8,NF-κB和TNF-α转录水平的显著上调,并且诱导促凋亡蛋白 DR5,caspase 3,caspase 8,caspase 9和Cytochrome C的表达水平的显著上升,同时增强了活性氧自由基ROS的水平。研究表明,纳米级的聚苯乙烯微塑料颗粒可通过多途径和多靶点对人肺泡上皮细胞产生明显毒性作用,且暴露时间、粒径大小和暴露浓度是影响毒性作用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提示,对于微塑料相关的空气污染和环境风险及其对人类和陆地哺乳动物的毒理效应问题,应该给予更多关注和研究。
  相关成果以Internalization and toxicity: A preliminary study of effects of nanoplasticparticles on human lung epithelial cell为题发表在Science of Total Environmen期刊上。徐明恺研究员为第一作者,张倩茹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
文章链接


图1. 不同浓度聚苯乙烯纳米微球对对A549细胞活力的影响

图2. 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到聚苯乙烯纳米微球可以诱导A549细胞产生凋亡现象

图3. 聚苯乙烯纳米微球可以改变A549细胞中细胞周期表达和凋亡调控相关蛋白




相关话题/人类 生态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沈阳生态所揭示植物性状对极端干旱事件的响应规律
    群落稳定性是植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一个综合特征,直接关系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干旱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不断加剧,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巨大影响。植物群落稳定性与植物群落的功能属性或性状紧密相关。群落功能多样性实质上反映了群落内植物间的功能属性差异,因此解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沈阳生态所揭示种子的风力传播过程
    土壤种子库是一切植被过程的基础,可为种群维持和群落构建提供有效传播体,对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具有实践意义。土壤种子库的形成包括种子传播,沉降和埋藏。种子埋藏是土壤种子库形成的充分条件,受土壤特征、种子属性,自然传播力和农耕措施等多种因素影响。然而,种子埋藏的过程和机制研究尚不完善。景观结构、传播媒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沈阳生态所揭示复叶树种高生产力形成的生理机制
    千差万别的叶片形态是植物功能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其中,单叶和复叶结构是树木叶片形态划分的一个显著特征,而复叶形态常常与较高的潜在生产力相联系。比如,复叶树种一般是强阳生树种,与群落中单叶树种相比其树干径向生长较快。然而,关于复叶树种高生产力形成的生理机制鲜有研究。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相关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沈阳生态所揭示东北次生林主要树种氮吸收特性
    氮供应往往是限制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植物可利用土壤中的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某些自由氨基酸以及一些可溶性小分子有机含氮化合物,然而植物并非均等利用以上氮形态。总的来说,目前有关森林植物对氮吸收的特性还不清楚,了解我国东北典型次生林优势树种氮利用特点是在氮沉降升高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沈阳生态所揭示维持温带森林地上生物量稳定性的机制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一直是生态学中重点讨论的理论问题之一。主要争论表现在是物种多样性还是物种组成(优势种)对生态系统稳定性起作用?哪个水平的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物种多样性指数、种间差异等)对生态系统稳定性起作用等几个方面。在目前多样性与稳定性的研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沈阳应用生态所参与的全球土壤线虫多样性合作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线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多细胞动物,其数量约占陆地所有多细胞动物的80%,其密度每平方米可达100万条。线虫食性多样,在土壤食物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土壤线虫的形态结构通常与其特殊的取食生境及生态功能密切相关,使其成为土壤生态系统变化的重要指示生物。尽管土壤线虫在生态系统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全球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沈阳生态所揭示芽库生存策略和表型响应可作为分析种群繁殖的指示物
    长期以来,沙丘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受到生态****的广泛关注。作为沙丘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非生物因子,风蚀和沙埋改变了土壤环境条件,进而影响植物更新和植被演替。沙区强烈的风蚀和沙埋往往造成种子吹失或幼苗深埋,限制了种子对种群补充的有效性。沙丘体芽库着生的克隆生长器官及其形成的无性系分株在迅速吸收有限资源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沈阳生态所揭示樟子松根系分布格局与水分关系
    樟子松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广泛栽植,是重要的防风固沙物种。根系是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养分的重要器官。根系分布格局决定植物吸收和利用资源的边缘。目前研究表明,樟子松根系的分布格局受到壤水分和地表水层影响,但两者影响机制还需要深入探究。  为了解土壤水分和地表水层如何影响樟子松根系分布特征的,中国科学院沈阳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沈阳生态所运用15N成对标记法揭示氮沉降在我国东北典型森林的去向和再分布
    随着氮沉降全球化和我国氮沉降形势越来越严峻,准确量化沉降氮在植物和土壤中的滞留和分配是评估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方向和程度的关键。15N标记手段不仅能准确量化沉降氮在不同生态系统组分中的滞留率,还可以阐明沉降氮随时间在各组分中的再分配过程。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国际上对不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
  • 沈阳生态所揭示氮沉降通过凋落物分解过程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机制
    凋落物作为养分的基本载体,其分解过程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土壤微生物通过参与凋落物分解过程,紧密联系着凋落物和土壤之间的养分循环过程。输入土壤中凋落物质量和组成的变化是影响凋落物分解速率的主要驱动因子,并且影响参与分解过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而对分解过程产生反馈作用。目前,对氮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