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实验动物学
编 号:0025开课单位:实验动物学教研室
开课时间:第 一 学期总学时数:26(理论12 实验14)
学 分:1主讲教师:朱孝荣 庄明 张琦等
【教学目的】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实验动物科学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和重要的支撑条件,同时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又直接影响着许多领域研究课题的成果的确立和水平的高低,离开实验动物,医学研究和发展将会寸步难行。本课程重点介绍医学实验动物学研究进展、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复制方法、常见实验动物品系的特征及医学应用,熟悉掌握动物实验的一些基本实验操作,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医学研究打下基础。
【主要内容及要求】
1.掌握实验动物科学概念;
2.熟悉实验动物科学研究范围及实验动物应用;
3.解实验动物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实验动物科学研究进展及发展的概况。
1.掌握实验动物、实验用动物的概念,微生物控制、遗传学分类方法;
2.熟悉清洁级动物、SPF级动物、无菌动物、悉生动物、近交系动物、封闭群动物、突变系动物的应用和特征;
3.了解封闭群、近交系动物的繁育体系。
1.掌握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概念、免疫缺陷动物、遗传工程动物、克隆动物的概念,裸小鼠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以及饲养方式;
2.熟悉人类疾病动物模型设计的原则,模型的分类,影响模型质量的因素,应用的意义,常用免疫缺陷动物生物学特性;
3.了解转基因动物、克隆动物技术路线和应用和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掌握大鼠、小鼠、兔、豚鼠、犬在医学生物学中的应用;
2.熟悉大鼠、小鼠、兔、豚鼠、犬的生物学特性,及常用的品系,几种常用的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
3.了解猫和其它实验用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应用。
1.熟悉实验动物实施的一般要求、分类、建筑要求、温控、通排风、净化;掌握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的设计及配套设置原则;
2.掌握人员进出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的具体步骤、净化的具体要求及设备使用;掌握动物、物品传递的步骤,掌握传递过程中的设备使用。掌握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结果的影响,常用的实验动物饲育器材。了解环境要求和标准,环境因素的重要性,环境因素的分类;
3.了解 IVC 系统和超净工作台的原理结构、维护、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掌握小鼠、大鼠、豚鼠和兔、犬、猫等实验动物的正确的捕捉、抓取与固定方法;实验动物分组、编号、标记及去毛方法。
1.掌握准确鉴定实验动物性别、发情、配种与妊娠的技术方法;
2.掌握最常用的吸入麻醉法和注射麻醉法以及不同种类动物、不同麻醉药品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剂量;
3.熟悉实验动物健康评价标准,并能对动物健康状况作出评价。
1.大鼠、小鼠、兔的各种给药途径及方法;
2.熟悉豚鼠、犬给药方法;
3.了解猪、鸡、猴给药方法。
1.掌握常用实验动物采血方法;
2.熟悉常用实验动物尿液采集收集方法;
3.了解常用实验动物淋巴液采集方法。
1.掌握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复制方法;
2.熟悉鉴定评分标准和方法。
【考核方式】笔试或写综述
【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医学实验动物学教程》,邵义祥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参考书:
1.《动物实验方法学》,孙敬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2001年
2.《实验动物学》第二版,李厚达主编,农业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