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桑新民

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12-04

个人主页:http://edu.nju.edu.cn/sang
代表成果
A、学术论文
53、开创影音教育中国之路的先行者-------纪念中国电化教育创始人孙明经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第10期
52、2011,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考——兼论绿色学习(G-Learning)的理念与行动纲领,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第8期(会议专刊)发表。
51、2011,凝聚学科智慧引领专业创新——教育技术学与学习科学基础研究的对话,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第6期
50、2011,21世纪研究型大学创新发展的战略思想库,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
49、2011,21世纪:学习向何处去?——绿色学习(G-Learning)研究论纲,开放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
48、2010,故事大王”南先生.
47、2010,走进美国一流公立大学掌门人的心灵世界——《舵手的视界——在变革时代领导美国大学》评价,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19期
46、2010,创新学习文化回归大学精神——21世纪大学通识教育新探,教育研究,2010年第9期。
45、2010,探究返璞归真的教育变革之道——兼论中国远程教育整体创新的思路和趋势,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第5期。
44、2010,规范领域发展引领专业建设——关于教育技术定义研究历史与趋势的对话,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
43、2010,当代“创业型”大学校长的成功之道——杜德斯达特职业生涯的解读与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第二作者)
42、2010,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双向建构与整体生成——创造全球化时代的学习文化与教育智慧,原载《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23期第58-65页《新华文摘》2010年第7期第125-127页转摘。
41,、2010,学术权威人物个案研究的理念与方法论——美国教育技术学领军人物学术思想研究述评,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第一期
。40、2010,创造信息时代的大学科研文化——杜德斯达特科研方式变革观透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第2期(第二作者)。
39、2010,远程教育的两大攻坚战——学习评价与资源评价,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第二作者)。
38、2009,信息时代研究型大学创新发展的孵化器——密西根大学“媒体联合体”的经验与启示,教育研究,第3期。
37、2009,全球化视野中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潮流——东亚研究型大学网络文化共建共享的战略思考,复旦教育论坛,第1期。
36、2008,《教学设计师的岗位职责及其资格认证研究》(第二作者),《电化教育研究》,第12期。
35、2008,《学习在你身上真的发生了吗?》,《软件导刊(教育技术)》,第2期。
35、2008,《透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窗口——EDUCAUSE的使命及其启示》(第二作者),《高等教育研究》,第4期。
34、2008,《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通论》,《电化教育研究》,第11期。
33、2007,《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建模研究及其方法论(下)》,《中国电化教育》第12期。
32、2007,《教育技术学范畴体系建模研究及其方法论(上)》,《中国电化教育》第11期。
31、2007,《教育技术在美国高校中的角色――-访普林斯顿大学信息技术部》,《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第2期,第二作者。
30、2007,《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学系统专业与学习系统研究所评介》,《电化教育研究》第2期,第二作者。
29、2006,《教师博客解读》,《教育发展研究》8A。
28、2006《探索中国远程教育的强国之道——远程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开放教育研究》第11期。
27、2006,《创造信息时代的欧克博奇》,《电化教育研究》第二期
26、2006,《艺术教育与教育艺术》,《人民教育》年第三期。
25、2005,《探索并遵循专业创建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争鸣与合作中开创中国教育技术学的希望之路》,《电化教育研究》第9期。
24、2005,《建构主义的历史、哲学、文化与教育解读》,《全球教育展望》第4期。
23、2005,《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思考》,《电化教育研究》第3期。
22、2005,《探索信息时代高校课程与教学的新模式》,《中国大学教学》第6期。
21、2005,《信息时代高校课程建设的新思路》,《中国远程教育》第6期(下)。
20、2005,《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继往与开来——南京大学专业创建的理念与实践探索》,《中国电化教育》第1期。
19、2005,《学习究竟是什么?——多学科视野中的学习研究论纲》,《开放教育研究》第1期,此文被《新华文摘》2005年第十一期转载。
18、2003,《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第9期。
17、2003,《从中国未来发展战略的全局思考一流大学的历史使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3期。
16、2003,《发挥教育对未来社会的选择功能--我的未来教育观》,桑新民,纪念邓小平“三个面向”发表20周年论文集。
15、2003,《培养信息时代的新型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报告论文集。
14、2003,《远程学习新模式的战略思考》,《中国远程教育》第14期。
13、2002,《桑新民教授谈中国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中国电化教育》第5期。
12、2002,《探索网络文化视野中的教育新天地》,《教育发展研究》第1期。
11、2001,《现代远程教育:一个令人神往的教育新天地》,《开放教育研究》第3期。
10、2001,《读者与作者心灵的百期祝愿》,《电化教育研究》第8期。
09、2001,《探索信息时代人类文化与教育发展的新规律》,《人民教育》第1期。
08、2001,《基础教育如何迎接数字化生存的挑战》,《人民教育》第8期。
07、2001,《虚拟教研模式的构想与实践》,《人民教育》第8期。 
06、2000,《发挥教育对未来社会的选择功能》,《人民教育》第1期。
05、2000,《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主干课程信息化探索》,《电化教育研究》第1期。
04、1999,《科教兴国的教育使命—实现人类学习方式的历史性变革》,《人民教育》第1期(本文已经被选入99年6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全国重点中学高三语文实验教材)。
03、1999,《技术—教育—人的发展———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初探》,《电化教育研究》第2、3期。
02、1998,《当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未来》,《中国电化教育》第6期。
01、1997,《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教育研究》第5期。(此文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电化教育》等转载)。

B、学术著作
06、2004,《学习科学与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05、2000,《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04、1996,《教育哲学对话》,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03、1993,《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获93年北京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02、1993,《义务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获1995年全国教育学会优秀专著奖。
01、1988,《当代教育哲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获首届全国优秀图书奖。
科研项目
16.2007-现在,主持南京大学“985工程”二期《公共服务体系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之子项目“南京大学主页改版及校园网站建设与管理研究”,正在进行中。
15.2007-现在,主持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高校网络教学的体制创新――江苏教育技术学专业网络盟校探索”,正在进行中
14.2006-现在,主持南京大学“985工程”二期《南京大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子项目“研究性教学资源子库设计与建设”,正在进行中;
13.2005-现在,主持南京大学2005年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教育技术学》,正在进行中;
12、2005-现在,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中之重项目: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实践和研究,主持人。
11、2000-2004,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主持人。 
10、2002-2004,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网络课程开发,主持人。
09、2001-2005,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大项目:珠江三角洲区域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与实验研究,主持人。
08、1998-2001,教育部“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多媒体与信息高速公路对中小学教育现代化的影响(已结题),主持人。
07、2001-2004,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十、五规划”课题:信息时代研究生培养模式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主持人。
06、2001-2003,《信息时代的新型学习模式与高校课程改革》课题(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和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计划”),主持人。
05、2001-2003,教育部高教司“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已结题),主持人。
04、2001年1月,成功策划、筹办了由华南师范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亚太总部共同主办的“网络时代的学与教”大型国际讨论会,国外120多位专家、学者、校长等出席会议,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03、2000,筹划并主持了由华南师范大学、香港教育学院、澳门大学共同承担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姊妹学校项目:《用信息技术推动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
02、1999-2001,在广州市天河区、珠海市开展了教育信息化实验区和实验基地建设,主持《深圳市宝安区教育信息化规划》、《珠海市教育信息化规划》,并参与了广东省教育厅珠江三角洲教育现代化和珠江三角洲教育信息化的一系列决策咨询研究。
01、2001-2001,承担了教育部“园丁工程”项目: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信息技术培训班(全国唯一的中学计算机教师国家级培训班)。
学术交流
14、2006,中国远程教育学术圆桌会议,上海。
13、2006,2006年大中华e-教学研讨会,香港。
12、2005,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模式研讨会大会发言,上海
11、2005,高等教育出版社立体化教学初级培训班报告:信息时代高等教育的新趋势及其对策思考,北京。
10、2005,2005亚洲教育北京论坛“教育艺术与艺术教育”,北京。
09、2005,全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与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研讨会,南京。
08、2004,受新加坡教育部邀请作课程改革的报告,新加坡。
07、2003,学术考察,英国。
06、2001,网络时代学与教国际会议,广州。
05、2000,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作会议主报告,北京。
04、2000,教育考察,泰国曼谷,韩国。
03、2000,亚洲远距离教育年会,香港。
02、1999,中国电化教育年会,作会议主报告,澳门。
01、1995,教育考察,美国。
学术获奖

13、2009,《学习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多媒体光盘,2009年获江苏省高等学校多媒体教学课件一等奖。
12、2008,《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一书2008年获“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著作”之一(共五十部)。
11、2007,“高校网络精品课程共建共享的实践与理论探索”获“南京大学2007年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10、2007年,获“南京大学教学贡献奖”。
09、2005年,《学习科学与技术》获江苏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08、2005年,主编的《学习科学与技术》获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
07、2004年,全国高校首届国家级精品课程。
06、2003年,全国高等学校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05、2001年,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称号。
04、2001年,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03、2001年,广东省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02、1993年,曾宪梓高等师范院校教师三等奖;
01、1990年,霍英东青年教师奖(教学类);
学术兼职
04、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专家顾问组成员
03、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0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01、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相关话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