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早期真蕨类植物叶子演化研究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14

泥盆纪是陆生植物多样性和植物类型显著增加的地质时期,陆生植物中除被子植物以外的所有类群在泥盆纪都已经出现。真叶植物(euphyllophyte),是广义蕨类、前裸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所组成的类群,在晚泥盆世已经非常丰富,并已经演化出了片状的叶子。然而,对于早期真蕨类植物,其羽片与大型叶之间的演化途径仍有诸多未解之谜。

  最近,南京古生物所徐洪河研究员与北京大学王德明教授、薛进庄副教授、研究生刘乐以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祺副研究员等人,对产自我国江苏、安徽等地晚泥盆世五通组地层中的一种新型早期真蕨类植物化石进行了综合研究,报道了一种新的早期真蕨类植物,并将其命名为“守刚蕨”(Shougangia)。守刚蕨具有单侧着生的不定根,主枝上螺旋着生有次级枝,第三级枝交互或亚对生,枝系末端具有片状、多裂而且多脉的羽片,繁殖器官非常复杂,多次分叉,在末端着生有大量孢子囊。守刚蕨的这些性状特征对于研究大型叶的演化具有一定的意义。该研究显示,早期真蕨类植物与其他多种类型的真叶植物在晚泥盆世分别独立演化出了大型叶,这可能与当时的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另外,在大型叶营养器官演化的过程中,植物的繁殖器官也趋于复杂化。

  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国际植物学期刊《植物学年鉴》(Annals of Botany)。

论文相关信息:Wang D-M*, Xu H-H*, Xue J-Z, Wang Q, Liu L, 2015. Leaf evolution in early-diverging ferns: insights from a new fern-like plant from the Late Devonian of China. Annals of Botany, 115: 1133-1148. doi:10.1093/aob/mcv049

相关话题/植物 植物学 安徽 江苏 论文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生物标志物揭示中国琥珀植物来源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琥珀晶莹剔透,适于加工各类工艺品,深受人们喜爱。保存有昆虫等有机体的琥珀更是古生物学研究的绝佳材料。众所周知,琥珀是植物树脂的化石。早在唐朝,诗人韦应物就曾为琥珀赋诗曰:“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提出琥珀来源于裸子植物的树脂。这代表着古人对于琥珀来源的朴素认识。事实上琥珀的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广东深圳地区首次发现侏罗纪植物化石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我国广东地区广泛发育的海陆交互相三叠-侏罗纪沉积是华南早中生代重要的含煤地层,尤其是早侏罗世地层因含有海相动物化石而备受关注。但是长期以来,该地区早侏罗世一直没有植物化石的公开研究记录,无疑对深入探究三叠—侏罗系之交的植物多样性演变造成了制约。  最近,由南京古生物所王永栋研究员、吴向午研究员、杨小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准噶尔盆地古植物及古地理学研究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西缘泥盆纪地层出露广泛,尤其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呼吉尔斯特组地层。呼吉尔斯特组地层因产有丰富的中泥盆世植物化石、而且保存良好,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近年来,从该组地层中陆续发表和报道了数十种可代表中国北方区中泥盆世植物群的植物大化石。然而,由于新疆北部古生代构造运动频繁,地层往往不连续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辽西紫萁科植物化石新发现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我国辽西地区是北半球中生代矿化紫萁植物化石的重要产地之一。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永栋研究员研究团队对该地区矿化植物群进行了系统采集和研究,在美国和日本国际学术刊物上先后报道了另外两种新的紫萁科根茎化石(即北票阿氏茎和似普拉姆阿氏茎)。  近日,《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Sc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辽西侏罗纪紫萁科植物化石研究取得新发现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紫萁科植物的矿化根茎化石因保存有大量解剖构造和系统发育信息而备受关注,对深入研究真蕨植物多样性特征以及起源演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我所王永栋研究团队对产自辽西中侏罗统保存有解剖构造的紫萁科矿化根茎标本进行了系统研究。继2013年报道具有同质硬化环的北票阿氏茎(Ashicaulisbeip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1.25亿年前的有花植物再现辽西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被子植物,又称有花植物,在现代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与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的兴衰密切相关,因而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难解的植物学谜团。为了解决这个植物学难题,十余年来科学家先后在辽宁朝阳地区的义县组地层中发现了梁氏朝阳序、辽宁古果、中华古果、始花古果、十字中华果、迪拉丽花、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早期陆生植物适应性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双编码基因YAN/AltYAN的基因结构及演化过程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院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关艳龙):早期陆生植物形态结构相对简单,却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先前的研究表明,特有基因往往对于物种适应特殊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这些基因的起源及其功能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却相对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有毒开花植物在小行星撞击前已经威胁恐龙生存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化石网报道)据cnbeta:外媒报道,有确凿的科学证据显示,一颗古老小行星对墨西哥海岸的撞击是导致恐龙灭绝的罪魁祸首,但新的研究表明,实际上这种巨型动物早在迁徙途中就已经遭到了致命毒害。最近发表在《IdeasinEcologyandEvolution》的研究文章指出,第一批开花植物早在致命小行星撞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发现距今1亿多年前的马鬃龙“食谱”:禾本科植物至少在早白垩世晚期就已经出现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报(胡珉琦):最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妍、尤海鲁和李小强合作发现的一份距今1亿多年前的马鬃龙“食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有意思的是,这只恐龙所吃的和人类的主食水稻、小麦、玉米,同属禾本科的植物。恐龙的食物种类本来就是化石研究的难点,那么,这份食谱背后透露出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中国科学家在恐龙“牙结石”中提取到1亿多年前迄今最早禾本科植物起源信息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化石网报道)据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屈婷):在一块距今1亿多年前的鸭嘴龙类恐龙(马鬃龙)的牙齿周边,吴妍、尤海鲁和李小强三位中国科学家从一种疑似“牙结石”的结构中,提取到了迄今最早的禾本科植物起源信息。而禾本科植物与恐龙、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新获得的这一最早化石纪录将为科学界旷日持久的“追踪”提供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