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辽西地区是北半球中生代矿化紫萁植物化石的重要产地之一。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永栋研究员研究团队对该地区矿化植物群进行了系统采集和研究,在美国和日本国际学术刊物上先后报道了另外两种新的紫萁科根茎化石(即北票阿氏茎和似普拉姆阿氏茎)。
近日,《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在最新一期发表了由王永栋和沈阳师范大学田宁博士等共同完成的有关辽西侏罗纪紫萁科植物根茎化石新发现的论文。该论文报道了紫萁根茎的一个化石新类群—王氏阿氏茎(新种)(Ashicaulis wangii sp. nov.),这是我国辽西中生代蕨类植物化石研究取得的又一项新成果。
传统观点认为,由于三叠-侏罗纪低纬度荒漠带的存在阻碍了紫萁科植物阿氏茎属(Ashicaulis)向北半球的扩展,因而紫萁科植物在侏罗纪传播到北半球曾被认为是一种偶发性事件。目前全球已报道的阿氏茎属化石已达30个种,在其中具异质叶柄基硬化环的6个种中, 有4个种产自中国辽西地区,显示中国紫萁根茎化石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和古生物地理学意义,表明紫萁科根茎化石自南半球传入中国后, 经历了一次显著的辐射演化过程。另外,新种与产自北美古新统的普拉姆紫萁(Osmunda pluma Miller)以及部分现生紫萁属紫萁亚属植物在解剖特征上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为探究现生紫萁属植物的中生代起源及演化过程提出了新的化石证据。
本研究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交叉合作团队项目等共同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Tian, N., Wang, Y.D. *, Zhang, W., Jiang, Z.K., 2014. A new structurally preserved fern rhizome of Osmundaceae (Filicales) Ashicauliswangii sp. nov. from the Jurassic of western Liaoning and its significances for palaeobiogeography and evolutio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57(4): 671-681. Doi: 10.1007/s11430-013-4767-2. (* corresponding author).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辽西紫萁科植物化石新发现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14
相关话题/植物 论文 过程 国际 辐射
奥陶纪末大灭绝后复苏—辐射期全球腕足动物研究取得新成果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生物大灭绝后新的演化阶段是动物群再次建群(repopulation)的关键基础所在。研究大灭绝后生物的复苏与辐射对揭示生物宏演化过程、规律和型式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志留纪兰多维列世埃隆期(Aeronian)是奥陶纪末大灭绝后腕足动物的首次复苏-辐射期。最近,我所戎嘉余院士与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Rob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辽西侏罗纪紫萁科植物化石研究取得新发现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紫萁科植物的矿化根茎化石因保存有大量解剖构造和系统发育信息而备受关注,对深入研究真蕨植物多样性特征以及起源演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我所王永栋研究团队对产自辽西中侏罗统保存有解剖构造的紫萁科矿化根茎标本进行了系统研究。继2013年报道具有同质硬化环的北票阿氏茎(Ashicaulisbeip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1.25亿年前的有花植物再现辽西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被子植物,又称有花植物,在现代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与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的兴衰密切相关,因而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难解的植物学谜团。为了解决这个植物学难题,十余年来科学家先后在辽宁朝阳地区的义县组地层中发现了梁氏朝阳序、辽宁古果、中华古果、始花古果、十字中华果、迪拉丽花、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早期陆生植物适应性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双编码基因YAN/AltYAN的基因结构及演化过程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院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关艳龙):早期陆生植物形态结构相对简单,却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先前的研究表明,特有基因往往对于物种适应特殊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这些基因的起源及其功能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却相对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有毒开花植物在小行星撞击前已经威胁恐龙生存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化石网报道)据cnbeta:外媒报道,有确凿的科学证据显示,一颗古老小行星对墨西哥海岸的撞击是导致恐龙灭绝的罪魁祸首,但新的研究表明,实际上这种巨型动物早在迁徙途中就已经遭到了致命毒害。最近发表在《IdeasinEcologyandEvolution》的研究文章指出,第一批开花植物早在致命小行星撞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发现距今1亿多年前的马鬃龙“食谱”:禾本科植物至少在早白垩世晚期就已经出现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报(胡珉琦):最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妍、尤海鲁和李小强合作发现的一份距今1亿多年前的马鬃龙“食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有意思的是,这只恐龙所吃的和人类的主食水稻、小麦、玉米,同属禾本科的植物。恐龙的食物种类本来就是化石研究的难点,那么,这份食谱背后透露出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中国科学家在恐龙“牙结石”中提取到1亿多年前迄今最早禾本科植物起源信息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化石网报道)据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屈婷):在一块距今1亿多年前的鸭嘴龙类恐龙(马鬃龙)的牙齿周边,吴妍、尤海鲁和李小强三位中国科学家从一种疑似“牙结石”的结构中,提取到了迄今最早的禾本科植物起源信息。而禾本科植物与恐龙、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新获得的这一最早化石纪录将为科学界旷日持久的“追踪”提供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地球上植物赖以生存的光合作用在距今12.5亿年前开始出现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化石网报道)据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张莹):加拿大研究人员的一项新发现表明,地球上最古老的藻类化石约有10亿年历史,在此基础上推算,地球上植物赖以生存的光合作用大约在距今12.5亿年前开始出现。 这项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地质学》杂志上的研究首先解答了关于最古老藻类化石年龄的谜题。1990年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剑桥大学考古团队:人类祖先曾普遍“皮包骨” 进化过程中有过三次关键的巨大改变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化石网报道)据澎湃新闻(贺梨萍):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曾经历过一段身高、体重极其不协调的“皮包骨”时期。 剑桥大学考古系教授ManuelWill及其合作团队在对331份现代人的古人类祖先的化石样本进行分析后,得出了这一结论。这些化石均可追溯至440万年前,当时还处于上个冰河世纪。相关成果发表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转发: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关于组织推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港澳台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8年度第一批项目的通知_紫金山天文台
各团组、部门: 现将《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关于组织推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港澳台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8年度第一批项目的通知》转发大家,请有申报意向的团组、部门按照通知要求准备材料,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相关申报工作。 科技处 2018年4月2日~~~~~~~~~~~ ...紫金山天文台 紫金山天文台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