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生物标志物揭示中国琥珀植物来源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14

琥珀晶莹剔透,适于加工各类工艺品,深受人们喜爱。保存有昆虫等有机体的琥珀更是古生物学研究的绝佳材料。众所周知,琥珀是植物树脂的化石。早在唐朝,诗人韦应物就曾为琥珀赋诗曰:“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提出琥珀来源于裸子植物的树脂。这代表着古人对于琥珀来源的朴素认识。事实上琥珀的来源并非局限于裸子植物。生物标志物研究发现,植物树脂中的萜类化合物具有类群特异性,并且能够长时间保持稳定的骨架结构。因此植物树脂化石即琥珀中保存的萜类化合物可以作为识别琥珀来源的生物标志物。通过生标分析,目前已提出的琥珀来源植物类群有裸子植物松科(缅甸琥珀)、柏科(抚顺琥珀)、金松科(波罗的海琥珀)、南洋杉科,被子植物豆科(多米尼加琥珀)、橄榄科、龙脑香科(印度Cambay琥珀)、使君子科、金缕梅科以及已绝灭的松柏类植物掌鳞杉科(黎巴嫩琥珀)。

  我国河南西峡和福建漳浦都具有悠久的琥珀开采历史,其琥珀原料一直作为一味重要的中药,因此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但迄今尚未有研究关注西峡琥珀和漳浦琥珀的植物来源。近期南京古生物所史恭乐博士、王博博士与印度理工大学孟买校区以及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单位紧密合作,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我国晚白垩世西峡琥珀和中中新世漳浦琥珀的萜类化合物组成。萜类化合物组成显示,晚白垩世西峡琥珀最有可能来源于裸子植物南洋杉科,但不能排除掌鳞杉科的可能性;中中新世漳浦琥珀最有可能来源于热带被子植物类群龙脑香科。此前在漳浦产出琥珀的地层中已发现了大量龙脑香科的翅果和叶化石,这与漳浦琥珀生物标志物研究得到了相互印证。

  相关成果近期发表于PLoS ONE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杂志,研究得到了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论文相关信息:Shi G., Dutta S., Paul S., Wang B., Jacques F.M.B., 2014. Terpenoid compositions and botanical origin of Late Cretaceous and Miocene amber from China. PLoS ONE, 9(10), e111303. doi:10.1371/journal.pone.0111303

  Shi G., Jacques F.M.B., Li H., 2014. Winged fruits of Shorea (Dipterocarpaceae) from the Miocene of Southeast China: Evidence for the northward extension of dipterocarps during the Mid-Miocene Climatic Optimum.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200, 97-107.

相关话题/植物 生物 博士 琥珀 中药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热河生物群及缅甸琥珀直翅目昆虫研究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短脉螽总科(Elcanoidea)是直翅目昆虫中已经绝灭的一个类群。其系统发育关系一直缺少详细研究,至今分类位置仍然存在非常大的分歧,该类群早先被认为是螽斯亚目的基干类群,后有学者认为它是蝗亚目的祖先类群。该类群最早发现于英国普尔贝克灰岩层;而该地也是短脉螽类昆虫研究最为详细的地区。琥珀中保存的短脉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寒武系芙蓉统生物礁研究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在漫长地史中,随着生物的演化、灭绝、复苏及辐射事件不断变化,造礁生物群落在不同时期的生态结构也有所不同。微生物作为一种原始、低等的造礁生物,由于其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自身的钙化作用以及捕获和粘结碎屑沉积物,可以形成多种微生物岩。这些微生物岩一般具有正向隆起的形态特征,可形成形态各异的微生物礁。早古生代生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中生代葬甲的亲代抚育行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生物进化中的一些复杂行为很难在化石证据中观察到。亲代抚育(指双亲对后代的保护和喂养)是高等生命在演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重要的适应行为,也是节肢动物具有社会性的关键所在。亲代抚育行为在生命进化史中多次独立演化,广泛存在于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以及脊椎动物,如哺乳动物、鸟、恐龙等动物群体中。  南京古生物所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贵州瓮安陡山沱组动物胚胎状化石细胞分化研究取得重要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产自我国贵州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磷块岩中约6亿年前的瓮安生物群是研究多细胞真核生物早期演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其化石以磷酸盐化的形式保存了精美的细胞结构。1998年,有两篇独立完成的有关瓮安生物群的文章同时在英国《自然》(Nature)和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其中《自然》文章将瓮安生物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多食亚目甲虫化石研究取得系列新发现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鞘翅目昆虫通称甲虫,是昆虫纲乃至动物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第一大目,全世界已知约35万种,占昆虫总数的1/3,几乎遍布地球陆地和淡水的每一个角落。鞘翅目可分四个现生亚目,其中多食亚目种类繁多,约占所有已知甲虫总数的90%。多食亚目有144个现生科,16个总科,包含人们熟知的天牛、金龟子、瓢虫、萤火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新疆巴楚地区晚奥陶世生物礁研究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研究生物礁建造模式从偏重于对生物礁具体例证的剖析发展到对造礁演化历史和古地理模式的理论综述已持续百余年。厘定造礁群落结构更新和海陆分布格局、古气候、海水化学成分等古环境背景是探讨生物礁建造模式的基础。早-中奥陶世以小型菌藻类形成的藻丘为主,中-晚奥陶世之交,后生动物如苔藓虫、珊瑚、层孔虫等大量出现并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缅甸琥珀内含白垩纪昆虫研究取得系列新发现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琥珀被称为“时间胶囊”,精美的保存了生物在地质历史中精彩的演化片段,是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缅甸琥珀产自于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康河谷。最早有关缅甸琥珀的记载见于我国《汉纪》(公元205年-265年),但对其内含物的研究历史仅仅大约100年。缅甸琥珀的时代为白垩纪中期森诺曼期(Cenomanian),距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广东深圳地区首次发现侏罗纪植物化石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我国广东地区广泛发育的海陆交互相三叠-侏罗纪沉积是华南早中生代重要的含煤地层,尤其是早侏罗世地层因含有海相动物化石而备受关注。但是长期以来,该地区早侏罗世一直没有植物化石的公开研究记录,无疑对深入探究三叠—侏罗系之交的植物多样性演变造成了制约。  最近,由南京古生物所王永栋研究员、吴向午研究员、杨小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抚顺琥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已发现的琥珀资源相对较为稀少。抚顺琥珀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有机宝石资源,也是我国目前已知的唯一含虫琥珀,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科研价值。抚顺琥珀形成于早始新世(约5千万年前)一个重要温室效应时期,形成过程中包裹了大量的节肢动物和微生物类群,为研究这些生物的起源和辐射提供了最直接的化石证据。抚顺琥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
  • 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二叠纪木化石及古气候学研究取得新进展_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我国北方晚古生代已经正式报道的木化石多达20余属近50余种,但是这些材料几乎都采自于华夏植物区,安加拉植物区二叠纪木化石的报道极为少见。斯行健院士曾在1934年报道新疆乌鲁木齐附近二叠纪的一种木化石DadoxylonteilhardiiSze,这是首次报道产自我国安加拉植物区的化石木材,也是新疆北部 ...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