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导师简介-郭永玉

华中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5-08-19

郭永玉研究方向:人格心理学、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
个人简历教学工作社会工作科学研究培训交流研究成果荣誉奖励个人风采
郭永玉,男,教授,湖北随州人,1963年5月生。
联系方式

地址: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邮编430079

电子邮件:yyguo@mail.ccnu.edu.cn

办公电话:(027) 6786-8631
学历与学位

1996年9月~2000年6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基础心理学专业博士生,获哲学博士学位(Ph. D.);

1988年9月~1991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基础心理学专业硕士生,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1980年9月~1984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本科生,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4年4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人格与社会心理研究所所长;

2014年2月~,华中师范大学国家级心理与行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主任;

2012年9月~,华中师范大学国家级心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

2009年12月~2010年5月,英国University of Leicester心理学院荣誉访问教授(Honorary Visiting Professor, School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UK,中国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2004年7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生导师;

2001~,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

2000~,华中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2000年11月~2003年3月,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西方哲学专业博士后;

1999~2001,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

1998年8月~1999年8月,美国Institute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ITP)和University of New Mexico(UNM)访问学者;

1991年7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教师。
研究兴趣

中国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人格;人格与学习;人格与问题行为;中西人格理论

人格心理学(本科生);人格心理研究(研究生);心理学基本问题研究(研究生)





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第二届心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张侃,委员郭永玉等):《心理学名词》(第2版)。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叶浩生主编,郭永玉等参编:《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第2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年版。撰写第11章 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

Larsen, R. J. & Buss, D. M. (郭永玉、陈继文、贺金波、孙灯勇、杨子云、马一波、刘娅 译):《人格心理学:人性的科学探索》。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版, 教育部高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学用书。

郭永玉、贺金波主编:《人格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2014年10月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郭永玉等著:《人格心理学导论》(林崇德主编《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郭永玉、王伟主编:《心理学导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主持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成果。

Myers, D. G. (黄希庭主译,郭永玉等翻译):《心理学》(第7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年版。

Rathus, S. A. & Valentino, L. (尤瑾、张钊、李敏荣等译,郭永玉审校):《当代心理学导引(Psychology:Concepts and Connections)》(第7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杨鑫辉主编,郭永玉等参编:《新编心理学史》。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郭永玉等参编:《心理学基础》(全国重点师范大学合编教材,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心理学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2008年第2版(2009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叶浩生主编,郭永玉等副主编:《心理学理论精粹》。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杨鑫辉主编,郭永玉等参编:《心理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

杨鑫辉主编,郭永玉、郭本禹副主编:《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叶浩生主编,郭永玉等参编:《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

刘华山、郭永玉主编:《学校教育心理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学术组织任职:
华中师范大学第八届教学委员会委员(2013~ )
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3~ )
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2011~ )
中国心理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心理学会评定之心理学家)(2010~ )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2009~ )
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分会副会长(2009~ )
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分会副会长(2009~ )
中国心理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2009~ )
教育部高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6~2013)
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5~2009)
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2005~2009)
湖北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2004~ )
湖北省心理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2004~ )
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1~2005)
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1997~2001)

学术期刊编委会任职:
Editorial Board Member of 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Research, University of Madrid,Spain (2014~ )
《心理科学》编委(2009~ )
《心理研究》编委(2008~ )
《心理学探新》编委(1999~ )



主持科研项目:

2014~16,社会治理中的心理学问题。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类)重大培育项目之重大学术成果培育计划(项目编号CCNU14Z02018)。在研。

2013--15, 危机管理中的心理社会支持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13AZD087)。在研。
2012--13,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中国科协(项目编号2012-G-Z-HB02)。在研。
2012--15, 不同社会阶层分配不公平感的归因模式及应对策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批准号**)。在研。
2010--11,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中国科协(项目编号2010CJGC03)。已结项。
2010-11, 青少年学业与适应:自主性的作用与激发。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创新平台资助项目理论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 985ZB0302),已结项。
2007--10, 道家人格结构测量及其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应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7JAXLX013)。已结项。
2007--09, 贫困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研究。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课题。已完成。
2007--09, 武汉人幸福感调查------武汉市民幸福感指数构建及其测评。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2007)。已结项。
2003--05, 人格心理学专题研究的整合性建构及其教育应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3年青年基金项目, 批准号EBA030411。已结项。
2001--03, 人格心理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1--2002), 中博基[2001]5号,第29批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金获得者。已结项。
2000--02, 超个人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教外司留[2000]479号。已结项。



信息更新中……


论文发表:

汤舒俊、郭永玉:中国人厚黑人格的结构及其问卷编制。心理学探新,2015, 35 (1): 72-77.

李斌、马红宇、郭永玉:心理资本作用机制的研究回顾与展望。心理研究,2014, 7 (6): 53-63.

胡小勇、郭永玉:低阶层者该如何实现其中国梦——基于目标心理学的实证考察(调研报告)。中国社会科学 (内部文稿),2014,47(5): 122-131.

胡小勇、李静、芦学璋、郭永玉:社会阶层的心理学研究:社会认知视角。心理科学,2014,37 (6): 1509-1517.

胡小勇、郭永玉:读书追求外部目标易产生负效应。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1月3日B01版。http://www.cssn.cn/zm/zm_zhzm/201411/t**_**.shtml

“方秦汉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课题组:方秦汉:钢锁苍龙 霸贯九州。中国科学报,2014年10月24日。http://www.qstheory.cn/science/2014-10/24/c_**.htm

芦学璋、郭永玉、李静:社会阶层与亲社会行为:回报预期的调节作用。心理科学,2014,37 (5): 1212-1219.

汤舒俊、刘亚、郭永玉:中国人马基雅弗利主义行为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 4: 83-87.

涂阳军、郭永玉:道家人格的测量。心理学探新,2014, 34 (4): 296-300.
郭永玉(组稿者):叙事心理学专栏。心理科学,2014, 37 (4): 770-796.
刘毅、郭永玉:叙事研究中的语境取向。心理科学,2014,37 (4): 770-775.
李小新、郭永玉、芈静、胡小勇:威胁敏感性的概念和测量:生理和认知两种取向。心理科学进展,2014, 22 (10): 1608-1615.
李小新、叶一舵、郭永玉:大学生快乐水平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12 (2): 226-230.
周宗泽、郭永玉、杨沈龙、陈真珍:适应性记忆: 方位记忆的生存优势。心理科学,2014,37 (2) : 303-310.
涂阳军、郭永玉:道家人格在对抗死亡焦虑中的作用。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12(1): 115- 123.
严瑜、吴艺苑、郭永玉:基于认知和情绪反应的工作场所无礼行为发展模型。心理科学进展,2014, 22(1): 150-159.
郭永玉、周春燕:公正世界信念对低社会阶层的双重作用。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63-67.
杨沈龙、郭永玉、李静:低社会阶层者是否更相信系统公正。心理科学进展,2013,21 (12): 2245-2255.
刘邦春、郭永玉、彭运石:和平心理学:历史、模型和展望。心理科学,2013, 36(5): 1255-1260.
胡小勇、车璐、郭永玉:依恋类型在重要他人影响目标追求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 11(5): 679-684.
周春燕、郭永玉:家庭社会阶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 21(4): 636-640.
周宗泽、贺金波、郭永玉:生存加工的编码和提取双重优势效应:ERP证据。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11(4): 470-477.
杨沈龙、郭永玉、李静、白洁:控制还是适应:次级控制研究的两种取向。心理科学进展,2013,21 (5): 857-866.
周宗泽、贺金波、郭永玉:记忆生存优势:心理机制及进化心理学解释。心理研究,2013, 6 (2): 3-8.
胡小勇、郭永玉:执行意向对目标达成的促进及其作用过程。心理科学进展,2013,21 (2): 282-289.
周春燕、郭永玉:公正世界信念:重建公正的双刃剑。心理科学进展,2013,21 (1): 144-154.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月刊2013年第5期全文转载。
He, J., Li, B., Guo, Y., Naatanen R., Pakarinen, S., & Luo, Y. Effects of alcohol on auditory pre-attentive processing of four sound features: evidence from mismatch negativity. Psychopharmacology. 2013, 225(2): 353-360. doi: 10.1007/s00213-012-2816-8.
Wang, Z., Hu, X. Y., & Guo, Y. Y. Goal contents and goal contexts: Experiments with Chinese students.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2013, 81(1): 105-122. doi: 10.1080/**.2012.678407.

郭永玉、李静、胡小勇: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刊(心理学理论体系与方法论专辑),2012, 12, 88-97.
李然、郭永玉:叙事:心理学与历史学的桥梁。心理研究, 2012, 5 (2): 3-9.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月刊2012年第8期全文转载。
涂阳军、郭永玉:论中国人的儒道互补人格。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2, 12 (2): 93-97, 120.
李静、郭永玉:大学生物质主义与儒家传统价值观的冲突研究。心理科学, 2012, 35 (1): 160-164.

郭永玉、涂阳军:道家人格:概念、测量及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采用, 2011年12月。
李静、郭永玉:如何破解中国的“幸福悖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50 (6): 155-160.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月刊2012年第4期(第11-16页)全文转载。
涂阳军、郭永玉:生活事件对负性情绪的影响: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与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 19 (5): 652-655.
涂阳军、郭永玉:“道”性、“水”性、人性、中国人人格。心理学探新,2011, 31 (4): 291-296.
喻丰、郭永玉、涂阳军:触发性替代攻击:概念、范式与实验证据。心理研究,2011, 4 (2): 57-64 .
Jin-bo He, Chia-ju Liu, Yong-yu Guo, & Lun Zhao. Facing some problems of processing faces: The early stage of face processing in excessive Internet users.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2011, 14 (5): 303-308. (SCI).
孙灯勇、郭永玉:特质性情绪智力:测量、机制及与健康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 29 (1): 41-46 .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CUAA),2011年第3期(第84-86页)全文转载。
傅晋斌、郭永玉:死亡提醒效应的心理机制及影响因素。心理科学,2011, 34 (2): 461-464.
傅晋斌、郭永玉:死亡提醒效应:概念、测量及来自多领域的证据。心理学探新,2011, 31 (2): 113-117.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月刊2011年第10期(第35-40页)全文转载。
汤舒俊、郭永玉:张居正的马基雅弗利主义人格解析。心理学探新,2011, 31(3) : 209-213.
涂阳军、郭永玉:道家人格结构的构建。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 37 (1): 18-24.
汤舒俊、郭永玉:当前社会中的马基雅弗利主义现象。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01月25日(第159期) 第9版。

贺金波、李兵兵、郭永玉、江光荣:青少年网络色情成瘾研究进展。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 (6) : 90-92, 97.
刘毅、郭永玉:民众自由意志观及其与决定论相容性的研究。心理学探新,2010,30(4) : 18-22.
汤舒俊、郭永玉:西方厚黑学--基于马基雅弗利主义及其相关的心理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4: 105-111.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月刊2011年第1期(第79-85页)全文转载。
郭永玉:从社会和个人两个层面认识幸福。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8月5日(第112期) 第10版。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马克思主义文摘》月刊2010年第11期(第50-52页)全文转载。
李静、郭永玉:收入与幸福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心理科学进展,2010,18(7): 1073-1080.
郭永玉、章若昆:对自我批评的“批评”--过度自我批评有损心理健康。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04月13日(第79期) 第8版。
韩磊、马娟、焦亭、高峰强、郭永玉:羞怯与非羞怯大学生在早期面孔加工中的差异--来自ERP 的电生理学证据。心理学报,2010, 42 (2): 271-278.
刘超、郭永玉:死亡意识:意义感在临终关怀中的作用。心理研究,2010, 3 (1): 9-15.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月刊2010年第7期(第20-26页)全文转载。
涂阳军、郭永玉:创伤后成长:概念、影响因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科学进展,2010,18 (1): 114-122.

李静、郭永玉: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修订。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7(4): 280-283.
郭永玉、李静:武汉市居民幸福感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8(6): 136-140.
章若昆、郭永玉:自我批评人格及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35(6):11-15.
喻丰、郭永玉:自我宽恕的概念、测量及研究现状。心理科学进展,2009,17 (6): 1309-1315.
涂阳军、郭永玉:临床用观念变化问卷简式中国版的修订。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0) : 1260-1262.
孙灯勇、郭永玉:经典条件作用的类型学说及条件反应消退机制新释。心理科学,2009,32 (5) :1262-1264.
喻丰、郭永玉:《被笑恐惧、被笑愉悦与笑他愉悦问卷》的修订。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 (5) : 557-558, 565.
刘超、郭永玉:孝文化与中国人人格形成的深层机制。心理学探新,2009,29 (5): 7-12.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月刊2010年第2期全文转载。
马丽丽、郭永玉:人际目标认知三角模型。心理科学进展,2009,17 (4): 829-835.
喻丰、郭永玉:攻击者的注意偏向与归因偏向及其关系。心理科学进展,2009,17 (4) : 821-828.
喻丰、郭永玉: 与笑有关的三种个体差异:被笑恐惧、被笑愉悦与笑他愉悦。心理学探新,2009,29(1) : 82-86.
胡小勇、郭永玉:自主-受控动机效应及应用。心理科学进展,2009,17 (1): 197-203.

马丽丽、郭永玉:无意识目标:激活与追求。心理科学进展,2008,16 (6): 919-925.
孙灯勇、郭永玉: 是疯子还是天才: 精神质与创造力的关系。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47(6) : 136-140.
谭树华、郭永玉: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的修订。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 (5): 468-470.
胡小勇、郭永玉:目标内容效应及其心理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08,16 (5): 826-832.
李静、郭永玉:物质主义及其相关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8,16 (4): 637-643.
李琼、郭永玉:社会支配倾向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8,16 (4): 644-650.
谭树华、郭永玉:有限自制力的理论假设及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 (3): 309-311.
杨慧芳、郭永玉:大学生个人奋斗、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4 (3): 58-64.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月刊,2008年第12期全文转载。
Guo, Y. Y. & Lee, M. R. Structure and measure of Taoist persona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8, 43 (3-4): 453. Meeting Abstract. ISSN: 0020-7594. ISI Document Delivery No.: 349EO (SSCI).
郑萍、章军建、郭永玉:心理应激与DNA损害。心理科学进展,2008,16 (2): 274-281.
贺金波、郭永玉、柯善玉、赵仑:网络游戏成瘾者认知功能损害的ERP研究。心理科学,2008,31 (2):380-384.
贺金波、郭永玉、向远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发生机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 (1): 46-48.
周红梅、郭永玉、柯善玉:大学生自我同一性过程问卷编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 (1): 9-12.
尤瑾、郭永玉: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98-104.
王小妍、郭永玉:成年期的依恋与探索。心理学探新,2008,28 (1): 82-87.
钟华、郭永玉:利他人格研究述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6 (1):68-73.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CUAA),2008年第4期转载。
李静、郭永玉: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的理论。心理研究,2008,1 (1): 28-34.

李静、郭永玉:金钱对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07,15 (6): 974-980.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月刊2008年第3期全文转载。
李琼、郭永玉:作为偏见影响因素的权威主义人格。心理科学进展,2007,15 (6): 981-986.
李红菊、郭永玉、许燕:中国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不信任: 单因素还是双因素。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3 : 112-116.
郭永玉、张钊:人格心理学的学科架构初探。心理科学进展,2007,15 (2): 267-274.
尤瑾、郭永玉:“大五”与五因素模型:两种不同的人格结构。心理科学进展,2007,15 (1): 122-128.
李琼、郭永玉:作为人格变量的独处及其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 (1): 96-98.
尤瑾、郭永玉:大学生人格、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 5(1): 65-69.
杨慧芳、郭永玉、钟年:文化与人格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心理学探新,2007,27(1): 4-8.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月刊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

张钊、郭永玉:个人奋斗及其相关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6,14(6): 950-955.
李红菊、郭永玉、许燕:信任-不信任双因素观的回顾与展望。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 3,69-72.
贺金波、彭小虎、郭永玉:人格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2,103-109.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月刊2006年第8期全文转载。
郭永玉: 西方心理治疗中致幻剂的应用。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1): 106-111.
杨慧芳、郭永玉:从人际关系看人格--认知情感系统理论的视角。心理学探新,2006,26(1): 13-17.
周红梅、郭永玉:自我同一性理论与经验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6,14(1): 133-137.

赵慧娟、郭永玉:人格变量的性别差异述评。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 31(6): 69-72.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月刊2006年第3期全文转载。
马一波、郭永玉:进化心理学之人性观。湖南师大教育科学学报,2005, 5, 104-107.
杨英、郭永玉:后现代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的对话。心理科学进展,2005,13(3): 379-384.
贺金波、郭永玉:人格的生理基础研究综述。心理学探新,2005,25(3): 59-63.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月刊2005年第12期全文转载。
郭永玉:维尔伯的整合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23(1): 51-56.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月刊2005年第8期全文转载。

Guo Y. Y. & Lee H. J.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ust-distrust behavior and the Chines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 study on college stud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Oct-Dec 2004, 39 (5-6): 274. Meeting Abstract. ISSN: 0020-7594. IDS Number: 884WS (SSCI).
陈思帆、郭永玉:受欢迎儿童的特点及研究方法。心理科学进展, 2004,12(6): 875-882.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月刊2005年第2期全文转载。
杨子云、郭永玉:人格分析的单元: 特质、动机及其整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 43(6),131-135.
陈继文、郭永玉:人格心理学中的潜意识研究。湖南师大教育科学学报,2004, 3(1), 121-125.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月刊2004年第8期全文转载。

蒋京川、郭永玉:动机的目标理论。心理科学进展,2003, 11(6), 635-641.
赵慧娟、郭永玉:性别差异研究的四种取向。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 29(5). 32-36.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月刊2003年第11期全文转载。
郭永玉:濒死经验及相关的心理治疗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42(5), 122-126.
郭永玉:超个人心理学观评析。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4, 96-102.
赵冬梅、郭永玉:用整合的观点看情绪。心理学探新,2003,23(3), 20-24.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月刊2003年第12期全文转载。
郭永玉:两种人本心理学的辩论。心理学探新,2003, 23(1), 3-8.

郭永玉:麦独孤策动心理学的贡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41(5), 69-74.
郭永玉:荣格及其学派与超个人心理学。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2, 5, 535-539.
郭永玉:静修与心理健康。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5, 75-81.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月刊2002年第12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3年第1期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期摘登。
郭永玉:论物理学作为心理学的榜样。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4, 41-43.
郭永玉:马斯洛晚年的超越性人格理论的形成和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 20(2), 53-58.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月刊2002年第10期全文转载。

郭永玉:真我的追寻--阿萨鸠里的“心理综合”的人格理论与治疗模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 40(4), 131-135.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月刊2001年第10期全文转载。
郭永玉:超个人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国外社会科学,2001, 3, 39-42.
郭永玉:先秦情欲论。心理学报,2001, 33(1), 82-87.
郭永玉:纪念著名心理学家朱希亮先生诞辰100周年。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40(1), 封2.

郭永玉:超个人心理学的界说。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 6, 31-35.
郭永玉: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 39(5), 124-127.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月刊2001年第1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第1期摘登。
郭永玉:苏蒂奇与超个人心理学的诞生。杨鑫辉主编:心理学探新论丛(2000)。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1-207页。

郭永玉、陶宏斌:西方心理学的实证主义与现象学方法论之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 38(6), 312-317.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月刊2000年第3期全文转载。
郭永玉:卡丁纳的精神分析文化人类学述评。社会心理研究,1998, 2, 36-40.
郭永玉:“逃避自由说”的文本解读。华中师大学报(哲社版),1997, 36(5): 99-104.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月刊1998年第2期全文转载。
郭永玉:行为的动力:心理学家的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 17(4): 53-56.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月刊1997年第8期。
陶宏斌、郭永玉:现象学方法论与现代西方心理学。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 4, 61-67.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月刊1998年第2期全文转载。
陶宏斌、郭永玉:实证主义方法论与现代西方心理学。心理学报,1997, 29(3), 312-317.
郭永玉:沙利文精神医学的人际理论。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 5(3), 182-185.
郭永玉:弗罗姆社会心理学的逻辑体系。社会心理研究,1996, 2, 27-34.
郭永玉:霍妮的社会文化神经症理论及其历史地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6, 4(2), 119-122.
郭永玉: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形成。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第12期特刊, 25-29, 12.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月刊1996年第6期全文转载。
郭永玉:作为心理学概念的理想、信念、世界观。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 3, 38-41.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月刊1995年第11期全文转载。
郭永玉:狂欢、舞蹈、摇滚乐与社会无意识。社会心理研究,1994, 4, 34-39. 被收入《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杨鑫辉主编,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
郭永玉:论弗洛伊德的悲剧人格。心理学探新,1994, 14 (2), 17-21.
郭永玉:论弗罗姆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研究,1993, 4, 29-35.
郭永玉:论弗罗姆心理学说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教育研究与实验,1993, 1, 48-51, 36.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月刊1993年第6期全文转载。
郭永玉:论弗罗姆的性格学。教育研究与实验,1990, 4, 33-37. 教育科学报(中央教科所主办,现《教育文摘周报》) 1991年4月26日摘登。

会议论文:

郭永玉:叙事心理学及其在社区老年人研究中的应用。湖北省心理学会2014年会, 大会报告,2014年11月22日,荆州。

郭永玉:叙事心理学及其在社区老年人研究中的应用。江苏省心理学会社区心理学高层论坛,大会特邀报告,2014年11月20日,苏州。

郭永玉:叙事心理学及其在社区老年人研究中的应用。中国社区心理学研究与实践高级研讨会,大会特邀报告,2014年9月28~30日,重庆,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郭永玉:人格的叙事研究。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2014年8月9~10日,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郭永玉:人格的叙事研究。第三届海峡两岸“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学术研讨会,大会主题报告,2014年6月19~20日,台湾龙华科技大学和辅仁大学。

郭永玉:穷人怎样看社会——地位公正化理论及争议。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大会,专业委员会重点报告,2013年11月2~3日,南京师范大学。

郭永玉:老科学家的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及其人生叙事研究。第二届海峡两岸“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学术研讨会,大会主题报告,2013年6月25~27日,湛江。

郭永玉:社会阶层心理学――认知的视角。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大会报告,2013年5月23~24日, 重庆,西南大学。

郭永玉:社会阶层对心理行为的影响。香山科学会议第455次会议,评述报告,2013年3月26日~28日,北京(见http://www.xssc.ac.cn/ConfRead.aspx?ItemID=2148)。

Li, J., Hu, X. Y., Guo, Y. Y., Tian, Y., & Li, X.X. Chinese collegestudents' mental conflict resulting from the coexistence of materialism andConfucian traditional valu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2,47(sup1): 601.

Hu, X. Y., Guo, Y. Y., Li, J., Tian,Y., & Li, X. X. The Mechanism ofGoal Content Effect: Field Experiment with Chinese Student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2, 47(sup1): 612.

Li, X. X., Li, J., Guo, Y. Y., & Hu, X. Y. A primary design ofhappiness questionnaire of Chinese youth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Psychology, 2012, 47(sup1): 622.

Li, B., Guo, Y. Y., Lin, L., Xu, F. M., & Ma, H. Y. Psychologicalcapital and difficulties in career decision mak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Psychology, 2012, 47(sup1): 629.

Li, B., Tang, H. Y., Guo, Y. Y., Xu, F. M., & Ma, H. Y. Psychologicalcapital and newcomer proactive behaviours in an 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2, 47(sup1): 629.

Xu, F. M., Wang, W., Ma, H. Y., & Guo, Y. Y. The unconscious processof anchoring effects: Subliminal anchoring effec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2, 47(sup1): 699.

郭永玉:收入与幸福:跨学科的视角。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2010年10月22~23日,苏州大学。大会报告。

郭永玉:从社会和个人两个层面认识幸福。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2010年9月11~12日,武汉,湖北大学。大会主题报告。

郭永玉: 心理学视角的社会与经济行为。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大会,2009年11月5~8日,济南,山东师范大学。主持专题报告会。

郭永玉、汤舒俊: 湖北省心理学专业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教育部高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2008年年会,2009年元月9~10日,哈尔滨,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大会报告。

郭永玉、李静:金钱与幸福:理论及相关研究。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年会暨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第十四次年会,2008年11月7~9日,广州大学教育学院。专业委员会报告。

Guo Yong-yu, & Lee Ming-rong: Structure and Measurement of TaoistPersona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48(3/4): 453. Abstracts ofthe 29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ICP2008), Berlin,Germany,July,20-25, 2008. Poster at Wednesday morning, 9.00 -12.00 in 23rd, July, 2008, at No321, in poster hall 2of International Congress Centrum, Berlin,Germany.

郭永玉:特质、动机和叙事:人格研究的三种范式及整合。第六届华人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2008年6月11-14日,香港中文大学。小组发言。

郭永玉:人格心理学的教学用书建设――个人思路与工作进展。中国心理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与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年会,2007年11月23~25日,福建漳州师范学院。大会发言。

郭永玉:特质、动机和叙事:人格研究的三种范式及整合。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2007年11月8~11日,开封,河南大学。专业委员会重点发言。

Guo Yong-yu, & Lee Hong-ju: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ust-distrustbehavior and the Chines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 study on college students.Abstracts of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ICP2004), Beijing,China, August, 8-13,2004. Poster at Wednesday, August, 11, 2004, at No3063.59.
学术著作:

中国心理学会 编著(首席科学家杨玉芳,专家组成员郭永玉等):《心理学学科发展报告2012―2013》。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版。

陈艳、郭永玉:高中生感知到的教师自主支持问卷。载申继亮、陈英和主编(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中国教育心理测评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89~94页。

谭树华、郭永玉:欧洲古代人格论。车文博主编《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第1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527~534页。

况志华、涂阳军、李静、郭永玉:人格论。车文博主编《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第3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79~183, 211~230页。

叶浩生主编,郭永玉副主编:《心理学新进展丛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马一波、钟华著,郭永玉审定:《叙事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刘毅、钟华译,郭永玉审校:《罗杰斯著作精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郭永玉著:《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72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1次印刷,2007年第1版修订第2次印刷。邓晓芒:《人格心理学》序,博览群书,2005年第8期,第87-90页。黄希庭:人格心理学知识结构的探索――读郭永玉著的《人格心理学》,心理科学,2006年第6期,第1507页。华中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

郭永玉著:《精神的追寻――超个人心理学及其治疗理论研究》。23万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该专著荣获第三届全国教育图书二等奖(2003),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6)。

郭永玉著:《孤立无援的现代人――弗罗姆的人本精神分析》,28 万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台湾猫头鹰出版社2000年繁体字版。此书为车文博主编、郭永玉等助理主编《20世纪西方心理学大师述评》丛书(共15卷,每卷20-30万字)中的一卷。《心理学探新》杂志2000年第4期和《光明日报》2001年1月11日均有专文评论此套丛书。该套丛书曾荣获第二届全国教育图书二等奖(2001)。湖北省第三届(1999-2000 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 车文博总主编《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三卷本),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2011年12月),2013年荣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其中第三卷主编叶浩生,副主编彭运石、郭永玉)。

2. 指导硕士学位论文《中学生的学习目标:效应、机制与促进》(作者胡小勇)2010年获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3. 《人格心理学》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

4. 《人格心理学》获华中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

5. 指导硕士学位论文《关系情境对自我和他人表征的影响研究》(作者尤瑾)2008年获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6. 2007年9月获“湖北省优秀教师”称号。

7. 加彭小玲主持教学研究项目:声乐教育与创新性思维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5 年 10 月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 署名第三 ) 。

8. 专著《精神的追寻: 超个人心理学及其治疗理论研究》获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6)。

9. 指导本科生科研论文《返回抑制----一个不断扩展的领域》获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6)。

10. 指导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大学生人际信任及其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作者李红菊)2005年获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11. 指导本科生论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作者尤瑾)2004年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一等奖。

12. 华中师范大学2003-04学年度教师教学工作一等奖。

13. 专著《精神的追寻: 超个人心理学及其治疗理论研究》获第三届全国教育图书二等奖(2003)。

14. 《20世纪西方心理学大师述评》丛书(车文博主编,郭永玉为丛书助理主编和分卷作者)获第二届全国教育图书二等奖(2001)。

15. 专著《弗罗姆的人本精神分析》获湖北省第三届(1999-2000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相关话题/心理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导师简介-佐 斌
    佐斌研究方向:文化与社会心理学理论及其应用、青少年儿童对社会与文化的理解、青少年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心理等问题。个人简历教学工作社会工作科学研究培训交流研究成果荣誉奖励个人风采教授,博士生导师1966.12. 湖北仙桃人1982.9.---1986.6. 华中师大教育学系,教育 ...
    华中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08-19
  •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导师简介-朱 旭
    朱旭研究方向:心理治疗的过程与效果、治疗关系、工作同盟 个人简历教学工作社会工作科学研究培训交流研究成果荣誉奖励个人风采朱旭,博士,讲师,1979年生于武汉2006-2010,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哲学博士2003-2006,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理学硕士1998-200 ...
    华中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08-19
  •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导师简介-周治金
    周治金研究方向:创造性思维的认知神经基础 创新性教学个人简历教学工作社会工作科学研究培训交流研究成果荣誉奖励个人风采教授 硕士生导师 1964年11月生1983-1987 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学习,获理学士学位。1987-1990 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专业学习,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98-200 ...
    华中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08-19
  •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导师简介-郑晓边
    郑晓边研究方向:儿童青少年异常发展、学校心理辅导个人简历教学工作社会工作科学研究培训交流研究成果荣誉奖励个人风采郑晓边教授,1983年同济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学士、基础心理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历任同济医科大学编辑、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心理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加拿 ...
    华中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08-19
  •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导师简介-赵庆柏
    赵庆柏研究方向:1、认知神经科学2、网络语言3、基于网络的问题解决个人简历教学工作社会工作科学研究培训交流研究成果荣誉奖励个人风采副教授,博士,河北唐山人,1981年12月生。2013年7月至今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2009年7月至2013年6月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讲师;2004年9月 ...
    华中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08-19
  •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导师简介-张 微
    张微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学(学校心理辅导)、学习与学习障碍 个人简历教学工作社会工作科学研究培训交流研究成果荣誉奖励个人风采副教授工作经历2008/07至今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07年11月至2008年4月 北京市劳教局教育处处长助理(挂职锻炼)学习经历2003/09-2008/07 北京师范大学 ...
    华中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08-19
  •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导师简介-徐富明
    徐富明研究方向:个人简历教学工作社会工作科学研究培训交流研究成果荣誉奖励个人风采 ...
    华中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08-19
  •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导师简介-熊俊梅
    熊俊梅研究方向:青少年学业情绪与心理健康、网络学习动机、学科学习心理 个人简历教学工作社会工作科学研究培训交流研究成果荣誉奖励个人风采女,讲师工作经历:2009.11-至今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从事本科、研究生教学和科研工作 2009.12- 2012.12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 ...
    华中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08-19
  •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导师简介-谢 员
    谢员研究方向: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生涯心理辅导与咨询组织员工EAP 个人简历教学工作社会工作科学研究培训交流研究成果荣誉奖励个人风采博士,讲师女,汉族,河南洛阳人,1969年3月出生 2005.9-2008.12 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学习 应用心理学专业 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获理学博 ...
    华中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08-19
  •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导师简介-夏 勉
    夏勉研究方向:中国人的心理求助行为中国人的助人行为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过程与效果研究个人简历教学工作社会工作科学研究培训交流研究成果荣誉奖励个人风采1998.9-2002.6 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获得学士学位 2002.9-2005.6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获得硕士学位2005.9 ...
    华中师范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