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暨南大学生物化学讲义-第四章 酶(4)

暨南大学 /2011-11-25

    (二)凡与儿的意义

    l。当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米氏方程式可以变换如下:

                          V。  V。[SI

                          W“n::--------一

阶步整理得Km=【S]。由此可见,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

放度。

反应达最大速

半时的底物

            K,+  K’。。。

  2.Km =一生*尘,当 KZDeK3,即 ES解离成 E和 S的速度大大超过分解成 E和 P的速

    一”K’““””“”’一’——’””’””一’”—”“““”““”——一”“’———一’”“”“一

刎, K3可以忽略不计。此时见值近似于 ES的解离常数民。在这种情况下,凡值可

用来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

                        v_&——_v

                            Km二二一ryl?Fcr二K

                                  “”- KI-     ES “”

恻,凡值愈小,酶与底物的亲和力愈大。这表示不需要很高的底物浓度便可容易地

B到最大反应速度。但岛值并非在所有酶促反应中都远小于匈,所以,此时房值和

九值的涵义不同,不能互相代替使用。

  3.Km值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只与酶的结构、酶所催化的底物和反应环境(如温

室小儿离子强度)有关,与酶的浓度无关。各种酶的几值范围很广,大致在10-6-10’‘nUnol/L之间。对于同一底物,不同的酶有不同的几值;多底物反应的酶对于不p

底物也有不同的Km值。

    4.Vin是酶完全被底物馆和时的反应速度,与酶浓度呈正比。如果酶的总浓度已

知,便可从*。计算酶的转换数(mm上议)。例如,1沪mde L的碳酸酥酶溶液在

一秒钟内催化生成 0.6mol/L HZCO3,则每秒钟每 1分子酶可催化生成 6 XI护个分子at

HZcQ。

                                Vmax        0. 6’lrolxl/8-。。 l

                      KI二天空一守兰生坐失望二6XI08-‘

                      “,-LEJ 10-6InOUL””

    动力学常数K3称为酶的转换数,其定义是:当酶被底物充分饱和时,单位时间内

每个酶分子(或活性中心)催化底物转变为产物的分子数。对于生理性底物,大多数酶的

转换数在l-l0/秒之间。

    (三)Xi值和Vmax值的测定

    如图44所示,底物浓度曲线是矩形双曲线,其图形为渐进线,很难准确地测得见

值和Vin值。过高的底物浓度不仅不易测得Vin值,在实验中还会出现很多困难。若将

米氏方程式进行种种变换,将曲线作图改为直线作图,便可容易地用图解法准确求得

Km值和Vra值。

    双倒数作图法(double reeled pfo)又称为林一贝氏(lineweavenButk)作图法,是最常

用的作图法。它将米氏方程式等号两边取倒数,所得到的双倒数方程式称做林.贝氏方

程式:

                                  IKmll

                                        下一7一”Wi7平方二()

                          V Vin  LsJ’ V。。u’

    若以  1/V对  1/   LS]作图(图个5),可得一直线,其纵轴上的截距为  1/Vin,横轴上

的截距为一l/Km。此作图法除用于求取Km值和 Vmax值外,还可用于判断可逆性抑制反

应的性质(见后)。

    此外,Hanes作留法(图个6)也是从米氏方程式衍化来的,其方程式为

相关话题/生物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