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暨南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学讲义(7)

暨南大学 /2011-11-24


    道德(“善”性)是人的社会性的最高形式。换句话说,是人类用来协调人际关系的最理性的方法。

 

 

(返回页首目录)


二、道家的自然观——一种对宇宙的认识
    在整个古代中国里,能与儒家相提并论的学说,就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另一主流——道家学说。如果说,儒家在我们获得“关于人类的生活方式的智慧”方面,提供了一些可贵的启示的话,道家则是在追求“关于世界的固有状态的智慧”方面,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
    道家是以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派。老子提出了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以「道」来说明世界万物的本质与变化,故被称为道家。老子之后,道家又形成了庄子学与黄老学两大不同派别。战国时期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对「道」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和说明,其见解精辟,立意高远,对中国文化影响巨大,是道家的所谓正统学派,故后人常以老庄并称。庄子哲学反对人为物役,追求个体身心的绝对自由,具有相对主义的思想倾向。此外,道家之学在发展中与名家、法家合流,逐渐形成黄老之学。西汉初,黄老之学受到统治阶级极力推崇,曾盛极一时。汉武帝独尊儒术后,黄老之学渐衰。魏晋时期,玄学盛行,流行以老庄解释儒家经典的思潮,佛教也援用道家之学解释佛经。总的来说,道家毕竟与儒家不同,他们的精力主要是用在对自然界及其规律的研究上,由此而形成一种深刻的自然观。下面,我们就道家自然观的几个命题展开论述。
    1. 以「道」为本。
    这是道家区别于其它各家的基本思想之一。老子提出「道」作为其哲学的最高范畴,主要是用以推论天地万物起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62]这就是说,「道」是先于天地而存在的世界万物的本原,它无形无声,独立存在。他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我,万物负阴而阳,一冲气以为和。」后人对此解释说,这里的「一」指阴阳末分的宇宙混沌体;「二」指宇宙由混一而剖分为阴阳;「三」即「阴」、「阳」相互组合而成八个生成万事万物的基本元素——“八卦”;「和」是阴阳的共同点(共性)。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推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从“道”开始,一层一层地分析(具体化)出来的。换句话说,如果对万事万物进行一层层地概括(抽象化),即找出每一层事物的共同点(“损之又损”——老子语,下同),最后便可得到所有事物发展的最抽象(“玄之又玄”),也是包含在所有学科里的最基本的方法(“众妙之门”),这种方法就是对存在于万事万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规律的一种论述。由此可见,老子所说的“道”,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总规律”。每一门学科都会有自己的认识规律,即“众妙”,如“剑道”、“棋道”、“琴道”、“书道”等等,对所有规律进行概括的规律,就是“总规律”——“众妙之门”。老子对“道”的认识,开辟了中国最早的宇宙生成论。如果说孔子仅仅对天命鬼神有所怀疑的话,那么老子则彻底否定了天命鬼神思想,开创了中国无神论的传统。
    和老子一样,庄子也企图探讨世界万物的规律问题。他继承了老子关于「道」为事物发展的本原和规律的思想。并对「道」作进一步的阐释:「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上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63]这里,庄子指出「道」有以下几个特性:
    其一,「道」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它不可能被人的感官所感知,因为它「无形」而「不可见」;
    其二,「道」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因为它无法穷尽;
    其三,「道」先于天地而存在,是世上万物乃至神鬼神帝的本原。庄子还试图用「气」进一步说明万物之形成,他认为,「道」「生天生地」之后,就由天地合气而产生万物:「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或和而物生焉」。不仅物的形成如此,人的生死也不例外:「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总之,在庄子看来,「通天下一气耳」。由以上分析可知,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以「道」为本的思想,力图用更富于理性的抽象思维来解释世界万物起源及规律的问题,体现了古代哲学思维层次的跃迁。
    2.「自然无为。」
    这是道家对规律的本质的认识,我们不妨称之为道家的“自然观”。有的人以为道家的自然观代表了一种对自然界的崇尚,希望人能够去揽抱自然回归自然。这种认识比较肤浅,并未理解道家的自然观蕴藏着的深刻含义。老子认为,「道」不仅是世界万物的本原,也是世界万物运动必须遵循的规律。在他看来,「道」产生万物并不是像「天」那样有意为之,而是顺其自然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正是在「无为」之中使到万物得以产生,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现实中,不少人对老子的“无为无不为”的真正含义无法理解,因此也就无法进一步去解释道家的“自然”是什么意思了。事实上,在老子及道家看来,规律,即“道”的发展是有一个限度的,达不到这个“度”,是“不为”、“不做”、“不动”,是静止;而一旦超过了这个“度”,那就会出现“妄动(即没有秩序地乱动)”、“过为(做得太过分)”、“太过”,是失序。无论是“过为”还是“不为”,都是违背“道”的,都会使人无法循“道”而行,即无法按照规律行事,这也就意味着人总是面临失败。因此,“无为无不为”作为一种符合“道”的行为标准,其含义就是“无过为无不为”。这其中也揭示了“道”(规律)的本质:宇宙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自己如此”、“本然如此”,宇宙会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道法自然”、“自然而然”,这是不以人的意志可以发生改变的;人可以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和适应规律,即“顺其自然”,但不要试图去改变规律,或做一些超越规律的事,否则,人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报复;这就是道家的“自然无为”精神——“自然”是“顺其自然”,“无为”是不做违背或超越规律的事,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只要抓住“自然”这样一个核心,无论是老子还是庄子,他们的哲学思想便可一通百通,因为,老庄的思想即使是千头万绪,实际上都可归结为一点:“自然”。
    老子认为,在社会生活领域,人也应该遵循「自然无为」的规律。在他看来,「道」体现在社会政治领域就是实行「无为而治」,即统治国家不能超越社会发展规律。统治者的「有为」实质是“过为”,是对民众干涉过多,使民众生活越来越穷困:「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使巧,奇物滋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因此,为政者就该「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样,就可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为此设计了一个「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模式,显然,这是对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理想化描绘。事实上,这种“无为之治”虽然是对“过为”的一种摒弃,但脱离了阶级社会的现实,反而成为一种“不为”,从另一个角度违背了“道”。可见,人类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不能离开社会发展的现实,更不能与社会存在脱节。
    如果说老子哲学侧重于社会政治治理方面,那么庄子哲学则带有追求个性自由的特色,在「自然无为」思想的展开中更是明显体现了二者之间的区别。
    庄子认为,人应该按人的自然本性去生活,「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这里强调的是生命个体按自然本性自由自在发展(「天放」)的境界。为此,庄子主张鄙弃物欲,反对「以物累形」,强调要保持心灵的恬静,「淡而无为」。值得指出的是,庄子还以保持人的自然本性(「民有常性」)来批判否定儒家的仁义思想。在他看来,人的本性与仁义是对立的,「吾所谓藏者,非所谓仁义之谓也,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屈折礼乐,呴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此失其常然也」。因此,推行仁义统治必然会破坏人的自然本性,造成伪善。他尖锐地指出,「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偷东西的被治罪,但窃国的诸侯却开口闭口大谈仁义道德!这种揭露是相当深刻的。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许多学派(尤其是儒家)都强调社会秩序的重要,人的个性发展问题却常常被忽略。从这一视角来看,庄子的自由个性观点具有独特的研究意义。
    3.「反者道之动。」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道」不仅是世界万物的根源,也是世界万物运动的规律。在考察事物变化发展的基础上,他猜测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提出了许多含有辩证法思想的观点。
    首先,老子指出世上万物均有其对立面,并且对立的双方是相互依存的。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他以此来观察思考社会生活,指出「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其次,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的命题,认为事物运动的结果必然要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他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又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熟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老子还认识到,事物对立面的转化是要有一定条件的,「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将辩证法思想运用于战争领域,提出了「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等军事辩证法策略。这种「以反求正」方法的运用,是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庄子的哲学思想中也包含着许多辩证法的因素,例如,在考察人类认识能力的时候,他揭示了个体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与人类整体认识能力的矛盾,「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探讨事物运动变化的时候,认识到时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道无终始,物有死生」,认识到世界万物的演化表现为「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在观察事物存在时间长短的时候,提出了参照系的确定性与变动性问题。他的某些见解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启发了人们的思维。不过,庄子企图在主观上超脱乃至回避充满矛盾的现实世界,不自觉地滑向了相对主义的立场。

 

(返回页首目录)

 

三、儒道互补——中国古代系统观
    从哲学的认识论和目的性,乃至思想方法来看,儒学道家各有差异,很不相同。然而正是因为异,方成为儒道相互吸引的基础,也成为二者耦合的契机。中国文化史上的儒道结合、互相补充,使中国哲学传统具有了不同于其它哲学传统的独特个性。
    儒道互补使中国传统文化最终发展出完善的系统观。
    1. 古代系统论的进一步完善。
    现代系统论对“系统”的定义,是“相类或相异的事物按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成具有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整体组织(自组织)”。依据这个定义,中国很早就出现对系统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付诸实践。

相关话题/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暨南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10017课程英文名: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课程类别:必修 ...
    暨南大学 201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