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修订)(4)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1-30

 

沈  强 教授

沈强,男,籍贯湖南,1961年4月生。医学硕士,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感染病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防治SARS及登革热中医药专家组成员,广东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温病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温病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主要学术特长为中医药治疗病毒性疾病及脑血管疾病的研究,特别是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肝炎中风、登革热、乙脑的研究。主持课题有国家级1项、省级1项、局级1项、校级1项,参加科研16项,科研成果获奖有省级2项、校级3项,获广东省抗击非典三等功,多次获“受学生欢迎的任课老师”称号。发表论文29篇,编写著作副主编2部、参编3部。已培养硕士生20名,协助指导硕士生、博士生15名。

 

刘亚敏 教授

刘亚敏,女,籍贯海南,1969年7月生。医学博士。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广东省热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温病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四批培养对象。

主要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主讲课程有《温病学》、《神经病学》,获“受学生欢迎的任课老师”称号。主要学术特长为中医药治疗脑血管疾病及病毒性疾病的研究,特别是麝香、冰片对缺血性脑梗死的脑保护作用以及病毒性肝炎的研究。主持课题有国家级1项、省级2项、局级2项、校级1项,参加课题18项,科研成果获奖3项。发表论文30多篇,编写著作副主编1部、参编4部。2004年11月到日本进修,2005年3月由教育部公派到英国牛津大学留学1年。已培养硕士生6名,协助指导硕士生、博士生10名。

 

林兴栋 副教授

林兴栋,男,籍贯广东梅州,1973年8月生。医学硕士,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兼第一附属医院四内科(神经内科)副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主任医师,广东省热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温病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中医热病、脑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的课程有《温病学》、《神经病学》。具有较扎实的中西医基本功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较好地将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好,曾获临床教学观摩二等奖,广州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优秀教师”称号。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各一项。主编重读中医经典丛书《温病学临床运用》。

以中医经典《温病学》理法方药在中医热病、脑病中的运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主要学术特长为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疾病及病毒性疾病的研究,特别是中医药治疗中风、脑炎的研究以及岭南温病湿热证研究。目前主持和参与各级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参编论著6部。

 

张朝曦 副教授

张朝曦,男,广东潮阳。1956年9月出生。医学硕士。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广东省热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20多年,教学效果良好,是学生“最敬佩的老师”。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明显。擅长治疗本专业所涉及的病种,即各种急慢性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尤其擅长用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胆疾病。已治愈了大批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患者,多次应邀参加肝胆病等全国性学术会议。《乙肝中医疗法》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其中本人撰写的“乙肝的治法与选药”“乙肝的对症治疗”被出版社认为是“本书的精华”。羊城晚报等报刊相继作了介绍。多次为国内外同行作专题讲座。掌握了血管内介入等现代诊疗技术。在国内外授课40多班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多次,发表论文10多篇,主编和参编出版专著(教材)10多部,主持和参与各级科研课题10多项。已招收境内外硕士研究生多名。

 

 

中医内科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学由原广州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发展壮大而来,自1978年起就开始培养研究生,1981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1986年又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本学科在1989年被国家教育部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多年的学科建设中不断取得成果,在国内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2000年本学科通过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广东省教育厅“211工程”重点学科联合评审达到“A级”。

本学科专业近期主要研究方向有:

中医防治心脑血管病研究;中医脾胃病证研究;中医肌病研究;中医血证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急危重症的研究;中医治疗肾病证的研究和中医治疗肺病证的研究。长远还将开展中医防治老年病研究、中医防治内分泌疾病研究、中医防治感染性疾病研究等。

本学科专业目前拥有:

各级技术人员共108人,其中正高职称40人、副高职称40人、中级职称15人,博士生研究生导师15人、硕士生研究生导师17人。学科拥有全国名老中医、“国医大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邓铁涛教授,全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学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欧明教授,学术影响辐射海内外;心血管专业博士生导师有冼绍祥教授(学科带头人)、黄衍寿教授、吴伟教授;脾胃专业博士生导师有许鑫梅教授、刘友章教授、刘凤斌教授;肾内科专业博士生导师有洪钦国教授、谢桂权教授、汤水福教授、罗月中教授;呼吸内科专业博士生导师有刘小虹教授、孙志佳教授;血液内科专业博士生导师有丘和明教授、杨洪涌教授;急危重症专业博士生导师有陈镜合教授、左俊岭教授。

本学科专业在中医药防治肌病(重症肌无力)研究、中医药防治脾胃病研究、中医药防治重大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研究、中医急症治疗研究中医药防治血证研究等方面,积累了相当深厚的研究基础,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近5年来学科共承担国家级课题15项,包括国家“973计划”子项目4项、国家“十一五”攻关项目子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另外承担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等省部级课题35项、厅局级课题21项、校级课题30项,合计课题经费834.5万元人民币、港币4万元,其中邓铁涛教授被国家科技部聘任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与创新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总研究经费1700万元),作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实现了广州中医药大学承担高层次重大科研项目的历史性突破。迄今为止本学科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重症肌无力疾病脾虚型临床和实验研究”、“脾虚诊断标准和量化诊断标准及辨证论治”),获国家乙类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研成果奖6余项、校级科研成果12项。“十五”期间,共发表及学术论文458篇,被SCI收录论文23篇,主编公开出版学术专著38部。教学方面,本学科核心课程《中医内科学》于2007年荣获广东省级精品课程。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参与编写并公开出版各级教材(包括全国统编教材)20余种,其中包括全国21世纪教材《中医内科学》、全国中医院校对外教材《中医内科学》、五年制本科生《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材、博士研究生教材《中医内科学研究》等,深受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及高等院校师生的欢迎,其中两部获国家优秀著作奖。近年来共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励18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省级教学成果奖各3项,校级教学成果12项。个人获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奖励3人次、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新南方教学奖励基金优秀教师”5人次、“教学名师”1人次、“派南振兴中医基金优秀教师”1人次。

本专业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3个(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急诊科)、广东省重点专科3个(呼吸内科、肾内科、血液科)、全国中医急症治疗基地1个,学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单位7个(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急症学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急诊学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1个、广东省教育厅中医疑难病症重点实验室1个。在临床诊治经验与特色方面,心血管内科首先提出以清热解毒活血法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冠脉介入围手术期并改善其生活质量和预后;运用补肾法、平调阴阳、活血利尿法治疗高血压病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特色;消化内科提倡在“肝脾相关”、“胃病从肝论治”理论指导下治疗脾胃病及肝病,在“脾胃虚损,五脏相关”理论指导下运用补气健脾法治疗神经肌肉疾病并积累了丰富经验;肾内科善于以中医药为主治疗难治性肾病、肾移植术后、慢性肾脏衰竭、维持性透析等患者;呼吸内科在培土生金法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及救治呼吸衰竭等疾病;血液科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血液系统肿瘤、以活血解毒、祛瘀生新为主法治疗骨髓增殖性疾患及中药内外合治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急症及ICU在多脏器衰竭的中西医综合优化方案、中医特色的解毒与脏器功能支持方案、中西综合急救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处于国内同行前列。

课程介绍:本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基本相同,即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教学、临床实践三大部分,其中必修课有①马克思主义理论,②外语,③专业外语,④内科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选修课也包括了3至4门指定选修课和其他任选课,内容有:医用统计学、计算机、DME、古汉语、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生理学进展、生化、文献检索、实验核医学、免疫学、电镜、分子生物学、药物动力学,临床医技等等。

从1978年招收研究生以来,目前已招收培养境内、外研究生共82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06人,博士研究生215人。

 

博士研究生导师

冼绍祥 教授

冼绍祥,男,籍贯广州,1962年9月出生,医学博士,教授,主任中医师,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常务副院长,第一附属医院国家药品临床研究机构主任,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心血管病专科负责人及广东省精品课程《中医内科学》课程负责人。

冼绍祥教授师从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欧明老师, 从事医教研工作25年。冼教授医、教、研全面发展,医疗上擅长慢性心衰、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科研上长期致力于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主攻方向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西医防治及其机理研究、高血压心肌纤维化以及心血瘀阻证的研究。近五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及其他各级课题10余项。曾参与包括“七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课题10多项,发表有影响力的教学、科研及管理论文80余篇,主编《现代中医内科研究》等著作7部,参编专著5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1项,省级教学成果4项,校级教学成果2项,厅局级科研成果1项,研制开发新药1项。冼教授多年来诲人不倦,已指导及正在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共34名,在站博士后2名。

鉴于冼教授在学术领域上的学术影响力,他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为国务院和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中西医结合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评审专家。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新中医》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委。并曾多次应邀赴美国、英国、法国、澳洲、台湾等地参加学术会议并作学术交流。

 

吴  伟 教授

吴 伟,男,广西合浦县人,1964年7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医内科学心血管专业。医学、哲学双硕士学历。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兼心血管内科主任,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心血管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心血管学术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理事;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体外反搏学会委员。

相关话题/医学 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