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系统理论专业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71101)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职业院校骨干教师的政治素质、专业理论水平与实践教学能力,为各职业院校培养专业理论水平与应用能力协调发展的 “双师型”教师,本专业的在职硕士研究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热爱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术修养与实践能力;
2、掌握坚实的系统理论专业的基础理论;系统掌握所在研究方向(计算机系统与应用方向或管理系统工程方向或应用数学理论方向)的专门知识;能够利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原理和方法,形成系统意识,具有独立从事本专业方向开发、设计、研究、应用工作的能力,胜任职业技术院校本专业方向相关领域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管理工作;
3、能够按照职业教育基本规律正确地分析、评价和设计本专业的教学过程,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从事教学工作;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并具备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二、研究方向
计算机系统与应用:数据库与管理信息系统、现代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技术、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多媒体与图像处理、教育软件开发与教育信息化技术、现代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和工具等各个分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生可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个人兴趣爱好等侧重某些方面开展研究。
管理系统工程:高职院校管理、中职学校管理、系统管理、企业管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教育信息化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育管理系统、图书情报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运筹学与决策科学等。研究生可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个人兴趣爱好等侧重某些方面开展研究。
应用数学理论:数学教育、职业学校数学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代数学方法及其应用、数学教育软件、数学教学资源构建等各个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生可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个人兴趣爱好等侧重某些方面开展研究。
三、 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职业院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采用在职学习方式进行培养,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兼读制方式,主要利用寒暑假的时间集中进校学习,其余时间利用周六、日集中授课。课程学习及研究时间为三年(含学位论文答辩时间),个别情况经审核批准可延至四年。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完成学位论文或毕业设计,可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本专业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3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程11学分:政治理论课3学分(德育教育);外国语5学分(基础英语3学分,专业英语2学分),职业教育类课程2学分,现代教育技术2学分;专业学位课程12学分,非学位课程6学分,实践环节不少于3学分。计算机系统与应用方向研究生在校期间一般要考取高级职业资格证或高级专业技术(水平)证书。
系统理论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安排见下表。
表1.系统理论专业课程设置表(计算机系统与应用方向)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集中面授时序*
|
考核
方式
|
||
公共学位课程
|
自然辩证法
|
24
|
2
|
1
|
③④
|
考试
|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24
|
2
|
1
|
①②
|
考试
|
||
现代教育技术
|
24
|
2
|
2
|
①②
|
考试
|
||
外国语
(英语)
|
研究生英语
|
48
|
3
|
1、2
|
①②
|
考试
|
|
专业外语/文献阅读
|
24
|
2
|
3
|
⑤⑥
|
考试
|
||
专业学位课程
|
现代系统科学
|
36
|
2
|
1
|
①②
|
考试
|
|
系统工程
|
36
|
2
|
2
|
③④
|
考试
|
||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
30
|
2
|
2
|
③④
|
考试
|
||
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
|
36
|
2
|
1
|
①②
|
考试
|
||
管理信息系统
|
36
|
2
|
2
|
③④
|
考试
|
||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
36
|
2
|
1
|
①②
|
考试
|
||
非学位课
|
信息资源管理
|
24
|
2
|
2
|
③④
|
考查
|
|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
|
24
|
2
|
3
|
⑤⑥
|
考查
|
||
系统建模与仿真
|
30
|
2
|
3
|
⑤⑥
|
考查
|
||
必修
环节
|
研究生班/组讨论课
|
计1学分,每个学生作2次报告,参加听课不少于10学时。
|
|||||
实习基地项目实践
|
计1学分
|
||||||
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
计1学分,提交研究论文或报告
|
||||||
开题报告
|
⑥⑦
|
||||||
中期考核
|
⑦⑧
|
||||||
论文答辩
|
⑧⑨
|
||||||
|
补修/自修课程
|
必要时,由学生与导师商定。①②
|
|||||
集中面授时间:
①五一(3);②暑假(20);③10月第三个周末(2);④寒假(5);
⑤4月第二个周末(2);⑥暑假(10);⑦10月第三个周末(2);⑧寒假(2);⑨4月第二个周末(2);⑩暑假(3);元旦假期(毕业答辩,3)
|
表2.系统理论专业课程设置表(管理系统工程方向)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集中面授时序*
|
考核
方式
|
||
公共学位课程
|
自然辩证法
|
24
|
2
|
1
|
③④
|
考试
|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24
|
2
|
1
|
①②
|
考试
|
||
现代教育技术
|
24
|
2
|
2
|
①②
|
考试
|
||
外国语
(英语)
|
研究生英语
|
48
|
3
|
1、2
|
①②
|
考试
|
|
专业外语/文献阅读
|
24
|
2
|
3
|
⑤⑥
|
考试
|
||
专业学位课程
|
现代系统科学
|
36
|
2
|
1
|
①②
|
考试
|
|
系统工程
|
36
|
2
|
2
|
③④
|
考试
|
||
管理学原理
|
30
|
2
|
1
|
①②
|
考试
|
||
系统学原理
|
36
|
2
|
2
|
③④
|
考试
|
||
管理信息系统
|
36
|
2
|
2
|
③④
|
考试
|
||
管理系统工程
|
36
|
2
|
1
|
①②
|
考试
|
||
非学位课
|
信息资源管理
|
24
|
2
|
2
|
③④
|
考查
|
|
职业院校管理系统工程
|
24
|
2
|
3
|
⑤⑥
|
考查
|
||
系统建模与仿真
|
30
|
2
|
3
|
⑤⑥
|
考查
|
||
必修
环节
|
研究生班/组讨论课
|
计1学分,每个学生作2次报告,参加听课不少于10学时。
|
|||||
实习基地项目实践
|
计1学分
|
||||||
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
计1学分,提交研究论文或报告
|
||||||
开题报告
|
⑥⑦
|
||||||
中期考核
|
⑦⑧
|
||||||
论文答辩
|
⑧⑨
|
||||||
|
补修/自修课程
|
必要时,由学生与导师商定。①②
|
|||||
集中面授时间:
①五一(3);②暑假(20);③10月第三个周末(2);④寒假(5);
⑤4月第二个周末(2);⑥暑假(10);⑦10月第三个周末(2);⑧寒假(2);⑨4月第二个周末(2);⑩暑假(3);元旦假期(毕业答辩,3)
|
表3.系统理论专业课程设置表(应用数学方向)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集中面授时序*
|
考核
方式
|
||
公共学位课程
|
自然辩证法
|
24
|
2
|
1
|
①②
|
考试
|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
24
|
2
|
1
|
③④
|
考试
|
||
现代教育技术
|
24
|
2
|
2
|
①②
|
考试
|
||
外国语
(英语)
|
研究生英语
|
48
|
3
|
1、2
|
①②
|
考试
|
|
专业外语/文献阅读
|
24
|
2
|
3
|
⑤⑥
|
考试
|
||
专业学位课程
|
现代系统科学
|
36
|
2
|
1
|
①②
|
考试
|
|
系统工程
|
36
|
2
|
2
|
③④
|
考试
|
||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
30
|
2
|
2
|
③④
|
考试
|
||
应用泛函分析
|
36
|
2
|
1
|
①②
|
考试
|
||
抽象代数概论
|
36
|
2
|
1
|
①②③
|
考试
|
||
拓扑学
|
36
|
2
|
2
|
③④
|
考试
|
||
非学位课
|
数学教育研究导论
|
24
|
2
|
2
|
③④
|
考查
|
|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
|
24
|
2
|
3
|
⑤⑥
|
考查
|
||
系统建模与仿真
|
30
|
2
|
3
|
⑤⑥
|
考查
|
||
必修
环节
|
研究生班/组讨论课
|
计1学分,每个学生作2次报告,参加听课不少于10学时。
|
|||||
实习基地项目实践
|
计1学分
|
||||||
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
计1学分,提交研究论文或报告
|
||||||
开题报告
|
⑥⑦
|
||||||
中期考核
|
⑦⑧
|
||||||
论文答辩
|
⑧⑨
|
||||||
|
补修/自修课程
|
必要时,由学生与导师商定。①②
|
|||||
集中面授时间:
①五一(3);②暑假(20);③10月第三个周末(2);④寒假(5);
⑤4月第二个周末(2);⑥暑假(10);⑦10月第三个周末(2);⑧寒假(2);⑨4月第二个周末(2);⑩暑假(3);元旦假期(毕业答辩,3)
|
五、实践环节
职业院校教师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必须完成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包括项目实践和专业实践。实践环节完成后必须填写实践环节考核成绩报告单,申请答辩前交研究生处记载成绩。
供选择的项目实践及专业实践主要有(可选择2~3项):
(1) 程序设计与算法设计训练
(2) 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训练
(3) 网络管理与信息安全技术实训
(4) 多媒体与图像处理技术训练
(5)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技术训练
(6) CAI课件开发训练
(7) 教学资源与平台构建技术训练
(8) 软件测试技术训练
(9) 计算机网络工程设计实践
(10)高性能计算环境/小型机系统应用训练
(11)嵌入式系统及应用实训
(12)技能竞赛组织与指导训练
(13)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14)研究课题申报设计与实践
(15)应用数学案例与设计
(16)数学建模指导与训练
(17)数学应用课题与实践
(18)数学软件开发与使用实践
(19)职业院校管理课题与实践
(20)企业管理课题与实践
(21)管理系统工程案例分析与实践
(22)教学管理课题与实践
(23)教育系统工程课题与实践
(24)岗位见习与研究
在职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作为骨干成员参加纵向或横向研究项目。实习是硕士生培养过程中巩固基础、提高实践能力的必要环节。实习内容包括:参加校内外的科研、设计、调研、咨询、技术开发和服务等项活动,以及教学实践(包括给职业院校学生讲课、辅导实践、指导实习、指导毕业论文、主持课堂讨论等)。
六、培养方式与方法
本专业采用导师负责与导师组共同培养的方式。每名硕士生确定一名责任导师,责任导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第二导师,第二导师可由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科研人员或相关领域的专家担任,第二导师的人选须得到导师组认可。
本专业采用课堂讲授、项目教学、专题研究、教学实践与社会调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第一、二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第三学期以实践教学、技能训练为主,同时第三学期末进行论文开题工作;第四至六学期以学位论文撰写工作为主。
七、考核方式
学位课程的考核方式统一为考试(开卷或闭卷,以笔试为主,或笔试与课程论文相结合),并按百分制记录成绩。非学位课程和学术实践环节的考试可选择考试或者考查。考查可以采用笔试、实验报告、综述、设计、课程论文、课程作业等方式进行,并按百分制或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记录成绩。
中期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的4-6周完成。由本学科点的中期考核小组就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课程学习情况、科研能力、参加集体活动以及健康状况,进行考核,同时提交所开课程的课程报告,并以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打分方式进行评分。
八、学位论文
职业院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论文选题应来源于本专业领域,注意结合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研究生所从事的教学实践,论文选题可以是理论型、应用型、技术推广型、方法论等。论文选题应具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和实际价值,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系统科学和相应方向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本专业领域或职业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选题工作,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掌握课题研究领域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以保证选题的先进性。选题后需举行开题报告,经由3至5人组成的专家小组审议通过后,方可进行论文撰写工作。开题报告通过后,要拟定详细的论文工作计划,予以实施。一般选题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一年半左右。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工作量,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真实、结论确切,有一定的独立见解、文字精炼。
研究生每月至少一次向导师汇报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导师应帮助其分析工作中的难点,及时给予指导,使论文工作顺利实施。
论文评审与答辩。论文评阅人至少要有2名相关专家,其中至少有1名是校外专家。评阅人应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所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本专业领域或职业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答辩委员会由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3-5名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1名是校外专家。
论文撰写格式见《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与统一格式》
九、学位授予
凡按照教学计划和有关规定,修完全部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符合申请硕士学位条件者,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可向学校提出申请硕士学位。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合格后,可授予硕士学位。